1997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青年心中的雕像
林乐山
张思德
在中国西北的安塞烧炭
很平凡
在长征路上踩着警句走过
很平凡
被长了眼的子弹咬过
很平凡
被一位伟人拉着手领进书本
便升腾起火焰
伟人那章遗篇
多少人贴在心口上
取暖
雷锋
当中国的最后一辆“解放”
驶下生产线
人们倍加珍惜
那一张与“解放”合影的照片
草绿色的背景前
圆圆的娃娃脸
笑出了一个时代
反光镜那个亮呀
那才真叫一尘不染……
当中国的大路
“解放”牌逐渐被新的品牌取代
人们愈加怀念
那一张珍贵照片里
那一位年轻战士紧握的
中国的方向盘
焦裕禄
煎熬一生风风雨雨
把自己煎成一服中草药
专治一种
叫做贫穷的疾病
这一剂苦味的药
散发着荣誉的芳香
已将面黄肌瘦的土地
喝得大汗淋漓
也会分泌眼泪
真诚的情感最经得起熬煎
当成材的泡桐披上绿叶
人们说青春便是春天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克隆”与希特勒现象
孟伟哉
英国科学家用克隆——无性繁殖技术——培育成功一只绵羊“多莉”。消息传出,世界轰动。此一信息播散后,另有几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大陆和我国的台湾,也相继公布类似的科技成就,牛呀、猪呀、兔子呀、青蛙呀,都有所“复制”。据报道,这一系列信息中,英国科学家克隆的“多莉”在技术上最先进——即它已超越试管婴儿的技术水平,从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可以克隆即复制人的境地。
于是,有了这样的惊呼:假如某个或某些不负责任的科学家有朝一日克隆出希特勒那样的人,岂不是人类的大灾难!
关于生命科学、遗传科学、生物工程科学,笔者是外行,对这类科技方面的事,没有发言权;然而要说到希特勒特别是克隆出一个希特勒,那就不纯粹是技术科学问题而是与社会科学有关,就不免有些感想。
阿道夫·希特勒是一个具体的人,生活于1889年至1945年,他的军国主义、沙文主义思想也即法西斯主义,既是他个人的思想和主张,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我们可以说希特勒是一个人,更正确地应该说德国历史上有一段罪恶滔天的希特勒现象。这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必然性通过偶然性的实现。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本世纪30年代,德国社会自身的经济政治危机尖锐,它与周边国家乃至整个欧洲社会,均存在经济的、政治的、地缘的、民族的、历史的种种利益冲突。在各种矛盾发展演变过程中,当需要一个狂热的法西斯主义者做首领时,希特勒便适应这些矛盾冲突的激烈演进跳上历史舞台,以至于跳进舞台中心,成为最高代表——德国元首。
历史唯物主义是观察此种现象最正确的观点: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代表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说,是当时德国的社会环境和处于社会主潮的势力需要造就了希特勒,而不是希特勒骤然间改变了德国。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当外交谈判、协议条约不能达到目的时便诉诸武力、发动战争……希特勒德国的历史不正是如此的吗?
登峰造极的历史人物的个人性格,对历史运动也有相当影响,并会留下某些个人特色,但不会改变历史的总面貌总趋势。世人对希特勒性格的疯狂印象尤深,假定不是希特勒而是戈林或戈培尔成为彼时的德国元首,犹太人会免遭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能够不发生吗?
如是观之,希特勒作为人的一个个体微不足道,可怕的是当时德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土壤能生长法西斯主义——只要有这种土壤,就会滋生毒蛇,就会绽放恶之花。希特勒是这土壤中生出的一个大枭雄。
所以,关于克隆技术能不能克隆人,从科学角度、伦理角度、法律角度,尽可研究讨论以至于立法,而所谓“复制出一个希特勒岂非人类的灾难”则实属好心之谬见。
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们这些人已经化为灰烬和尘泥,已没有细胞存留人间,任何高超的克隆技术都不可能使他们再生。更何况,复制出某个人的形体和基因,并不等于复制出他的思想、观念和感情。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在这发展很不平衡的世界上,看看哪里还有滋生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社会土壤,甚至还在发展着这种环境和条件,并且警惕这种土壤、环境和条件“克隆”出新的扩张狂、侵略狂、杀人狂。
是的,这里说的不是克隆科学家的克隆,而是“克隆土壤的克隆”。


第12版(副刊)
专栏:

  陈祖芬推出新作
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最近推出新作《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她以富有变化的叙述风格,生动地描写了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在建设大连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和性格魅力。“老百姓高兴是我们政府追求的最高境界”,这句话被陈祖芬用作全书的题记,而她笔下所描述的一件件生动感人的故事,从不同侧面印证着这句话。


第12版(副刊)
专栏:

  富春江边
郁风
富春江边的富阳城,城东有一座树木葱茏的鹳山,山上有老家改建的郁华、郁达夫烈士纪念馆和双烈亭,还有在文革中毁去最近又重建的父亲郁华的血衣冢。当然,还有从古时候就有的严子陵钓台和后来改建的春江第一楼与龟川阁。如今,这鹳山和沿江一带已辟为杭州旅游风景区。
数十年来参与所有以上这些设施的建造和宣传的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富阳人,名叫蒋增福。他曾任富阳广播局、文化局、县志办、县文联等单位的领导,熟悉所有富阳的历史沿革和新建设的艰难运造过程,但是他却自称为“半文盲”和“万金油”干部,因为他没有读过大学。
就是这个“半文盲”,近十多年来写过不少文章发表在报刊上,还出版过一本《富阳游》,颇得好评。现在将他历来所写有关富春古迹、特产、人物和新貌等数十篇,集成《富春闻见录》出版,浙江文艺出版社要我为此书写序,虽然是刚从南半球的澳洲飞到北京,许多杂事堆着,也乐于推开一小块空隙,让我的思绪暂时回到富春江边的故乡。
北京旧居存有一本80年代出版的自己的散文集《我的故乡》。我重读了其中1956年写的《我的故乡》,1964年写的《还乡杂记》,还有1978年写的《画中游》,竟然像读别人的书一样新鲜,又像读陈年旧事一样的如同隔世。这才发现岁月的飞逝。
美丽的富春江边的富阳,得天独厚的鱼米之乡,两千多年的历史兴衰,加上50年代改天换地以来的几起几落,小小的富阳也同样刻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
我永远记得不到十岁时父亲教我念的诗:
“富春江之鱼,富春江之茶,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妇,捕渔夫,官府拷掠无完肤。昊天何不仁,此地亦何辜?鱼何不生别县,茶何不产别都?富春山,何时摧,富春江,何日枯?山摧茶亦死,江枯鱼乃无。呜呼!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
童年时只会背诵,不记得父亲是怎样讲解,当然我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直到后来自己写作时引用,才发现它是多么不平常的一首乐府,用反话表达愤懑,如此沉痛!据查当是明朝传下来的。当时富阳产最好的鱼、最好的茶,都是官府征收急送京城的贡品。
我虽不是出生在富阳,童年时却每年都跟父母亲回到富阳祖母和曾祖母的身边,也就是父亲三兄弟出生的老家,就在如今的达夫弄,当时叫满舟弄。门前的小石板路不论晴雨总是湿得泥泞,因为人们都从江边挑水,满满的水桶总要沿路洒水在地上。弄口搭着草棚,像一排凉亭,一根粗毛竹横架在一排粪缸上,被人坐得光滑精亮。
1956年我独自第一次作为画家和记者回到富阳,满怀兴奋地写下所见所闻,欣欣向荣的富阳,逐日寄稿给上海《文汇报》连载。1964年我用创作假期回家乡作画;共产风大锅饭和三年灾害的创伤刚刚过去,美丽的江边田野又在欣欣向荣。1978年写的《画中游》,是记录和叶浅予为完成他的《富春山居新图》长卷而同游富春江的。那又是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
1994年秋我又回到家乡,除了鹳山依旧苍翠,富阳城几乎变得不认识了,改革开放使它迈开了大步。《富春闻见录》会告诉读者这一切详情,包括它的历史、人物、掌故、重要文物。
春天到了,该是富春江最美的时候了。
1997年4月3日于北京


第12版(副刊)
专栏:神州情思

  青藏线的春天
冯文超
春天在青藏铁路线,确实是姗姗来迟。从地形上讲,春天有如受热上升的气流,先从沿海、内地,慢慢升上高原。
在江南,二月被称做早春,三月已是暮春,草长莺飞。而处于世界第三极的柴达木盆地的青藏铁路线,似乎还在冬眠,荒漠漫漫的戈壁滩上一片孤寂,阵阵寒风拂过枯黄干透簌簌作响的芨芨草、骆驼草,卷起沙土石粒,遮天蔽日……
到五月初,内地沿海早已绿色繁茂,燠热有加,颇有夏天味道了。这时的青藏铁路才如初发育的少女,突然有了些美妙的变化。首先是风,由粗粝和寒冷变得细腻、柔软些了。戈壁滩上的枯草根部突然蹿出嫩芽,像绿色的星星,珍贵又美丽,望着叫人惬意得心跳,有如少男少女第一次赴约的心情。草滩里的季节河,曾冻得如奶油般的一滩一滩的,现在都融破了,清凌凌如羊羔清澈的眼睛,仰望着蔚蓝深远的天空,无数吃饱草籽的百灵鸟成群结队,飞来饮水,它们被雪水浸浴过的歌喉更具有春天的韵味……
噢,一年一度的青藏铁路的春天终于来了。
从蔚蓝如镜的青海湖边到巍巍莽莽的昆仑山脚下,这八百多公里的青藏铁路线,无处不令人感到春意的流动。
在这条铁路线上,分布着许多线路养护工区和小站,还有小小的给水所,担负着水电供应。它们有的在戈壁滩上,有的藏在大山的皱褶里。打个比方吧,这条铁路是一根藤蔓,沿线工区、小站是它长出的叶子,而给水所是更小的叶子,它小得有的只有一个人在工作。人,再艰苦也能克服,而寂寞却难挨,这大概由于人生来就是需要群聚和语言交流的。在这条铁路线中部洛北有个区间给水所,守护在那里的是个小伙子,为了排除寂寞,他时时走近水桶,用手弹一弹,听它发出清脆的回音觉得全身舒服,仿佛是有人跟他说话、交流。亲爱的朋友,现在严冬已卸去盔甲,明媚的春光到来了,你一定会跑出那幢小房子,用惊喜的眼睛捕捉喜悦的感受,看那荒草中的绿色怎样像受热的水银柱一样慢慢升起……
在这条铁路的西端——察尔汗盐湖上,博大广阔,这里是盐的世界,储藏量够全世界人民吃一千年。望着盐湖里堆起的盐山像座雪山。这里的房子建筑在盐湖上,院墙也是一块块天长日久风化的黑盐块堆垒成的,小小的火车站站台上,堆满了圆鼓鼓的纤维袋,里边装的也是发往全国各地的盐……如果说在戈壁滩上能从荒草上看到绿色,就是在沙漠里也能从簇簇白刺和细如发丝的沙葱上看到绿色,那么,在这寸草不生的盐湖上,到哪里去寻觅春色呢?随着盐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来察尔汗小站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每天都有上下行的旅客列车经过这里。每逢列车停留,小站和线路工区的职工们就聚到站台上。车厢是个小世界,旅客们已在这个季节除去臃肿的冬衣,穿着清爽利落,从这里可以找到春天;特别是姑娘们轻柔的笑靥和列车平稳驶出他们精心养护的盐湖铁路,此时他们的心情也像掠过春天的和风……
这条铁路线有三个大本营,是格尔木、德令哈、柯柯地区,在这里条件稍好一些。邻近西部小城市和县镇,盖起了成片的铁路住宅楼,有医院、托儿所、液化气站等,栽种了大片的杨柳树。这里聚集的铁路职工自从青藏铁路开通以来的十几个年头里,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不少退休老工人适应了这里高寒缺氧的地域气候,一回到内地,反而因氧气多而呈头晕“氧中毒”现象,只有继续生活在高原,“生是高原人,死是高原鬼”了。这里的不少铁路职工后代,接班上岗,把青春继续奉献在这条世界屋脊的钢铁大道上。他们说:这里是落后于内地,但是为了将来的繁荣富强,我们先当铺路石吧!
春天到了,三大铁路地区职工又扛锨荷镐,栽种了不少耐寒、生命力强的杨柳树。这里的树也是五月中旬才爆芽吐苞,等到树叶发全时,季节已进入轰轰烈烈的夏季了。青藏铁路线的春天,虽短暂但却是“后天下之乐而乐”呀!


第12版(副刊)
专栏:香港回归之庆

  紫荆花赞
施友明
紫荆花,又称满枝红,是香港人酷爱的花,我最喜欢的花。
在落叶灌木或小乔科类中,紫荆是“一代天骄”。每当春天来到大地,她便满枝红艳,独领风骚。不仅在柔嫩的枝条上绽开一簇簇紫玫瑰红的花朵,就连那遒劲的老干也会怒放出艳丽的花簇。春风一吹,摇曳生姿,给人以朝气蓬勃和欣欣向荣的感觉。1965年紫荆花被定为香港市花。1994年5月,中国银行在香港发行了30亿元新港币,紫荆花代替了原来硬币上的英王头像。而今,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英王皇冠等主要官方标记,又进一步被一朵朵盛开着的美丽的紫荆花图案所取代。紫荆花,实在是一种不凡的花。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写的《见紫荆花》诗。诗人眼观故园姹紫嫣红、风情万种的紫荆花树,欣然命笔,赋诗一首,借以寄托对故园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据传说,汉代京兆有个田真,兄弟三人分家,财产均分后,尚剩屋前一株紫荆树未分,约定次日分斫为三,各得其一。谁知次日早上,树已枯萎待死。三兄弟由此深受感动:“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说罢悲不自胜。兄弟相感,不再分家,于是屋前的那株同根连理的紫荆花树又繁茂起来,而且更加生机勃发。从此,紫荆花便成为团结和睦、骨肉难分的一种象征,人们更爱紫荆花了。由于她性喜温暖,易于繁殖,被香港同胞广为栽种。春暖花开,景象万千,真是“百丛紫荆花,千人深情赋”;每每春光明媚,祖国大江南北亦见紫荆花繁,株株相依,朵朵亲偎。紫荆花,实在是一种多情的花。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作为香港回归后的区旗。这紫荆花红旗,象征着600万香港人和大陆同胞的团结友爱,情同手足,真诚到永远;也意味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国两制”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将进一步团结稳定,繁荣昌盛。紫荆花,实在是一种难忘的花。
呵,紫荆花,香港人酷爱的花,我最喜欢的花。
(作者单位:海门市政协办公室)


第12版(副刊)
专栏:

  紫罗兰
葛昌永
邻居送我一枝紫罗兰。
邻居告诉我,别看它没有根,你只管把它插在土里,浇上水,置于背阳处,数日,便可以成活。
看它蔫如霜打的紫葱,叶卷似芦哨,茎无骨而曲垂,尤其是半生不熟的暗淡的灰紫色,通身显现着历尽辗转饱受蹂躏无可奈何的神态,我不以为然地笑笑。
我爱花但不会种花,只种些铁树仙人掌刺玫瑰之类。至于紫罗兰,我听说过在书上也读到过,但并未真见过。想它于这种垂死状态还能够栽活,一定也是一副贱命,于是弃之案左,全不当回事儿。
案左还摊开一份请柬,邀我次日赴紫罗兰宾馆应会。宾馆大厅的四周培植的竟都是紫罗兰。它们在高阔的玻璃天棚下沿着二楼的护壁帘子般抱团下垂,满厅的紫霞,乍看霞光似乎飞动,游弋着浮光。紫罗兰肥壮的茎有如竹笋,笋节上生出一片叶子,形似竹叶,张立若剑,紫得透光。每片叶的腋间长出一枚嫩茎,相互交错地拥立。那千头万头下垂的紫罗兰于顶端处叶子便密些,数片儿分散向四周炸开,俨然千千万万绽开的笑,洒洒脱脱地献给仰视和欣赏她们的人群。再细品,忽嗅到一种幽香。紫罗兰还开花么?我忽发奇想,旋即却又兀自窃笑:兰花科类的紫罗兰怎会无花呢!凝神寻找,方于紫茎最尖端的两片如同荷角的卷叶中发现有粟粒大小的点点的黄蕤,间或羞答答地露出一两粒来,多数却被卷叶包藏着。呀!原来好的东西却并不炫耀呢!它的香并不像桂花的那么腻人呢!于是,我油然觉得这尤物并不浅薄,不似那睡莲,叶儿平贴水面,而花冠独自鹤立鸡群似的开放得毫无遮掩。
于是,我对紫罗兰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常用“红得发紫”表示一种颜色步入了极端,那么紫出于红,它应是红色的极端。红色往往标志一种禁忌,如红线、红字、红灯。何况紫色又雍容华贵,灼目耀眼,更有一番堂皇。但紫罗兰之紫色,却飘动着柔和的光泽,看久了,还幻见一种青晖,便觉得紫罗兰的紫是以翠绿作底色的,它是有生命的紫色而不是其他的紫色。
于是,我便依邻居的交代,将那蔫残了的紫罗兰置于盆中,培上土,浇了水,不几日,它果真活泼泼地挺起腰身,生机盎然了呢!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读地图
徐淙泉
我有个爱好是闲来无事读读地图。读书有读书的乐趣,读地图有读地图的乐趣。
我们都很忙很累,且有许多无奈。谁不想活得潇洒一些,去度度假,到名山大川游历一番?对于有些年纪的人,想想来日无多,更该到处去走走。妻子至今没去过长城,没爬过泰山,说来好似白到世上一遭。于是我们年年作旅游计划,结果年年落空。不是脱不得身,就是考虑把钱用到孩子身上。手拿放大镜在地图上找啊量啊,白忙活、空激动一番。
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足迹所到的大小城市也有几十个。然而该看想看的地方实在太多。打开电视,荧屏上的画面随时会撞亮你的瞳孔:呀,中国还有这么个好地方!有时好地方就在身边却没去过。于是我便经常翻阅地图,在中国分省地图上河流、山脉、城镇标得可谓详尽,于翻阅中渐入佳境,产生一种不可言说的愉悦和满足感。
自古就有神游一说,神游不过就是想象吧!可现在不只是想象,因为我们已在报刊或电视上见过其真面目。读地图,更可使你神游得精彩。每当我打开地图翻到某个省份,所有有关这个省份的知识便调动起来帮助我的想象。打开甘肃,首先感触到她悠久的历史文化。敦煌石崖上的千佛洞历历在目。一个古代驼队带着漫天风沙和丁冬驼铃向我走来。然后是黄沙滚动的大漠,春风不度的玉门石油城。看到武威、平凉更觉亲切,因为那里有我书信往来的朋友。虽未曾谋面,但我会为他画一张肖像,然后将他安置在城市某一角落的某幢房子里。走出甘肃进入新疆,便进入一个神秘的氛围。我看到罗布泊和楼兰遗址,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就在此失踪。有一种冲动蛊惑我去探险,到那不见人迹的大漠或沼泽领略孤独、恐怖和死亡的滋味。这样读起地图来,我便常常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遭遇毒蛇,在神农架林区与野人攀谈,为寻找长江源头而迷失路途,因走不出怒江大峡谷而绝望。甚至会经过大汗淋漓的拼搏战胜万仞冰崖,登上珠穆朗玛的峰巅。帽子被风吹走,双耳冻得难以忍受。在云、贵那些从未去过的大山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等着我。西藏版图上只标湖泊名称而无人居住的高原,是我一年四季的休养地。祖国虽大,却无我不能去的地方。
读地图的另一妙处是随时作故地重游。我常打开地图册从密密麻麻的地名中走进曾经去过的地方。你看,南京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城市,江水、城墙、梧桐、紫金山天文台的圆形屋顶。最惬意的是站在灵谷塔顶,环望蓝天白云和满山被秋风染黄的森林,随手放飞一张纸片,看它随山风飘飘而上,一直飞过紫金山顶。去得最多的还是曾经居住过的那个小镇,山是绿的,紫云英的花朵那么美丽,江滨的阳光尤为明媚。30年前的那只蝴蝶便常常飞进我的梦中。一首老歌往往把我们引领进回忆的幕帐去重新感受那个时代的幸福或悲伤。读地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到过的那些地方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以密码的方式储存在地图上,随时转换成令我们回味无穷的场景。我不是容易怀旧的人,可是生活确实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怀念,读地图就使我想起许多。
上学时代我对地理并无格外的兴趣。感兴趣是在长大以后,手拿地图外出旅行,阅读中尽情幻想,并得到许多知识。香港回归祖国,是否每个人都能说出它在地图上的确切位置?一个孩子说,香港有条江叫香江。另一个说,不是香江是珠江。我说,香港在珠江入海口的东侧,香港岛上确实有条小河叫香江,可惜地图上无法标出来。你们也不妨多读读地图,时刻把美好记在心中,把祖国记在心中。


第12版(副刊)
专栏:

  沉船
金志伟
报载: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八日,沉没了五十八年的一代名舰“中山舰”在长江被打捞出水……
在我的眼中
这一天的长江
是一道被再次撕裂的伤口
疼痛是一种
好遥远好遥远的感觉
你钢铁的身躯比铁更沉
在我受伤的眼里
骤然深刻起来
是五十八年前的炮火
灼伤了我的目光
你就像一把钥匙
在早春的阳光中
再次打开历史的重门
已经听见
思想洞开的声音
那声音好沉
那曾经血雨腥风的天空好沉
好沉的还有
血液中涌来的一阵又一阵
呐喊与呻吟
洒在那张发黄的病历上
掷地有声
掷地有声
今天
当我们再次打捞历史时
成亿束炽热的目光
渐渐暖着你
寒彻的躯体
真的
我坚信:
永不生锈的是历史
于是,耳畔再次响起
一位伟人的名言:
“忘记过去
就意味着背叛”……


第12版(副刊)
专栏:

历史系大学生(油画) 王沂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