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旧金山市市长
新华社北京四月二日电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今天在中南海会见了美国旧金山市市长威利·布朗及其一行。
朱镕基对客人的来访表示欢迎,对布朗在任职期间为发展旧金山市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
布朗感谢朱镕基在百忙之中会见他和他率领的代表团。他表示愿意继续为推动美中关系,特别是旧金山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而努力。
布朗一行是应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邀请来华访问的。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小林等参加了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加拿大外长
新华社北京四月二日电(记者谭国器)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在这里表示,中国将加强与加拿大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希望两国在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互利互惠,在国际问题上密切合作,使中加关系在二十一世纪得到更大发展。
李鹏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应邀前来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加拿大外长阿克斯沃西时指出,中加两国都是太平洋沿岸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建交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加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他说,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两次访华,他本人也于前年访问了加拿大,两国领导人加强接触增进相互了解,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他说,中加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去年十一月,双方签署了中加合作建设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项目商务合同,标志着中加经贸、科技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李鹏说,中国和加拿大现在已成为互为重要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伙伴,中国将加强同加拿大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包括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经贸关系,这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他说:“希望两国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在经济上互利互惠、共谋发展,在国际问题上加强磋商、密切合作,使中加关系在二十一世纪得到更大发展。”
阿克斯沃西表示,加中关系在近年来发展很快,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以及军事领域的合作都有进展,两国领导人多次会谈都取得了积极成果。他说,加拿大视中国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认为发展与中国的关系非常重要,加方愿意重申对华友好政策,继续努力,加强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4版(要闻)
专栏:

  陶桓馥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原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秘书长、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农业部顾问(正部级)陶桓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李鹏、彭真、胡锦涛、姜春云、李铁映、杨尚昆、宋平、薄一波、习仲勋、谷牧、吕正操、张劲夫、刘澜涛、马文瑞、江华、郑天翔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陶桓馥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陶桓馥1901年2月21日出生于湖南岳阳,1926年参与组织岳阳妇女协会,并参加了“两湖”妇女运动,是岳阳早期革命创始人之一。1927年1月,她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她参加讨伐夏斗寅的西征。1927年秋至1930年夏,陶桓馥受党组织派遣赴莫斯科,先后在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9月回国后在上海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1932年初任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长和妇女部长。由于叛徒出卖,陶桓馥于1932年和1933年两次被捕,被判10年徒刑。在狱中,她坚贞不屈,严守机密,表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1935年出狱后,陶桓馥先后在中共北方局组织部,川康特委、妇委,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1945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材料科科长。1948年后,陶桓馥历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秘书长,内务部地政司副司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秘书长,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城市知青安置办公室负责人,农业部顾问等职。1982年离休。
“文革”期间,陶桓馥被诬陷为“叛徒”,受到批斗,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摧残。
陶桓馥是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陶桓馥是我党早期党员之一,在71年的革命生涯中,她呕心沥血、英勇奋斗,为我党早期妇女运动、工人运动、白区工作和农村工作及新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清明时节念伟人长歌当哭寄哀思
缅怀小平诗歌朗诵演唱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余继军报道:4月2日下午,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显得格外庄重,由北京市文联、北京朗诵艺术团联合主办的“春天的思念——缅怀小平诗歌朗诵演唱会”在这里举行。
来自北京人艺、中国青艺、中国儿艺等艺术团体的20名艺术家和演员满怀深情地朗诵和演唱了《春天的缅怀》、《杨柳青青》、《伟人与海》、《世纪的雕塑》、《春天的故事》等作品。演员们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了观众。北京东城师范学校95级4班的王非同学说:“演得棒极了!”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连德枝女士朗诵了儿童诗《小白花送给邓爷爷》。她对记者说,她之所以要来,是因为她不仅要代表她自己,她还要代表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来表达对邓爷爷的思念。说话间,这位年逾六旬的老人双眼已噙满泪水。从没有登台唱过歌的中央民族歌舞团编剧姚京佑女士,演唱了一首她自己创作的歌曲《歌唱您,大海舞龙人》。她说自己唱得不好,但这是她心里流出来的歌。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曹灿曾在《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多部影片中扮演邓小平。他的表演把朗诵会推向高潮。台上台下,人们沉浸在对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之中。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夕发朝至进京城
本报记者汪波
3月31日18时47分,记者乘坐的K59/60次列车,从长春火车站准时驶出了站台。这是铁道部11对快速列车和78列“夕发朝至”、“朝发夕至”提速列车之一。
坐在舒适明亮车厢里的乘客们脸露惊喜。他们对电子显示屏格外注意,只见那里不时地报出车厢内外的温度、列车到站的距离、时间等信息。经过培训的乘务员面带微笑,推着小车向旅客赠送矿泉水、饮料等。“这列车上的服务跟飞机上的差不多了……”旅客们议论着。
这些有“K”字头的快速列车最高时速可达120—160公里,1500公里距离的可以“朝发夕至”、“夕发朝至”。车厢里,记者采访了长春列车段和长春客车制造厂的随车人员。他们告诉记者,这次新开行的K59/60次列车,作为铁路新产品中的精品,具有列车结构新、运行速度快、舒适程度高、安全性能强等特点。
“温度太高了。”有的旅客说。“马上调好。”一位随车检查的长春客车厂的技术人员向车厢的尽头走去。一会儿,车厢里的温度便降了下来。这位技术人员向旅客们介绍说:“这次提速的新车体改进了减震装置,车里实行的是单车可控空调,并装有卫星多媒体信息系统,车载电话24小时开通,对涉及到提速的所有机车、车辆、线路及其它设备,都进行了整治,为确保提速安全,快速列车的牵引机车、客车都采用了新技术,沿途经过的道口全部有人监护。”
4月1日晨6时18分,运行了11小时31分的K59/60次列车,安全正点到达北京站。不少旅客对着自己的手表:“比原来的列车缩短了2小时51分。真是‘夕发朝至’。”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会见香港九龙总商会访问团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方瑾)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皇后洋行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国华为团长的香港九龙总商会北京工商访问团一行。
钱其琛对九龙总商会代表来京访问表示欢迎,对他们多年来对促进香港经济的繁荣、对推动香港顺利回归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赞赏。钱其琛说,“九七”香港回归祖国是本世纪末的一件大事,不仅需要中英两国政府进行谈判,也需要600多万香港同胞的支持。香港经过了13年的过渡期,经历了诸多的风风雨雨,现在终于能平稳过渡,香港顺利回归的大局已定。
他说,“九七”后的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一国”是前提,要维护国家的统一,要热爱祖国;“两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一国两制”在世界历史上是个创举,这是充分考虑到了国家、民族、人民包括香港同胞的利益。他请香港居民放心,平稳过渡不是要搞大的改造和变化,“九七”后,香港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香港保留原有的货币制度和独立关税制度。钱其琛说,保持香港原来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地位,不仅是照顾到香港居民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对国家的统一有利。
他表示相信,通过全体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香港的繁荣稳定一定能实现、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
以汤国华为团长的香港九龙总商会北京工商访问团一行30余人于3月31日抵达北京,在京作5天的参观访问。在京期间,他们拜访了全国工商联、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港澳办、外经贸部等有关部门。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郑万通、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绪武参加了今天的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王丙乾会见美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林肯国民集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恩·罗兰一行。
林肯国民集团是美国一家实力较强的金融服务公司,它在华设有3个代表处,参与了中国许多基础设施的融资。
罗兰一行是应财政部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加外长举行会谈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谭国器)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今天与来访的加拿大外长阿克斯沃西举行了会谈。双方表示,中加将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促进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钱其琛说,近年来,中加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两国领导人保持频繁互访,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加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稳步快速的发展。
阿克斯沃西说,加政府将发展对华关系置于优先地位,近年来加中关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加方对此感到满意并希望继续保持这一发展势头,增加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交往,推动互利合作。
关于香港问题,钱其琛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方针,贯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香港实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他说,自1997年7月1日起,中国政府允许短期赴港旅行的加拿大护照持有人免办签证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具体事宜将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作出安排。
阿克斯沃西表示,加拿大对香港的未来抱有信心,不久前,加方宣布允许香港特区护照持有者赴加短期旅行免办签证就是这种信心的具体体现。
双方一致认为,两国的这种互惠安排有助于增强相互信任,有利于人员往来和经贸关系的发展。
两位外长还就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谈结束后,加拿大驻华大使贝祥、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和外交部部长助理杨洁篪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加发展合作项目的两个备忘录和关于中加双方购买外交用途房地产的协议。两国外长出席了签字仪式。
阿克斯沃西是应钱其琛的邀请于4月1日抵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宋健会见森森布伦纳
据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罗辉)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国会众议院科学委员会主席詹姆斯·森森布伦纳一行。
宋健对森森布伦纳首次访华表示欢迎。他说,中美两国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几年来,中美科技合作有很大进展,合作与交流的领域不断扩大,合作项目不断增加,希望中美两国科技合作与交流能够更好地发展。
森森布伦纳赞扬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步。他说,美中科技合作非常重要,美国立法和行政部门支持美中科技合作并希望这一合作能够发展得更好。目前,美中之间已生效的科技合作协议有30多个,这些协议对两国科技界的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第4版(要闻)
专栏:

  “战时日记”血泪见证人道精神世人共缅
拉贝墓碑从柏林运抵南京
新华社南京4月2日电(记者徐机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约翰·拉贝先生的墓碑,从德国柏林启运,今日抵达南京。
将安放在南京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约翰·拉贝墓碑,高91厘米、宽50厘米,黑色花岗岩墓碑上端刻着一个阴阳无极八卦图,下方镌刻着约翰·拉贝的生卒日期:1882.1.23———1950.1.5。
南京江东门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说,德国人约翰·拉贝1908年来到中国,1931年调至南京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总代表。日军侵占南京时,拉贝先生被推选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在现今南京鼓楼区范围内设立占地3.86平方公里的安全区,收容难民25万人。在南京沦陷初期的两个多月内,他们保护了一大批南京难民,庇护上万名妇女免遭日寇蹂躏。1938年2月22日,拉贝先生离开南京回国。
去年12月12日,拉贝先生在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的“战时日记”,由其外孙女乌苏拉·赖因哈特夫人在纽约公之于世。拉贝先生的日记详尽地记录了日军攻陷南京后,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集体屠杀、砍头、活埋、水淹、火烧和奸杀等罪行。他在日记中记载的内容与南京目前仍健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完全一致。
今年初,拉贝先生的亲属决定将其墓碑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据悉,拉贝先生的外孙女赖因哈特夫人将应邀来宁参加拉贝先生墓碑安放仪式。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会见世界报业协会代表团
本报北京4月2日讯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斯罗茨基主席率领的世界报业协会代表团。
钱其琛对世界报协首次派团访华表示欢迎,并就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和新闻事业发展等领域的有关情况,回答了客人的提问。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宏会见时在座。世界报协代表团是应中国报业协会的邀请来华访问的。(葛洪)


第4版(要闻)
专栏:

  王兆国会见汤国华一行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方瑾)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今天在北京会见以汤国华为团长的香港九龙总商会北京工商访问团一行。
王兆国对香港九龙总商会多年来积极参加家乡的经济建设、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活动表示赞赏。他说,随着“九七”日益临近,香港的形势越来越好,外商投资香港的意愿进一步增强,移居海外的人士大批回流香港,香港和内地人民对香港回归祖国充满自豪,对“九七”后香港繁荣稳定充满信心。他表示,在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回归祖国后的香港前景一定更美好。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郑万通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澳门同胞庆祝香港回归筹委会成立
据新华社澳门4月1日电(记者车玉明)由澳门各界人士组成的“澳门同胞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筹备委员会”(简称“庆委会”)今天晚上在这里召开第一次会议,并正式宣布成立。
庆委会由澳门中华总商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澳门妇女联合会、澳门归侨总会、澳门中华教育会、澳门新闻工作者协会、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等八个主要社团发起。委员包括各界代表共182人。
庆委会主席团执行主席马万祺在今晚的成立大会上说,庆委会成立以后,将负责主办筹划庆祝活动,推动澳门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庆祝香港回归活动,协助和推动各界别组织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希望通过各项庆祝活动,积极宣传“一国两制”的光辉思想,宣传澳门基本法,宣传香港、澳门平稳过渡和繁荣稳定的美好前景,为欢庆澳门回归打下基础。


第4版(要闻)
专栏:

  王光英会见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常任理事松尾敏男率领的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
王光英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为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代表团的此次来访必将进一步加深两国文化界人士的相互了解。
松尾敏男表示,希望继续加强两国文化交流,促进两国艺术家之间友谊的发展。
日本客人是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造林不懈绿满京华公民义务深入人心
首都各界人士在京郊植树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日前,首都各界人士1000多人来到京郊怀柔县,举行了大规模的种植纪念树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陈慕华等参加了植树活动。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16年来,造纪念林、种纪念树活动在全国范围广泛展开。参加这次大型植树活动的有全国三八红旗手、企业家、科学家、音乐家以及新婚夫妇。许多共青团员、学生、机关公务员也趁着大好春光种植了自己命名的幸福树、纪念树。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苏会志、刘献武)昨天上午,中央国家机关14个部委的200多名干部冒雨来到京郊顺义县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美丽的潮白河畔再添新绿。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在京植树,已经持续了十余年。每年在北京市全民义务植树日前后,他们都主动要求参加植树,尽一个公民的义务。国内贸易部部长陈邦柱、化工部部长顾秀莲、人事部部长宋德福、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和14个部委的副部长等200多人共植下千余棵毛白杨、垂柳和刺柏。
(附图片)
中直机关绿化基地位于京郊十三陵,现在,200万棵树木使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 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吕发英——为民解忧不言愁
黎田黄业俊计国亚杨成志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琅琊街道办事处沿渠居委会主任吕发英,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党分忧,为民解愁,赢得了居民的尊敬和爱戴。1986年至1994年,吕发英先后多次被市、区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去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居委会主任。
1985年初,吕发英调到沿渠居委会工作后不久就发现,沿渠巷这个滁州市区最长的巷道全是土路,无厕所,无下水道。于是,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她跑遍辖区内近百个单位和200多户沿街居民家庭,终于筹集到7万元,建成了两个水冲式公厕,解决了居民们的“上厕难”;接着,修通2000多米下水道、铺了2000多平方米的水泥路面。居民们高兴地编了一段顺口溜:昔日污浊臭小巷,如今面貌大变样,巷道光洁又整齐,庭院鸟语又花香。
对管区内的居民,吕发英总是尽力帮助,小到帮助办理户口簿、准生证,大到联系住院和就业。去年,在吕发英提议和安排下,居委会白手起家办起了幼儿园,解决了辖区内和少数辖区外职工子女“入托难”的问题;把辖区内原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组织起来,办起了物资回收门市部、小吃部、售货亭,既方便了群众生活,又拓宽了辖区内困难企业职工和子女的就业门路。吕发英对辖区内孤寡老人、残疾人体贴入微,她带领“送温暖”小组,定期登门为孤寡老人拆洗被子、打扫卫生、送煤上门。
在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方面,吕发英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几年前,辖区内居民高某与养母发生矛盾,由争吵发展到厮打。吕发英来到她们家,组织母女俩共同学习《婚姻法》的有关条文,对高某说:你虽不是养母亲生,但养育之恩不能忘。吕发英还请高某单位领导协助做工作。结果,高某认识到了错误,主动向母亲道歉,养母也检讨了自己的态度,母女俩和好如初。
在吕发英的办公室,我们看到了她自建的7本居民档案,上面记载了辖区内每户居民的详细情况,这一本本居民档案,凝聚着吕发英的心血,也饱含着她对居委会工作的挚爱。依据这些居民档案和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吕发英能随时发现、处理各种事故隐患。
沿渠巷地处滁城闹市区,有5条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过去由于进出人员散杂,偷盗、打架、闹事等现象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很差。吕发英上任后,经过深入走访、调查,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采取了几条有效措施:在巷道的5个出口安装防盗铁门,在3个主要出口建起值班室;建立24个治保点;从1991年起,在辖区推行“拉围墙、盖门房、建车棚、专人防”的封闭式管理等。经过一番治理,如今的沿渠巷真正变成了“文明巷”和“平安巷”。近几年,沿渠居委会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模范居委会”和区、市“文明单位”。
人称计划生育工作是“天下第一难”。对于流动人口占整个居住人口1/5的沿渠巷来说,抓计划生育工作无疑是难上加难。一次,吕发英例行走访流动人口家庭,意外发现有名妇女超计划怀孕,她多次登门耐心做工作,这位妇女当面表示要采取补救措施。可几天后,这位妇女忽然失踪。吕发英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这名妇女已躲到泗县亲戚家。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吕发英,她立即联系好车子,顾不上吃饭,带着人连夜驱车赶到泗县,经过耐心说服,终于做通了工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吕发英以身作则给居民们做出了榜样。今年初,吕发英的儿子结了婚,因未到晚育年龄,没领准生证,可儿媳婚后不久怀了孕。吕发英只有一个儿子,但她以大局为重,没有想急于抱孙子,而是做儿媳工作,儿媳有点想不通,吕发英坚决不松口。亲家来找她,她耐心说服。最后,儿媳终于想通了。在去年全省人口抽样调查中,沿渠居委会辖区内无超生和计划外生育,受到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
邓经国,一位“修路不要命,护路不顾家”的硬汉子,他奔走于赣南的崇山峻岭间,一门心思致力于老区公路的建设和养护。下期《中华儿女》刊登第六十九篇《邓经国——心血铺就老区路》。——编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