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
切实做好抗旱双保工作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抗旱双保工作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今年农业生产开局不错,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夏粮作物面积扩大,长势良好。但是,从4月中旬以来,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西北中西部及四川等地旱情大面积发生,且在持续发展,对夏粮作物的后期生长和当前春播生产极为不利。当前,正值夏粮生长和春播作物播种、出苗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做好以抗旱保夏粮丰收、抗旱保春播出苗为主要内容的抗旱双保工作。为此,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夺取今年夏粮和全年农业丰收的重大意义。今年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有利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好形势,有利于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有利于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两件大事的顺利实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夺取今年农业丰收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紧急动员,迅速行动起来,加强领导,落实有效措施,坚决打好当前抗旱双保这一仗。
二、千方百计开辟水源,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受旱地区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水利设施,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挖掘水源潜力,最大限度地扩大灌溉面积。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要合理调度大中型灌溉工程的水源,充分发挥小水库、小塘坝、小井、小泵站、小自流灌区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动群众开展打新井、修旧井、筑塘坝、截潜流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开辟新的水源。各地抗旱服务队要全力以赴,充分运用一切抗旱设施,积极投入抗旱第一线。
三、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各地要认真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地推广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要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机械措施,保墒、抢墒、增墒,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要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抗旱节水技术,努力扩大坐水种面积,积极推广使用抗旱剂。在水源缺乏地区,要推广精细整地、深松镇压、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等旱作农业技术。各地都要加强田间管理。
四、通力合作,全力支持抗旱双保工作。有关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明确责任,通力合作,为抗旱双保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抗旱双保所需资金、物资和各种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具体指导,做好技术推广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利部门要搞好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工作;气象部门要及时做好天气的预测预报工作;计划、财政、金融部门要突出重点,组织好农业资金的供应工作;机械、电力、石化、内贸、供销等部门,要积极组织货源,做好有关设备、物资、电力及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新闻单位要进一步做好抗旱双保工作的宣传报道。
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政府要把抗旱双保作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要深入基层,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对抗旱双保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抗旱双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1版(要闻)
专栏:

  宏观经济形势好的坚实基础
——二评粮食连续两年丰收
粮食是人们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必需品。凡吃的东西,绝大多数均与粮食有关:大米、面粉等主食自不必说,肉禽蛋奶鱼和酒、酱、醋系粮食转化、加工而来,瓜果蔬菜和油、糖、烟、茶的生产,则直接受粮食播种面积的制约。因此,粮食的丰歉,不仅关系到粮食自身的价格波动,而且也直接关系到整个食品总体价格水平的高低。又因为无论做工、务农、经商,人人都离不开吃饭,因此食品的价格又要影响劳动者的工资,进而影响到一切产品的成本。故粮价实为牵动整个社会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龙头。
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可以从多方面设置指标,但无论设置怎样的指标体系,物价水平的高低总是必不可疏漏的基本指标之一。这是因为物价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与否,而且反映了人们在一定收入水平下的实际生活状况,因此它与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中央历来把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虽然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并不高,从总体上看,人们的生活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仍占一半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九九四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的消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百分之四十九点九,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的生活费支出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比重占百分之五十八点八,而在当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食品类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占百分之五十七点三。这就不难看出,食品的价格变动,将对人民的生活、对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发生多么大的影响。
影响食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是粮食的价格水平,而决定粮价的根本原因又在于粮食生产的丰歉。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粮食年产量曾发生过几次不同程度的减产,使粮食的供求关系偏紧,其结果都是引发了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一九八五年粮食减产百分之六点九,物价上涨百分之八点八;一九八八年粮食减产百分之二点二,物价上涨百分之十八点五;一九九四年粮食减产百分之二点五,物价上涨百分之二十一点七。而几次大的粮食增产,则又都导致了物价涨幅的明显回落。一九九○年粮食增产百分之九点五,物价涨幅为百分之二点一,比上年回落五点七个百分点;一九九五年粮食增产百分之四点八,物价涨幅为百分之十四点八,比上年回落六点九个百分点;一九九六年粮食增产百分之五,物价涨幅为百分之六点一,比上年回落八点七个百分点。虽不能说物价总水平的涨落仅为粮价的变动所致,但粮价波动对于物价总水平的重大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
粮价与物价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般规律,更反映了我国的特殊国情:第一,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的生产水平还不高,因此粮食的总供求仍处于一种紧平衡的状况,粮食总产量一有明显下降,必然导致市场粮价的较大上涨;第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因此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中食品所占的比重就较高,这就使粮价、食品类商品的价格波动必然对整个物价水平发生重大的影响。应该看到,由国情所决定的上述两个特点,在相当长的时期中,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要实现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这一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就必须始终把加强农业、促使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上。
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农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央的方针和政策措施是正确的。人口在增加、经济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不断提高,不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稳定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仅仅是为了满足每年新增人口的食品需求,粮食的总供给量也必须每年增加五十亿公斤左右,否则,人们的生活质量就难以提高。有了粮食丰收这个重要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就可无后顾之忧,社会的稳定就有了基本的保障,改革的进展也会有更适宜的环境。同时,作为重要工业原料和大宗商品之一,粮食的丰收必将直接促进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加工业、商业和餐饮业等的发展,这将创造多少社会财富、将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多大的贡献!因此,无论对于改革、稳定还是发展,粮食丰收的意义都是非同小可。我们一定要牢记国情,始终坚持中央关于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的方针,避免粮食生产出现大的波动,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第1版(要闻)
专栏:

  立身做人的青年楷模——吴国良
新华社记者解放军报记者本报记者
理想、前途、人生,顺境、逆境、命运,是立身做人的永恒话题。当代青年如何立身做人?一位普通战士用22岁的青春年华,做出了令人信服和欣慰的回答。
他叫吴国良,是济南军区驻豫某集团军战士。1996年8月5日,在抗洪抢险中,他为抢救76名群众而英勇献身。
身世坎坷,贫不失志;在红军团队里,他找到了人生的一片沃土、蓝天和春光
吴国良10岁那年,父亲吴芝云同一个村民贷款承包了乡中学的小卖部。由于不善经营,这位曾当过村党支部书记的纯朴善良的“经济人”没过几年就破产了。银行依法收贷时,合伙人矢口否认参与和使用贷款,吴芝云连本带利欠下7.1万多元的重债。1993年底,年仅49岁的吴芝云就在贫病交加中撒手人寰。父亲一走,吴国良觉得天塌下来了。他悲痛欲绝:“这日子怎么过啊!”
为了还债和养活母亲,吴国良开始外出打工。北到黑龙江,南到海南岛,吴国良先后干过门卫、养路工、推销员。
坎坷的人生经历,使吴国良较早地成熟起来。这个14岁时曾跳水救过儿童,善良仁义的孩子,开始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吴国良想到了从军。1994年底,他从家乡山东省沾化县走进了军营。
吴国良到新兵连不久,恰好赶上部队按照江主席指示,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和艰苦奋斗教育。他像伸展根茎叶脉吸收雨露阳光的禾苗一样,吮吸着立身做人的真理之光。在人生观教育课上,听到团政委讲述的本部队“从奴隶到将军”的罗炳辉、爱民模范马仁义等英雄模范的事迹,看到团史馆里一面面战旗和功垂千古的烈士英名,吴国良激动不已。他一课不落地记下28堂政治课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他写道,“沿着属于我的军旅生涯这条路正直地走下去,不管以后有什么灾难降临在我头上,我也不会改变我的思想观、人生观、世界观”。
人生的航标找到了,7万元重债还压在身上和心上。新兵连生活结束不久,吴国良接连收到家里两封“逼债、母病重、速归”的电报。法院也接二连三地寄来传票,要求他到庭接受债务裁决。考虑吴国良的特殊情况,团里破例批准他回家探望母亲,处理债务纠纷,还专门派两名干部,代表部队党组织,帮助他处理问题。出发前,指导员还把全连官兵捐献的370元钱硬塞给吴国良。党组织的关怀,首长和战友们的手足情意使吴国良感动万分。
由于家庭的债务负担,吴国良很想在部队学开车,但听人说没关系、不送礼根本办不到,又有些失望。一天,正在训练场上的吴国良突然听到文书喊他,跑过来一问,是团里通知他去司机训练队学习。原来,在全连民主评议司机人选时,吴国良排名靠前。考虑到他平时表现不错,再加上家里确实太困难,连队党支部向上级推荐了吴国良。
革命理论的教育,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军营环境,使吴国良在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吴国良当上驾驶员后,他的女友和朋友看他家里实在困难,曾先后给他找过三份工作,月工资都在千元以上,但都被他一一谢绝。他说,我的技术是在部队学的,我要为部队建设做贡献。
在文化知识的底层,他仰慕人类文明的高山;在崎岖小路不畏劳苦的攀登过程中,他超越了自我
冲向理想的蓝天,需要腾飞的翅膀。吴国良有了理想追求,痛感知识的贫乏。他在给亲戚的信中说:“我在没有学习这些之前,从未认识到自己的文化水平这样低,知识水平这样浅,现在才知道,自己是生活在文化知识层次的最低层。”他下决心刻苦攻读。
战友们回忆,在连里从来没看到吴国良睡过午觉,晚饭后经常拎个小马扎,到墙外僻静处看书。当烧火员,也常常放下煤铲就拿起书本,有时还用煤块在水泥地面记下读书的页码。节假日战友玩扑克和下象棋时,也从没叫动过他。1996年6月,团里承担了为河南省八运会开幕式表演团体操的任务,每天早上5时40分开始踢正步,晚上10时才收操,但吴国良仍然坚持每天1至2小时的学习。
目的的升华使吴国良的学习领域不断拓展。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他不仅自学了《毛泽东邓小平著作选读》、《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等政治书籍,还以初中没毕业的文化基础,学习了《大学语文》、《法理学》、《逻辑学》。
爱军、爱岗、爱连队,他以596天的短暂军旅生涯,赶写了一部辉煌的青春乐章
“爱国首先要爱军,爱军首先要爱岗”,吴国良这样说,也这样做。
炮兵连第一次投弹训练时,吴国良只投了25米。他找班长请教秘诀。班长告诉他,只有两个字:苦练。从此,他每天投弹50枚,挥臂练习500次,挥臂时还用背包带把胳膊绑到树上。胳膊练肿了,他咬着牙坚持。到实弹投掷时,他一下子甩出了52米。
连队进行400米障碍训练,吴国良最初成绩不及格。他暗暗憋足劲儿苦练,终于在全团考核时,成绩达到了优秀。
吴国良从司训队回来,被分配做炮车司机。按说,他只要开好车就行了,他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一定要争当全能炮手。中午,别人休息了,他拿着瞄准镜练瞄准。炮栓的分解结合动作不好掌握,他没事就分了合,合了分。一次,手指肚被炮栓夹破,鲜血直流,他像没事儿一样照样练。师里组织炮兵专业考核,正碰上一炮手外出,连里临时让他上,结果拿了第一。在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中,吴国良先后六次代表连队参赛,每次都获得好成绩。
寒门孝子把对母亲的挚爱升华为对人民的深情;人民的儿子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献身
吴国良是个孝子,他对母亲的爱刻骨铭心,这种崇高的情感因家境的贫寒而愈显强烈。孝敬母亲,是吴国良由衷的心愿:在给亲友的每一封信中,母亲都是少不了的话题;连队发津贴了,他马上给母亲汇款;再苦再累,他总是写信告诉妈妈自己很好。
一天夜里,战士龙伟得了急性胃炎,疼得睡不着觉。刚刚下岗的吴国良听到呻吟,问清情况,把他背到卫生队,一直守护到天亮。住院后,吴国良怕龙伟吃凉饭不行,每次送饭都用大衣裹得严严实实。一次大雨路滑,吴国良不慎把饭摔到地上。他立即到附近小卖店买了两包方便面和两根火腿肠。龙伟知道吴国良家困难,自己从来舍不得这样“高消费”,说啥也不要。吴国良却说:“你病了这么长时间,就算我看你的一点礼物吧。”小龙感动得叫了一声“大哥”,就伏在吴国良肩头哭了起来。
吴国良本来可以不牺牲的。在他牺牲的前一个月,因母亲重病,连里批准他探家。但他听说连队要到外地驻训,主动推迟了假期。10天后,吴国良又接到母亲病情加重的电报,他听说连队要参加抗洪,就把电报揣进兜里。他在一封没来得及发出的信中写道:“母亲有病,我很挂念,但部队要执行抗洪抢险任务,这时候我不能离开连队,等执行任务回来后,再回去看望母亲,原谅儿子的不孝。”
吴国良牺牲后,上级党委作出了向吴国良学习的决定,济南军区授予他“追求高尚人生的好战士”荣誉称号。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他“舍己为人的英雄战士”荣誉称号。(附图片)吴国良遗像。(新华社发)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访非抵塞舌尔
塞舌尔政府在机场举行仪式欢迎
离京前朱镕基等到人民大会堂送行
李鹏接受记者采访谈非洲之行意义
本报维多利亚5月3日电记者廖先旺报道:在即将开始前往非洲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之前,李鹏总理于5月3日当地时间下午4时25分抵达西印度洋的岛国塞舌尔共和国首都维多利亚,开始对塞舌尔进行工作访问。
塞舌尔政府在塞舌尔国际机场举行了仪式,欢迎李鹏总理一行。当李鹏总理乘坐的专机停稳以后,塞舌尔礼宾官和中国驻塞大使张大勋登机迎接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走下飞机。塞舌尔女青年和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分别向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献花。
前往机场迎接的塞舌尔副总统米歇尔热情地向李鹏总理介绍了塞舌尔行政和人力部长贝尔蒙、青年体育部部长普尔女士、旅游部长卡玛蒙女士、总统秘书普尔、外交部特别顾问耶特、外交部礼宾司长阿里等政府官员。李鹏总理也向米歇尔副总统介绍了随行人员。
李鹏总理在机场贵宾室与塞舌尔副总统米歇尔互致热情友好的问候。随后,李鹏总理在塞方官员陪同下驱车前往塞舌尔船形宾馆下榻。
在宾馆的大门口,塞舌尔行政和人力部部长贝尔蒙和宾馆总经理蒙舍利率领宾馆员工列队热烈欢迎李鹏总理的到来。
李鹏总理的随行人员国务委员兼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铁道部部长韩杼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国务院研究室主任王梦奎、中国纺织总会会长吴文英、中国驻塞舌尔大使张大勋、国家计委副主任陈同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吴建常、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吕聪敏、外交部部长助理吉佩定、特别助理万经常等也同机抵达塞舌尔。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记者罗辉)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赞比亚、莫桑比克、加蓬、喀麦隆、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对塞舌尔进行工作访问。
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钱其琛、李岚清、姜春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到人民大会堂为李鹏总理一行送行。
参加送行仪式的还有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胡光宝、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周永康、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铁道部副部长傅志寰、外经贸部副部长石广生、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原焘、中国纺织总会副会长杜钰洲、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何伯泉以及有关国家驻华使节等。
李鹏总理临行前就此次访问的目的和意义等接受了本社记者的采访。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访问非洲七国离京前就此次访问的目的和意义等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他这次访问非洲七国,希望进一步增加同非洲各国的交往,增进相互了解,发展传统友谊,扩大互利合作。
李鹏说,江泽民主席去年5月访问非洲六国,提出了构筑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中非关系的主张,受到非洲各国的广泛赞扬和欢迎。
当今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世界加快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增强。但是世界还充满矛盾,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尚未改变,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各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的两大课题。中国一贯重视加强同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在谈到中非关系发展及今后的前景时,李鹏说,近来,中非关系取得很大进展,双边交往特别是高层互访增多,进一步加深了中非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信任和友谊。经贸合作成效明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愿意到非洲拓展业务,合作日益活跃,合作形式趋于多样化。中国和非洲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进一步加强。前不久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非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坚定地支持中国,又一次挫败了少数西方国家的反华提案。
李鹏指出,中非之间没有任何利害冲突和历史积怨,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重任。双方在国际事务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经济上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发展潜力巨大。增加相互往来,促进多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加深人民间的传统友谊,符合中国与非洲的共同利益。中非关系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关于中非经贸合作问题,李鹏说,中国政府从60年代起一贯支持和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虽然数额不大,但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充分尊重受援国的意愿,受到了广大非洲国家和人民的赞扬。我们一向认为,这种援助是相互的,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相互帮助的兄弟情谊。非洲国家长期以来也给予中国巨大的支持和帮助,中国人民对此十分感激。
李鹏强调说,近几年来,中国政府根据非洲和中国的情况变化,对援外方式进行了改革和调整。目的是从实际出发,扩大中非经济合作的规模,提高援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切实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更加注重发展同非洲各国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经济合作。中国政府鼓励中国企业同非洲企业直接合作,支持中国公司、企业到非洲投资,开展技术劳务承包活动,扩大合作领域。中国援助非洲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
李鹏最后说,这次访问期间,中方将同非洲国家商签一些政府间和企业间的经贸合作协议,并共同探讨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的新途径。非洲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中国和非洲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互补性。他表示相信,只要共同努力,中国和非洲的经贸关系会有一个新的发展。(附图片)
左图:塞舌尔副总统米歇尔到机场迎接李鹏总理。
新华社记者白连锁摄
下图:5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非洲七国访问。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钱其琛、李岚清、姜春云等到人民大会堂送行。新华社记者刘建国摄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科特迪瓦总统贝迪埃
今日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科特迪瓦共和国总统亨利·科南·贝迪埃将于1997年5月4日至10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贝迪埃1934年5月5日生于科特迪瓦达乌克罗省,巴乌莱族人。青年时期他曾留学法国,获法学学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及职业律师证书。1960年8月科特迪瓦独立后,贝迪埃任科首任驻美国大使,1966年后历任经济和财政事务部长级代表、经济和财政部长、世界银行财团董事长非洲事务特别顾问,1980年12月出任议会议长。1993年12月博瓦尼总统逝世后,由他继任总统,1995年10月蝉联。贝迪埃1994年4月当选为科特迪瓦民主党主席,1996年10月连任。
贝迪埃总统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他是中科1983年建交以来第一位访华的科特迪瓦国家元首。(新华社发)
(附图片)贝迪埃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