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望湖兴叹悯天鹅
毛锜
在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鸟类世界里,圣洁美丽的天鹅在诸多的珍禽中怕要算是独标高格,首屈一指的了。虽然说被称为“仙禽”的白鹤,被誉为“白雪客”的白鹭,被昵称为“雪衣娘”的白鹦鹉,以及被呼为“银雉”的白鹇,无不以其洁白的光彩飘然出众。但与天生丽质、纤尘不染的天鹅比起来,终归还是稍逊一筹的。
俗言:鸟美在羽毛。古往今来,天鹅之备受礼赞,不消说也是以其羽毛的洁白、丰厚和亮丽而折服了人类审美的目光。药物学家李时珍称天鹅是“不浴而白,一举千里是也。”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也曾说:“迦拉蒂白得赛过天鹅。”而在古希腊各民族中,“白如天鹅”就是一句约定俗成的日常用语,在古叙利亚人的语言里,“白”和“天鹅”干脆就是同一个词。地缘不同,时空各异,可是对天鹅洁白的首肯却出奇地一致,真称得上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当然,天鹅之美不仅如此。羽毛的亮丽、线条的优美,仅是它的外在美。更可人的还在于它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乐于和鸟类大家族中的兄弟姊妹和平相处,用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话说,它既是“爱情之鸟”、“神奇的歌手”,还是鸟类“太平共和国的首席居民”(见布封《自然史·天鹅》)。于此亦可见它的本质纯洁,不同凡鸟,在内在美方面也是无可挑剔的。
然而美到极致了也往往会招致不测。天鹅虽睦邻善友,随遇而安,可也有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天敌,那就是猛禽海东青。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海青身至小,天鹅身至大,海青彻天飞,天鹅生惧怕。”(自然天鹅也每有愤怒反击,海东青落荒而逃的情况。)再说,性格过于善良,也会无端地惹来一些麻烦,就如同口里整天念着“阿弥陀佛”的唐僧在取经途上被一伙妖魔鬼怪死死缠扰,吵着要吃唐僧肉那样。据说辽代有个皇帝就特别爱吃天鹅肉,并经常施放海东青去进行捕杀。
如果说,天鹅只有海东青这么一个克星,也还是不足为惧的,毕竟它也有对抗的盾牌(强有力的翅膀)。怕就怕人类中的贪婪之徒和喜欢搞恶作剧的“铗弹少年”也进入它的天敌行列,那可就糟啦。可谁知不幸的天鹅却一直难以摆脱这种厄运,乃至在世人保护珍禽异兽呼声日高的今天,仍杀机四伏,险象环生。不久前传媒上披露的两起天鹅不幸遭难的惨剧,就是现成的例子。一起是年前11月27日上午,国际湿地局高级专家斯马达一行,正在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数百只天鹅和白枕鹤联翩起舞,并赞叹不已的当儿,却忽然祸从“人”降,群鸟惊飞,四散逃命,结果还是有八只天鹅“被鱼钩钩住,又被残忍地将翅膀割断”。当时的难堪场面、尴尬气氛,是不言而喻的了。另一起就发生在1月11日下午,地点是福州市的国家森林公园。三只刚刚从成都动物园引进的天鹅中的一只,竟被人用气枪击中而死于非命,群众闻之,反应强烈。滥捕滥猎之风不自今日始,值得注意的倒是这两起戕害天鹅的行径,并不是发生在天不收地不管的荒山旷野,而都是发生在明文规定的“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大胆妄为,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
往昔,我们的先哲一直在讲“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一类的话,今天,“鸟儿是人类的朋友”这句至理名言几乎连三尺童子也耳熟能详,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却总有少数人甘冒天下之大不韪,频频施淫威于无辜的禽鸟。这也无意中使我们窥见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另一面。正如宋代学者王若虚在他的《滹南遗老集》内一篇关于放生文章中所说的:“捕者伊何?贪于货鬻;用者伊何?悦乎口腹。我利我欲,物罹其酷。以是知人虽有生之至灵,而亦其至毒也。”是啊,时至科学昌明的今日,无论怎么说,人也不能仅仅为了腰里的荷包和一己之口福,而凶狠地滥杀无辜的珍禽异兽啊!
所幸从传媒的连续报道中得知:鄱阳湖已着手大力整顿候鸟保护区的秩序,福州市有关部门也在追查放冷枪的歹徒。但愿以此为契机,能使鄱阳湖真正变成一个天鹅越冬的乐园,在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里能再聆听到动人的天鹅之歌。


第12版(副刊)
专栏:

  黄土歌谣
——写在《黄土苍天》前面
高占祥
生活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心绪颇难平静如水。可当《黄土苍天》这本摄影集初稿摆上我的案头时,一股凝重厚实之风扑面而来。我这才发现自己的灵魂沉浸在一种久违的感动中,这种感动如此迅急而猛烈,激荡之下,情感竟然汩汩难罢了。就在这样一种情状下,我认识了惠怀杰,一位执著的青年摄影家,连同他魂牵梦绕的黄土苍天。
这是一片静寂的土地,静寂得没有草木的摇曳,没有呢喃的鸟雀,没有一掬清泉,没有一掌平地。艳阳之下,唯有纵横的沟壑,连天的坎坷,在沉默中书写着一种与天俱来的苦难。这种苦难像烟雾一样漫长而悠远地飘浮着,缠着这块几千万年前的丰泽水乡,缠着这块广袤厚实的土地,在虬枝鳞鳞的老树上,在荆棘蔓延的土堆前,在暴突峻奇的岩石间,在风蚀雨化的山嵛里,宣读着文明自身的悖论。一个孕育了文明的圣地,世纪之风又是如何剥蚀了她青春的筋骨,而把孤零零的黄色涂在她清癯的脸上,或者说,岁月之辙碾去了她几千年的梦幻,又为何独独用这苍碧如洗的蓝天来引渡苦难?
不用说,这也是一块积蕴丰厚的土地。艰涩的自然面前,黄土显示出了她博大的情怀,在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生存空间中哺育了绿色,哺育了希望,同样也哺育了生命,而且使这种生命深深地植根于这片深沉的土地,由此焕发出的黄土品性与黄土精神则不能不令人扼腕。在此我非常欣赏惠怀杰对这种生命律动的把握,以及由此而升腾的礼赞之情。他能敏锐地捕捉到岁月之刃的利光,然后予以审美的传达,那夕阳下的枯树,那穴居的灯火,那憨憨的尴尬,那读遍千年的沧桑,在他精心营制的艺术世界中,沉默、亢奋、悠远、晴朗,散发出一种浓酽的自然之神、自然之妙、自然之趣。而且,在一派淳风朴情的背后,让人久久回味的是人,是黄土人与自然相谐的坦然与对命运阴影的反弹。可以说,在惠怀杰的心中,“一曲信天游,苦难不断头;揽紧裤腰带,哪管风雨骤”才是地地道道的黄土人。
好一个黄土苍天,好一个黄土人!我这才品味出这块土地的神韵,也才能真正理解惠怀杰掩映在这块厚土中的朴挚之情。是啊,大自然并非悭吝,他慷慨地把苍天一样瓦蓝的心境赐予黄土人,又把黄土一样朴拙的思想赐予黄土人,更把如此红盛、如此炽烈的情感赐予黄土人,这不是大自然的三原色吗?这不是大自然的绝唱吗?
掩卷深思,情思如缕,依依之中,我的心在向这块神奇的土地渐渐靠拢。


第12版(副刊)
专栏:书海扬帆

  上古艺术的一株奇葩
——读《楚、秦、汉漆器艺术·湖北》
邓福星
恐怕多数人都想象不出漆器在古代人的生活中曾经占有过重要的地位。特别在帝王官宦之家,漆器是他们十分珍贵的实用器具。古籍《韩非子》中就有关于尧舜禹时期已用漆制品作为食器和祭器的记载。春秋时代,生产漆器的专门行业发展起来,并有了著名的匠师。有学者考据,那则妇孺皆知的“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中,引起买珠的郑人珍爱的“椟”,就是一个以漆画为装饰的盒子。自春秋至汉代的将近800年间,漆器艺术从数量之大、品类之多到制作之精、绘画之美,都达到了高峰,这个时期称得起是漆器艺术的黄金时代。
漆器艺术是对彩陶、青铜器、玉器以及早期书法等上古造型艺术的继承和综合性的发展,对后世的绘画、雕塑以及工艺等各门类艺术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上古时期的造型艺术向中古时期造型艺术转化的重要环节。看看漆画中那些生动飞扬、具有生命力的线条,瑰丽神奇的色彩,那些似乎颇富现代意识的图像,足令今天的美术家赞叹不已。
漆器艺术对于手工艺制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漆器以竹、木为胎质,制作方法有(石斤)、挖、整木、榫卯以及雕刻、镶嵌等等。器物有兵器、家具、食器、酒器、祭器、工艺品、器座、乐架等等,在工艺制作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工艺制作和造型设计方面,即使在今天仍然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古代漆器给今人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资料。不同品类的漆器,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水平。漆器上的刻字和符号反映了不同地区漆器的流通情况。漆画中还有描绘宴饮、歌舞等当时的生活情景,还有当时作者想象中的龙、凤以及神怪等神话传说。
素称“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是古代漆器集中的地区。近些年在湖北省境内发掘了楚、秦、汉三代的墓葬达5000余座,发掘出的漆器达6000余件。利用这样有利的条件,湖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楚、秦、汉漆器艺术·湖北》。画册中的208件漆器作品均为鼎盛时期的漆器艺术,是各种品类的典型作品,有些可谓绝世精品。弱水三千,只饮一瓢。画册并没有因为作品限于湖北境内而影响了它对于古代漆器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书中许多作品属于发掘后第一次发表,有些图片有局部放大图,为研究者观看细部提供了方便。该书主编陈振裕先生是湖北省文物考古所所长、漆器研究专家,他在书中撰文对湖北省楚、秦、汉三代漆器的考古发现、制作工艺、器皿造型以及装饰纹样等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阐述。著名美学家刘纲纪先生为该书撰写导言,从美学和文化史的角度对古代漆器艺术作了论述和评价。
我相信,读过这本画册的读者一定会生出一种深深的感慨:每当说起古典艺术,人们往往称道希腊而忽视了同一时期东方的这株辉煌灿烂的艺术奇葩,这种因对自己古代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的误解,实在是有失公允。


第12版(副刊)
专栏:

  读书与查字典
贺卿
我们读书时,难免会遇上些生字。如何去对待这些生字,每个人的方法不尽相同。所谓“秀才识字读半边”,碰到不认识的字,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人不少。记得上初中时,班上来了一位新老师。第一天上课点名,就错把一位叫“甄秀娟”的同学念成了“瓦秀娟”,顿时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从此,“瓦秀娟”的别名在全校叫响。那位老师也被弄得十分尴尬。
读错别字引发出来的笑话不胜枚举。长期以来,也许是职业的熏陶,我养成了阅读时爱查字典的习惯。不管读什么文章,只要遇上生字,都要通过查字典把它们弄个水落石出。弄明白该字的读音和意义,然后用笔写在草稿纸上,反复几次,以便加强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确确实实做到查一个字掌握一个。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和《新编现代汉语词典》就是我学习的最佳工具书。
其实,我们每遇到一个生字就如同遇上一位新朋友一般。只要你拿出真情来与它结交,那么它很快就会喜欢你,靠近你。倘若每次都能正确对待这些生字,日积月累,知识也就丰富起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

苗族服饰的魅力 许建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