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调查报告

  从“安民”到“富民”
——成都市建设“菜篮子工程”纪实
新华社记者王存理余斌
外地人初到成都,大多为这里“吃”的便宜惊讶不已:花20多元钱,就可将活鱼和藕片、菠菜等七八种新鲜蔬菜在内的蘸水鱼火锅吃个饱,还能遍尝龙抄手、钟水饺在内的22种四川名小吃。
成都人的“口福”的确不浅,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每500克5角钱的鲜菜。资料表明,去年市场综合平均价格最低的莲花白、大白菜等每公斤不足1元钱,最高的蒜薹也只有4元左右,成都市人均消费蔬菜、猪肉、蛋类数量,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这个拥有97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每年还有6亿公斤新鲜蔬菜和250万头生猪,销往“三北”地区,支援京、津、沪等大城市市场。成都市“菜篮子”建设实现了由“安民工程”向“富民工程”的跨越。
科技撑起半边天
成都平原虽然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但受低温和阴雨天气影响,这片“天府之国”每年春夏之交和7月至9月份的春淡和秋淡季节,菜少价升;而一到冬春旺季,往往造成蔬菜积压,政府每年不得不从财政拿出资金,旺收淡储。
蔬菜是看天吃饭的产品,要想保证供应,就得在反季节上做文章:夏避暑,秋避雨,春冬避寒。成都市“菜篮子工程”的第一战役也从生产环节开始,一系列配套生产技术随之进入千家万户。
利用原有的“七所八站”,成都市在各区县普遍建立了蔬菜育苗场、试验推广站和种子站,并在农村建立了一批科技推广示范村和示范户。在春天,他们靠温室育秧和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提高自然积温,将鲜菜上市季节提前一到半个月;在夏季,引导农民引进西兰花、日本茄子等特菜,增加蔬菜品种,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烂市;在秋季,又搭起小拱棚,延后蔬菜歇市时间,大量引种速生菜;冬季,那遍野雪白的塑料大棚又保证了喜温蔬菜的生长。
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基本消除了春夏之交缺菜吃的情况,秋淡季节也由原来的3个月缩小到1个月,30多个精细菜的种植已由80年代的25%上升到60%。据统计,成都市蔬菜品种现有85个大类,300多个品种,一般月份上市蔬菜量都在50种以上。
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使农副产品生产成了高效产业,“菜篮子工程”由政府着急的工作,变为社会各界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竞相参与的“民心工程”。各种形式的副食品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30多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猪场和12个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年出栏生猪共达500万头,占全市的80%;近中远相结合的蔬菜基地6万亩,保证了全市80%以上的蔬菜供应;肉鸡基地年产1200万只;鸭鹅基地年产800万只,形成了“菜篮子工程”的中坚力量。
主辅兼顾的流通体系
“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价低农民叫苦,价高市民又承受不了。为克服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引导生产供给有序均衡,成都市大力兴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目前,成都已建成各类农副产品市场800余个,吸引了46万多家流通专业户,还建起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肉类商品中长期合约交易的肉类产品批发市场,全市2/5的猪肉和相当于本地市场供应量1.5倍的蔬菜,通过这些市场支援着兄弟城市的市场供应。
尽管集贸市场解决了基本的供应问题,但每逢春、秋两个蔬菜淡季和国庆、元旦、春节三大节日,国有蔬菜公司和供销社还是承担起外调菜任务,以稳定上市量和价格,市工商局也在秋淡期间组织蔬菜经营大户在农贸市场销售,这三个部门的供应量一直稳定在市场份额的20%左右。
从“供给型”到“创利型”的跨越
面对人多地少、城市扩建、地方财力有限等诸多矛盾,成都市政府实行经济法律手段双管齐下,调控市场,推动“菜篮子工程”向更高层次发展。
1989年,成都市以在蓉企业销售额的1‰的比例集聚资金,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副食品调控基金。次年又建立起蔬菜基地建设基金。到目前为止,这两项基金累计已达3.58亿元。加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市政府财政每年各300万元和2000万元的投入,基本保证了投入所需资金。
根据本地土壤潮湿、夏秋多雨的特点,成都建立了近、中、远结合,平原、丘陵、山区互补的三环蔬菜生产基地。市人大出台有关条例,对征用菜地明确提出先补后占。
有人算了这样一笔帐,从1988年以来,成都市用于市场建设、扶持生产和市场调控的资金各6亿元,总计18亿元。由于解决了利益分配问题,政府的投入和补贴却在逐年减少。1990年,成都市用于补贴“菜篮子”经营亏损和储备的资金4039万元,去年则下降到2950万元。这标志着成都市“菜篮子”建设正在由过去的“供给型”向“创利型”转变,而一旦找到了依靠市场建设“菜篮子”的途径,长期困扰城市稳定的副食品供应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谈

  打出自己的“拳头”
江西省樟树市市长余小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同时,农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的销售与流通,需要接受市场的严格检验。必须有独特的市场优势。优势从何而来?靠适合当地实情的特色。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抓农业的方式,这方面我们因为转变太慢,曾吃过大亏。
樟树市地处赣中腹地,土沃水清,气候温和,有着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条件。在各届政府和全市几十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樟树曾一度成为赣中粮仓、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之首,并跻身于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市,发展势头非常看好。但是,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行情,我们盲目地跟随,听说什么赚钱我们就搞什么,比如栽过桑,种过苎麻,发展过烟叶……结果产品丰收了,市场行情发生了变化,陷入了抓什么、上什么,什么就卖难的怪圈:蚕茧价格年年跌,苎麻收割后无人要,烟叶种出来没人收……
挫折使人警醒。我们反复思考、讨论,认识到:之所以一败再败,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主要是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要重振樟树农业,必须结合自己的特色,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稳定种植面积、逐步提高单产的前提下,抓品牌、抓拳头,以“特”见长,以“优”取胜,在品种、质量上胜人一筹,以扩大影响,抢占市场,提高竞争能力。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市场、资源、农业产业化等诸多内容。我们的做法是:
一、依托市场,培育中药材“拳头”。樟树有“药都”之称,自古为我国中药材集散地,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便利的交通优势进一步推动了樟树药市的发展,使之成为全国14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一年一度的全国药材交流大会在此召开。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以市场牵动农户,以信息引导生产,一方面花大力气发展传统优势产品生产,建设万株以上“商洲枳壳”基地4个;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趋势,开发其他中药材。今年以来,先后在京九沿线和其他交通干线建成一个3000亩综合药材基地和一个千亩银杏、一个千亩杜仲基地,使全市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成为江南主要中药材种植区。
二、依托资源,培育芳樟、杨树、特种水产品“拳头”。樟树是我市的市树,它既让人赏心悦目,又可制作高档家具。我们以特色资源“芳樟”为依托,以市香料厂为龙头,以科技为先导,1995年以来,投入1400万元技改资金,采用矮林作业的方式,使芳樟生产周期由几十年缩短到一两年,新增面积1万亩,在全国芳樟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打出了自己的“拳头”。杨树本是北方树种,我们聘请全国著名杨树专家做技术顾问,培育出耐湿、耐淹、抗逆性强的杨树新品种,不但充分开发利用了我市近10万亩荒滩,更在南方短缺的杨树市场打出了自己的“拳头”,去今两年,全市共营造2万亩杨树。此外,栽种的200万株树苗,今年年初被抢购一空;樟树市水面资源丰富,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发展特种养殖企业和专业大户135个,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水产品数量、质量的同步提高。
三、依托龙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使药材种植和“兴药市、办药厂、建药校”配套进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帮助药农规避市场风险;建成杨树专用复合肥厂、木材加工厂,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体系;芳樟基地一头连农户,一头连着加工企业,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特种养殖也逐步向规模化、工厂化方向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市农业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增加:每亩药材效益一般在2000元以上,比种植其他经济作物高出1倍;1亩杨树每年新增商品材1立方米以上,价值千余元,而它生长的地方却是以往寸草不生的滩涂;芳樟当年栽植次年便可砍伐,以后几乎不再要投入,每年收割一茬,每亩收入比种植其他作物多700元以上。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禁用农药为何有禁不止?(来信)
编辑同志:
近年来,国家对六六六、杀虫醚之类的高残留农药作出了禁止使用的决定,但是在我们这个地方仍有一些农民在使用这类农药防治病虫害。
六六六之类的高残留农药,潜伏期长,一旦喷施在农作物和瓜、菜、果上,容易引起人畜急、慢性中毒。禁用农药为啥有禁不止?我们认为一是宣传不够,个别农民安全意识差;二是部分销售网点仍存放或购进这种农药,国家虽明令禁止,但为了牟利,他们仍继续向农民出售;三是个别生产厂家仍在暗中非法生产这类农药。
为保证人畜生命安全与健康,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对这类问题进行一次清查,同时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千万不要再使用禁用农药!
(河南社旗县农行鲜芝兰奇前驱)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国门的承诺
——全国口岸动植物检疫文明服务纪事
本报记者高云才
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了在各种进出境货物中寻找危害农业生产和牲畜健康的病菌,这也许不为许多人所熟悉;但他们日复一日,不辞辛苦地出现在海关、船舶、厂房,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让那些病菌进出国门。这是我国口岸动植物检疫人员的使命。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去年提出在动植物检疫系统实施文明服务承诺以来,全国口岸动植物检疫的文明服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15∶5
15∶5,这是一组阿拉伯数字的对比,它的背后,是承诺制带来的深刻变化,也是烟台动植物检疫局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晶。
承诺制,对烟台局来说,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全国服务行业的承诺制是率先由烟台金融系统提出并付诸实践的,烟台局要想做好服务承诺,必须有新特点。15∶5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实施文明服务承诺以前,烟台局办理一批货物的报检手续大约在15分钟左右,现在只需要5分钟即可办完;过去的一份证书和签字大约需要2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现在只需要10分钟。
在天津口岸,货主们发现,这里的动植物检疫人员现场能解决的问题,决不带回机关处理;一次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让货主跑第二次;打电话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让货主跑来办。天津局还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条件对工作时间进行不同的安排,飞机场和船舶实行24小时对外办公,其他处室实行节假日预约值班制度,工作日内取消中午休息时间,货主随到随办检疫手续。
天津局还对转关货物实行直提直放形式,大大方便了货主。现在,转关货物由天津港口到北京只需2小时,用传统的寄发转关调离单的做法需要2—3天,单子追不上货物,使货物到达地检疫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服务。针对这种情况,天津局开展了远程通讯业务,每天把有关货物转关信息传到北京,既防止了漏报漏检,又为货主提供了及时、周到的服务。
现在,全国动植物检疫系统正着力开发计算机远程报检软件,最终要实现货主坐在家里报检,减少货主来回跑路时间,节省经费,提高办事效率。
三合一的“门把式”
天津局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说他是“门把式”。我知道他说的是捍卫国门,“严格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开放”,说口岸动植物检疫人员是三合一的“门把式”,的确形象。
深圳是中国开放的象征,这里动植物检疫的表现更令人关注。
1996年11月14日下午,广东湛江市某公司业务员赶到深圳大鹏局报检厅要求检疫出口到美国的柳制品,为赶船期要求立即熏蒸消毒,但他看到工作人员已经下班,报检厅已关门时,不好意思提出要求;值班科长问明情况后,立即安排,一边办理报检手续,一边熏蒸,加班近一小时,按规定完成了全部工作程序,解决了货主的困难。目睹这一切,货主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货主的损失,深圳皇岗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措施。深圳汇华集团1996年进口鱼苗100多次,该局采取预申报的办法,日记月结,优先办理验收手续、快验快放,使该公司进口鱼苗成活率达99%以上,赢得了货主的好评。皇岗局动检科“青年文明号”的同志们常年坚持在艰苦条件下工作,在牲畜车内检疫,牲畜粪便脏臭难闻,他们始终坚持对活口进行检疫,使出口合格率达99.7%,每年为国家间接多创汇200多万港元。
服务承诺制,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检疫队伍,促进检疫事业发展的有效机制。事实证明,搞服务承诺,不是说几句文明用语,着装整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文明服务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艰苦劳动。
国家动植物检疫局最近推出天津、大连、烟台、昆明、深圳等十个口岸动植物检疫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全国口岸动植物检疫文明服务的行动必将在实践中走向深入和完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遂川六位农民合股办电站
本报讯江西省最大的农民股份合作制电站——遂川县滁州乡飞水岭电站,4月顺利竣工,并已试机投入运行。该电站由滁州乡黄庭香等6位山民投入集资股金120余万元建成。他们开山劈水,拦河建坝,奋战了9个多月。该电站两台机组,装机容量达400千瓦,可解决老区边远山区数十万人口的用电,年发电量310万千瓦时,年收入可达35万元。 (梁路峰)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大连特钢厂致富不忘扶贫
本报讯大连特钢厂致富不忘扶贫,几年里,共向“扶贫工程”和“希望工程”等捐款达220多万元。
大连特钢厂是辽宁省大连市一家乡镇冶金企业。近几年来,在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职工生活水平提高的条件下,经常向贫困地区人民捐款,向“希望工程”献爱心。为帮助大营镇碑上村人民脱贫致富,该厂投资20万元帮助他们兴建了一座加油站。(于传芳姚有亮)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调整结构与“传统”品种
□任相国
山东省陵县一个有名的大棚蔬菜专业村搞大棚技改,种起高档精细菜,但还有几十个大棚种的仍是十几年前的传统菜——芹菜。问起芹菜价格低怎么还保留,村支书说,这是省农科院专家的主意。近几年上市芹菜少,价格回升了,加上投入少、产量高,因此仍有种头。细细品味,其实这一改一留并不简单!
眼下,提起调整农业结构,人们大多信奉“什么赚钱种什么”,而忽视了“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结果往往造成卖难。其实,市场有“饱和”就有“短缺”。盲目调整结构,一哄而上挤“高、精、尖”,难免导致某些产品“过剩”、卖难。与此相反,一些被忽视的传统品种却依旧有市场。比如,鲁西北农村早就有种植红高粱、绿豆、红小豆等小杂粮的习惯,因为价格低、产量低,多年来人们少种甚至干脆不种了。但近年来,这些小杂粮却身价倍增,以其营养价值高等原因倍受大中城市消费者喜爱。同样的,近几年果树品种更新换代很快。但是一些如“红香蕉”、“红星”等大众产品仍有不少人喜爱。笔者认为,在调整结构中,也应该给一些传统品种留下一席之地。
市场消费的主体是人,了解市场需求,归根结底要研究大众的需求,这里面的文章常做常新。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抢救秧苗
□陈念祖
4月26日上午,湖北省公安县毛家港镇农办组织的农技宣传车缓缓行驶在官支河大堤上,车上的高音喇叭一遍遍地重复播放着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紧急通知。
当车子开到军台村6组路段时,只见一中年妇女跑上堤坡,冲着驾驶室直挥手。车未停稳,她就对坐在副驾驶位上的玉东管理区主任刘秋军说:“你们快到我家苗田去看看,我家的秧苗出了大问题!”
刘主任随她一溜小跑,来到她家的苗床边,只见4垄旱育秧苗床上已有50%的秧苗出现了卷叶萎缩症状。户主代中文愁眉不展:“要是救不活,5亩早谷田就泡了汤!”刘主任细看后说:“我马上回去把农技站的技术员请来。”不到半小时,农技站的老技术员卢家云就随车赶到现场,马上说:“这是由于你揭膜过陡,温差过大造成的。你马上兑一桶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下午我再来看。”
下午五点半,只见上午卷叶的秧苗已一根不见,4垄秧田平展得像一块绿色的地毯。代中文夫妇喜笑颜开地对卢技术员和刘主任说:“要不是你们,我的秧就没救了!”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求购垃圾
□张微渺张克泰
湖南省溆浦县卢峰镇麻阳水村路口,最近出现了一则求购垃圾的广告,广告是这样的:
“为了本场利益,决定大量收购生活垃圾,请广大村民支持合作。一类垃圾(人粪尿等)每50公斤2元;二类垃圾(猪牛等粪尿)每50公斤1.5元;三类垃圾(果皮废渣等)每50公斤1元。
卢峰镇麻阳水大冲林场向初刚”
广告一贴出,农民们就叽叽咕咕议论开了。有些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些人认为向初刚在开玩笑。该村村主任伍育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自己屋前空坪上的生活垃圾挑一担送到大冲林场,向初刚满面笑容迎上前,郑重其事地过秤,然后倒入大水泥池内,当场付款。伍主任爽朗地笑着说:“垃圾卖钱,稀奇!”
我们专程采访了向初刚,才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他1993年承包了面积达33.3公顷的大冲林场,原来荒秃秃的红砂丘岗,现已建成名优特水果基地,可每年单是购买化肥就要耗资6万多元。而且由于化肥大量使用,品种严重退化,名优特水果不“特”不“优”当然也不“名”了。他意识到这是施肥不当,决定土洋结合。于是打出了收购垃圾的广告。广告贴出才一个星期,就收购了1万吨垃圾,经发酵足可满足1.5万多棵树苗所需的基肥。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如今的农民越来越注重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和树立农产品的“品牌”形象。瞧!这位山东省临朐县营子镇董家崖村农民种植的优种大棚西瓜已经上市,他乐滋滋地对人说:“到月底,我争取换到两万元。”徐风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都是下乡
王春生画(原载《讽刺与幽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