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海月谈

  兴教育伟业建百代之功
——从陕西旬邑县获“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县”谈起
陈兴贵
朋友来信告诉我,前些日子国家教委把“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县”的奖牌颁发给了他们县——陕西省旬邑县。看过朋友的来信,我不仅分享了他们的喜悦,更高兴的是从中感悟到了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光明前景。
陕西旬邑县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县。1996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39元,县财政收入仅2000万元。按照经济实力、教育基础、人口文化素质等项指标比较,该县都不如周围的县。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在诸多方面“都不如人”的贫困的山区县,却在周围几个县中较早地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从中应当得到哪些启迪呢?
人们常说,关键在领导。旬邑县成为“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县”,旬邑县的领导班子的确起了关键作用。10多年前,旬邑县委、县政府一班人马,通过调查、比较,有了这样一个认识:表面上看旬邑贫困是由于自然条件差和生产力落后,深层原因则是教育发展滞后和劳动者素质低下;旬邑要彻底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就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可贵的是他们不光有这样的认识,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切切实实地付诸了行动。用老百姓的话说:“领导班子一任接一任地干,一级带一级地干。”10多年来,不管工作任务多么多,他们坚持“普九”重中之重不动摇;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动摇;依靠群众不动摇。正是这三不动摇,形成了“党以兴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社会氛围;正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实干和持之以恒的作风,影响全社会在实现“两基”上形成共识,变成了振兴教育的巨大力量。
实现“两基”是要花钱的,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贫困地区底子薄,经济、教育、文化基础差,修校舍,添设备,聘教师,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更多更大。资金有限,要发展教育,就难免要影响一些其他事业。这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教育是个长期工程,而兴办企业则可能在短时间内见效益,这是第三个不可回避的事实。面对这些事实如何办,怎样决策?这对在贫困地区工作的领导者来说,则最能检验其战略眼光、领导艺术和决策水平。旬邑县领导者着眼长远,从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个根本上进行决策,发展教育,实现“两基”,为该县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能不说是明智之举。
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者,在其任职期间,在其管辖的范围,都想为群众办一些好事,办一些实事,树几座功碑,这不难理解。然而,办什么样的实事,什么样的事办起来更有价值,建怎样的功德碑,这委实大有讲究,不可不认真研究,慎重决策。
旬邑县的领导者“兴教育伟业,建百代之功”,这是值得称赞,值得讴歌的决策,是一项高屋建瓴,影响全局、荫及子孙的决策。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党中央向全国提出的历史性任务,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实现“两基”,中央财政“九五”期间计划拨款39亿元,加上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投入将超过百亿元,成为建国以来中央专项资金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工程。这些资金的投入,对贫困地区实现“两基”教育,是有力的推动和促进,旬邑县率先做出了榜样。
旬邑实现“两基”的实例,对正在努力改变当地教育落后面貌,积极实施“两基”的贫困地区的领导和群众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旬邑县能够做到,他们也一定能做到。旬邑实现“两基”,对于条件较旬邑县优越的地方,无疑是一个激励和鞭策:旬邑尚能做到,他们就没有理由做不到。
经济的发展,固然受到一定程度的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但大量的事实证明,起决定因素的是人才和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的素质。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培养出来了,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了,就为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实现经济振兴提供了根本的条件和保证。人们说,今日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这是很有道理的。旬邑县目前虽说还比较贫穷,经济还比较落后,但随着全县小学毕业生达到100%,初中毕业生达到97.8%(均高于省颁标准),教育质量迅速提高,教育呈现出建国以来最好的形势,该县今后的全面发展,必将从今日的教育投资中得到双倍的回报,子孙后代会永远感念今日。
愿“兴教育伟业,建百代之功”成为所有贫困地区决策者的座右铭;愿急功近利、盲目修建楼堂馆所的决策者,盲目搞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决策者,目的在为个人树碑立传的决策者从中得到启迪。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育聚焦

  爱给予每一个学生
——北京78中摘掉“基础薄弱校”帽子纪实
本报记者王娜梅
择校生问题治本的办法是加强薄弱校的建设。近年来,北京市采取多种措施改变薄弱校面貌,使一些学校摘掉了帽子,北京78中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所中学建于1962年,唯一的一栋灰色教学楼的墙壁已斑驳陆离,教师们四五个人挤在一屋办公。1987年以前,北京78中是全市有名的“困难校”,学生犯罪率高达8.4‰,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中考合格率却处在全区最后一位。每年招来的学生总是想方设法转走,入学时一班40个学生,最后只剩20—30个,全校学生不足300人。“后进生”达新生总数1/4多。教师、干部也人人思动,一下子走了三四十人,学校几乎到了停办的境地。经过9年的努力,这所学校于1995年甩掉了“基础薄弱校”的帽子,跃入宣武区二类校的行列。1996年该校成为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还荣获区交通安全、献血工作、综合治理、双拥、共建先进单位和区“无烟校”先进单位称号。现在,这一地区上不了重点学校的孩子,家长首先选择的便是78中。学校仅青年教师中就有董兴敏、蒋风、张竹翠等10名同志在宣武区教委组织的综合评优活动中获奖。学生中考合格率达90%以上,高中会考合格率、高考上线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职业班学生100%合格,全部被用人单位录用。
学校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热爱学生
基础薄弱校生源差。当年,被人们习惯称为“差生”的学生在78中每个班就占了1/4至1/3。对这部分学生,许多教师有“急躁情绪”,对学生怨言多、没耐心、没爱心、没信心。
为此,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了以“热爱学生”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共同分析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认识到后进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面对繁多的考试,只要反复出现不及格或考分差,就会被同学、家长、亲朋、邻里认为是“差生”。学生开始并不相信自己“差”,但大家都讲他差,致使学生自己也失去信心,产生一种“受压抑的心理状态”,丧失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自然低下。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认识到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们决心不嫌弃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转变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同样重要、同等光荣”的观念逐步被教师们所接受,并转化为对育人的强烈责任感。
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成为78中老师们一种自我要求。几年来,学校把“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来研究,使教师们在一些问题上达到共识,交流经验,研究办法。理论认识提高的同时,落实到实践,他们制定了学生考勤补充规定、学籍管理工作程序、预防学生流失的紧急措施等一系列控制学生外漂和流失的规章制度,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长、班主任一个班、一个班,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找学生谈话,做家长工作。至今该校学生入学巩固率一直在100%。为使“后进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提出了“四级承包、二级管理、三无一创优”的后进生管理教育办法(措施),即班主任、年级组、政教处、校长、教育局逐级层层向上承包,签有承包责任书,实行对后进生的责任目标管理,使后进生得到教育转化。
德育入手
学校教育,重在育人。德育在育人工作整体中,起着统帅、协调和保证作用。该校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从德育入手的,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促进其转化,使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完成转化。学校建立了校长对德育工作全面负责的领导体制,完善了德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书记、工会主席、团队干部、政教主任等参加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师生员工的德育工作。学校还与北京京剧院建立了美育基地,在怀柔县与部队建立了军训基地和少年军校,在陶然亭公园建立了德育基地和劳动基地,在昌平建立了社会调查基地,在几个商场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等等。这些基地,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深受学生欢迎。学校德育工作通过三个渠道完成实施:一是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二是团队组织——团支书、少年先锋中队——学生;三是学生会——班委会——学生。
学校抓“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使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成为有道德、有纪律、知法、懂法、守法的人,并逐步地教学生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他们聘请了法制辅导员,每学期为学生讲两次课,运用“宣教讲解”、“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处分分析”、“帮教小组”、“现身说法”等形式,深受学生欢迎,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科研先行
要改变学校的落后面貌,必须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针对学校实际,该校确定了“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办有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78中办学的特色即“学校的综合治理”,也是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为此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后进生”的管理教育转化工作;三是坚持“以教学为主”,狠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始终坚持以教学科学研究为先导,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的方针,把“学校的综合治理”作为大的科研课题研究,每前进一步、每制定一项措施,都要调查研究,共同探讨交流,写出论文,总结经验。先后完成了“北京市宣武区普通中学厌学学生的现状调查”、“目前初中学生思想特点及其教育——中小学衔接教育”、“学校党支部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校长必备的几个意识”等研究课题,写出论文几十篇。年近60又多病的沈恒恩校长总是身体力行,他不是一门心思陷在学校的事务堆中,而是白天带领教师们实践、研究、探讨,晚上,在自己的一居室小屋里,挑灯夜战,趴在桌上写总结。教师们感动地说:“我们的校长没有节假日。”
近年来,沈校长又在探讨一种新的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综合高中,已经宣武区教育局批准,今年秋季即将招生。沈校长说,像78中这样的普通完全中学,生源差、办学条件也差,大多数学生高中毕业后考不取大学,又没有一技之长,升学、就业都会发生困难。办综合高中是把高中办成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兼有的学校,对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综合素质教育,有侧重地为学生考大学或就业做好思想、心理、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学生要完成普通高中必须完成的文化课(要通过高中会考),也要完成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英语口语、汽车驾驶技术、艺术教育、公共基础等必修课程,同时还开设家政、文秘、会计常识、商品知识、烹饪、缝纫、花木和插花艺术、音乐、美术等选修课。这样,学生毕业时既具有普通高中毕业水平,又具有多项通用技术,成为高素质、适应性强的人才,使学生想升学,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想就业,有必要的从业准备。这一举措深得家长们的欢迎。


第11版(教育)
专栏:学苑秀木

  丝尽播火情
——追记河南农大教授郑祥义
从苏华
今年的春天,早早地来到了豫东平原。看到果树枝头绽放的花朵,民权县人和乡的乡亲们声音呜咽:“郑教授是为俺们累死的,这满树的花就是他的魂。”
郑祥义生前是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1991年9月,受省科委和河南农业大学的委派,他来到素有“苹果之乡”的民权县人和乡承担“星火科技开发”项目。6年中,他扎根基层,忘我工作,为农民脱贫致富耗尽了最后一丝心力。
民权县人和乡位于豫东平原腹地,人多地少,农民科技文化知识匮乏,粮棉和林果产量低下。1991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仅为420元。
郑祥义到人和,正值果子成熟时节,有的树叶眼看要落光了,有的多年不挂果。见此情景,他心里着急,与乡政府一合计,办起了果树管理培训班。
没想到“剃头挑子一头热”,这里农民的科技观念淡薄得让他吃惊:第一天开班,竟然一个来听课的都没有。乡里想了个法儿:谁来听课由乡里每天发给两元钱。尽管如此,来听课的人还是不多。不管人多人少只管讲,他通俗易懂地向果农讲解果树栽培与管理的知识,听课的果农回去后照着他说的做,简直是“神”了:大片落叶现象不见了,烂果率也得到控制。“郑教授的法真中!”果农们一传十,十传百,郑祥义的名字不胫而走,听课的人们蜂拥而至。
内东村张得功家40株苹果树长了15年硬是不挂果,当地群众说他种的是“公树”。听了张得功的话,郑祥义笑着说:“苹果树哪有公母?是你管理不当。”他亲自来到张得功家果园,手把手地传授剪枝、打药技术。还是那40棵苹果树,第二年就收入1500元,之后连年增加,去年达到8000多元。郑祥义到内西村蹲点,给农民办班,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使苹果产量大幅度提高。1995年,仅苹果一项,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就达到1260元。
郑祥义把人和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全乡5万多农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一年365天,有300天在人和。他那间简陋的住室,成了名副其实的“庄稼医院”。
人们都还记得,在他去世的20多天前,他还请来中国果树研究所的专家到人和乡办班。县园艺局郑局长见他气色不好,劝他赶快回郑州看病,他说等培训班结束后就回去。
培训班结束了,郑祥义仍没有回郑州看病,他又到几个村子里转悠,动员果农搞“高接换头”,更换新品种。乡里派人把他拉了回来,好说歹说,他才同意回郑州看病,想不到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郑祥义到人和之前就患有心脏病、神经衰弱、胃病等多种疾病,老伴身体也不好,又没工作,两个孩子的就业问题还在悬着,但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过自己的困难。他说过:“是党把我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培养成知识分子,我来这里为群众服务,是我回报党和人民培养之恩的一个好机会。”
正是凭着这种淳朴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郑祥义六年如一日地在人和乡默默燃烧着自己,把科技的火种撒遍了这片沃土。1995年底,郑祥义按上级要求已全部完成了各项开发任务,但听到群众一句句热情挽留的炽热话语,看到那一双双热切期盼的眼睛,他忍不住又留了下来。
乡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杜开平动情地说:“从郑老师身上,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什么叫无私奉献。”


第11版(教育)
专栏:家教之友

  儿童责任感的培养
庞丽娟
时常有一些孩子的父母跟我说,孩子丢三落四,玩具、图书用完不知收拾;天天得跟在后面提醒学习、作业,做完作业要检查;孩子常常该带的作业物品忘带,还总埋怨父母没给他装、没提醒他……这些现象反映了孩子缺乏责任意识,在不少幼儿、小学生身上表现普遍。在我们对四五岁幼儿的一项情景测查中,一百三十五名幼儿看见掉落的图书、玩具,能主动捡起的仅十九人,问他们为什么不捡起,幼儿大多回答“不是我丢的”,“是别人丢在地上的,和我没关系”,“老师没说”,“今天我不是值日生”……
诸多观察和实验研究都发现,责任感强的儿童不仅学习自觉、努力,勤于思考,作业认真,而且更有行为自觉意识,更乐于助人,乐于接受和承担任务,更自觉、努力地完成任务。我国自古就崇尚“责在人先,利居人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我们现在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行为都不能很好地承担责任,将来何以“立天下”?
该如何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呢?
首先,对孩子要有要求。力所能及的事,要求他自己做,自己玩完的玩具、看完的图书要自己收起来;老师提的要求,要带的物品要自己记住;上课时,应该自己自觉管住自己,注意听讲;作业要自己用笔记下来,自觉完成。要让孩子懂得,这些生活、学习、行为上的事,是他自己的事,他有责任自己负责,也有能力负责,而不能“借”他人脑子用,更不能推卸责任。
其次,给孩子机会,让其对家庭、父母、家人承担些责任。比如,父母回家时给搬椅子,递拖鞋;帮妈妈一起择菜、洗菜,摆放碗、筷;家里的卫生、整洁,有责任共同维护和创造;家人不舒适时,有责任做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如陪老人小声说话,给老人端水、捶背。无论是责任意识,还是责任行为,孩子都需要在锻炼中逐渐养成,以渐趋习惯,终成品质。
第三,注意榜样的作用。父母、家人的日常言谈、举止对儿童的影响,潜在、广泛而强有力。观察与实验都表明,孩子的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成人而习得的。成人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与投入精神;父母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感与行为;父母对自己的承诺、任务是否尽心尽职,努力践行;都对孩子起着极大的榜样作用。成人的言行既对儿童的责任感具有积极影响,也可能具有消极影响,因此,父母必须时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自身行为的教导作用。
第四,注意积极、恰当的强化。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负责,对家长、同伴、集体等负责,既是应该的,同时也需付出努力,有时甚至要做出较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或内部干扰。如为把任务完成不能出去与同伴玩,为帮妈妈做事好看的电视剧要错过一些,因此,对儿童在责任感上所做出的努力、进步,成人不能视而不见,而应积极地予以鼓励、强化,使儿童感受到负责任所带来的愉快效果。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史钩沉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丰碑
——中原大学
徐志坚王庆生
1948年,邓小平同志在开辟中原新解放区的过程中,根据中共中央的方针,高瞻远瞩,与中原局的其他领导同志一起,作出了成立中原大学的英明决策。
1948年8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在中原军区召开的“八一”纪念大会上,庄严地宣告中原大学正式成立。
中原大学吸取并运用了我党、我军办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中原大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学生思想特点,决定课程讲授的重点内容。学员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领导与教师的指导下,勤奋学习,自由思考,结合革命实践深刻地研究革命理论。中原大学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和生动、活泼、民主、健康的优良学风。正如中原大学校长范文澜所指出的那样:“它不拘泥于一般学校的形式,也不硬性规定院系课程与学习期限;在学以致用的原则下,活泼地创造着各种新方法,务使学生经过短期训练,即能走上工作岗位,担负起赋予他的革命任务。”建国前夕及建国初期短短几年中,学校为中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干部。三年间中原大学迅速发展为拥有文艺学院、教育学院、政治学院与政法学院、财经学院民族班及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现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的规模,为人民的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1951年,以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为骨干,以1903年成立的私立华中大学为基础,成立了以师资培养培训为主要任务的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并入1912年成立的中华大学,命名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
中原大学是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一座丰碑。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5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审阅了《中原大学校史》的定稿本,他认为这部书稿不仅是一部校史,更是我党和军队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一个很重要的侧面反映。他还就《中原大学校史》书中照片的选用发表了具体的意见。1985年8月邓小平同志再次翻阅《中原大学校史》书稿,并亲笔题写了“华中师范大学”校名。


第11版(教育)
专栏:工作研究

  如何进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甘北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已开始由过去的国家统一分配的计划体制向毕业生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制度过渡。
近两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配工作,始终贯彻“搞好宏观调控,加强政策导向,培育就业市场,完善服务体系”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加强供需信息交流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中的主导作用。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式仍采取扩大的“双向选择”办法,以学校为主导,指导和推荐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并继续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面向基层、充实生产、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方针,坚持学以致用和个人志愿服从国家需要的原则。
为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这几年北京有条件的学校已开始自己举办校内招聘会,把用人单位请到学校,直接向单位推荐毕业生,经面试当场拍板签订协议。北京目前已举办过各种校内招聘会的高校已有40所。北京各高校还特别注意做好平时组织邀请和接待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的招聘活动。光1996年一年就有近3000家各种单位到北京各高校去招聘毕业生。这些学校的毕业生30%—80%是在这类校内招聘会上落实工作单位的。从近几年分配工作的统计情况看,毕业生基本上还是要靠学校推荐就业,真正由毕业生自己搜集到需求信息并落实工作单位的并不是多数。我们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改革的主要目标,除了积极倡导举办校内招聘会以外,近几年还提倡并试验组织了校际联办的各种类型招聘会,1997年市教委共协调组织了八场分专业、分行业或按相邻地域的学校联合举办的校园招聘会。
要逐步规范毕业生就业的市场行为。对于北京毕业生参加求职就业活动,一直使用市教委统一印制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供需三方均在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后生效,学校据此落实就业计划。北京市这些年比较注意加强毕业生就业分配的管理工作,并要求各高校认真安排好毕业年级的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严格管理,减少毕业生求职活动对教学秩序和就业工作的干扰和冲击。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转换管理职能,加强就业指导,是适应形势发展和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关键步骤。许多高校已经或正在建立起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并已开展对毕业生的各种信息服务、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工作。北京市已于1993年成立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这几年已开始向社会提供高校毕业生的资源及专业使用方向介绍,向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并推荐毕业生,组织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指导和咨询并推荐就业,以及指导和协调北京地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等。


第11版(教育)
专栏:

送课下乡
为提高三峡库区乡级中学教学质量,兴山县实验中学和宜昌市、兴山县教研室组织各学科获奖教师精心设计,送优质示范课下乡,深受库区师生的欢迎。图为兴山县英语优质示范课观摩现场一角。
吴瑶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