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素质教育与情感智慧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
张梅玲,1937年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同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事儿童思维发展研究工作。现任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小学生数学认知发展研究”课题组组长、“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1989年课题组研究成果荣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曾在国内外心理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在国内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60多篇;编著有《幼儿学算五百题》、《我的第一本书》、《婴幼儿小百科》、《儿童数学思维的开发》,并主编《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丛书。
素质教育主要是指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而情感智慧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这两个关系十分密切的话题,已成为当今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成功学等学科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话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素质教育和情感智慧都具有时代性和全球性的特征。也就是说,面对21世纪的来临,世界各国都把素质教育和情感智慧的教育提到了重要日程。这两个话题有着几乎相同的两个主要方面的时代背景。背景之一是:面对科技高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必须培养一代能迎接并参与到新世纪高新技术挑战中去的新人。所以,自80年代以来,各国的教育改革都以提高人的素质为重心。美国未来学会提出,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每个人必须具备知识能力、个人能力和国民能力。背景之二是:对人才的培养,人们往往只是片面地注重智力的开发、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掌握,即片面地重视个体的认知系统的发展,相对忽视了成才的另一系统——动力系统。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以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倾向,这种以升学率为考核学校教学工作唯一标准的倾向,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进入了某些误区。在这种应试教育倾向影响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在做人的道德、价值、情感等方面的动力系统的驱动力不强,而且就认知系统来讲,学校教育也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一切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注重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及潜在智能的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高分低能”的人又如何能适应科技高速发展的竞争时代的要求呢?现在,我国提出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人们又从成才的角度提出了“智商不是一切”、“智商之外有情商”、“加强情感智慧的培养”等问题,这都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也是非常及时的。
两个话题内容的关系
素质教育和情感智慧,就其内容来说,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促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的一种教育。它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使每个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素质教育不要求人人升学,而要保证人人成才(成为社会各级各类不同的人才)。所以“发展性”、“整体性”和“个性发展”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命题。
情感智慧这一概念出自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所著的《情感智慧》一书。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已在他的《精神状态》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慧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除了认知和理性判断之外,还包括语言能力、音乐感悟力、辨别空间的能力、身体感觉运动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了解他人内心的能力和逻辑数学的能力。1991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则首次提出情商这一概念。《情感智慧》的作者戈尔曼认为,情感智慧可以分为5个范围:了解自己的情感、处理自我情感、自我激励、认识别人的情感和处理人际关系。从其内容来看,我认为情感智慧的教育应包含在素质教育要求之中,因为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这种人应具备道德、文化、科技、心理、劳动等诸多方面的素质。情感智慧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它主要是把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某些方面更加具体化。
任何成功的人生都是人的智能和情感智慧得到很好发展、和谐结合的结果。有人把世界上320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所具有的共同的内在素质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1)高瞻远瞩,善于把握时机;(2)选准目标,坚持不懈;(3)勤奋努力,注重实践;(4)富于幻想,大胆探索;(5)排除干扰,勇往直前;(6)兴趣浓厚,好奇心强。从这6个方面的素质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每个成功者的内在素质中既有智力因素(认知系统),也有非智力因素(动力系统),又可以看到,人的情感、意志、兴趣在人生的道路上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智慧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推孟等人曾对1500名超常学生进行了长达50年的追踪研究,他们对其中150名最成功者和150名最不成功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在智力发展上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主要差别是他们之间在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成功者在坚持力、自信心、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实现目标的内驱力(动机因素)等方面显著优于不成功者。1994年秋季,我国某重点大学的入学新生中,有一位同学考分是他所在县的“状元”,但入学一周后因心理上难以适应新的环境,纵身从四楼跳下。这也说明高智力、高分并不是成才的唯一因素,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素质教育和情感智慧尽管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要真正付诸实施,尚有不少课题要作进一步探索。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和劳动人事制度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尽管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情感智慧某些内容作过不少研究,但是针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及我国的基本国情(例如独生子女),这两个话题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作深入的调查,并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如智力和情感智慧的关系,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自我激励的机制,儿童的社会化和人际交往能力,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和自我情绪的认识和调控;素质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实施问题,隐性课程与素质教育,学科知识结构与素质教育,家庭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等心理素质的发展与培养,教育评价与素质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等课题,都有待于广大有识之士、有志之士进行深入的探索,以实际的研究成果赋予这两个话题以丰富的、生动的内容,使其服务于一个共同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附图片)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父亲的一生
父亲因车祸离开我们已有一年多了。他生前曾经是空军某基地的一名干部,从17岁进基地到1990年转业,在基地奋斗了整整32年。他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全部是在沙漠中度过的。我与弟弟也是在基地生,基地长,后来又在基地工作。父亲这辈子,真正做到了“献了青春献子孙”。
父亲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好学,为人老实厚道。他是一个沉默的人,说的永远没有做的多。记得我上中学时,中午很少见到父亲与我们一起吃饭,一问又是去散居点了。散居点人员稀少,用电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父亲想出了一种高低压配电的方法,经过反复实践、验证,终于用废弃的旧电缆解决了散居点的用电问题,并且为国家节约资金30万元。父亲在基地荣立“三等功”三次,并得过许多荣誉称号,许多事情我从未听父亲提起,都是参加工作后老同志告诉我的。
父亲转业时,我已中专毕业分配在基地工作。按照规定,父母身边无子女,转业时可携一个子女回去。当时父亲已快50岁了,母亲在基地刚做过一次大手术,身边很需要人照顾。父亲曾有携我回老家徐州的想法,但是为了不给基地增加麻烦,他终于没有提出来。
父亲转业后年纪渐大,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咬牙挺住,有困难自己克服,家里大事小事都自己干。每次换煤气,父亲从四楼到一楼,再骑30分钟的车子到煤气站。我母亲在基地时总是血压高,还患青光眼,回徐州后病情加重,找专家一看,已得了很严重的糖尿病。这种病很娇贵,不能没有人照顾,里里外外都靠父亲一人操持。
我每次回家休假,看到年迈的父母辛苦的样子,心里真不是滋味。我尽量多干点活,好让他们少干点,享享女儿的福。父亲每次都要提前几天送我回部队,并嘱咐我好好干。
父亲去世后,我转业回到了母亲身边。我时常忆起父亲的音容笑貌,他无私奉献的人生经历,永远是激励我前行的精神动力。
江苏徐州市李亚斌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实话实说

  教育者的资格
李曙明
精神文明建设,根本问题在于教人、育人,造就新人。前些年,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少失误。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教育者的资格问题。
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规则,建立一种信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在周围环境尤其是在教育者长期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来自教育者的“言”,更来自教育者的“行”。因而,选择谁对人实施教育直接决定了教育效果的好坏。英模报告团、劳模报告团的教育效果之所以好,就在于报告团的英模、劳模具备了教育人的资格,他们的“行”让人相信他们的“言”。而现实中极具讽刺意味的教育我们也见过不少:有的人吃喝玩乐,贪污受贿,却对属下大讲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演几分钟节目开价十万几十万的“大腕儿”,台上却大讲无私奉献……这样的教育不仅不能收到预期效果,还很容易让人尤其是青少年头脑中并不牢固的信念崩溃,副作用是很大的。
谁如果想教育人,那他首先应该衡量一下自己是不是具备教育人的资格。如果不具备,那就应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这一资格。据报道,上海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叶惠贤应邀主持一台有关义务献血的晚会,晚会前几天他主动去医院献了血:“如果我自己不献,那又怎么去号召别人去献呢?”而一个人,如果他既不具备教育人的资格,又不想通过努力(有时须牺牲一些利益)获得这一资格,怎么能教育好他人呢?
文章写到这里,上小学的小侄子放学回来,带回一些“老师让买的”文具(确切讲该叫“玩具”)。看着这些玩具,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并非心疼买文具的那几个钱,而是担心老师为几个小钱而丧失教育孩子的资格。
己不正,焉能正人!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家庭医疗常识

  认识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良性肿瘤,30岁以上的妇女中约20%有大小不等的单个或多个肌瘤,尤以35—45岁的中年妇女为多见。由于其发病率高,患者又可无症状,容易误诊和失治,给健康造成危害,所以不可不了解它。
子宫肌瘤可以发生在子宫的肌层、浆膜下、粘膜下等部位。浆膜下肌瘤多无症状,其他部位的肌瘤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有月经增多,经期不规则,腹部肿块,腹痛或伴有尿频、便秘、腰痛、贫血等症状,有的甚至导致不孕和习惯性流产。症状的轻重与肌瘤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但与生长的部位却密切相关。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通过妇科内诊、B超诊断,必要时可通过测探宫腔、病理检查或碘油造影予以确诊。
本病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长期大量的雌激素刺激所引起,确切病因不明,所以预防困难。
对没有症状、偶然发现的患者及年近绝经期的妇女,可不予治疗,但应定期随访,以防继续发展而失治。如果有症状,以及时治疗为妥。
1.西药治疗:适用于症状轻、肌瘤较小或不能手术的病人。
2.中药治疗:适用于所有患者。可据病情分别选用清热燥湿、活血化淤、养血和血、调理冲任的药物。
3.手术治疗:适用于肌瘤较大,充塞盆腔,肌瘤增长速度快,服药不能控制,症状严重以及出现了急性并发症的病人。因手术多施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术,其虽有根治的优点,但剥夺了生育的条件,所以不适宜未曾婚育的患者。同时由于手术损伤大,也不适于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河南辉县市中医院尚学瑞郭慧兰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世相百态

曾柏良热心助残
37岁的曾柏良1989年创办起广西第一所盲聋哑人职业中学(现为南宁残疾人职业学校),而且不收学生的学杂费。八年来培养出各类残疾人专门人才800多人,去年他被评为广西优秀共产党员、南宁市十大杰出青年。
上图:英籍教师卡伦给残疾学员义务教授初级英语,曾柏良在一旁作翻译。
左图:曾柏良给无臂少年汤展忠讲解书法技法。
右图:曾柏良教他的养女晓冬(聋哑孤儿)画国画。
广西南宁市政工程总公司
李世民(聋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