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美术)
专栏:画坛人物

  骆驼的品格
——看范有信画有感
陈卉
中国画有别于西洋画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对象物中表现精神情操寄寓社会理想。如画牡丹以喻富贵,画荷花以示出污泥而不染,梅兰竹菊则干脆冠以“四君子”的雅称。把对象的一些自然属性人格化,使观者在审美过程中得到启示;读者也借此体味画家的心迹,“画如其人”嘛。
兰州画家范有信也喜画花木鸟兽。他的梅花,疏影横斜,一身傲骨。他喜欢兰竹合画,表现一种幽雅清静的旨趣。他的菊,则独立疏葱趣无穷。
不过,范有信更喜欢画的还是骆驼。他生在大西北,长在大西北,显然对“沙漠之舟”有着特殊感情。他不止一次地深入大漠戈壁,体验它壮阔粗犷的情怀,领悟骆驼坚贞不拔的品格。他不知描摹勾勒过多少骆驼图稿,才有今天千姿百态的骆驼造像。最壮观的莫过于他的15米的《百驼图》和100米的《千峰图》了。在浩浩荡荡的驼群中,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作者形象处理的匠心。在《百驼图》中,以巧妙的构图生动地表现了骆驼的各种神态。他着意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象。大片泼墨染出冬天膘肥毛长的憨态,细腻的勾皴则写出夏日脱毛换绒的体格。那意境深远的主题,那雄浑壮美的画面,仿佛使人入临大漠戈壁,给人力量和美感,读来生动、亲切。范有信笔墨泼辣,造形朴实,他善于运用视觉反差,形成英气勃勃的动态组合。他画骆驼善用中锋,偏重在润笔,以及他在用墨用色上的讲究,因而他笔下骆驼肢体的力度和形态处理的浓淡相宜,极富情趣。近年来,范有信有意将骆驼作为咏志的主要对象。刻意追求,将骆驼的憨态跃然纸上,创作出许多构图新颖、画风多变的作品,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画外的联想也许更能给人以启示。熟悉范有信的人,常常把他与骆驼相比。他30年前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自那以后,他扎根于黄土高原,跋涉于大漠长河,孜孜以求,才取得今天的成绩。他学的是师范专业,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校,至今仍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兰州分校校长,兰州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等职,勤勤恳恳为国家培养美术人才。这些,不正是骆驼精神的具体表现吗?!(附图片)
大漠奇观(中国画) 范有信
山花(中国画) 范有信


第11版(美术)
专栏:

  沉稳深秀酒味无尽
——读王康乐先生画集
冯其庸
十多年前,我曾与王康乐老画家在京晤面,拜读了王老的大作,并向他多所请教。之后,我在上海朱屺瞻老先生的梅花草堂,也听过朱屺老对王老的称道。转眼之间,人事匆匆,已经十多年过去了,最近我读到王老新出的画集。感到耳目一新,真是“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我拿着这部画册,反复阅读,不忍释手。王老是师从过张大千和黄宾虹的,这两位都是当代中国画大师,从王老今天的成就来看,可以说无愧于这两位大师。从王老的画风来看,则受黄宾虹的影响较为明显。我读王老的画,首先感到的是王老的勤奋刻苦。王老的画,笔笔踏实,无一笔松懈马虎,无一笔草率敷衍,真是笔笔用力,笔笔凝重,笔笔可以掷地作金声。单凭这一点,就是不少年轻画家所不肯做的。其实这是习画的最根本的要求。古往今来的天才画家,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主要是从勤奋中磨练出来的,是从刻苦学习锻炼中悟出来的。王老在自己的题画中说:“台上一秒钟,台下三年功。凡欲广求知音,此乃不二法门,况大器晚成之画功乎?”“晚成”才是真正的成,速成则往往欲速则不达,不少未能成功的画家,并不是缺乏才能,实际上只是缺少苦功,如王老真正是“大器晚成”!
王老的画,初看似乎墨色很重,细读才使你感到幽深玄奥,才感到“山深藏太古!”有些人的画,往往经不起细读,经不起反复读,而王老的画,恰恰相反,如果泛读,草草读过,则决不会领略其洒藏的深层境界,只有反复读,长久读,才会领略其中的深意。画,能够使人久读不厌,愈读愈有味,才是真正的好画。读古诗亦是如此,初读时不懂,细读后越读越有味,读王老的画就是如此!
王老的画,笔墨之精到,实在是大家风范。我特别喜欢他有一部分画,简直如石谿复出。其用笔用墨用色以及构图,皆极浑厚空灵,置之石谿集中,亦不多让,特别是那幅“春水渡旁渡”(画集63),空灵浑朴,无以复加,更看不出他笔墨的起落,真是天然浑成,一片化机。我仔细读了整个“诗画小品”40幅,可以说全是精品,可以发人深思,可以百读而不厌。像这种登石谿之堂奥的作品,在集中占相当的比重。还有一部分则神似黄宾老,无论是笔力或气韵,皆可以直逼宾老。然而只要仔细看、反复看,又可以看到他不同于宾老,他有自己的个性和美学品位!
如果单看画册,可能会感到王老的画质实有余,疏朗不足,但是当你细读画册中的局部放大,就可以看到其密处仍然是疏朗灵透的。
人们正在痛失刘海老、朱屺老的时候,却见到了王康老的画集,感到海上又卓立起来一位大师,可以继武前贤,可以启发后学。可以相信我们的艺术事业,永远是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


第11版(美术)
专栏:画坛风景线

  画坛风景线
“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将在深圳举行
由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深圳市南山区委主办,深圳南山城市雕塑院承办的题为“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将于1997年6月26日至8月26日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展览。展览的艺术主持为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钱绍武教授;应邀参加这次展览的是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30名专业雕塑家的30件佳作。
《民族百花》奖美术作品展在京举办
由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文化部民族文化司和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联合主办的《民族百花》奖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会于近日在民族宫举办。展出的350余件作品中有油画、中国画、版画、水彩画和漆画,以及藏族佛教传统绘画——唐卡等。
关阔书画集问世
满族七旬书画家关阔的书画集近日由民族出版社出版。集中收录了作者自50年代至今所作的水彩画、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百余件。著名美术家蔡若虹先生评介关阔的书画作品“与他的为人一样朴实无华。他画人物、山水、花鸟,从来不故作惊人之笔,但格调清新,表现了一种内在美”。
杨永青画展在京开幕
杨永青画展于4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作者自50年代至今的数百幅作品包括版画、连环画、中国画。当天举办了研讨会,与会者一致对作者全身心地为孩子们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及人品给予极高的评价。


第11版(美术)
专栏:画坛人物

  一事能狂便少年
——钱君匋艺术生活漫记
舒文扬
钱君匋先生是上海的健康老人之一,耄耋之年,耳不聋,眼不花,步履稳健,思维敏捷,数十年前的旧事回忆起来毫厘不爽。去年除夕,老人在寓所度过了他92岁生日。这位才情卓越的艺术家在艺苑耕耘已经进入第七十六个年头了。
老人的健康几乎来自天生的素质。他没有养生的秘诀,也许靠的就是他数十年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加上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更主要当然还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带给他的丰富充实的生活内容。
老人艺兼众美,写字作画自然是他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习惯早起,进早餐前已经把“功课”做好铺满地上。书法多见作隶书、狂草,兴之所至,毫风墨雨,不可阻遏;写意花卉也是笔酣墨畅,力沉气厚。朋友学生来看他,有时宽敞的书斋几无立足之地。篆刻是他的一绝,风格清丽雄放,尤以长跋巨印独步当代。近因年事已高,已谢绝外界求印,但乘兴奏刀,间或有之。
作为20年代末蜚声文坛的书籍装帧家,书面设计一直是他心爱的艺术。他积年的旧作,已经过彩色复印,装订成两大巨册存放在书柜里。多年前,他为集全力于书画篆刻,除了他自己的作品集和故旧的委托,对于此道已很少问津,但绝艺在身,有时也难免技痒的。老人高兴起来,就会“做几本书玩玩”。他曾将罗福颐的《汉印文字征》连同增补本合为一册,特意作了极为典雅的书面,请印刷厂精心制版,普天之下,仅此一本。
老人是一支健笔,凡诗词、散文、艺术评论无所不能。他各个时期的作品大都已收在《春梦痕》、《钱君匋论艺》两本书中。
还有一项重要的日课,是老人每天要处理不少信件。他的书信往来无需他人代劳,短柬小札常见的是一手隽永、洒脱的钢笔字;碰到砚有余墨又有兴致,用毛笔彩笺来写信,就是一件值得玩味珍藏的尺牍小品了。书斋窗明几净,书架上静静地搁着待发的邮件,封袋上的毛笔字是一种带北碑味道的小行书,风姿绰约,邮票的位置也必定贴得恰到好处。他交给朋友学生的物件,同样也是包得洁净,方角崭然,如用绳线结扎,绝无缠绕死结或歪斜之态,包纸上的墨书楚楚有致,片楮只字,细心的友人同样珍若尺璧。老人说,他的这些习惯,追溯起来,还是受了鲁迅先生的影响。
老人又是音乐家,他的《恋歌三十七首》曾经深深打动过一个时代青年男女的心灵。他的床头放着一大沓音带唱片,有中西名曲,有李叔同的作品,也有他从艺70年纪念活动中个人作品音乐会的音带,楼下停着一架旧式的钢琴,已经伴随老人几十年了。
他兴致勃勃、不厌其烦地做着自己喜爱的工作。为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嘱托和期待,更为历史责任感和对艺术的挚爱,他写字,作画,做文章,出新书,活跃在年老的、年轻的新旧朋友中间。(附图片)
新秋好梦(中国画) 钱君匋
书法 钱君匋


第11版(美术)
专栏:

腾飞的北京(速写) 法国 索菲·特德斯基
法国画家索菲·特德斯基给《人民日报》的信中这样说:
我的北京之行是为了与北京人分享绘画,也是为了汲取这个城市所给予我的灵感。我喜欢描绘今天的北京所特有的那种气氛和活力。这是一座变幻无穷的城市。
我喜欢描绘北京那数不清的大树,它们总是令我倾心不已,夏天枝叶繁茂,春天鲜花盛开,冬天则枝干尽露,线条分明。北京正在修建的大楼,鳞次栉比的大厦,比肩并存的传统与现代,韵味十足的胡同,这些或圆或方的图形无一不反映它的沧桑历史。
我喜欢描绘北京,对于一个法国画家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可以搭上这趟将经历伟大时刻的班车。


第11版(美术)
专栏:

白驹(中国画)刘立蕴


第11版(美术)
专栏:

凌波仙子(中国画)刘曦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