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展现平凡的伟大
吴海
有一个在平凡生活中孕育成长的英雄人物,正从江西这块红土地上走向全国。他就是情系百姓、一心为民、有口皆碑的户籍民警邱娥国;有一本普普通通却动人肺腑的书,它就是由21世纪出版社出版,南翔、郑云云、严丽霞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人民的好警察邱娥国》。
书中的主人公邱娥国,竟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人物:南昌市筷子巷派出所的户籍民警;他热爱的竟是这样平凡的工作:负责5个居委会、7条街巷、2000多户人家的户籍管理,十七年如一日地为几十个残疾人、孤寡老人、失足青年、迷途儿童排忧解难,给他们以爱心、以温暖、以力量,做他们的“公共亲人”。然而正是这漫长的普通、平凡的生活历程,孕育着邱娥国极不平凡的英雄本色,造就着光彩夺目的“邱娥国精神”。请听听筷子巷与广外街的普通居民们是怎样评说邱娥国的:“连两只鸡都不肯收,老邱为我办事图个啥呢?”“为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却从未抽群众一包烟,吃群众一顿饭,从群众身上捞半点好处。”“有困难找老邱,找老邱有办法。”“老邱有‘三心’:那就是真心、关心、爱心。”“老邱真是一个难得的好人啊!……这辈子,我活了90多岁,碰上了老邱这样的好人,就没有什么遗憾了!”难怪他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老邱”为“公共亲人”。邱娥国的一言一行体现出的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一种真正的纯洁透明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一种淡泊名利、清正廉明的崇高奉献精神。当下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沉浮的人们,面对邱娥国精神,也许有的嗤之以鼻,有的困惑不解,有的敬而远之,然而这丝毫无损于邱娥国精神,邱娥国精神的时代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邱娥国精神在闪光,邱娥国精神正在走进千家万户。生长在平凡生活土壤中的邱娥国精神啊,时代呼唤您!
邱娥国精神深深感动了作家们。作家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便拿起笔热情地为邱娥国精神讴歌,并发挥各自的艺术优势,将报告文学、抒情散文和故事等多种表现方式交织运用,把邱娥国朴实而动人的英雄形象活灵活现地、几近原生态地展示出来。我们正是通过这一个个娓娓动听的市井故事一步步走近邱娥国,也仿佛转悠于筷子巷与广外街,亲耳听到一个个市民感念“老邱”的心声。尤其是书中穿插了不少采访纪录式文字,更营造了一种逼人的真实感,似乎达到了邱娥国生活还原的真实效果。作家们集报告文学、抒情散文和故事于一体,着实强化了作品的真实性、抒情性和故事性,从而产生了以事实服人、以感情动人,以故事引人的艺术力量。不过全书的总体风格还是以朴实、原色取胜,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大段议论,没有冗长的心理描写,字里行间都朴实得像邱娥国一样……
邱娥国:一面催人奋进的旗!
《人民的好警察邱娥国》:一首感人肺腑的歌!


第11版(书评)
专栏:

  读书与“打鸡血”、“红茶菌”……
张大农
“××(地方)掀起读书热”,“××读书热扫描”……这类话题最近经常见诸各类传媒。着眼点基本是相同的:逛书店的人多了,图书销量(码洋)增加了,公共图书馆里人头攒动,民办书店纷纷开张……
积极的迹象应予鼓励,更应冷静地分析和研究。在正面宣传这股“读书热”的同时,报道者们也大都能意识到现实的另一面:与若干年前相比,尽管全社会人均购书费用增加,但人均购书册数却在下降;即使以全国城镇人口统计,人均书报刊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也依然很低。比诸上述热闹的景象,这是一个更基本的事实。
既然如此,我们对社会上的读书风气就应保持清醒的估计,所谓“读书热”之类的欣喜论断还是暂且按下。
社会生活仍处在转型期。人们的心态虽已由最初的浮躁渐而转为平静,文化知识的价值重新被确认,但也很难就此论定,社会的读书风气已经形成。因为在全社会健康、良好的读书风气背后,必须有几代人的文化教育积累,以及诸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为依托。
即使“读书”已在某个特定的范围里蔚然成风,也不宜以“热”称之。多年来的经验启示我们,凡事一加个“热”字,大多含有公众的非理性因素。既有今日之“热”,往往会有来日的“冷”,永远“热”下去的事情还未曾听说。当年的“红茶菌热”、“打鸡血热”至今仍为人们引为笑谈,而时下的“足球热”、“股票热”、“收藏热”也需要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引导了。几十年来,我们这个社会“热”的景观已经太多,实在没必要再添上“读书”这一道。


第11版(书评)
专栏:

  《刘兆林小说精品三卷集》出版
80年代初曾以《啊,索伦河谷的枪声》《雪国热闹镇》等军旅题材小说蜚声中国文坛的军队作家刘兆林,近日先后筛选出1980年至1995年这15年中的40余篇(部)长、中、短近90万字精品小说,分别以长篇卷《绿色青春期》,中篇卷《父亲祭》及短篇卷《违约公布的日记》三卷形式,由华夏出版社编辑的《中国当代作家文库丛书》出版。
在他20余年的部队生活中,刘兆林凭借对军营对黑土地真诚的眷恋之情,不断发掘军营文化与冻土文化的神奇和凝重,宏观地把握了动乱的“文革”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脉搏,描绘出特定时代背景下纷繁多彩的雪国人文风情和丰富感人的心灵世界。(俞进军)


第11版(书评)
专栏:

  自审意识与理性精神
丁临一
这是一部值得认真一读的书。它立足当代,着眼于未来;立足自审,着眼于自救自强;立足全民,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作者在透过社会现象全面剖析国民素质的冷静笔触中,充分地流露出忧国忧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爱深痛切的满腔热忱。
《国民素质忧思录》对国民素质从人格、精神、道德、文化、科学、健康、职业、审美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列举了大量社会现象,从中剖析国民素质的缺陷所在。全书中列举的数以百计的社会现象,详写的长达千余字,略写的不过数十上百字,都是作者精心选择提炼的典型个案。从“人格素质”篇里中原某县交通局长横行一方、胡作非为而无人过问的案例,到“道德素质”篇里山西文水刘胡兰家乡变为假冒伪劣产品大范围制作区的惊人现实;从“科学素质”篇里骗子王洪成“水变油”闹剧历时十年、搅乱半个中国的经过,到“职业素质”篇里首都大型国有企业高级技术工人面临断档危机的调查统计,读来无不令人触目惊心,思绪难平。这些典例个案的背后,无不牵连着大量的范围大小有别、程度轻重不同的社会问题,它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发生与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甚至就发生与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或身边。《国民素质忧思录》则通过诸多侧面的全方位考察,以大量确凿的事实和鞭辟入里的分析迫使每一个当代人都须直面国民素质的缺陷所在,都须反思自身素质距一个现代人的素质要求差距所在,谁也不能置身事外。这种强烈而自觉的自审意识与直面社会、直面自我的勇气,应该说,是我们每一个清醒的、高素质的公民都十分需要,不可或缺的。
《国民素质忧思录》与近年来问世的为数不少的同类社会读物、文学作品、思想读本等相比较,其最大特点、最有价值之处,是贯穿并统领全书的高度理性精神。它不靠泛泛的煽情来吸引人的视听,不靠危言耸听的大骂“丑陋的中国人”来哗众取宠,相反,它开篇明义地指出:“我们——中国人,并不丑陋。”它通过详尽的分析指出,拥有灿烂历史文化的中国人的落伍,国民素质的下降,是由长时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和不发达的自然经济形态所造成的,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及相应的人的观念形态,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民素质的滞后。在思考国民素质的改造与提高的途径时,该书也不是简单地照搬发达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理想,而是针对国民素质缺陷的具体实际,努力发掘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发掘近现代以来民族志士仁人图强求变、革故鼎新的奋发精神,发掘我们党的历史上无数英烈模范追求真理、献身民族的光荣传统,并且也不拒绝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注重国民素质铸造的有益经验。在“缺陷之根源:教育”篇里,作者既尖锐地批评了我们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的种种弊端,又全面地论述了汲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精神财富来改造我们的教育、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思想。作者在剖析论述有关国民素质的诸多问题时,没有先入为主的偏执和条条框框的限制,遵循的是从实际出发的理性原则。
国民素质,即人的质量,是现代化的基石,这是《国民素质忧思录》立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而我们读了该书之后,正视了国民素质所存在的诸多缺陷,一方面,感觉到被猛击一掌的震动,另一方面,又看到民族的希望和光明的未来,这正是《国民素质忧思录》的成功与魅力所在。自80年代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切已经为当代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整体素质创造了良好的客观历史环境。国民素质的滞后必将使越来越多的人亲身感受到面临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的危机。(《国民素质忧思录》,解思忠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弥足珍贵的学术书
曾绍义
人们常常慨叹当今学术著作难出难销,但四川大学教授王锦厚先生的研究专著《“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出版不到两个月,就受到读者好评,纷纷邮购,而且还远销美、日、德、法、印等国,被若干知名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收藏,成了高层次意义上的“畅销”书!
资料的丰富与珍贵,是这部学术著作的最大特点。在近60万字的篇幅中,著者不仅以整整九章27节文字,极为翔实地论述了中国“五四”新文学与印度、日本、希腊、俄苏、英、美、法、德及包括挪威、丹麦、波兰、匈牙利等国在内的“被损害的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我们看到“五四”新文学如何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得以形成和发展,更从历史渊源的揭示中使读者认识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巨大影响。著者以大量的历史事实材料说话。据我所知,由于始终坚持“尽可能运用一些原始材料,让材料自己去说话”的写作原则,王锦厚先生十余年跑过国内各主要图书馆和有关名人纪念馆,又得到法国国家图书馆、美国朗费罗国家纪念馆及诸多国际友人、华侨学者、在华留学生的支持和帮助,其甘苦是不言而喻的。也正是有了这些艰苦努力,才获得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资料。例如,最有特色的“‘五四’新文学与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一章,既因从未有人对此做过专门研究而令人耳目一新,亦因其资料难觅而使人格外珍视:所引140余条材料中近一半都采自当年出版的报刊、书籍,而这些原版报刊、书籍有不少都是有关图书馆、纪念馆的珍藏本,一般是不轻易示人的。为此,著者在引述这些材料时常常特意加以说明,以期引起读者的特别重视。
本书的研究虽然也运用了“比较文学”的方法,但并未就事论事地进行平面、单向“比较”,而是将中国文学纳入“世界文学”的整体发展进程,通过纵横交错的深入分析,既突出了以译介为先导为桥梁而深受外国文学影响的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学给予外国文学的深远影响,以至于德国大诗人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目标“也是受中国文学的启示才提出来的”,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要从“研究孔夫子”中“汲取精神力量”;以至于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盛赞《阿Q正传》是“高超的艺术的作品”,美国著名诗人W·S·默温也深感“到如今,不考虑中国的影响,美国诗就不可想象”……更为重要的是,著者还在本书“结束语”中为“当前”如何解决东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发展中国文学,提出了几个“最为紧要”的问题,包括如何根除崇洋媚外的“通病”,“在建立对民族文化具有信心的前提下去迎接外国文化的挑战”;怎样做好“输出”工作,“切实提高翻译的质量”等等。这无疑对于中国文学的深入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王锦厚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心灵的记忆
陈宝云
我爱读苗得雨的诗和诗话,我更爱读他的散文。苗得雨的散文,是岁月留在他心灵里的记忆,是他记忆世界的艺术显现。苗得雨的散文世界是丰富的。在那里,有历史,也有现实;有实在的世界,也有虚幻的世界,神秘的世界,传说的世界;有故乡的风土人情,也有异国他乡的情调;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也有社会和历史的变迁;有恬淡的田园生活,也有剑拔弩张的斗争;有人间的情谊,也有世态炎凉……一句话,他的散文,就像生活的七色板,生动而丰富,多姿而多彩,真实而迷茫。
同时,苗得雨的散文也是他心灵打在岁月上的烙印,是他心灵的艺术显现。他的散文所展示的他的心灵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儿时的童真、童稚、童趣,青少年时期的顽皮、奋进与追求,中年时的磕磕绊绊和自勉自励,走向耳顺之年的谙练、老到与自省,光彩的和不光彩的,成熟的和不成熟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都在他的散文中有着真实而生动的体现。
苗得雨能够写出生活的丰富性与心灵的丰富性,这正表明他对生活的忠诚和对心灵的忠诚。他是依据生活留在他心灵里的记忆去叙写生活,依据生活所给予他的实际感受去抒发心灵。他既不讳言生活中迷濛、神秘的和说不清道不明的,也不掩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他只忠于他的记忆和他的心灵。这又表明了他的坦率和真诚。正是作者的坦率与真诚,使我们在他的散文中,看到了生活变化的轨迹和历史前进的步伐,看到了他心灵的历程和他走过的脚印,同时也触摸到了他的情与气,魂与骨。
在谋篇布局上,他不拿腔捏调,不摆架子,不故弄玄虚,不故作高深,也不故弄耸人之笔。在语言上,苗得雨的散文也是独特的。他善于对群众的语言做提纯和复壮的工作,使之既保留了群众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又汰去了市井语言中那些芜杂的东西。 (《苗得雨散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人文精神的漫步
昆仑鹰
如果说,诗歌是诗人“戴着镣铐的舞蹈”,那么,散文的境界便应是自由的精神漫步。你自可坐在小小的书桌旁,任亘古的历史烽烟与现实的人生感悟从你的眼底笔端涌来奔去,而领略自由洒脱的神韵。可以说,《吴泰昌人物散文选》中的散文,就把散文这种独特的艺术美作了有效的发挥。
读吴泰昌的散文,就像跟随着他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漫游。在这部以写人为中心的散文专辑中,我们跟着他领略的是现当代文坛泰斗与大师们的独特精神风貌以及在特殊的生存境遇下正直的人们之间的真诚友谊。走进书中的艺术世界,便仿佛作者就坐在你的面前,向你述说着一个世纪以来的故事以及充盈于这些故事之中的那些感人肺腑的师友情,人生爱。《刻在心上的记忆》从在巴金家里听到茅盾去世的消息谈起,寥寥几笔就描述出巴金当时的痛切心情,表现了作家们之间的可贵友谊。《傲然开放的菊花》从胡絜青画扇面,白石老人题字开始写起,接着写胡絜青的绘画艺术成就,以及老舍几十年来对绘画艺术的热情、深刻的艺术见地和文人雅士之间的书画往来。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借老舍夫妇在绘画艺术中的追求表现了他们人生的追求和人格的光辉。在《海棠花开》、《巴金这个人》、《听朱光潜先生闲谈》、《她钟爱带刺的玫瑰花》、《有星的和无星的夜》等文中,他任意而谈,借一系列看似平淡、自然的生活细节,传神地勾勒了那些久已为人们所景仰的作家、学者们独具的精神风貌和性格魅力。
吴泰昌的散文处处透露出学者的儒雅与睿智,但却不像一般的学者散文那样流于闲适。即使在叙述、把玩文人雅士之间的闲情逸致时他也绝不会忘却对他们所置身其中的时代背景的勾勒。在《阿英的最后十年》一文中,作者以痛惜的笔调叙述了老戏剧家阿英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不知不觉地被卷入政治的漩涡中而无奈地耗费着艺术生命,表现了老艺术家在种种外力压迫下的焦灼苦闷心情。由阿英个人的悲剧中,作者所折射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命运,这样又使作品平添了苍凉悲壮的历史凝重感。在《忆念中的诗人小川》不但写出诗人郭小川天真、率直的赤子情怀,也表现了当时的政治气氛同诗人真、善、美的追求之间的巨大矛盾,甚至连诗人下棋的爱好也被视为阶级斗争新动向,更可以想见当时的政治高压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摧残以及思想的禁锢。可以说,在自由的精神漫步过程中,吴泰昌先生为我们勾勒的不仅仅是文人、学者生活的一个侧面,而是时代的面影,是现当代文坛的风云变幻,也是一代知识分子勇于追求真理以及在特殊的生存境遇下痛苦而焦灼的心灵历程。 (《吴泰昌人物散文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了解我们的大家庭——写在《民族大家庭》出版之际
李晋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的基本国情之一。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众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只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所以,习惯上把这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虽然较少,但其分布范围却占国土面积的64%,而且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天文、历法、科技、文学、艺术、医药、体育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点;在饮食、服饰、居住、生产、节庆、礼仪、婚姻、丧葬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在各民族中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我国各民族都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族人民以其勤劳、勇敢和智慧,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为缔造和捍卫伟大的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各民族是不平等的,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少数民族,到解放时,有的民族还处于奴隶制社会,有的民族还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有的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有些民族虽然已进入封建社会,但其中一部分还处于封建社会的前期,其发展程度仍然远远落后于汉族。
新中国成立以后,消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虽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得到解放,经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但民族间的差别还存在,各民族之间和地区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状态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存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虽然各民族确立并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还存在,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行为及其影响还存在。这些特殊情况和因素决定了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重要性,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为了解决好我国的民族问题,我们党坚持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同我国多民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这套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所制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从世界范围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民族问题是解决得好的。这主要是我们党真正从各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繁荣出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当前还有些部门和地方忽视了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对民族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力;民族工作也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仍然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长期工作。要坚持不懈地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各族干部和群众时刻牢记我国多民族的国情,深刻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民族团结的必要性,认识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之中。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正是基于上述目的编写了《民族大家庭》(南海出版公司出版)这本普及性民族知识读物。此书力求以加强我国多民族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宗旨,从不同侧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我国56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光荣的爱国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他们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节庆礼仪和解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该书通俗易懂,融知识性、趣味性、系统性为一体,既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可供各族干部和知识分子参考。
(《民族大家庭》,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贝聿铭传——现代主义大师》,[美]迈克尔·坎内尔著,倪卫红译,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引人入胜的文笔揭示了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举世知名的华裔人士贝聿铭的生活道路及其事业成功的背景。


第11版(书评)
专栏:

  “并非儿戏”  徐鹏飞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