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在日内瓦人权会上
我代表驳斥欧盟代表无端攻击
澳将不参加有关中国人权问题联合提案
据新华社日内瓦4月9日电(记者陈维斌)中国代表团副代表李保东9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发言,对欧盟代表再次无端攻击中国的人权状况和在香港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的恶劣态度进行了严厉驳斥。
荷兰代表8日在人权会议审议关于“国别人权”议题时代表欧盟发言。他在发言中仍然以“法官”自居,无视中国在人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声称中国在人权方面做得不够,并无理指责中国侵犯人权。
李保东在答辩发言中指出,欧盟代表对中国的指责是毫无事实根据的陈词滥调。他说,“中国在人权方面做得够不够,应由中国人民作出判断,而不是由西方国家说了算。说穿了,在欧盟看来,只有中国接受了它们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它们才会说中国在人权方面做够了。这是痴心妄想。”
李保东最后强调指出:“香港回归祖国,对中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当然,总会有那么一些抱着旧殖民主义情怀的人,在无可奈何之中,恶语中伤中国政府,制造麻烦,甚至利用人权问题企图将香港问题国际化,破坏香港的繁荣与稳定。但这只能是徒劳的。”
据新华社堪培拉4月10日电(记者林振熙)澳大利亚外长亚历山大·唐纳今天在一项声明中说,澳大利亚将不参加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有关中国人权问题的提案国。
他说,过去澳一直是联合提案国之一,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不成功的,“我们不相信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迎接香港回归祖国
多伦多华人筹备庆祝
本报多伦多4月9日电记者邹德浩报道: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由多伦多80多个华人社团组成的“多伦多各界庆祝香港回归中国筹备委员会”近日宣布,6月30日晚将在市区中心广场举行有1万多人参加的庆祝香港回归晚会。
筹委会在倡议书中说,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中国的历史性日子,在这一天,中华民族将洗雪150多年前所蒙受的鸦片战争的耻辱。世界上的炎黄子孙,无论身居何处,无不怀着兴奋的心情,企盼着这个大喜庆日子的来临。
据这次庆祝会的联络人林君先生介绍,庆祝活动将包括为期一周的图片展览和电影招待会,6月30日(即香港时间7月1日)的活动将达到高潮。当晚的万人庆祝活动将从6点半开始,先是3小时的文艺节目表演,包括舞龙、舞狮、欢庆锣鼓、中国民间歌舞等。从9点半开始,通过安放在中心广场的特大屏幕,转播当日香港主权回归中国的全过程。
这次庆祝会发起人之一黄仲安表示,举办大型庆祝晚会是为表达多伦多近40万华人内心对香港回归中国的支持和欢欣情怀。香港是加拿大移民的最大来源地,自70年代以来,由香港移民来加的华人,估计每年在2万至3万之间,近年来,每年回流到香港去工作或定居的人也数以万计。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海军舰艇编队首访南美
秘鲁各界人士和华人华侨热烈欢迎
新华社利马4月9日电(记者陆在宽、王权富、查春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王永国中将率领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今天抵达秘鲁卡亚俄港,受到热烈欢迎。这是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问南美大陆。
今天上午,卡亚俄港洋溢着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国驻秘鲁使馆官员、中资公司人员和1000多名旅秘华侨手拿中国和秘鲁国旗,举着“热烈欢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秘鲁”的横幅标语,在卡亚俄港的码头上等待着中国海军舰艇的到来。当“哈尔滨”号、“珠海”号导弹驱逐舰和“南仓”号综合补给船徐徐靠岸时,岸上锣鼓声和鞭炮声齐鸣。我编队舰艇和秘鲁海军双方互鸣礼炮21响,秘鲁军乐队奏起两国国歌。华人青年耍起了狮子舞,舞起了龙灯。一些华人第一次看到中国的军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秘鲁海军导弹舰艇司令安纳亚海军少将和中国驻秘鲁大使任景玉登上“哈尔滨”号驱逐舰,迎接王永国和编队官兵。王永国在安纳亚海军少将的陪同下,观看了秘鲁民间舞蹈表演。舞蹈节奏欢快,充满浓厚的印第安人特色,表达了秘鲁人民对远道而来的中国海军官兵的热情欢迎。欢迎仪式结束后,王永国拜会了秘鲁海军司令伊巴塞纳上将,还拜会了秘鲁海军作战部长、第二海军军区司令和卡亚俄省省长等军政官员。
当天,我驻秘鲁使馆人员、华侨和当地市民参观了我舰艇。
晚上,王永国在舰艇甲板上举行了酒会。秘鲁海军参谋长等秘鲁军政官员和各界朋友100多人出席了酒会。王永国说,中秘两国海军有着友好的交往,早在1973年,秘鲁海军“独立”号训练舰就曾访问过中国。他希望中国海军舰艇对秘鲁的访问将进一步增进两国海军的交往,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是在结束了对美国和墨西哥的友好访问之后抵达秘鲁卡亚俄港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国防部长访华前表示
俄中军事合作潜力巨大
据新华社莫斯科4月9日电(记者竺承军、王丹蒂)即将访华的俄罗斯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9日在莫斯科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就他此次访华的目的和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内的合作前景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罗季奥诺夫在谈到访华目的时说,俄中军事领域的关系近年获得了发展,他这次访问中国是这种发展趋势的继续。他认为,俄中两国国防部长的会谈必将有力地推动两国关系在平等和睦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他指出,俄中扩大包括军事领域的合作,“不针对任何人”,“它反映了整个亚太地区政治气候”的变化。
罗季奥诺夫对俄中军事合作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他说:“这方面我们有着巨大的潜力,而最重要的是,为了我们两国人民的利益和共同安全,我们愿意并努力发展和加强这些交往”。


第6版(国际)
专栏:

  各国议联九十七届大会开幕
本报汉城4月10日电记者王林昌报道:各国议会联盟第九十七届大会今天上午在汉城开幕。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本届大会。
在为期6天的会议期间,将讨论政治、安全、环保和妇女等方面的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赤道文明的象征
——厄瓜多尔纪行之三
陈特安张文英
基多南面有个海拔3020米的高地名叫:“面包山”。厄瓜多尔朋友指着它深情地告诉我们,谈论厄瓜多尔的独立,不能不谈到这座“面包山”。
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登上位于市区南端的“面包山”山顶。但见30余米高的由7000块金属片组成的基多女神雕像亭亭玉立,凝目远方。她在厄瓜多尔人民的心目中,是驱恶扬善、捍卫独立自由的象征。
我们极目眺望,近处古城,浅红、淡灰色的屋顶散落山坡;远处新区,一幢幢现代化高楼直指云天;左侧著名的皮钦查山山巅白雪晶莹。据介绍,1822年,拉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派遣年轻的将领苏克雷率部向基多挺进。民族解放部队首先占领的正是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的制高点——面包山。然后,于当年5月24日,苏克雷将军率部在基多城郊皮钦查山的决战中,大败西班牙殖民军,赤道文明的象征之一——基多古城重新回到它真正的主人手中。这场决战是拉美民族独立解放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为纪念苏克雷将军,直至今天,厄瓜多尔将自己国家的货币单位定名为苏克雷。基多地区人民在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后,加入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领袖西蒙·玻利瓦尔领导的大哥伦比亚联邦。1824年,玻利瓦尔在颁布“新国家领土划分”时,称基多地区为“厄瓜多尔”,这是首次在正式文件里用“厄瓜多尔”称呼基多这一地区。1830年,大哥伦比亚解体,基多地区成立了“厄瓜多尔共和国”,这个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基多则被定为厄瓜多尔的首都,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基多成为“赤道之国”的首都迄今,166个春秋过去了。据主人介绍,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的步伐,厄瓜多尔及其首都基多已经旧貌换新颜。厄瓜多尔不仅享有世界“香蕉王国”之誉,而且已成为“石油之国”,是拉美第三大石油输出国。1970年至197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4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70年的267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842美元,8年内增长了2倍多。1995年,厄瓜多尔的服务业和工业总产值已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3%和38.9%;年经济增长率达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1579美元。这个仅有1150万人口的国家,在校大学生已达23.4万,中、小学生336万。
基多这座拥有160万居民、由现代化街区护卫着古色古香建筑群的四季常青的历史名城,正在由一个消费性城市变成一个生产性城市,纺织、制药、石油化工、金属加工等工业正在兴旺发达起来,新的现代化建筑及现代化大商场、超级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我们在基多“文化之家”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里,看到这里荟萃着瓜亚萨旺、金曼等世界知名画家的名作。周末基多北区的大公园里更是春意盎然。如茵的草坪,婆娑的树影,弯曲的跑道,如镜的小溪,各式的球场,让人们休憩、锻炼各得其所。无论是散步谈心的,还是跑步、打球、做操的,个个都很投入。人们喜悦、舒坦的神情里透出了一股生气。赤道山城已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更令人瞩目的是,基多在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方面是下大功夫的。我们在基多古城参观时,就碰到了几座著名的大教堂正在大规模修复之中。修复工程之浩繁令人难以想象。在孔巴尼亚大教堂,我们问一位正在作业的30岁左右的工匠:修复刷新这座大教堂需要多少时间?这位工匠回答说:“也许要到我进入老龄之时。”难怪国际艺术与历史文物遗址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基多城的历史中心规模较大,大部分保护良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正在为这个赤道之国的文物保护提供国际性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人类的文化遗产”——赤道文明的象征之一基多古城正以崭新面貌出现在拉丁美洲。(全文完)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扎伊尔进入紧急状态
本报驻南非记者温宪
在扎伊尔反政府武装力量节节进逼的形势下,蒙博托总统4月8日晚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这表明金沙萨政府已陷入了非常深重的危机之中。
目前,扎伊尔反政府武装牵动并主导着整个扎伊尔局势。自去年10月反政府武装因班亚穆伦盖人(扎伊尔图西族人)不堪长期受不公正待遇揭竿而起后,战火便开始在扎伊尔东部蔓延开来,接着反政府武装领导人卡比拉提出最终目标是推翻蒙博托政权。扎伊尔是非洲第三大国,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蒙博托总统执政近32年,扎伊尔经济状况却极糟,人民生活困苦,腐败现象严重,去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600%。反政府武装的起事客观上迎合了民心思变的潮流。反政府武装之所以在半年时间内已经占领全国约1/3的领土,不仅因其攻势凌厉,同时也因政府军装备陈旧、士气低落而常常望风而逃。尽管国际社会一再呼吁双方立即停止各种敌对行动,但正在势头之上的反政府武装从未放松战场上的攻势。继3月15日攻占第三大城市基桑加尼之后,反政府武装又于近日击败了扎伊尔政府精锐的“总统卫队”,夺取了第二大城市卢本巴希,从而使首都金沙萨成为扎伊尔政府控制下的一座孤城。
面对反政府武装咄咄逼人的攻势,首都金沙萨政局极为动荡。前总理肯戈因被指责对未能阻止反政府武装攻势负责,于3月24日被迫辞职。这一重要职位空缺约一周后,蒙博托总统本月2日任命反对党领导人齐塞克迪出任总理。曾于90年代初两度出任总理、后均被蒙博托总统免职的齐塞克迪于本月3日提出一项新政府组成计划,其中建议由反政府武装占有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6个部长职位。这位新总理同时抨击交战双方在南非举行的谈判“无用”,并称蒙博托政权是“非法的”。在有着400多个政党、分为总统派和反对派两大阵营的扎伊尔,总统、总理与过渡议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身为总理又是反对党领导人的齐塞克迪刚一上任便发表的上述言论立即招来非议。反对他的人要在议会中表决撤销他的职务,支持他的人则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扎伊尔议会中一些反对党人士已公开表示将同反政府武装站在一起。反政府武装迅速对齐塞克迪关于“分享权力”的建议予以拒绝,并一再警告身在金沙萨的政坛人士不要再为蒙博托总统做事。
在与反政府武装进行谈判一事上,金沙萨政府不得不做出一系列让步:战火初起时,政府坚决拒绝与“叛军”举行任何形式的谈判,也不参加任何有关扎伊尔局势的国际会议;战场上逐渐失势后,在国际社会的敦促下,政府谈判代表的身影多次出现在南非、肯尼亚和多哥;最后,交战双方终于自本月5日开始在比勒陀利亚举行首次面对面谈判。始终参与主持这一谈判的南非副外长帕哈德认为,双方代表能够坐在一起谈上4天,这本身便是一个重要成果。其次,双方达成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共识,即扎伊尔应在一个独立的机构和国际社会的组织和监督下举行大选。在这一问题立场上,扎伊尔政府做出了重大让步。尽管双方谈判代表都表示将就内战寻找到一项和平的政治解决方式,但在立即实现停火这一问题上并无承诺。就反政府武装而言,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谈判仍是要谈,但在已打下半壁江山之时自然不肯自束手脚。
国际社会一直在为调解扎伊尔危机进行不懈的努力。继3月中旬的内罗毕小型首脑会议后,非洲国家首脑又于3月底在多哥首都洛美就扎伊尔局势举行了首脑会议。近一段时间以来,南非一直在扎伊尔交战双方间努力发挥着调解人的作用。面对扎伊尔交战双方力量对比的实质性变化,一些西方大国开始政策上的调整。美国政府冷战期间一直支持蒙博托政府,现在则提出要蒙博托交权并流亡国外的建议。
(本报约翰内斯堡4月9日电)
(附图片)
扎伊尔反政府武装领导人卡比拉视察部队。(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六个最重元素已被命名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记者田学文)迄今发现的最重的6个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上原子序数最大的6个元素终于有了正式名称。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委会最近提出,104号元素应叫做Rutherfordium,105号至109号元素应分别叫做Dubnium、Seaborgium、Bohrium、Hassium和Meitnerium。
这6个元素都是用著名科学家的英文名字来命名的,词尾的“ium”三个字母是化学元素名称常用的后缀。到目前为止,元素周期表上前103个元素都有了自己的名称和相应的元素符号,而且每个元素也有了固定的中文名称。103号以后的6个元素的中文名称和元素符号都有待确定,因此还无法给出其中文译名。
过去,某个化学元素的发现者常常有权为该元素命名,元素的名称多用一些著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比如,100号元素镄是为了纪念著名核物理学家费米的,101号元素钔是为了纪念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人门捷列夫的,102号元素锘是为了纪念诺贝尔的,103号元素铹是为了纪念劳伦斯的。
106号元素是美国科学家发现的。1994年,该元素的发现者要求用钚元素的发现者格伦·西博格的名字为其命名,但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委会拒绝了这一要求,理由是西博格还活着,不能用一个尚健在的人的名字为一个化学元素命名。然而现在执委会不知为什么又推翻了自己原来的决定,还用西博格的名字来命名106号元素。以前曾有科学家建议将106号元素命名为Rutherfordium,即用著名科学家卢瑟福的名字来命名,但执委会却将这个名称给了104号元素。
最新命名的这6个元素都是存在时间极短的元素。执委会的提议还必须经将于今年8月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会议通过才能正式生效。
现在还有3个更重的元素没有命名,它们是110、111和112号元素。德国达姆斯塔特重离子研究学会的科学家声称他们已发现了这3个元素,但还有待证实。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在禁化武组织筹委会呼吁
各国拿出诚意实施禁化武公约
本报海牙4月9日电记者魏崴报道:中国代表团团长黄瑜今天在海牙举行的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筹委会第十六次全会上发言指出,中国真诚希望,有关国家能响应国际社会的呼吁,采取切实行动,为尽早全面有效地实施《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创造必要条件。
他说,由于两个已宣布拥有化武的大国批约进程滞后和一些国家缺乏足够的政治诚意,筹委会四年来的工作不尽如人意,大量对《公约》执行具有重要影响的问题迄今未得到解决。他指出,中国非常关切遗弃化武问题,化学武器过去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痛苦,战争后期被遗弃在中国领土上的大量化学武器至今仍对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然而,有关国家在筹委会谈判中不仅不愿按照《公约》规定明确承诺对销毁遗弃在别国领土上的化武的全部责任,还公然提出受害的缔约国也应分担销毁遗弃化武的责任。他强烈要求有关国家反省过去侵略历史,承担销毁遗弃化武的全部责任,为早日解决这一问题创造条件。
筹委会第十六次全会将在4月15日结束,是筹委会的最后一次全会。中国积极、全面地参与了筹委会的工作。在161个《公约》签约国中,批准国已达70个,中国已于去年12月30日批准了《公约》,美国和俄罗斯尚未批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预计于4月29日正式生效。


第6版(国际)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斯里兰卡总统钱德里卡·库马拉通加7日下午在科伦坡会见了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启智率领的中共友好代表团。7日上午,斯里兰卡自由党副主席莫乌拉纳、总书记达马西里·森纳那亚克等领导人同中共友好代表团举行了会谈。
▲加拿大副总理兼遗产部长希拉·科普斯女士9日晚在渥太华会见了由中国文化部长刘忠德率领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
▲厄瓜多尔副议长佛朗哥·罗梅罗9日在会见由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陈广文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友好代表团全体成员时说,厄瓜多尔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扎反政府武装宣布停火三天
卡比拉向蒙博托发出最后通牒
综合本报约翰内斯堡、阿比让4月10日电记者温宪、杨贵兰报道:扎伊尔反政府武装领导人卡比拉9日宣布他的部队将停火三天,如果蒙博托总统在此期间不辞职下台,反政府武装将重新发动进攻。
卡比拉是在扎伊尔东部反政府武装总部所在地戈马市宣布上述决定的。他说,他已下令反政府武装停火三天,蒙博托必须在此期间辞职并离开金沙萨。这位反政府武装领导人说,蒙博托不一定到国外流亡,他可回到自己的家乡巴多利特,在反政府武装的“保护下”生活。卡比拉说,如果蒙博托不接受这一要求,反政府武装将重新开始进攻。
据目击者称,反政府武装于9日攻入第二大城市卢本巴希后,今日城内仍有零星枪声。蒙博托总统在该市的别墅已遭人纵火。距该市北部6公里处的机场曾发生激烈战斗,目前尚不清楚反政府武装是否完全控制机场局势。
扎伊尔首都金沙萨9日发生了大规模骚乱。刚刚被蒙博托总统任命为新总理的博隆戈将军说,他将很快提出一个新政府成员名单。这位新任总理表示,他的新政府将为扎伊尔民主大选做准备。一旦完成这一任务,扎伊尔的紧急状态将被取消,他本人也将去职。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与北约可能于5月底签署协议
新华社巴黎4月9日电(记者杨京德)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9日在巴黎说,俄罗斯认为“北约东扩计划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但俄罗斯与北约可能将于5月27日在巴黎签署一份文件。
普里马科夫在与法国总统希拉克会谈后对新闻界说:“希拉克总统建议5月27日在巴黎签署这份文件。我受权代表叶利钦总统声明:如果文件准备就绪,他可以前来巴黎,与北约16国领导人签署这份文件。”
法国总统府女发言人科洛娜称,法国欢迎俄罗斯的“这项重要声明”,法国将立即就这项建议与北约成员国进行磋商。但她同时也强调,“只要北约和俄罗斯的谈判没有结束,就不会作出最终决定”。
普里马科夫当天在出席法国外长德沙雷特为他举行的午宴时重申,俄罗斯认为“北约东扩计划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关于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他强调,俄罗斯主张得到“法律形式的可靠保证”。
德沙雷特则表示相信,在今年7月举行马德里北约首脑会议之前,可以达成一项考虑到俄罗斯忧虑的“合理妥协”。
他还表示,法国将努力争取使俄罗斯加入西方七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和经合组织。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中亚三国推进一体化
孙勇军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独立以来,一方面积极参加独联体范围内的合作,发展与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另一方面又启动地区一体化进程。目前看来,中亚“三驾马车”有形成一个“势力极”的趋势。
到目前为止,哈吉乌三国相继成立了总统委员会、总理委员会、外长委员会等一体化运行机制。为统一税收、海关、投资和出口等政策,建立起中亚共同市场,三国达成了定期举行首脑会议的协议。为促进建立“统一经济空间”,三国成立了中亚合作与发展银行,并签署了旨在加深经济一体化的若干文件,解决与三国战略利益休戚相关的水、交通和能源等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它们签署了军事技术合作协定,着力制定共同战略,在武器零配件方面相互补缺。三国国防部长委员会章程确定,三国将在包括日常军训、防空等地区安全方面展开有效合作。今年1月,它们又签署了《永久友好条约》,规定三国将以和平友好方式解决任何双边和多边问题,并将在所有地区性和国际性问题上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三国的总参谋长委员会以先期成立的、独立于独联体集体安全力量之外的三国维和营为基本方式,加深军事领域合作,增强“集体自救”能力。这表明中亚三国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的一体化都在以务实的方式向前发展。
中亚三国地处亚欧边缘,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军事意义。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被视为当今世界最后一块未开发的能源地区。俄罗斯同中亚各国有着广泛的传统关系,在中亚也有其军事存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该地区觊觎已久,它们以经援为手段竭力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并使北约向该地区渗透。一些伊斯兰国家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也向中亚国家频频示好。在三国看来,面对如此生存环境,只有通过一体化增强自身分量,才能保卫来之不易的独立成果。三国在平等、自愿、互利原则上的密切合作可以视为对独联体范围内一体化的有益补充,有利于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中亚各国特别是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垂直联系大于其横向联系,这可能影响哈吉乌“统一经济空间”。另外,原苏联70多年间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民族纠纷、领土争端、以及对恢复中亚各国传统农牧业至关重要的水资源问题,都是中亚三国在一体化进程中有待于解决的。所以,中亚三国的一体化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