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历史从布吉河趟过
邹大虎鲁念平
古老的历史,永远年轻。
古老的历史,总是要在充满生机的现实的轨道上不断地开辟着自己前进的道路,不断地从眼下丰富多彩的大海般激荡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自己永生的激情和力量。历史的伟力就蛰伏在现实的土壤里。关于这个普遍的真理,邓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叫做“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极为生活化又极富哲理性的表述,正是这位伟大的战略家在探索他所创立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所得出的重要启示之一。而深圳的事业,也无不是在他的这个重要启示的鼓舞下,不断开创着自己的新局面的。有一次,江泽民总书记在听取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汇报时问:
“听说深圳果菜的价格比北京还便宜?”
“有时候是这样。因为我们有一个很大的菜篮子!”
厉有为说的这个“很大的菜篮子”,就是指由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办起来的全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地——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个市场位于名不见经传的深圳市郊的布吉河畔,占地10万平方米,立交桥式的双层结构里拥有900个批发交易档位。简直就是一座农产品交易城。“城”里荟萃了1800种农副产品——蔬菜批发区有连夜赶运来的海南圆椒、福建香菇、广西芋头、江西马蹄、山东大蒜、安徽百合……;水果批发区除了国产时鲜水果外,还有黄里透红的澳洲芒果,青如琉璃的美国提子,翠绿似玉的泰国杨桃,金光照人的日本柿子,青里透黄的菲律宾芒果……这个星球上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里所产出的农作物,头顶“商品”的桂冠,五彩斑斓、波翻浪涌一般流通于斯。
去年6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朱镕基副总理亲自视察了这个“菜篮子”。市委书记厉有为把经营这个菜篮子的总经理林家宏介绍给朱镕基。
“你们去年交易额多少?”
“56个亿,连续四年居全国之首。”
朱副总理笑了。
“我们还扶了贫——这个市场带动了老少边穷地区农产品的生产、运输、批发,安排了相关几万人就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原定10分钟的汇报,朱镕基让林家宏放开讲了半个小时。
这是行色匆匆的历史的倾诉?
在这里,在布吉河畔,历史又一次展现出动人的丰采……
风起布吉
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光,连来深圳观光的内地人都发愁:深圳的土地都种了高楼大厦,深圳人吃什么?
深圳人在改革的求索中,率先建立了劳务市场、人才市场、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土地租赁拍卖市场……而当这个只有3万人口的小镇增长到上百万人时,它的农产品市场却还在“婴儿期”。
当内地“卖粮难”、“卖菜难”、“卖果难”,农民们把整车的丰收果实倾倒在县政府门口,让付出“劳动时间”的农产品腐烂时,深圳的农产品却严重短缺,特区创业者要用10元钱的昂贵价格去路边菜摊购买0.5公斤白菜,每月15元的“菜篮子补贴”不够买0.5公斤荷兰豆。市里不得不采取“政府行为”,对土豆、冬瓜等20种“当家菜”搞了“保护价”,一些蔬菜以高价收进,低价卖出……
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曾发出询问:为什么像水那样对生命如此不可缺少的东西具有如此低的价格,而对生命并非不可少的钻石却有如此高的价格?在他去世70年之后,经济学家描述出供给和需求的曲线,回答了他的疑问。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着眼“民以食为天”的大计,提出:省长抓“米袋子”,市长抓“菜篮子”。
1988年,深圳市政府为“菜篮子”召开了市长办公会,他们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环节中,看到了“流通”的分量。他们以改革大手笔写下会议纪要:搞活大流通,建立一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一可保障特区供应,平抑物价;二可给全国各地剩余的农产品找出路;三可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口香港与东南亚,把国内的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市政府决定由“贸发局”牵头。可是2300万元投资哪里来?
“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路去搞农产品流通!”当年分管“菜篮子”的副市长李广镇就这样拿定了主意。政府没有钱,贸发局便召集两路人马,一路是“农”字头的单位——市果菜公司、食品总公司等,一路是有钱的单位——铁路、财贸实业公司等单位,组成了一个股份公司。国土局在北郊布吉河畔划出一片农民养鸭的烂泥塘:这就是今天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今天,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日进出车辆达五六千辆,进出场人员达一两万人,涌动着物流、人流、信息流,日成交额以数千万元计,而当年创业却清冷而艰辛。
市里决定创业班子的时候,一位托故不来报到,另一位坚持给个“副处级”才去,第三位报到不到半天,望了一眼烂泥塘,转身又回到霓虹灯闪烁的市区。
结果,只剩下正副“老总”,一个叫唐学逵,一个是林家宏。
唐学逵原是粤北韶关市郊书记,17岁参加工作,干了43年“农”字头。后被调入深圳组建副食品公司,解决市民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此次他主动请缨来创业。
林家宏是潮州人,农民的儿子,生长在大海边,长得像个东北汉子。高中毕业后,当上了海军,南海的惊涛骇浪摔打出他坚强的性格。转业后从东莞闯进深圳,进了副食品公司。他跟随一位老业务员8个月,跑了十几个省市,熟悉了农产品的购销业务。当贸发局领导让他去创办农产品批发市场时,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农产品的事业,是最有前途的事业,我和唐总一定把深圳的菜园子种到天南地北!”
“股份制”凑起来的350万元加上政府给的200万“铺底费”,交了征地费、搬迁费还剩下70万元,1989年2月20日,创业者们用钢筋混凝土在布吉河畔铸下了第一根桩。唐学逵和林家宏的目标是:当年注册、当年施工、当年招租、当年开业、当年收益。可当工程最上紧时,公司帐号上只剩6万元。唐学逵累得两次吐血。他一边坚守工地,一边让林家宏去搞钱救急。林家宏风餐露宿,将深圳一家公司积压的镀锌卷板找到急需的买主,往返14天,赚回数十万元救命钱。然后又通过扩股、出售“楼花”等方式筹资,拼搏5个月,终于使农产品批发市场第一期工程奇迹般封顶。
望着空荡荡的批发大厅,唐学逵和林家宏又在探讨一个新的命题:农产品是特殊商品,如何把它搞活?谁应该成为这个批发市场的主体?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集中体现。1996年,一位俄国政府领导人站在深圳与香港交界处,对着一片繁荣,幽默地说:“我看到了邓小平先生讲的两只猫——一只白猫、一只黑猫。”而这一改革思维的实践历程却不是一帆风顺。
“你们经营主体是哪些人?”
“国有、集体、个体同时进场。”
“不行,批发市场不同于零售市场,要保障国有主渠道!”
“农产品公司本身是国有企业,我们的经营方向保证社会主义性质就行了……”
“报告”注定被打回来。晚上,唐学逵和林家宏在铁皮棚办公室里绞尽脑汁。要搞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非要冲破传统的流通体制禁区,让个体户进场经营不可。他们变通了一下,写下了《关于允许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专业户进场经营》这样一个马拉松式名称的报告。
绿灯一亮,他们立时打出招租广告。
林家宏坐着客货两用的“农夫车”,在市里摇来摇去,向经营农产品的企业和零售果菜摊主送去一张又一张大红请帖:请他们到布吉市场租买档位,先租优惠,两年不收管理费。一年内赚不了钱,连本带息还给他们!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农民的邀请!
那些面孔像油画《父亲》一样刻满风霜的老农们,那些脚板上沾着黄泥巴、红泥巴、黑泥巴的农家后生们,那些从家庭联产承包制下解放出来的姐妹们,挑着担子、踏着人力车,怀着希冀又战战兢兢地走进这个宽敞的批发市场,也走进了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庄严历史!
档位租赁收回2600万,当年收回投资还有盈余。
24个省市的“批发商”进场设点,深圳市农产品价格一下子平抑下来。
唐学逵和林家宏实现了他们的诺言。
这个后来被称为“布吉模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轮廓就这样耸立在中国南海之滨。它开创了企业办批发市场、允许个体经济成分进入批发市场之先河。个体、集体、国有批发商并存于一起,如一杯色彩鲜丽的“鸡尾酒”!
绿色航道
1992年,年届六旬的唐学逵把总经理的坐椅交给林家宏时,党中央也把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十四大公报交给了全体共产党人。林家宏把公报看了一遍又一遍,心潮澎湃。
唐学逵在任期间完成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构建。企业要搞旺市场、管好市场的使命就落在了林家宏的肩上。
布吉农批市场是“急就章”。最初的布吉河畔,没有一个邮电所,没有一部电话机,没有一个银行代办处,没有一个餐饮店,更没有与一个大型批发市场相配套的各种设施。林家宏难忘最早一批经营者把成车的青菜运抵批发市场时,正逢连雨天,加之当时市场人气不旺,眼看着一堆堆青菜在雨水中浸泡腐烂,“批发商”们用木棍翻动着烂菜,痛不欲生。
唐学逵和林家宏在流通领域提出了全新的经营理念:管市场不只是收管理费,也不是卡、拿、要,而是全方位服务,全方位地完善作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集散功能、价格功能、信息功能和生活功能。他们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条件下,收购了“批发商”积压的蔬菜,与他们风雨同舟。接着又投资铺设电缆,为经营者的档位装上直拨电话;“三顾茅庐”,请来了银行、邮电、税务、工商、派出所等部门,为他们腾出最好的办公室;建立了冷库、干货仓;为市场配套建立了农产品包装、深加工、仓储、运输等专业公司;建立起“信息中心”,在市场入口处高悬起的巨大电子显示屏,联结着“联合国贸易促进网”、农业部、香港长沙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及30多个省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网络;为那些素不相识的“外来人”办理营业执照、特区暂住证、安排子女上学……而通过实践,他们总结出的《关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二十一条法规》,成为国内有关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第一部地方“法典”。
市场在成熟起来。但这时,某一职能部门却提出要收去市场管理权,说:
“你们本身是企业,无权管别的企业!”
“这是落后的观念。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这个批发市场是我们企业投资建立起来的,我们是这个市场的投资主体,是产权所有者,为什么不能管?而且我们由市场规律决定价格,公平竞争,繁荣了城市,给国家纳税,合理合法。”林家宏据理力争。
“企业管理市场,宪法上没有这一条!”
“宪法上没有‘土地租赁拍卖’这一条,深圳人按邓小平改革思想,‘杀出一条血路来’,国家的宪法不是更完善了吗?”
“你管市场,都富了个体户!”
“首先要让经营者赚钱才能培育市场!我建议你们出国看一看,韩国56万平方米、日本大阪30万平方米、巴黎100万平方米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是政府或事业单位出巨资建起来,由企业去管理的。”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个人恩怨,这是改革进程中两种思想观念和两种体制的碰撞。
这个“官司”打到“菜篮子副市长”李广镇那里。李广镇说:“我先提个问题:为什么批发市场蔬菜的价格比零售市场的便宜那么多?”林家宏说:“批发市场是企业管理,企业和客户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我们管理是服务,全身心培育市场,兴衰与共,市场能公平竞争……”
“我同意你的观点!”李广镇说。
当身兼市长的市委书记厉有为带着一班人到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现场办公时,这场争论还未结束。林家宏说:“我这个总经理可以不当,可刚刚培育起来的市场不能拆散!”
厉有为当场拍板:“按广镇同志定的办。农业局管生产,贸发局管流通;工商局管农产品零售市场;农产品股份公司继续管这个批发市场……”
绿色的航道打通。勇士冲浪而来。
一个叫张桂良的年轻水果批发商,得知“陕西白水苹果好吃”的信息,直奔产地,运回两卡车,一炮打响。他带上十几万元人民币又返回白水,在当地加工的纸箱上印上“天下第一果”,拉回六节火车皮,净赚12万。接着他又注册了“天果果品公司”和“天”字号苹果商标,一举成为天字号“苹果大王”。在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上,黄土高原的农民兄弟种出的苹果击败了美国的“华盛顿”,它不仅占领了珠江三角洲的市场,还出口香港、新加坡。张桂良在生意兴隆时给林家宏写了一个报告:白水苹果品牌已初步打响,根据市场需求,建议贵公司投资共同开发,以获得丰厚利润……
林家宏掂着这份报告心潮难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造就新人。那些趿着拖鞋、搭着毛巾走进批发市场的农民兄弟,在市场的引导下也为社会作出了奉献。他们不懂“流通学”却懂“人之常情”,在“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市场缺什么,他们就披星戴月运来什么;什么价格昂贵,他们就奋勇而上,使其价格得到平抑。他们参与了城市的繁荣与稳定,也推动了农村的生产。一个被林家宏称为“黄大仙”的农民黄锡辉,80年代初揣着5元钱从老家普宁来闯深圳,当个小菜贩。后来接到林家宏的红请帖进了布吉批发市场,庄严地为自己注册了“深辉蔬菜批发行”。他得知台湾有一种“夏阳白”的反季节白菜,5、6月份长成,味道甜嫩,便投资18万元从香港购进菜籽,送给广西贺县农委:“种子我白送,白菜我包销!”谁知当年大雨连绵,18万元全泡了汤。第二年他又把50万元的菜籽供给农民,这年“夏阳白”大丰收,黄锡辉赚回了丰盈的利润和贺县农民奖给他的一面锦旗。贺县农委主任和县委书记亲自把锦旗送到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县委书记握着林家宏的手说:“你们的大流通,对贺县的扶贫立下了大功。”
流通是伟大的革命家,它改变了价格机制,使农民的“产品劳动”在市场上得到了公平分配!
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像一座不挂牌的大学,农民兄弟们在这里进修竞争、效率、信息、质量、信誉和魄力的课程。
“潘多拉盒子”里放出来的是生产力。
东方商人
1996年11月,一个叫“家乐福”的连锁店,在蛇口一条不显眼的街上开业——这是法国人在中国开的第一家商业连锁店,不到一个月,对面一家中国超市在竞争中悄然关闭。
家乐福那些美丽的商品大都是国货,售货员也都是中国人,连喇叭里播放的也是充满了中国民俗风情的乐曲。有的顾客一边骂“鬼佬用秤杆子侵略中国”,一边大包小包向外提东西。
林家宏去家乐福转了一圈后,陷入沉思。
这是有200年市场经济史的西方商人对刚从稻田里走出来的东方商人的挑战!东方商人,你准备好了吗?
今天的农产品股份公司,已不是单一的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了,它已发展成为拥有8个二级公司,囊括农、畜、林、渔在内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及现货批发、拍卖、直销、配送、期货、进出口贸易等经营业务。他们已在香港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长沙湾市场占有了1/3的份额。但面对世界的挑战,能满足于此吗?
林家宏把他下属的“农产品直销广场”经理钟卫国叫到办公室:“邓小平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家乐福的商业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目前世界市场贸易方式呈多元化:包销、代理、零售、国际博览、国际商品拍卖、补偿贸易、租赁贸易、连锁经营——连锁经营60年代产生于美国,其竞争力的奥秘就在于‘直销’——统一采购、统一仓储管理、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做到物美价廉。家乐福打进中国,你去打进家乐福,全球化的大商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钟卫国主动上门同“家乐福”谈判。对方并没有青睐这位精干的年轻人,它同时向3家蔬菜批发商发出一份同样的订货传真:菜心10公斤、冬瓜10公斤、鲜百合10公斤、西兰花10公斤……42个品种,总量不到500公斤。
年轻的东方商人看着这欧洲第一大连锁商的苛刻的订单并不怠慢。他的“直销广场”是公司二次创业的重中之重,他上任时林家宏再三交待:“直销广场”实质上是社会化的专业农产品配送中心,是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的一场革命,这种流通体制搞成功了,能更好地发挥国有“主渠道”作用。你的经营宗旨是:“产品名优,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服务周到。”
钟卫国带着手下一伙年轻人拿着长长的订单,四处采购。缺货,打电话从基地用飞机调运,连夜精选、清洗、加工、包装,不到半吨蔬菜,足足干了一个通宵。家乐福定于早晨6时收货,钟卫国5时50分亲自驾着客货车把38种蔬菜送到商场。而另外两家批发商,一个供了8种,一个供了10种。
当天下午5时,钟卫国突然又接到家乐福一份传真:订购各类蔬菜4000公斤……“直销广场”的年轻人跳了起来,他们在竞争中,以崭新的东方商业精神攻进了欧洲的商业城堡。
家乐福和“直销广场”建立长期供货关系谈判时,精明的法国人提出了45天一结算,没想到钟卫国一口回绝:“我们销售的是新鲜的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45天结算,等于积压了我们两个生产周期的资金。我们在商品的质量、品种、价格、服务上作出了保证,你们也必须给我们以对等的承诺!”
法国人瞪大蓝色的眼睛:面前这个英气勃勃的东方商人,难道真如拿破仑所说的是“东方睡狮”醒来了吗?
林家宏选人选思路,培育人也着重培育思路。当钟卫国和首批大学生被招聘到公司时,唐学逵和林家宏把他们统统推下海,到摊位搞服务,认识市场,了解市场,改变“君子动口不动手”传统,学会务实。钟卫国被分配到停车场,背个书包收停车费。这种“粗放型”的营生干了没几天,他就动脑筋运用现代金融手段,搞电脑收费,与银行合作,办起了市场收费“一本通”,由此当上了“结算中心”科长。继家乐福之后,美国的沃尔玛连锁店来与钟卫国的直销广场签订合同时,他据理力争,修改了这个世界第一商业连锁店的统一合同,把45天的结算期改定为7天。
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产品公司的第一代创业者多是“泥腿子”出身。他们一方面拼命读书补课,一方面渴望高素质的“后继队”。1993年初,国家人事部主持在京召开“首届全国人才交流会”,林家宏同人事部长亲往坐台,接待应聘者,但因摊位上挂着“农”字,问津者寥寥无几。隔壁摊位是国内一家有名的大港口的招聘摊位,应聘者如云。一个叫郑继勤的清华大学研究生挤过去抢了一张“应聘表”,见“农”字号这边的摊位空着,对吃盒饭的“摊主”说声“借个光”,便俯下身填写表格。当写到“清华大学土建系、土力学及地基工程专业研究生”时,吃盒饭的摊主眼睛一亮,把饭盒一放:“我们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郑继勤抬头看看摊上的“农”字正犹豫,“摊主”站起身来,用两只热乎乎的大手紧紧握住郑继勤的双手:“我真诚地欢迎你,我们会把事业的大舞台交给优秀的人才,并把最好的房子、最好的待遇给予贡献最大的优秀人才……”
郑继勤当时已就职于内地某设计研究院,在单位轮不上“课题”,派不上“出国”,与另一个高级工程师、两个硕士生挤在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里。生命在萎缩。他需要住房、需要舞台,更需要理解和尊重!
“可我填的是人家的表……”
“这是统一印的,没关系。”摊主拿过郑继勤未填完的表问隔壁:“这个人你们要不要?”
“要研究一下,领导定。”
“清华大学研究生,还研究什么?这个人我要了!”
郑继勤这时才知道这个吃盒饭的人是拥有近10亿总资产的公司的“一把手”!
历史就是这样偶然又带有必然地把这个清华研究生推向了布吉河边。郑继勤得到了住房和舞台。而林家宏得到的更多——一个过硬的发展部经理。郑继勤一报到就负责投资1.7亿元的批发市场扩建工程“总图”。为抢在雨季前竣工,他和寝食不安的林家宏日夜拼搏于工地,他的一个合理化建议提高了市场的应用率,仅这一项所创造的价值就以数百万元计。这个工程把古老的布吉河用钢筋混凝土覆盖,上面建起了5万平方米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吉河水通过宽敞的四孔涵箱流淌不息,郑继勤的事业也伴随着布吉河在延伸,他又主持修建起7100平方米、六层框架的干货仓库,1.5万平方米的海鲜批发市场……
步郑继勤的后尘,又有两位清华校友来到布吉河畔。有人说郑继勤搞“清华帮”,林家宏在会上说:“我还嫌‘清华帮’不够大,公司要大发展,就要更多地吸引高层次人才,谁推荐的人才多,我奖励谁!”
当“布吉模式”纷纷被内地效仿,有的地区花费巨大投资建起农产品批发市场后却冷冷清清,面对此景笔者久久沉思:它们到底缺少了什么?缺少的是先进的思想观念和人的创造激情!
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深农人”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扬起手臂作旗帜,召唤天下贤士,因而有了布吉河奔涌的春潮。打开深圳农产品公司的人事电脑,会看到这里有来自北大、人大、复旦、农大、武大、西安交大、东北财经等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聚集了经济管理、金融、法律、营销、遗传工程、制冷、农艺、食品、电子计算机、哲学等各类优秀专业人才。
小生产式的农产品经营者形象被他们用历史的巨锤砸碎!新一代“东方商人”个个学识渊博,风度翩翩,出类拔萃,怀揣大思路、大气魄、大理想……
神农氏赋
办公室有几个年轻人,觉得企业发展了,“农产品公司”的牌子显得土气,便凑出个时髦的“万得福”,并郑重其事地打印一份《关于公司易名建议》的报告。林家宏亲笔在上面批道:“我对农产品情有独钟。‘农产品’三个字非常美丽,农产品产业也是最美丽的产业,因为它是人类最喜欢并离不开的东西,我们能成为‘农产品’一员,应感到骄傲和荣幸,并献身于这永不衰落的事业。”
林家宏,你这打着赤脚,从家乡放牛路上走来的农民兄弟,你这神农氏的后裔,你和你的伙伴们胸前没有勋章,却建立了绿色的功勋;你们造就了市场,也同时造就了自己。你们把共产党人的拼搏精神浇铸进改革的事业里;外商许以百万年薪聘用你,你婉言谢拒,甘愿拿“国有工资”;你们建起了物流如海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却与全体员工到零售市场购买果菜。你们用爱心呵护着正在发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首都一位著名学者考察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归来,路过深圳,到布吉河畔考察后,由衷地赞叹:你们抓住了中国2.3亿农户的要害问题——流通。你们一头解决了农村生产的良性循环,一头解决了城市的发展,你们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中国的经济改革因一位伟人的思想而启动,它的启动又推动了民族的观念革命。
五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下深圳,曾登上53层国贸大厦顶层的旋转大厅,透过茶色玻璃,老人望着旋转的世界,俯瞰着这个“不夜城”的全貌和远处的香港。
五年后,深圳又长高了——一座68层高、位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地王大厦冲天而起。登上它的顶层,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深圳的新貌和即将回归的那一片国土。也可以看到“深农人”在福田新区通过资本运作、投资3亿元建立起来的10万平方米的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那里将超越“对手交易”的阶段,采用以拍卖为主的世界先进交易方式,成为与国际大市场接轨的转口贸易基地。在地王大厦顶层,还能看到覆盖在布吉河面上新扩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农人”为自己留出一间会堂,1997年初,那里举行了一次总结大会,最后的发言人是林家宏:“我们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我们要一手抓资本,一手抓机遇,把政策优势转化为机制优势、规模优势、观念优势——农产品贸易在国际上是‘战略贸易’,面对九七香港回归,洗去百年国耻,面对国际大市场的挑战,我们要大胆往前走,莫回头……”
历史的脚步趟过黄河、趟过长江、趟过珠江,也趟过小小的布吉河。林家宏脚下古老的布吉河水正穿过四孔涵箱,沛然向南流淌,汇入与香港交界的深圳河,流向南中国海!
林家宏和他的伙伴们是追随历史趟过布吉河的人!
不,他们本身就是历史的肩负者。
五年前,当邓小平离开深圳,将要登上去珠海的渡轮时,折回身对特区的领导,也是对全体炎黄子孙叮咛:“你们要搞得快一点啊。”
这是历史老人的叮咛!
老人远去了。但太平洋上却留下了这位世纪伟人永远的身影……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新生颂
——送小平远行
宫达非世纪伟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您走了!真的走了?国人攀辕相挽,大地锦簇华拥,何言长别,只是送君远行。九州同声:小平您好走啊!踏着大雅春风,到远方——到新世纪——您博大精深的哲思,您富民强国的理想,升华为不朽的新生。“新生颂”——这伟大乐章,金声玉振,天人合成。君之大勇——光透骄日,君之大智——皎彻明月,君之大公——情交五洲,君之大爱——载物厚德。(注一)小康,富强,发展,和平。东、西、南、北新秩序——一律平等棕、黄、黑、白皆兄弟——天下为公。人类的呐喊,时代的呼声,是您献身,求索,实践,求索,实践,牺牲。人类的希望,曜出新的光明。在新世纪的大地上,您奋发新的呼号:修我之“方舟”呵,谋五洲其共处。护繁花之缤纷呵,防疾风之暴虐。应天顺民呵,求真理于有成。任重而道远呵,虽百年不舍!听悉否?非洲的土地在呼喊:我们会当有自己的儿子——邓小平。拉美的土地在呼喊:我们会当有自己的儿子——邓小平。这呼声荡漾于大洋浩波之里,这呼声荡漾于玉宇长空之中,真理无极,小平永生!祖国、人民永远望着您,永远伴着您,邓小平!
注一:出自《周易大传》,意为:以宽容博厚的道德精神,爱人类爱万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