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者访谈录

  努力掌握调整经济结构的辩证法
——与范恒山博士对话录
本报记者杜飞进
如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尽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环节开展工作,但摆脱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其重要前提。日前,记者就如何掌握调整经济结构的辩证法,摆脱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问题走访了范恒山博士。
无所不为与为所能为
记者:“大而全、小而全”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低水平的盲目重复建设,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顽症,至今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在一些领域、地区甚至还愈演愈烈,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范恒山(以下简称“范”):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根本原因是体制上的障碍,但就其深层次的原因看,它是与人们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万事不求人”的自然经济观念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门垄断与地区封锁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区或部门基于维护本位利益的要求往往采取各种限制手段,或者禁止“紧俏”资源或重要生产要素“外流”,或者阻碍有竞争性的外部产品“入境”;而另一些地区或部门以封闭对封锁,从而使地区或部门经济结构走上了“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大而全、小而全”之生产与建设路子。但无论是追求自给自足也罢,还是相互封闭、自成体系也罢,其思维方式都是,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求全”,无所不为。
记者:这种盲目求全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实践中无法维护各地区、各部门自身的经济利益。
范:是的,这种经济发展思路恰恰有悖于各地区、各部门自身独立经济利益要求的实现。因为,有限的资金难以满足庞杂全面的经济体系建设的要求;自有的技术条件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而外部的先进技术则又因封闭或资金不足难以迅速引进;有潜力、有优势的一些产业、产品因为受到市场、资金和技术水平等的限制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比较利益,结果不仅导致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基础上的越来越落后,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说,要想实现各地区、各部门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必须彻底摆脱盲目求全、无所不为的思维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建立起与开放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有竞争力的、优势明显的经济结构。这既包括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去强化优势产品的生产和优势企业或产业的发展,也包括发展本地有基础、相对于别的地区而言有优势、有特色、且有较强的发展潜力的新的增长点。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克服无所不为的思维方式,而代之以立足自身条件的、务实的、为所能为的思维方式,并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下对旧有经济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利用资金、资源与技术等各方面条件来培植自己的优势产品、企业乃至产业。因为优势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优势是地区或部门经济具有竞争力的体现,只有取得经济结构上的优势,才能真正获得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
急功近利与从长计议
记者:急功近利的小生产意识,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思维方式也是导致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范:是的,导致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又一思想认识根源,正是只顾眼前需要、热衷于抓眼前实惠、满足于实现低层次目标的“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经济行为上的基本表现是短期行为,主要包括:一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主要表现为不考虑产业的关联性、资源的供应状况和未来的市场潜力,仅仅着眼于当前某种临时性的需要;不考虑国家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不考虑本地周边地区的经济环境,仅仅为获取眼前利益而把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入到“救火”式项目上。二是饥不择食,照单开药。主要表现为在招商引资上,不看技术档次、不问产品类型、不论项目的市场前景,要办厂,就划地;要开发,就优惠;要投资,就引进。三是追风逐浪,盲目攀比。主要表现为不考虑当地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的状况,不考虑时间、地区的特点,见到市场上流行什么,就跟着生产什么;看到别的地区或企业靠什么赚了钱,也就依样画葫芦跟着上什么项目。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用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来指导经济行为,其结果只能是:不仅在微观上导致“人家赚钱你赔钱,人家转产你关门”,连眼前实惠也成为泡影,而且在宏观上导致了畸形经济结构的形成,导致了因大起大落而出现的结构性浪费,最终是害己害人害国家,误了眼前误长远。
记者:这种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急功近利”之思维方式的存在,对于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的领导人来说,迄今仍非个别现象。因此,在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范:在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过程中,当务之急是摆脱“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树立能使近期要求和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观念,着力构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产业基础,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从长计议”这一辩证的思维方式来指导经济行为。因为,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提高产业之间有机联系的聚合质量,它表现为产业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它是以资源在各产业部门的合理配置为基础,产业之间良好协调,从而产生较大的结构效益。所谓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度水准向高度水准的发展,它是以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基础,产业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渗透技术因素。显然,无论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如果各经济主体不用“从长计议”的思维方式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从长计议”的思维方式,并非只顾长远利益,忽视眼前利益。因为合理和优化的经济结构对全社会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普遍的。就拿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言,其作用之一是结构协调可产生“外部经济效益”,使各个产业均能从其他产业的活动和作为整体的产业结构的活动中得到利益;其作用之二是结构协调可提高各产业的内部经济效益,即由于产业之间互相服务和互相促进,彼此为对方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内部的经济效益,使资源得到较为充分有效的利用;其作用之三是结构协调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从而可以避免因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而引起的摩擦和损失,使整个经济和各经济主体都可以免付不必要的沉重代价。可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指导经济行为,其所带来的结果是利己利人利国家,益于眼前益长远。
因循守旧与灵活应变
记者: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是在动态过程中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结构的非均衡是经常状态,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就是对这种非均衡态的不断调节的过程。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各经济主体必须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
范:我国各经济主体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熏陶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以不变应万变为基本特点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可以说这是造成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又一思想认识根源。受这种思维方式指导的经济行为,集中表现为漠视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市场需求,固守传统的经济结构。具体表现在:一是复制旧产业,满足于因袭几十年一贯制的生产经营内容,背负着“发挥传统优势”的包袱去面对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二是复制旧产品。即不顾市场需求的变化,依靠老产品过日子,结果不断造成产品积压。三是复制旧方式。遇到困难习惯于找政府或“等靠要”,忽视通过实行灵活有效的形式来壮大企业实力,拓展市场容量。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结果,不仅是经济潜力的耗散和经济利益的丧失,而且是经济结构的日益畸形化和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
记者:无论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还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都要求各经济主体必须彻底摆脱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而代之以灵活应变的思维方式。
范:是的。灵活应变作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各经济主体必须树立积极进取、变革创新、主动出击、在竞争中求发展的观念,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立足于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和调整,立足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立足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多种经营方式的创造,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在优化和合理的经济结构中实现经济利益的不断增进。为此,人们要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来改善经济结构的性能,以增强其自我适应、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的能力。比如,就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而言,一是要注重扶植和发展主导产业部门,通过主导产业的创新扩散效应来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使先进产业拉动落后产业的同时,还可使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产业得以培育;二是要注重扶植和发展“瓶颈”产业和薄弱产业,通过这些产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缓解结构性制约,从而促进结构整体效应的提高;三是要通过采取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增加资金投入等综合措施来促进产业创新、加快创新的扩散速度,以不断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使产业结构在升级过程中保持协调,在协调过程中不断升级。
好大喜功与求真务实
记者: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之所以难以收到实效,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认识上的障碍就是,有些地区、部门领导人和企业负责人为了追求自身的“政绩”,不顾客观条件,不顾国家经济整体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不顾当地经济的实际承受能力,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做轰轰烈烈的表面文章。结果,许多项目仓促拍板、盲目上马,以致成了“包袱”工程。
范:这是一种脱离实际、好大喜功的思维方式。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今天,好大喜功的思维方式之所以依然还在不少地方领导干部中起作用,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这些人没有真正坚持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没有牢固树立起求真务实的辩证思维方式。好大喜功的思维方式给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给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造成十分巨大的危害。需要指出,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为一己之私而好大喜功、不惜捞取虚夸“政绩”的干部毕竟是少数,多数干部主观动机还是好的,问题是有的思维方式不对,急于求成,一遇到某些发展机会,头脑就有些发热,总希望经济发展快些、再快些,于是就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抓项目、上工程上,如果资金不够就积极“向上要”、“向外引”,即所谓“跑步(部)前(钱)进,八方伸手”,全然不顾这些项目、工程的市场前景如何、自己有没有还债能力。因此,对干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摆脱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树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不仅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而且还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不考虑市场的容量及其变化,仅凭主观愿望去搞轰轰烈烈的拍脑袋、拍胸脯的大项目、大工程,那么,到头来只能是作茧自缚。只有以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做出各项投资决策时,自觉地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每一项经济行为同全面性的经济结构之优化与升级结合起来,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立足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走集约经营的路子,才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
浩茫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下决心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对“大而全、小而全”,要从思想上、体制上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体制上解决问题是根本,思想上解决问题是基础。只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才能保证体制改革的成功。由于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不同地区、部门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与地区、部门和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密切相关,因而从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解决问题,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并非无的放矢。“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种长期存在的顽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同志深受狭隘的自然经济和小生产意识的羁绊所束缚,深受传统的单纯靠外延扩张发展经济的思想观念所支配。总是希望万事不求人,“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搞一个项目就想自成体系,“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与这种狭隘的自然经济和小生产意识、传统的单纯靠外延扩张发展经济的思想观念相联系,往往在处理全局与局部、眼前和长远、现实和可能、速度与效益等关系上,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看问题。由此来指导经济工作,就必然盲目地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只图局部受益,不顾全局受损;只图眼前好过,不顾长远遭殃;只图报表数字,不顾实际效益;只图一时政绩,不顾后人负担。大量事实表明,这样做,最终是事与愿违,得不偿失,越来越被动。有的刚投资建成,尚未生产就需关门;有的刚开始投产,市场就没有需求,投产之日即成亏损之时。调整经济结构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客观公正,不讲情面。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如不加以坚决抛弃,则不仅无法有效调整存量形态的经济结构,而且还会在增量投资中进一步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中央提出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任务就无法落到实处,经济建设也不可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说难,因为要学习和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非易事。我们必须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紧密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按辩证法办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说不难,因为中央对这方面的道理讲得精辟透彻、清清楚楚;在实际工作中,“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大量发生,明明白白。关键就在于把握大局,见诸行动。只要实际地而不是口头地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指示精神上来,负责地而不是敷衍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一切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而全、小而全”这个顽症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

  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高万权
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从统一认识入手,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统一的,两者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之中。如果牺牲或放弃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不但会失去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还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推进的历史过程,也是两个文明建设共同运行的过程。如果对两个文明辩证统一关系没有正确认识,既不利于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也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只有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快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从加强领导入手,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各级党委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是各级党政领导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形成“一把手”抓两手、“一班人”两手抓、几大班子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党委既要统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工作的全局,又要统揽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两手抓的工作制度,并从组织上落实两手抓的责任。要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统一的目标考核,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制订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配套的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党政工作总盘子,实行“一岗双责”。只有层层落实目标责任,才能确保工作到位。三是各级党政领导必须协调动作,齐抓共管。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科协、文联等群团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四是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领导干部要起带头模范作用,为人楷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同抓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抓起,从树立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整体形象抓起。
从基础建设入手,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必须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首先,必须抓好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其次,要切实抓好队伍建设。要造就一支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队伍建设,把宣传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牢牢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事业心和责任感、遵守政治纪律、熟悉业务的人的手里。再次,要切实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的支持,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必要的资金。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与经济建设的投入摆在协调发展的位置,切实解决目前宣传文化事业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的问题。
从狠抓落实入手,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根本任务,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一是要坚持大力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二是要坚持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和培养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三是要坚持加强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四是要坚持推进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五是要深入搞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结合实际,继续在城乡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片区、文明楼院、卫生城镇创建活动;军民、警民、警校、厂村共建活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等。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

  讲学习是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关键
钟青培伍支甫
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要把一个稳定的充满发展活力和生机的中国带入21世纪,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取决于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长期坚持,归根到底取决于广大青年一代及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中青年干部怎样才能健康成长?我们认为,首要前提或关键是“讲学习”,学理论、学历史、学经济、学科技、学管理、学法律,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努力打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底和知识功底。最根本的是学理论,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1996年到2010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国正在进行伟大而艰巨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发生大转折,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错综复杂,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国际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加紧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妄图“西化”、“分化”社会主义中国。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必须在广大中青年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能否做到这一点,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
马克思主义是深深扎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首先得学习马克思主义,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从而才能坚信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的本质要求。我们讲的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江泽民同志指出:“无论对党还是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上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只有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掌握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才能有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才能有坚强的党性,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才能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正如恩格斯说的,“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283页)总之,只有理论素质提高了,中青年干部才能做到“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才能防止“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才能更加坚定不移地、更加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搞得更好。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我们党的多数干部、党员是经受住了这一严峻考验的,但毋庸讳言,也确有一些干部、党员在考验面前打了败仗,“有的革命意志衰退了,有的走到邪路上去了,有的甚至堕落成为社会的蛀虫和罪犯”,究其原因,归根到底就是这些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上出了问题。所以,对于一个“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来说,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经受住金钱、美色和权力的考验,一生正气,永葆共产党人的气节和“人民公仆”的本色。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靠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因此,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中青年干部世界观、人生观改造的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顺利实现了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一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这表明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近些年来,走上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大多都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工作有热情,有朝气,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开拓进取精神比较强,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绝大多数同志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锻炼,做出了成绩。就其整体而言,这是大有希望的一代。当然,作为这一代中青年干部,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弱点。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确有相当一部分同志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适应党的事业的要求。”这一点,在我们中青年干部队伍中表现尤为明显。除了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外,我们认为,在中青年干部队伍中,这种“不适应”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中青年干部由于对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经验不够了解,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因而,政治上尚不成熟。一些中青年干部很少或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形势,考虑问题,有的缺乏应有的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甚至分不清原则是非界限;二是,我们这一代中青年干部大多是在“文革”时开始走上学习和工作岗位的。虽然也背诵了不少语录,但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科学理解,易受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面对东欧演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形势,有的同志的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三是,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不能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政治与业务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轻视理论,钻研理论自觉性不高,理论与实际结合得不好等问题。上述情况表明,要保证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保证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中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大中青年干部是多么的必要。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简介
张奎良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生及逻辑系统》一书,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从学术理论角度,着力展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艰难创生过程,弘扬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从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中,深刻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丰富内涵,从不同层次上,将这一理论诸方面的内容依次逻辑地组合和展开,从而揭示了这一理论博大精深的逻辑系统。全书共分三编十三章,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社会历史背景、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内容等多层次、多角度切入,集中阐发了一个鲜明的主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康渝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