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鲁东南的五莲县,是“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而今,五莲人又向绿树青山要效益,做起了另一篇文章——
山上五莲
本报记者李仲春
五莲山多,86%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光有名字的山头就有3300座。其中五座山峰状如莲花,称为五莲山,县名因以得之。
五莲人把山的文章从山脚做到了山顶。春天来,你能看到满山遍野的映山红、杜鹃花,更能欣赏到田间地头的娇艳的梨花、桃花和杏花;夏天,你会为那郁郁葱葱的绿色所陶醉,更会为那扑面而来的习习凉风所倾倒。
新时期的五莲人没有被这宜人的绿色陶醉,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要“跳出五莲看五莲”,也就是要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来审视五莲。
人换脑筋“树换头”
五莲的果树多,尤其是以国光为代表的苹果树遍布全县500多个自然村,曾有“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五莲的国光不用提”的美誉。进入9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国光成了“难找婆家的灰姑娘”,价格与红富士、红星等新品种相差悬殊。
五莲的决策者们经过调查研究,产生一个大胆的设想:把全县几十万亩老果树全部改造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有些五莲人被大山挡住了眼光,对这一决策产生了种种不解和疑问:这样干行吗?
憨厚实在的山里人最重实惠。中至乡一个村栽植红富士苹果,1992年产果1.25万公斤,收入8万元,另一个相邻的村栽植国光、秋花皮等品种,产果近15万公斤,收入也是8万元。这个“1.2515”的等式使人们看到了山外的世界和市场经济的魅力。
决策者们抓住这个生动的事例在全县展开了一次次讨论;同时,带领干部群众走出大山,到外面参观考察,又一次次请自然情况与五莲相近但发展快的地区的同志来介绍经验。山里人思想来了一次解放。
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果断地提出“重振治山雄风,实现二次创业”,制定了山区建设三年规划。第一个战役是果园劣改优工程。他们采取“隔二换一”的办法,即第一年改造一棵,保留两棵以继续发挥效益,到第三年老树全部改造完,第一年改造的果树也开始发挥效益了。这样,果农的收入不会有大的波动。到1995年,全县适宜改造的15万亩老果园,全部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每亩老果园改造后的效益比改造前增加一到两倍。山阳乡一个村原有老果树1.5万株,改造后,同样的投入,每亩果园比改造前增收1000元。
目前,五莲县22万亩苹果园新品种率达到60%,果品总产量达到1.2亿公斤,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
绿叶子变金票子
五莲山绿了,但大部分是残次林,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有些只能当柴火,这样的残次林全县达29.5万亩,农民称为“弓着腰,浑身是脓包,不成檩,不成条,只有当柴烧”。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5年时间,将这20多万亩残次林变成以板栗为主的高效经济林,让绿叶子变成金票子。
这次说干就干。经过3年奋战,改低价林新建板栗园8万亩,每亩栽植板栗60株,收入5年后将增加5倍。
在对残次林改造的同时,对遗留的荒山荒岭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西北八乡镇土质贫瘠,蹭皮就是石头。他们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将一片片石板山开膛破肚,挖出一条条大沟,再从几里远的地方运回土填沟栽树,仅3年时间就改造山岭近300座。
在开发模式上,他们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形式。有的是集体开发,分户承包。主要是采用股份合作开发,即开发户以山场面积入资源股,参加开发的劳动力投工入股,经营者以苗木、管理等投资入股,分别占股份的30%、40%和30%。这样,较好地解决了个人有山场经营权而无力开发、集体有劳动力而无山场的矛盾,便于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使过去一家一户无力开发的荒山,得到了大规模治理。目前,全县采用这种形式开发的荒山达6万亩。
五莲人认识到,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行,只有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走果品产业化的道路,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县外抓流通,县内搞市场,规模化开发、一体化经营,才能增强抗击市场风浪的能力。
一批生产规模大、产品名优特、市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商品基地建成了:六大苹果基地、五大板栗基地、八大用材林基地、三大丰产林基地、八大桑茶基地。全县高效林果面积发展到50万亩,经济效益占林业总收入的80%以上。
一个个企业壮大了。县食品厂从瑞典引进的一条浓果汁加工生产线,年消化残次果品1500万公斤,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县有林产品加工企业22处,带动基地25万亩,连接农户6.2万户。同时,兴办500多处村办加工企业。
一个个市场建起来了。全县依托基地兴办4处木材批发市场、6处果品批发市场,改造了15处农贸市场。沿三条公路形成了长达100多公里的季节性果品市场长廊。松柏乡的果品已销到上海、大连等国内十几个城市,全县果品商品率达85%以上。
“山文章”做到此似乎该结尾了。但五莲人认为,文章才刚刚破题,他们还会不停地写下去。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学问家心系贫困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丹凤县扶贫纪实
本报记者周泓洋
1992年,陕西丹凤县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扶贫点。5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紧紧围绕“智力扶贫与开发扶贫相结合”,以项目扶贫为重点,扶贫到户、扶教到校、扶医到村,成效显著。
老学者争抢失学儿
“一帮一救助丹凤失学少儿”的倡议一经发出,中国社科院数千位学者反应强烈,一些年高体弱、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亲自到院扶贫办认领救助对象。仅仅3天,520个救助名额被“争抢一空”,许多没有“抢”到救助对象的纷纷要求院扶贫办增加救助名额。老干部局的一位同志说,这很少见到,平常日子,这些老先生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有一位老先生以前曾多次给“希望工程”捐款,这次一下子认领了5个救助对象。
现在,这些失学少年正在社科院捐建的“鹿池”、“侨丹”等5所希望小学及其它学校就读。老干部杨克不仅自己出资救助失学少儿,听说商洛大旱,他不顾年高体弱,多方奔走,与一批老同志多次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反映受灾情况,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为此专门拨出资金救济灾民购粮。
丹凤县贫困的根源很多,最主要的是行路难,出不去。副院长龙永枢想方设法,为县里争取到1000万元修路建桥以工代赈资金。现在丹凤人再也不必为“难于上青天”的路皱眉了,“丹江大桥”已经竣工,由副院长刘吉引资2600万元扩展的国道也沟通了丹凤人与外界的联系,丹凤人心里默默地感念着这些大学者们。
小额资金解决大问题
这些年社科研究资金比较困难,但是考虑到当地农民难以直接得到贷款,院里先后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100万元,作为项目资金。庾家河乡的18个农户得到了5万元的贷款,在黄毅研究员的指导下,进行秸秆养牛、大棚种菜、培植食用菌,有的农户年收入2000多元,现在他们已经逐渐摆脱贫困。
这种“短期小额项目贷款”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扶贫办法,它一改过去的捐钱送物的做法,通过贷款,让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基础牢固,而且还回来的贷款滚动使用,可继续帮助其他贫困户搞扶贫开发项目。
一花引来百花发。孟加拉扶贫银行考察丹凤县后,对这种“短期小额项目贷款”做法非常赞赏,遂与社科院联合在丹凤寺坪乡、毛里岗乡设立扶贫经济合作社。筹措资金150万元,贷给1500户农民发展农副业生产,进行开发式扶贫。得到救助的农户一般可在3年内脱贫。
小病致返贫引来大医疗
一直在扶贫工作第一线奔波的院秘书长郭永才,走访一个经过3年努力脱贫的农户,发现这家的塑料大棚里荒芜一片,贷款买来的牛也不见了。原来女主人得了场病。这个好不容易脱贫的农户再度陷入贫困的境地。
在医疗条件极差的丹凤,那些刚刚摆脱贫困的家庭,一旦有个大病小灾,不但损失了本来就不多的劳动力,而且需要花费医疗费、路费等费用,不啻一盆冷水泼向他们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怎么办?
院扶贫领导小组仔细研究,决定对返贫者先治病,扶医到村。于是价值20万元的医疗器械运到丹凤,牵线搭桥引来台湾罗东圣母医院捐助25万元的医疗器械,装备到丹凤各卫生院。在重点装备的寺坪区卫生院,几位农民交口称赞社科院,现在他们再也不用折腾数百里去做个阑尾手术了。
设备有了,可当地医生的技术水平却难以应付。帮人帮到底。院里投资在县卫校和农业职高创建“乡村医生培训中心”和“扶贫实用技术人才培训中心”,并联系投资数十万元作为专项经费。学员来自各个贫困乡村,毕业后返乡服务,使之成为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乡村医生”和脱贫致富技术能手。
小册子做出大贡献
扶贫工作的卓有成效得益于科学的指导。《摆脱贫困之路——丹凤县脱贫思路探索》和《山区综合治理开发》两个报告已经成为陕西省扶贫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思路,推动了全省的扶贫工作。
国务院扶贫办的同志对这两个报告也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是指导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参考。这是社科院农经、工经、数技经所等单位的专家们3年心血的结晶。这些凝聚着社科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小册子,为丹凤县乃至全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贡献。
社科院在丹凤县的扶贫实践中,发现当地的干部群众脱贫愿望很强烈,但是具体开展工作时却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院组织数批专家学者,发挥智力扶贫优势,深入全县调查研究,完成了“丹凤县2000年脱贫规划”和“中国社科院帮助丹凤县脱贫的工作思路”。两个课题成果在丹凤县引起很大反响,县里认为“丹凤县2000年脱贫规划”高屋建瓴又实事求是,可操作性强,是指导全县工作的重要思路。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减负”莫忘“治贫”
徐秋仙
在农村工作,遇到过这样两件事:为解决偏远山区的交通运输问题,乡里决定修一条公路。这条公路经过好几个村,由于经费不足,需要所在村筹集一部分资金。其中一个村因为村民本来就缺钱,认为再摊派会加重农民负担,所以迟迟没有开工;另一个村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但村干部千方百计为农民增加收入,组织起采石队、筑路队,不但没向村民摊派一分钱就修好了路,而且还向富裕村承包了一部分工程。结果农民增加了收入,还用剩余资金修了一所小学校。
两件事对比鲜明。当前党和政府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深受农民欢迎,但“减负”首先要“治贫”。减轻农民负担是为了让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再生产,是为了让农民的生活有实际的提高。如果怕增加负担,不敢举办一些对农民脱贫有效益的事业,贫困的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其次,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中,要从“治贫”着眼,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方法,使农民增加收入。正如上述两个村,同是一项“负担”,方法和态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第三,只有让农民富起来了,才能承受一些合理的负担。有些公益事业,比如修路造桥、建学校、兴修水利,富裕地区的农民就承受得起,而贫困地区的农民就无法承受,成为“负担”。可见,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中,切莫忘了使农民富起来这个大目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新匾赠给筑坝人
宋贵平
日前,河北省井陉县小作镇桃林坪的父老乡亲将一块写有“安居不忘筑坝人,感谢书记张考成”的新匾,赠给曾在六七十年代领导他们战天斗地的老书记张考成,引出了一段往日佳话。
1996年夏末秋初,井陉县遭受了有史以来罕见的特大洪灾,处在小作河畔的桃林坪、仇家窑、梅家庄、沙窑等5个村也遭侵袭,但村民财产和千亩70年代新造的耕地及一座投资600万元兴建的联办企业却毫无损失。乡亲们说,这都是老书记带我们修建的护村拦河大坝立下的功劳。
1963年的洪水曾将桃林坪公社所有村落全部洗劫,沿岸、临坡良田均被冲毁。70年代,桃林坪村1300多口人在乡、村领导的带领下,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用了3年时间,出动1500名劳力,动用108万个工,修起了长达1万米的高质量的大坝,先后总动土石方达100万立方米。沙窑、梅家庄、仇家窑、出六里四个村利用山庄优势打坝造地扎沟见绿,使山区农业初步走上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路子,所筑起的7500米地坝扩建成的600亩地块,以“面大、坝高、基底好”的农田建设特点,有效地缓解了上游山洪的冲击,起到蓄水、拦洪、保墒作用。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台

  八十万公斤红高粱急需出售
编辑同志:
目前,河南省泌阳县农民手中尚有80多万公斤红高粱亟待出售,仅王店乡姜庄村张白洼村民小组农民杨正夫家就存1万多公斤。泌阳县是豫南盛产小杂粮的山区农业大县,年产红高粱300万公斤以上。
去年秋,红高粱收购价看好,每公斤1.30元左右,但一些农民盼着再涨,就把它保存了下来,结果行情越来越不好,每公斤价现已跌到1元。时下,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高粱不易储存,农民心急如焚。特借贵报一角吁请帮忙,以解民忧。
(河南省泌阳县广播电台郭耀松)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反馈

  党报架了金桥千吨地瓜畅销
编辑同志:
我们采写的读者来信《徐山地瓜寻找买主》,在3月17日《人民日报》第十版上刊登后,一时间,山东、河北、浙江以及本省的数十家酒厂、加工厂、饲料厂等来人来函,表示愿为农民解忧,使全乡2000吨滞销地瓜干很快畅销一空,而且价格还高两角钱。
当地农民很快就将这卖地瓜的钱买了化肥、农药、种子、地膜,为今年的春耕生产做好准备。非常感谢党报为我们农民兄弟牵线搭桥,这可帮了山区农民兄弟的大忙。
(江苏省赣榆县徐山乡仲崇爱袁丽霞)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节地:潜力就在脚下

  珍贵的数万亩耕地,横遭1500多个砖瓦窑啃噬,每年吃掉4万多人的口粮。苏州向砖瓦窑全面宣战了。两年下来,夺回农地3900多亩——
向砖瓦窑宣战
晓燕英俊
在江南水乡苏州市,一场驱赶砖瓦窑的活动正在悄悄地进行。
从1988年到1996年6月,这个江苏省的发达城市共关闭砖瓦窑、小土窑866个。“窑老虎”口中,吐出了成千上万亩的耕地。
苏州市80年代乡镇企业迅速崛起,粗放经营的窑业也趁机泛滥。1988年,苏州市砖瓦窑多达1573个,占着数万亩的良田。
苏州市土地管理局在调查中发现,前几年一哄而上的窑业,大都已由外地人承包经营,产品也以外运为主。苏州人明白,运走的是砖,流走的是血。人多地少的苏州市,怎能一片一片地把耕地送入窑炉,烧成毫无生命的砖头?
1995年,在市政府部署下,市土地管理局对砖瓦窑开始了全面的清理。
为了防止清理工作走过场,造成屡禁屡建,禁而不止,开展这项工作的苏州市土地管理局采取了强有力的综合措施。首先是加强舆论宣传,要求各级领导以党性作保证,不以蝇头小利毁子孙饭碗田。他们用调查资料告诉人们,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如将土窑占地复耕还田,发展特种种养业,能获得2倍乃至数倍于窑厂的经济收入。吴江市屯村镇,1995年一举平整了63个小土窑,复垦复耕土地700亩,其中500亩种上了水稻,农民每亩净收入550元,另外200亩种上了蔺草,每亩收入1000元,而原来窑业经营每亩收入才200多元。
其次,市土地管理局从宏观上严格窑业管理,实行“控制总量、逐年递减、加快替代”的原则,规定一律不得再建砖瓦窑厂,确定关闭所有无土源的窑厂。同时,他们注重产业引导,由市政府连续出台几个文件,明确除保证农民建房所需少量砖瓦外,市政建设一律推行新型墙体材料,逐步代替粘土实心砖的使用。他们还明确要求,有土地的厂保证持“三证”开工,严格限制土地的标高,要求凡占土地的砖瓦窑都要交占地费,复垦验收后再归还。
两年之间,全市关闭了轮窑51座、小土窑358个,增加农地3942.1亩,其中可耕地2053.6亩,养殖用地742.8亩。苏州人没有歇手,他们心头还压着一块石头。算算帐,全市窑场、坯场还占着2万多亩土地,其中耕地1.4万亩,取土用耕地2.3万多亩。按现有苏州人均0.8亩耕地计,相当于占了4.5万人口的粮田。今后,如果以每年烧砖制瓦取土3600亩耕地计算,那么每隔10年还要“吃掉”4.5万人的口粮田。1997年,苏州市计划关闭轮窑42座,除保留少量烧制仿古砖瓦的小土窑外,其余100多个小土窑将全部关停。
编后:
告别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在墙体材料的应用上,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况。当新型材料大步走来时,秦砖汉瓦仍在不停地堆砌。不堵住粘土实心砖的生产之路,新墙体材料的入口就开不宽。苏州市向旧式砖瓦窑宣战,狠是狠了点,但不狠又不行。这些砖瓦窑关得越多,新墙体材料销路越畅。苏州人做得合乎道理。
关了一批砖瓦窑,断了一批人的生计。这是无可奈何之事。1996年全国关了一大批污染环境的小造纸厂,其理如一。为了民族的长远利益,当断则断,犹豫不得。苏州人的帐算得好。小土窑的土地产出效益,并不如种养业,帐算清了,道理也出来了。其实,这只不过算了眼前的帐。从长远计,耕地毁坏,饭碗可虞,危害之深,又岂是钱数所能结清的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澜河镇十五年无摊派
本报讯粤北山区南雄市澜河镇从1982年开始,就取消了乡镇统筹粮等农民负担项目,每个农业人口每年除负担6元的教育附加费外,不再承受其它任何负担。15年来,这个镇用于各项公益事业的投入达1000多万元,却没有向农民摊派过一分钱一粒粮。
地处深山之中的澜河镇,立足于当地丰富的竹木、水力和矿产资源,先后兴办了7个林场、12座水电站和几十家资源型加工企业,镇区两级财政收入每年已超过400万元。15年来,该镇坚持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去年澜河镇农村人均纯收入2800元,而农民负担只占2‰。(钟祥灵)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扬中电价十年减负两千万
本报讯曾连续4次被电力部表彰为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江苏扬中市供电局10年减轻农民负担2100余万元。每个农民减少电费支出近100元。
1987年,扬中市供电局对乡镇电力管理站整顿,实行“人、财、物”统管,对全市农村照明电价实行统一最高限价,每千瓦时0.33元(至1996年底,已调整到0.53元)。超过规定限价,任何人可以拒付,并向供电、物价部门举报。对村电价电费的管理,出台了《五统一制度》,即统一抄表时间、统一台帐、统一发票、统一复核、统一报表,并坚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还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6000多万元,整改新上配电房580座次,新上配电屏1100多块,整改低压线路2200多公里,将线路损耗降到11.97%。
(张晓斌)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花卉成为农垦经济新增长点
本报讯到目前为止,全国农垦系统花卉产值已经占到全国的12%。去年该系统花卉产值达5.7亿元,出口花卉100万美元。
国际市场花卉需求逐年加大,1985年仅为150亿美元,1994年高达1300亿美元。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花卉消费将达2000亿美元。国内花卉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花卉产值由1982年的3亿元增加到48亿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花卉需求量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花卉业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农垦系统投入了3亿多元人民币发展花卉产业。花卉,已经成为全国农垦系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华东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广东省从化市投资8000万元改造七大灌渠,建起20万亩排灌分离的高标准农田,以利于推广水田抛秧新技术。图为鳌头镇农民正在高标准农田里进行抛秧前的耕作。
新华社记者 潘家珉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来自西藏山南地区农村的小姑娘拉姆在拉萨街头兜售手工艺品。
新华社记者张曙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