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下岗职工的故事

  这里记述的是几位值得尊敬的幼教职工。她们集体下岗后,几经奋斗,又集体再就业,在共同的事业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请看——
齐心再觅就业路
本报记者刘杰
4月18日,上百个天真烂漫的儿童,手拉手走进安庆市菱湖公园。孩子们骑大电马,坐小火车,玩了小猴拉车,又开碰碰车,欢快的叫声、笑声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当人们得知这些孩子来自几位下岗女工创办的幼儿园时,无不投来惊羡的目光。
这几位下岗女工是值得骄傲的!她们集体下岗,又集体再就业,在共同的事业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胜利地经历了人生的一次转折。
去年7月2日,对安徽省安庆市轧钢厂幼儿园的保育员和幼儿教师们来说,简直是个不堪回首的日子。由于市场突变,工厂产品积压,企业负债累累,职工多已停岗待业。这天,厂幼儿园被通知关门,连地皮也被农贸市场给“吃”了。大家心情沉重,默默地收拾完桌凳教具,作为园长的董江华留大家吃顿最后的午餐。可端起饭碗,谁都难以下咽,泪水顺着她们的脸颊往下流。曹玉荣哽咽着说:“不教书,我们还能干什么呢?”一句话使好几个人哭出了声。董江华明白,从一个小小托儿所,办成市机械、冶金系统第一家通过教委严格考核审批的二类幼儿园,16年来,姐妹们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啊!如今关门回家,不但听不到早已听惯的孩子们小鸟般叽叽喳喳的喧闹声,还要为自己的生计着急,谁能不悲从中来呢?
事后几天,大家常常不由自主地凑到一起,互相通报着寻找就业门路的苦衷:解秀玉开小吃部赔了本,董玉霞台球桌子开不了台,谢月琳给个体服装店帮忙挣不到钱,朱经英跑饭店、商店却无人聘,曹玉荣更是急得团团转。“我们当惯了保育员,不是下海的料,还是想法办个幼儿园,干自己的老本行吧!”快人快语的解秀玉对董江华说。曹玉荣也说:“办幼儿园是大家的特长,鸟无头不飞,董江华你就领着我们干吧!”
可是,董江华回家一说,丈夫许业宽第一个反对:自办幼儿园有风险,眼下独生子女多,一难招生,二难伺候,一旦有个闪失,谁担当得起?董江华也觉得有理,不过想想自己和姐妹们还年轻,还要工作,要生活,更要发挥才能,为社会多出力,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挑起这副担子呢?夫妻俩谁也没说服谁。
有人说,女人认准的事,往往比男人更执著。董江华和伙伴们一起,顶烈日,冒酷暑,四下寻找合适的房子和场地。找了一天又一天,寻了一处又一处,终于在湖滨路巷内看到一方小天地,那宽敞的小院,一溜5间底层楼房,真令大家喜出望外。然而一问房租,又让她们发懵了:每月800多元!一旦生源不足,不但事业无成,经济上也要重陷困境。有人打退堂鼓。董江华却分外坚决:“干事业不可能没风险,认准了的路,就要大胆往前走!愿意干的留下来,每人掏500元铺底。”当即有曹玉荣、解秀玉、董玉霞、朱经英和她一起掏钱作押,开始了新的创业。
几个女人的壮举打动了自己的丈夫,许业宽不再赌气,和另外4个大男人组成“丈夫助工队”,粉刷墙壁,装电灯,安吊扇,擦玻璃,拖地板,加班加点忙了几个晚上。接着,厂工会欣然出借了原来的幼教设备,市工会、市教委表达了组织的关心。董江华和伙伴们巧制教具、玩具,布置了“小红花生活园地”、“太阳公公专栏”、“幼儿活动角”等,还开设了餐具炊具齐全的幼儿食堂,挂出了每天“一餐两点”的食谱牌。就这样,一个标准而崭新的幼儿园诞生了!
下岗不落志,集体再创业,董江华和伙伴们的行动更打动了自己的“上帝”——幼儿的家长们。他们本来就信服轧钢厂幼儿园,现在看到几位有志者又重新办园,自然奔走相告,纷纷而来,几天时间就有70多个儿童报名入园。
大家十分珍惜新的就业机会,严格按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办事,统一订购幼儿园教材和图册,大、中班开设音乐、图画、体育、计算、语言、美术课,还经常派员参加市教委、市总工会女工部举办的业务培训班,主动接受教委、工会的管理,使幼儿园一起步就沿着正规化的轨迹运行。今年新学期开始时,入园儿童猛增到113人。5位初创者还接受了一位更为困难的下岗同事来共同办园,对下岗职工子女入园也给予优惠。她们的行动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不久前,董江华代表大家领回了省总工会颁发的下岗女工再就业标兵的奖牌。
(附图片)
董江华(中)和伙伴们正领着幼儿园的孩子们唱歌刘杰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仲春时节,一对灰雁及其后代的命运牵动了京城无数人的心。伴随着绿色守护者度过的27个不眠之夜,人们在等待小灰雁降生的同时,也在审视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守护灰雁27天
本报记者施芳
4月26日,北京紫竹院公园,灰雁夫妇和它们刚出生的一双“儿女”吸引了无数关切的目光。平静的湖面上,灰雁一家第一次结伴“出游”,雁妈妈昂着头,周身透着初为雁母的喜悦。小雁披一袭淡黄色的绒毛,好奇地打量着岸上观望的人群。
小雁怎能知道,在它出生前的27个日日夜夜里,有多少人守护着它,从而发生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引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
似曾相识雁归来
这对灰雁落户紫竹院已有5个年头。每当春回大地,它们就会从遥远的北方,飞临紫竹院北小湖的无名岛上。来不及消去旅途的疲惫,它们便开始忙着繁衍后代。趴窝的土墩儿不大,周围横斜着两三支芦苇秆,地上长着些许灌木。雁妈妈是位称职的母亲,不论风吹雨打,她总是一动不动地趴在那儿。遇上阴冷天气,她会从胸口扯下一些绒毛,覆盖在雁蛋上。
灰雁的到来,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无限欢欣。头一年,一位不知姓名的老大爷每天准时来到小拱桥上喂雁,一声吆喝,灰羽白臀的公雁闻声踏波而来,伸长了脖颈,美美地享用着丰盛的早餐。一顿饱食之后,大爷弯下腰,轻声地对雁爸爸说:“去,快去,把雁妈妈叫来。”雁爸爸绕过小桥,扑棱棱地游回小岛,不大一会儿,雁妈妈悠悠地游了过来。尚秀云大妈更是细心,抽空缝了个小棉垫,说要给雁妈妈抱窝用。
这样的日子过了很久,未出世的小雁的影子在每个人的心里一日日地清晰起来。可谁知到了小雁快破壳的时候,雁蛋竟不知被谁偷走了。两只灰雁急得围着小岛打转,口中发出凄厉的呼叫。来公园早锻炼的老人们见了直掉泪:“谁家的孩子谁心疼,眼瞅着大雁很快就瘦了,羽毛一点都不水灵了。”大爷心里真不好受,呆呆地看着水面,食也懒得喂了,从此公园里再也不见了他的身影。
四年过去了,同样的一幕上演了四次。秋天到了,灰雁夫妇只得带着失望双双飞走了。老人们总以为它们明年不会来了,可是第二年,它们又飞了回来。再见故友,老人们分外高兴,心里却总有着一份担心,可不能再让它们失望啊!
今夜,我们为你守护
一群名叫“绿色守护者”的年轻人走进了紫竹院公园。
3月20日,北京林业大学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简称山诺会)的同学闻讯组织起来,在不长的时间里,200多位同学加入了“绿色守护者”的行列。
3月30日傍晚,孙晓松、姜忠伟、张朝辉、杨俊杰4位同学来到北小湖畔,就地支起了两顶帐篷。帐篷正对着灰雁的“家”。借助望远镜,同学们可以观察到小岛上发生的一切。也就在当天晚上,雁妈妈产下了5个蛋。
从这一天开始,同学们记下了两本厚厚的守护者日记。
4月1日,徐健写道:今天凌晨下起雨来,气温下降了不少,这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难,但内心一股责任感在驱使着我们,真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小雁游在湖面上。
4月3日,周伟超写道:夜间,微风徐徐,但见母雁一动不动地伏在窝上。6点左右,雄雁在东侧亭边出现,不一会儿母雁也出巢,估计是去吃“早餐”。6点5分,母雁在雄雁的护送下,回到巢边,先是用水清洗了一下羽毛,然后就又伏到蛋上。
4月4日,田芳写道:清凉如水的紫竹院。随着黎明的到来,渐渐有了人声、鸟声,新的一天开始了,大雁又平安地度过了一夜。我们的身边,围了一大群人,有询问情况的,有表扬这一义举的,也有关切地用望远镜与我们一块儿观察大雁的。人们的热情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在心底默默祈祷:愿小雁们平安出世。
4月5日,王煦、李锋写道:也许,有人认为我们很傻,忍饥、受冻,但只要以我们的微薄之力,让小雁顺利孵出,人类能多一个朋友,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再苦、再累也值。
4月12日,高瞻写道:旁边传来咳嗽声。我突然一阵感动:他们病着,也要来守护,可见其心之诚。有言道:心诚则灵。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对灰雁有所帮助。
…………
是的,他们在助雁的同时,也从心底发出呼唤:爱护环境,即是爱护人类自己。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守护者的队伍。紫竹院的青年团员组织起来,在湖边搭起围栏,并提醒过路的游人放轻脚步;公园附近的居民纷纷赶来慰问年轻的守护者们。
4月25日下午1点多钟,人们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一只小雁在蛋壳中探出了毛绒绒的小脑袋,几分钟后,它摇晃着身子蹒跚着挣脱了蛋壳。不多久,“老二”也摇头晃脑地来到蛋壳外面的世界。灰雁夫妇喜不自胜地打量着一双儿女,早已忘记了多日趴窝的辛苦。一直等候在岸边的人群里发出了阵阵轻微的欢呼。
珍惜共有的家园
在喧闹的都市中,在拥挤的人群里,初生的小雁能否平安地长大?
4月27日下午4点整,当北京林业大学的8位同学收好帐篷,打起背包,告别灰雁一家时,他们的脑海中更多地思索着这个问题。
“学生们的自发行动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眼下就是对北京市民素质的一次考验。”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高武副教授不无忧虑地说。
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之忧。
17年前,北京玉渊潭上空的一声枪响至今还让人揪心不已,一只洁白的天鹅永远垂下了它美丽的翅膀,3位同伴彻夜哀鸣,在湖面上低低地盘旋。它的伴侣直颈呆立,不饮不食,入夜凄然离去,飞到一处高岗上哀伤而死。
今年2月,上百只天鹅首次飞临北京市延庆县野鸭湖,一场劫难随即而至,在枪手们的威胁下,它们只得继续北上寻找一方乐土。
受戕害的又岂止天鹅、小雁?人们还清楚地记得,上海的广场鸽最终成了某些人的盘中餐,云南西双版纳的10头野生象成了暴利者的牺牲品,青海可可西里禁猎区的800多只藏羚羊也在劫难逃……
与那只无辜的天鹅相比,与那些未能出世的小雁相比,与更多的惨遭不幸的动物相比,这两只小雁无疑是幸运的。
但是人们不禁要问:明年又该如何,是否继续守下去?“我们今年来守望,就是为了将来不再守望。如果我们年年都不得不来,那才是最大的悲哀。”山诺会的同学这样说。
也许我们能够从这么多人关心小雁,守望小雁的事实中找回一些信心,也许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人与自然会实现和谐共处,也许有一天,保护野生动物会成为我们自觉的行动。这是动物的福音,又何尝不是人类的幸事。
(附图片)
瞧,灰雁一家玩得多开心!施芳摄
紫竹院公园里的守护者施芳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顺着干”也要会干
段心强
自然规律像一个幽默多智的魔术师,多年来跟我们开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玩笑,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因此与大自然“对着干”的人已经不多,大都知道要“顺着干”了。但是怎么顺着自然规律干?辽宁省盘山县常树林子乡的实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这个乡紧靠辽河,有5000亩河滩地,过去人们一直与洪水“对着干”:在这些河滩地上盖房子,种麦豆,一到洪水季节,房子被冲倒,大豆被淹没,因为水流不畅还常常把河堤冲垮,造成水灾。后来,他们在挫折中思考,在灾难中成熟,知道“对着干”不行了,开始种植高粱——秆高棵稀,既不挡水,又不被大水淹死,年年有了收获,人均收入达到700元。这两年,他们又请专家考察辽河的活动规律,利用塑料大棚新技术,从10月份开始在温室里种菜,一直种到第二年6月底,7月开始让地休息三个月,把大棚拆掉,任洪水漫过,沉淀下肥沃的泥土,10月又架起塑料大棚,再种到第二年7月,人均收入达到了3300多元,家家由穷变富。
常树林子乡原来年年靠国家救济,看到他们大片河滩地谁都犯愁:这么多土地不种庄稼可惜,种了又常常颗粒不收,实在是无可奈何。但认识这条河的规律后,就想出了两全之策:把洪水泛滥的三个月和塑料大棚休闲的三个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不影响大棚种菜的时间,又让洪水帮助施了一次肥,收入比大田地还多。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有不少,比如苦瓜味道很苦,原来没人吃,但当知道它能败火、清热,就做成一道很好的菜。这告诉我们:许多事物在没被认识和利用之前,可能是沉重的包袱,但认识了它的规律,并能驾驭这种规律时,包袱也就变成了财富。
认识了的东西不一定能驾驭它,但要千方百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达到驾驭的目的。常树林子乡过去也知道辽河7、8、9三月是洪水泛滥季节,其他时间平安无事,但这“其他时间”多是寒冷天气,当时没法种庄稼,发明了塑料大棚后,在东北出现了“霜期农业”,他们才有了办法。这个乡先种高粱、后搞塑料大棚的经历还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驾驭这种规律、征服世界,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科学、新技术,不断地去创造、去征服。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一缕

  文化扶贫在于都
余清楚王文平
地处赣南腹地的于都县,以文化扶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闻名,是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
于都是红军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还是国家定点的贫困县。文化馆馆长曹景正1983年走马上任后便想:自己是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虽然不能直接帮助农民生产粮油,解决温饱,却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农民输送科技信息,传播种养技术。
于是,他确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在全县农村建立一支文化户队伍。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第一期农村文化户培训班开学了。不久,第一批学员培训后回到乡村,又一批青年农民被选进培训班学习,加入了文化户的行列。
水滴可以滋润干涸的土地,火种可以燃起燎原烈火。文化户的所作所为在精神食粮缺乏的山区无疑似水滴如火种,激发了人们多年蕴藏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这项活动出人意料地迅猛发展起来了。据统计,于都现有各种类型的文化户3826户。他们活动形式广泛:有的办科技墙报,有的办书报阅览室,有的办农民夜校,有的传授科技知识,更多的是以文艺形式如表演采茶戏、放映电影、举办故事会和利用民间艺术等宣传新人新事和社会新风尚。老区的群众文化生活变得活跃了,文化户成了老区农村精神文明的使者。
于都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早在2000多年前唢呐就“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60年前,红军长征“夜渡于都河”,在贡江两岸,客家人吹起唢呐送别亲人。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于都唢呐主要服务于民间的人生礼仪和迎神赛社,还有的用于丧事、修谱、做“道场”。这种愚昧落后的文化,束缚着人们改变贫穷面貌的思想和志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于都县文化馆将农村唢呐乐手组织起来,开办唢呐培训班,对唢呐乐手进行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要求他们做到“三不”:封建迷信活动不参与,宗族姓氏活动不参与,大操大办宴席活动不参与。培训结束后,根据乐手的吹奏技巧、演奏曲目的质量和在群众中的影响,分别发给一、二、三级“演奏证”。
在曹景正和同事的精心指导下,一批新的“客家唢呐手”逐渐成长起来。全县已有800多个唢呐乐队,2130多名唢呐乐手。现在,于都县已是乡乡有唢呐乐队,村村有唢呐乐手,四季都可听见唢呐声。
为了改变老区农村那种听天由命、故步自封等愚昧落后的思想,曹景正又将文化扶贫的目标,盯在“报刊下乡”上。1995年10月,于都县文化馆率先创办了“百报博览长廊”,全国180多家报纸张贴在130多米长的装修美观、便于阅读的报廊里,每天有千余人次的读者驻足阅览,其中不少是来赶集的农民。入夜,报廊灯光通明,看报人沿报廊排成了长队。当地群众自豪地说:“百报长廊”是我们农民老表信息的窗口、知识的源泉、生活的益友。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仅半年多时间,于都县农村报廊已建起大小60多座,总长达1120多米,张贴着全国110多家报纸,把报廊办到了农民家门口。
曹景正说了一段含义很深的话:“治穷先治愚,扶贫要扶本。只有从根本上铲除贫困的根基,人们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的羁绊,踏上致富的坦途。”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
——四川达川市委书记胡文龙一席谈
黄军衔
胡文龙,43岁,大学文化。1969年3月参加工作,当过知青、工人、解放军战士和企业管理干部。1985年调四川省达川地委,曾任副秘书长、秘书长。1995年12月任达川市委书记。
达川市是川东北交通枢纽和经济商贸中心,又是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经济建设有了一定基础,但横向比差距较大。我任市委书记后,提出了大兴“团结、实干、廉政、为民”之风。
近一年来,我们几大班子精诚团结,一门心思抓工作、求发展,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突破口,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开展宗旨教育为核心,着力抓好两个整顿,一是整顿机关思想、纪律、作风,已初见成效;二是下大决心整顿市容秩序,一改过去城市环境脏、乱、差的形象,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和拥护。
我们随时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警醒自己,少开会,开短会,少讲话,讲短话,重在抓落实。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县领导班子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明晰了加快达川市经济发展的思路。我们一手抓增收,一手抓节支,财政收入进度好、增幅大,去年1月至10月财税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8.17%,经济发展速度名列全区前茅。农业上狠抓“三个重点”,即突出城郊特色,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方针,建立蔬菜、畜禽、瓜果、水产、蚕桑五大商品基地,与市场接轨,把农民引向市场;依靠科技兴农,推进农业产业化、优质化进程;把乡镇企业摆在县域经济的主体地位,推动乡镇企业突破性发展。去年粮食总产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425元,达到1750元。
(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为百姓自甘清苦
——河北涞水县委书记韩雅生一席谈
本报记者王霞光
我在贫困地区已工作了一些年头,感受最强烈的一点是:在贫困地区做官首先要甘于清贫,唯其如此,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带领群众脱贫。
涞水地处太行山东麓,是革命老区,全县80%以上为山区、丘陵,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我刚上任时,尚有10多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当时,有人说我到涞水接了个大难题。说实话压力还真够大的。不过,我觉得正是党信任我,才派我到这个穷县,我没有理由打退堂鼓。富裕地区需要干部,贫困地区更需要。
说来不怕人家笑话,我这个贫困县的书记很穷,每个月工资也就400多块钱,还要负担两名失学儿童的学杂费。生活是苦了点儿,不过我认了。你到贫困县工作就不能图安逸、图享受,说到底你得有甘于清贫的精神。我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同样要求其他党员、干部。
甘于清贫是干好工作的一个基础,但又不能仅止于此。你得想办法打好扶贫这个硬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这几年,我和县委一班人常常深入到贫困乡村,盘着腿坐在农家的炕头上问计于民,寻求脱贫良策。我们从换脑子入手,抛弃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树立人穷志不穷、靠自己的骨头长肉的信心;同时抓好贫困村的党支部班子建设,培养一大批脱贫致富的骨干;并根据涞水的实际情况明确了“远抓造林,近抓矿牧,见效最快抓劳务”的总体思路,发动群众“刨金砖,发羊财,栽摇钱树”,从而走出一条开发式扶贫之路。
(附图片)
韩雅生,现年46岁,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河北定兴县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县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党校校长,保定地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兼党组书记。1993年任涞水县委书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