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化探访录

  打工族:家乡新观念的“播火者”
编者按:人口流动的背后,是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文化流动。许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通过成千上万的打工者带回西部家乡,使打工者成为家乡创业的带头人,为迎接东部资本和技术的西进提供文化氛围的接应和管理人才的储备。本文作者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和数量经济所的副研究员,他俩的这份访谈报告有助于我们了解打工者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所承受的文化冲突。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参加国务院扶贫办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一项研究课题,到贵州罗甸县找回乡度假的打工者作访谈。
打工者在家中有相当影响力
访谈对象:云干乡八木村吴红,18岁,初中毕业。
打工地点:广东惠州。
口述笔记:我家4个女孩中,还没有出过家门的,只是哥哥到过县外。我出去之前,不会打扮,也没有钱打扮。现在喜欢美,喜欢让自己漂亮些。最贵的一件衣服是去年买的,花了300多元。我外出之前,家里每年买化肥等要借1000元,这两年不用借钱了。我家正准备买电视机,村里已有1/3的人家有电视机。我回来后总有邻居来,他们喜欢听我讲在外面打工的事儿。
印象:这个女孩沉稳中透着几分成熟,穿着打扮与身边的妹妹们有着很多的不同,整洁洋气,并略施淡妆。她在家中有相当的影响力。因她提议,鸡不在屋里养了,为了讲卫生,却被过路的人偷光了。对此,妈妈并没有埋怨,虽然她为此有些心疼。
新的“门当户对”择偶观
访谈对象:云干乡幸福村刘明芬,22岁,初中毕业。
打工地点:上海。
口述笔记:我将来想回来成家,结婚之后还想出外打工,两人一同出去。我选择对象要求对方有打工经历,但要是同乡。
印象:这是一种新的“门当户对”择偶观。她虽然机智地迂回着不愿意透露现在有没有男朋友的问题,却很坦然地谈论自己对爱情婚姻的理想。她这么看重打工经历,大概是觉得只有在外面闯荡过的男青年才能在眼界、能力、素质方面与自己并驾齐驱,甚至超过自己,双方才会有共同语言。
把沿海人的思维带回来
访谈对象:县畜牧局干部杨忠平。
打工地点:浙江乐清。
口述笔记:我在原单位也是个忙人,但我还是努力去争取外出打工的机会,为的是日后有更大的发展。到了浙江乐清市,我被分到一家灯具厂。厂长觉得我是劳务市场上难以找到的人选,任命我为副厂长。我和厂长配合,把车间主任、检验人员等层层负责人员推举出来,各个车间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职工手册等相继出台,并开始严格执行。从此,上班打闹、开玩笑的现象不见了,零件乱扔乱放的现象减少了,退货率由百分之几十降为零,工人的月工资提高100—200元。我还在打工期间结交了一些厂长朋友,他们经常来我宿舍谈天说地。我告诉他们,我的家乡有好多资源,目前缺的是资金、技术,希望你们去开发。
如果不出去,在罗甸能发挥上述作用吗?我觉得不能,我没有这个胆量。
印象:他的年龄虽不很大,但看上去老成持重,有着浙江人的思维和风格。周围的人当着我们的面,称他为能人。
走到哪儿也是家乡人
访谈对象:罗甸报编辑廖毅,贵州师大中文系毕业。
打工地点:浙江乐清。
口述笔记:我在乐清市的正泰集团办厂报。人民日报华东版记者采访正泰时,被采访者中,我是唯一的贵州人。我出外打工对罗甸有没有损失?短期内有一些影响,但从长期看有好处。我可以把正泰的企业文化介绍给罗甸人,还计划在厂报上开辟罗甸专栏。正泰集团有意向中西部发展,我将为罗甸争取机会。在乐清的罗甸人大约有1000人,我为正泰推荐老乡,但不走关系。如果一个罗甸人因不称职被淘汰了,将影响整个罗甸人的形象。我在平时,也注重保持罗甸人不卑不亢的形象。
印象:这是个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在谈话中,他始终不忘自己是罗甸人。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罗甸的希望。
劳务输出新思路:从就业增收到培训管理人才
点评:作为贫困县,罗甸于1987年别无选择地走上了劳务输出的道路。前8年,面对着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狭小的耕地和弱小的工业,罗甸县劳务输出的初始目的在于解决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罗甸县自1994年起勾勒劳务输出新思路——选派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打工锻炼。罗甸县委、县政府于1995年先后发出四个文件,规定非统配和统配大中专毕业生必须有组织地外出打工一到两年,方能回县安排工作;各乡镇及县机关30岁以下的干部将分批接受打工锻炼。县里对于这个层次打工者的要求完全高出一般农民打工者,他们在打工期间的责任为“五个一”:建立一个关系,学会一门技术,结交一个企业管理工作者,拿到一个位子,引进一个项目。
1997年罗甸县向外输送的1.24万民工中,有大中专毕业生337人,有干部55人,二者占输出总量的3.2%。打工锻炼成为提高干部素质的捷径。发达地区培养干部的环境远远好于罗甸,而打工学习也比直接派干部出外学习节省政府开支。一般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把在发达地区打工作为他们工作的起点,在走向社会之时最先接触到的不是家乡的贫困,而是沿海地区的发达,不是传统的农业,而是现代的工业,这将成为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将为他们回到家乡后发挥更大的作用打下基础。
在该县即将脱贫的阶段,派大中专毕业生、青年干部出外打工,对罗甸脱贫后的发展有战略性的意义。它将避开不发达地区经济上台阶时容易遇到的首要难题——管理人才的短缺。这个打工群体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
此外,打工族中有了大中专毕业生、干部,也可以帮助山区农民克服外出打工的初始心理障碍,稳定民工由于悬殊的地区文化势差造成的不稳情绪,并能随时同民工一道进行劳动权益的自我保护。(附图片)
杭州有个“打工者文学社”,来自各地的打工者在这里定期举办文学讲座,切磋写作技巧,交流打工心得。新华社记者王定昶摄


第10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民族的未来在母亲手中”
——读《名人的童年故事》
李桂杰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民族的未来掌握在母亲的手中。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家庭教育对于子女成长的重大作用。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名人的童年故事》,正是一本为天下有远见的父母和有志气的儿童所写的书。它讲述了古今中外105位名人的童年经历和家教故事,文后的评析简短有力,一语中的。
我国东晋时期,一家出了两个书法巨匠,即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子承父业的桥梁恐怕就是献之的母亲。在献之幼年时,母亲早就盘算着让儿子长大能接过父亲手中的那枝笔。羲之在家中与客人谈论书法艺术时,母亲总让儿子守候在旁边。献之习字小有所成,面有骄色,一个“鹅”字竟忘写了一个点,父亲顺手补上。母亲虽不知底细,但慧眼识妍媸,评价说:“你写的字比父亲差多了,不过这‘鹅’字的一点倒很像你父亲的笔迹。”一句话羞得献之无地自容,从此发愤用功。母爱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叶芝离家出走苦吟诗”是书中的第四十二个小故事。爱尔兰人叶芝从小喜欢诗歌,但当时诗人的地位远不如画家尊贵。父亲强迫叶芝进美术学院学画。一日儿子正在吟诗,被父亲撞见,遭到劈头盖脑一顿训斥。叶芝苦苦争辩,父亲固执不允。第二天早晨,叶芝从美术学院出走了,乡间的美丽景色将他深深吸引,不朽诗作《茵尼斯弗利岛》就这样诞生了。篇末的评析写道:“叶芝是倔强了一点,但如果没有他的倔强,就没有文学家的叶芝……一个孩子也应该学会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不一定要按着父母为自己设定的路走。”
该书作者是山东省作家兼书法家韩卫国,人物事迹大部分源于国内外有关的权威资料或作者的采访。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小故事标题均制作得非常讲究,如“李四光愤对洋人誓救国”、“竺可桢滴水穿石修己身”、“流浪路徐悲鸿从父学画”。从这些细微之处也可以看出作者所花费的心血。


第10版(文化)
专栏:

  不惊人处最惊人
——书画家李午申素描
石克非
书画兼能、品格儒雅、蜚声燕赵的中年画家李午申,一米八有余,个头虽高,但浑身上下部件紧凑严实,倒也显出几分英气。说话起声如鼓,落声如锣,仔细听来余音中夹带点沙哑。言不多,不乏幽默,还可以从他亲切友善的眼神里读出内在的聪颖。
出入他的画室,常常是今天观赏到冷艳的梅花、华贵的牡丹、浓丽的荷花、清雅的菊花,明天就可能展示出《板桥听竹》、《黛玉葬花》、《钟馗驱邪》、《怀素书蕉》等各式人物画。后来再去就可能换上另一番景象:“笔势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其书法作品也自成风范,颇具功力。
“文人习画本无师。”话虽如此,但李午申在书与画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李午申自幼酷爱丹青,高中临毕业,他攒足劲要报考美术学院,可他的命运不佳。当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停招美术专业生,最后无奈考取了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他做大学生那一天起,一直到执鞭当中学教员,习字与作画成为他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时光大约又过了十年,他调到一家报社当美编,英雄才有了用武之地。
李午申是靠自学成才的书法家,他严守“法在人,故必学;巧在己,故必悟”。大学里他读的就是中文,从《诗经》到诸子百家,从诗词到歌赋,从哲学到逻辑学,乃至近代文人作品。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了他的学问和修养,当记者做编辑的职业又丰富了他在社会上的阅历。他有厚实的画外功,加之他学而不泥,寻幽揽胜,从中悟出个人的取与舍,心手相师,触类旁通,厚积薄发,渐成一家。他的文人画注重传统又锐意求新,笔墨酣畅,风格洒脱而且题款用印考究,书画合璧,相映成趣。
他的书作,尤其是草书,作品不管是横与竖、大与小、长与短,从布阵到笔势,从气质到神韵,高低起伏,千姿百态,飞腾跳跃,巧妙多端。他还对汉字起源和历代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博览历代名家碑帖,着手在用笔上的“肥”与“瘦”、“露”与“藏”、“工”与“拙”、“弱”与“劲”、“方”与“圆”等辩证关系上下功夫。他在书法创作中追求藏露相间、刚柔相济、寓险于平、平中有险、老而不枯、润而不肥等表现手法。在笔墨操作上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书画同理,异曲同工,相得益彰。有志者事竟成,30多年内外功夫下来,使他的字变了,作品形成了饱满的精神气度和鲜明连贯的韵律。
人品影响画品,画品折射出的又是人品。李午申待人既诚恳又厚道,他身为《青春岁月》副主编、编审,待作者亲如兄弟;他身为河北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对爱好此道的来访者真诚相助,视如弟子。
李午申已过“知天命”之年,却刻了一方印“不知天命”,每天孜孜不倦地伏案到深夜。他属马,正是以马的精神“不待扬鞭自奋蹄”来鞭策自己。他把书画当成自己的生命和终生追求的事业,乐此不疲、默默耕耘,才有今天的收获,真乃“不惊人处最惊人”啊!
(附图片)
笑谈春秋(中国画)李午申作


第10版(文化)
专栏:九州风物

  建馆近百年,藏有严译《天演论》、林译《茶花女》等初版书“藏龙卧虎”的乡级图书馆
本报记者张帆
前些年,老作家艾芜第三次南行时,在云南腾冲县一个乡级图书馆中,竟然查到了他早年发表在《仰光日报》副刊上的作品。这个名叫和顺乡的乡村虽然只有5000人口,而里面的图书馆却是“藏龙卧虎”。如清初刻本《杜诗镜铨》、日本明治版《日本地图》、各种木刻本《二十四史》、《武英殿聚珍丛书》、《四部丛刊》,还有早期刊物《东方杂志》、《国闻周报》、《中国青年》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和顺乡是云南有名的“华侨之乡”和“文化之乡”,从明洪武年间起,就有乡民到缅甸谋生,通晓缅文的人才极多。明末至清代200多年间,小小的乡村,出了8个举人、3个拔贡、403个秀才。本世纪初有艾思奇等11人留学日本。
踏着青泠的石板拾级而上,我们渐渐步入和顺图书馆的堂奥,窥见它近百年的沧桑。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咸新社”,乡里的先贤们受到“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目睹了缅甸沦丧于英人的哀痛,深感普及新知乃改良家乡社会的需要,于是创建了这个社会性的读书会。咸新社时期购置的严复译《天演论》、林纾译《茶花女轶事》、邹容的《革命军》等书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和顺图书馆里。
1926年,咸新社过渡到书报社,两年后又扩大为图书馆。10年之后,堂皇富丽的新馆正式落成,共有新闻阅览室2个、书刊阅览室2个、书库4个和少儿阅览室1个,还设有动物、植物、卫生标本室。
40年代的战火以及十年浩劫都曾给和顺图书馆留下一段段不堪回首的痛史。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次磨难以后,它都能迅速复苏,并达到新的规模。究其原因,首要一条恐怕是图书馆的背后有众多乡民和海外侨胞的热心赞助,见馆屋寒则“衣”之,见藏书饥则“食”之。这里的农民大都有阅读的习惯,收工回家,放下锄头、镰刀就进馆读书来了。对这朵乡村文化的奇葩,党和政府关怀备至。云南一解放,最先进入腾冲的边纵部队得到明确指示:要保护好和顺图书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当地政府仍坚持给图书馆拨款买书,给馆员发工资,以维持图书馆的正常运转。


第10版(文化)
专栏:

  双休日:京城人走进博物馆
三口之家花上五十元,一年内游遍五十五个博物馆
杨光曦
持一张精美的博物馆通用年票,带领一家三口,于风和日丽的双休日到博物馆去领略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雄浑壮美的军事文化、巧夺天工的科技文化、旖旎多姿的自然文化……这已成为京城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平均每人每次只用3毛钱,就可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到北京市的55个国家级、市局级及地方的各类博物馆游览,北京市民真好眼福。
博物馆是一座座立体的百科全书。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博物馆学会今年在继续推出北京地区博物馆通用年票的同时,还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开放30个博物馆供人免费参观。与往年的年票不同的是,今年的年票设计本身就有浓浓的文化气氛。一尊白玉般安详、光泽圆润的北宋定窑“童子诵经俑”,再辅以青铜的堇鼎等古代器具,让人感觉古风扑面而来。年票的另一个改进是每票从只供一人增加到每票三人次,不仅可以转借,还可以满足一家三口周末文化消遣的需要。
联通后的博物馆,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北京文化积淀丰厚的优势,以大馆带小馆,形成集约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到更多的博物馆走一走。从上宅文化到山戎墓葬、大葆台西汉墓,再到云居寺、白塔寺、法海寺、圆明园,一直到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华民族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浓缩在这些博物馆里。游客一圈走下来,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截止到3月中旬,据不完全统计,已售年票2万张。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一人游完55个博物馆需200多元,三人次得600多元,而年票仅50元,后者自然合算。一位姓张的女中学生告诉我:“没想到,法海寺有那么漂亮夺目的明代佛教壁画,我想它恐怕可以与敦煌石窟媲美。”看来,法海寺这个被舒乙先生认为10个北京人中有9.9人都不知道的艺术宝库也开始小有名气了。


第10版(文化)
专栏:

“民歌大王”贺玉堂放歌北京音乐厅
4月6日,北京音乐厅为一个特殊的歌者举办了专场音乐会,他就是48岁的陕北民歌手贺玉堂。他创作改编和演唱的陕北民歌达千首之多,被誉为“民歌大王”。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女工下岗后巧手再就业
济南下岗女工张庆红自学绘画,潜心于布贴装饰画创作,其作品《朝阳下》等荣获省市大奖。目前,她已被济南槐荫少年宫艺术学校聘为代课教师。
新华社记者张鲁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