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建筑艺术大家谈

  高层建筑是不是现代化的标志
王军
在许多人的眼里,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化的标志。一个城市似乎高层建筑越多,就越发达;高层建筑越少,就越落后。在这种意识的作用下,近些年来,高层建筑在国内众多城市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沿海开放城市、新技术开发区,高层建筑方兴未艾;而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这些城市重要的历史保护地段,高层建筑的发展也呈难以阻挡的势头,在很多文化古迹周围,我们均可感受到这种“现代化”的气息。
某城市建成了一个高层住宅云集的居住区,一位官员自豪地向新闻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大家不是想领略现代化建筑的风采吗?现在你们不用去外边了,到这儿跑一趟不就全看到了吗?
在一些人为此喝彩之时,另一些人却投去了忧虑的目光。文化界、建筑界近年来多次发出反对盲目建造高层建筑的声音;来自发达国家的建筑师们的态度更是令人瞩目——两年前,世界人居中心曾组织了一个建筑考察团到我国访问,西方建筑师们对我国一些城市大力兴建高层建筑表示不解。他们说,在欧洲许多城市,高层建筑因难以构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正在被淘汰,甚至拆除之中,大量建造高层建筑已被证明是西方国家走过的一条弯路。
发达国家的建筑师对“现代化”提出的忠告,让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难道我们真不懂得现代化的内涵吗?对现代化我们真还存在着某种文化的误读吗?
所谓误读,是指以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人们在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时,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中国传统建筑以低层为主,近代高层建筑始建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1934年上海建成高22层的国际饭店,这是中国早期高层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实例。对于高层建筑这个伴随西方文化渗透而至的“舶来品”,人们看到了它在充分利用土地及投资方面的巨大效益,看到了它对现代建筑材料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时,又由于它来自发达国家,人们就当然地给它贴上了现代化的标签。
高层建筑的益处有目共睹,但弊病也早已显现,而且高层建筑并不等同于现代化。
我们有必要先对高层建筑的发展作一番审视。1883年,美国芝加哥建造了一幢高11层的砖石自承重和钢框架结构的保险公司大楼,是为现代高层建筑之滥觞。1931年纽约建成高381米、102层的帝国大厦,将高层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二战后,世界范围出现了高层建筑的繁荣期,一个重要原因是战后各国经济急需恢复,高层建筑以其建设周期短、社会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备受推崇。1962年至1976年,美国纽约建成两座各为110层、411米高的世界贸易中心大楼;197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110层、443米高的西尔斯大厦,这成为较长时期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进入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高层建筑的建设趋于平淡,人们开始反思高层建筑将人类“束之高阁”之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国外一些科研机构发现,高层建筑阻断了邻里往来,公共活动空间狭小,对儿童成长和老年人的生活均有不利影响。在高层建筑里长大的孩子,因其条件所限,脱离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其智力发育水平相对较低;高层建筑密集区,还易产生峡谷效应,高楼大厦使得邻近街道风速陡增,以至于危害行人与行车安全;高层建筑在抗震、消防、交通、防止犯罪等方面均存在隐患。特别是在数百米高的摩天大楼内,窗户终年紧闭,遇强风房屋还会轻微晃动,置身其中,很难不产生压抑与恐惧感。前不久,一位加拿大建筑师来我国访问,中国同行请他发表对高层建筑的看法。这位建筑师回国后给中国同行寄来了一部电影的录像,并称这能代表他的观点。这部名为《地狱之火》的影片真实地表现了高层建筑火患的灾难和人类的束手无策。
现代化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崇尚技术的时代,先进的技术在使人类得到更多自由的同时,也让人类付出了代价。
经过严肃的反思,人们已认识到现代化并不仅仅意味着工具与技术,它更应包含人类的价值追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层建筑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受到关注,并被概括为反自然、反生态。在许多发达国家,公众已不愿被装入由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组成的紧张运行的机器中,而纷纷涌向郊区享受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美国一些城市近年来市中心区的摩天大楼空房率直线上升,投资商陷入困境;高层建筑对城市历史环境的破坏,也引起了人们的警觉。许多城市纷纷颁布建筑高度的控制法规,如法国巴黎就要求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20米。人们认识到,庞然大物般的高楼如建在历史建筑之旁,只会使这些珍贵的遗产变得渺小起来。这将是文化的劫难。
就在发达国家高层建筑热潮消退的时候,发展中国家的高层建筑却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纷纷提出建造摩天大楼的计划,马来西亚去年竣工的双塔大厦创造了高450米的世界纪录。我国一些城市也不甘落后,目前不仅数以万计的二三十层的高楼大厦在各城市拔地而起,而且涌现了一大批百米以上的摩天大楼,甚至三四百米以上的“亚洲之最”、“世界第一”也正在兴建或即将动工或处于酝酿之中。在这股风气下,有的小城市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建高楼,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也迫不及待地赶这个时髦,以致宝贵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被白白葬送掉。
高层建筑并非没有其存在的理由,关键是,对于一个欠发达的国家,高楼大厦能说明一切吗?我们一定要把西方国家发展城市的教训当作经验来学吗?一定要把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忽视环境、片面追求开发效益的倾向当作规律来认识吗?现在该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第4版(副刊)
专栏:文化谈片

  书想衣裳
赵丽宏
写下这个题目,觉得有点滑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是李白的诗句。李白在京城做官时,也曾遵皇帝之命写诗,于是杨贵妃的美貌便成了诗人的题材。这诗句,便是诗人感叹杨贵妃的倾国倾城之色,把美人的衣裳想象成云彩,把美人的容颜想象成花,这是做诗的惯伎。“书想衣裳”,实在是牵强的借鉴。不过,如果把一本书看作一个人,那么,把书的封面看作一个人的衣裳,大概还说得过去。我想谈的,就是书的封面,书的装帧设计。
早些年,我们这里出书,不怎么讲究装帧,书的装帧大多简单朴素。以简朴为美,似乎也符合国情,但这多少有点“阿Q”。有一次,在美国旧金山一家中国人开的中文书店里,把中国大陆出的文学书籍和台湾香港以及国外的文学书籍陈列在一起,相形之下,这里的书籍“衣裳”就显得有些寒酸,有些书的设计很大气,但用的材料蹩脚,还是露出小家子气——尽管这些书的内容决不逊色于港台书籍。回来后写文章时,我曾这样自我安慰:“书的质量,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涵。”一边这样写,一边暗暗想:如果能出一本装帧精美的书,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我的朋友中,有几位书籍装帧家,因为有过愉快的合作,彼此便成了朋友,譬如陆震伟和袁银昌。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生命草》,设计者是陆震伟。《生命草》封面的底色是深沉的暗金和褐红,从中透出一抹阳光般的亮色,亮色中是一个变形的少女捧着一盆绿草,跪在地上低头沉思。这样的设计,颇合我的想法。在80年代初,这样的书放在书架上,会使人眼睛发亮。已经去世的诗人陈敬容当时看到这本书后,写信来感叹道:“这样精美的书,在我们这里简直就是豪华版了,令人羡慕。”现在看起来,《生命草》仍然让人觉得精美。后来,陆震伟又为我设计了十多本书的封面,每一本书他都不重复自己,努力展现新的创意和风格,他就像一个想象力丰富的时装设计师,为我的这些新书设计出一套又一套款式新颖的时装。我欣赏陆震伟的书籍装帧艺术,不仅因为陆震伟在艺术上有创新精神,有时代气息,他画的封面充满了青春朝气,洋溢着生命活力,能在节俭朴素的条件下,尽量把书设计出精致高雅的格调,这是一种难得的本事。我欣赏陆震伟,更因为他的严谨和认真。他说:“作家出一本书不容易,书出得难看,他们会伤心。”他的封面设计,决不是凭空构想,而是源自对作品的理解。每设计一本书,他都要对书的内容和风格作仔细的了解。十年前,我的一本书出版,一位热心的朋友请了一位名声很大的书籍装帧家设计了封面,想不到,这位大家的设计却被出版社否定了。情急之下,只能找陆震伟。他却不慌不忙,非要把我的书稿要去看过,才画出封面来。我书中的写到的人物,被他用抽象的线条交织在一个颇有现代气息的画面中,这幅画嵌在一片深蓝色的背景中,犹如在海洋中远航的奇妙的船,也像在苍穹中飞翔的神奇的鸟。这样的封面,出版社满意了,我也很喜欢。现在,陆震伟早已是闻名海内外的书籍装帧家,但他严谨认真的态度一如既往。有这样严谨认真的态度,又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不俗的想象力,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书籍装帧家,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了。
近几年,中国人对书的装帧逐渐重视起来。说“书想衣裳”,不再是一句空话。写书的人希望自己的书印得精美一点,买书的人希望买回来的书放在书架上顺眼一点,而出版社,当然希望自己出的书扎眼一点,让人一看书的面孔便生出买的欲望。作者、读者和出版者的这种心愿,成了书籍装帧日益讲究的催化剂。现在走到书店里看看,你会发现中国书籍的面孔变得多彩多姿,也确乎有了豪华的版本。在欣喜的同时,有时也会很自然地想,有些书,是不是太珠光宝气,太浓艳,太花哨了一点。我想,用“珠光宝气”、“浓艳”和“花哨”这样的词来形容有些设计失当的书,大概并不夸张。譬如明明是一本很文雅的文学读物,封面上却夸张地画着两片微张着的血红的嘴唇;明明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封面上却赫然印着一个袒胸露腹的女人……这好比把妓女的装束,硬裹到良家淑女的身上,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前几年,曾有一位我熟悉的老作家因为自己的新著装帧得过于粗糙而不愿示人;去年,又有一位年轻的作家因为自己的书封面太艳俗而羞于赠人。这大概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书籍装帧的至高境界,在于书的衣裳和肉体、精神的高度协调吻合,即我们从前常说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追求新颖,追求精美和别致,必须恰到好处,必须不游离于书的内涵。一过分,效果就可能适得其反。豪华和花哨,决不等同于高雅和美。陆震伟和袁银昌这样的书籍装帧家,深谙此中道理。这样的装帧家多一些,对作家,对读者,对出版社和书店,都是福音。


第4版(副刊)
专栏:艺与人

  庐山下长江边
——青年舞蹈家刘震剪影
元也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虽然这段话与九江无关,但当你生活在庐山下长江边的九江市时,一种同样的感慨也会油然而生。刘震,就出生在这里。
他好像庐山的儿子,几乎摸清了山上的每条小路,辨别了每片景致之间的细微差别,叫出了每处山峦溪流的雅称俗名。他也是长江之子,从小就在江水中游戏,知道江汛水情,更知道岸上的风土人情;一艘船远远驶来,他马上说出吨位、型号、吃水。
大山的高亢和险峻,大江的奔腾与绵延,养育了刘震艺术生命中的狂放、酣畅、悠远、沉雄和探寻欲。祖父师京剧齐派,父亲演梨园武生,母亲则是舞蹈与体操兼擅,这样的家庭给刘震以艺术感悟力,对美的捕捉非常敏锐。10岁进江西省艺术学校,常年的独立生活使他过早对人生怀有一种独特的认识。毕业之后,他本应该去九江歌舞团,但因为个头不足1.60米,只好留在学校。等他终于又长高了一些,便北上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在学院里,他不仅技艺精熟,还喜欢阅读、思考,因而对古今作品的领悟很快,而且常有独到的见地,不人云亦云。在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他赢得一等奖,以后又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表演了独舞、双人舞、舞剧,经常以舞者的风采出现在重大的文艺演出中,被舞蹈界看好,也让许多观众认识到他在舞坛的位置。
刘震舞出的作品很多,《醉剑》、《大师兄小师妹》、《新古典英雄》、《举步维艰》、《山》、《战王与女神》、《孤芳自赏》等都曾得到一片赞扬声,其中有的舞蹈由他自己编导。行家和观众对这些作品各有偏爱,有人惊叹他那近于惊险的高难技巧,有人赞美他的飘逸与流畅,有人感慨他的恰到好处的表现,有人觉得他的艺术感觉超乎寻常,有人则对他的兴味无穷的含蓄连连叫绝。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邢志汶说他表演漂亮,内在包蕴丰富,有现代舞蹈的文化精神。安徽舞蹈家芮淑敏感触颇深:“他的有些文化理解角度我虽然一时把握不住,但他们这些新一代舞蹈家文化起点高,视野开阔,个性鲜明,追求也与众不同,不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舞人了。从他们身上能看出中国舞蹈的前景。”有的观众尤其欣赏《孤芳自赏》,认为从中看到了刘震的聪慧和灵秀之气。刘震说当自己立身于舞台时,剧场、坐椅、观众、道具,一切一切都与自己的舞姿化为一体,沉酣中只有想象的境界在高悬,不可遏制的韵律在流动。
刘震的舞蹈多指向人的心灵,用肢体语言表现心理波澜和情感价值,着重于人的生命意义的阐释。而他平时的为人处世也把情义置放在第一位。我看见他把老一代舞蹈家连搀带架一直扶上九华山;从剧场演出归来,他总是背着拎着别人的服装和道具;只要时间允许,他难得辞谢种种朋友同事同学同乡老师甚至间接的邀请,参加大小非商业性的包括慰问性的演出。
他今年下半年的日程早已排满,主演九江歌舞团的舞剧《路》;参加北京庆祝香港回归的演出;与大庆的舞蹈家王举合作,表演《霸王别姬》;赴加拿大巡演;在国际现代舞大赛中一争高低……因为实在无暇,只得推辞了韩国与香港两大舞蹈团的邀请。他清晨急匆匆走出自己的小屋,至子夜才归,练功排练演出教学,如此繁忙中仍不忘再修一门芭蕾课。去年为了去广东现代舞团学习和演出,一年内居然往还京穗20余次。他说他想要把所有门类的舞蹈都掌握到得心应手的地步,然后融会贯通,创造属于自己的舞蹈艺术,可谓雄心勃勃。
凭刘震的智慧和功力,他肯定如愿以偿。(附图片)
(左图为刘震演出后向观众致意)


第4版(副刊)
专栏:

  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电视歌曲
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5周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新民晚报》联合发起了“90年代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歌曲评选活动”,评选结果已经揭晓。
此次活动历时3个多月,评委会在观众评选出的30首入围歌曲的基础上,按照章程进行终评,从注重歌曲本身的艺术质量和时代特征出发,选出20首电视歌曲。其中专题文艺晚会歌曲有《春天的故事》、《公元一九九七》、《公仆赞》、《当兵的人》、《亚洲雄风》、《雾里看花》、《拥抱明天》、《风从东方来》、《父老乡亲》、《蓝天下的至爱》;电视剧歌曲有《悠悠岁月》、《我不想说》、《天地之间有杆秤》、《三毛流浪记》、《祝你平安》、《千万次的问》、《相信那一天》、《哪里有我的家》、《儿女情长》、《婉君》。这些作品都是老百姓交相传唱的优秀歌曲,题材涉及广泛。
为宣传落实文艺“二为”方针,鼓励“创作源于生活”,东方电视台与《新民晚报》还将举行“电视歌曲的回顾及进一步繁荣”研讨会,并于5月23日举办颁奖晚会。(陈利)


第4版(副刊)
专栏:

  余响不绝于世
北京昆曲研习社为纪念曲社成立40周年,选编并于最近出版了一部十分珍贵的曲谱。曲谱本着40年前俞平伯先生创立“谷音社”(北京昆曲研习社的前身)的用意,即“冀能赓续其绪,空谷传音,余响不绝于世耳”,取名为《谷音曲谱》。
曲谱主要选取的是曲坛上经常拍唱的昆曲折子戏,同时也选入了部分由该社曲友发掘、整理演出的折子,分金、声、玉、振四卷,共100多折。
该书全部为影印,版本则采用百衲本的形式,首选《粟庐》,继则以《与众》、《集成》、《遏云阁》、《六也》、《粹存》、《大全》等次第递补。是为目前昆曲曲谱之大成。(沈纯)


第4版(副刊)
专栏:海外艺苑

  雅尼钟爱历史文化
钟文
一个有独特记谱方式的作曲家,一个只演奏自己作品的演奏家,一个不愿纳入任何流派的音乐家,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一个名传世界的音乐人,已经来到中国,正在上海用音乐召唤万千听众,很快又要在广州、北京一展风姿。
他叫雅尼——YANNI,生于希腊海边的一个小镇,后来定居美国。
他走向世界乐坛的历程始自希腊,无数乐迷从1993年《雅尼雅典卫城音乐会》的音像制品中认识了他,瘦瘦的身材,飘逸的头发,一抹浓密的胡须。在交响乐队和电声乐队的协奏下,他的键盘演奏充满活力。有人说,雅尼的成功,在于他发现了由绚丽、酣畅和一泻而下的快板织体构成的乐思,形成了行云流水般的快意。
赫拉德·阿提喀斯剧场,那是希腊古国一个具有2000年历史的剧场,它的氛围给了雅尼一种特殊的提示。在那场音乐会上,雅尼和众多乐手演奏了他创作的10首乐曲,其中的《桑托瑞尼》、《感情的回顾》、《与陌生人共舞》等乐曲在几年后的今天已流行全世界。14台摄影机的拍摄和现场48音轨的数码录音为这台历史性的演奏会留下了完美的记录。以后,CD和录像带正式发行,一个月后即突破100万张(盒),获得了“白金唱片”称号。
1996年11月,雅尼首次来到北京,为他期待已久的中国巡演勘查场地。故宫太和殿、天坛、长城,一处处历史文化古迹都令他赞叹不已。最后,雅尼与接待他的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达成演出协议,1997年5月16日,雅尼的中国行巡回演出在上海体育馆拉开帷幕并连演3场;5月21日、22日在广州天河体育馆演出两场;5月24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演出,5月30日、31日,“雅尼紫禁城音乐会”将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广场举行。大殿广场将搭起4000个坐席,雅尼和他的乐队将分布于大殿前的3层台基,用自带的130多吨的器材演出,演奏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桑托瑞尼》、《与陌生人共舞》、《感情的回顾》及新创作的《怀恋》、《爱是一切》等近20首乐曲。中国观众将实地感受人类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互相拥抱的特殊韵味。
今年3月下旬,雅尼刚刚在印度泰姬陵前举行了3场音乐会,中国北京的太庙是他在世界著名文化遗迹演出的第三站,他的目标中还有墨西哥的太阳神殿、埃及的金字塔。在北京与新闻记者见面时,雅尼张口就说,你们知道,100多人的乐队飞越这么远并不容易呀!来中国举办音乐会是我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


第4版(副刊)
专栏:

  交响乐西北行
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一行百人,从五月十七日开始至五月二十三日分别在兰州、西安两地举行“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一九九七交响乐西北之行大型世界名曲精粹系列音乐会”。此次中国广播交响乐团西北之行阵容强大,还特别邀请了郑小瑛女士为乐队指挥,由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和湖北省孝感市天平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孝感市天平实业有限公司投入大笔资金从事这一活动。


第4版(副刊)
专栏:

  时代呼唤《穷官》
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邀请评论家、作家在北京举行山东作家杨文学的长篇报告文学《穷官》作品研讨会。洋洋洒洒二十万言的长篇报告文学《穷官》,描写了山东沂蒙山区贫困县蒙阴县在市场中阵痛与崛起,以诗化的语言和新颖的视角讲述了县委书记团结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带领五十一万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评论家们认为它成功塑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县委书记崭新的形象,在报告文学领域中具有某种突破和超越。


第4版(副刊)
专栏:

  三十三载风采依旧
为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三十三周年,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于五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五日在北京世纪剧院推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首演于一九六四年,三十余年历演不衰。琼花的四代主演白淑湘、薛菁华、冯英、邹之瑞最近专门在京与记者座谈。


第4版(副刊)
专栏:

  专家讨论中国声乐
来自各地的声乐教育家、歌唱家、词曲作家近一百六十人最近聚会北京讨论中国声乐。由中国声乐学会主办的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六十余篇,以中国声乐的理论体系,如何创造高水平的中国声乐艺术作品,培养优秀的中国唱法歌唱家,早日建成“中国声乐学派”等为题。赵沨、金铁林、冯光钰、姜嘉锵等专家出席了会议。


第4版(副刊)
专栏:

  各呈风格的“中国画五人展”
五月十日至十五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的“中国画五人展”,展出了五位青年画家的中国画作品五十余件。五位画家分别是杜少虎、周小儒、向阳、韩倩、张伟。这是一个有共同艺术主张和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联展。
五位青年画家都先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就读。来自江南的画家周小儒的画,注重传统并具有独特风格。向阳的画借鉴了版画的某些技法,在玻璃版上精心铺陈的色彩,过渡自然,人物造型有明末陈老莲的遗风。天津女画家韩倩的画多作大幅,注重视觉冲击力,强调画面的气势。天津画家张伟的人物画颇具特色,手脚奇大的人物,整个画面充满着都市的韵致。洛阳画家杜少虎以戏剧人物为题材,人物造型生动传神,充满笔墨情趣。


第4版(副刊)
专栏:

玉洁冰清李仁臣(北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