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
专栏:

  科技之光普照小凉山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科技扶贫调查报告
王天玺
贫困伴随人类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到了20世纪末期,即使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仍有千百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世界1/5人口中消除贫困现象,这是历史性的伟大任务,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崇高事业。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以他们科技扶贫的卓著成绩为这个崇高事业增添了光彩。
宁蒗县在滇西北的小凉山地区,98%的面积都是山,高寒贫瘠,交通困难,社会发育程度低。1956年民主改革前,占人口多数的彝族生活在奴隶社会中,金沙江边的傈僳族则保留着原始共耕制,泸沽湖畔摩梭人还实行母系制。解放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没有找到振兴之路。到1978年,全县人均财政收入仅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元,多数群众吃粮靠救济,贫困像大山一样压在宁蒗各族人民的头上。
不甘落后的宁蒗人民一直在思考一个重大的问题:如何摆脱贫困?10年前,他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要把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引进小凉山。
脱贫要靠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素质,普及科技就摆到了县委、县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上。
他们以科协组织为主体,形成一个上承下接、左右连通的科技普及和人才培训网络。它包括了县乡科协、村科普小组、乡镇科普文化学校、村科普夜校,再加上近百个农民专业研究会。县乡村科协主席都由相应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并配备精干的工作班子和人员,通过这个网络,把广大科技人员和劳动者组成一支科普大军。
从实际出发,坚持“选准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培训一批人才,开发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原则,分层次、多方位、不拘一格地培养各方面人才。
10年来,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奋斗,各种实用科技已经在小凉山生根、开花、结果。其中,实施“3358工程”和运用“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对宁蒗县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3358工程”,即是运用新科技措施在全县推广种植花椒3万亩、青梅3万亩、苹果5万亩、绿肥8万亩,使全县和各个乡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1992年,县科协在省科协和省民委的帮助下,开始进行“电脑农业专家系统”试验,按照“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提供的数据和方案,对玉米、水稻、烤烟、苹果4种作物实施科学栽培,玉米亩产提高20%以上,水稻提高10%以上。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许多人从贫困走向富裕。
10年科普,正在赶走小凉山的贫困,正在使小凉山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与1985年相比,全县粮食从4600万公斤增加到6100万公斤,农民纯收入从115元增加到362元,在全县12万贫困人口中,有8万人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了温饱。2.6万户山区彝族群众,告别了“篾笆墙、木板房、风扫地、日照床,吃空了这山搬那山”的历史,住上了土墙房、砖瓦房,并实现了从游牧、游耕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跨越。曾经是奴隶的依尔伙哈老人,10年间参加56次科技培训,掌握了多项致富技术,他贷款500元起家,养猪、办酒厂、种药材,固定资产已积累到70万元。
消除贫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过程。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中,贫困虽然主要从物质上表现出来,其内在的根源却是精神上的贫困。宁蒗县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素质,让人们通过掌握实用科技,依靠自己的奋斗,去搬掉贫困这座大山。在发展支柱产业,普及科学技术的过程中,物质条件改善了,人的素质提高了,物质的作用和精神的作用结合起来了,就能形成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宁蒗县科技扶贫之路的普遍意义就在这里。


第11版(科技)
专栏:

  火花在这里闪烁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联合会小记
杨光曦
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是白春礼、李国杰等300多位优秀年轻科技人才向往的日子。因为这天晚上,他们可以相聚在北京中关村中科专家俱乐部,举行青年创新联合会的例行活动。
创新联合会旨在科学研究、科技体制各方面的创新。高素质的会员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它要求加入联合会的必是副研究员以上的学者或高科技企业的负责人以及管理方面重要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年龄多在45岁以下。
科学的发展需要学科交叉,创新联合会为科技界高层次深入的学科交叉讨论与研究提供了舞台。每月例会的自由交流时间,不同专业不同单位但在相关领域有相当水平的年轻人互相交流,激烈争论,形成跨学科的共识。每年至少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更是学科交叉讨论合作的盛会。中科院数学所马志明院士与化学冶金研究所的李静海研究员共同研究的“颗粒多相的非线性作用模型”等一系列跨学科合作项目就是从这里碰撞出火花。
创新联合会的成立是中科院领导思想创新的结晶。1991年6月,中科院周光召院长在青年技术创新研讨会上提议成立青年创新联谊会,以促进学科交叉、激励科技创新。十几位青年科学家积极响应提议,筹备三月后组建成功。周光召院长每年听取和参与会员的讨论两次以上。诚如周院长所言:在这里,领导与青年科技人员可直接沟通,不经其它中间环节。
向上交往与向下延伸的创新是同步的。创新联合会每年均组织会员到地方或企业考察,让青年科技人员了解国情、明确方位、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快成果转化。实践还锻炼出一批批懂技术、有胆识、讲奉献的科技副职。与孔繁森同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现任创新联合会副秘书长吴建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创新联合会是非常“自由”的组织,但它不松散,理事会下的秘书长负责制把会员们紧紧团结起来,是管理模式上的又一创新。每位理事绞尽脑汁收集科技界的热点问题或与科技密切相关的热门话题,以便在自己的执行月组织座谈或开报告会。近几年的主题有碳60的最新研究动态、纳米科技的现状与展望、复关对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影响等。
中科院希望集团总裁、联合会的创始人之一周明陶认为,现代社会需要既懂专业科技又熟知经济学、社会学等其它学科的综合性科技人才。创新联合会各种创新的合力给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帮助。在前二届评出的全国“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奖者中,创新联合会占了10位;每年一次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创新联合会会员几乎年年榜上有名。创新联合会“元老”之一的白春礼,已走上中科院副院长的领导岗位。还有李国杰、马志明、冯长根、陈肇雄、郭雷等等,优秀的年轻人在这里撞击出创新的火花,不断开拓进取。
科学发展史表明:每个科学兴旺期总会出现充满活力的学术团体。中国科技进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之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联合会应运而生,将会为创新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


第11版(科技)
专栏:与科学家对话

  香港回归将推迟一秒吗?
——北京天文台台长李启斌教授谈闰秒
本报记者温红彦
记者:最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间频率处传来消息:他们已得到设在巴黎的国际计量局的通知,今年6月30日最后一分钟将增加一闰秒。人们都知道农历中有“闰月”,而“闰秒”是怎么回事呢?
李台长:要想搞清楚什么是“闰秒”,首先得从“秒”的定义谈起。
在时间单位中,年、日、秒是最重要的单位。历史上,科学家们把365.2422个平太阳日定为一年,把一个平太阳日划分成86400份,每一份就定为一秒。所谓平太阳日,是以地球自转为依据的,那么秒的定义自然也就以地球自转为前提了。可是后来人们发现,地球自转的周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层、海洋等相对于地球整体的运动,都会干扰地球的自转。这样,我们所定义的秒便不够精确了,它对于要求精密计量的领域,就显得不太适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一个更精确的定义“秒”的方法——以铯原子跃迁9192631170次所经历的时间为一秒。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子秒”。相对于“原子秒”,我们称以地球自转定义的秒为“天文秒”。铯原子的跃迁频率非常稳定,以它定义原子秒比天文秒的稳定度高10万倍。
记者:两种不同精度的“秒”并存,时间的步调上肯定不会一致。
李台长:所以就产生了“闰秒”。为了使原子时(以原子秒为单位)同天文时(以天文秒为单位)基本保持一致,1972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每当两者的时间差超过0.9秒时,就在当年的6月底或12月底用闰秒进行调整。这样的一个时间体系就叫“协调世界时”。这个时间体系的建立,既满足了天文秒和原子秒的不同用途,又不致于使两者偏差太大。上一次的闰秒是增加在1995年12月31日。自1972年到1995年底,已增加了20个闰秒,此次的第21个闰秒增加在今年的6月30日。
记者:这就难免让人产生疑问。众所周知,香港回归祖国的日期是在今年7月1日。这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日,也是世界瞩目的一日。6月30日最后一分钟增加一秒,是否意味着香港回归将推迟一秒呢?
李台长:事实上不会推迟。国际计量局发布的6月30日增加闰秒,是指格林尼治时间的6月30日。香港和北京都处在东八时区,香港时间即北京时间,它比格林尼治时间提前8小时。因此,对于香港来说,这个闰秒不是增加在6月30日,而是增加在7月1日7时的最后1分钟,那时,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了。


第11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从美学角度看数理科学
赵鑫珊
我认识不少勤奋攻读的理工科学生,其中有些人常常在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种苦闷的心情,觉得数学和物理实在太枯燥了。
青年人的这种苦恼,引起了我的深思。有时候,我也同他们海阔天空地畅谈文学和艺术,我发觉他们中的多数,对艺术和自然界的美,都有一种本能的、敏锐的欣赏力,但令我奇怪的是,这些学生为什么不会把对艺术、自然的美感,推及、扩大到数理科学中去呢?我以为,这可能同他们缺乏数学美学和物理美学教育很有些关系。
我以为,从美学角度看,每一个数学公式和物理定律都是能够给人的理智以极大美感享受的数学诗,而伟大的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堪称自然诗人。他们的数理诗作,就境界的优美而言,决不在唐诗或歌德、海涅的杰作之下。
是的,每一个数学公式从其实质来说,都是诗。即便是C=2R这个初等数学公式,也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圆周长和半径之间原来存在着这样一种简洁、绝妙、和谐的关系!
诚然,天地间有无穷个圆,但是唯有C=2R这个纯粹数学圆最标准、最精密、最美。这是数学家心灵和智慧再生的数学艺术美,它所造出的庄严、永恒和宏伟的意境,不是诗是什么?如果这种数学诗还不足以激起你的美感和冲动,那你就没有资格研究数学。
数学如此,物理亦然。每个物理定律和方程本质上都是一首自然赞美诗。爱因斯坦的E=mC2这个著名的质能相当性定律不也是天地间第一等好诗么?它所具有的完美性和囊括物质世界的伟力,不知博得了多少人的赞叹和惊异。
翻开许多科学家的传记,读者在字里行间每每能发觉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就是狂热地追求科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大自然美。法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彭加勒就很坦率地说过,科学家之所以执著地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能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从中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彭加勒所说的美,是指大自然“内在的美”。不难看出,这也是许多自然科学家心目中的真理审美标准。作为美学和自然哲学的课题,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美感是非常重要的。我以为,艺术家在大自然美的面前如果没有狂热和激情,那实在是不可想象的;同样,科学家面对自然规律的美以及和谐的宇宙秩序,如果不能从内心发出赞叹甚至敬畏的感情,也是不可想象的。
我不相信,对自然美和科学美没有强烈的美感,没有一团火似的激情,照样可以把数学和物理学念得出类拔萃。
让我们时时从美学角度去研读数学、物理书籍!希望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随时能向学生指出数理科学的美。因为那是一种“点金术”,是阿里巴巴叫开山洞大门的“神秘符咒”。


第11版(科技)
专栏:科技前沿

  混沌学:道是无序却有序
陈幼松
混沌学是正在兴起的一门崭新学科。它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甚至有人把它同相对论、量子力学相提并论,誉为本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
混沌的原意是指无秩序和混乱的状态。如我国神话把盘古开天地以前的宇宙状态便称为混沌。而现代混沌学则是把通常看起来混乱无序的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寻找混沌现象的规律,并对其进行处理。
在客观世界中,人们原先以为只存在两类现象:决定性现象、随机性现象。能用牛顿力学来描述的现象是典型的决定性现象。这类现象使人们觉得世界好像是一架拧紧了发条的大钟,它可以准确无误地运行而不发生任何意外。如我们能准确地算出日食、月食的时间,卫星发射后能准确算出其运行轨道等等。
随机性现象出现在一定的宏观条件下,同时又受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随机因素的作用,因而人们无法确定其每一次结果,但是能够断言其出现某种结果的概率。例如,在投掷骰子时可以肯定每面朝上的可能性(概率)都是1/6。
后来人们发现,除了以上两类现象外,还有第三类现象。使人们明白这一点的,是缘于1887年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就“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是否是稳定的”一题而举行的悬赏征文。这个问题是问,按照太阳系现在的表现能否断定今后各星体不会相撞,或是否有星体会向茫茫宇宙逃逸。对这样的问题,即使作了极大简化,仍然无法求出它的解。于是,人们明白了世界上原来还存在第三类现象——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所以显得捉摸不定乃是由于它内部蕴含着非线性因素。只要初始条件有些微不同,便可引起种种大相径庭的结果。因此简单的数学方程也可能得出复杂的答案。这是对复杂现象必来自复杂系统这一传统观念的挑战。
尽管人们发现混沌现象多年,但对它的研究不久前才有长足进步,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计算机的发展。一方面,计算机的进步使得能够以要求的精度得出以前做不到的混沌问题的近似解。另一方面,计算机要处理的许多问题,例如视觉问题,需要利用混沌理论来解决。
当前,运用混沌学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三类:
第一,实现高性能的神经计算机。一般的神经计算机系由许多简单元件构成。而现在的研究表明,人脑是按照能产生混沌现象的构造来形成自己的神经网络。这正是它能够进行复杂信息处理的关键所在。
第二,分析和预报自然现象和经济现象,例如地震预报、经济发展预报等。
第三,提高大规模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尽管目前利用混沌理论进行长期预报误差还太大,但用于短期预报则有相当的效果。


第11版(科技)
专栏:

  科技托起吨粮市
程兴汉
在辽阔的湘东丘陵区的湖南株洲市,一九九六年又获粮食大丰收。全市一百七十万亩双季稻,总产一百七十六点二万吨,平均亩产达到一千零三十六公斤,比上年增十五公斤。继一九九五年成为一个亩产过吨粮的地级市后,双季稻亩产再创历史新水平。农民们捧着那沉甸甸、黄澄澄的稻子,十分欣喜地说:“这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金色收成。”
这个市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是个有三百六十五万人口的工业城市,人均耕地只有零点五八亩。面对有限的耕地资源,全市从一九八六年开始,大搞吨粮田开发,经过十年奋战、三年攻坚,依靠科技威力,吨粮梦终于变成现实。不但很好地解决了本市的吃饭问题,还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一亿多公斤。
种子是第一位的
现代农业较之传统农业的一个突出标志是重视良种,重视品种结构优化。株洲市的粮食生产在经历了六十年代跨“纲要”,七十年代过“千斤”,八十年代跨“双纲”的辉煌后,一度徘徊在八百四十公斤上下。究其原因,良种覆盖面小是重要因素,只达到播种面积的一半。吨粮田开发以后,该市把优化品种结构作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突破口,向良种要效益。全市采取大面积推广高产优良品种,充分发挥杂交稻的增产优势,扩大中迟熟品种(组合)面积等办法,使良种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一,比十年前增长百分之五十二。
良种还要配良法
实现亩产过吨粮,发挥现有农业技术的整体优势至关重要。这个市采取良种良法一齐上,对各项先进适用技术综合组装配套。
更新耕作制度。多年来,株洲市稻田的耕作模式都是板田绿肥为主,翻耕烤田播种的用养结合作物面积小,土壤越种越差,次生潜育化严重。为此,该市彻底改变这种模式,实行板田绿肥与冬翻改土的粮、油、菜作物合理轮作,晚稻秧田实行蔬菜——种——稻水旱轮作,全市双季稻田冬作物覆盖面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提高了土壤肥力。
实施满负荷配套栽培。着重推行双季杂交稻、常规早稻与杂交晚稻两种种植模式,满负荷配套。即:早常晚杂的搭配以早配中、早配迟、中配中、中配迟为主体,双季杂交稻主要是迟配中、迟配迟。用这种办法,通过综合技术处理,合理地延长了温光时空,协调了作物茬口衔接的季节矛盾,达到季季增产,全年增产。
株洲市还通过改进育秧插秧技术和推广生化调控,来实现亩产过吨的目标,获得很好的效果。
让科学入户进田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株洲市形成了以市、县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片乡农技站为骨干,村农科组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对全市四百一十三名乡镇农民技术员实行了定编定员定报酬,落实了各项经济政策。去年以来,他们同国家农技干部一道,办各类农技培训班一千四百期,印发技术资料一百五十六万份,把农业增产实用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
株洲还注重对农民现身说法。广泛开展了市县办万亩,乡镇办千亩,村办百亩,组办十户的高产示范,在全市农村实施了“一户一个明白人,一村一块记事牌,一家一张种田图,一事一份通知单”的“四个一工程”,让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及时普及到千家万户。
(作者系中共株洲市委书记)


第11版(科技)
专栏:专家建议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刻不容缓
朱伟
近几年,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方兴未艾,我国各种网络建设也如雨后春笋,各行各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信息资源建设却没有提到应有高度,普遍存在着信息资源规模小、范围窄、质量差、更新周期长等问题,制约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信息社会的本义,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快速,便捷,准确地传输信息资源。因此,计算机和网络是手段,资源才是根本。如我们装电话不是目的,目的是能通话。
这几年,总体上讲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作了较大的投入,现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信息资源建设滞后,致使国家大量的投入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据统计,国家通讯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已投入了约1000亿元人民币,而通讯的利用率仅为15%左右,微机的上网率仅为3%左右,90%以上为设施,资源仅为10%。
那么,造成信息资源建设滞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先硬后软的客观规律和重硬轻软的人为因素是滞后的主要原因。人们常常对直观的、近期的建设看得较清,对无形、长期的建设认识不足。信息资源建设投入大,见效慢,工作苦,人才难得,工作相当艰难,致使传统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另外,政策和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各类信息单位基于各种客观因素尚未正常投入等等,都是造成信息资源建设滞后的原因。
信息资源建设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首先,国家各级管理部门要合理分配有限的资金,加大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比例。对于基础性、综合性、公益性的数据库,国家要相对稳定地给予投入。符合市场需求,估计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数据库,国家可以支持起动,建库单位适当匹配资金,有了效益后大家分成,然后再继续滚动发展。争取国家下达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时,要规定对信息资源查询、检索所占有的费用比例,以促进资源建设的发展。
其次,各类信息机构要把信息资源建设作为自身工作的主业和重点。社会是有分工的,电信业以建设信息传输网络、平台为主;电子业以生产开发计算机、系统为主;各类科技信息机构要以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和服务为主,总的来说以数据库建设为主。
第三,数据库的建设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面向市场,根据用户的需求立项建库。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联合。引入了市场机制,加大经济核算后,质量控制、成本开支、售后服务都会发生良性变化。必须国际化,与国际标准和市场接轨,与公用网络配套。
第四,建数据库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必须长期规划,树立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思想。目前要克服存在的理想化倾向,数据库难做,难做不等于不做。数据库只有经过漫长的建设历程,才能见到大的成效,这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作者系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


第11版(科技)
专栏:

这是一位长寿老人。他1905年出生于江苏灌云,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40年在巴黎大学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现为该所名誉所长,创建和发展了中国第一支水声科技队伍。他就是我国著名声学家汪德昭。
在现时生活中,汪德昭性格开朗,风趣幽默,从不消沉,这是他得以长寿的一个重要方面。瞧,92岁高龄的他,正神情专注地浇花。
张新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