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落实“一国两制”繁荣香港经济
乌兰木伦
1997年,是中华民族编年史上一个重要年份。因为7月1日,我国政府就要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不仅将洗雪一百多年的民族耻辱,使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进一大步,也将给香港经济的发展提供历史性的机遇,为香港市场注入新的巨大的活力。目前,香港市场一片繁荣景象,充分地表现了港人及国际投资者对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信心,表现了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展国民经济、保持社会安定、落实“一国两制”构想,维护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信心。
香港经济是依托于内地的开放型经济
香港是由贸易开埠的。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经济体系,由于资源的贫乏和地域的狭小,香港需要利用自由的充分开放的市场,借助于其他经济体系来实现自身的运转与循环。在我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之前,香港主要依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市场来带动其经济运行。香港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原材料基本来自海外,市场也主要在海外。而服务业则依附于这种两头在外的制造业。当时,香港可以利用相对廉宜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参与国际分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寻找发展空间。因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经济一“感冒”,香港经济就“发烧”。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85年前后。那一年,内地与香港贸易总额达到1202亿港元,超过了香港与美国约943亿港元的贸易额。这是一种在多年量变之后出现的质变,其深层的含义是,内地经济已经取代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这个过程是必然的,它不仅是已经过去的历史,也是目前的现实,还将是可见的未来。
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是香港经济逐渐倚重于内地,直至基本依托于内地的主要动因。香港制造业50年代起步,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达到成熟。一方面,制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香港服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制造业又面临着房地产和劳动力市场价格的攀升,成本增加,边际利润下降所造成的经营困难。恰在此时,祖国敞开了大门,香港的工业家们在珠江三角洲,甚至在内陆地区找到了香港已不再具备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找到了潜力深厚的市场,还获得了许多优惠待遇,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如鱼得水。整座整座的工厂由香港移至内地,并迅速地像滚雪球似地发展起来。统计表明,十几年来,香港的投资者一直是内地最大、最活跃的投资者,其累积投资额一直保持在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60%左右。到1996年中,已达到894亿美元。这么庞大的资金,不仅有助于内地经济的发展,也迅速壮大了香港投资者的资本。香港有关机构估计,香港投资者在内地招聘使用的员工已达到500万人。这个数字是香港劳动人口的1.6倍,更是香港制造业就业人数的15.3倍。与此同时,内地在港企业的资产也超过了400亿美元。这种双向流动,不仅反映了两地资源和优势的互补,更形成了两地经济的融合,使香港经济逐步由依赖美国和西方国家转变为依托内地。在这个转变中,香港有限的经济优势在内地经济的支持下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扩展,提高了香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使香港得以进入发达地区的行列。
与此相联系,香港在内地的投资带动了两地的贸易,进而推动了香港服务业的发展。根据香港的统计,从1978年到1996年,两地贸易由108亿港元增加到了10498亿港元,增长了近100倍,直接推动了香港贸易、金融、航运和信息业的发展。另据香港有关机构估计,1996年,由香港在内地投资的企业生产的经香港或不经香港转往海外的货品约为1万亿港元。虽然这类商品的流动很难在香港的统计上表现出来,但其产生的利润绝大多数都流入及沉淀到了香港,对香港其他行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的决策,使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壮大起来,内地市场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进而形成了巨大的动力,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作为一个金融、贸易、航运和信息服务中心,其依托的是内地广阔的腹地,其服务的对象也主要是内地的投资市场和经济活动。香港之所以能够在尚未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形成高增值工业的情况下,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站在同一行列,其人均收入过去十年能达到平均每年5.6%的增长,远远超过世界平均0.9%的增幅;其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可以超过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其人均外汇储备能位居世界第二位;其国际竞争力和金融市场发展等诸多方面能占据世界经济中的有利位置,其决定性的因素,就是靠了内地经济强有力的支撑。如果站在国际市场的角度看,香港市场基本上是内地经济一个敏感的反应区,其整体市场已经具有浓厚的“中国概念”。当内地经济快速发展时,香港经济发展也随之加快。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的实施,我们可以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明显趋势之中,相应地把握未来香港经济发展的大势。
香港经济将在繁荣和发展中实现过渡
香港是一个国际性的经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在过渡之年,香港经济的表现如何,会对香港社会的安定产生直接影响。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以前,西方国家的一些人曾预言,如果“九七”后香港不由英国人管理而由中国人管理,香港将出现灾难性的后果。香港经济将剧烈震荡,东方之珠可能从此暗淡下去。在这种论调的刻意渲染下,香港一度人心浮动,社会不安,楼市和股市大幅下调。然而,当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公诸于世,并在此指导下中英签署了联合声明之后,香港市场迅速稳定下来。香港即将完成过渡,我们看不到任何迹象显示过渡后的香港经济和社会会出现“剧烈震荡”和“灾难”。相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香港市场的全面繁荣、兴旺和发展。
从目前香港经济的走势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看,可以预见,香港经济1997年的表现将明显好于1996年。本地生产总值增幅可望达到甚至超过5%以上。
第一,内地经济发展对香港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在加大。经过前几年的宏观调控,内地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胀被有效地控制在预期的目标范围内,实现了“软着陆”,为“九五”期间及其后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尤其在1997年,我国将经历香港回归的重要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些都将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振奋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精神。从大局看,在199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十分有利。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整体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香港经济以内地为依托,必然可以从内地经济的发展中大大受益。
从金融和投资方面看,随着内地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的发展,两地在金融和投资方面的联系会进一步扩大和加强。有分析认为,“九五”期间,内地企业资产重组及技术改造所需资金将高达2500亿美元;内地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在“九五”期间,每年将吸引2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这样庞大的市场,可为香港金融界和投资界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有利的发展机会。此外,内地国有企业和驻港中资企业在港已有80多家上市公司,1997年还会继续增加。香港其他上市公司也平均有超过一成的业务在内地。内地经营和盈利条件的不断改善,将有力地推动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
从贸易和航运方面看,市场估计,1996年内地出台的进出口贸易调整措施已基本为市场和企业所消化和适应,其中一些调整措施已经对贸易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加上内地从1996年12月1日起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1997年内地对港和经港贸易会有较大的回升,可以直接推动香港贸易和航运的发展。
第二,香港经济内部因素更趋活跃。根据目前的趋势,今年香港内部消费和投资都将继续看好。具体表现如下∶
——房地产市场活跃。1996年下半年以来,香港房地产市场买卖活跃,同80年代初期、末期的大量抛售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们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信心。但如果楼价升得过快、过猛,尤其是“炒风”得不到遏制,会影响未来经济的平稳发展。目前特区政府候任班子已着手研究有关改革,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股市交投热烈。1996年香港股市屡创新高,年末恒生指数在13000点左右高位徘徊,今年初又冲破14000点。一般估计,目前推动香港股市攀升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随着内地经济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作为中国概念市场的香港股市,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虽然我们不能排除香港股市在未来会出现调整甚至一些波动,这也是正常的,但稳定上升的格局和势头不会逆转。由于内地经济的支持,香港企业特别是中资背景的红筹股的盈利表现一般却比海外企业吸引力大,加上香港股市流动性较好等因素的作用,今年整个香港股市的基调将是向上的。
——私人消费活跃。1997年,香港各界庆祝回归的各种活动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等几个大型国际会议在港召开。香港旅游业将空前兴旺,估计全年到港游客至少有15%的增幅,旅游收益可望突破1000亿港币大关。加上楼市、股市上升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可充分地刺激香港的私人消费。
——内部投资继续扩大。香港新机场工程进入设备进口和安装高峰期,相信其后的铁路优先发展计划、公路和码头发展项目,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新机场工程结束后的基建工程投资规模。随着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活跃,私人建造工程也将趋于积极。
第三,国际经济环境对香港经济发展仍然有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199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达3.8%,1997年将达4.1%。世界经济正处在1988年以来最景气的时期。香港是一个具有广泛国际经济联系和交往的地区,必然可以从国际经济发展中获益。大致上看,由于美国经济近几年明显好转,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经济也相继走出低谷,估计1997年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将明显增加,有利于香港工业、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再看香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根据亚洲发展银行的预测,在2001年以前,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仍是全世界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贸易、投资活动将持续活跃。香港作为这个地区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处在这个经济高速增长带中,必然会相应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综上所述,香港经济之所以有昨日的发展、今日的成功,正如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的:“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同时,更是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实施密切相关的。有了内地的改革开放,才有祖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香港经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才有香港制造业资本大幅度的增值和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也才有海外资本在香港的聚集,以借道香港投资内地。有了“一国两制”,才有贯穿于国际因素、内地因素和香港内部因素的积极的信心因素,才有来自海内外的积极投资,也才有香港经济的平稳过渡和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是未来香港经济繁荣的基础和保证
最近,有关机构的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的被访者表示对未来香港的繁荣具有信心,这是此类调查的信心指数在1996年大幅攀升后的进一步攀升。事实表明,所谓香港“九七”信心问题,并不是过去港英及一部分人所歪曲和渲染的“负面影响”,而是全面的、积极的正面影响。香港社会以及国际投资者对香港未来的信心,就是对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施的信心。“一国两制”体现了邓小平同志伟大的思想和博大的胸怀,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结晶,是高度原则性和高度灵活性的统一。从去年香港特区筹委会的成立到特区行政长官和特区临时立法会的产生,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构想正逐步落实、深入人心。未来香港特区的轮廓已日益明朗。在这个大趋势、大背景下,香港同胞和国际投资者对香港经济的前景普遍看好,对未来香港的信心更加增强,一些过去持观望态度的海内外投资者已开始或准备在“九七”前后进入香港市场,争取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分享由“九七”回归这个历史性机遇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完全可以说,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施为未来香港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首先,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一百多年两地分隔的局面,消除了各种人为的隔阂和障碍。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香港与内地经济的联系、协调和合作必然会加强。两地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将在互利互补的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利用。
其次,回归之后,香港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是一个国际市场已经熟悉的开放的自由港经济。香港将维持现有的经济运行机制,将拥有独立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继续保持其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信息中心地位。可以进一步发展其广泛的国际经济联系,灵活自如地进行经济政策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贸易、投资和金融格局,适应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充分地发挥香港的优势。对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已从法律上提供了充分而有力的保障。
可以肯定,在“一国两制”前提下,今年7月1日以后,香港不仅具备过渡前已形成的投资环境,还将具备更优越、更有利的盈利条件。香港仍是全世界投资回报最高的地区之一,企业发展机会较多,市场比较规范,法律比较健全,投资比较安全。因此,不论是香港资本还是海外资本,要实现增值的目的,香港确是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深信不疑。据香港英国商会的调查显示,99%的受访公司表示未来会继续在香港发展,1996年不仅没有英资公司撤走,反而有约20间英国公司来港设立了分支机构。全年海外资本来港注册公司总数超过300家,较1995年同期增加约7%,香港向海外移居的人数也在下降,而回流人数却大幅增加。最新统计表明,香港移民回流比例已超过了60%。
总之,香港经济的平稳过渡已成定局。虽然今后香港经济发展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有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落实“一国两制”的决心和相应的决策、方针,有日益强大的祖国作坚强后盾,有600万香港同胞的勤劳和智慧,未来香港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兴旺。
在这举国期盼“一国两制”付诸实现的时刻,身在日益繁荣的香港,我们更加怀念“一国两制”的创造者、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小平同志虽然在香港回归的前夕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了伟大的思想、崇高的风范和坚实的作风,这是我们无尽的宝贵财富。虽然小平同志未能实现他在“九七”后到香港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但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植根于香港,将在未来香港特区的实践中维系长久的兴旺与繁荣。(附图片)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扩建工程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将如期于6月完成。届时,政权的移交仪式将在这里举行。              
   新华社记者 张瑞琪摄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磨铸利剑壮国威
——海军驻四二七厂军代表为驻港部队监造优质舰艇纪事
陈万军蔡永华龚承泽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后,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将有一支海军舰艇部队,这支部队各型舰艇中,最为令人瞩目的是新型导弹护卫艇,它们是驻香港部队最为精良的装备。建造这种新型主战舰艇,又是我国科研、军工技术人员和军事代表同心协力拼搏攻关的出色成果。
组建“国家队”建造国优艇
为研制建造国产化程度高、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导弹护卫艇装备驻香港部队,海军装备部门决定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择优招标。
海军驻427厂的军事代表们,积极促成工厂参加投标,得到工厂响应。工厂与708、716研究所组成投标联合体参加应标。为使研制的新型舰艇先进、可靠、顶用,军事代表们深入到上百个工厂、研究所、院校,搜集资料,向专家咨询,开展先进性与可靠性的论证,为设计部门提供依据。军代表、高级工程师吴克勤为提高新型战艇的攻击能力,先后10多次来到某研究院,白天向专家请教,晚上在灯下计算验证,连续一个月每天工作达18个小时,拿出了1万多组技术数据。提出了增加新型战艇携载导弹数量的方案,使新型战艇的导弹攻防能力提高30%。
有20年装备研制监造经验的军代表于长宽、吴喜振、陈伟衡、陈金泰、陈世杰、吴克勤被称为军代表室的“六大技术金刚”,分别负责新型战艇研制的各大系统,他们应用搜集、掌握的最新技术信息,向设计部门提供了100多份涉及新型战艇先进性能指标的可行性资料。
“组建‘国家队’,建造国优艇!”军代表们随即奔赴全国20多个省市的有关厂、所、院校,请来100多名装备专家学者,组成“国家队”,发动攻坚战。
专家组提出新型战艇要采用隐身设计,但设计部门认为对艇上上层建筑布置有困难,建造的难度也大。军代表就与“国家队”队员一起画出草图,进行有关数据的计算,对有关设备布置进行调整,解决了设计上遇到的难题,从而使国际上先进的隐身技术首次在我国舰艇上得到应用。
为实现战艇的快速性能,军代表吴喜振与设计人员制作出6个不同尺度的舰艇模型,来到我国最大的水池试验基地,进行了上百次各种性能试验,获得了珍贵可靠的试验数据。
经过15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战艇的国产化程度达90%以上,技术性能相当于国际80年代末先进水平。
两代大学生攻关造“精艇”
交付驻香港部队的新型战艇,有70%的新研制项目,技术难度高,风险性也太大。为实现建造“精艇”的目标,军代表室的两代大学生和军工技术人员一起,攀技术高峰,闯学科禁区,搬掉了研制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拦路虎”。
在最初设计中,艇的某装备系统的控制方式是半自动的。1965年从哈军工毕业的军代表陈金泰在审查方案时提出:“必须使新型战艇实现自动化。”
陈金泰与吴克勤、吴喜振等几位老大学生一起,四次入川,五进上海,与火控专家探讨实施方案。经过近半年的奔波忙碌,他们和716研究所的专家一道,终于将我国自动控制系统的先进技术引用到新型战艇的研制中,首次实现了“集中指挥,综合控制”的高度自动化。在试验中,陈金泰总是坚守在现场,尽管鼻腔经常流血不止,但他顾不上到医院检查,直到试验结束。
1992年春天,第一艘新型导弹护卫艇进行武器射击试验,自动化的系统引导火炮射击一次成功。当人们把这一喜讯告诉因鼻咽癌晚期而处于弥留之际的陈金泰时,他静静地闭上了双眼,带着实现夙愿的满足,含笑而去,年仅48岁。
一批80年代和9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发扬老一代大学生的拼搏奉献精神,也为驻香港部队监造精良装备施展着聪明才智。
陈奇是他们当中的一位突出代表。这位1990年从海军工程学院毕业的研究生,来到代表室报到的第一天,代表室领导就把新型战艇动力系统研制监造的重担交给了他。
在首艇动力系统的轴系施工过程中,车间预装遇到了难题。
连续四次试验,均以材料强度不够而告失败。
负责这一攻关项目的陈奇,更是吃不下,睡不香。最后,经过45天苦战,陈奇和同事们,才借用桥梁预应力结构理论,成功地解决了主机的安装难题。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军用舰艇轴系液压连轴节装置的空白,综合性能比国外同类产品高10%。
在为驻香港部队监造的这批新型战艇中,20多名大学生军代表,攻克了1000多项难关,成功地将30多项技术成果应用于新型战艇上。
“雄关”如铁“万夫”难开
为保证驻香港部队舰艇的研制质量,军代表们对每一颗铆钉,每一道焊缝,每一块钢板,每一个开关,每一台设备,都做到严查细测,像警惕的哨兵,把守在每一道研制生产岗位上,组成了一道坚硬如铁的“雄关”,挡住了一个个影响战艇质量的隐患。
老军代表陈伟衡曾参与过100多艘军队舰船的监造。这一次,他被任命为船体监造组组长,为减少技术风险,保证一次成功,陈伟衡动员全厂技术力量,在样台上按1∶1的比例预先“放样”,用计算机进行精确控制,对上百条直线、曲线、弧度进行精确测量。一艘艇上有几十万个铆钉,他从头至尾,从里到外,逐一检查;并要求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不论对方是谁,质量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一次新艇试航中,军代表陈奇发现轴系轴承温度偏高,连续两天跟踪检测,高温现象仍未消除。拆机检查,发现轴瓦光洁度达不到标准。陈奇要求更换轴瓦,工厂有关部门则认为温度并未超过指标规定的最大范围,可以不更换,张洪宣就是不点头,直到厂方更换了轴瓦,并按张洪宣总代表的意见将另外几艘艇的轴瓦全部更换。
在监造驻香港部队多艘新型导弹护卫艇的3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军代表们坚守在施工、试验现场,把住了2000多项质量关,和工厂技术人员一起创造了10多项军船监造史上的最好成绩。
他们首次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使数千台设备安装差错率为零;
他们通过瞄准天空的星星,把火炮的安装误差降到最低点,使火炮系统的射击精度提高3倍;
他们借助卫星测量手段,精确验证了战艇的航速。
…………
金秋10月,驻港部队舰艇大队新型导弹护卫艇参加海军举行的诸兵种合成演习。担任编队指挥艇的新型导弹护卫艇在海上破浪疾驶,按照命令准确击中了数海里以外的海上目标。
消息传到广州,军代表们也舒心地笑了。(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银行多过米铺
万红强
人们说,到香港没到港岛中环就不算到过香港,因为这里集中了香港最出名的建筑物和金融机构,是“亚洲的华尔街”。如钻石般熠熠生辉的中银大厦、宫殿般的汇丰银行大厦,以及亚太金融大厦和中环街道两旁耸立的座座高楼,无一例外地向人们展示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辉煌。
“银行多过米铺”是市民们对香港发展状况的生动描述。香港银行遍布,银行业不仅渗及所有经济领域,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香港金融网点的密度堪称世界之最,共有网点近9000家,平均每0.12平方公里或140户居民就有一个网点。香港的银行广泛采用新技术,力求为民众提供“随时、随地、随意”的服务。市民生活小到交水电、电话和有线电视费、购物、赌马等,大到买房、买汽车、办婚事等,都离不开银行。
金融业近20年来发展成为香港的龙头产业,形成了以金融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占最大比重的多元化经济结构。目前,服务业收益已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80%以上,聘用劳力超过雇员总数的78%。金融业的崛起促进并稳固了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信息中心地位,使香港在亚太乃至世界经济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香港地处连接欧、美洲的最有利时区,香港的交易市场在与纽约、伦敦交易市场此起彼落之中,实现了全球24小时金融交易。此外,良好的、长达百年的金融业基础,自由公平的金融政策与环境,健全的法律和金融架构,高效率的交通及通信网络,拥有15万高水平的金融人才,以及长期比较安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均使香港得以成为亚洲第一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的特色是明显的。它没有外汇管制,资金自由流动,货币自由兑换。任何获准开业的外国银行都可从事任何境内外业务,金融活动高度国际化;金融市场门类齐全,存、放款、证券投资、汇兑、保险、信托、黄金、期货、财务咨询等业务均十分活跃。港币稳定并可国际兑换。没有中央银行,由港府和商业银行共同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金融监管健全有效等。宽松的经营环境是香港银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原因之一。
香港近20年来又恰遇祖国内地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同时成为内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外资进入中国的门户。据统计,内地吸引的外资有60%是通过香港,融资有近70%是在香港完成的。得益于此,香港银行业的盈利已连续多年维持在30%左右,利润水平居全球前列。在“中国因素”强有力的支持下,近10年来,香港金融市场保持了充沛的活力。目前,香港已有持牌银行185家,有限制持牌银行63家,接受存款公司131家,世界前1000家大银行有半数在香港设立了代表处,世界100家最大的银行有85家在港建立了分支机构。香港已成为世界上外资银行最集中的国际银行中心,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七位,人均外汇储备居第二位;外汇成交总额为全球第五位;黄金市场规模居全球第四位;股市市值居全球第八位。
展望未来,行家们纷纷表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会进一步得到加强。“九七”后香港继续保持现行金融政策已有基本法作了明确的保证,下个世纪,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香港银行业躬逢盛世,前途远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