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池上正治的中国情
李景端
池上正治先生真可以称得上是个“中国迷”:他自1967年以来,120次访问中国,其中90年代,几乎每隔两个月就来一次。他已经走遍中国的31个省市。他频频访华,并非出于公务或商务的需要,他在日本没有公职,照他自己的说法,只是个“耍笔杆的个体户”。
今年51岁的池上先生,属战后出生的日本年轻一代。他在从战争的反思中深感了解中国的必要,于是克服阻力毅然考进了东京外国语大学的中国系。1967年他还在上大学期间,就怀着好奇的心情,首次进入中国内地。尽管那时中国正值“文革”时期,但是中国发生的一切,都像谜一样吸引着他,驱使他把自己的兴趣、精力和智慧都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了观察、研究、宣传中国的漫长历程。起先他经常受日本公司、社团的聘请组团访华,几乎跑遍了当时中国所有对外开放的城市。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了解中国,他又特意携妻带子到天津南开大学当了一年多的外籍教师,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萧乾、谌容、李一氓、柯灵等一大批中国名人。同中国的接触越多,他对中国文化的迷恋也越深。他认为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就像一座待开采的富矿。他还觉得现在日本的青年只热衷于西方,殊不知中国文化更加源远流长,具有博大精深的智慧魅力。他决心把传播中国文化、播种日中友谊当作自己执著的追求目标。
他在走过了中国开放的绝大部分旅游景点后,计划撰写10卷本的《中国旅行全书》,头两卷《河北卷》和《天津卷》已在日本出版。与此同时,他还出版了介绍中国气功的《不可思议的气功》以及《中国贵州纪行》、《道家圣地青城山》等书。中国文化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紧紧地吸引着池上正治。他参加过内蒙古、青海、西藏腹地的探险,领略过贺兰山、唐古拉山的严寒和缺氧的考验;他参加过李时珍医药节,并参与采集过中药标本;他追寻过“徐福出海”在中国的全部路程,对这个几千年前的历史故事进行考证;他到过老子的故乡,探索道家学说的起源;他多次走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山寨,拍下了上百卷珍贵的摄影资料。大凡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节,诸如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潍坊的风筝节、山西的锣鼓节、湖南的龙舟节、洛阳的牡丹花节等等,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有一次,他来到日本盛产杏子的更埴市,当地人问池上,中国有产杏子的地方吗?他说光带有杏字的地名就不下十来个。于是他就在更埴市组织了一支“杏子旅行团”,专看中国产杏的地方,当然少不了要去山西的杏花村寻杏。
近几年池上又迷上了中医药。他翻译了《针灸学》等一批中医著作,其中长达70万字的《中国老年医学》,荣获了1991年度日本翻译文化奖。他通过长期译书、写书、交朋友、实地考察,已成为中医药方面的行家,当上了日本东方医学协会的理事,在出版《四部医典全集》之后,1996年日本医疗企画株式会社又出版了他的新著《常用中药的功效》。如今,池上有关中国的译著已有20多部。有个别亲友对他成天跑中国写中国不大理解,他总是深情地说,中国天天都在变化,每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中国要看要写的东西太多了。池上夫人池上贞子,也是很有造诣的汉语言文学家。她除了在日本大学教汉语外,目前正研究上海老作家柯灵的作品。
池上在日本靠译书、写书维持生计,日子过得清淡而充实,只要对中国有利的事,他总是尽力去做。1988年他第一次到西藏,看到那里的图书馆没有日语书,就记在心里,回到日本后就多方募集介绍日本科技、文化的图书,1994年他再次进藏,向新建的西藏图书馆赠送了一批日文图书。他还特意去日喀则,向新建的十世班禅的灵塔,敬献上他翻译的日文版《班禅喇嘛传》,以表示对这位大师的崇敬。
池上曾说,中国只有台湾省他还没去过,他的心愿是,不远的将来,能走遍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每一个省市。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啊,“泰坦尼克”!
江建国
据海洋历史学家估计,在过去的2000年中大约有100万条船葬身鱼腹,现在平均每2.5平方公里的洋底,就有一艘沉船的遗骸。然而,没有其他任何一条船能像1912年4月15日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那样成为永恒的传奇。今年是“泰坦尼克”沉没85周年纪念,欧美又成了“泰坦尼克年”。
美国的孟菲斯首先拉开纪念活动的帷幕。4月15日,一个耗资600万美元的大型多媒体表演开幕。它调动电脑技术带领观众参观“泰坦尼克号”的各个舱室,在仿制得十分逼真的甲板上让观众体验沉船的感受。表演开幕前预售票就售出13万张。与此同时,一个耗资达1000万美元的大型音乐剧在纽约的百老汇上演。5月8日,由国际财团赞助的“泰坦尼克号展览公司”举办的规模空前的展览会在汉堡隆重开幕,在4000平方米的场地上陈列出600余件沉船遗物。投资高达1.1亿美元的第六部有关这一事故的故事影片正在好莱坞著名导演卡梅龙执导下紧张拍摄。连互联网络也不甘寂寞,搜索软件“亚虎”推出50多个网页,供“泰坦尼克”迷们使用……
这其实不过是数年来“泰坦尼克号”热的又一个新高潮而已。85年来“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沉没事件一直是欧美社会的热门话题,光是报告文学集、小说、事故分析、哲学思考文集等就出版了3000余种,各种影片拍了几十部;几十个“泰坦尼克号协会”分布在世界各地,经常集会研究一切细节,比如船上最后的晚餐的菜单。不仅如此,“泰坦尼克”已经成为政治性比喻。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具有如此经久不衰的魅力?
它当时是世界上融各种最先进技术于一身的吨位最大的船,排水量达4.6万吨,船长268米,被喻为“海上的女王”、“浮动的城市”,甚至有人说,它实际上是“不会沉没”的。当时正值工业革命的高峰,这条船的诞生被认为是技术文明的象征,而站在这一技术文明前列的西方正不可一世,认为凭借着技术文明就可以永保西方社会繁荣昌盛。尤其是当时的上流社会对前景无比乐观,寻欢作乐,奢靡铺张之风盛行。然而,它在首航途中,就在北大西洋上与冰山相撞而迅速沉没到数千米深的黑暗深渊之中。西方弥漫的盲目乐观情绪受到沉重打击。历史似乎成心为了向自满自足的欧洲人敲响警钟,不过两年之后,欧洲列强之间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技术文明发达的欧洲大陆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之中。这时西方舆论界好像一下子恍然大悟:“‘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不就是对时代即将发生转折提出的警告吗?一个德国历史学家总结说,‘泰坦尼克号’之行是欧洲人的傲慢以及它沉没的象征。”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人们又一次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时,欧洲人发现当今人们的情绪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代颇为类似。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浪潮、一波又一波的新技术革命已经向旧体制、老政策发出挑战,但欧洲许多人仍沉湎在对二战之后所取得的经济成就的沾沾自喜之中,缺乏迎接未来的思想准备。德国是相当明显的一个例子。尽管它在全球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上名次下降,尽管经济结构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早已摆上日程,但社会各界就是迟迟达不成共识,下不了改革的决心,吵嚷多时,却迈不出改革的决定性步伐。德国总统赫尔佐克4月底在柏林讲演时,批评德国社会缺乏革新的活力,不愿意离开习惯的老路。他大声疾呼,德国社会需要被击一猛掌。德国《世界报》尖锐地说,“泰坦尼克号”一连串的纪念活动也许就是即将沉没的某种象征。话听上去很不顺耳,但是,如果看不见眼前迎面而来的“冰山”,不会居安思危,安就可能转危。有人说,“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留下了一份“无可估量的宝贵遗嘱”。此话值得人们记取。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巾帼当歌
李学江
5月13日,22岁的澳大利亚姑娘苏西·马罗尼,以24小时34分30秒的时间,游完了从哈瓦那到佛罗里达半岛179.2公里海路,成为全球横渡佛罗里达海峡的第一人,为人类运动史书上了辉煌的一笔。
这段海峡以里程计,相当于马拉松距离的4倍半,从时间角度讲,24个小时不睡,对任何人都是件不容易的事。一个美国渔民说得实在:在如此汹涌的海上,就是让我驾船过去,我也会有畏难情绪的。
据报道,此前全世界至少有四五十名游泳健儿向这一海峡挑战,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人猿泰山》的男主角约翰尼·韦斯马勒,但这些须眉均以失败告终。
苏西的游泳速度是惊人的。她每1500米的速度为11分半,而奥运男子冠军珀金斯的纪录是14分41秒多。当然,她本人也不讳言,她是碰上了好运气,多半时间赶上顺风和海流,否则不可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不错,苏西是幸运的,但人们更清楚她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代价。她每天早晨5时30分就跳进游泳池,游220个来回,相当于11公里;下午3时开始,再游280个来回,即14公里。她15岁便横渡了英吉利海峡;1991年她又成为英吉利海峡往返横渡的唯一女子;她总共19次横渡了这个海峡;1995年,她以在游泳池中连续24小时游了1872圈累计94公里之举,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苏西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姑娘。她说,向无人成功的领域冲刺,是令她非常兴奋的事业。去年6月,她首次横渡佛罗里达海峡,她游了长达38个小时,但差10公里未能到达滩头。为此她听到不少酸溜溜的讥评。
但苏西身上最可贵的是一种不屈不挠,不达目标绝不甘休的志气、毅力和精神。在这次与大海不同寻常的24小时搏斗中,她最惊人的便是勇气和耐力。她喝了无数口海水,使舌头肿胀,还要在游泳中和着海水吞下食物;她被水母和海草刺得遍体鳞伤;她数次呕吐,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为保持她的清醒,护航船不得不为她播放音乐;在游了14个小时后,她开始出现幻觉,总是看见几只猴子倒悬在防鲨网上不肯离去,她曾经哭泣,也曾大喊大叫,但她仍没有停止手臂的划动,因为她不愿向困难屈服,不想半途而废。这期间她还曾遇到鲨鱼的跟踪。
最后,当她终于到达终点爬上岸时,她已无法站立行走,当着欢迎的人群,她跪倒在沙滩上,像一条离水的鱼一样大口地喘息。后来,对着正在采访的电视机镜头,她昏过去了,她实在是太累太累了。但是现在,她又有了新的目标:明年从墨西哥游到古巴,距离还要长42公里。
霍华德总理在拍去的贺电中评价说,她的勇往直前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为澳洲青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澳大利亚争得了荣誉。其实,她更是全球妇女的骄傲,她展示了女性的韧性和耐力,体现着人类不断进取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地铁挽救了纽约
周德武
与纽约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相比较,纽约的地下世界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甚至没有一点美感可言。粗糙、简陋且毫无修饰的地铁车站遍布纽约大街小巷。然而,纵横交错的地下铁路网把曼哈顿区、皇后区、布鲁克林区、布朗区及远郊的斯坦顿岛和毗邻的新泽西州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使人们尽享地下交通的便利,可以说,它在美国,是务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纽约地铁全长1110多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捷的地铁交通系统。平均每年约有10亿人次乘坐地铁。一般的地铁站至少有四条平行轨道,每三五分钟一趟,又有快、慢线之分。只要熟悉中转车站的名字,完全不必跑到地面凑热闹。
纽约人从混乱不堪的地面走向井然有序的地下,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据记载,自19世纪初以来,纽约的发展速度惊人。由于世界各地的人纷纷来这里淘金,纽约变得拥挤和混乱。1867年马克·吐温这样写道:街上充满了各式车子的噪声、马蹄声、车轮吱吱响声及音乐声。100万人挤在2平方英里的区域内,或坐小巴、或坐马车、或乘有轨车。车里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满是臭汗味,人们感到浑身不舒服。如果你乘车外出的话,3英里的路程至少得花4个多小时。特别是在路口,没有交通灯,人们不得不想办法杀出一条路来。乘坐汽车简直是受现代罪,纽约像建在车轮上的精神病院,没有任何体面可言。
大胆的人们开始寻找摆脱地面交通困境的办法。追溯纽约地铁发展史,阿尔福莱特·比奇算是开挖纽约地铁的第一人。这位记者兼发明家,曾经想用马来牵引地铁,但每一匹马每天要留下10磅的粪便,对于穿长裙的女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就在为此争论不休的时候,1863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地铁列车在伦敦诞生。但乘客抱怨气味太浓、引发头痛和恶心。于是比奇设想利用压缩空气来代替蒸汽。1867年纽约市政府批准他试验了“压缩空气地铁”。
纽约第一条地铁在市政厅的地下开工了。比奇租了一家服装店的地下室,等到服装店生意结束,他便带领一批人来这里开挖。这个项目共投资35万美元,比奇一人就掏出7万美元。经过54天的努力,一节载有22人的地铁列车终于得以运行。人们开始拿钱坐地铁。然而,地面运输及能源公司的老板担心他们的金饭碗受威胁,一些房地产商担心他们的建筑物会因修挖地铁而遭损害,一些商店老板担心周围成为工地会影响他们的生意。利益集团终于使纽约州长屈服,比奇开创的纽约地铁被迫中断。
1888年3月22日,纽约的一场暴风雪使路面交通瘫痪,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混乱。建设地下快速运输系统的议程再次由当时的市长黑尔特提出。1894年纽约地铁计划得到了商业部的批准。1900年3月24日,2.5万人聚集在市政厅广场,举行开工仪式。
纽约第一条正规地铁线基本上是用铁锨和镐头等原始工具挖成的,7700人投入了建设。4年中共发生几百起事故,44人死去,1000多人受伤。1904年10月27日,纽约举行了地铁通车仪式。《纽约时报》报道说,那一天,人们争相购买地铁票,引来一片混乱,当天就有10万人乘坐地铁。从此,纽约沿着地铁线迅速向上城发展。1907年这条线的运量达到了极限,第二条地铁线迅速破土动工。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30年从未间断。一条条地铁线就像蜘蛛网,爬过东河、爬过哈德逊河,曼哈顿岛不再孤独,大纽约的概念渐具雏形。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纽约的地铁开始走向现代化,纽约因此也迈向现代化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地铁挽救纽约的说法并不过分。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书林漫步

  欧洲电影业“病因”新说
张勇
欧洲是电影的故乡,欧洲的电影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它的现状却让人忧心。一个欧洲人一年走进电影院的次数不到两次,美国人则有5次。更糟糕的是,欧洲人看的大多是美国电影。美国电影在法国的票房总收入中占60%,在英国则高达95%。另一个让欧洲人尴尬的事实是,欧洲电影业目前的规模只及“二战”结束时的1/9。
欧洲电影业怎么了?这是欧洲人近年来经常反思的一个问题。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进攻,欧洲一些政府似乎只能祭起文化保护主义的法宝。但是,最近伦敦出版了一本名为《电影竞赛:英国、欧洲和美国的电影业》的新书,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它的批评锋芒所指,是欧洲自己的电影运作机制以及文化政策,试图从根子上探讨欧洲电影业的问题所在。
该书作者马丁·德尔是一位媒体咨询家。他认为,欧洲电影业的病因之一是,它从制作到发行都被控制在少数几家私营媒体公司手里。这在美国是为反托拉斯法所制止的,而在欧洲,却得到政府的支持,理由是只有这样才能与美国强大的电影业竞争。作者认为,这个政策有很大的副作用,其中之一是小型电影公司在欧洲无法立足,从而削弱了欧洲电影业的活力。在美国,恰恰是所谓的独立制片人和小电影公司十分活跃,它们拿走了今年的大部分奥斯卡奖项,甚至令好莱坞的大制片厂汗颜。
德尔指出,欧洲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一些政府对电影业的保护。在欧洲大陆,政府提供的资金占到电影业投入的70%,在英国,这一数字为50%。欧洲电影一年的票房价值不到3亿美元,而政府投入则多达8亿美元,而且还在增长。他批评那些主管政府补贴的人是欧洲的“文化沙皇”,只知道在会议上高谈阔论,在学院里开设讲座,在电影节上颁发奖品,对商业规律则一窍不通。他们在电影界内形成了一种风气,即检验电影好坏的标准只是评论家的意见,而丝毫不考虑观众的反应,其结果只能使“大多数欧洲电影的票房吸引力为零”。据德尔统计,一部好莱坞影片,通过电影、录像、电视等各种渠道,最终拥有不下于2.2亿名观众;而一部欧洲电影的观众只有这个数字的1%。欧洲每年制作300多部电影,几为好莱坞的2倍,“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制作如此多的、被人们立刻遗忘的电影。”德尔把这种浪费称为欧洲“酒湖肉山”的另一个版本。他据此进一步提出:“只有当欧洲的电影制作人被迫进行正常竞争时,好莱坞才会开始担心。”
德尔的观点与奉行文化保护政策的主流派大相径庭,因而立即引起了争议。主流派认为,如果没有及时对欧洲式微的电影业采取保护措施,那么今天欧洲电影业的状况会更糟。而一些所谓的欧洲新一代电影制作人则对德尔的批评表示支持。据英国《经济学家》报道,这些已经取得了一些商业成功的制作人对欧洲的文化政策嗤之以鼻,认为它只有“腐蚀”作用,而不会产生保护和激励的效果。英国一位成功的电影制片人针锋相对地指出,政府资金只会增加一部电影的预算,而不会带来任何创意。
这场互见瑕瑜的辩论看来还不会马上产生定论,但它触及到了一个更具有广泛意义的问题,即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面对强大的外来竞争者,欧洲应该而且必须保护和扶植自己相对弱小的电影业,以免被外来者吃掉。在这一点上,主流派没有做错,而德尔的观点显得有些偏激。但关键是怎么保护,是消极的喂奶式的保护,还是积极的补血壮骨式的保护?是为它建起一座温室,可以躲避风雨的侵袭,还是让它经受一些风雨的考验,练硬自己的翅膀?答案是不言自明的。由此看来,德尔的观点无疑能给人启发。其实,不光是电影业,别的行业又何尝不是这样。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卢克索旧貌换新颜
刘水明
举世闻名的古城卢克索,位于开罗以南700公里,是埃及文化古迹非常集中的旅游胜地。5月6日傍晚,尼罗河畔的卢克索神庙前灯火通明,巍峨的神庙塔门和宫殿显得更加辉煌,人们用欢呼胜利的乐曲和歌声,庆祝为古城增姿添色的三大工程同时完成。这三大工程是:修复卢克索神庙、修建木乃伊制作纪念馆和修建卢克索桥。这是埃及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亲临卢克索,为工程竣工剪彩。
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建筑艺术的瑰宝,始建于公元前14世纪,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完美漂亮的殿堂之一。开阔的庭院南北长约45米,东西宽约56米,三面有双排纸草捆扎状的石柱,北部入口处是造型独特的柱廊,两旁各有对称的石柱7根,每根高16米,蔚为壮观。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卢克索神庙,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围墙内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围墙外的则是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庭院。
在历史的变迁中,卢克索神庙曾被沙丘湮没,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得以重见天日。1936年,埃及曾对卢克索神庙进行过一次简单的修缮。1987年,埃及文物专家到卢克索神庙考察“会诊”时,发现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和柱廊里的23根石柱已破损不堪,为防止石楣坠落和石柱倒塌,有关部门不得不对庭院和柱廊内的石柱撑上铁木保护架。可这样一来,昔日雄伟凝重、气势非凡的擎天石柱,就像绑上夹板、吊着绷带的伤员,令慕名前来的游客们扫兴。14个月前,埃及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着手整修卢克索神庙。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文物抢修工程:他们把用遥感测量技术获得的有关石柱的数据全部输入电脑后,将石柱上的石楣、柱冠、柱身、柱座一块块拆下来重新修补,所拆1950立方米石柱石块和2000立方米地表石块,都一一编号存放,其中800立方米残破、开裂的石块,则用新型材料填充砌补,有的还铆上不锈钢钎加以固定,然后涂上与石头原色一样的颜料。实在不能再用的,就到阿斯旺以北的古采石场运来原石质的石块更换。同时,重点解决了地下水对神庙建筑的危害问题。在卢克索神庙,向下挖70厘米,就有地下水冒涌。这些地下水渗入砂岩质的石柱、石墙,产生化学反应,腐蚀了石柱。为排除地下水,工人们在庭院的东西两侧共打了18口自动抽水深井,以降低地下水位。再用钢筋混凝土在原石柱基座底下构筑一口竖井,然后将石柱基座植入井中。这样,石柱基座就同河中的桥墩一样坚如磐石了。此后,再严格按照计算机编出的程序,把23根石柱及石楣重新复位。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还耗资190万埃镑,更新了所有照明设备。整修过的卢克索神庙已焕然一新。
制作木乃伊是埃及的又一重要文化遗产,其历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埃及的许多木乃伊,都是从卢克索“帝王谷”和“王后谷”的墓穴中发掘出来的。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只要尸体保存完好,升天的灵魂可能重返躯体,令死者复生。古埃及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木乃伊殓尸防腐法。新建造的木乃伊制作陈列馆,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埃及各阶段木乃伊的制作工艺,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古埃及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陈列馆除展出人和动物的木乃伊外,还展出150多件其他实物,如制作木乃伊的工具、容器、原料以及装殓木乃伊的护身符、棺椁等。其中部分展品是从开罗博物馆和库姆温布博物馆移来的。馆内还有一些壁画,描绘了木乃伊的制作过程和古埃及人举行丧仪和葬礼的场景。
第三项工程是修建卢克索大桥。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位于尼罗河东岸,而著名的“帝王谷”和“王后谷”等古迹却位于西岸。千百年来,两岸来往全靠舟楫摆渡。卢克索大桥的建成,结束了该地区尼罗河沿岸120公里没有桥梁的历史。卢克索三大工程的完成,无疑将大大促进卢克索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繁荣。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童趣:分甘同味 黄启榉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日本富士山 高福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