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科技)
专栏:

  中国高科技企业——
如何把蛋糕做大
本报记者杨健
呼唤巨人
到高新技术企业采访,在不少企业家的案头上都能看到一本书:《我看英特尔》。
书是英特尔(Intel)公司的华裔副总裁虞有澄写的,作序的包括两位国内高技术企业的巨头——北大方正的王选和联想集团的柳传志。中国最负盛名的计算机专家,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计算机企业的成长史写序,的确让人顿生兴趣。然而序言写得毫不轻松。面对未过而立之年、产值已过百亿美元的英特尔,王选的问话振聋发聩:全球500强中,有日本、韩国的高技术集团,甚至也有墨西哥、委内瑞拉的高技术企业。而中国,除了台湾的宏碁之外,其他的公司在哪里?
柳传志的序很短,给人的印象是:“赶快行动,不能再晚了。”
实际上,感受到这种紧迫的,远远不止王、柳二人。宏碁集团董事长施振荣不久前在北京国贸中心说过一句话,给国内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么长大,要么回家(Gobigorgohome)。”逐鹿于瞬息万变的高新技术市场,固然“船小好调头”,但没有“航空母舰”,巨浪涌来难逃没顶之灾。IBM、DEC之所以能顶住一年数十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微软之所以面对网景公司强有力的挑战毫无惧色,就在于凭借巨大的规模建立起了一种“超稳结构”。反观我们自己的高技术企业,与人家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李坚副处长提供的数据,1995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为2782.5亿元,总利润是212.5亿元,纳税14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41%和90%,步子不能算慢。但承载起这些数字的,是14533家企业,分散化经营的态势非常明显。作为国内高技术的龙头企业,1996年联想集团的总产值约为70亿元人民币,四通是60亿元,方正是30亿元,其利润都在1亿元到2亿元之间。而同年,美国前20家高效益企业中至少有4家高科技企业,其中排名第五的微软公司盈利达448亿美元,一家公司的利润就17.5倍于我们全国高技术企业的总和。
在巨大的差距面前,四通集团的总裁段永基自嘲:以这样的规模,我这种“企业家”还远不“到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呼唤巨人。
“二次创业”多坎坷
32年前,后来的英特尔公司董事长摩尔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计算机芯片集成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一条直线。30多年来,计算机技术果然一直沿着这条直线奇迹般地发展。然而纵观全世界计算机企业,没有一家在这样长的时间里保持了直线式的发展速度,包括摩尔所在的英特尔。
度过初创时的超高速增长期之后,我们的一些大型企业目前正处于一个“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山重水复”的平台上。怎样选择适合本身特点的定位,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迎接国外大型跨国集团的挑战,许多高技术企业踏上了“二次创业”的艰难历程。
“二次创业”是与“一次创业”相对而言的。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次创业”,以“解放生产力”为最大特征,在僵化的体制下压抑了多年的能量从改革的火山口中喷薄而出,气势之盛,令人振奋。
十几年过去了,从“二次创业”的环境看,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观念更先进了,思想更活跃了,信息更灵通了,规则更健全了,经验更丰富了,但与此同时,竞争也不可避免地更激烈了。
——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希望靠一项新成果永占市场已成痴人说梦,而现成的技术储备挖掘到了一定的深度,企业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的压力越来越大;
——市场日益开放,对手日趋成熟,企业一方面要招架蜂拥而至的大型跨国集团的挤压式竞争,另一方面要不断保持创新优势,摆脱模仿速度越来越快的后起者造成的市场压力,同时还要与各种不正当竞争进行斗争;
——市场的成熟度与消费者的心理成熟度还不成比例,市场规则逐步与国际接轨,使企业无法完全依赖政府干预来设置“保护”的门槛,而消费者盲目崇洋的消费心理,却令人遗憾地营造了一种不利于民族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竞争的强度和规模扩大之后,企业对风险投资的需求日渐迫切,而金融业的改革刚刚进入提高风险意识的阶段,资金快速流向潜力巨大的新项目的机制尚待完善;
——事业的初见成功,助长了一些人“宁当鸡头,不作凤尾”的思想,企业出现分化,人才流失严重,创业阶段的优势在逐渐消减……
“二次创业”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怎样解决这些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可喜的是,在记者采访过的高技术企业领导者中,绝大多数人在承认困难的同时,都表现出了一种理智的乐观。一位集团总裁这样告诉记者:如果说“一次创业”是武松打虎,那么“二次创业”则是倚天屠龙。层次不一样,难度当然不一样。要是三拳两脚就能“屠龙”,我们还用提什么“二次创业”呢?
通向巨人之路
国家经贸委研究室的陈伟博士认为,“二次创业”应该围绕技术创新这一核心,在管理创新、竞争战略创新、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王选教授是技术创新的极力宣传者。北大方正的股票自1995年1月上市香港以来,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势头。当地报纸对此评价如斯:方正的背后有北大。深挖北大的潜在财富,是方正的既定方针。从王川博士的人工麝香新工艺,到石青云院士的指纹模式识别系统,经过方正的打磨之后,都已成为方正新的产业增长点。
围棋里有“做眼”之说,一块棋围得再大,如果只有一只“眼”就不能算是活棋。培育新的技术经济增长点,形成规模,左右逢源,正是目前一些高技术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实行“多元化”战略的本意。四通集团的多元化发展因为打出了“与巨人同行”的旗号而格外引人注目。由于与国外大财团建立合资企业时未能控股,四通的举动一度被称作“引狼入室,与狼共舞”。总裁段永基对此颇感冤屈:在企业尚无实力独自面对国际市场你死我活的竞争时,只能暂时让人家占大股,承担大部分风险。今天许多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当年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发展战略无定则。和四通“与巨人同行”的战略不同,联想集团扛起了“发展民族高科技”的大旗,致力于与巨人抗争,几经挫折,终于在群雄逐鹿的中国电脑市场坐上了头一把交椅。
同样,企业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要说共性,最大的共性就在于它以人的协作为前提。“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东北大学软件集团总裁刘积仁说,三星公司的研究开发部门有100名博士,贝尔实验室有3500名博士,都合作得非常好。东大软件园要创造的,正是这样的环境。
在亚都科技集团成为全球加湿器第二大供应商之后,总裁何鲁敏告诉记者,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交班。“企业度过10年创业期,不少人做很多事都已形成套路,所以感到非常顺,其实这不是好现象,说明企业已经开始老化了。近几年,企业文化、经营哲学都发生了变化。当初靠胆量,如今靠知识;当初靠人治,如今要靠法治。当年跟我一起干的人都是没文化的,这不行。要再往前走,任职5年以上的中高层领导都该下岗了。这是发展的规律。”
就在本文交稿付印时,从珠海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曾闻名遐迩的巨人集团因管理不善和一味扩大规模而濒临倒闭。严酷的事实从另一个侧面给人以深刻的警醒。
参加过马拉松比赛的人,大都有这样的经验:起跑和冲刺并不是最艰难的,倒恰恰是在中途,总会有那么几处地方让人吃不住劲,只有把那几处挺过去,后面的路才会越跑越轻松。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到今天,大概也就是跑到了这样一个考验意志和体能的关键之处。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应用技术开发企业应为主体
许金和
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企业。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为之服务的技术开发体系。只有尽快形成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专门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体系,才能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应用技术,才能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和企业的自身条件,决定了它应该成为专门应用技术开发的主体。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企业成为“主体”的前提。首先要形成这样一种共识:企业是专门应用技术开发研究的主要需求者、承担者、投资者和受益者。企业决策层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对专门应用技术要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攻关能力。
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成为“主体”的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在技术创新工作中处于先导地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通过构筑以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成为“主体”的重要支撑条件。目前,大中型企业建立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的还不多,迫切需要加快这一工作。
政策引导,社企共建,是企业成为“主体”的重要条件。国家、地方各级主管科技工作的部门应该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扶持企业成为“主体”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则应着重建立起有利于形成“主体”的激励机制。同时,专业科研单位也应该面向企业,积极参与科研开发,尽快帮助企业从根本上摆脱主要技术来源过分依赖于国外的被动局面。
联合攻关,重点突破,是企业成为“主体”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许多工业企业综合实力还不很强,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开发研究并有所创新是一条捷径;此外,通过“产、学、研”联合不仅可以加快现有开发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企业成为“主体”的建设。当前,企业应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指导下,集中财力、物力着重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如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综合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技术,重点突破,有所创新。
企业成为专门应用技术开发研究主体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企业自身积极努力和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随着企业开发研究主体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必将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10版(科技)
专栏:

  “开口通”:人机对话新突破
柯文
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通信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电话更被人们频繁地使用。许多城市的电话号码已升至8位,移动电话号码高达10位乃至12位,长途区号也在不断升位,以致人们要拨打电话时,不得不翻阅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本或搬来厚厚的名片夹。
一种新研制的人机对话装置——“开口通”解除了人们这一烦忧。它是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微电脑控制自动电话拨号装置,你只需预先录入人名、电话号码等信息,然后再用语音录入这条信息的关键词(比如人名),“开口通”便会记住这句话。当你想拨打某个电话号码时,只须口述已录入的那句话,“开口通”会自动调出相应的电话号码并通过电话拨打出去。这样,翻电话本和拨号便都由它代劳了。
这一先进的人机对话装置是由科豪北京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专利发明人苏明研制成功的。经有关专家检验鉴定,这一装置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98%,可用于任何一部音频电话。


第10版(科技)
专栏:

  通译之路
何文
4月的北京,春意暖人。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软件交易会展览会”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天津大通通译计算机软件研究所的通译英汉/汉英科技翻译软件包,在展览会上大出风头,被展览会推荐为新产品软件奖。
说起“通译”翻译软件,这还得从其创始人、研究所所长陈光火谈起。
陈光火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遥感专业。1989年到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进修一年期间,他每天案头的资料堆积如山。诸多的科技书籍都是英文撰写的,他不停地查字典,总也没个尽头。他不禁想:怎么能把这么多宝贵的科研时间都用在查字典上,有没有其他办法替代人工查字典来提高工作效率呢?
就这样,在澳留学期间,他除了圆满完成出国访问进修任务外,还迷恋上了本专业以外的中、英文机器翻译事业。
他知道,从我国机器翻译第一次上机试验成功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它在我国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以前的系统都不够实用,仅限于旅游等狭窄领域。要建立起一个新的机器翻译理论、完善的语法体系,完整的多领域、多专业的词库和简单方便的操作过程,仍然是一个艰难的攀登。
从未涉足机器翻译的陈光火开始一步一步向这一未知领域探索。经过大量的英汉对译句子的分析对比,陈光火认识到必须攻克两大技术难题。难题之一是如何使计算机分析识别不同的英语句型,并且能按汉语语序表达。难题之二是英语词汇一词多义和一词多性现象非常普遍,如何使计算机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经过艰难的探索,陈光火发现,透过成千上万的英语单词背后存在着有规律性的东西,不同词性的结合可以合并成不同的词团,词团之间的修饰和移位是有规律的,需要总结出几千条规则。在研究过程中,他抛弃了传统机译的思路,从无规则翻译入手,并借鉴“野蛮翻译”技术,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语法体系,把相关专业完善的中英文对照句子输入到一个数据库中。
1992年底,通译软件终于诞生了它的第一个版本。陈光火走出研究所,向社会大市场展现这一新成果。许多人开始了解通译,认识通译,并使用上了通译。V1.0版通译软件在DOS环境下运行,有4个专业词汇库,功能也比较简单,只有全自动翻译和词典两个功能,许多用户请求研制人员从诸多方面改善软件,渴求早日使用到满意的软件。
科学的险峰崎岖陡峭,每攀登一步,都要为之付出辛勤和汗水。原先共同开发软件的人员有的忍受不了创业的艰难,流向了其他单位,他们带走了技术,也给开发工作造成了暂时的停顿。个别临时词库录制人员为了捞取更多的酬金,故意把不同专业的词库互相混淆,也给工作造成了障碍。陈光火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把全部资金和精力都投入到开发中去。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反复的研制和修改,1995年底,通译软件第三版诞生了,高质量的产品为拓展市场奠定了雄厚的基础。V3.0版本通译汉英、英汉翻译软件是一种由外围功能模块、核心功能模块、词汇库三大部分组成的双向性科技翻译软件系列。涉及的专业范围包括机械、电信、经贸、化学等20多个专业,并且具有预处理与自动检错、批量翻译、实时翻译、全自动翻译、人机交互式翻译、用户自定义词库、记忆功能、文件后编辑修改词典、块定义翻译等十大实用功能。词汇库也非常丰富,收录了通用科技词汇20万条,专业词汇300多万条。同时根据用户需要研制出了4种版本:家用版、标准版、专业版和综合版。软件的翻译速度达1.5万字/小时,全自动翻译可读性达85%以上,交互式翻译可读性达95%以上。
目前,研究所正在全力开发通译第四版,除了增加词库量之外,将开发重点放在应用于Internet网上。在你漫游于Internet上时,只要轻轻一按键盘,即可实现屏幕翻译。青年发明家陈光火心中只有两句话:开弓没有回头箭,坚持奋战必成功。


第10版(科技)
专栏:

  胸襟海括世界风
——访高能集团总裁薛频
本报记者陈祖甲
就像现代科技的发展瞬息万变一样,在十几年前还只有一间20平方米操作间的小公司,如今竖起了高能集团的大牌子,成为我国通信行业独树一帜的高技术企业。它拥有5亿元资产,向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的1800多个邮电局捧出了自己的8大系列30多种通信高技术产品。要问高能集团十几年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记者特地访问了高能集团总裁薛频。
一个有见识的实干家,脑子里总是装着许许多多问号,又具备探解问号的动力。薛频从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江苏无线电厂。4年工夫,他完成了10多项科研项目,并发表了20多篇论文。由于当时体制的约束,他的成果只是展品。怎么把这些展品变为产品、商品?他企盼着挣脱这条无形的缰绳,到市场上自由驰骋。
创业从来是艰难的。薛频用几百元换来个营业执照,同几个朋友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里操作。“千里马新技术开发公司”就这样在1984年开张了。当时千里马公司得知:邮电部门正在改革,采用新技术,将原来的电话包月制改为复式计费制,需要电话交换机计费装置。实用的信息!他们几个人靠吃方便面度过了20多天,制出了第一套计费装置。薛频背着它到邮电局去安装调试。成功了!这套装置不仅解决了自动计费的问题,而且提高了电话接通率。
对于办科技实业,薛频有他的见解。他说:“办公司的根本在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回报率。”这样,高能集团上马伊始就非常关注技术进步,以提高这3个比率。到1989年,千里马公司生产出TDC准电子电话交换机计费系统、PSC程控用线路集中器等5个系列14个品种的产品,人均年创利达到8万元。
世界电信业逐渐进入以光缆和程控为代表的数字通信技术阶段。薛频看到了这个发展趋势,将主攻方向转入传输设备产业化,千里马公司更名为高能集团。
1994年高能集团专门建立了研究院。高能集团每年在这里至少投入400万元,确保集团能研制一代,小试一代,生产一代,形成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良性循环体系。过去千里马公司每年只有1—2个新产品投产,成立研究院后,高能集团每年能拿出6—7个新产品。目前高能集团向社会提供程控用户线路集中器、数字线路增容系统、数字光纤用户环路设备、高速率数字用户线传输系统、无线本地环路系统等8大类30多种产品。
如果说,高能集团在初创阶段是自愿组合,自筹资金,凭着理想,合作实干的话,现在则提倡“进取、敬业、合作、创新”精神。这是具有中国人特点的高能集团的企业文化。高能人创业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先后被戴上“江苏省最佳形象企业”、“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百强”等桂冠。记者集纳高能人的手笔,合成一首小诗,以表达高能人的风貌:踏平崎岖成坦途,清风朗月护人行,寒梅枝高香自远,胸襟海括世界风。


第10版(科技)
专栏:

  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陆群
每天下班回家,当你打开影碟机欣赏最新影片的时候,当你打开数字手机随时随地与新朋老友亲切交谈的时候,当你通过联网的电脑在国际互联网上惬意地冲浪浏览的时候,你是否真的感到数字化生活时代已经来临了?以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一场融合了计算机应用、网络数据通信、信息处理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我们身边迅速展开,它深刻地改变着人类对时间、空间和知识、能力的理解,正在形成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信息经济。
近年来各宣传媒体围绕着计算机与网络展开了激烈的宣传大战,似乎人们只要联上国际互联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信息高速公路了。这使众多商家趋之若鹜,纷纷投入巨资购买设备,盲目引进技术,而不是从国情出发分析市场需求。目前行业界有几种现象值得关注,一种是利用行业部门特权,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搞不公平竞争。一种是某些企业急功近利,大量盲目购买、引进国际上早已过时的机器设备和网络技术。
国际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信息丰富,最大的缺点也是信息的丰富,进入其中好似步入信息海洋,良莠不分难以取舍,安全性、保密性差。更重要的是国际互联网不符合中国人的文化社会心理,纯西文的界面也阻碍着信息交流。信息产业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色,决不能仅依靠技术上的优势。
最近的一次传媒调查表明,36%的人认为英文环境是阻碍其上网的因素;其次是信息的组织建设,人们上网更多关心的是与自己有关的信息,需要大量有地域色彩、民族风格的信息;再次是必须要有管理,避免信息垃圾的产生和信息资源的浪费。
政策、投资、规范是推动民族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国家网络建设为例,就必须有一个完整协调的计划。首先要建设全国统一的高水平数据通讯网络,追求长途、短途、有线、无线的统一运行管理,打破行业、部门、地区界限;其次要建好专用信息管理网,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都建立在国家公网之上,坚决避免一个工程建一套网,结果是“多网低水平”,只顾部门地区的短期利益而忽视国家整体的长远发展;最后要充分引入市场机制,搞好中文增值信息服务。


第10版(科技)
专栏:

  走下讲坛的陈幼松
王友恭
80年代中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幼松因故走下了讲坛。
身体还健壮,思路仍敏捷,下半辈子怎么过?自立课题搞科研——没有经费;下海经商——非我所长;下棋、玩鸟——非我所愿。当时正值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多次改行,是个‘杂家’,是否可以写点文章向社会普及一些科技知识?”性格开朗的陈教授想定后说干就干,他开始给一些报纸、杂志投稿。
他上大学时学机械专业,50年代读研究生时专攻材料,80年代初曾赴美国攻读计算机专业,在大学里开过焊接工艺专业课,出版过8本高技术译著。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大大开阔了他的知识面,也为他不断拓宽自己的科普范围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他常常是在一段时间内充分调研一个准备扩展的科普新领域。在吃透这一领域国内外的情况之后,再从各个角度写出适应各类读者口味的系列科普文章,少则两三篇,多则十几篇。到90年代初,他就已发表了450多万字的各种著作。
随着科普作品的大量发表,陈幼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向他约稿的来信雪片般飞来。1992年,他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1000多字的关于虚拟现实的文章,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几个青年登门向他了解这一学科的前沿动态。1993年4月,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陈教授在当年7月便率先写出了介绍信息高速公路的文章发表在《计算机世界》上,随后10多家报刊相继发表了有关信息高速公路的文章。近年来,有不少国外的最新科技发展动向都是陈幼松最早进行综述介绍的。
社会的认可成为他努力写作的巨大动力。90年代初,他在发表了400多万字后,又为自己提出了写作科普文章1000万字的奋斗目标。
从那之后,陈幼松顶着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压力,寒冬炎夏,从早到晚,埋头笔耕。他常常是晚上躺在床上构思,第二天凌晨开始动笔,有时一连写作几个小时,一天写好几千字。他每年都要在几十种报纸杂志上发表数百篇文章、上百万字。据不完全统计,到1996年中,他已完成了发表1000万字的写作计划。
去年春天,全国科普工作大会之后,他单独承担写一本全面介绍高技术知识通俗读物的任务。到去年9月份,一本24万字的科普读物《大众高技术》便出版了。
陈教授告诉笔者,他在写作过程中力求使这本书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力求对高技术的各个领域都有准确、必要的介绍;二是新:即资料新,全书24万字是在已经发表的1000万字的基础上加以浓缩、提炼出来的,其中1/3的内容是国内外最新的资料信息,国际高技术方面的重大事件差不多都有所反映;三是浅:在文字表述上力求深入浅出,多用比喻,凡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读者均可读懂书中对各个高技术领域的介绍。
走下大学讲坛,跨上科普讲坛的陈教授有一个心愿。他说,科普工作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不可少的环节,希望全社会都重视科普,关心科普,支持科普,尊重科普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第10版(科技)
专栏:

日前,来京出席’97北京激光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技术研讨会的国外客人在清华大学参观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我国第一台煤粉旋燃器。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