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河东大地筑路潮
——运城地区实施公路扶贫战略纪实
张岸涛侯忠礼
一条条新修的公路,从中条山到汾河湾,从黄河滩到峨嵋岭,纵横交错,宽阔平坦,将1.4万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山西运城大地装扮得如诗如画。
——“八五”开始,到1995年底,450万河东儿女共投义务工2.5亿个,自筹资金12.1亿元,新建、改建、拓宽干线和县乡村公路24511.1公里,新建干线和县乡村油路(水泥路)5148.6公里。5年修路里程是建国43年修路总里程的5倍还多;
——1996年全区完成新建、改建、拓宽干线和县乡村公路10260.3公里,新建高级、次高级路面2739.8公里,创造全省之最;
——到1996年底,全区3310个行政村全部通机动车,有2935个通公路,占88.6%,有2316个通油路,占70%,全区215个乡镇,有202个通油路,占93%。
逼出来的觉悟
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曾经辉煌。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却一直步子不大,最大的羁绊就是公路不畅;全区数万亩黄河滩涂和峨嵋岭黄牛系列产品开发,曾先后吸引日本、美国客商前来问津,但由于交通问题,客商扫兴而去,这件事对运城人刺激很大;近年来地区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林果业已逐步成为全区的龙头产业,但由于公路不畅,1989年一场连阴雨,万荣县三文的40万公斤优质苹果烂掉,人均损失上百元。公路不通,经济难兴:眼睛不明(商品观念差)、耳朵不灵(市场信息差)、资源没用(产品变不成商品)、人民受穷。活生生的事实迫使运城人反思自省。于是,地委、行署在确立建设“两个基地”(棉果菜畜和农副产品加工)、甩掉“两个包袱”(农民收入低和人均财力低)建成“两个大区”(农业大区和工业大区)的发展思路之后,首先将公路建设作为先导性基础产业,列为“重点富民工程”,作出“动员群众,自力更生,大办交通,兴运富民”的战略决策,并把每年11月份作为全区的“全民义务修路月”,集中组织公路建设大会战。
带出来的高潮
“为官一任,畅通一方”;“修路识干部,工程见政绩”。
在全民义务修路这场人民战争中,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91年,“全民义务修路月”开始后,万荣县不开动员会,不发动员令,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直机关党员干部3000多人到黄河滩参加整治滩涂、修建道路的义务劳动,新建了一条34公里的高标准通滩路。一级做给一级看,群众跟着党员干,一场规模宏大的筑路运动,就这样悄然展开。
平陆县坡底乡有一条公路,群众称为“阳娥路”。刘阳娥是坡底乡的乡长,在修川姚公路中,她一连两个多月吃住在工地,和群众一起劳动。数九寒天,脸冻得像柿树皮,鞋烂得露出脚趾头。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房东大嫂晚上就着煤油灯,一针一线为她做了一双老山棉鞋。群众说:“没有阳娥,哪来的川姚路?”
东沿河公路建设中,鱼林村采取的是任务到人,自愿结合。有些少人无力户,便无人结合。副村长曹小点叫上3个兄弟站出来:“我们弟兄4个都是党员,跟我们来!”别的组20天完成任务,这个“老少组”却在山上顶风冒雪干了一月零四天。小点的爱人每天干半天活,给40多口人做饭,到黄河里挑水,到工地上送水。有人问她累不累,她眼圈红红地说:“咱又不是铁打的,白天硬撑着,晚上骨头就像散了架,可我男人是党员,是干部,只要他能在人前直起腰,我就是死也情愿!”
地区交通局是全民义务修路的指挥中心,局长原泽俭是义务修路总指挥部的办公室主任。在如火如荼的修路热潮中,他和一班人研究制订规划,制订实施方案,搞组织设计,落实目标责任,并带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分赴各县市检查指导,忙得废寝忘食。一次在绛县现场办公时,由于连日过度的紧张和劳顿,他晕倒在地,可输液期间,还让县交通局的同志汇报工作。
最贵是精神
黄河、条山、黄土地,铸就了河东人粗犷豪放的气度和宽阔的胸怀。为了公路建设,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闻喜县侯村乡在安排村通油路工程时,没有安排焦山村,因为这个村太穷。但村民们却提出:“为了不绝后,拼命也要修公路!”这个口号强烈地敲击着每个人的心(由于公路不畅,这个仅400多口人的山村,光棍队伍已增至30余人)。全村上下一心,连投工带捐资达到13.5万多元。经过两个多月苦战,终于开出了通往山外的公路,在庆祝通车典礼上,书记、县长望着焦山村的父老乡亲的高兴劲儿,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稷山县有个叫原保印的农民,患脑瘤症,医生诊断他最多能活三年。他得知自己的病情,毅然决定离开医院:“回!辛辛苦苦挣的钱,不能窝窝囊囊扔在医院里。”病不看了,但他却和原争气、原吉利、苏春龙3人筹资260万元修筑佛营公路,这一惊人之举,几乎使所有的人都大惑不解。他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残疾的女儿,还有两个未成家的弟弟。原保印说:“人活百岁,终有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平生有两个心愿:一是乡亲们不再受穷,二是给后辈留下点什么。佛营公路修通,我的愿望可以实现。”这就是这个普通农民的力量源泉。病情最严重时,他走100米要拄着拐棍歇几回,但随着公路的延伸,他竟能奇迹般地爬几里山路而大气不喘。1995年“七一”,他在工地石崖下,庄严地向党旗举起拳头:“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省委书记胡富国在佛营公路通车典礼上高度赞扬说:“这个农民的精神,是一笔伟大财富!”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节地:潜力就在脚下

  新技术的采用,加快了采煤,也加快了土地塌陷的速度,地丢了,表土也丢了。兖州人实施“抢土工程”抢回地表土近六十万方——
寸土不失
王业龙
地是有价值的,土也是有价值的。山东省兖州市的“抢土工程”,便是冲着地表土去的。
兖州煤炭资源富有,矿区总储量达到30.5亿吨,可供开采120—150年。兖州的地下煤层储量集中,且又深又厚,一般厚度都在7—12米之间。
作为有20多年采煤历史的老矿区,煤给兖州人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苦恼。全市每年塌陷耕地都在千亩以上。到1996年底,全市已塌陷的地近16000亩,这对全市耕地仅有57万多亩、人均耕地不到1亩的兖州市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
兖州市土地管理局从1987年成立起,就致力于塌陷地复垦。10多年来,先后复垦土地1800多亩,其中耕地800多亩,养殖水面940多亩,既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也富裕了矿区无地农民。
1994年,采煤技术的提高给兖州塌陷地复垦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这以前,兖州市各矿都是分层采煤,每年采2—3米厚,厚达7—12米的煤层通常要用3—5年才能采完。由于煤炭是分层开采,地表耕地也是逐年塌陷,有关部门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复垦塌陷地,处理地表土。1994年后,各矿都采用了先进的“放顶煤”技术,厚达十几米的煤层一次便可开采完毕。采煤加快了,土地塌陷也在加快。有的耕地采煤后,几个月内便全部塌陷。
一次性深度塌陷的后果是严重的。农民春天种上庄稼,秋天就全叫几米深的积水泡了。令人忧虑的是,这不仅使耕地大面积减产,而且使宝贵的地表土迅速沉陷于水中。
兖州人的目标是:“土尽其用”,“地尽其用”、“寸土不失”,就算地抢救不了,地表土也该保住。为了把每一寸土都抢回来,他们开始实施“抢土工程”。
兖州市土地管理局为了准确掌握塌陷时间,请煤矿根据煤层厚度、煤层与地表之间的深度、采掘面大小、地质构造等情况,算准塌陷的地块、面积、塌陷地与非塌陷地之间的距离、坡度等,这样有利于在土地塌陷之前先把表土抢出来。
为了抢土,兖州市每年要动用挖土机、拖拉机和各种车辆上万台次,把塌陷地块的表层土先运到外面储存起来,堆成一个个土山。地塌陷后,对浅层塌陷区和缓坡区进行回填,上面覆盖厚厚的一层表土,使塌陷区又能改造成耕地。
近3年,兖州出现的一次性深层塌陷,共塌陷了300亩土地,兖州人一刻不误地抢了300亩土。塌陷前,每亩地都要深挖3米土,每亩能抢表土2000方,300亩合计60万立方米,堆起来就是一座长宽各100米、高60米的土山。
用这60万方土,他们回填了20亩耕地,其他的,部分用于平整田地,大部分用于烧砖制瓦。不用白不用,用了这儿的土烧砖,也就节约了别处的土。3年来,兖州人用抢出来的土烧了6000万块砖,相当于节约了75亩耕地。
20亩加75亩,不到100亩。对于拥有57万亩耕地的兖州来说,似乎不算什么,但兖州人不这样看。兖州人说,再多的耕地不也是100亩100亩地加起来的吗?
编后
耕地是宝贵的,表土也是宝贵的,因为表土是耕地生命之所在。
表土是生命的创造物与聚集体。地球上的生命已有30亿年的历史,而土壤的出现还不到4亿年。从裸岩到土壤,经过风化,又经过生物的侵蚀、分解、掺合,日积月累,才完成了演变的过程。
形成一寸表土,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表土丢失了,岂不可惜!兖州人惜地也惜土,正是他们理解这一点的结果。
人们啊,请珍惜表土这“生命线”的生命。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且将心愿绘蓝图
——农业部武陵山区10年扶贫掠影
习少颖
1226万人口的武陵山区,地处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处,包括贵州铜仁地区、重庆市黔江地区、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土家族苗族湘西自治州。
这里千峰叠翠,百鸟争鸣;这里走出过贺龙、沈从文等一批重要将领和文人。但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原因,武陵山人一直贫穷,1985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60%人口未脱贫。1986年,农业部在武陵山区实行定点扶贫。
10年过去了,武陵人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228元增加到1995年的825元,贫困人口下降到32.6%。大多数群众生活基本上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向脱贫致富阶段的转变,一些地方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武陵山区的贫困集中反映在粮食产量的低而不稳,农业部的扶贫工作就由此入手。
10年里,农业部和四地州的同志共同努力,不懈地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坡改梯”、兴修水利工程等农田基本建设,以改善生产条件。
黔江地区8年累计改造中低产田88.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7.7万亩。贵州铜仁地区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该区的5个贫困县10年共建各类水利设施1800多处,有效灌溉面积从1985年的38万亩增加到60万亩。
武陵山区虽然资源丰富,但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科技水平低。从1986年起,农业部在武陵山区实施了温饱工程、丰收计划、绿色证书、种子工程等,推动了该地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8年后,受益粮食作物达到1056.6万亩,增产粮食7.19亿公斤。“丰收计划”在黔江、铜仁两地区实施后,人均粮食分别由扶贫前的200多公斤增加到373公斤和553公斤。
练成看家本领
要稳定脱贫,还必须立足当地资源,发展支柱产业。这是农业部扶贫工作的第二步。
中国农科院茶叶所的专家论证,武陵山区有发展优质茶的丰富资源和优越环境,于1992年起与贵州印江、石阡等县签订合作协议,开发新茶园,改造老茶园。在专家指导下,印江建成高标准茶园18万亩,研制成的“梵净翠峰”、“梵净雪峰”、“梵净山净芽”等系列茶,在1995年10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全部获奖。制茶业成为看家产业。
湘西自治州的椪柑业已成为农民摆脱贫困的新经济增长点。1985年,农业部、湖南省农业厅批准了建立武陵椪柑基地的项目建议,并拨款50万元建设山岔坪椪柑母本园。至1995年,全州椪柑面积已达25万亩,挂果11万亩,全年总产值1亿多元,桔农户平均收入过2001元,发展椪柑生产脱贫致富的农村人口达45.8万人。
好钢用在刀刃上
10年间,农业部累计向武陵山区投入扶贫资金8800多万元和化肥、柴油等物资,帮助引进了世界粮食计划署湖南、湖北、贵州省武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日本政府粮食援助等项目,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1986年以来,农业部重点帮助牧渔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对牧渔业19个项目投资418万元,提高该州种畜、种禽和鱼苗鱼种的生产繁殖等供种能力;投资51万元建设了龙山县八面山草场等四大人工草场;投资70万元,协助地方新建一条肉兔、乳猪、家禽综合生产线和牛羊肉分割生产线,推动能带动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形成。
农业部10年来投入黔江地区103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粮食和畜牧、水产、果园、蚕桑、药材等支柱产业,共计49个项目。投入贵州铜仁地区扶贫资金1126万元,援助各种项目61个,主要涉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都已先后建成受益。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读者来信

  草莓变酸的警告
新华社记者李荣
时下,草莓大量应市。但消费者普遍反映:草莓多是多,价也不贵,但酸淡者居多,清甜者绝少。有关农业专家据此提出警告,像草莓这样的经济作物,如果只着眼在“经济”两字,而忽视种植质量,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是对长远市场效益的不负责任。
我国引种草莓的历史是在沪郊宝山区“开篇”的。上海市场打开后,去年每公斤最高卖价达四十多元,今年也在二十多元,效益可观。上海农民种植热情大增,今年总面积已超过二万亩。
专家说,“沪郊草莓大部分是宝交一号、原峰等良种,但市场却反映品质不佳,主要是部分农户盲目地反季节生产。”这样虽然上市早、卖价高,但须以设施化为前提。这在沪郊还大多不具备条件。不少农户无力购置电加温设备,便以药物催熟,因无适宜温度,糖分不足,草莓上市早是早了,却是酸淡无味。
另外,农户施肥粗放现象严重。不少农户嫌施有机肥、复合肥一烦二贵,便随意改用低价化肥,以致良种出劣品。
最近,上海市县农业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对种植农户的指导培训,争取尽快把草莓生产的设施、农艺和技术,按照优质产品的生产要求加以规范。同时,鼓励农户生产优质产品挂牌上市,方便市民选购。
有关人士再三告诫广大农户,不可因小失大,以致失去有稳定销路的市场。一旦因品质问题出现“卖难”,吃亏的还是农户自己。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我要种瓜”
春园承辉万龙
3月30日一大早,江西赣州市龙埠乡火燃村农民王丽梅冒着霏霏细雨,匆忙来到该乡苦瓜基地服务站。气未喘过来,她便马上找到基地服务站主任丁建昆,急切地说:“丁主任,我要种瓜,你给我2分瓜地,我交200元定金,并请你吃中饭。”
望着王丽梅一副急迫的样子,丁建昆又好气,又好笑。他清楚地记得,去年,正是这位王丽梅,尽管乡村干部好话说尽,反复劝说,就是不愿种苦瓜,而此刻,却变着法子求着要种瓜。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龙埠是赣州市最边远落后的一个山区乡。早在去年初,乡党委、政府看准本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水土条件,决定规模种植苦瓜,并与正着手扩产的市嘉乐苦瓜酒厂达成销售意向。“主意是不错,但我们既缺资金,又没技术,还不知到时结了瓜人家究竟要不要!这钱好赚吗?”当乡干部挨家挨户动员大家栽种时,这些祖祖辈辈靠种粮为生的农民个个摇起了头。后经乡村干部反复劝说、解释,一些农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不安地种了一些苦瓜,有几十户敢于冒险的农民试种了1亩多。
两个月后,瓜熟蒂落,苦瓜飘香。全乡240户种植春季苦瓜的农户,不仅全部销完,还获得了亩产8000多元的好收成,实现人均增收300元。火燃村农民郭礼祯,种植苦瓜面积5分,实现纯收入4500元,比全家两亩耕地两季收入还高出好几倍。面对这几代人都难圆而今变成现实的田头“发财梦”,郭礼祯由衷地说:“这多亏了乡政府和厂家的贴心服务,是他们为我提供了种子赊销、技术承包、产品包销系列化服务。”
初尝苦瓜甜头的龙埠农民,如今,不仅打消了顾虑,而且把栽种苦瓜当作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今年一开春,龙埠乡决定把苦瓜生产列为全乡重点产业,建立了千亩苦瓜基地,并把为瓜农的各项服务工作做到前头,计划早安排,面积早落实,由基地服务站把种植任务分解到户。
农民为能“挤”上这条致富快车,种植季节刚到,便纷纷来到“服务站”,争抢种瓜面积,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说明书要说得明
谭廷正
笔者案头有一份农药产品说明书,现摘录如下:
“百草清为一种新型广谱内吸传导型复配除草剂……可应用于水、旱多种作物,防除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类多种杂草,特别对麦田抗性较强的硬草有特效……”
如此深奥的产品说明是给谁看的呢?别说是农民,如果不是专家,又有几个人能看得懂?像这样“说”而不“明”,农民怎能不出差错呢?
农药既可治病,搞不好也会致病。去年冬天某市就发生过除草剂治死千亩油菜事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说明前后矛盾,农民无所适从铸成大错。
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农药生产企业不仅要把好产品的质量关,还要写好产品的说明书,尽量通俗明白,让老百姓一看就懂,否则就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应该说,写一份科学的、准确的让人一看就懂的产品说明书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关键是企业心里要真正装着消费者、老百姓。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葫芦岛建立市县乡高产示范田
本报讯辽宁省葫芦岛市今年建立了市长、县(市、区)长、乡长总计1.5万亩的“三长”高产示范指挥田。
为使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应用农业新技术,给农民做示范,取得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权,该市决定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政府一把手高产示范指挥田。其中:市长100亩、县长1000亩、乡长1.39万亩。这1.5万亩的“三长”指挥田,遍布全市100多个乡镇。
“三长”指挥田有三个特点:一是选用良种;二是推广应用新技术;三是创高产。(孔祥君)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邵阳由缺粮市变成余粮市
本报讯湖南省邵阳市去年粮食总产30.14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向外地纯调拨粮食1000多万公斤,结束了解放以来年年大量调进粮食的历史。
邵阳有486万亩耕地,一半地处衡邵干旱走廊,一半地处雪峰山区,灾害频繁;加上人口增加、工业用粮增加、饲料用粮增加,而耕地逐年减少,粮食供求矛盾相当突出,每年要从外地调进粮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确立“强农兴市”战略,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农业、抓粮食、抓农田基本建设,科技兴农一举夺得大丰收。 (李百祥彭仲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公茂田、伊树凤夫妇,原是山东民丰机械厂职工,下岗后回到家乡——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十字涧村,承包了三百亩荒山,发展家庭园艺场,年收入五万余元。 谢欣平 王吉武 秦元意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鱼米之乡”浙江省杭嘉湖平原涌现出有文化、懂科技、兴产业、闯市场的一大批扎根农村的知识型青年农民。这是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余杭市上湖村村委会主任兰兆祥正在赶收用塑盘培育出的浙9448良种秧苗。
新华社记者 谭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