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香港回归在即
留英学子话衷肠
新华社伦敦4月19日电(记者杨继刚、姜岩)随着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日期的临近,8000中国留英学子正在筹办各种活动,共庆回归盛事。在近日举办的一系列座谈会上,中国驻英使馆公使王其良等外交官员两次来到留学生和学者中间,向他们介绍了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回归的历程和香港过渡期内中英之间的斗争,展望了香港的美好前景。与会者纷纷表示,一定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日益强盛的祖国。
全英中国学联主席、牛津大学韩青有博士说,香港被外国霸占150多年,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香港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他倡议海外学子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经验,通过各种方式为祖国服务。
设菲尔德大学的方晓博士指出,旧中国由于经济科技落后,国力衰弱,泱泱大国只能任人宰割。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才真正站起来了。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走强国富民之路,国家实力大增。应该说没有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没有国家的强盛,就没有今天香港的回归。
伯明翰大学中国学联主席、全英中国材料学会理事长黄泽文博士说:“今天中国的强盛是先辈们的热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继承邓小平的遗志,集中精力,加快发展。作为海外学子,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报效祖国。”他表示,材料学会近几年来采取了多种方式为祖国服务,今后将坚持做得更好。
剑桥大学中国学联主席李晓常博士说,香港是世界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回归后将对祖国的改革开放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香港回归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它为祖国的最终统一提供了参考。
斯旺西大学的卢宗津博士表示相信,香港回归后将会更直接得利于中国内地的优势,中央政府对香港的优惠政策将使香港更加迅速地发展。埃塞克斯大学单雪康博士说,他认识的一家在英国住了20多年的香港人最近回到香港寻求发展,另有不少英国人也主动到香港做事,“这说明人们对香港的前景非常有信心”。
全英中华学者医学会主席、英国皇家研究生医学院王执礼教授指出,香港回归是弘扬爱国主义、增强全球华人凝聚力的极好机会,同时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极好机会,围绕香港回归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很有意义。


第7版(国际)
专栏:

  非加太国家愿与欧盟联手
加强合作消除贫困
新华社马斯特里赫特(荷兰)4月19日电(记者潘永明、张涛)参加《洛美协定》的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希望,它们与欧盟未来的经贸合作以消灭它们地区的贫困为主要目标。
非加太国家是在本月18日至19日在这里举行的“非加太与欧盟国家部长级讨论会”上表达这一愿望的。针对目前全世界50个最不发达国家中有41个在非加太地区这一情况,乌干达代表指出,根除贫困应当作为欧盟与非加太国家之间进行合作的“战略目标”。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大多数非加太国家的赞同。
《洛美协定》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同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初于1975年签署的建立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协定,后来双方又相继签署了三个《洛美协定》。如今执行的第四个《洛美协定》共有82个签字国,1990年起生效,有效期至2000年。
这次为期两天的讨论会是欧盟今年上半年主席国荷兰主持召开的,旨在探讨第四个《洛美协定》到期后,欧盟与非加太国家如何更好地发展经贸合作关系。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罗马尼亚依靠立法完善社会保障
本报驻罗马尼亚记者梁晓华
罗马尼亚总理乔尔贝亚最近说,今年是罗经济改革的关键一年。由于调整经济结构,罗许多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面临失去国家补贴和裁员的困境。为了解罗政府在加强社会保障方面采取的措施,记者日前采访了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救济与家庭事务司副司长弗洛林·帕沙先生。
帕沙副司长十分健谈。他说,罗马尼亚的社会保障体制是1990年开始建立的,与目前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它正在从机构设置到立法程序逐步加以完善。“由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严重亏损,国家对其进行的结构调整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失业、救济、再就业培训等问题。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管理他们在再就业之前生活必需的失业基金,对儿童和困难家庭发放补贴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工作范围。”据介绍,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400人,它最近根据所管辖的社会问题重新调整了机构设置,由部长及其助理分工负责。“政府近期推出了一系列涉及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律草案,将于今年4月底交议会审议通过;另有近百项相关法案可望在年底前通过。这些法案对社会集资建立失业或退休基金、下放政府权力、鼓励非政府机构参与社会救济、募捐和自愿义务服务制度等,都将进行规范化的法律保护,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待这些法律生效之后,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和依据。”
罗社会保障的启动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预算,目前又呈现出社会多方集资、全民参与的发展趋势。罗议会不久前通过了1997年政府社会保障财政预算草案,用于社会保障领域的支出超过国家预算总额的10%,占国民预算的第一位。此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努力促进民间机构的发展,支持各地依法解决当地人民的具体问题。除国家预算外,政府失业基金还可从企业按就业人数、职工按工资金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的资金中得到补充。职工为了改善退休后的生活,也可以参加私人互助基金会的集资。“国家包管社会救济的体制已经快到头了。”这位官员表示,“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动员全社会关心这项事业,充分发挥非政府机构和私人基金会的作用,才能保证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退休人员的生活稳定。”
罗马尼亚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过程中,注意学习周边国家和中国的经验。帕沙副司长告诉记者,新的法律草案中包括在罗建立类似中国的户籍制度。
他说:“罗马尼亚人历来重视传统家庭观念。近来传统家庭出现小型化趋势,由于社会保障的主要对象是家庭中的老人和儿童,需要重新恢复国家同家庭的联系。现在领取社会救济需要身份证、结婚证、子女出生证等一大堆文件,手续繁杂。为了便于统一管理,计划实行‘户口簿’制度,对确定社会救济的对象和数额更加方便。”他认为,“对于一个家庭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和个人都应负责。有孩子的夫妇离婚后,谁抚养孩子,户口簿就留给谁,以便领取社会救济和家庭补贴。假如每个孩子都有人照顾,罗马尼亚的‘马路儿童’问题就会得到根本解决。”
(本报布加勒斯特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古巴举行国际女发明家大会
据新华社哈瓦那4月19日电(记者孙光英)第二届国际女发明家大会18日晚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会议中心闭幕,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为期两天的国际女发明家大会是由古巴全国革新发明者协会组织的。会议的目的是讨论妇女在发明创造领域的作用、成果和经验。主要议题是,如何用科学技术推动粮食增产,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的利用对环保与人类健康的影响等。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对美日汽车贸易表示忧虑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8日电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18日说,她对去年末和今年初日本汽车涌入美国市场的状况表示担心。
巴尔舍夫斯基说,“我们不希望看到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大幅增长”,美日汽车贸易不平衡和一季度进口日本汽车剧增的状况“要求我们密切注意这一局势”。另外,18日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向克林顿总统递交的一份美日汽车贸易评估报告也对这种状况表示担心。美国贸易官员要求日本向美国汽车进一步开放日本市场。


第7版(国际)
专栏:

  俄总理对经济改革进程不满
据新华社莫斯科4月19日电(记者张金海)俄罗斯总理、“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运动主席切尔诺梅尔金在19日举行的该运动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指出,今年第一季度俄国内生产总值有所增长,这为经济进一步好转提供了机会。但他对整个经济改革的进程和结果表示不满。
切尔诺梅尔金强调,“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运动必须改进工作,扩大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的影响力。他同时呼吁该运动成员着手准备1999年的议会选举,并提出2000年总统选举的候选人。切尔诺梅尔金在谈到北约东扩问题时指出,北约东扩是西方在冷战结束后犯下的最大错误。东扩计划的实施将疏远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在大会上,切尔诺梅尔金再次当选为该运动主席。大会同时选举巴比切夫、别利亚耶夫、季托夫和绍欣为副主席。
“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运动是1995年5月12日成立的。正在黑海之滨索契休假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向大会发了贺电。叶利钦在贺电中说,“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运动成立近两年来,已成为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有威信、有影响的力量,在捍卫国家利益,推动改革和社会关系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中亚经济何时走出危机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尹树广
中亚5国独立后,经济一直处在深刻危机之中。今天,5国经济的现状和前景究竟如何?最新统计结果显示,除塔吉克斯坦外,各国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专家普遍认为,5国经济要恢复到苏联解体前水平尚需时日。
对大多数中亚各国来说,1996年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宏观经济形势初步稳定,经济实现小幅度增长;另一方面,老百姓并未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居民贫困化等社会问题还相当严重。
与前年相比,哈萨克斯坦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乌兹别克斯坦增长1.6%,而吉尔吉斯斯坦的增长率则居独联体各国榜首,达到5.6%。由于内战等原因,塔吉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18.4%。与独联体各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下降了0.6%相比,中亚各国经济形势相对还是不错的。
在工业生产领域,土库曼斯坦一枝独秀,年增长17.9%,吉、乌、哈3国则分别为4.6%、6%和0.3%,只有塔下降20%。哈石油天然气产量比前年增加11%,石油年产量今年有可能恢复到1991年的2600万吨水平。吉、土发电量提高11%,哈下降9%。
在财政金融领域,各国政府继续将紧缩银根、控制通货膨胀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形势的关键,通胀率均得到抑制:哈、吉年通胀率分别控制在26%和35%以内。但该政策是以拖欠大量工资和退休金、企业间债务等问题愈发严重为代价的。
虽然大多数中亚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居民实际收入并未增加。尽管去年哈、乌、吉人均工资比前年分别提高40%、100%和30%,土、塔两国提高7倍和3倍,但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多数国家居民实际收入不仅未提高,还略有下降。统计表明,哈、吉居民实际收入下降3%和2%。对老百姓来说,商店里的商品早已是应有尽有,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要看口袋里有没有钱。
现在有一种说法,称中亚可能“在独联体中率先走出经济危机,进入经济复苏”,这未免过于乐观。仅以哈为例,虽然去年其国内生产总值首次实现正增长,但这也只相当于1991年的46%,工业生产总值只相当于那时的47.3%。5国中,只有乌摒弃“休克疗法”,经济发展一直比较平稳,其国内生产总值大体上保持了苏联时期水平,去年乌居民实际收入提高了18%,但却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国家货币——苏姆贬值数倍,导致企业支付危机,并严重影响了外国投资者的积极性。
从各国政府制订的中、长期经济目标看,它们都试图借助本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黄金等资源来创造经济“奇迹”。中亚是“仅次于中东地区的世界最具开发潜力的油气产地”,外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涌入该地区。谢夫隆、阿莫科等跨国公司正在哈西部进行大规模勘探、开发,哈计划在15年内跻身世界6大产油国之列。土则以天然气为龙头,与美国等公司签约修建一条经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的输气管线,另一条经过伊朗的天然气管道也正在加紧修建。中亚产油国的方针是绕开俄罗斯,改变以独联体为销售市场的出口格局。乌、吉等国则着力利用外资大规模开发金矿等资源。
以上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众所周知,作为独联体火车头的俄罗斯经济形势继续下降,这大大制约了中亚经济发展的后劲。另外中亚远离世界经济发达中心,是新生成的世界最大内陆地区,成为“第二个中东”的希望还受到一系列政治因素的制约。
总的来看,中亚各国经济已走出谷底。但正如一些权威经济学家所指出的那样,“尽管去年经济形势取得某种积极变化,但各国还存在着诸如预算赤字庞大,企业间债务拖欠严重,通胀压力巨大和管理不善等一系列困难”,现在就说各国经济可以走出危机为时尚早。
(本报阿拉木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英国鹞濒临灭绝
据新华社伦敦4月19日电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学会日前发表报告说,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原先英国常见的一种小型猛禽鹞会在本世纪末灭绝。
该报告说,造成乱捕滥杀是造成鹞数量骤减的根本原因。鹞在地面上做巢和孵蛋,捕食时喜欢在低空飞行,因而很容易被捕杀,它们的巢也很容易被毁坏。
每年英国全国捕杀的雌鹞可能达50只,今年底鹞将可能在英格兰北部灭绝,去年鹞曾在这一地区做了30个鸟巢,但没有一个孵出后代。


第7版(国际)
专栏:

叙利亚风情
叙利亚海滨城市拉塔基亚海滩景色。
叙利亚西部古城哈马位于阿西河(奥龙特斯河)河套两岸,以多水车闻名,有“水车城”之称。哈马古代曾有30架大水车,其中最大的直径达27米,现在犹存22架。哈马水车用于把阿西河水吸上附近山地灌溉农田。
阿法米亚古城位于叙利亚西部城市哈马以西55公里处,始建于公元前300年,鼎盛时人口达50万。现发掘出来的文物大多为二世纪罗马时期及其后的拜占庭时期的遗迹。图为游客在阿法米亚古迹高大的廊柱前联欢。
叙利亚地中海海滨城市塔尔图斯的一个旅游度假村。
新华社记者 王根宝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