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坚定不移地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们向为祖国的富强、民主、文明而辛勤工作的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诚挚的慰问和节日的祝贺!
1995年9月4日,江泽民主席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社会主义中国在妇女问题上的一系列重要主张,郑重宣布:“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把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对国家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我国政府对有关妇女权利和妇女发展的国际公约作出的庄严承诺。这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妇女作用的高度重视,是我们党和政府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解决中国妇女问题的正确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妇女解放事业具有深远意义。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分析、研究、解决妇女问题,把妇女作为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男女平等就写进了宪法,中国妇女在法律上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国家各种法律法规在内的保护妇女权益和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了与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妇女事业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也还存在种种轻视、歧视甚至侵害妇女权益的现象,要使法律上的男女平等真正成为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妇女素质反映了民族素质,妇女的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国各族人民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新世纪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并坚定贯彻执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大张旗鼓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这一基本国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尊重妇女、爱护妇女的良好风尚,有效地抵制落后的传统观念和腐朽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像贯彻执行计划生育、保护土地、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那样,采取有力措施,使其体现在法律法规里,贯彻到决策决定中,落实在政策措施上,并不断强化执行力度,使法律已经确定的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平等权利,真正成为事实上的平等权利。
新的历史条件为妇女的进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广大妇女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各级妇联组织,要继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及“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继续抓好巾帼扶贫、巾帼创业、巾帼扫盲、巾帼成才、巾帼文明五大系列行动。广大妇女要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不断增强参与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长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在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跨世纪的新长征中,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


第1版(要闻)
专栏:两会纪实

  香港,稳步迈向新纪元
——代表、委员重要话题评述
本报记者连锦添傅旭
天安门广场东侧,那座巨型的倒计时钟上,红色的数字不停地跳动着。今天,距7月1日还有115天。
回归的脚步由远而近,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比以往更加关注香港问题。他们认真审议、讨论关于香港的议程,纷纷表示:在不同的岗位上支持政府做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工作。
洗雪前耻催人奋进
2月28日,江泽民主席与港澳地区政协委员亲切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坚持“一国两制”,把港澳的事情办好。委员们静静地听着,认真地记着,生怕漏掉一个字。他们说,江主席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香港同胞的心坎上。
3月1日,李鹏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讲到香港回归时,万人大厅里掌声雷动。这掌声,是殷切的期盼,也是由衷的赞赏。
从事新闻事业的张云枫委员表示:江泽民主席的讲话和李鹏总理的报告,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香港回归工作的高度重视,表达了中央政府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方针政策的决心和信心,香港同胞受到巨大鼓舞,给予高度评价。
抚今追昔,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无比豪迈。清末爱国英雄林则徐的后裔凌青委员,激动地赋诗抒怀:“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国耻家丑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政协委员中的历史学者告诉记者:鸦片战争时,清军的大炮只有100米射程,而英国的大炮已经能打300米。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喋血黄沙怒海。志,非不坚也,然而,旧中国几代人流血牺牲,也没能圆一个香港回归梦。历史昭示:只有国富民强,才有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才能走出历史的悲情。陈永棋代表说,香港回归是一次反思历史的好机会,它提醒我们不能雨过忘雷。我们要抓住历史性机遇,为振兴中华更加努力拼搏!
辛勤浇开紫荆花
议大事,谈回归,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当前香港的形势。在港从事文化事业的李国强委员,向记者出示一份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港人的政治及经济信心指标,承接去年底的升势,继续攀升。
来自香港工商界的委员告诉记者,香港的外资公司不断增加,大多数外国投资者心目中,已经没有了“九七”这个时间界限,他们在心理上已度过了“九七”。
徐展堂委员说,几年前,属下有些员工辞职移民海外,他很惋惜,失去了有用的人才,而异邦街头却多了为生计彷徨的人。现在很多人回流香港找工作。事实教育了他们,还是香港好。
周南代表告诉大家,香港人爱国爱港热情空前高涨,香港回归问题上人为的阻力和障碍正在被逐个排除,不管还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干扰,都不会影响大局。
参与过基本法起草和预委会、筹委会工作的吴康民代表说,风风雨雨,我们都一一走过来了。这些年,任凭风吹浪打,中央对港方针政策始终不变。有关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坚决贯彻“依靠港人、面向港人”方针,扎根港人之中,终于使政策被越来越多港人理解、支持。
这是成功的经验。香港过渡期走过的每一步,无不体现了祖国人民的关心,倾注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与关心,凝结着广大爱国爱港人士的参与和智慧。
去年底,香港人首次选举出自己的“当家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许多亲身参与这件大事的香港地区代表、委员记忆犹新:参与推委会报名的第一天,大雨滂沱,各社团和市民代表排队领取报名表。12月11日,选举行政长官人选的那一天,400名推委无一缺席,按照自己的意志投下神圣的一票。梁钦荣委员说:“选举行政长官,是香港真正民主的开始。当时有人散布行政长官人选‘钦定’等奇谈怪论,结果,在公平、公开、公正选举的事实面前,谣言不攻自破。”
“魂牵午夜难成寐,枕畔推敲听晚声。”一位亲身参与筹建特区工作的委员的诗句,道出了回归路上人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工作的情景。辛勤浇灌,紫荆花开。一年来,筹建特区的工作获得重要进展。“两会”代表、委员们对香港特区筹委会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负人民重托,工作卓有成效。从组建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依法选举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到选举产生临时立法会、委任行政会议成员等,特区政府的主体框架已搭建起来。
今日香港,经济更繁荣,社会更成熟;更主要的是,市民的心智历经磨练,变得更加风雨无惧。
港人治港写新篇
当回归之舟驶过暗礁和险滩之后,“水手”们没有忘乎所以,他们依然坚定而清醒。
人大代表中的筹委会委员说,攻坚取得成果,并不意味着筹委会的工作可以松一口气。筹委会再接再厉,将研究制定特区第一届立法会的具体产生办法,深入研究涉及香港社会各方面的重大问题……
“九七”以后,香港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多元化城市。香港与内地,制度不同,和谐共存。红花绿叶,相得益彰。展望前景,代表和委员高度评价香港回归后的作用。香港委员说,祖国宏伟的经济建设蓝图必将惠及香港。香港人不息的奋斗,一旦融入祖国现代化的征程,更多、更大的机遇必将展现在面前。内地代表说,我们需要香港这样的对外窗口和桥梁,香港的特殊作用无可替代。要善于利用自己土地上的这个基地,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大步走向世界。
港人治港,将来香港搞得怎样,要看香港人自己。香港地区的代表、委员想得更深、更远。香港有骄人的成就,但现状也并非十全十美。环顾四周,几个近邻力争经济枢纽中心地位,你追我赶。香港经济如何持续发展,再攀新高点?制约因素如何突破?港人如何治港?
淡化近年过分政治化的社会文化,多关心民生和经济发展,这是代表、委员们共同的见解。香港是个经济城市,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发展经济这个大方向。
政协小组会上,廖自强委员大声呼吁: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香港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政府应改变“积极的不干预”为积极扶持,包括设立科学园,建立发展高科技所需要的“风险资本”。施祥鹏委员建议:在粤港交界处开辟工业区,吸引海外资金和人才,重振香港制造业。黄克立等委员确信,香港特区的候任班子是可以信赖的,广大港人应更加团结一致,大力支持行政长官及未来特区政府工作,做更多有建设性的事情。
香港,正抖落百年沧桑的风尘,迈向新的纪元。前方,中国第一个特别行政区的光辉前景已清晰在望。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各地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秋冬种粮食面积比上年增加五百万亩
新华社北京三月七日电(记者赵连庆)进入三月,全国春耕备耕生产从南到北渐入高潮。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今年我国各地春耕生产普遍动手早、进展快、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提高,春耕生产所需的各种农资货源充足,为今年夏季粮油丰收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春节一过,各地群众一改“耍正月,闹二月”的传统习俗,纷纷投入到麦田管理和春耕生产。河南省积极准备各种农用物资,维修农用机械,全省已培训农机手三万人,保证了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安徽省组织三万多名农业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向广大农民推广水稻旱育稀植等农业技术。海南省今年春耕生产动手早、进度快,目前早稻插秧面积已完成计划的一半。四川省将春耕生产重点放在扩大面积上,大春作物七千四百万亩种植面积已落实到户;每个县还确定了一至二个优良品种,克服了过去品种乱杂的毛病。吉林省各级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防止高产作物面积大起大落;同时,加大科技组装配套力度,实现了栽培模式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全省春耕备耕生产所需的种籽化肥数量充足,价格稳中有降,其中化肥价格平均下降百分之十,种籽价格下降百分之十五。湖南省今年春耕生产抓得实实在在,目前全省已落实播种计划一点二四亿亩,比去年增加二百八十三万亩;全省还组织二万名干部下基层,抓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帮助特困村改善生产条件,推动春耕生产。湖北省群众春节还没过完就忙着在麦田、油菜田除草送肥,目前全省小麦苗情长势普遍好于上年。
农业部有关专家介绍说,全国秋冬种粮食面积比上年增加五百万亩,达到四点五亿亩,其中冬小麦面积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总的看,今年夏粮生产开局不错,基础较好,为夏粮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后一个多月时间是夏粮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务之急是要抓紧抓好冬小麦的田间管理,种足种好管好春小麦。


第1版(要闻)
专栏:

  就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
钱其琛答中外记者问
本报北京3月7日讯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周觉今天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就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回答记者的提问。
香港文汇报记者:现在香港临时立法会成立并将运作的大局已定,但是英国方面对此是持否定态度。英方这种态度是否会影响香港的平稳过渡?邓小平先生逝世后,香港的前途和地位怎样?
答:英国方面对香港临时立法会成立表示反对,而且作出了过分的反应,这是没有道理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英国方面应该知道,目前的情况正是英方自己一手造成的。时至今日,临时立法会已顺利运转,英方再来反对临时立法会,对香港的平稳过渡毫无影响。我曾对英国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离香港回归只剩100多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英方还是应该多做一些对香港回归有意义的事,这对香港有好处,对中国有好处,对英国也有好处。
邓小平同志的逝世不会影响香港的前途。他关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遗志很快就要实现。
韩国《中央日报》记者:中国将如何解决黄长烨事件?
答:黄长烨事件从本质上来讲,是朝鲜半岛北南双方之间的事件,由于此事发生在中国北京,所以中国有管辖权。我们正在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并且将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同时考虑到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希望各方面都采取冷静态度,使这个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钱其琛副总理今年1月访问了法国,今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将要访华,请问中国同法国及欧盟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答:中法关系现在处于很好的状态,特别是1994年1月中法两国达成协议,法国承诺不武装台湾,中法关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今年5月希拉克总统将要访问中国。我相信,这次访问对于推动中法两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中法双方正在为此进行充分的准备。
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现在是比较好的。去年在曼谷亚欧各国领导人举行了第一次首脑会议。亚洲和欧洲的关系有了顺利的发展,中国和欧盟的关系也得到了顺利的发展。中国非常重视和欧洲之间的关系。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更加平衡。
俄通社—塔斯社记者:请问外长对北约东扩政策有何评论?
答:北约是欧洲的一个军事集团,它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应该照顾并考虑到这个地区以及这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安全利益。
台湾“中华电视台”记者:海峡两岸今年有可能回到谈判桌上来谈判解决相关的重大议题吗?
答:在海峡两岸关系上,我们一直主张进行“三通”,广泛开展经济贸易关系,直接通航、通邮、通商。关键问题就是海峡两岸都应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上来开展两岸的关系。遗憾的是,台湾当局到目前为止,对“一个中国”这个问题似乎不愿意说,也不敢说,也怕说。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进行两岸直接的谈判呢?两岸谈判的基础应该是“一个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最近美国出了一本书,预测中国和美国之间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和战争,你对这种意见怎么评论?它是否会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带来影响?
答:美国最近出的书认为中美两国发生冲突不可避免,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命题。中国和美国没有发生冲突的可能,除非美国对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进行侵犯。美国出现的上述思潮是“中国威胁论”的进一步翻版。中国对美国的政策就是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开展合作、不搞对抗,这是江泽民主席在克林顿就任总统时就提出的政策,美国也是认可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前不久强调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不是遏制,而是全面接触,我们对此表示欢迎。所以,从中美两国政府的政策来看,有共同之处,有共同的利益。我相信中美关系将会发展而不会发生冲突。
中国日报记者:外电报道达赖喇嘛将于本月下旬访问台湾,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达赖是何许人?大家都知道达赖是长期流亡国外进行分裂祖国活动的人。他访问台湾必然有其政治目的。我们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我们希望台湾当局对此采取谨慎、明智的态度,不做损害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事情。
法国欧洲时报记者: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问中国之后,美国仍将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提出批评中国的议案,对此法国和欧盟一些国家采取不同的看法,主张进行更有实质性意义的对话。请问您对此有何评价。
答:这不是什么新鲜事。9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盟国家已连续六次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提出反华议案,但每一次都失败了。如果今年再提出来,我想也不会有别的结果。
对人权问题应该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对话,而不应该对抗。对抗和对话是互相排斥的。既要对抗又要对话就很困难。我们主张还是对话好。
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一直表示关注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的情况,但是中国一直强调不允许外国干预中国的内政,你觉得他们以后对香港的关注会不会造成干预,这种关注是否是合理的?
答:香港是一个国际性城市,许多国家在那里从事商业、经济、金融等等活动,有着自己的利益,他们关心那里的局势,这是可以理解的。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过渡期中,有人担心而离开了,但现在大部分都回来了,说明他们对香港还是有信心。但是有些国家认为它有权干涉香港的事务,那就太过分了。任何外国都无权干涉香港的事务。
丹麦基督教日报记者:下个星期将会有几位部长从北京到台湾访问。我想问,您作为外长有否计划在什么时候去台湾访问?
答:作为外长我不会到台湾去访问,因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海峡两岸的交流应该是很多的,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数字,1996年从台湾到祖国大陆来的台胞约有172万人次,从祖国大陆去台湾的虽然受到台湾方面的很大限制,但是也有几千人。应该说,台湾海峡两岸的来往还是很多的。
中国新闻社记者: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近年来日本政治出现一些右倾化的趋势,作出一些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和亚洲人民感情的事情。请问你对目前的中日关系怎么评价?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有哪些展望?
答: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这是一个值得中日两国共同纪念和祝贺的日子。遗憾的是中日关系经常受到一些干扰,我们希望这种干扰尽量减少,使得中日关系能正常发展。3月底,日本的池田外相将要来中国访问,我们将进行很好的讨论,希望中日两国关系能够有一个积极的发展。
澳大利亚新闻社记者:本月下旬,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将对中国进行访问,请问您对目前中澳关系的状况做何评价?
答:中澳关系去年发生一些曲折后,现在出现很好的发展机会,我希望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对中国的访问取得成功。
新华社记者:请问钱副总理对目前朝鲜半岛的局势有何评价?您认为建立朝鲜半岛新的和平机制方面近期是否会取得进展?
答:中国一贯重视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为此我们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朝鲜半岛经常会出现一些事件,我们希望这些突发事件或者个别事件尽量能够得到合理处理,不至于妨碍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关于建立朝鲜半岛的和平机制,确实是摆在国际社会面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近期内还很难说能解决这个问题。
法国解放报记者:邓小平去世后,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变化,有什么新的目标?
答:中国的外交工作都是遵循邓小平同志生前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开展的。基本目标是要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环境。比如说,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促进国际社会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所有这些,都是邓小平同志外交路线的体现。他逝世以后,我们会继承他所制定的这些方针,不会有什么变化。
台湾联合报记者:请问是否可借两岸领导人的见面来解决两岸间存在的问题?
答:在海峡两岸的关系上,一个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海峡两岸曾达成协议,同意一个中国的原则,尽管解释有所不同。现在的问题是台湾改变了态度,不提一个中国,不提中国的统一,这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最近的台湾“国发会议”也不提国家的统一,不提一个中国,而且主张要“虚化”或“冻结”、“废除”台湾省的名称,实际上就是要改变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的地位。关于进行两岸领导人见面,江泽民主席1995年1月30日的讲话中提出,两岸可先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就消除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不提一个中国和国家统一,这就是台湾当局为两岸谈判设置障碍。
香港无线电视记者:香港的民主党人一直希望参选全国人大代表,他们能不能够参加选举?
答:凡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符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地区人大代表产生办法的人员都可以参选,没有限制。
埃及中东新闻社记者:目前以色列决定在东耶路撒冷重建以色列犹太人的定居点,请问中国准备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来消除中东的这一问题?
答:中国支持中东和平进程,而且希望这个进程能够持续不断一直到巴勒斯坦的地位得到最终解决。因此我们不赞成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设置新的居民点。中国并不是中东和平谈判的任何一方,所以中国只能参与中东和会的国际合作这一部分。无论是以色列方面也好,阿拉伯国家也好,巴勒斯坦也好,我们都向他们转达了我们的主张。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最近中国与东盟关系有很大进展,未来发展如何,对解决南沙问题是否有积极作用?
答:中国与东盟关系确实有很大发展,中国成为东盟的正式对话国,成立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委员会,并举行了一系列活动。目前中国和菲律宾还共同举行关于建立信任措施的研讨会。对南沙问题,我们一贯的立场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我们和许多国家在这方面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些共识。
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500多名中外记者参加了招待会。(附图片)
3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就国际形势和中国对外政策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都各界隆重纪念“三八”妇女节
胡锦涛在纪念大会上讲话并会见优秀妇女代表
本报北京3月7日讯新华社记者陈雁、本报记者曾坤报道:首都各界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大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会见了“巾帼系列行动”报告团成员和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优秀妇联干部代表。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的问候。
胡锦涛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他说,近几年来,各级妇联组织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在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两个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上做出了可喜成绩,在加强自身建设、发展妇女事业中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这些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妇女爱国敬业、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勇创一流的时代风貌。胡锦涛勉励受表彰的同志保持荣誉,谦虚谨慎,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进步。他希望各级妇联组织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巾帼系列行动”,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更多的妇女人才脱颖而出,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胡锦涛强调,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任务,就是要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他要求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一定要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围绕大局,发挥优势,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参加会见并出席大会的领导还有:吴邦国、温家宝、陈慕华、雷洁琼、彭珮云、何鲁丽等。
纪念大会由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启主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在会上作了题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再创新业》的讲话。
陈慕华在讲话开始时首先提议全体与会者起立,为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默哀。她在讲话中代表全国妇联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台港澳女同胞和海外女侨胞表示节日的祝贺;向世界各国妇女姐妹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向为妇女事业发展作出不懈努力的妇女工作者,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国妇女事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慕华说,1996年是我国妇女运动向前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各级妇联围绕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所开展的“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入;以巾帼扶贫、巾帼创业、巾帼扫盲、巾帼成才、巾帼文明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巾帼系列行动”在中华大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妇女再就业工程、手拉手扶贫帮困活动及支持女童入学的春蕾计划正日益产生广泛的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加大了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力度,有力推动了世妇会的后续行动。这一年,我国妇女英模辈出,李素丽、陈观玉、王玉荣等一大批妇女先进人物的事迹受到全社会广泛的赞誉。出席今天大会的“巾帼系列行动”报告团成员,全国妇联表彰的100个妇联先进集体和100名优秀妇女干部,以及各级妇联表彰的先进模范人物都是妇女中的杰出代表。实践证明,我国妇女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伟大力量。
陈慕华指出,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过程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在全社会认真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教育,使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真正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才能促进《北京宣言》、《行动纲领》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使由法律规定的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平等权利,真正成为事实上的平等权利。
陈慕华说,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第六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提出的响亮口号。今天,在新的形势下,广大妇女要继续发扬光大“四自”精神: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国格,珍视并维护女性作为国家主人的尊严与价值;自信,就是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信念,坚信自身的力量,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自立,就是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和本领,自立于社会;自强,就是奋发有为、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对国家和民族、对社会和家庭作出应有的贡献。
“巾帼系列行动”报告团成员:山东省泰安市郊区立静养殖场场长裴立静,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陈赛娟,内蒙古哲里木盟通辽市妇联主席李英华,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车站公安局侦查员王玉荣先后在大会上演讲。
首都各族各界妇女700多人出席了今天的大会。(附图片)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巾帼系列行动”报告团成员和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代表及优秀妇女干部。
新华社记者赵迎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