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不忘那片热土
绍虎
到1997年,沈井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整整10年。10年中,这个农村青年用自己打工的收入,办起了湖北荆州市松德玻璃镀膜厂。购买场地,开发产品,打开市场,这一切的艰难和曾经的失败,都在转瞬之间成了过去,他和他的企业很快成了荆楚大地的纳税和信誉方面的先进,多次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表彰。功成名就的沈井爱,一刻也不曾忘记养育过他的那片土地,用自己全部的爱心,回报给父老乡亲。
沈井爱的家乡在湖北省监利县一个贫困的农村。他1987年高考落榜外出打工时,这里十分贫困。要让家乡尽快脱贫,就先要为家乡带出一批人才。从1990年起,沈井爱到家乡招来首批生活困难的农村青年,一手教他们技术,一手教他们经营管理。一年后,这些青年人学会了技术,了解了市场,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能力,于是,沈井爱动员他们离开自己的“松德”,自己去闯天下,办实业。他们没有资金,沈井爱借;他们缺少设备,沈井爱帮忙购;他们需要市场,沈井爱帮忙找。很快,第一批走出黑土地的农村青年成了独当一面的“老板”。到1997年初,经沈井爱一手教出来的农村青年,已有40多人成了小有名气的青年农民企业家。
沈井爱离开了生养他的土地,心却系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从1987年起至今的10年中,他每次回家过春节,都要给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送钱送物。村民魏信伦家里人口多,儿子拿着初中入学通知书,却没有钱去上学。沈井爱知道了,立即拿钱让孩子先上学。为了帮魏信伦解决后顾之忧,他又让魏信伦来厂里上班。在沈井爱的家乡,如今没有一个贫困户,没有一个失学儿童。村里地势太低,那条烂泥路别说跑汽车,就连自行车也没法骑。沈井爱拿出资金交给村里,让父老乡亲们修起了柏油路。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黄牌警告之后
——记河南省周口地区交警队的年轻人
王国明孔令升
河南省周口地区的交警,百分之八十是年轻人。在周口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一辆满载煤炭的大货车在周口市区出了故障,煤炭散落一地,十几名交警冒着三十八摄氏度的高温将煤炭一块块装到车上;一名急着赶往郑州搭乘飞机的外商在周口出了车祸,地区交警支队支队长张国民让出自己的警车为他送行;沈丘县交通民警尹学志冒着生命危险,在公共汽车上只身与六名歹徒展开殊死搏斗。一九九六年,周口地区十一个交警队有八个被地委、行署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三个受到省公安厅表彰……
然而,几年前情况还不是这样的。
一九九二年底,周口地区组织“十行百家”民主评议活动,全区十个不同行业和百余家单位对地直有关职能部门和执法单位进行公开评议。在这次评议中,周口交警列倒数第一,被周口地委、行署出示黄牌警告。
黄牌像一块巨石压在全区六百多名交警的心上。痛定思痛,地区交警支队和各县市交警大队的头头脑脑们坐下来进行了认真地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周口交警之所以受到黄牌警告,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牢固树立宗旨观念,人民交警忘了“人民”二字。要摘掉黄牌,彻底扭转周口交警的形象,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化广大民警的公仆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整顿思想作风纪律,首先从教育抓起。他们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爱民教育。地区支队和各县市大队都集中进行封闭式整顿。在此基础上,树立了沈丘县交警大队见义勇为的好民警尹学志、周口市“三八”女子岗班长郭卫红为全区交警系统学习的榜样。还从完善办案规范,强化监督机制入手,先后制定了《错案追究责任制》、《廉政治乱十项规定》等,并从社会各界聘请了一百二十六名特邀监督员,请他们给交警部门挑毛病、找缺点。周口交警的思想在变,行为也在变。
“八一女子岗”是周口市的一道风景线。去年十月,当地一位部门领导的小车看见红灯信号视若罔闻,犹如大开绿灯一样直往前冲,正在岗上指挥交通的吴丹示意违章车辆停下,然而小车司机根本不予理睬。吴丹和同组的郭卫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违章车辆追上,一个敬礼请司机出示驾驶证,司机毫不在乎,不交证件。吴丹压着气耐心地说:“你为领导开车,就要对领导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闯红灯出了事,造成损失怎么办?”在后排的领导同志很不好意思,赶忙下车解释、道歉。吴丹依法对这名司机进行了严肃处理。
车祸无情人有情。去年八月六日晚十时,周项路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一名小女孩奄奄一息,其母亲已被无情的车祸夺去了生命。商水县交警大队接报后立即赶往现场,一边把小女孩送到医院抢救,一边勘查现场。由于车祸发生在深夜,肇事车辆查无音讯,受害者无人认领。为了抢救小女孩的生命,商水县交警大队和地区交警支队全体干警筹款近两万元为她治病,病治好后,又把孩子送到福利院。每到逢年过节,干警们总是买好吃的去看望孩子。
项城市交警大队开展了向贫困乡村、灾区群众和孤寡老人、残疾人办好事送温暖活动。沈丘县交警大队牢固树立“见义勇为是分内之事”的思想,有十多名干警在值勤时抓获抢劫、强奸、行窃等犯罪分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群年轻人的心血和汗水换来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外地司机称赞周口交警是“好样的”;周口市个体劳协打出了“交警同志辛苦了,全市人民感谢你”的巨型横幅;一所小学的八位小朋友用积攒的零花钱,在元旦为交警叔叔点播了一首“好人一生平安”的歌曲……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高原的馈赠
张树林
华北电网调度局李丹的大名在电力部表彰的46位援藏人员中位居首位。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名字已深深印在西藏电力职工的心上。
这位来自齐齐哈尔属猴的小伙子,并没有辜负清华电机系硕士研究生的盛名,以敬业精神和精湛的专业技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1994年5月进藏后,26岁的他被任命为“总工办系统专职工程师”,次年2月被任命为拉萨调度所总工程师。他干了几件大事,使拉萨电网调度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羊湖电厂的接入系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李丹运用在内地的经验,在工程管理、技术方案拟定、工程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和周纪录、田俊杰等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小组的成员完成了拉萨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
1995年3月12日,拉萨电网发生重大全网停电事故。李丹参与了事故调查,他拟写并在事故分析会上向电力部派出事故调查工作组作出的《3·12事故报告》,以翔实的材料、科学的推断和充满理性的分析,使与会者大为赞赏,也使每一位与会者记住了“李丹”这个名字。
一年半援藏,李丹可以说是载誉而归。在电力部和华北电管局的表彰会上他都作了典型发言。让他同样高兴的是,他如愿以偿,圆了妻子“一定要到西藏去看看”的梦想,把妻子接到西藏住了18天,让她看到了羊卓雍湖迷人的风光,李丹心里美极了。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陇城乡双斗村女青年杨红艳(右二),利用打工时学到的宝石加工技术和积攒的钱,回到村里自己办起了一个加工厂,让村里的姐妹们和自己一同致富,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能人。 段吉林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一流的体力、一流的智力、一流的毅力、一流的能力”是辽宁国际华英学校的办学宗旨。教学之余,学校定期把学生带到军营与解放军一起训练、学习。祝耀武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风雨人生

  编者的话
真是应了“无巧不成书”那句老话,编者几乎是同时收到两封讲述残疾青年故事的来稿,而两位故事的主人公也几乎称得上是同名同姓——一个是湖南炎陵县的唐军,另一个则是四川江安县的唐均。儿时一次意外的事故,使唐军成了一个没有双臂的孩子;而唐均则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因先天的残疾失去了许多儿时的欢乐。他们的一生该怎样度过?我们每一个健全人该怎样对待我们周围像他俩一样的残疾人?相信读者会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无翅也飞翔
陈国忠
唐军出生于湖南省炎陵县塘田乡新坪村。1986年1月8日,他去村里的变压器房玩时,不小心被高压电触中,双臂被烧焦,在医院做了截去双臂手术。那年,唐军6岁。
失去双臂就如折了翅的雄鹰,折翅的雄鹰更要奋力飞翔!
1995年6月18日上午8时30分,唐军走进中考考场,坐在一张与凳同高的特制的桌子前。他的同学唐波帮他拿出文具,并帮他打开试卷。考试的铃响了,唐军开始用脚答卷。
由于高位截肢,血液循环系统受到影响,唐军的身体很虚弱,稍一用力就会出汗。几道题做下来,他已经大汗淋漓了。他偏头将脸上的汗珠擦在短衫上,将脚上的汗甩在旁边。他不停地重复着这个动作,他不愿把试卷弄脏。
为了在考试的时候不上厕所,他不让自己喝水。他干渴得脑袋发晕,但他命令自己坚持住,他清楚身后有无数双眼睛在关注着自己。
中考成绩出来了。唐军没有辜负人们的厚望,他七门功课考出了660分的优异成绩。
因考虑到唐军的学习、生活和分配问题,一开始,没有中专学校同意录取他。父亲唐俊龙带着他四处奔波。株洲工业学校获知这一情况后,校长曾湘漳当即表示:“咱们社会主义学校的大门,要向唐军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敞开。”学校通过努力,征得了省、市教委的同意,又与炎陵县政府和民政部门达成协议,商妥了他的毕业分配问题。这样,唐军终于成了株洲工业学校的一名定向收费新生。同时,学校考虑到唐军家庭经济困难,对他只按公费生的标准收费,每年可减免1600多元。
记得当年唐军出事后,看到伙伴们都去上学,唐军也吵着要去。父亲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他送到了村里的小学。面对这样一个残疾孩子,段乔华校长表示十分为难——一个失去双手,不能写字,连上厕所都要人帮忙的小孩子怎能读书、识字呢?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呀!也许是唐军急切的读书欲望感动了段乔华校长。段校长终于答应了。他要唐军先坐在教室里试着听听看,可以不做作业。
唐军的班主任是50多岁的女老师万梅秀。一次上体育课,同学们都在学做广播体操,唐军在操场边玩。他漫不经心地用脚夹起一颗小石子扔来扔去。他的这一动作被万老师看到了,她把唐军叫到办公室,兴奋地说:“唐军,你能用脚夹石头,或许也能用脚写字呢?你试试看!”万老师按着唐军坐下,拿了一支铅笔放在唐军的右脚两个脚趾之间。万老师又帮他用左脚抵着右脚,使劲用脚写,但脚好像是木头似的,根本不听使唤。唐军几乎绝望了,但万老师却毫不气馁,一次又一次把着脚教他,唐军反反复复写了几十次,终于写出了歪歪斜斜的“唐军”两个字。
唐军的脚夹不住笔,他父亲就用布条子把笔捆在他的脚趾上。为了增加脚趾间的缝隙和张力,唐俊龙将棉花卡在儿子的脚趾间。
为了用脚方便,唐军告别了袜子。冬天,他的脚被冻得红肿、裂口。为了练习脚的灵敏度,唐军每天都要压腿,把腿跷在凳上,用头碰脚尖。为了做到生活基本自理,唐军还练习用脚向高处取东西,一只脚独立支撑身体,另一只脚努力地向上、向上……
1992年7月,唐军参加全县统考,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塘田中学。
唐军的父亲说:“让唐军树立生活的信心,拥有正常人的生活,他自己做不到,我们也做不到,是大家,是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帮唐军做到了!”
唐波和唐军是同乡人。1986年,他和唐军一起进校读小学,当班主任万梅秀老师问谁愿意照顾唐军时,他将一双小手举得高高的。从那一天开始,他天天陪唐军上学、回家,每天为他收书包,为他打开教科书,陪唐军上厕所。要是碰上下雨天,他还得为唐军撑伞。读初中三年级时,唐军没有寄宿,经常补课,而他家离学校又比较远。每天晚上补完课后,唐波就打着手电筒,沿着山间小路送唐军回家,然后沿着山路返回学校。遇到冬季天下雨,就更艰难了,唐波除了打手电筒外,还要撑伞,天气又冷,返回学校时,满脚是泥,衣服也被淋湿了。有关部门曾授予唐波“湖南省学雷锋标兵”、“全国学赖宁奖章”、“株洲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1995年秋天,株洲工业学校在破格录取唐军入校的同时,也破格录取了唐波。
从小学到初中,唐军不但得到了许许多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的关心,还得到了炎陵县政府领导的关心。当县政府领导见唐军用脚在地上写字时,特地叮嘱县家具厂为他做了一个写字台。家具厂领导亲自将写字台送到了唐军家中。
1995年秋天,县里为了解决唐军的后顾之忧,又与株洲工业学校共同商定,毕业后由县里负责安排唐军的工作。
入学不久,便迎来了唐军的16岁生日。那天,一张张贺卡似花絮一般从全校各班飘到唐军面前,一句句温馨的祝福如春风拂过唐军的心坎。唐军又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此后,唐军的身边又出现了更多的相助者,每天都有同学争相为他打水买饭。
唐军的班主任翁辉老师,见唐军的脚因放在外面写字,冻得通红,便上街买了两双新袜子,将袜子剪开、缝好,连夜赶制了两双特殊的脚套。
每个任课教师也对唐军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刚学珠算时,唐军因为拨子速度跟不上,心里很苦恼,也很泄气。教珠算的易友良老师比他心里更急,冥思苦想,给他创造了“一目五行”(别的同学“一目三行”)的教法,让他借助心算,少拨算子。唐军很快掌握了“一目五行”法。学计算机时,同学们都是两人一台电脑,计算机老师何锦特别照顾他,让他独用一台,还用纸箱子把键盘固定在地上供他操作,使唐军很快掌握了电脑操作的基本技法。每到放假,学生科的老师都要亲自落实假期陪护唐军回家的人选……
现在,唐军的学习成绩已由进校时班上的十几名跃升到第四名,顺利通过了珠算四级考试,还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他还报名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打算在中专毕业前后拿到大专文凭。
或许是因为承受了太多的爱与关怀,唐军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激。
1996年10月4日,唐军在街上碰到一个从邵阳农村来的少年,因出门寻找离家出走的母亲而流落街头。问明缘由后,唐军把他带回学校,发动班上同学给他捐了30多元路费。
唐军来株洲读书一年多来,先后有株洲市铁路三中、株洲市化工厂子弟学校等单位请他去作报告。他那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听众。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辰

  无限风光在险峰
——记中益国际经济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力军
本报记者魏芳
在’96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式上,一位英姿勃发而又持重干练的青年人受到了李鹏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对他投资珠海的决策和在航展筹办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的举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位青年人是此次航空航天博览会最年轻的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改委领导下的唯一一家国际企业集团——中益国际经济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张力军。
中益国际经济集团是国有股份制企业,成立仅三年多。就在这短短的三年里,中益集团闯出了一条国有股份制企业改革发展的新路子,迅速发展为一个成员企业达128家,集贸易、科研、流通、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
作为一个多元化、实业化、科技化的大型国际企业集团的领头人,张力军办事果断、沉着、刚毅,走过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创业和拼搏的血汗。
从以高考状元的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到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实业公司副总经理、综合贸易部总经理、中贸国际企业集团(天津)公司董事长、总裁、中益国际经济集团董事长、总裁,“挑战、成功;再挑战、再成功”,可以成为张力军走过的人生之路的最好注解。
张力军的工作成绩可谓硕果累累。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二年,张力军就与当时五矿总公司天津分公司的同事合作,成功地完成了国家地方双重点项目——天津无缝钢管厂50多万吨上千品种的钢材进口项目,创造了无一差错、无一拖期的全优进口业务典范,在此基础上,张力军又根据此项目收集了各个国家生产无缝钢管原料海绵铁的资料,撰写了《海绵铁》一书,为我国的进出口公司和有关厂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被选拔到五矿总公司实业公司后,张力军凭着自己的勤奋开拓,半年时间将进口品种从单一的钢材扩大到木材、化肥、胶合板、成品油等多种商品范围,创造了实业公司年经营额2亿美元、利润3000万的业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企业的一些弊病日益显露,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在自己领域内已驾轻就熟的张力军毅然决定迈入国有企业改革这个困难重重的领域,发起组建一个“出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就以市场经济为生存发展条件,采用全新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新型国有企业。
1993年5月,中益国际经济集团前身中贸国际企业集团正式宣告成立,张力军被选为董事长兼总裁。一年后,张力军再迈一大步,决定在中贸集团的基础上重新规范重组一个全新的、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以国际化综合商社模式经营的大型国际企业集团。张力军为这个集团定名为“中益”。他说:“中益,就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探索追求中国人的利益;中益集团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谋求自我生存、自我发展,把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商社的典范。”
1994年8月,改组后的中益国际经济集团正式成为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大型国际企业集团。为使中益集团能迅速为国有股份制企业发展提供范例和经验,张力军为中益集团注入了这样的经营理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国际贸易为龙头,科学技术为先导,人才为保障,实业为基础,坚持正规化、专业化的管理原则。
中益人奉行“团结、拼搏、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我靠中益生存,中益靠我发展”已成为中益每一个员工的基本信念,中益集团很快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商场生力军。短短两年内,中益集团就涉足了国际国内贸易、房地产、交通、能源、金融、仓储运输、餐饮服务、旅游、广告咨询等众多领域,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分公司和代表处。不久前,中益又涉足教育改革领域,和北京理工大学达成意向,成立中益理工国际经济学院;在参加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的基础上,中益集团和俄罗斯民航科学院合作成立了航空公司,真正涉足航空领域,为探索航空事业的发展总结经验。
张力军说:“作为国家现代企业改革的一块试验田,中益集团必须涉足尽可能多的领域,以现代化、国际化的经营去试验、去总结,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发展多探索几条路,多总结些经验,这是中益集团的使命。也正因为此,中益必须成功。”
每一个新的领域,都意味着新的风险与挑战,而张力军的信条是:没有风险,就没有机遇;没有挑战,就没有成功。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风雨人生

  感受苦难
方延明
唐均,1米7多一点的个子,白皮肤,白头发,白眉毛,视力很差。他患的是一种叫先天性的遗传“白化病”,皮肤缺乏黑色素,遇到强光时,眼睛睁不开,看不清东西。1974年,唐均出生在四川宜宾地区的江安县。不幸,使小唐均过早地懂事了。上学了,由于弱视,即使坐在第一排,他也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但他从不抱怨。他的学习主要是靠听,下课再借同学们的笔记抄。他看书时,眼睛离书的距离大约只有10厘米左右,简直像是在“闻书”。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他与同学们一道出去春游,由于长时间阳光照射,回家时发现身上长了十几个小泡泡,从此他再也不敢到野外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他把更多的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1993年7月,16岁的唐均参加全国高考。他的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名,高出重点学校分数线79分。南京大学录取了唐均。大学的学习是紧张的,大学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唐均从小对语言产生的兴趣更浓。
大学一年级,唐均就轻松地通过了四级英语考试。尔后,他又选修俄语、法语、阿拉伯语,而且门门功课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
后来,他不满足于这些大语种语言学习,又转向国家目前十分缺乏的一些小语种,包括一些少数民族语言。那是1994年初,一则北京书库中百万满文资料沉睡的报道,使唐均震动不小。他想,不能让国宝沉睡,从此他开始自学满文。他向黑龙江满语研究所汇钱购买满文教材,满文成了唐均自学的第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女真文,历来被语言学界公认为是“天书”,因为不仅可资借鉴的资料少,也没有老师能讲这门课。唐均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一本《女真语言文学研究》。全凭他的悟性,对其中一些考证和资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自己整理语法、词法,结果一个寒假,竟编出一本500多个词汇的女真文小词典。几个月之后,他已经可以阅读女真文文献了。
后来,他从一本西夏文著作上,看到中科院民族研究所史金波先生的地址,立即写信去求教。史先生被这位年轻大学生所感动,回信寄赠一套西夏文学习教材。
接着,唐均又大胆地涉足梵文。因苦于没有书,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投书德高望重的季羡林先生。季老特地写信鼓励他,并寄赠新近翻译的一本《梵文基础读本》。唐均就像一个不停的爬山者,翻过一座山头,再继续去翻另一个山头。他托人买来一套缅甸语的教材,一有空就背,一有空就听磁带,一段时间之后,已经掌握了要领。
为了学习语言,唐均省吃俭用。父亲每月寄100元钱,这对有些手头阔绰的学生来讲,还不够参加一场舞会的消费。可唐均还要从这100元钱中省出一些钱来买书。进大学四年了,他每天早晨、晚上,都只吃馒头、稀饭、小咸菜,中午才买一个素菜,一年到头,极少吃荤菜。几百元钱的书就是这样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由于唐均学习成绩突出,他曾两次夺得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一等奖。
为了供他和弟弟上学,唐均的父母已借下几千元,他自己也向学校贷款1200元。他本来想报考语言专业的研究生,但考虑欠这么多债,他想还是先工作吧!
不久前,唐均的事迹由南京一些传媒报道后,受到社会广泛重视。许多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不少南京市区的好心人向他捐衣物、捐钱。
南京市的徐欢庆同志,给他寄了200元钱。唐均按上面的地址将钱退了回去,谁知不久钱又寄到了他的手中。
有一位叫许秋痕的70多岁的老大娘,是一位老党员,几次找到唐均,给他送来衣物和日用品,还给他400元钱……
唐均告诉笔者:“这些热心人对我的关心,使我很受感动。说实话,我真不愿接受他们的捐赠,不愿给他们增加负担,我想我有能力通过我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回报社会。”
1996年年底,即将毕业的93级本科生纷纷走出校门寻找工作。唐均用汉、英、法、德、阿拉伯、印地文、日文、满文八种文字写成“推荐信”,寄给他认为适合他工作的一些图书馆。但至今他还没有得到确切的回音。
在唐均的床头,贴着巴尔扎克的那句名言:“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唐均说:“既然上天赐给我这么一个躯体,我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我想,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在社会上立住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