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乔石会见意工商界人士并发表重要讲话
本报米兰(意大利)4月11日电记者郑园园、罗晋标报道:正在米兰访问的乔石委员长今天上午在伦巴第大区企业家协会会见了意大利工商界人士,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文另发),介绍了中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受到了与会约60名意大利知名企业家的热烈欢迎。
伦巴第大区企业家协会主席普雷苏迪致词,热烈欢迎乔石访问与中国有着密切经贸合作关系的米兰。与会企业家向乔石委员长就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华合资企业、香港回归中国后外国对港等一系列问题踊跃提问。乔石委员长耐心地、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企业家们提出的问题,赢得了阵阵掌声。
4月10日晚,米兰省督罗伯托·索尔杰举行晚宴,欢迎乔石委员长和夫人郁文访问米兰。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曹志等出席了宴会。
本报米兰4月11日电正在米兰进行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11日在伦巴第大区企业家协会会见意大利工商界人士时,就中国的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和中意两国的经贸合作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
应意大利参议院议长曼奇诺的邀请,我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来到贵国进行正式访问。几天来,我同曼奇诺参议长、维奥兰特众议长举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同斯卡尔法罗总统、普罗迪总理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见;与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米兰是我访意的最后一站,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同工商界的朋友们见面,我感到很高兴。在座的诸位都是意大利知名的企业家,其中不少人已同中国产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的正在积极探寻开展合作的途径。你们为中意经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努力和贡献,我对此表示感谢,并愿借此机会,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希望能有助于各位对我国情况的了解。
中国自本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已于1995年提前实现。1996年我们又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蓝图。按照我们确定的目标,到本世纪末,在我国人口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下一个世纪的头十年,努力使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去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都达到或超过计划目标。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达到4800亿公斤以上,其他农产品的生产情况良好,农村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成效显著,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较好地控制了通货膨胀,明显降低了物价涨幅,去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比前年上涨了6.1%。总的来说,“九五”计划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在3月召开的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我们确定了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方针和措施。我们将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今年经济增长的调控目标为8%,物价上涨幅度要低于去年的实际涨幅。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争取经济建设的新成绩,今年头几个月的发展势头也是比较好的。
我国的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对原来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改革。在所有制方面,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企业改革取得进展,现代企业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国有企业日益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我国的市场已形成体系,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也有很大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有了改变,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我们还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价格、流通体制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今年将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重点,迈出更大的步伐,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我国已经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广大地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已同世界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1996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890多亿美元,进出口基本平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去年一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400多亿美元。我国在外贸、外汇、关税等方面的改革取得进展并将继续深化,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视用法制来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保障整个社会有秩序地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得到很大加强,经济立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93年,我们提出在八届中国全国人大任期内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框架,同时加强其他方面的立法。四年来,我们以制定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为重点,努力实施立法规划,已经制定颁布了96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其中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和法律问题的决定39个。在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和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振兴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制定了一些重要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已初具规模。这里我还想专门向大家介绍一点,这就是我们的经济立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同时也很注意同国外的有关法律和国际惯例的衔接,注意为外资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我们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制定了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制定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在合同、税收等方面,制定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在民法通则、仲裁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中,也有专门的涉外法律适用条款。我们还将继续搞好有关的立法,改进执法工作,认真解决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的来说,中国的法律在逐步走向完备,同时我们很重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重视提高国家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法律保障将会不断改善。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为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重视同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重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成果。同时,世界各国也十分重视中国这个大市场,普遍希望同中国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中国有着宏伟的奋斗目标,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不仅在沿海地区保持着巨大的建设规模和很快的发展速度,像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历史上罕见的;我们还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建设和开发、开放的步伐。在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的同时,加大国家对中西部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吸引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可以预期,那里将会获得很大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现代化是一项非常巨大的任务;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总之,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和科技合作,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无论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将是大有可为的。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中意两国多年来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经贸合作。贵国已成为我国在欧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1996年贸易额达50.8亿美元,贵国企业界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截至1996年底,意大利在华投资项目共计1010个,实际投资9.46亿美元。意方还提供了贷款,支持意大利企业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意两国经济各具特色,在能源、交通、电讯、农业等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先领域,意大利具有优势。中意进一步发展经贸合作的潜力是比较大的。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同意大利的合作,欢迎各位企业家去中国投资,创办企业,也欢迎大家去中国考察和旅游。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意两国经贸关系和其他领域的合作将获得更大发展。
谢谢大家。(附图片)
4月11日,乔石委员长在伦巴第企业家协会会见意大利工商界人士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传真照片)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日本修改“特措法”风波
本报驻日本记者张国成
日本众议院今天以多数票通过了内阁于3日提出的“驻日美军用地特别措施法”(简称“特措法”)修正案。据报道,这项修正案的全部法律程序可望于17日完成。这种结果本是预料中的事,但围绕此事的演变过程,却可看出日本政府与冲绳县当局和县民之间存在的尖锐对抗;同时,这项修正案恰如一副催化剂,加速了日本政界的分化组合。这种对抗和分化组合不会因众议院的表决而消失。
“驻日美军用地特别措施法”是于1972年冲绳归还日本时制订的。目的是保障美国驻日本军事基地的土地使用权。这项法律已经对驻日美军基地的土地使用权问题作出了超常的规定。但是,20多年后,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出现了当时为日美两方所始料不及的情况。以1995年美军强暴日本少女事件为发端,冲绳县政府与县民对延长美军基地使用权表示强烈反对,此事拖延了对使用期即将终了的军事基地办理延长手续的时间。去年9月,日本政府以继续缩小冲绳美军基地和援助冲绳的经济发展为保证,换取了冲绳县同意履行有关手续,尽管如此,为时已晚。今年5月14日到期的1.5万多公顷土地延长使用权的法律手续届时将难以了结。
这种事态给日本政府出了难题。到5月14日,一部分美军基地用地将成为非法占用。由于在此事中,日本政府是法律行为的主体,因此,到时政府将面临违法的尴尬。如果依法将土地归还土地所有者,日本政府又将背上破坏日美安保条约的罪名而得罪美国。今年到访的美国副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都为此事敲打日本,表现了对此事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日美目前正紧锣密鼓地修改“防卫合作方针”,桥本首相又将于本月下旬访美。因此,事态显得更为紧迫。怎么办?只有通过修改特措法,变非法为合法。
这次修改后的“特别措施法”增加了三条有关军事基地的“临时使用条款”。三条中,核心是第十五条。其中规定,在土地使用合同期满的最后一天前,即使未完成延长的必要法律手续,只要提供补偿担保,便可继续使用。就是说,此案成立后将再无非法占用一说。
此议一出,立即遭到冲绳县政府和百姓的反对。3月25日,桥本与冲绳县知事磋商此事时,知事明确表示“不能接受”。冲绳县民及有关的土地所有者也对政府表示了强烈不满。他们认为政府的修改案只是一味迁就美国的战略需要,而毫不考虑本国国民的利益。他们抨击修正案违反了宪法关于“保障私有财产”的规定。他们质问道,如果不管法律程序是否完成,国家均可强行租借私人土地,这样的法还有什么尊严?
日本政府不顾冲绳地方当局和县民的反对,于3日通过了关于“特措法修改草案”。但是,日本政界围绕此事,却在国会内外发生了激烈的论争,各党派对此事的表态,使日本政界发生了新的裂变与组合的苗头。
社民党通过决议,坚决反对修改“特措法”。这个决议使目前日本执政的三党出现了明显的裂痕。修改“特措法”违背了社民党多年在美军基地问题上的立场,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再退让,社民党就等同自民党,再无独立自主可言。社民党冲绳县联合会明确表示,如果党的总部决定投赞成票,他们就全员退党。权衡利弊,社民党决心不再吞咽苦果。与此相反,在野的新进、民主、太阳诸党在与自民党经过一番政策上的讨价还价后,都对修正案投了赞成票。从而使赞成票达到了90%。
社民党的反对和在野诸党的赞成,引起了舆论对未来日本政局的猜测,其一,目前的三党联合执政的框架可能发生变化。原因是自民党内部分人认为,既然在重大问题上政策不一致,不如分道扬镳。目前,尽管自社两党已达成了继续合作的意向,但裂痕已存。其二,可能出现“保保联合”。新进、民主、太阳诸党成员本来就是自民党的成员,过去同属保守阵营。他们在重大问题上观点一致并不奇怪。特别是近来自民党与这些党的领导人频繁往来,相约今后继续在重大问题上保持合作。这种动向则令人注目。已有舆论对“保保联合”的动向投以警惕的目光:就像这次修改“特措法”一样,没有牵制力量的“保保联合”对日本政治来说恐怕不是福音。
“特措法修正案”通过后,桥本有了访美的见面礼。美国对此也将感到满意。但冲绳县民保护自己土地的权利已被剥夺殆尽;通过这次修正案风波造成的政界震荡也将给日本政局带来新的问题。
(本报东京4月11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述评

  美国中东政策面临考验
本报驻埃及记者刘水明
自3月18日东耶路撒冷哈尔霍马犹太人定居点工程动工以来,巴以暴力冲突至今持续了三个多星期,双方已有12人死于非命,数百人受伤。4月7日,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谈。然而令巴勒斯坦人失望的是,克林顿未能说服内塔尼亚胡在定居点问题上软化立场。4月8日,巴以对抗骤然升级。仅希伯伦一地就有3名巴人被犹太移民开枪打死,约100名巴青年被以军警打伤。目前,双方的政治和安全协调中断,更严重的冲突一触即发。
巴以和谈陷入空前危机,问题的症结是以色列的强硬政策。但作为以色列的特殊战略盟友和一手独揽中东事务的美国,对巴以和平进程再度受挫并出现爆炸性局面,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是马德里和会两个主持国之一。不断推动中东和谈有所突破,是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一环。有关阿拉伯国家当初接受美国建议,加入和平行列,在很大程度上听信了美国的“全面和平必须以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及‘以土地换和平’原则为基础”的承诺。迄今的阿以和谈是在美国的监护下进行的。巴以每一个重要协议,也都是在美国主持下签署的。同时,作为见证人或担保人,美国一般也在协议上签字画押。因此,美国有义务敦促双方不折不扣地履行协议。可是,当去年内塔尼亚胡当选以色列总理后,却抛出有违马德里和会框架和奥斯陆协议精神的“三不政策”,对此,美国先是劝说阿拉伯方面忍让,不要针锋相对,继而又逐渐默认以色列的强硬立场。哈尔霍马定居点危机爆发后,美国更是明显庇护以色列,连续两次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致使国际社会要求停建哈尔霍马定居点的议案未获通过。
就定居点问题而言,美国的立场也在倒退。早在卡特时代,美国即认为以在阿拉伯被占领土建定居点是“非法的”。可是,内塔尼亚胡下令建哈尔霍马定居点后,克林顿却从未说过是“非法的”,而只轻描淡写地称这是“一个无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行动”。现在,巴以协议的许多条款不能兑现,美国作出的担保等于一纸空文。难怪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不仅对在利库德集团主政时期推进和平丧失了信心,而且对美国能否在阿以之间继续发挥“公正调停者”的作用也疑虑重重。
更令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不能接受的是,以色列为了掩盖其“圣城耶路撒冷犹太化”的政策,将巴以矛盾激化的原因,归咎于来自巴方的“暴力恐怖”。美国经过“考察和甄别”,也附和以色列的说法。这次美以首脑会谈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拯救和平”应从反“恐怖”入手。克林顿还向内塔尼亚胡提出了若干“拯救和平的新设想”,其中之一的主要内容是:巴方宣布反对“恐怖主义”的实施计划;以方宣布哈尔霍马是在耶路撒冷和巴土地上兴建的最后一个定居点,并暂停施工6个月。以承诺第一阶段从约旦河西岸农村20%以上地区撤军。双方就上述内容取得一致后,再在美国的参加下,举行类似昔日埃以“戴维营会晤”的首脑会谈,以最终解决巴以争端。为了讨论那些“新设想”,巴方一个高级代表团于10日抵达美国。阿拉法特明确交代,任何“拯救和平”的“新设想”,都必须包括如下5个要素:强调执行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双方承诺履行已签署的协议;最终地位谈判应与落实自治过渡阶段协议并行不悖;以色列取消在哈尔霍马和巴其他土地上扩建定居点的单方面措施,停止没收巴人土地和“圣城犹太化”;和平进程应该摈弃暴力和停建定居点,因为和平与暴力不能共存。
目前,以巴最大的分歧在于:以方强调决不停建哈尔霍马定居点,并声称不能把定居点问题同“暴力恐怖”联系在一起,只有巴方公开声明不搞“恐怖主义”,以巴和平才可继续。而巴方则坚持,只要哈尔霍马定居点仍在兴建,巴以谈判就无法恢复。以色列强行修建哈尔霍马定居点,不仅已将中东和平进程推向崩溃边缘,而且也使美国的中东政策面临严峻考验。美国是以色列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最大的支持者,对以的强硬政策并非没有影响。尽管美国偏袒以色列的方针不可能根本改变,但阿拉伯方面仍寄希望于美国向以施加一定压力,促其松动立场。否则,中东重新动荡不安,对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和战略利益,也是一种挑战。
(本报开罗4月11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纽约股市继续走低
美元汇价开始回落
据新华社纽约4月10日电(记者张良华)纽约股市10日经过“拉锯”之后再次下挫,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23.79点,至6540.05点收盘。
投资者正在等待周末即将公布的消费价格指数,持观望态度。
据新华社纽约4月10日电(记者张良华)纽约外汇市场10日美元先升后跌,最后结束了连续多日的上升行情。
市场传言日本中央银行有可能开始抛售美元来遏止美元汇价快速上升的势头。此外美国财政部长鲁宾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发表了含糊其辞的讲话,一面表示美元目前的汇价反应了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同时又表示,日本对美元坚挺的关注他也有同感。
在10日的亚洲市场,美元对日元的汇率曾一度升至1∶127.14。但在纽约外汇市场,这一比价则从前一交易日的1∶126.77下跌至1∶125.65。


第3版(国际)
专栏:

  柏林高等法院判决一起谋杀案后
德伊关系急剧恶化
本报波恩4月11日电记者江建国、刘华新报道:德国柏林高等法院昨天就1992年发生在柏林的一起谋杀案作出判决。在这个判决中,伊朗国家领导人被指控策划了这起谋杀案,这在西欧还是第一次。判决宣布后,德国政府立即召回驻伊朗大使,并要求伊朗驻德国的四名外交官离开德国。同日,伊朗政府也召回驻德大使,并驱逐同等数量的德国外交官。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1992年9月17日,伊朗库尔德人反对派领导人沙拉夫坎迪以及其他三个负责人,在柏林的密可努斯餐馆被人暗杀身亡。经过长达四年多的侦查,法院认定,“伊朗宗教领袖、国家总统、外交事务负责人、情报部长和其他人”直接指挥策划了这次谋杀。两名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并不得提前释放。
欧盟昨晚在布鲁塞尔决定召回所有成员国驻伊朗大使,中止执行1992年欧盟在爱丁堡会议上制定的与伊朗进行“批评性对话”的政策,同时决定在29日的例行外长会议上商讨针对伊朗的进一步行动。美国呼吁欧盟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和经济往来。澳大利亚也召回了驻伊朗大使。
据新华社德黑兰4月10日电(记者陈铭)伊朗政府今天断然拒绝柏林最高法院关于伊朗最高领导人5年前下令暗杀4名库尔德反对派成员的判决,指责这一判决是“片面的”、“毫无根据的”。
伊朗外交部对柏林最高法院的判决向德国外交部提出抗议,并在柏林最高法院宣判后数小时就召见德国驻伊朗大使贝希门,要求其对柏林最高法院宣判作出解释。


第3版(国际)
专栏:

  意维和士兵抵阿尔巴尼亚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组建的多国部队先头部队11日抵达阿尔巴尼亚,一场代号为“阿尔巴”的维和行动将于14日在发生武装骚乱的阿尔巴尼亚正式展开。据报道,11日早晨约20名意大利军人乘军舰驶入阿尔巴尼亚最大港口都拉斯港,此后一个小时载有20余名军人的两架意大利军用运输机飞抵地拉那机场。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哥拉成立团结与民族和解政府
安哥拉11日正式成立了团结与民族和解政府,使得安哥拉和平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总统多斯桑托斯已任命范杜嫩为新的团结与民族和解政府总理。多斯桑托斯总统在就职仪式上宣布了新政府成员名单,其中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占有4个部长、7个副部长职位,其余24名部长均来自总统多斯桑托斯领导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盟领导人萨文比以安全没有保障为由没有参加新政府就职仪式。


第3版(国际)
专栏:

  韩大检察厅传讯33名政界人士
为深入调查韩宝事件,韩国大检察厅决定从11日起传讯涉嫌与韩宝事件相关的33名政界人士。这33名政界人士中有现任朝野国会议员20名,前任朝野国会议员和地方政府官员13名。 (本报专电)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叙利亚开展多边外交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吴文斌
年初以来,特别是在巴以签署希伯伦协议之后,由于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继续顽固地坚持“三不主义”政策,强行在东耶路撒冷扩建犹太人定居点,拒不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并不同意前政府与叙利亚达成的从戈兰高地撤军至1967年6月4日的边界线的口头协议和拒绝全面撤出戈兰高地,致使巴以暴力冲突升级、叙以和谈严重受挫和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关系全面变冷,整个中东和平陷入严重危机。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日前在开罗指出,中东地区自1973年十月战争以来,从未出现像现在这样的紧张局势。叙利亚人则普遍认为,今天,和平已随着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政策而一风吹,战争的阴影已笼罩在中东地区上空。
此外,人们曾寄予厚望的克林顿政府一直持袒护以色列的立场,也使阿拉伯人感到失望和不满。面对这一情况,叙利亚领导人认为,目前最好的对策就是阿拉伯国家应采取统一的立场,争取欧洲、伊斯兰世界对阿拉伯正义立场的支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叙利亚由主管政治外交事务的副总统哈达姆在沙雷外长陪同下,在阿拉伯、伊斯兰和欧洲国家中展开了自马德里和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方位多边外交攻势。哈达姆和沙雷1月下旬首先出访了伊朗、埃及和海湾阿拉伯6国及也门。2月初,又回头西进,访问了马格里布6国。其间哈分别向14个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转交了阿萨德总统的信件,并就当前中东形势的最新发展及如何推动和平进程等问题与各国领导人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会谈。
哈在访问中向阿拉伯国家领导阐明了叙利亚对叙以复谈的原则立场。首先,叙利亚拒绝从零开始谈判,坚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至少要恪守其前任拉宾和佩雷斯作出的“以将从戈兰高地全面撤至1967年6月4日边界线”的承诺。对此,叙领导人还详细地介绍了叙以达成这一口头协议的谈判过程。其次,揭露以政府对叙以复谈没有诚意,认为以外长抛出的在安理会242号决议的基础上恢复谈判的口号是个幌子,仍没有承认“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第三,叙欢迎欧洲在推动叙以复谈乃至整个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第四,必须坚持叙以、黎以谈判协调统一,拒绝“黎巴嫩优先”建议,同时还不同意恢复有关中东和平的多边谈判会议。叙利亚的上述和谈立场赢得了阿拉伯国家的普遍支持。
在此基础上,哈达姆副总统和沙雷外长又于2月底到3月中先后三次赴欧,访问了法、荷、意、奥、德、西等8国。访问中,叙坚持的在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和马德里和会“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实现阿以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立场得到欧洲各国领导人的广泛赞扬和支持。他们呼吁以色列政府回到马德里和会的谈判轨道上来,履行前政府与叙达成的协议,尽快恢复叙以和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谈成果。欧洲国家还允诺将为推动叙以、巴以和谈作出新的努力。
叙利亚的上述外交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3月23日,在伊斯兰堡召开的伊斯兰会议组织特别首脑会议、27日在拉巴特召开的耶路撒冷委员会会议和30日在开罗召开的阿盟外长理事会均发表声明,纷纷谴责以政府在耶城推行犹太化、扩建定居点的政策,决定冻结与以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断绝与以的交往,关闭阿拉伯国家与以互设的贸易和外交代表机构。这再次显示了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在重大敏感问题上的协调和团结。
此间观察家认为,叙利亚采取全方位的多边外交,团结了阿拉伯国家力量,给以色列一定程度上施加了压力,这对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促使以色列回到正常的谈判轨道上将起积极的作用。
(本报大马士革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