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穷在深山有亲人
——杨贵知、姜玉兰苗族夫妇和他们的汉族父亲
李沁位陈珊
在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湘鄂川三省交界的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来凤县,传颂着苗族党员干部杨贵知、姜玉兰义务赡养汉族老人35载的动人故事。
35年前,卫生院的青年医生杨贵知,与苗家妹子姜玉兰结婚了。当年4月,同村2组过去逃荒来到此地的汉族老人刘万成不幸双目失明。刘万成老人孤身一人,失明后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
在人们的议论中,新婚的杨贵知夫妻俩向困境中的老人伸出了温暖的手,老人被接到了这对新人的家中。
当时月工资只有37.5元的杨贵知既要给有病的双亲治病,又要料理好这位汉族父亲,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用他的话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分担负担。自己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
杨贵知、姜玉兰夫妻俩日复日、年复年地照料汉族父亲度过了35个春秋。在过去的岁月里,老人想吃什么,杨贵知夫妇俩总是想方设法弄来给老人吃。特别是老人爱吃的饺子、酥糖从未间断过。去年10月上旬,老人患重感冒,大小便失禁。姜玉兰有时一天要给他换三四次被褥和裤子,从没皱过眉头。
今年3月28日,笔者第四次到他家时,刘老流着泪告诉我们:“我一个孤老头子,又是瞎子,如今生活过得这么好,全托党的福,是党培养了这么好的孩子。我从51岁到今年86岁,这么多年他俩一直待我像亲生父亲一样,百依百顺……”
“他俩为我这孤老头子,舍不得吃好的、穿好的,前后几十年花医药费就不止3万元。连大孙女霞儿出嫁、小孙子兵娃成家,都没有打一件像样的家具。我对不起贵知和玉兰啊!也对不起我那一双孙子!”
杨贵知、姜玉兰这对恩恩爱爱的苗家儿女,从风华正茂的岁月到为人父母,始终以一份儿女的孝心,在深山里谱写着一首人间温暖的歌。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小凉山”彝族女用上“大哥大”
昔日贫穷落后的云南“小凉山”——宁蒗彝族自治县,近年来经济发展后,增加了在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目前全县已开通三千门程控电话和九百兆移动电话。图为彝族女青年用手机与亲友通话。
新华社稿 王长山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瑶女时装队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新近成立的一支民族服装表演队日前走上街头,进行瑶族传统服装表演。这支服装队成员都是当地瑶族少女,她们在展示瑶族传统民族风情的同时,也促进了瑶族山寨与外界的物质文化交流。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道路通八方信息连四海
草原青城步入发展快车道
本报讯塞外古城呼和浩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和西北各民族进行贸易往来的“榷场”,也是近代我国贯穿蒙古、经西伯利亚通往欧洲腹地进行商贸的重要“驿站”。近代以来,随着平绥铁路的建成,给闭塞的塞外带来了一些现代交通的观念,但由于铁路线路短,设备陈旧,交通还是在慢车道上徘徊。新中国成立后,呼和浩特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业迅速发展,齐头并进,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今日的呼和浩特,公路联网,铁路航运通达,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的中心,而且是连结首都北京和祖国大西北的重要通道。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促进了内蒙古、呼和浩特与沿海、内地以及国际上的信息沟通、经济交往与交流,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拨出大量的资金,对旧中国留下的平绥铁路进行了全面改造。换上重型钢轨,增设了27个车站,延长了车站股道;采用了继电半自动和电气集中设备,牵引动力由“解放”12型小机车变为“前进”大功率蒸汽机车和“东风”4型内燃机车;运输能力由300万吨提高到1500万吨。1976年开始,又将全线改为复线,运输能力明显提高。
呼和浩特的公路运输事业,解放后开始振兴,1960年以后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一系列调整、改革,公路里程大幅度增加,公路标准、质量、通车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以京包公路、呼准公路为主干线,呼和浩特基本上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呼和浩特至包头的高速公路也已建成。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层次的公路运输体系日臻完善。
呼和浩特的民用航空运输,解放前是一项空白。1958年建起了民航呼和浩特站,设立了白塔机场,随后成立了内蒙古民航管理局。内蒙古分公司现有国际航线2条,国内航线40多条,可直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和俄罗斯赤塔;在国内可以同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南京、沈阳、深圳、南宁、长沙、武汉等大中城市直接通航。
“邮路通万家,书信连四海。”千百年来,从烽火报警到驿递传书,从民信局到近代邮局,作为信息传递工具,呼和浩特的邮电事业走过了漫长的历程。
如今呼和浩特已拥有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缆传输、数据通信等高新技术,是全国省会城市第十八个进入市话程控化的程控局。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6.3万门,长途线路9000多条。呼市每百人电话拥有量在国内各省会城市中居第八位,并全部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长途直拨电话联通国内1900多个城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地。 (高培萱)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进藏干部职工
——西藏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热地
西藏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举世瞩目、非常敏感的地区,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的:“西藏的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1994年7月中央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西藏稳定发展的重要会议,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治藏方略。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就西藏的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在强调要进一步大力培养造就当地民族干部的同时,明确指出:“要做好进藏干部工作,稳定进藏干部队伍,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支以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干部团结奋斗的西藏干部队伍。”这是对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多年历史的深刻总结,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做好进藏干部职工工作,在西藏保留一支长期稳定的汉族和其他民族进藏干部职工队伍,是我党治藏方略和边疆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决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某个时期或某项工作的临时需要,而是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是维护祖国统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始终不渝地贯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的“两个离不开”方针的迫切需要,是实现西藏长治久安、巩固西南边防的需要,是西藏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上的一项长远性的战略措施,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更是如此。
西藏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充分证明,藏族和汉族谁也离不开谁,西藏每一项事业的发展和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藏汉人民团结奋斗、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藏能有今天这样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初步繁荣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正是因为有一大批进藏干部职工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战斗,才保证了西藏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从1951年到现在,先后有十几万名内地干部职工响应党的号召进藏参加革命和建设,他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怀着解放西藏、变革西藏、建设西藏,巩固边疆,为西藏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告别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到西藏,在高寒缺氧、斗争复杂、任务艰巨、生活艰苦的条件下,与当地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一道,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勤勉敬业,无私奉献,创立并继承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进藏干部职工作为西藏干部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军西藏、平息叛乱、民主改革、自卫反击战、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分裂斗争等西藏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和西藏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实现西藏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社会历史跨越,为西藏的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巩固,人民幸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进藏干部职工,在西藏工作时期长短不一,岗位不同,艰苦的程度上也有差别,有的在藏工作长达四十多年,有的长期在海拔高达四五千米的地方工作,还有的长期在西藏农牧区基层工作,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在自己的岗位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中间不少人献出了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宝贵生命。
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进藏干部职工和进藏部队对西藏人民来说,就是党的化身,就是祖国的代表,刚刚获得翻身解放的西藏人民就是从他们那里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通过他们的言行,了解了共产党,认识了共产党,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几十年来,进藏干部在身体力行党的宗旨,努力实践党的民族政策的同时,还在培养教育新一代的藏族干部职工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像我这样的一大批民族干部都是在党的培养下,在进藏干部手把手的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现在能为党、为西藏人民做点事,从心底里感谢党,感谢进藏干部职工。
进藏干部职工在西藏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中不仅作出了贡献,同时经受了锻炼,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许多同志成长为西藏各级的领导骨干和业务技术骨干。从某种意义上讲,西藏也是进藏干部职工成长的摇篮,培养锻炼干部职工的熔炉。
作为一名与进藏干部并肩工作了几十年的民族干部,我真诚地感谢他们为西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由衷地敬佩他们高尚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对他们在西藏工作所面临的具体困难和作出的个人牺牲,表示深深的理解和同情。他们在藏工作,不仅要克服因高寒缺氧、条件艰苦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应,还要在个人、家庭及情感方面作出巨大的牺牲。
可以说,进藏干部、工人是一个可歌可泣的优秀群体,他们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家乡父老。孔繁森、陈金水、单杰等同志就是深受藏族人民爱戴的优秀进藏干部的典型和代表,他们是进藏干部和当地干部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宝贵财富。
(本文作者系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族书林

  展现多民族当代文学发展面貌
——记蒙古族作家特·赛音巴雅尔及其系列文学
田由
一部全面展现我国多民族的当代文学发展面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日前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后,受到文坛的关注。该书与此前出版的《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一起构成当代文学史系列。评论家认为,这三部文学史具有开创性质,有自己的独特思路,有新的内容和风格,是一项填补当代文学史研究空白的学术成果。这三部书的主编,就是著名蒙古族作家、文学史家特·赛音巴雅尔。
特·赛音巴雅尔一九五八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研究班,一九七六年调到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做翻译工作,一九八○年任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长诗、大型歌剧、文学评论集和长篇小说等十几种,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并做了许多发现和培养少数民族作家的工作。
谈到编写这三部系列文学史的缘起,特·赛音巴雅尔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国的文学也应该是多民族的文学。但是,国内外一些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的学者,基本上只了解用汉文创作、发表和少数被翻译成汉文发表的少数民族当代作家的作品,而对大量的用本民族文字创作发表的作品和作家却不大了解。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原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还远没有把各少数民族的文学成就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来。
基于这个考虑,特·赛音巴雅尔从一九八三年开始,组织一批既懂汉文又通晓蒙古语文的专家学者,编写了第一部《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分别于一九八七年、一九八九年以蒙古文、汉文出版。之后,他又组织一些通晓汉文和本民族语文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人员,编写了《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此书一九九三年出版后,一些评论家指出,这是一部时间跨度最大、收入民族最全、介绍作家和作品最多的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在此基础上,特·赛音巴雅尔主编了这部《中国当代文学史》。这部六十八万字的文学史从一九四九年写到一九九六年,内容全新,涵盖甚广,单章单节评介的作家有二百二十多位,涉及到作品的作家五百多位。与以前出版的各种版本的当代文学史比较,它的最大特点是各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大大提高。有关专家评论说,这部文学史对作家作品的评介是客观的、公正的,是一部全面系统地展现我国多民族文学发展面貌的当代文学史。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藏语文走上信息化道路
据新华社拉萨电(记者白冰、沈路涛)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丹增新近对外宣布:“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今天,藏语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现藏语文的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其中,有许多方面已经领先于国内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据介绍,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标准字符集、键盘和字形等三类标准,近期已获得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批准,成为国家标准。它与即将公布的国际标准一致,这在中国国内少数民族文字中还是第一个。
藏文编码国际、国内标准是藏语文迈进信息网络社会的第一步。从1994年开始,西藏有关部门开展《信息技术藏文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的提交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这一方案相继通过了国际标准审定的三个程序。去年在多文种编码国际标准审定会议上,由于中国藏文编码方案的科学性、全面性优于美、英、日等国家的方案,完整体现了藏语文的特点,最终获得了通过,目前已被美国微软公司用于其全球标准,从而使藏文编码字符集顺利进入了第一平面(迄今世界主要语种都已进入该平面)。今年国际标准组织将正式把方案公布于世,这样藏文进入第一平面就可直接使用世界各计算机软件公司研制开发的大部分软件,而且交换码少也便于信息数据在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边远人家

  家书传递爱国情
(本报记者陈沸宇)
去年寒假前夕,新疆大学政治系学生艾鲜古丽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爸爸,你是受党的教育成长的,你的几个孩子是受你的熏陶和影响长大的。你常给我们讲述我们祖国的可爱与伟大,现在,女儿长大了,很想利用这大学中的最后一个假期,前去北京、天津等地亲身感受感受……但我知道这要花很多钱,感到很为难……
10天以后,一封饱含着慈父爱心的信从远隔1500公里的阿图什市飞到乌鲁木齐。信是这样写的:
我的好孩子艾鲜古丽:
你最近各方面都好吧!
你去年底的来信我已收悉。得知你想利用寒假前往北京、天津等地,去看一看我们祖国的首都,实现你盼望已久的登上万里长城的愿望,对此,爸爸欣然同意。
我建议你最好同弟弟艾尔肯一起去,这样你们在路上也能相互照应。我想你们去北京、天津等地看过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后,你们的视野会大为开阔,你们也由此会更加努力学习。当然,正如你信中所写的那样,为实现这一愿望要花费很多钱。但我认为,这是件极有意义的事情,花钱是应该的,即使这事让爸爸欠下一笔债也是值得的。
孩子们,你们一定不要忘记在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万里长城上合影留念。我为有你们这样的好儿女感到幸福,为你们能有机会去我曾经学习、生活和开发了智力的北京而感到高兴。我请求你们以适当的方式代爸爸向可爱的北京、我的母校——中央民族学院、文明礼貌的北京人民问好、致敬!并转告他们:你们培养出来的各民族大学生,为建设边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并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
孩子们,记着,爸爸几十年来把北京许多帮助过、教育过我的老先生们一直敬作父辈看待。
父亲:艾木如拉
艾木如拉·马木提今年50多岁,60年代末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现在的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先到帕米尔高原乌恰县一乡里工作,现任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艾木如拉深深地爱着培育过他的北京,但由于工作、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毕业后近30年时间里未能再回母校看一看。
艾木如拉现在月工资600多元,妻子哈力其汗是家庭妇女。他一人供养着年老多病的父母、妻子和几个孩子。他家至今仍居住在50年代修造的土木结构房子里,家中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艾木如拉平时生活极其俭朴,业余时间做些汉维文的翻译工作,用得到的报酬补贴家用。
艾木如拉一家虽不富裕,但艾木如拉却积极向上,开朗达观。他时常教育孩子们要热爱党、热爱祖国,要努力学习报效党和祖国。他的孩子们都出类拔萃。除两个小的正读小学与初中外,三个大的都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而被重点大学录取。大儿子艾尼瓦尔,共青团员,现为南开大学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凭家中的补贴与校方贷款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女儿艾鲜古丽,去年1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95年起一直凭自己的优良成绩享受新疆大学“小岛康誉奖学金”。小儿子艾尔肯,共青团员,是新疆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的优等生。
许多人都羡慕艾木如拉有这样一个温馨、积极、充满活力的好家庭。艾木如拉却真诚地把这些首先归功于党和国家对他的培养与教育。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三民兵出巨资举办“黄河口民族风情游园活动”
本报讯进入5月份以来,藏族、傣族、侗族、苗族、蒙古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的儿女云集母亲河———黄河入海口,参加由山东东营市三位民兵发起的“迎97香港回归黄河口民族风情游园活动”。各民族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共同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大喜日子。
这三位民兵是迟学法、邢佑印、翟新华,他们都是当地有名的民营企业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回报社会,感谢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在香港即将回归之际,三人商议决定出资80万元,将少数民族兄弟代表邀请到黄河口,自5月1日到10日举办为期10天的大型“民族风情游园活动”,让祖国各族儿女一起共抒爱国豪情,展示各自民族的风情文化,携手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他们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东营市委、市政府的赞同与支持。在东营军分区首长、机关的亲自关心指导下,三位民兵分赴青海、云南、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将100多位少数民族代表和十多个文艺团体邀请到黄河口。(丁尚明)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司令员和他的苗家“女儿”
1994年3月底的一天,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四荣乡四合村平另屯的一对小姐妹——何苗、何会,怎么也没想到一向疼爱她们的父亲会撇下她俩离开人世。何家由于刚受洪涝灾害负债累累,此时又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更是雪上加霜。家中只有病弱的母亲何柳梅带着几个未成年的孩子艰难度日。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姐姐何苗忍痛弃学回了家。妹妹何会虽然到了上学年龄,也因为交不起学费留在家里学做家务。看着同龄的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念书,何苗、何会姐妹俩整天愁眉苦脸。她们多么希望有一个像父亲这样的人来关心她们,供她们上学念书啊!
正在四合村扶贫的广西柳州军分区司令员韦德权得知这一情况,他二话没说就拿出400元钱交给四合村清风希望小学校长,请学校继续让何苗、何会这两个孩子上学念书。韦司令员还表示,要资助小何苗、小何会念完高中。
3年来,韦司令员一直像关心自己的女儿一样关心着何苗、何会的成长。每当身边有工作人员到融水县检查工作或下乡,他都要托他们给“女儿”带去学习生活用品和一些钱粮。逢年过节,韦司令员不是把“女儿”接到自己家中,就是给她们寄去新衣物和节日礼物。他每次下乡到融水县四荣乡搞扶贫,总要利用空闲时间去何家串串门,为“女儿”辅导功课,鼓励她们好好念书。
今天的小何苗、何会正茁壮地成长着,她俩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双双加入了少先队组织。(黄正德余新洪罗文义)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歌唱艺术家胡松华向满族乡小学捐赠图书
本报讯日前,著名满族歌唱艺术家胡松华把在今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节目所荣获的“’97春兰杯奖”的奖金,再加上一部分自己的积蓄,购买200册《满族知识读本》,还有他自己的部分书画作品,捐赠给北京市怀柔县喇叭沟门满族乡中心小学。(余梓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