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三任支书坚持不懈二十四年钎声不断
立屯人凿出翻身路告别穷与昧
本报南宁5月19日电记者郑盛丰报道:险恶的自然环境似乎已注定壮乡山村广西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立屯只能永远贫穷。但立屯三任党支书却凭着“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带领全屯群众坚决改写了自身的命运。他们耗时24年,举全屯之力,凿通一条通向外界的石山隧道,从而将贫困连同愚昧及封闭一起,变成对往昔的回忆。
5月16日,当立屯三任支书中的两位,用他们握惯钢钎的粗糙双手,第一次握起扩音话筒,在首府南宁举行的广西扶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大会上,向1000多名各界人士讲述他们不屈不挠、团结一心向贫困抗争的经历时,立屯人赢得了全场长时间的掌声。
四面石山环立、状如锅底与外界天然断隔的立屯,缺地缺水缺交通,缺粮缺钱缺媳妇(没姑娘肯嫁进来),唯一不缺的是艰难与贫穷。长期以来,这个山窝屯对现代文明十分陌生,最熟悉也最需要的是国家的返销和救济。
首先想尝试改变这种“弯腰苦熬”状况的,是立屯的共产党人。1973年,从部队复员回屯被选为屯里首任党支书的赵德清,在党支部会上响亮提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能坐等国家养;要用自力更生的愚公精神,彻底改变立屯的贫穷和落后!
就从那一年的2月6日起,屯里党支部成员带头卖鸡卖豆,捐钱捐物,换成铁锤、钢钎和炸药,以党员为骨干,共有21名青壮年组成的立屯开山凿道突击队,向石山也是向贫困宣战了。为确保成功,立屯党支部作出决定:今后不管谁当支部书记,都要带领群众一任接一任干下去。
自那以来,立屯先后换了三任党支部书记,屯里生产方式也已由“集体记分”变为承包到户。但体制变而心不散,立屯人凿山开道的钎声、锤声和放炮声,始终没有中断过。1984年7月,长460米、高宽各2米的石山隧道凿通,通行兼排涝,从此立屯免除了洪涝之患。1986年,赵维能担任党支书,隧道进行了拓宽和加高。1989年,农世英担任党支书,钢钎与铁锤始终没放下来。
到今年3月7日,立屯这条拓宽到4.6米、加高为4米的石山隧道,终于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全部铺上水泥。5吨大卡车可以在这条横贯山腹的宽大隧道中通行无阻。过去从屯中翻山外出需2个多小时,现在,从隧道穿出只须10多分钟。路通车通信息通,立屯与外界联在一起了。
历时24年,立屯人打钝2000多条钢钎,燃掉3.2万根蜡烛,用坏336支电筒,报废462辆人力车。
现代文明终于走进曾经与世隔绝的立屯。立屯有了路,便利了村民保土整地、发展种养。199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0元,人均有粮超过200公斤;1/3的农户率先盖起了钢筋水泥房;屯中新建了小学,更有县城大客车穿过山洞直接到屯中;外屯的姑娘也乐意嫁进立屯了。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得意之笔”

  西藏:经济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
编者点评:
西藏高原传来的消息令人鼓舞。
西藏自治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依靠藏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践证明,中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正确的;实践也证明,大政方针确定之后,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西藏派出1.2万名干部下乡蹲点,帮助基层抓落实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我们相信,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定能在发展和稳定方面取得新的更好的成绩。
本报拉萨5月19日电记者宣宇才报道:“稳定局势抓发展,加快发展促稳定”。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思路,在“九五”开局之年取得成效,国民生产总值实现6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迈出了历史性一步。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5036元和960元。
为了求得团结稳定的局面,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全区广泛开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揭穿达赖分裂主义集团祸藏祸教的丑恶面目。一年来,区党委宣传部编写了10本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组织六七万群众参观江孜抗英遗址、山南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重大节日,全区各地市举行规模盛大的唱国歌、升国旗活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信教群众在学习中深入了解了西藏的历史、现状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看清了达赖披着宗教外衣搞分裂祖国的违法活动。此外,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坚决反对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向前看,干劲倍增。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派出1.2万名干部下乡蹲点,整顿软弱涣散的乡镇党组织和村党支部,使基层党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社会秩序日渐好转。如今,在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西藏提前实现乡乡拥有广播电视接收站的目标,绝大多数农牧区群众开始过上现代、文明的新生活。
在抓稳定的同时,西藏自治区在经济发展上有了自己的思路。他们按照稳定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的顺序合理投资,并确立四个经济区,重点发展中部,开放搞活西部,联合开发东部,牧矿致富北部,将矿产业、林产业、农畜产品加工及民族手工业、建材、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大力培育和扶持。1996年,全区税收比上年增加18.18%,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增长18%。粮食总产量达到77.7万吨,获得第9个丰收年;工业生产质量和效益齐头并进,完成产值10.36亿元,增长14.4%。
为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1996年全区农牧业计划内投资达3300万元,比上年增加13.8%,科技投入达1280万元,比上年增长70.66%。全年调运良种近300万公斤,推广面积21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2.66%。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新修水渠674公里,维修16581公里,新建水塘3469座,提灌站配套91座,并动员群众兴建畜牧业抗灾基地,改变了“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
西藏的建设,得到了全国的有力支援,1996年全国14个对口支援省市都先后制定了10年援藏计划。目前,62个大型援藏项目已圆满竣工56项,优良率逾70%。各对口单位额外增加援藏项目151个,总投资达4.9亿元,极大地改善了西藏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第1版(要闻)
专栏:

  站在全局看丰收
——丰收启示录之一
本报记者何加正彭俊
1995、1996,连续两年,我国粮食丰收了。
增产的幅度很大,两年相加,增产达450亿公斤。
数字意味着什么?丰收意味着什么?这两年的丰收和过去的丰收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向全国乃至世界又说明了什么?
当我们看到囤满仓足,不再为市场粮价上涨感到担忧的时候,可能很少去思考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不错,就像有世界就有矛盾存在一样,丰收之后也有丰收之后的苦恼。仓储不足啦,运力短缺啦,局部地区收购工作一时出现困难啦,等等。但这些是不应有的问题呢,还是前进中的一时困难?
现在,回过头来认真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也许不是一件多余的事情。
丰收是来之不易的。这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农业的一个重大突破,对我国改革和发展进程将起着重大的影响
采访中,一位长期从事农业研究和农村工作的同志说了这样一段话:80年代,我们曾提出过“两个八百”的目标,一个是人均800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一个是人均占有800斤粮食。后来,后一个800不提了,只提粮食总产目标,不提人均,原因何在?怕做不到。
担忧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两个最基本事实:一是建立在比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脆弱的生产能力;二是拥有12亿之众的庞大人口状况。这是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前者,决定了粮食生产要不断有重大突破很不容易,甚至是难做到的。后者告诉我们,每人平均增加0.5公斤粮食,全国就要增加6亿公斤。更重要的是,这一对矛盾中,土地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逐步减少的趋势难以改变,而人口却在年复一年地增加。粮食总产有所增加有可能,而要达到人均400公斤确实难上加难。我们曾经经过反复的努力,有几次行将接近这个目标,但终究未能实现。
1984年,农村突破性的改革带来的生产者空前高涨的积极性,加上多年积攒起来的生产能力爆发性的发挥,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一次飞跃性的增长,但人均也未突破400公斤的消费保障线。
然而,今天当我们打开国家统计局的公报,看到的却是:1996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4900亿公斤。这个数字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这是我国历史上粮食总产最高纪录;第二,意味着破天荒地达到了我们渴望已久的全国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的消费保障线;第三,提前四年达到了“九五”计划提出的2000年的低线目标(4900—5000亿公斤)。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说它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并不为过。尽管4900亿公斤的高产并不代表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生产能力,粮食生产的基础仍很脆弱,但我们确实创造了新高。撇开其他不谈,仅数字本身,意义就非同小可。它表明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经过全党和全国不懈的努力,我国农业取得了新的突破。
80年代初,我们创造过粮食奇迹。它是由最初的突破性的改革为动力带来的。此后,我们的通常看法是,再难有像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有巨大带动作用的改革措施了,因此,农业要有新的重大突破不可能。而去年恰恰就取得了这样的突破。这是我们谈论粮食问题时有必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背景。
丰收的外在意义又何在呢?首先在于对社会的保障作用。采访中,一些同志谈到,农业对社会一切事业的支撑,最根本的是粮食的支撑。今天我们的食物概念已不仅仅是粮食。肉类、水产、水果、木本果实等,都是粮食的替代品。但不可否认,粮食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看到畜牧、水产品等可以代替粮食的时候,要看到它首先需要消耗粮食。因此,不要说工业等其他部门,光是农业自身,粮食达不到一定的保障线,也难以发展和繁荣。
80年代初农业连续丰收为80年代中后期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顺利向城市和各个领域推进奠定了基础;相信,1995、1996年的农业丰收,也定将对我国下一步的改革开放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丰收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发生在一个最需要丰收的时刻。它对于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和再起飞,意义重大
在今年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鹏总理向全体代表,也是向全国人民报告: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是去年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
去年,我国物价涨幅6.1%,国民经济保持了9.7%的增长速度。
两年前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1994年,我国物价涨幅高达21.7%,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也许我们已经淡忘了当时的情景。飞涨的物价,不仅有可能打乱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而且容易动摇人们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这种现象如果持续几年会是什么结果?
通货膨胀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的镜头稍稍再向前推进一些,就会看到,1993年下半年起,我国市场粮价开始上涨,到年底,平均上涨了27.7%。这难道和1994年的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联系!
研究工作者认为,因粮价上涨推动食品上涨而带动整个物价上涨的因素是显而易见的。而决定粮价的根本因素又在于粮食生产的丰歉。他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1985年粮食减产6.9%,物价上涨8.8%;1988年粮食减产2.2%,物价上涨18.5%;1994年粮食减产2.5%,物价上涨21.7%。相反,1990年粮食增产9.5%,物价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1995年粮食增产4.8%,物价涨幅比上年回落6.9个百分点;去年,粮食增产5%,物价比上年回落8.7个百分点。
这些数字也许简单了些,但它已经向我们勾勒出一条非常明确的波动曲线。粮食,对物价涨落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1996年底,我们向世人宣告,我国经济经过3年宏观调控,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
我国经济曾一度出现过过热。1993年下半年,中央开始实行宏观调控。在众多的调控措施中,人们应当清楚地记得有这样一条:从1994年起提高粮价40%。其后,又一次提高粮价。
在通货膨胀威逼,物价上涨的紧急时刻,作出这样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决定,显然带有一定的风险。采访中,一位老农业经济专家说,冒着通货膨胀加剧的风险采取了提高粮价的措施,非常艺术。
提价的结果,调动了亿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增产了,市场粮价不仅没有上去,反而出现了稳中有降。
连续两年,我国通货膨胀被成功地抑制,应该说是多种措施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但显然离不开粮食丰收、粮价稳定这一基本前提。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城乡居民生活费支出中,用于食品的支出要占一半以上,食品价格的变动,对整个社会物价水平变化影响巨大,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研究工作者测算,1996年前三季度,我国食品价格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0.2%,影响价格总水平7.8个百分点。在同期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回落的10个百分点中,有3/4是由食品价格的回落引起的。可见,1996年物价涨幅降低到6.1%,粮食丰收功不可没。
丰收了,有了丰收以后的矛盾。各地和各有关部门正在为解决这些新矛盾而积极努力。当我们被新的困难困扰的时候,要不要设想一下,假如我们面对的不是连续两年丰收,而是连续两年减产,现在的情况又会怎样?
去年是执行“九五”计划和实现2010年宏伟远景目标的第一年;今年,我们将实现香港回归和迎接党的十五大召开。新的继往开来的宏伟大业正等待我们去完成。粮食,不仅是12亿人口稳定的前提,更是发展的保障,我们不能不去认真地对待它。这就是大局。
粮食历史性丰收,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了我们的一个诺言:中国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当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着不可替代的先决条件。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一天也离不开粮食。正因如此,粮食问题,一直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这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在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更显尖锐。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对粮食需求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粮食问题,自然成为世界粮食问题焦点中的焦点。
1994年,国际上有人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认为,2030年之前,中国将面临粮食严重紧缺的局面,并断言,届时世界上将没有人能养活中国人。善意的人开始担心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别有用心者则借机大肆散布“中国威胁论”。
中国向世界表明,我们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进入90年代,中国政府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关注着粮食问题。1995、1996年的丰收,就证明了这样一种能力。
当然,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粮食丰收,除了政策性因素以外,还有很多自然因素,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在,我国粮食生产还面临着很多困难。耕作方式比较落后,现代化程度较低;灌溉设施不足,相当多的地方还是靠天吃饭,等等,这些都是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丰收以后,如果出现盲目乐观,不加重视,这些人为因素,也有可能造成新的减产。
但不管怎样,我国粮食生产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我国现有耕地中,有2/3属中低产田,粮食亩产比相同气候条件下的高产田低150—200公斤;我国还有大量的后备耕地资源,全国宜农荒地约有5亿亩;我国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所有这些说明,我国粮食总产量的提高仍有潜力可挖。今后一段时期内,在适当条件下,粮食总产还有稳步提高的可能。
中国是世界产粮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中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不仅稳定了国内的粮食市场,也能稳定世界的粮食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连续两年粮食丰收,意义是世界性的,9亿中国农民为全人类做了一个大贡献。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香港总商会访京团
指出内地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香港的繁荣与稳定,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有利于内地的稳定与发展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范丽青)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以田北俊主席为团长的香港总商会理事会访京团一行。
李鹏总理对客人们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现在距离香港回归祖国只有43天了,香港回归是普天同庆的历史性大事,是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
李鹏强调,香港回归祖国后实行“一国两制”并保持长期稳定繁荣,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需要,而且对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有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他表示希望,香港总商会作为香港具有影响的工商团体,应为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政权顺利交接,以及今后香港的长期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李鹏说,世界上一切没有偏见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将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香港与内地经济上密不可分,内地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香港的繁荣与稳定,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有利于内地的稳定与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各国、各地区同我国开展经济、贸易、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香港回归后,在香港的一切符合基本法的商务活动,都将可以顺利发展,中资和外资都会享受同等的待遇。
田北俊表示,香港总商会是历史悠久的商务团体,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国际上有广泛的联系。自1979年以来,随着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大量企业来华投资,这种势头将会继续下去。香港回归后,总商会将为香港的稳定繁荣和内地的经济建设继续做出贡献。
王兆国、陈滋英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韩国外务部长官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杨国强)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在会见韩国外务部长官柳宗夏时说,中国希望中韩关系继续得到发展。
李鹏对柳宗夏担任外务部长官后首次访华表示欢迎。他说:“今年是中韩建交5周年,我们高兴地看到,建交以来,我们两国始终恪守建交时确定的各项原则,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使两国关系一直沿着睦邻友好的轨道健康地向前发展。”
柳宗夏说,韩中建交5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韩国希望以韩中建交5周年为契机,使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再上新的台阶。
柳宗夏对中国政府即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表示祝贺,并对被邀请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表示感谢。
在谈到朝鲜半岛形势时,李鹏说,中国是朝鲜半岛的近邻,关心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和变化,希望这一地区保持和平稳定。他说,中国一贯主张南北通过对话解决相互间的问题。中国愿为维护半岛的和平稳定发挥建议性的作用。
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和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吕聪敏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二届东亚运动会降下帷幕
中国队夺得六十二金列第一
本报釜山五月十九日电记者郑红深、王霞光报道:第二届东亚运动会经过十天紧张激烈的角逐,今天在韩国釜山九德体育场圆满结束。东亚圣火也随之缓缓熄灭。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东亚运动会上,夺得了六十二金、五十九银、六十四铜的好成绩,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都居各队之首。中国队有五人五次打破世界纪录。另外,日本队、韩国队和哈萨克斯坦队分别以四十七金、四十五金和二十四金列奖牌榜的第二位至第四位。
在今天的闭幕式上,釜山市市长文正秀首先讲话。接着,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本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主席金云龙致闭幕词。韩国总理高建宣布第二届东亚运动会闭幕。最后,釜山市长文正秀将东亚运动会会旗交给金云龙,金云龙再转交给下届东亚会主办城市大阪市市长矶村隆文。
在闭幕式上,韩国青年表演了主题为“友谊、团结”的团体操和文艺节目。最后,整个体育场围成一个友谊之圈,大家相约在二○○一年大阪再见。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孩子带家长”的启示
顾长华
北京市石景山区为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在全区几十所中小学推出“一带一”清洁家园公益活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由每个孩子带一位家长参加小区的公益劳动。这项活动自去年6月推出后,先后有近10万人参加,受到社会各方面好评。
家长带孩子比较习惯,孩子带家长比较新奇。孩子带家长双休日参加公益活动,对于培养下一代的义务观念、环保意识、献身精神,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荣誉感、责任感,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活动的成功表明,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广大群众遵守社会公德已成为时尚,那种“进门脱鞋子、出门捂鼻子”的反差正在逐渐缩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已成为更多公民的共识。
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既要领导“带”,典型“带”,大人“带”,也可以孩子“带”,关键在效果。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同志《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单行本发行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今年1月29日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讲话的摘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今日起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陆续发行。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区之一的双城市重视对农业的科技和物资投入,粮食产量连续十年保持全省第一,去年该市粮食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6.3亿公斤。粮食丰收后,当地农民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收入显著提高,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2720余元。双城市兰棱镇粮库积极想办法扩大仓储,基本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何宗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