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涧底松赞
王需民
在我国,人们对松树有着传统的情意,歌以赞松,诗以咏松,画以绘松,文以记松。古往今来,实不知有多少以松命名、以松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从陶潜笔下的“抚孤松而盘桓”,到毛泽东诗词里“暮色苍茫看劲松”;从民间喜庆年画“松鹤延年”到人民大会堂里的“迎客松”……33年前陶铸同志的文章《松树的风格》别辟新境,把松树作为共产主义精神的拟体,如此称誉,又如此推崇,当然无以复加了。
儿时有一位老师,曾以溪边松树为题要我作文,我咬了半天笔头,怎么也写不好。人到不惑之年,疲于公务,忙于世俗,忘却了许多美好的往事,唯有童年生活的碧波常常泛起美好的涟漪。但随着年岁增长,对松的认识也就与儿时不同了。
涧底松,生长在底层,小溪旁、山脚下、芳草中入土萌芽,深谷中随处生根。一般显不出它的苍翠葱茏之色、伟岸挺拔之姿,但它却是松树中的佼佼者。涧底松位居卑下,深入沃土,吸取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一棵棵枝荣叶茂,郁郁葱葱。仅就生长速度快、成材率高,就颇能给人类以实惠。听老年人说,同样一棵松,若生在涧底,不过三十几年就能合抱,若生在悬崖秃岭,就是百年也未必成材。君不见庐山仙人洞飞云崖上一棵石松,据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不过一人多高。涧底松长得快,砍得也快,不仅是因为它木纹稀疏,质地松脆,颇具杉木的性能,而且因为它地势低,临近水边,伐木工人砍下以后,往水里一滚,顺水扎筏,运往各地,又是何等的方便,给人类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每当寒冬,絮雪纷飞,朔风怒号。岭上的雪花,夹打着冰块,纷纷抖落,呼呼啦啦地往山涧里涌去,一会儿清澈的流水凝固了,涧岸不见了,茫茫的山谷成了平展展的雪原,只有那涧底松在雪原中昂起头来,张开钢铁般的臂膀,承受冰雪的重压。人们看见它,就不会迷失方向,也才会真正感受到陈毅同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名句是多么贴切,妙不可言。
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借用“涧底松”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晋太康年间诗人左思写道:“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唐朝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也有一篇《涧底松》诗:“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可见,在封建社会里,多少文人才子报国有志,效力无门,不得不屈居寒卑,老死田园。那些白榆之类的碌碌庸材却窃据高位,云集庙堂。怎能不叫人忧患,怎能不叫人悲愤。“愤怒出诗人”,悲愤之至,诗便冲口而出了。
但是,今天在涧底松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人物风貌。生活在基层的千千万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正大显身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面前,他们是颇可以派点大用场的。他们的气质多么像在雪凹中的涧底松,他们的声音多么像在峡谷中震荡的滚滚松涛啊!难道我们不觉得他们更加可敬可爱吗?我们的时代不正是因为他们而自豪吗?
涧底松,我由衷地赞美你!


第4版(副刊)
专栏:香港回归之庆

  中国,期盼七月
赵玉亮

中国的七月
是一坛酿制了百年的老酒
正等待着
启封

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
几代人
在焦灼的渴盼中
容纳苦难
洗刷耻辱
磨砺斗志
审度时机……
经一位老人
巧妙点化
将岁月
熔炼得炉火纯青
历史
戛然把这个日子
圈定

拂去浮尘
滤掉酸辛
沉淀成一种东方智慧
凝聚成一种时代合力
升华成一种民族精神
大海一样深邃
蓝天一样透明
能抚摸伤痛
能启悟心智
能激发豪情……

来,所有的同胞们
让我们期盼七月
高高举起酒杯
从北向南
期盼着架起一道万里长虹
为告别沉重的昨天干杯
为欢呼辉煌的今天干杯
为创造美好的明天干杯
把七月的历史瞬间
一饮而尽
在世界的瞳仁里
惊喜成
世纪末的美丽风景
(作者单位:总参工程兵某部)


第4版(副刊)
专栏:

  肖像
吴冠中
帝王将相、列祖列宗、亡妻故友,都应留下肖像。古代画师的主要职业就是画肖像。阎立本画艺出色,从御用肖像画家升任了高官;委拉斯开兹、戈雅、伦勃朗等等,或是宫廷画家,给帝、后及王子王孙们描绘尊容,或为巨商大贾们写照,赖以生存。肖像不仅要画得像,还要美,才符合主人的主观要求。王昭君因为不肯贿赂画家毛延寿,肖像被丑化了,汉皇依据画中容貌点名昭君下嫁塞外,临行召见,惊其貌美,毛延寿于是被斩。
千百年的肖像画职业被照相一举击溃,20世纪的西方画坛几乎没有了肖像画的位置。杰出的肖像画家莫迪里阿尼勾勒出对象的精魂,那是艺术家眼中的人之精魂,但被画的人决不接受这种瞎了眼似的自己的像,莫迪里阿尼只能饿死。到处都有照相馆了,我们国内的照相馆大都备有梳子,让来照相的客人先梳理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为了照登记相,我进过照相馆。除了理发或洗头,我平日不梳头,所以照相愿保留真面目,但摄影师不答应,他硬要给我梳得整整齐齐,他真负责。我家曾请过一个外省乡下来的小阿姨,我用傻瓜相机建议给她照张像,好让她寄回家。她高兴极了,着意打扮了一番,还擦了点口红。我趁其不备飞快给她照成了,她惊讶照得这么快,她还没有摆好姿势呢。人们都想照下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一面,这美好的标准似乎也有一种社会共识:端正、和蔼、微笑、妩媚……
画家画像首先是服务于实用价值,画得“像”人家才肯出钱买。但手工绘制,必然融进了作者的审美品味。古今中外杰出的肖像画家为数不少,其作品既像对象、传神,且有意蕴,即使对象本人并非美人,而作品也成了艺术美的结晶。照相咔嚓一下,相片逼真、快捷、省钱,实用价值全具备了,谁还愿坐着让画家慢慢画,而且还未必能画得逼真。画家失业了。曲不离口,不经常画,技术不进则退。巴黎、纽约、东京等大城市的街头那些靠画像糊口的穷画家令人同情,但看看他们的便宜货色,又令人伤心。有些画家便反过来求助于照相,描摹照相,算是绘画了,售价理应高于照相。
笋嫩的美,姜老的辣,青春的美貌惑人,沧桑的人生感人。人的肖像中烙印着心态、经历,透露着奸诈、善良、欲念、抱负,潜藏着喜怒哀乐……然而这一切只能被独具慧眼的艺术家洞察、捕获。照相迅速发展,摄影早进入艺术领域,但被人指使的机器也能成为挖掘潜意识的艺术家吗?肖像最忌概念化,概念化的人像不是肖像。我们真想见到杜甫及李清照等人的肖像。为他们造的像不少,无非是一个苦老头或娟秀弱女,太概念了,读了他们的作品再回头看那些画图,真是隔靴抓痒,或画蛇添足了。
中国油画学会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近百年中国油画肖像艺术展,这是一件极有意义而颇费劲的工作。举办这样的画展正是为了挽救日渐失去生存地盘的肖像画艺术。关键是“艺术”呵,如舍得抛弃艺术,则照相完完全全可代替肖像画,而且已经、普遍、大量,甚至即将全部替代了。我刚从艺术学校毕业时曾在中学代过课,当时给一位小姑娘画了一幅肖像,是用点彩派的手法画的,画得很像,我自己觉得很美,很满意。我兴奋地将画给她看,满以为她也会高兴,不意她惊叫:哟!多难看的麻子脸呵!从此学生都不肯给我当模特儿了。
今日处于危运中的肖像还有前途吗?有,大有前途,因为人民需要艺术,当艺术性被群众理解、接受、追求时,肖像画将在被照相包围的四面楚歌中杀出自己的血路来,画家寄厚望于人民的智慧。


第4版(副刊)
专栏:

  扫街的老人
袁海胜
我居住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上,这是辽西典型的镇子。大凌河日夜不息地流淌,细碎的涛声,滋润着镇上的生灵。因为这条大河,小镇便多了几分景色。
我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出外散步,最多是沿凌河岸边的林子走走,让清爽的水汽,吹去一夜的晦沉之气,精神为之一振。
在每天路过的小巷,我时常看到一位老人,拿着扫帚在“哗啦哗啦”地打扫着街道。这时,巷子里还没有多少行人,静悄悄的,只有老人扫街的声音。我常在很远的地方,就听到这声音,于是,老人扫街的情景在我脑子里蓦然清晰:花白的头发,瘦小的身子,衣着朴素,但精神矍铄,他弓着身,一丝不苟地打扫着街面的每一个角落。
我走过去,老人不抬头,侧过身,让出路。我一直往前走,但思绪常常在这一段洁净的路面上滞留,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散步是不分季节的,除非遇上很坏的天气。而扫街老人也不分季节,有时还不顾天气的好坏。像冬天,下了场大雪后,我就几天不出门。偶尔有一天,踏着积雪走出去,路过那条熟悉的巷子时,街面依然纤尘不染,没有雪的痕迹。我知道,街上的雪早被老人扫过了。走在上面,年轻的心,竟然产生一种莫名的激动。
日月旋转,无数个日子,我总是悄悄地从老人的身旁走过,老人从容地扫着他的街道,毫不理会路人。而我却由最初的不在乎,渐渐地注意起这位老人来:白发在晨光中闪烁着无数个光点,干瘦的老手有力地挥舞着扫帚。从春天扫到夏天,从夏天又扫到冬天,老人和小巷,成了我每天必经的一道风景,这风景,让我从点滴的时光中,领略了人性的美丽。
又一个春日,晨曦初起,我缓缓举步,又一次向大河走去。途中,我忽然萌发一个念头:和老人唠几句。这念头随着接近老人,而愈加坚定了。此时,晨阳的鳞片在老人身上荡来漾去,老人依旧不紧不慢地打扫着街道。当我走到他身边站下时,老人竟也停下手中的活儿,抬头看我。
“又去溜达?”老人问。我一惊,老人认出了我。是呀,我在他身边来来往往一年多,也算是“老相识”了,虽然他和我一样的“不在乎”,其实我们都已留意对方了。“老人家,您天天扫街,真辛苦呀!”我对老人说。“嘿,啥辛苦,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老人悠闲地说道。
通过交谈,我得知,老人是位机关干部,退休后在家安度晚年。他开始扫街是在一年前,老人说:现在没事干,扫扫街,既能锻炼身体,还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好环境,也挺好。
老人风趣地向我说:“像我这样的老家伙,还能干个啥?”
我久久地注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目光平淡,好像他做的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老人不知道,就是这件极平凡小事,却久久打动着一颗年轻的心。不!不是一颗,难道来来往往的人们没有发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总有一段洁净的路面吗?
是呀,很久了。从白雪皑皑的冬季,到万物复苏的春天;从绿肥红瘦的夏天,到满目金黄的秋天,我一直被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打动着。


第4版(副刊)
专栏:

  攀登
唐志华
不是黄山上天都,不是峨眉登金顶。脚下的路,一步一台阶、一步一艰险。难过登山路,赛似攀险峰。这八百米井下,这一个个陡峻的台阶,洒下了多少矿工的汗水,磨穿了我们多少双鞋子。
没有鸟语,没有花香。台阶旁机声轰鸣,圆筒滚动,宽大的皮带周而复始地运行,把地下的乌金源源不断地运向地面。这里,到处飘荡着煤香,煤炭散发的香味,只有我们矿工才能闻到,只有我们矿工感到特别亲切。没有丽日,没有圆月。我们头顶的矿灯就是圆月,照亮我们前进的路;大皮带机尾那盏锃亮锃亮的探照灯,不就是丽日高挂在我们前方吗?它照亮我们的身心。当我们生龙活虎般完成繁重的体力劳动后,我们缓步前行,一步一台阶,步步吃力地攀登,走啊走啊!疲劳的身子更加疲劳,步子越迈越慢,不得不伫立片刻。
有轻风从远方吹来,虽然没有山风那般清新,没有带来大自然小花野草的气息,却也令我们十分惬意;环顾四周,虽然见不到姹紫嫣红的鲜花、硕果累累的枝条、满山遍野的牛羊、青枝绿叶的树木,却另有一番迷人的风景:隆隆向前的大皮带,带着乌金墨玉向上前进。宏伟壮观而又宽阔的大巷——这是我们矿工亲手开创。每当走过这里,一种工人阶级伟大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大巷是我们的骄傲,在我们洒下无数汗水的这巷道路上,党的总书记、共和国主席从这里走过,共和国的总理、部长们从这里走过,省、市领导从这里走过,国际友人从这里走过……从这里,也走过我们矿工无数优秀代表:先进共产党员、劳动英雄、劳动模范、标兵、各种先进人物以及各级党和人大的矿工代表,代表我们煤矿工人当家作主人,管理着党和国家大事。
片刻的休息,使我们恢复了一些体力,又继续前进。这数千米远的台阶路,形成了一条通向地面的梯子。它,远远胜过任何摩天大厦的楼梯。走啊走啊,恍惚间,仿佛走在攀登华山险峻的山道上:云雾缭绕,灯影憧憧,虽然看不见青山绿水,胸中却有动人的美景。又仿佛走在泰山十八盘山道上:看两旁,层峦叠嶂,抬望眼,风光无限。迷人的天街在呼唤,泰山极顶在招手!……向前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
这向上前进的阶梯,这洒满煤屑的道路,和我们人生之路有许多相似之处:步步要小心,要脚踏实地!你看,伙伴一脚不慎,差点栽了下去。人生的路又何尝不是这样:哪一步迈错了,哪一个台阶站不稳,滑下去、栽下去,将铸成大错,遗憾终身。上下来往,我们都集中精力,绝不敢漫不经心。别看我们在煤海奋战了八小时,超额完成了当天的任务,身体有些疲倦了,可我们的大脑是清醒的,身心是愉快的,意志是坚定的。我们知道,路要一步步走,台阶要一级级爬,夺煤大战要一天天进行。我们要充分利用战斗与战斗之间的间隙,恢复充沛的体力,打好明天和今后的夺煤大战,走好煤矿工人一生的奋斗之路、奉献之路。
机声伴我朝前走,煤流送我地面行。为了未来、为了明天,我们在一步步爬、一级级攀。我们知道,迎接我们的没有鲜花,没有美酒。但是有灿烂的朝阳,有新鲜的空气,有一张张火红的超产捷报,有亲人企盼的目光和会心的微笑。


第4版(副刊)
专栏:

  感受矿井
缪秀生
沿着满目冷岩的矿井探入地层
寻找一个谜一般神奇的世界
沉积亿万斯年的矿石
浓缩成永恒一瞬
凝视矿石
想起那些生动的树木花卉
想起那些活蹦乱跳的飞禽走兽
以及强烈的扭曲变形
总有无言的感动
亲切地抚摸矿脉
对于缄默的历史
时间总是一部书
令人回味无穷


第4版(副刊)
专栏:

  西海固风(组诗)
刘汉立
生于斯,长于斯,我无法摆脱一种乡土情结和家园精神。我只想通过诗的形式勾勒西海固人的困苦辛酸,抗争欢乐,来诠释某种生活的意义。
我知道,只有拥有了精神的支撑点,我才能上路,前行!——题记

龟裂的皮肤和土地
需要一种滋补
在征服之外
西海固人
仍然把老天爷
看得很重
面向黄土背朝天
只是风景的轮廓
太多的细节
一言难尽
汗水和着泥土纵横
的画面
不仅仅很动人
也很沉重
牧羊人
不同于城里的生意人
放牧是乡人的财富
牧羊人
大半生都寄放在大山
赶羊上山
便同羊儿一起咀嚼
大山和生活的含义
幽幽游遍山峦的眼神里
也许透悟了一种
别人永远也不能分享
的意境
牧鞭的脆响
是黄昏的彩虹
熨帖在故乡的大山
及乡村的心房
炊烟丝丝缕缕
家园是生活的起点
亦是生活的终点
孩子的呼唤
刚刚发芽的憧憬
失去在大山的沉默里
踩着牛羊的蹄印
你同父辈一起
耕耘贫瘠收割贫瘠
古石磨前
干瘪的麦粒手中滑落
一个巨大的问号从天而降
粗糙的土地
难道需要的仅仅是汗水
汗水已流得太多太多
清纯而又焦灼的目光
穿越迢迢
沿着清脆诱人的铃声
追寻那面冉冉升起的旗
于是
一声真切的呼唤
动荡了整个华夏大地——
借我一双翅膀
我将撑出一方灿烂的天空
麦收季节
金黄灿烂的麦浪中
挥舞镰刀的手臂
突出于整个夏天
散发成熟气息的小麦
纷纷倒地
从父亲的脚下蔓延成
另外一种海洋
父亲挥汗如雨
父亲站起来抹汗的姿态
无论国画油画雕刻
还是摄影
都是一幅杰作
阳光依然在额头忙碌
某种香甜被太阳
炙烤得更加诱人
随风浸润家园
及家园以外的亲人
今天
今天
西海固人笑容舒展喝上了
人民子弟兵打出来的甜水
今天
西海固人穿着西装套裙
翩翩起舞一展歌喉
今天
西海固人坐上了火车
上北京下江南
今天
西海固人乘飞机漂洋过海
引进外资兴建家乡
今天
土豆也变成了金豆豆
今天…………
今天
西海固人内心感激
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政策
今天
西海固人坚信明天会更好


第4版(副刊)
专栏:

  青铜之光
张永权
云南边疆有座宏大的青铜器历史博物馆,坐落于江川县美丽的星云湖畔。凡是参观过这座博物馆的专家、学者,都无不赞叹一个县能建立起如此规模的青铜器博物馆,展出收藏这样多国宝!江川人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们有李家山古墓群,有展出从李家山古墓中发掘的青铜国宝的博物馆。
记得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向一位老大爷打听去星云湖的路时,他却说你应该首先去看我们县的青铜器博物馆。说话中,老人眼里闪出一种兴奋自豪的光芒。在他旁的几位农民模样的人也说:来到我们江川县,不看博物馆,也就不算真正到江川。老大爷补充说:博物馆就是古滇族历史的缩影。你读过《史记》吗?那上边说的滇人的生活,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呢。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幅何等凝重而灿烂的建筑艺术啊蓝天白云,飞檐翘角,琉璃金瓦,绿树红花,曲径小桥……络绎不绝的人们,或伫足沉思,或在楼前留影,或在小本上写写画画。这边疆大地上的神奇和辉煌,凝聚成一座博物馆,连接起滇人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我凝望着博物馆主楼前的一座雄伟的雕塑,久久沉思。透过历史的尘埃,青铜之光耀人眼目:凶猛刚烈的老虎和温驯善良的牛犊,嬉戏于同一片蓝天下的神奇土地,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这座塑像是仿照江川李家山出土的青铜“牛虎铜案”塑造的。牛虎铜案是李家山古墓群中发掘出的青铜文化之精品,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它构思的大胆、巧妙,铸造技艺的精细、自然,历史的悠久,“牛虎铜案”一出土,便引起了文物界的轰动。人们无不叹服古代滇人超群的智慧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如今云南和江川县,把这青铜文化之花发扬光大,制作出各类“牛虎铜案”工艺品,不仅成为重大外事活动的馈赠礼品,也是海内外工艺品市场上的抢手货,为国家赚回了不少外汇。
“牛虎铜案”因其文物价值、历史地位和工艺水平,真品是不可能存放于江川县了。但聪明的江川人,目光远大,在玉溪地区的支持下,不惜耗巨资建起了这座青铜器博物馆。他们说:这里是对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无论谁,只要走进博物馆,都可以吸取到优秀民族文化的丰富养料,都可以看见云南边疆和中原文化的血肉关系。
青铜文化,在这里大放光芒。
我仿佛来到星云湖畔的祖先们的中间,湛蓝的湖水,映照着铸造青铜器的炉火,映照着滇人们矫健的身影。飞舞的铜锤打出了精美的铜锄、铜犁、铜斧、铜剑、铜盾、铜矛、铜戈、铜弩、铜箭……在茫茫的丛林间,滇人举着铜戈追逐着野牛虎狼;在漫长的边境线,铜盾铜矛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犯,保卫了家乡的和平与安宁;在碧波荡漾的星云湖,点点白帆上也闪着星星一样的铜饰;在陡峭的山崖上,铜锄开垦出伸进云天的梯田;湖畔闪出星火,铜制纺轮在悠悠地转着,随着女人们咿呀的小曲,又织成了五彩般的长裙;梯田上金波耀银浪,粗犷的山歌唱痒了女人们的心。于是,谷场上、粮仓旁,载歌载舞的姑娘,甩着乌黑的长发,铜饰叮当有声,伴随着编钟、铜鼓的节奏,金腰带、玉首饰、红玛瑙,闪闪发光……
在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文物,是从1972年、1992年、1994年三次在江川李家山的古墓群发掘出土的。青翠欲滴的李家山,面对碧波万顷的星云湖,背靠层峦叠翠的多依山,山势如藤椅,神奇、美丽,如诗如画。在这块大地上创造青铜文化的先人,把他们的终极归宿选在李家山,李家山也因此而成为199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宝地。
走出博物馆,从历史回到现实,面对如潮的人流和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我忽然觉得,那些创造了灿烂青铜文化的滇人,就是人流中的你我他。我们的先人能以青铜之光让世人惊异,我们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也应该创造出让子孙后代引以为骄傲的奇迹。


第4版(副刊)
专栏:

高峡出平湖(木刻) 龚家成


第4版(副刊)
专栏:

春风(中国画)易洪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