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老乡”月谈

  “老乡”,不必自卑
夏珺
某主办单位欲举办一个“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销会”,不料响应者寥寥。经多方打探,方知并非企业不愿参展,而是不想要“乡镇企业”这顶帽子。
笔者在采访中也常遇到类似情况。一些乡镇企业很想宣传,扩大企业知名度,接待采访很热情。但末了厂长却“追加”一个条件:“见报时最好别说我们是乡镇企业。”有一次,我采访某市主管乡镇企业工作的领导,他绘声绘色地向我介绍某乡镇企业设备如何先进、管理如何严格、效益如何之好,最后说:“你可以去看看,一点都不像乡镇企业。”我问:“那您说乡镇企业应该是啥样子呢?”他先是一愣,待反应过来,自知失言,遂哑然失笑。
本身就是乡镇企业,却不愿说自己是乡镇企业,似乎“乡镇企业”是个不光彩的字眼儿,避之唯恐不及。此种怪现象或可称之为某些乡镇企业的“自卑情结”。缘何自卑?大约源于这样两条:一是城乡差别,一沾上“乡”字似乎就代表落后、老土;二是乡镇企业的前身社队企业是所谓的小加工、小机械、小煤窑等“五小”工业,总之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自觉比城里的大工业矮半截;三是社会上有一些人对乡镇企业始终怀有偏见。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乡镇企业突飞猛进,异军突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骄人业绩。“八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净增量的30%、工业增加值净增量的50%、出口商品交货值净增量的45%和农民人均收入净增部分的50%均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被国外舆论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乡镇企业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从日用消费品到生产资料以及各种服务业,几乎无所不有。统计资料表明,原煤的40%、水泥的40%、食品饮料的43%和服装的80%产自乡镇企业,就是在一些高科技产品领域,“老乡”也有了一席之地。乡镇企业的产品也一改从前的“傻大黑粗”形象,创造出了一批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如科龙电器、三角牌电饭煲、红豆衬衫、森达皮鞋、黑五类系列食品、三U家具,等等。乡镇企业的产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乡镇企业已成为增加社会有效供给的一支有生力量。
乡镇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风雨坎坷,也遭受过冷嘲热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乡镇企业日益赢得社会的公正评价,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邓小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乡镇企业的历史功绩都多次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作为乡镇企业的从业者或领导者,应为乡镇企业感到自豪和骄傲,而没有理由自己看不起自己。乡镇企业并不低人一等,社会各界也应多了解乡镇企业,对乡镇企业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诚然,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参差不齐,甚至良莠互现,也不排除有生产低劣、假冒产品的,但不能因为有几颗老鼠屎而倒掉一锅好米。那些有“自卑情结”的“老乡”应丢掉包袱,轻装前进,只要你的产品质量过硬,在进军市场时,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我是‘老乡’我怕谁”!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小城镇建设

  农民托起新城
——山西晋城市农民投资城市建设纪实
刘鸣放阎三屯秦宏平
地处太行山最南端的山西省晋城市,从1985年由市管县体制升格为地级市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市区面积已由建市时的8平方公里扩展到2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由十几条发展到87条,城市供水普及率、煤气普及率和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95%、40%和60%,赶上和超过了全国中小城市的平均水平,新建住宅面积34万平方米,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居全省首位。而这一切应该首先归功于率先脱贫致富的太行农民。
晋城市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张太平介绍,10多年来,城市建设总投资12亿元之多,仅农民直接投资就达6亿多元,占到整个城市建设投资的55%。农民投资的领域涉及学校、医院、影院、商场、宾馆、歌舞厅、游乐场、游泳场、街道、地下管道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晋城市是太行山区脱贫致富的农民双手托起的一座新城市!
晋城市原有的交通通讯设施、城市规模、流通渠道、商业布局、科技教育、基础设施根本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要在短期内建设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地级城市有很多的困难。首先最为棘手的是资金缺口太大,而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城建资金,肯定是杯水车薪。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认为:晋城市广大农村尤其城郊(现改为泽州县)两区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经济发展很快,相继出现了一批工农业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的村,有的已跨进亿元村行列,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的乡镇企业群体。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先富起来的农民投资参与城市建设,必将为该市的城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与此同时,引导农民参与建设城市,将为农村剩余劳力提供广阔的天地。晋城市领导形成共识后,很快打破传统的城市建设由政府统揽的思维定势,大胆地探索符合晋城市情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城市建设之路。
晋城市委、市政府遵循“转位、让利、服务”三位一体的原则,在统一规化设计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农民进城投资兴办“三产”参与城市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充分保证投入资金建设城市所付出的成果在物质利益上得到应有的报偿。市级有关部门全策全力支持农民开发经营,并保证这些项目及早规划,及时解决水、电、路、通讯及原材料供应和服务。审批办证体现高效灵活原则,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环节,放宽经营范围;税收先“予”后“取”,制止对农民进城兴办的“三产”企业进行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还积极为进城兴办三产的农民解决土地征用、子女入托上学、办理临时户口等实际问题。
政策和利益驱动,极大地提高了脱贫致富的农民投资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短短10年时间,农民进城投资兴建并经营管理的大中型商场8座,年营业额5.4亿元,占到社会零售总额的40%;农民建设经营的大中型宾馆、饭店15座,由农民单独经营或投资经营的中小商业企业星罗棋布,遍及市区大街小巷。经营和服务范围,由初期的饮食、服装、修理延伸到商业、集贸、文化娱乐等十多个领域。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势头良好
东西合作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报讯自1995年国务院批转《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方案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已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东西合作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两年来,各地共签订东西合作协议项目近30000个,协议引进资金350亿元,协议总投资700亿元。东西合作,加速了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1996年,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比去年增长18.7%和30.1%,比东部地区高5.1个百分点。
——东西合作示范区稳步发展。到1996年底,农业部命名了215个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两年来示范区工业产值已突破600亿元,利税61亿元。示范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中西部其它地区高出10个百分点。为支持示范区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倾斜。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通过东西合作,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耗能型产业开始西移,这种有序的战略转移,既为东部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外向型产业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劳动力优势得以发挥。
——传统观念逐步转变。随着东西合作的不断深入,中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部分地区过去那种不敢想、不敢干、不敢从事非农产业的观念开始改变,东部地区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市场营销方式逐步被中、西部接受。同时,东部地区企业家对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潜力和优势也有了新的认识。
——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大量转化。到1996年底,通过东西合作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约200万人,其中152个国家级示范项目已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余人。(湘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企业风采

  名村要创名牌
——访前进中的华西村
本报记者龚永泉
“说起我们华西村,全国不少人都知道,但要问我们村有些什么产品,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因此,我们现在正着力于创名牌产品!”江苏华西集团总经理吴协东快人快语。
华西集团公司下属40多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1亿多元,流动资金3亿多元,去年总产值达20.9亿元,比1995年增21.7%。长期以来,华西集团一直强调要做到“三真”,即讲真话、卖真货、定真价。他们定出规矩,对不讲信用的企业,厂长要检讨,对客户造成损失的,要加倍赔偿,集团负责人还要亲自上门道歉。
随着市场的变化,他们认识到,产品单是讲“三真”不够了,还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创名牌!去年,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商标局的直接关心下,一下子多门类注册了“华西村”牌、“仁宝”牌商标44个,使华西集团生产的众多产品用上了统一的商标。
问起为什么直接用村名和人名作商标?村党委书记吴仁宝说:“这是自加压力,搞得好,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搞不好,就要毁坏华西村和我的名声,对生产厂的厂长、职工就有极大的压力和警示作用,只能搞好,不能搞坏。”
在华西精毛纺总厂,记者看到厂房上一米见方的立体标语:“欲创名牌产品,先塑名牌职工”。村里别出心裁建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专门抓文化教育、环境卫生,举办各种培训班,结合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法制教育;开办外语、技术等专业班、大专班,提高华西人的“三个水平”:政策水平、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全方位提高村民素质。对于5000多名外来职工,注意从思想上教育,生活上关心,鼓励他们钻研业务,熟练技术。
“过去只会打镰刀,现在能够用电脑。”目前,全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占86%,有大中专生233人,还派遣两名青年去国外留学深造,共引进工程技术人员360多人,有的已进入了村党委领导班子,有的担任了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几年来,华西精毛纺总厂先后投入1.2亿元引进了90年代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形成了洗、纺、织、染、整、成衣一条龙生产,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外销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去年工业产值达4亿多元,利税4108万多元。
华西村在创名牌产品的道路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有色金属产品获得了省市优质产品证书,铝板系列通过了采用国际标准的验收,散热器被外商确认为质量免检产品,“华西村”牌羊毛衫获中国第三届出口商品博览会金杯奖,“仁宝”牌西服被评为中国100家名牌西服之一。
华西村总面积0.96平方公里,恰好是祖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目前,华西人已实施走出华西发展华西的战略:投资1600万元在黑龙江肇东和宁夏中卫地区人稀地荒的土地上拓荒建村,并分别对江阴针织总厂、织袜总厂和黑龙江肇东电缆厂等亏损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使企业扭亏为盈。
最近,华西村又定下新的奋斗目标:在今后5年争取实现“八个四”目标:即总产值达到40亿元,利税4亿元,帮助全国各地40个村,创4个名牌产品等。记者深信,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中国乡镇企业服装服饰博览会将举行
本报讯由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和大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97大连·中国乡镇企业服装服饰博览会,将于6月9日在大连隆重举行。
目前,乡镇企业服装产量已占全国的80%。服装出口量的80%以上都是乡镇企业生产的。1995年全国服装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前10名企业中,乡镇企业分别占了6席和5席。
为全面提高乡镇企业服装服饰业的设计水平、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名牌意识、扩大生产能力,帮助企业上水平、上档次、上效益,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有关部门特举办此次博览会。这个博览会是大连国际服装节重要组成部分。 (席项)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弄潮人语

  大局·机遇·思路
浙江万事利集团总经理沈爱琴
乡镇企业发展的思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更不能离开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
1996年,我们万事利集团面临着全纺织行业不景气、行业竞争又极其激烈的新局面,仍然取得了好成绩,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20%、22%和30%,总产值达到5亿多元,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因为我们在企业决策和生产经营上时刻不离开这两个实际。
一位经济学家说过,企业家的胸襟有多大,企业的规模就有多大。我的体会的确是这样。解决乡镇企业目前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首先要解决企业家的胸襟问题。从我们万事利集团的经验看,就是三句话:把握大局,抓住机遇,拓宽思路。
把握大局,就是办企业,求发展,不能忘记国家的大局。我们乡镇企业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离开了这个根本,乡镇企业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我想,游离于大局之外的乡镇企业,注定是没有大的作为和出息的。
抓住机遇,就是要认清国家的形势,认清产业的形势,抓住各种各样的发展机会,两眼一抹黑是办不成任何事情的。万事利2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捕捉机遇、不断谋求发展的过程。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我们办了笕桥绸厂;抓住我国国民经济“调整、整顿、改革、提高”的八字方针所带来的机遇,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抓住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机遇,我们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
拓宽思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拓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二是要拓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思路;三是要拓宽强化企业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的思路。
我想,这三条的目的都是为了稳中求进。发展是硬道理,办企业的目的就是要图发展,而有了这三条做保证,我们的发展才称得上是一种积极的、高水平的发展。
企业背景介绍:沈爱琴,浙江杭州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1978年,沈爱琴和其他21位农民一起,以5万元资本起家创办了万事利集团的前身杭州笕桥丝绸厂,现在,该集团已滚动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综合性乡镇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8亿元,年创产值达5亿元。(本报记者高云才整理)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东西合作

  山与海的联盟
——记贵州省最大的东西合作项目“红蝶”
本报记者彭俊
编者按: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战略,也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协调发展”的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目前,东西合作已成为东中西部地区干部群众的共识,成为中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两年来,东西合作已全面推开并取得良好成效。本版今天刊登一组来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的报道和图片,以飨读者。
在安顺地区镇宁县丁旗镇一个偏远、宁静的小山沟,有一座青岛人办的化工企业,名叫“红蝶”。这是贵州省最大的东西合作项目,被国务院有关领导誉为“东西合作的成功典范”。究竟是什么促使远隔千里的深山与大海连在了一起?又究竟是什么使得这种联盟取得成功?记者近日赴镇宁进行了采访。
青岛——我们是来找饭吃的
这个山海联盟的主角之一是青岛红星化工集团公司。在镇宁“红蝶”的厂部,记者遇到了正在此指导工作的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徐立虎。谈及“红星”为何要远涉千山万水到镇宁创办“红蝶”,徐总工坦言:我们来镇宁,不是简单的扶贫,我们是来找饭吃的。接着,徐先生向记者介绍了“红蝶”诞生的背景。
青岛红星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青岛红星化工厂是一个有30多年历史的国内无机盐重点企业,1988年企业效益达到高峰时,兼并了青岛两家化工厂,在此基础上,1992年组建了集团公司。“红星”的拳头产品钡盐60年代就出口日本,曾占有日本钡盐市场的1/3份额,在国际市场上有着极强的竞争力。
钡盐(硫酸钡),是生产电视机显像管玻壳的重要原料,在国际市场上前景广阔。据了解,钡盐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的法宝,要靠质量,更要靠规模。钡盐是一种资源密集型产品,受资源、能源、运输等条件的制约性很强。它的主要原材料是重晶石、煤炭、石灰石,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山区。随着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钡盐产业在原材料相对缺少的沿海城市青岛很难再扩大产量,形成经济规模;另一方面,企业也很难承担成倍增长的运输费用。因此,最近几年,“红星”的效益出现滑坡,企业进一步发展前景堪忧。在这种情况下,“红星”人根据自身是资源密集型化工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大胆地向资源地实行战略转移,寻求企业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增长点。
1992年起,“红星”人开始了西进步伐。当年3月,“红星”在陕西平利县创办了利红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又分别建立了鲁西冠县天然色素分厂和重庆铜梁锶业有限公司。1994年,“红星”人又把眼光投向了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贵州山区……
镇宁——我们把握住了机遇
据了解,“红星”人1994年曾在贵州的习水、织金、黔南州等地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了解。那么,最终又是怎样选择了镇宁的呢?镇宁县县委书记罗义贤告诉记者:“我们把握住了机遇。”
镇宁是一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丰富,拥有重晶石、白云石、大理石等十余种矿产,而且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长期阻碍着镇宁经济的发展,“贫困县”的帽子一直摘不掉。进入90年代以来,国家制定了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步伐和加强东西部合作的战略政策。镇宁人决心抓住世纪之交的这次大好机遇。经过反复讨论,县委常委一班人形成了共识:讲天时,中央对贫困县的政策是一样的,讲地利,各有所长,重点要比人和。为此县委要求:大开山门,不计较部门个人得失,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以良好的环境留住人,以热情的服务感召人。全县上下形成共识:人人都是投资条件,协力共创投资环境。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和小环境下,机遇降临到镇宁。
1994年,“红星”考察组赴镇宁考察。县长韦林亲自接待了“红星”人。考察组对资源、厂址、交通、供水、供电等几十个问题提出咨询,短短10天,县里就对上述建厂条件作出详细答复,并明确了解决办法和时限。“红星”人十分满意,当即表明了合作愿望。经过反复详细的研究论证,1995年“红星”决定在镇宁投资1.2亿元组建全资子公司——镇宁红蝶钡业公司。
公司组建的过程中,镇宁人更是全力以赴给予支持。县委确定由县长韦林为项目协调人,政府办主任和科技局长为项目联络员,以确保项目实施,并郑重承诺: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红蝶公司“要风给风,要雨给雨”。由于红蝶公司的建设与龙岩飞机制造厂的搬迁同步进行,厂区治安一度不理想,县委分管政法的副书记夏明伦率公检法司四部门领导到红蝶公司现场办公解决厂区治安。为确保矿石运输,分管交通的副县长侯晏和指挥部的同志天天泡在镇坝公路上,县委书记罗义贤亲自召集运矿石的个体联运车队的司机作动员,并到矿山监督第一天的矿石起运……
镇宁的诚意感动了“红星”人,红星集团总经理姜治光感慨地说,“市场经济讲天时、地利、人和,在人和方面,镇宁县是一流的。”双方的密切配合,使“红蝶”的组建工作十分顺利:仅11个半月一期工程就圆满完工,并且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同时确定提前3年上二期工程,被率团前来该厂检查工作的青岛市政府有关领导誉为“红星的镇宁速度”。
“红蝶”的诞生,解除了红星集团的发展困境,也给镇宁县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百姓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1996年“红蝶”投产仅半年(满负荷运转仅三个月),就完成产值3000多万元,为县财政提供税收300万元,直接安排了500多名农民进厂当工人,同时还有数万农民承担了矿山开采、运输、三产服务等工作,带动了近千户农民脱贫。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东西合作

由国务院特区办和陕西、江苏、上海、天津等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九七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日前在西安举行。来自十几个省市的五千多名代表及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六百多客商与会。洽谈会开幕式在雨中举行。新华社记者焦卫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