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人物画廊

  刘迟,早占制高点
谷声
刘迟今年才32岁,可他已先后读了五所大学。学外语,念美术史,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艺术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一家艺术公司担任经纪人。他拿到绿卡的第二天,就辞去年收入30万美金的工作,开始回中国创业,那是1992年。
短短几年,刘迟创立的希尔西投资集团,成为当今实力名列前茅的留学生企业,投资达700多万美元。在距地面近100米高空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主体球内,这位白净净一介书生模样儿的中国小伙子,操着流利的英语,指挥着专程从美国来的洋工程师。曾经设计过迪斯尼乐园的美国一家公司正在协助刘迟把亚洲第一高塔的主球体设计成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娱乐城。此外,还有上海新建的8万人体育馆体育娱乐设施,又是个几千万美元的大项目,也由他来开发。
当年他在美国街头给过路人画像,起初有人来骚扰,而他却与来捣乱者交上了朋友,那些捣蛋鬼还主动替他拉生意。在哥伦比亚读研究生期间,他总共画了约4000个人像。
他懂画,懂得画家们心里想的;他也知道商场意味着什么,知道商人到底要什么。他成功地把二者结合到一起。他在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搞过很多大型展览和销售活动。1993年他作为美国著名华裔画家丁绍光的经纪人,在香港佳士德拍卖丁绍光的画,一幅以220万元港币落槌,创下当代在世华人画家拍卖的最高纪录。
一回国,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的发展前途不可估量。他决定以上海为基地创办企业。他对准上海城市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最大、最瞩目的一颗明珠——98米标高的主球体。他一次次投标,一次次战胜多家境外集团而中标。刘迟舒展开他那浪漫的想象翅膀:他要把这个大投资项目当作一件珍贵的作品,献给生他养他的上海!
“你占据了大上海的制高点。”我对刘迟说,刘迟笑了笑,神色坦然。(附图片)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上海近两年出现一个回国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的群体。他们的成功实践表明,如今——
正是东归创业时
本报记者刘国胜
改革开放后,国门开启,成就了一代学子负笈西行的盛况。如今国力日盛,一批远方学子又引箧东归,以各种形式到祖国各地展现才华,受到党和人民的重视和欢迎。国家教委、人事部在北京、上海、江苏、安徽、辽宁、浙江等地,相继设立了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创造条件,为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提供方便。
政策引路筑巢迎凤
去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讨论时说:“我们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引出国学习和研究的人员回国服务。这方面的工作,上海可以而且应该比其他地方做得更好一些,希望你们为此多创造一些好的经验。”
据了解,我国在海外留学人员有近20万人,从上海出去的就有8万人之多。上海市为广大留学人员学成回国提供了广阔天地和大展宏图的绝好机会。
上海率先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领导管理体制,筹措引进海外人才基金,加大政府推动力等措施。一个吸纳海外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的工作网络开始形成。他们最早出台了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的若干规定以及出国留学人员投资兴办企业的有关政策。已获得国外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来上海创办享有外商投资企业同等待遇的企业,可以最低注册金1万美元注册(国家现行对外商投资企业注册金规定最低为20万美元)。制定了上海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管理暂行办法,帮助解决涉及回国留学人员生活所需的有关问题。
与此同时,全市各相关部门也提出扶持留学人员来上海创业或工作的新举措。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为留学人员企业项目提供咨询和配套服务,给予收费低于华侨、港澳台胞和外商投资项目的优惠;工商部门从减轻留学人员企业负担的实际出发,在留学人员企业注册地点和租借房标准方面,给予变通性的优惠。
上海对人才求贤若渴的一片真情,感染了众多海外学子,勾起了他们生命的回响。到目前为止,已有1.5万余名留学人员到这里寻求发展,创办各类留学人员企业430余家,分布在张江、嘉定、漕河泾和莘莘学子4个创业园区及上海各个角落,形成了一个极有潜力的回国留学人员企业群体。
在专门为留学人员挑选和设立的4个创业园区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嘉定创业园区,是市科委和嘉定区政府共同创建的,也是留学人员企业最多的一个园区,截至去年底,已有60多家留学人员注册企业。园区建造了8000平方米厂房、4000平方米的产业大楼和设施一流的宾馆。已落实了100万元科技发展基金,作为支持留学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低息贷款;还设立了20万元奖励基金,以奖励有贡献的留学人员。该园区负责人马以良说:“我们将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政策和扶持措施,为海外学子创办企业创造条件,并提供一条龙服务。”
牵线搭桥向外拓展
在上海的留学人员企业中,多数是从事信息咨询、高科技产品开发、国际贸易和中外法律咨询服务的。他们利用自己在国外所学和掌握的高新技术,以及海外多种渠道,牵线搭桥,引进技术和外资,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国内一些企业或行业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找到一条新途径。
第一个落户嘉定创业园区的加拿大回国留学生张启华,把自己研制多年的“泰立”智能电话管理系统移植到国内,并做了汉化处理,这项高新技术在几个月内便被国内十几家企业采用。他决定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将开发设计和生产的重心,从加拿大转移到中国,使自己创办的上海捷华通讯有限公司迅速壮大起来。张启华说,国外的高新技术发展很快,他至少每半年就要出去一趟,否则就会被更新的技术落下。
当留美博士冯进安得知小于0.1PPB的测氧仪是我国多年来未能攻克的难题时,便同已在美定居的父亲一起潜心搞起研究。现在,他们研制生产的OX—11型测氧仪已成功地应用在秦山核电站、南通华能电厂、上海石洞口电厂和其他许多企业。这不仅使国家节省大量外汇,而且还为许多企业更新设备创造了条件。
扎根于创业园区的留学人员企业群体,是活跃在大上海的一支新生力量。这支生力军以其独特的优势,填补了国内科技等领域内的一些空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吸纳人才为我所用
上海回国留学人员企业群体在自身的发展壮大中,不仅将他们的学识、技术、资金、对外联系渠道、国外客户等,一体引进了上海,而且还直接为上海创造了财富,增加了国家税收,提供了就业岗位。
为什么上海留学人员工作搞得这样好?首要的一条是对人才的重视。上海市人事局黄耀文局长说,上海要大发展,必须首先加速构筑人才资源高地,使之成为国内外优秀人才的集散地。如今,留学人员已经成了这座大都市吸纳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吸纳高层次人才,他们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有益活动。市里的领导亲自过问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事宜。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同志曾两次深入到嘉定创业园区,亲自指导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的工作,并同回国留学人员谈话。上海先后4次派员参加国家组团赴欧、美、加招聘留学人员。由市政府派出的工作团在美国9个城市举行了10次慰问招聘座谈会,通过家访等方式与1500多名留学人员进行了沟通。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与留学人员相对集中的国家的我国使馆建立了密切联系,使在外留学人员来沪工作或创业有了专门的通道。
把握政策的灵活性,是上海的又一特点。上海市大胆地创造性地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对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创业,起了关键作用。上海市自1992年起率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配套政策,发挥了良好效应。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由已获得国外博士、硕士学位为主体,持有国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即持国外绿卡)的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来上海办企业的群体,并以平均每月10家左右的速度递增。
回国留学人员把为他们提供方便的留学人员服务中心视为自己的家,从中体验到了祖国的温暖。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回国留学人员谈到这一点。他们说,身在国外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家”的内涵。上海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人员不多,他们以服务为己任,真正做到以亲人的姿态来为众多留学人员办实事,令人感动。这也是上海留学人员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经济茶座

  “3·15”过去之后
潘承凡
“3·15”热热闹闹地过去了,“3·15”的气息渐渐从电视、电台、报纸、商场门口,甚至大马路上远去了,肯定会有不少人颇多失落惆怅。当了一年消费者,就这几天最扬眉吐气,别说那些冤屈得以伸张的消费者,就连我这样无冤无屈的看客,看着消费者在电视里讨回公道,讨回消费者的权益和尊严,也分外开心。“3·15”不愧是消费者的节日。
但是,作为节日的“3·15”,只能一年一度地照拂我们。就是在“3·15”期间报道的对制假售假者的惩处也不能都令人满意。电视“3·15”节目披露,中原某县人民医院置人民死活于脑后,制售假药。事情败露,患者群情激愤,作为制假者的该人民医院负责人却轻描淡写地说:我们是搞医的,我们做的假药对病人无益,但也没有害。言下之意他们谋财却不害命,比一般制售假药者有良心得多。最后处理结果,竟然只是罚几万块钱了事。
这样的处罚结果实在让人震惊。打假惩假软弱随意,其结果非常有害,它不仅保护不了消费者,反而助长了制假售假者的气焰。广东增城市某镇公开假冒名牌服装,省技术监督局去打假,结果反被“假”打,有关证据都被转移。制假者敢打打假者,还不是制假者吃准打假者手里没有厉害的武器,打了你你也奈何我不得。
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老板不见得没有制假售假之心,特别在暴利面前。可是他们一般不敢制假售假,并不是他们追逐利润的本性变了,而是害怕严厉的惩罚,比如海外某地区就有这么一条法规,食品成分与说明不符,老板就要蹲三个月的大狱。假冒之利与蹲狱之害相较,还是蹲狱之害可怖,趋利不划算。
“3·15”推行这么多年来,其成效十分明显,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已经加强,消费者的权益已经得到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承认和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陶醉不前,打假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应该由热热热闹的普及,过渡到科学的法规体系建设,张起一张严厉的法制大网,使制假售假者望而生畏,使企业得以安心生产,不必为打假空耗许多财力和物力;使消费者得以放心消费,放心购物……到那时,真到了“3·15”那一天,恐怕反倒不怎么热闹了。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新产品新技术

  低层楼房加层技术获成功
旧楼不须大拆大建,采用已获中国、美国和英国发明专利权的特殊技术就能成倍地加高。低层楼房加层技术是在保证原建筑继续使用,用户和办公人员不用搬迁的情况下,使原建筑从2层至5层加高到8层至20层,还能大大提高加层后新旧建筑永久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采用该技术加层,比拆除旧楼重建节省30%至60%的投资,工期提前一半。
日前国务院二招采用加层专利技术,将原主楼4层加高为8层。北京泰中抗震技术实施有限公司承担了这项工程的设计和技术总监,受到了国管局领导和有关方面领导的好评。(洪洪)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经营之道

  拥有人才就拥有明天
董学清
“人才是企业的基石,拥有人才就拥有明天。”这是山东潍坊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华常说的一句话。
早在70年代末,我国的人事调配还是在高度计划中进行的时候,华光就把眼光转向市场,开始有偿引进人才,成为国内最早实行公开招聘的企业之一。仅1984年至1986年的三年间,他们就花200多万元“买”了140多名大学毕业生。
从1982年以来,华光引进人才逐渐步入正规化、制度化,先后制订了包括为引进人才提供高标准住房、数千至上万元的安家费,以及晋级提职等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组织起几个常设的人才招聘小组,除每年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一次招聘活动外,还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广罗人才。同时公司每年拿出近百万元经费,选送优秀职工到大专院校定向培养,选送技术骨干到大学或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自己的高层次人才。
尊重人才,大胆使用人才,让人才早日成“材”,在华光蔚成风气。在华光,住房最好的是青年人才,收入最高的是青年人才,荣誉最多的还是青年人才。1996年,整个公司人均收入7200元,科研人员的年均收入突破了2万元。全公司年收入超过3万元的有100多人,都是科研人员和一线销售人员。
华光不计一时得失的人才观,格外令人称道。1988年毕业的刘彬,被公司选送到一家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毕业时,小刘要求留在北京一所著名高校工作,许多人不同意:“我们花了这么多钱培养了他,不能让他就这样跑了!”王新华认为,像刘彬这样的高层次人才,企业暂时不可能提供相应的舞台,而置身高校这一专业的前沿阵地,对国家、个人和企业,都会受益更大。实践证明王新华的见解是对的。华光近年来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都是通过刘彬牵线搭桥促成的。
正是靠着人才优势,华光在高科技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先是研制出华光电子出版系统,使中国汉字信息处理和电子出版技术产生了历史性飞跃,又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化程控交换机。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高速路为啥绕个弯
河北临漳县委王玉廷
听说京深高速公路在穿越我家乡——河北临漳县境时绕了个弯儿,这一绕,国家就多投了500万元。原因何在呢?最近我从县领导口中得知了原委。
临漳史称邺,邺城始建于春秋。三国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后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进占邺城,几度改建、扩建,直到北齐。400年间,历经六朝,先后有22个帝王在此建都。邺城作为都城,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城内建筑方正、整齐,中轴对称,其建筑风格承秦汉启隋唐,西安、北京的建筑布局即以邺城为蓝本,就连日本的古都奈良、京都也以邺城为雏形。曹操还在此修了著名的“铜雀台”。以后,又陆续建成了冰井台、金虎台。三台巍峨壮观,千百年来,一直是名人骚客吟咏的对象,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传诵至今。1981年,国务院将邺城遗址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春,京深高速公路指挥部展开沿路勘测,临漳县委、县府和驻扎在这里的中国社科院考古队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高速公路须绕开邺城遗址。国务院领导明确指出:公路给文物让路。于是,交通部将高速公路定线于邺城遗址西墙外600米处,绕一个弧线,入临漳境就开始慢弯西南,延长路基2公里,多投资200万元。同时交通部又出资300多万元对这段路基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出一批战国到唐宋的古墓、古窑址、古遗址,出土了珍贵文物3000余件。
几年来,临漳县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将三台遗址等曹魏时期的文物胜迹重新修葺。现在,每天到临漳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新产品新技术

  洛兹集团在国内首推木浆纤维免烫衬衫
浙江宁波洛兹集团最近和广东佛山棉纺厂联合开发的新型木浆纤维免烫衬衫面市。这种衬衫采用第三代人造纤维素纤维为面料,属于天然纤维,有真丝般的触感和柔软度,吸水性良好,透气,穿着舒适。由于经过特殊免烫定型处理,因而久洗不变形。(施怀东)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新产品新技术

  ESS公司推出新型VCD解码芯片
美国ESS公司最近向中国市场推出供VCD使用的新型解码芯片ESS3210,其特性包括视频、音频、系统控制、OSD显示、CD—ROM接口等。还具有用于卡拉OK系统多级变调特性及一些特性播放特性(例如教育、游戏功能),允许慢放、暂停、快进和快退等功能。该产品还首创允许用户放大或缩小任何所选择静态画面功能。(维声)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邮政速递快起来
蒋晓武祝张尧黄步东
邮电部邮政总局去年曾对北京4个支局下属的40个特快业务开办局进行过一次交寄邮件的时限测试,逾限率达28%,其中属于邮政内部处理原因的占逾限邮件的45%,一些速递部门没有按规定的时限频次的要求开拆、投递,造成“快件快不起来”。
快件为何快不起来呢?速递业是邮政行业的新兴产业,10多年来业务年平均增长率在70%以上,总收入已占邮政总收入的12%。但目前速递业毕竟是邮政行业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摆脱长期计划经济运作下带来的内部机制上的明显缺陷。例如,各地速递公司隶属于各邮电局,中国速递总公司及其所属分支机构都没有直接的用人权。相对于许多效益不佳的行业,邮电业受人青睐,速递公司更被看好,于是许多并不适合于速递业的人员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涌入,造成了一些地方比较严重的失衡状态。
行政上的不独立,带来了许多相关的问题。邮电学院或其他院校至今没有专门的快递业学科或课程,致使整个快递业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16年来,速递业没有进行过有效的赢利估算,最近邮电部出版的《邮电统计资料汇编》中就缺乏有关速递业的部分。一些部门向下属单位下达的有关指标常常高得不切实际,使人们客观上对速递市场的现状把握困难。因体制上缺乏独立,这使国内的EMS难以加入全球性速递网络系统,在有关业务上常常难以与邮件的送达地所在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必要的协调,导致在查询、赔偿、交通设置等一系列问题上无法取得必要的一致,这与国外一些实力强劲的快递公司自身拥有统一的全球性网络形成鲜明的对照。
要使EMS在业务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关键不仅在运力增加、交通的改善及拓展业务种类上。
在内部机制改革上领先一步的广州速递公司近年来进行了成功探索。该公司实行分区经营,在几年之内逐步建立由公司垂直管理的区域处理中心。在坚持专业化经营管理的同时,各分公司根据区域内路程、交通、人口密集程度、企业性质等特点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了服务的深度,揽收量有明显提高。以海珠区为例,试行分区经营头三个月,投、揽率月均增幅分别达到26.8%和89.73%。
速递业的发展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许多矛盾的出现,源于新旧机制的急剧碰撞。速递市场要规范,中国速递业要有新一轮的兴起,要有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即除了交通的改善、运力增强等外部因素,还须完善速递业的内部机制。
邮政总局盛名环局长日前表示:今年,邮政总局将加强宏观调控以及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决策能力,逐步实现由业务管理型向开发经营管理型转变,建立一种与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邮政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对业务规章制度的清理工作,对制约业务发展,影响邮政科技进步的业务规章制度进行清理、修改、完善,解决当前存在的业务管理滞后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人均年用邮量为80件,其中美国年人均660件,瑞士684件,而我国仅为6件。速递业人士乐观估计,最近几年全球每日国际速递运传处理量可达到100万件,并将以年增长25%的速度持续递增。
中国邮政速递业充满希望。(附图片)
(下图为奔波在上海——无锡公路上的夜间快递车。)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无题宋晓明画(原载《讽刺与幽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