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下岗职工的故事

  谁能想到,一个七年前的下岗女工,会在新的就业岗位上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周桂英以她朴实无华的一段经历告诉人们:下岗不是人生事业的结束,而是新的生活之路的开始。请看——
新天地里显身手
本报记者罗盘
编者的话:
近年来,部分企业职工因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制度改革等多种因素,从原有工作岗位上剥离了出来。他们下岗后的生活状况如何?就业出路何在?对这一现实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心,正从多方面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新就业。
与此同时,我们高兴地看到,下岗职工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生气与活力的群体之一。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怨不尤,不折不挠,破除传统择业观念,积极进取,自谋出路,闯出了一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新天地,并在新的岗位上一显身手,建功立业。
从今天起,我们开辟“下岗职工的故事”专栏,陆续刊登本报驻各地记者发回的报道,旨在真实地记录下岗职工的奋斗足迹,再现他们勇创新业的动人风采,展示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以教育和鼓舞更多的人们,满怀信心,奋力前行。
晚风徐徐。周桂英在20多层高的楼顶上抬起头来,卸下面罩,城市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长天的璀璨星辰伸手可及。在她的脚下,刚刚铺完的防漏层油黑发亮,冒着暖融融的热气——又一项屋面防水防漏的修理工程完成了!
周桂英是武汉市的一名下岗女工,199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下岗后获此殊荣,全国还没有第二个。
1990年农历新年前夕,周桂英所在的武汉市硚口建筑开发公司给她送来了一张通知:公司因生产任务不足,不得不裁去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女工。你是共产党员,组织上相信你能经受考验……就这样,周桂英由一名先进生产者变成了一名下岗女工!
下岗不等于事业的结束,更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追求的终点。那个春节,周桂英走出家庭,在江城武汉的寒风冷雨中调查市场,思考出路,计划再就业。3月,她的计划成熟了:南国多雨,许多楼房的屋顶需要作防水防漏处理。而由于利润小、工作艰苦,愿意做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她组织了7名下岗女工,组建“三八”屋面防水班,自任班长,不要一分钱投资,自己寻找市场。周桂英说这既是“生产自救”,又是为政府减少一份负担。
带着这些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姐妹,穿上厚重的帆布工装,戴上防烟防毒的面具,掮着沥青与火炉,周桂英走上一幢又一幢楼顶。建筑行业是一个艰苦的行业,而屋面防水防漏又是建筑行业中劳动强度最大、最脏、最累、最苦的工作。不仅如此,屋面防水防漏所用的沥青等在加热过程中也会散发出大量有毒气体。因此,人们形容这项高层作业的工种是“三子登高”:穿得像叫花子,身上尽是油污点子,一天到晚闻烟子。尽管如此,这些40多岁的下岗女工从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夏天的武汉,户外气温高达40摄氏度,周桂英和她的同伴们在高层建筑上生火烧沥青时,周围的温度高达60摄氏度,干完一天的活,身上起一层红红的痱子,帆布工装上结一层厚厚的汗渍。丈夫和孩子们心疼她,劝她放弃这份工作,可周桂英执意要干下去。
质量与服务,是企业的生命。周桂英她们对经手的业务,立了一个“三看”的回访制度,即下雨看,下雪看,隔年看,越下大雨越走访自己经手的屋顶。武汉市同来小商品市场有8000平方米屋顶防水工程,但他们对“三八”屋面防水班持有疑虑,将工程一分为二,由“三八”屋面防水班与另一家单位分别施工。结果,周桂英她们施工的一半防水良好,而另一家单位承担的屋面却漏水不止,他们只好请回周桂英的娘子军来修补。口区工会的九州歌舞厅,屋面漏水一年多无法解决,周桂英她们返修后,再也没有漏过水。工会的负责同志感慨道:早点请这个防水班来作业就好了。质量和服务,使周桂英的屋面防水班成了武汉数一数二的施工队伍。她们的知名度越来越大,队伍也由当初的七八个人发展到了几十人,全体人员都是下岗职工。
尽管周桂英和她的同伴们都经历了下岗后的清贫,但当再就业带来红红火火的生意时,她们并没有把赚钱作为唯一的目标。武汉市王家巷一居民楼多年漏雨,当地居民打听到“三八”屋面防水班后,请她们前来修理。周桂英听说这里的居民资金有限,当即决定一分钱不收,帮他们修好了屋面。1990年至今,周桂英带领“三八”屋面防水班的姐妹们,在建筑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完成屋面防水防漏工程400多项,工程全部合格,实现利润数十万元,周桂英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劳动模范。今年4月,她又荣登武汉市十大再就业明星榜首。(附图片)
下图:周桂英(右一)和队员在硚口区工会屋顶上施工。
王宏江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用好权尽好责
——四川蓬溪县委书记陈长明一席谈
本报记者梁小琴
我是个农民的儿子,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忘了权力是党给的,是老百姓给的。
我常常感到手中的权力太沉重了。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快不快,关键在“班长”。当“班长”的既要敢于用权,更要对手中的权力负责。
用权很容易,谁都能想出几个点子,上马几个工程。但出发点却大不一样,是对自己负责,还是对社会负责。去年刚当书记时,我告诫自己,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立志做大官。我常常有一种紧迫感,既然党把我放在这个位子上,给了我权力,我就要充分利用位子和影响,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几件事,让蓬溪的面貌有所改观。
敢用权,还得慎用权。我手里的权是党给的,只能用来为老百姓办事。我坚信,任何时候,只要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百姓就会拥护你。70年代,老书记刘志清顶住各方压力修赤城湖水库,不仅解决了县城吃水问题,而且使几十万亩旱地变成水田,使蓬溪农业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跃入全国粮、棉、油、猪百强县。1981年,老书记周裕德在全国还仅包产到组的情况下,果断提出包产到户,使蓬溪人民早两年吃上饱饭。至今,人们还念念不忘他们。因此,每次决策前,我都要反复问自己,这个项目对蓬溪今后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对老百姓究竟有什么好处?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农村很苦,攒点钱办事不容易,我不能为了自己的仕途升迁随意上马“首长工程”、“政绩工程”,上下折腾一气,拍屁股走了,让别人收拾烂摊子,那是对老百姓犯罪。但只要我认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对老百姓有利,我就会坚决地干下去,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在乎当不当这个官,只要问心无愧就行。
我这人没什么兴趣爱好,天生乐观,再多的问题、困难都不怕,解决的问题、困难越多,不正说明我们的事业发展得更快吗?
(附图片)
陈长明,44岁,大专文化,曾任乡长、区长、副县长,担任两届常务副县长、一届县长之后,于1996年6月起,担任蓬溪县委书记。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闻随笔

  千山万壑看吕梁
本报记者陈勇进
去年深秋,记者沿黄河北上,访问了山西吕梁山区,没有想到,这儿至今仍较贫困。但是,吕梁人民克贫致富的勇气和毅力,实在令人鼓舞。
在隰县,我去看了燕计福承包治理的小流域抛牛沟。陡立的山峦被切开填平,成为20亩大的小平原。小平原上种的蔬菜绿油油的,梨树、苹果树开始挂果。我问燕计福,你一家人怎么敢开山造地?他说,这里的地都挂在陡坡上,天不下雨旱死,下了雨水土流失,收成少,难吃饱肚子。要多打粮食,增加收入,除了开山造地,没有别的办法。他1989年承包抛牛沟后,一家人起早摸黑,打眼放炮,填沟平地。
燕计福在新开的土地上,盖了房子,养了80多只羊,吃肉和肥料问题都解决了。他看到农村孩子上学难,就拿出5万块砖给村里盖学校,还设法给学校做了30套桌椅。
柳林县有个长峪村,村上的张振珠原是个石匠,读过初中。一家父子3人,常年在外包工干石匠活,收入不少。1983年,他率先承包了本村格叉尾沟小流域。当时这里除有10亩坡耕地外,没有一棵树。从此,他带领全家老小吃住在山上。到去年6月,累计治理土地270亩,种杨、柳、刺槐等用材树两万多株,栽植梨、桃、枣等果树3000多株,还建起一处提水灌溉工程。去年产水果两万公斤,粮食3000公斤,家庭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
我们在山上窑洞里找到张振珠,他正在码放刚摘下来的梨和苹果。张振珠带我们来到两山中间的小平原。他说,左边的半山腰上是果园,右边山上种的是用材林。脚下50亩地,做玉米种子地,玉米种子一斤能卖4元多。从谈话中,可以看出他的精明和智慧。
张振珠富了以后,先后向本村和外村的贫困户无偿提供花椒、苹果、梨等苗木几千株,还手把手地传授管理技术。
临县水土流失严重,是出了名的贫困县。1994年1月末,江泽民总书记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前来访贫问苦,并写下了“艰苦奋斗,振兴吕梁”的题词,极大地鼓舞了吕梁山区的人民。
近几年,临县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大搞红枣林建设。到1995年,全县枣林面积达50万亩,年产枣5万吨,全县仅红枣一项人均收入就达270元。为了尽快脱贫,临县决定建设100万亩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开发红枣系列化加工产品,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在访问中,有几个县干部说工资不能按月发,而吉县水利水保局自行解决了这个问题。1982年以来,水利局先后兴建了杏渠、兰家河等5处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到1995年,基地靠生产的苹果、鲜鱼、苗木,连同打坝、造田等,总收入达50多万元。示范基地不仅为全县树立了流域治理的样板,而且从收入中拿出10余万元,解决了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吉县已有41个机关团体,在拍卖的“四荒”地上,建起了块块水保基地,出现了各行各业搞水土保持的好势头。
(附图片)
题图:山西隰县治理后的水堤塬水保工程一角。曹记保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一缕

  心通则路通
本报记者肖荻傲腾
在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武长顺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如今,城市交通状况已成为热门话题。对此,武长顺深谙“通则不痛”,他常说:“心通则路通。”从1993年以来,他坚持实行“每月局长接待日”制度,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前年6月,他在天津交通广播电台开设了每月9日上午9时至10时的“交管局长热线现场办公日”节目。去年6月又在《天津交通安全报》设专栏“交管局办公信箱”。武长顺设置的条条大路通向老百姓的心中。
和平区居民张家祥一家记得他。张家祥的老父亲车祸重伤后久案未结,8年来他已跑得精疲力尽。那是在第三十五次局长接待日,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局长接待大厅。武长顺听后拍案而起,立即责成有关部门马上查清,两天后圆满结案,张家祥一家热泪纵横……
河北省宽城县两位窘困的农民记得他。他们半月前因交通事故所驾车辆被扣,在津滞留已身无分文而上访。武长顺核实情况后,当即决定派干警陪同他们到宽城县办结。两位农民万没想到重大难题当场解决,感动不已。
天津市2万多名出租车司机记得他。的士司机胡建明宁可停止营运少收入,也要在局长接待日时直接向武局长面陈20条合理化建议,受到武长顺奖励的故事,被司机们传为佳话。
交管局长直接倾听群众声音,在建设和加强整个交警队伍上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全局现在各支队、大队、中队在每月10日之前层层建起群众接待日,常常是连续接待六七个小时,午饭推迟到下午两三点。几年来有6名交警、1名中队领导因不称职被查处,也有戴成江、张志明等一批英模人物名扬四方。由于队伍在制度、作风建设上日益加强,1993年以来,事故结案率逐年提高,均达到97.6%以上。
“现在有些干部遇见矛盾绕着走,见了群众躲着走。而您却主动打开大门请群众进来当面谈话,您是怎么想的呢?”
对记者这一提问,武长顺同志感慨地说:“我们共产党过去打天下靠的就是‘鱼水关系’,而不是‘油水关系’,更不是‘水火关系’。通过接待群众接受监督,我们知道了实情,带好了队伍,改进了工作。我体会到,要筑起真正的铜墙铁壁,就是要和老百姓贴近些,贴紧些!”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流坑文化奇观
本报记者傅丁根
在江西乐安县,有一座千年不散的庞大村落。全村占地3.61平方公里,820户,4290人。村人皆姓董,自称为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后裔。历代许多名人如王安石、朱熹、曾巩等曾为该村撰文赠诗。文天祥称这里为“文明之会”。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到此一游时,赞其为“万家之市”。这个村叫“流坑”。
流坑村始建于五代开平初。唐末战乱时,流坑先祖由安徽迁至江西。宋朝时,以家族资财鼎力兴办教育,一村之书院学馆达二三十座。由于崇文重教,流坑人才辈出。两宋之间,上至宰相、尚书,下至知县、教谕,竟出了一二百人。流坑文风之盛,科举之稠,仕宦之众,爵位之崇,连王安石、曾巩等声名显赫的大家族,也“莫之与伦”,在全国实属罕见。
走进流坑,如同进入一座古建筑博物馆。流坑500余栋建筑中,有明清建筑309栋,其中祠堂近百座,大小书院数十座,戏台数座,还有玉皇阁、魁星阁、三官殿等宗教建筑,以及状元楼、五桂坊、魁元坊、步蟾坊等30座纪念旌表式楼房。就是村边古道上的小桥、风雨亭,也莫不是历史遗迹。
令专家称奇的是,流坑庞大的古建群体,布局井然有序。从东到西开辟有7条宽巷,从南到北设置有一条宽巷,形成横七竖一的棋盘形格局。每条宽巷的头尾均有巷门望楼,用于关锁防御。同时,在村西还有一条人工挖掘的长湖,将全村的天然雨水和生活用水从东向西引入湖中,再将湖水与流经村子的乌江相贯通,使全村为水所包围,形成山环水抱的佳境。整个流坑好似一座严整的城池,其房屋系统、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科学合理,独具匠心,显示出古代民居建筑规划设计的高超水平。
流坑现存古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齐全,有殿阁、庙宇、祠堂、住宅、楼亭、牌坊、书院、古墓、桥梁、寨墙、关楼、湖池等等,除古塔以外,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各种类型基本齐备。
流坑的明清古建,均有雕刻、绘画、匾额、楹联,内涵丰富,精致典雅。走进流坑村,仿佛置身于艺术宫殿。
据统计,流坑现存古代书法精品430多幅,许多名人如王安石、朱熹、曾巩、梅圣俞、吴澄,清代状元刘绎,清代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清代书法家查士标等在流坑都有珍贵的墨宝留存。
流坑董氏家族官宦累世,豪绅代出,不仅房屋富丽堂皇,各式明清家具也十分考究。董家还收藏了不少宫廷遗物,现在可见的有宋代横匾、历代名人的“衣冠图”、銮驾、特恩四品牌、肃静牌、银子盔等。
流坑文献留存异彩纷呈,有儒学、医学、文学、艺术、书法等38种学术著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流坑宗族家谱,洋洋数十万言,详尽记载了董氏家族的渊源和发展,收藏了许多名人的文字手迹,不仅内容、文字极其宝贵,版刻、印刷也非常精美,堪称难得的家族史巨著。
流坑被发现并引起广泛重视后,国内的专家学者及旅游者纷至沓来,流连忘返。我国著名文物专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教授考察后感慨万千:“千年古村今无恙,山环水抱蕴明珠。”他认为,流坑的历史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全国罕见。对这座千年古村应充分保护、宣传、研究和利用。他建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江西省文化厅和抚州地区、安乐县有关部门已着手制定一系列保护抢救措施,并将进一步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他们的目标是:让流坑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附图片)
题图:山环水抱中的流坑远眺。银光灿摄
房檐下的倒叠罗汉木雕。银光灿摄
始建于宋代的文馆,是流坑至今尚存的最大的书院。詹楚强摄
村落建设别具一格的流坑有八条纵横交错的街巷,图为八巷之一的中巷。詹楚强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好个农村党员活动室
刘伟
最近,记者在农村采访时了解到,很多村一级的党组织,没有党员活动室,党的基层组织活动常常不是在支书家炕上,就是在村的办公室。走进山西省芮城县西柏台村党支部的党员活动室,眼前一亮,不由为之肃然。
铺着整洁地砖的活动室,宽敞亮堂。正面墙上,并排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四幅彩像。画像下是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入党誓词。侧面墙上,整齐地贴着党支部生活十条规范、党员行为十条准则、发展新党员、党员评议、党课学习、党支部等七项制度。村里的一个老党员告诉记者,村党支部把每月的5日和15日定为党员活动日,雷打不动。
整洁美观的党员活动室,虽然在形式上表现出一个农村党支部对党组织建设的重视程度,但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内容: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威信。
农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这几年芮城县狠抓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支部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西柏台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户均存款超过2万元。集体经济壮大了,村里为全村每人每年提供500元基本生活保证金,村里孩子在本村小学、华夏现代管理学院上学一律免费。全村户户装上了有线电视,15%的家庭安装了程控电话。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贫困面很大,如果每个村庄都有像西柏台村这样一个锐意进取的党支部,广大农民群众将会以更快的步伐奔向小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