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鲜花献给创业者
——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本报记者唐维红
5月的北京,充满阳光、鲜花与欢笑。正是在这个像青春一样美好的季节里,5位来自大江南北的青年荣获首次颁发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是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当代青年的最高荣誉。
默默耕耘、不怕挫折、甘于奉献、敢于创新——5位获奖者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成功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与精神。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有多种选择,而秦文贵却每一次都选择了柴达木。
1982年,从华东石油学院毕业后,秦文贵选择了柴达木,来到青海油田钻井工程处工作,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荒漠戈壁上一干就是15年。从井队技术员干起,历任井队队长、钻井工程处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一步一个脚印,秦文贵由一名大学生成长为石油生产一线的科技骨干。
为了多出油,出好油,为了缩小青海石油工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秦文贵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心血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积极探索固井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基本消灭了小钻具通井事故的发生,仅这一项,全年节约数十万元;他精心设计推广双级固井和7寸尾管完井技术,通过两口深开发井的试验应用,每口井节约成本60余万元……
1995年,秦文贵在尕斯油田处理技术套管事故时,提出了钻井简化套管程序的大胆设想。他放弃冬休,送走妻儿,一头扎进研究中。经过半年的苦心钻研和日夜奋战,秦文贵和他的课题组完成了这一课题的可行性论证,并成功地打出了4口深开发井。在这180多个日日夜夜里,34岁的秦文贵竟白了一头黑发。当又黑又瘦、满头白发的他推开家门时,女儿盯着这位“陌生人”藏到了妈妈身后,当妻子确认此人正是自己的丈夫时,痛哭失声……
1992年,组织曾选派秦文贵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习。他珍惜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外石油工业先进技术。在秦文贵即将结束在加拿大的学习时,某公司郑重邀请他留在加拿大工作,秦文贵不为优厚的条件所动,毅然选择了养育他的祖国,回到了条件异常艰苦但亟需人才的青海油田。因为他深深知道,祖国的西部开发需要知识和人才。
从一名小学徒,到一名技术尖子,在李斌的情感深处,已牢牢地把自己和工厂联结在了一起。他总是说,厂塌了,倒霉的是全厂工人。
李斌,上海液压泵厂一个普通的青年工人,因为他对自己企业长年累月的默默奉献,使他获得了许多荣誉: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首届十大工人发明家、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从1980年技校毕业进液压泵厂做学徒开始,李斌刻苦学技,短短3年,他学会了机加工的全套手艺。为了学习新的科技知识,他考取了上海电大,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专业。
进入电大后,李斌知道除了他们平时用的普通手控机床,还有一种自动控制的数控机床,能加工出靠手控极难达到的零件精密度。于是,他又开始自学英语和德语,了解掌握国外关于数控理论的先进技术和知识。
1986年,厂里派李斌等工人到瑞士冯劳尔公司培训。李斌在公司工作期间,凭着自己的刻苦钻研,成为该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位有权调试上亿元数控机床的亚洲人。
学得一身操作数控机床技术的李斌回国后,工厂已经陷入困境,李斌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奋斗着。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工厂的振兴努力。
他是车间最忙碌的人。生产中遇到技术难题,他总是不分份内份外主动帮助解决。1995年10月,厂里接到赴韩国展览急需的A8V107泵的生产任务,要在两天内完成。在缺乏该泵所需数控机床操作程序的情况下,李斌从编程调试入手,连续工作36小时,按时完成了任务,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回国短短五六年时间,李斌大胆革新尝试,共完成革新项目20项,节约外汇3.63万美元,创造效益280万元,其中他革新设计的埋入式七等分球窝夹具在数控车床加工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国外培训期间,德国公司曾以优厚的待遇留他,被李斌谢绝了。回国后,合资企业又以高薪聘请他,李斌也谢绝了。李斌说:“都走了,把国有企业交给谁?我不相信国有企业搞不好。”
李斌深知,要彻底解决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只靠一个人是不行的。1996年3月,他挑头成立了“李斌小组”,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和技术,带出了一批生产技术能手,还以自己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行动,影响了一大批青工。如今,全厂青工学技术、上夜校蔚然成风。
从找到科技致富之路的那一天起,刘笑做得最多的就是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去带动和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刘笑出生在吕梁山下的农民家庭,因为家里穷,父母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富旺”。1980年,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文学之路,4年的笔耕,他收获得的只是一摞比他还要高的退稿。这以后,他孵鸡、喂猪、养兔、种蘑菇、栽天麻,尝试了许多,可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都以失败告终,钱没挣下一分,债却背了2000元。
刘笑不服输:难道农民的命运就是“听天由命”?1984年,他又开始了新的尝试。他第一次把科技引入了田地。他凭着别人向他推荐的半捆地膜,又弄了三两西瓜籽,种下了一亩地膜西瓜。由于技术运用得当,管理精心,西瓜提前20天上了市,卖了好价钱,一下子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这时,刘笑觉得他找到了与天斗、与地斗的法宝,那就是科技。这一年,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刘笑”。
第二年,他承包了村里的4亩滩地,全部用薄膜覆盖种西瓜,并引进12个西瓜新品种,结果一季西瓜就收入了6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
尝到了科学种田甜头的刘笑,认定了科学致富的路。地膜西瓜的成功,没有使他满足。看着吕梁层层叠叠的山峦,他想的是要在海拔近千米的干旱高坡上种瓜、种菜,于是他开始了被称为“气死天”的旱地水作物种植研究,终于攻克了“旱地水作物全封闭种植法”和与之配套的“旱地保柔性膜体结构材料”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为结束当地旱地、山地靠天吃饭的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5年,刘笑主动请缨,承包了王庄和吴家山两个特困村3年脱贫的任务。在他的指导帮助下,两个村普遍应用了“气死天”技术,种植无公害蔬菜300多亩,两村人均收入由1994年的400元,翻了一番,达到了800多元。
公举东说:四年军旅生涯,丢掉的是羸弱,升华的是灵魂;抹去的是困惑,坚定的是信念;告别的是抑郁,燃烧的是火焰。
1996年冬季征兵,华东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学生“参军热”。南京军区征兵部门对541名刚步入军营的大学生调查后得出这样的答案:公举东是他们走向绿色方阵的引路人。
公举东1991年从山东临沂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临沂教育学院组织人事处工作。1992年12月,他作为地方大学毕业生、国家干部,自愿报名参军,成为“南京路上好八连”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士兵。
入伍之初,不习惯苦和累,他早有思想准备;让他寝食不安的是,自己体质体能差,训练总是落于人后。“当兵不练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公举东横下一条心,向身体的极限发起挑战,每天早、中、晚给自己“开小灶”,强化体能训练,强度超出别人3倍以上。8个月间,公举东从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锻炼成了小老虎似的战士,团骨干集训结业考核时夺得6项第一。
走上班长岗位后的公举东,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标准,思想上做表率,行动上做标杆,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立志让全班战士都成为“政治思想强,军事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的优秀士兵。3年中,他带出了4个先进班,他所带的36名战士中,14人立功入党,5人考上军校,16人担任了正副班长,28人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他带的班连年受到嘉奖,去年底又荣立集体三等功。
因为有了宋芳蓉,大山里才有了孩子们的读书声,过去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山里娃,将自己写的春联贴上了自家的大门。
宋芳蓉,一个文静瘦弱的女孩,在海拔1800米以上“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湖北省贫困山区艰苦办学8年,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了大山里的教育事业。
1988年秋,中学毕业的宋芳蓉通过考试成了一名代课教师,来到顶坪单人教学点代课。顶坪紧靠着后河原始森林,阳春三月还是冰天雪地,金秋十月可能雪花飘飞。当时的顶坪小学实际只是一栋破旧的土家吊脚楼,楼上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用木板隔开,里面是寝室,外间是教室,楼下养着猪牛羊。在难以言状的清苦和寂寞中,宋芳蓉开始并坚持着自己的办学生涯。
小学有30多个学生,分为4个年级,一半寄读。宋芳蓉既当老师,又当炊事员、保育员。白天,她给学生上课,每一节课,都要从一年级讲到四年级,同时还要做饭、烧水,一天下来,声嘶力竭,筋疲力尽。大山里溪壑纵横,坡陡路险,宋芳蓉坚持每天送学生回家。下雨了,她轮流背学生过溪沟;下雪了,她早早起来为学生生火取暖。学生患病了,她给学生寻医喂药。
由于长期在高寒山区工作,宋芳蓉得了严重的风湿病、关节炎,多次摔倒在讲台、山道上。
8年中,宋芳蓉并非没有机会调离深山中的小学。但她想到自己走后,这里的工作无人接替,孩子们又要失学,就一次次留了下来,义无反顾地继续着自己的事业。
通过宋芳蓉的努力,几年来,学生的语文、数学双科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各科成绩在后河乡同年级中均名列前茅。为了让更多的土家孩子能上学,宋芳蓉将每学期的学杂费由90元降到60元,几乎将自己的薪水全部用于贴补困难学生。8年来,从顶坪、三坪小学走出的近50名学生和如今在校的30多名学生,没有一个没得到过宋芳蓉的扶助。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是需要大批创业者的时代。唯有创业,个人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我们国家才能以腾飞的姿态跨越新的世纪。
鲜花献给所有像他们一样的创业者!(附图片)
(照片左起依次为公举东、李斌、刘笑、秦文贵、宋芳蓉。张鸣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走奋斗自强之路
晓白
秦文贵、李斌、刘笑、公举东、宋芳蓉,这是五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普通得把他们放进人群中,决不会引起你的注意。但他们又是如此不平凡。他们在大山里,在荒原上,在军营中,在机床边,在劳动和创造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创造着时代业绩,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
在他们那里,创业之路是如此辉煌,献身精神是如此感人:秦文贵,扎根荒漠戈壁,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海油田奋斗15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李斌,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为国有企业扭亏增盈无私奉献;刘笑,自强不息,在贫困山区用科技开启致富之门,和老区人民同走致富路;公举东,参军报国,继承和发扬南京路上“好八连”光荣传统;宋芳蓉,在艰苦的高寒山区办学8年,为土家孩子奉献出全部爱心和力量。
他们的创业热情来源于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来源于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精神,来源于对本职岗位的强烈责任感。他们的创业取得骄人成绩的原因,在于脚踏实地地苦干实干,在于不屈不挠地经受磨砺,在于对科学技术的刻苦钻研和应用,在于持之以恒地不懈奋斗。他们的创业走的是扎根基层,投身实践的道路。
他们的人生历程昭示我们:创业之路,是当代青年奋斗自强之路,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材之路。每一个岗位都是创业的岗位,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有一番创业的作为。
新的世纪即将来临,中华民族正当腾飞,创业的舞台和机遇正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创业当是跨入新世纪的最好纪念卡,创业当是献给祖国的最美好鲜花,创业当是留给我们自己的最甜蜜果实。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当凶猛的山洪袭来时,他没去管自家花3万元买来的新车,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赶去抢救遇险的乡亲。因为,在他的心中,军人和英雄画着等号
崇尚英雄
尹家骅满东燕陈世坤
王晓斌,一个入伍不到3年的中士,一口混沌难辨的乡音,一个不大起眼的农家后生。直到去年满眼果实的金秋时节,河北省元氏县派人到部队为他请功,大家才注意到他。
那是去年8月4日清晨,探亲在家的王晓斌被一阵阵响雷和咆哮的山洪声惊醒:发大水了!家里贷款3万元买的汽车还停在山脚低洼里呢。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跑到村头河口,只见凶猛的山洪正在吞没山下的北湾庄。住在河边的村民胡国行家已被大水淹没了大半。屋里有人,危险!小王连跑带跳冲到河边,找来一架梯子从房顶上把胡家夫妇和两个孩子拉出来,送到安全地带。接着,他又从房顶爬进屋去,将1000多公斤小麦和大豆,一袋一袋扛出来。
顷刻间,山洪冲毁了北湾庄的所有房屋。12名男女老少被围困在不足6平方米的土包上。王晓斌抱起一根树干,跳进齐胸深的急流中,把遇险的群众一个一个背到山坡上。没等喘口气,河对岸的圈门沟庄又传来呼救声,王晓斌再次跳入水中冲过去。在抱运群众财产时,他两次被洪水卷走10多米远,右脚重重地磕在石头上,撕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染红了一片河水。
由于洪水的冲刷,造成了山体大面积滑坡,山脚下的圈门沟庄几乎被埋没。这时乱石里传来微弱的呼救声,王晓斌不顾再次滑坡的危险,冲上去硬是用双手扒开乱石,救出一米多深处压在大梁下的两个老人。他和另一青年人王国林一起,背着老人一瘸一拐地走了20多公里山路,把两位老人送到医院抢救。接着,他又返回了抗洪第一线,找到村支部书记请战:我是军人,哪里最困难,最危险,让我去!
直到第二天,洪水开始消退,王晓斌才想起自家新车,可它早已不知被洪水冲到哪里去了。
假满归队,王晓斌像没事一样。10月份,元氏县作出了号召全县人民向王晓斌学习的决定,还专门派人到部队为他请功。指导员追问他为什么成了英雄也不报告。王晓斌说:“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险和灾难时,伸手帮他们一把,是军人应尽的义务呀。”
在王晓斌眼里,军人和英雄画着等号。
18岁那年,王晓斌穿上了绿色的军装,实现了绿色的梦。他把乡亲们的叮嘱铭记在心中: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当一个好兵。
新兵训练时,正步动作掌握不好。他给自己开小灶;练瞄靶,左眼闭不上,为了能“一目了然”,他晚上躺在床上练,早上提前起床练,走路时也要来它几下。只要是新兵连的科目,他都精益求精。新兵训练结束,他各科成绩均为优秀,因表现突出被嘉奖一次。
走到哪儿,王晓斌就把好事做到哪儿。他常说:“做好事要是为了图表扬出名,不如不做。”
去年6月的一天,他从县城回部队,行至火车站时,发现一群人在围观什么,急忙上前一看,只见一位50多岁的老大爷躺在地上呻吟,周围没有一人上前搭救。他二话没说,冲出人群,站在路中拦住一辆出租车。
司机张口要价50元。救人要紧,晓斌顾不了许多,叫了几个人将老大爷抬上车,直奔医院,安顿好后又按大爷说的号码给他家打了电话才离开医院。一个星期后,老大爷专程赶到部队致谢,经过辨认才找到了王晓斌。
为表彰王晓斌在关键时刻奋不顾身救群众和他在平凡之中作出的不平凡的成绩,他所在师党委号召全师官兵向他学习;空军评他为优秀士兵。今年“五四”前夕,王晓斌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农村妹·女作家
张世英
她是一棵碧绿的小草,在农村的大地上扎根、成长,芬芳馥郁。
时光倒流至70年代初,她——周喜俊,还是个初中毕业的农村女娃。20余年后的今天,她自学成才,已成为河北省小有名气的乡土作家。10年来,周喜俊先后创作出版了故事集《辣椒嫂》、《婚变》,报告文学集《人生支点》,《周喜俊说唱戏曲集》等4部作品,发表和搬上舞台、屏幕的文艺作品达200余万字,其中不少作品获省、全国优秀作品奖。
从农民到作家,周喜俊走的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周喜俊家祖祖辈辈是农民。1973年冬,她初中毕业后,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就和婶子大娘们一起纺棉花。为了解闷提神,年长的妇女常常讲故事、唱小曲,这些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作品深深吸引了她。听得多了,周喜俊脑中冒出了一个念头:自己编写生活中的故事。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有时间,她就躲到菜窖子里,在昏暗的油灯下,拖着疲倦的身体,如饥似渴地阅读从县文化馆和乡亲们手中借来的书刊。
乡亲们的鼓励使她心存感激,农村的火热生活让她热血沸腾。在创作时,她先打腹稿,然后讲给乡亲们听,不断地补充、完善。她的作品,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的农村青年在写给她的信中说:“你不但写出了好作品,也为农村青年做出了榜样,为我们争了气……”
1983年8月,周喜俊被河北省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并被安排到行唐县文化馆专门从事创作,成为河北省录用的第一个自学成才的青年农民。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铭刻历史教训激发爱国热情
张家港开展迎香港回归祖国教育活动
本报讯3月下旬以来,张家港采用多种形式,在青少年中积极开展迎香港回归祖国系列教育活动,让青少年了解香港,不忘割让香港、国土百年沦丧的悲剧和屈辱,激发爱国热忱。从今年2月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就着手进行宣传教育计划的制订和资料的编写工作。市委宣传部将教育材料印发到全市各镇、村、厂、校,并举办“香港回归”系列教育活动骨干培训班,他们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采取读、讲、唱、演、看、赛等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使这一活动很快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起来。 (汤汉民卢润良)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再访英模
右上图:1983年3月,团中央授予张海迪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十几年过去了,这个被广大青少年誉为“中国当代保尔”的海迪姐姐,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不仅取得了哲学硕士学位,还笔耕不辍,出版了《轮椅上的梦》等一系列长篇小说。目前,她是中国作协常委。
右中图:1994年2月,团中央授予徐洪刚“见义勇为青年英雄”称号。徐洪刚目前任一个有光荣历史的红军连副指导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与战士打成一片,积极为群众做好事,闲暇时还在军内外有关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诗歌。
右下图:1982年,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为抢救一位落入粪坑的老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十多年来,张华生前所在班集体——“第四军医大二大队”一批又一批的学员继承和发扬了张华“富于理想、勇于奉献”的精神,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和排忧解难中,涌现出了一批张华式的好学员。图为学员正在参加西安引水工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