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无污染也是优势
陈西华
报载:江苏省铜山县汉王乡菜农到徐州城里卖菜,都带着身份证。身份证一亮,市民知道是汉王乡的菜,就会放心大胆地买。原来汉王乡是全国有名的生态平衡乡,蔬菜无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追求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市民,当然喜欢!
由此消息,联想到我们的另一些乡镇:原本山明水秀环境优美,但由于急功近利,盲目上一些高污染的小造纸厂、小化工厂等,以致造成水源污染环境恶化,既祸及别人也害了自己。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民种地全靠化肥,再加上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仅加大了生产成本,加快了土壤退化,也造成上市的农产品品质下降。所以现在一些市民专要买虫眼菜,也就不足为怪了!
时下,一些地方和村镇一说要脱贫致富发展经济,好像只有多建工厂、多上项目。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其实,无污染也是优势,也能出效益。况且它还包含着造福子孙的巨大社会效益。但愿大家都来学学汉王乡,好好利用自身的优势,增强环保意识,农作物种植、特别是蔬菜水果种植,多施农家肥,减少化肥施用量,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还怕卖不出好价钱?!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风帆正起
——我国水产品加工形势评述
本报记者高云才
到目前为止,渔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大农业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产业之一。1996年,我国水产品总量达到2800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20.5公斤。水产品加工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课题。
加工初步形成规模
统计表明,“八五”期间是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水产品加工的基础设施就是冷库建设。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一个以冷库为主要依托的多样化水产品加工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国水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778家,水产品加工能力达到614万吨/年,速冻能力超过7万吨/日,冷藏能力达到104万吨/次,水产品加工产量达到415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32%,水产品加工总产值达312亿元。水产品加工业的进步,不但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使企业和渔民增加了收入,而且,对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渔业产业规模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
加工技术有了新的提高
水产品加工技术是衡量水产品加工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提高水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之所在。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积极组织研究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技术,并通过组织来料加工,引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准,带动了技术进步。不少企业在管理、技术装备和产品开发方面,已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1996年10月在青岛举行的国际渔业博览会上,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引进的烤鳗、鱼糜、平板冻结、单体冻结、制冰等技术,通过不断消化吸收正逐渐走向成熟。渔业全行业形成以鱼糜、鱼片为主的冷冻食品生产线60余条,烤鳗生产线50余条,紫菜加工生产线170多条,干制品生产线170多条。
加工品向多样化发展
在市场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水产品加工品种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过去以单一的盐干鱼、大冻块产品为主,正转向多层次、多品种、方便化的小包装冻品、制品和调理食品为主。
许多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已由加工冻鱼为主的粗加工转向多品种的精细加工和综合利用,使水产品实现较大幅度的增值。浙江省舟山渔业公司、大连海洋渔业集团以鱿鱼为原料生产10多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产值成倍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便的冷冻调理食品逐渐成为水产品加工发展的潮流。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超级市场,货架上摆满了各种鱼丸、鱼糕、鱼排、鱼片、海带菜等水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一些水产品加工企业已逐步发展成为以水产品加工业为主、多门类的综合性大型水产企业集团。广东的金曼集团,迅速成长为一个集养殖、加工、科贸于一体的大型水产企业,成为一家拥有资产达6亿元的渔业企业,1995年创利税1.5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江苏省形成了一批以紫菜为龙头的渔工贸一体化骨干企业。
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迅速增长。据统计,1995年,全国共出口水产加工品67万吨,出口额达30亿美元。
推动水产发展的跨世纪课题
虽然我国的水产加工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我国水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还不高。
一是加工水平与生产水平不相适应。水产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较低,特别是淡水鱼及海水低值鱼的加工还处于较低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类产品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从生产到市场的冷链建设不完善、不配套,造成水产品腐烂变质和运销范围不大。三是市场的开拓与消费需求不适应。部分企业仍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对消费结构的变化不敏感,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另外,一些地方的行业管理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致劣质水产品还在市场占有一定的数量。
要进一步提高水产业全行业的素质,水产品加工是关键。业内人士在谈到水产发展时,对水产加工品的品牌寄予厚望。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几个在全国叫得响的水产名牌产品。
我国规划到“九五”末,全国水产品总量达到3200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元,创汇40亿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水产加工业是一个关键,而这个关键又必须紧紧结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省报传真

  ’96各省(市、区)农村经济十件大事
福建省
1.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成效显著,42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
2.粮食生产在重灾之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952万吨。
3.“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区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三明市召开。
4.抗御洪涝、台风灾害的加固扩建海堤及闽江洪水预警报体系等五大防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累计投资9.45亿元。
5.培育水产支柱见成效,人均占有量达88.69公斤,居全国第一。
6.竹业生产步伐加快,竹林总面积居全国首位。
7.地方电力走在全国前列,所有行政村通电;新增装机容量33万千瓦,居全国第一;水电技改规模列全国第一。
8.率先在全省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区”使用许可证、高额补偿及占补平衡制度,1500万亩基本农田连续两年实现占补平衡的预定目标。
9.农民人均收入达2492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是90年代增长最快的一年。
10.水产品、水果、食用菌、肉蛋奶四大类总量达786.29万吨,增长13.2%;人均占有蔬菜254.58公斤。(《福建日报》供稿)
上海市
1.农业成为投资热门产业,新增数百家农业企业;农业平均利润率提高到50%左右。
2.第三届全国农运会于10月12日至19日在沪举行。
3.动工建设1.5万亩“三高”粮田示范方,探索高产经验,市郊农业生产出现“精品”效应。
4.宝山蔬菜园艺场从以色列、荷兰引进最先进的温室设备,15公顷现代化温室建成投产。
5.农业系统领导干部与郊区近百个贫困村和2696家贫困户对口挂钩,帮困解难实行责任制。
6.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秋粮登场,国有粮店、农业局、农工商(集团)公司和个体米贩参与新米经营。
7.市农工商(集团)总公司利用双休日开展为期两个月万人参加的市场大调查。
8.上海肉类商品批发市场成为全国肉类商品信息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9.区县联合,农商联手,产销双向延伸,在全国首创蔬菜超市。
10.解决“吃奶难”,日供牛奶110万瓶。(《解放日报》供稿)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浙江建设首批“五自”水库
本报讯最近,浙江省政府批准:义乌市的八都、岱山县的平地、玉环县的里墩水库为首批按“五自”办法兴办的水库工程。
去年,浙江省政府为缓解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紧缺的矛盾,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水库建设步伐,决定在全省推行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收费、自行还贷、自行管理的“五自”办法建设水库。
据了解,列入省“五自”水库工程的项目,要确定项目业主,采取股份(合作)形式兴办,项目法人必须有占工程总投资30%以上的资本金,市、县政府要建立“五自”水库工程专项资金,要有当地物价、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水价、电价文件。(王磊)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发财成才
要论养牛头数,山东省无棣县大杨乡于家村于清波家算不上养殖大户,他家多时养7头,少时养4头。但值得一提的是,于清波一家人养中学,学中养,儿子成了“杰出青年”,两个女儿成了兽医。
1988年,于清波和职业高中刚毕业的儿子于树军,在自家养的4头牛身上植了牛黄,牛的生育、使役不受影响,卖牛黄挣了不少钱。于树军因此一举成名,1991年当选滨州地区“十大杰出青年”,1992年他又跻身滨州地区“十大科技明星”之列。
于清波通过养牛,积累了一套牛病防治经验,成了一名“土兽医”。村里人的牲畜生了病常找他看,他便办起了兽医站。于清波还把技术传给两个女儿,现在女儿于树芬、于树銮不仅能独当一面,并且通过自学,医术超过了父亲。
于清波养牛不仅发了财,还培养了人才。(李政振福)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植树养老
“生儿育女防备老”,这在过去被看作唯一的养老方式。如今安徽省亳州市牛集农民却有了新说法,这就是植树养老。
牛集农民自古就有喜爱植树的良好习惯,近年来,随着农业热的迅速升温,他们对植树造林有了更新的认识,植树不仅利国利民、造福子孙,而且还是养老的明智选择。于是一批头脑灵、有远见的农民在全镇率先发出“少抽烟,少喝酒,多栽树,营造‘绿色银行’的倡议”。
他们投资方式不一,既有单家独户的自主造林,又有以村组为单位统一连片开发。在村边地头、房前屋后、沟河岸边处处可见他们植树身影。王楼村农民王玉彬无儿无女,一下投资近千元,栽下了200棵养老树,他高兴地说:“没有孩子多栽树,养老照样有保证。”据了解,目前,全镇栽各类养老树1.2万棵。
(乔子亮)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东明科技成果“嫁接”农业
本报讯山东省东明县加大力度把科技成果“嫁接”到农业上,使一批起点高、效益好的科技成果在当地开花结果。
东明县先后建成低酚棉、早熟西瓜、优质苹果、鲁西黄牛、小尾寒羊等10大科技成果试验示范生产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新增产值5.2亿元,创利税4210余万元。 (张佩银李红民马国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阳信乡乡建起“庄稼医院”
本报讯山东阳信县乡乡建起“庄稼医院”,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庄稼医院”设有测土、测药、化验等先进仪器,配备了技高艺精的“庄稼医师”。庄稼有病,可直接找“大夫”把脉、会诊、开方。哪里有“急病号”,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不仅如此,“庄稼医师”还每逢大集设点搞咨询服务,免费发放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明白纸”。(崔宝坤)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湖南又有一市四县过吨粮
本报讯湖南省吨粮办公室传出喜讯:1996年武冈、韶山、湘潭、长沙四县(市)和湘潭地级市分别实现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至此,全省共有两地市、21县的1260多万亩双季稻田亩产过吨粮。1月底,湖南省在长沙举行了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鉴定会,这次通过鉴定的吨粮地、县,都经过了省吨粮办组织专家现场考察测产,统计部门逐级审核上报,到会农业专家审定。据介绍,湖南省的吨粮田建设历经10多年,其数量之多和效益之高在全国名列前茅。
(杨善清)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强农必先治水
——宁夏坚持不懈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纪实
夏会宁
近3年多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先发展水利
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看,宁夏全区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大块。北部的引黄灌区是我国大型自流灌区之一,也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是十年九旱的贫困地区。1993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开展了6次大型的调查研究活动。调查表明,干旱缺水是制约宁夏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基于对区情的认识,自治区提出了强农必先治水的思路。
199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充分利用“三水”(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大力建设“三田”(水浇地、水平梯田、沟坝地),力争实现人均3亩的目标。1994年提出全区动员、全民参战,打一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战,自治区决定集中财力建设10项重点水利工程。1995年提出“深淘井,多打窖,节水灌”这一发展节水农业的方针。1996年又争取国家支持,开工建设迄今为止全区最大的水利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尽管每年的提法各有侧重,但优先发展水利的战略没有改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决心没有动摇。
在组织领导上,宁夏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当作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带头上阵,现场办公。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建立责任制。
1995年,宁夏出台了有关政策,明确规定集体和个人兴办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实行“谁修建、谁管理、谁受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机井、小流域和“四荒地”的经营使用权,可以拍卖、租赁或有偿转让。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小农场、小林场、小果园、小牧场。对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开发——拍卖——再开发的机制。
全区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1996年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达3.1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财政资金1.18亿元,占整个支农资金的40%;“三西”资金、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资金也把水利作为重点予以倾斜;银行直接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贷款也比上年增长了70%,明显高于其他贷款的增幅。
走出农田水利建设新路
大、中、小型工程结合。在配套完善固海、同心扬水工程的基础上,宁夏集中资金建设了盐环定扬黄工程,初步形成了防洪、灌溉、排水、水土保持、人畜饮水等水利工程体系。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2处,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630万亩,人均水浇地1.3亩。但是,大型水利工程受财力限制,不可能上得很多。1995年以来,全区南部山区8县掀起了打井打窖热潮。两年来,自治区筹集了3000多万元资金集中用于扶持群众打井打窖,发展节水微灌面积20多万亩,实施窖水节灌种植的地膜玉米平均亩产超过了400公斤。
开源与节流结合。一手抓新水源工程的建设,一手抓节水措施的推广。在建成盐环定扬黄工程、实施“百井扶贫工程”和“特别找水计划”,发展灌溉面积的同时,自治区因地制宜地推行膜上膜下灌溉、滴灌、渗灌、注射灌溉、点灌等节水灌溉方法。到去年年底,全区发展各种类型的节水灌溉面积290万亩,每年可节水3.2亿立方米。
治水与改土结合。宁夏引黄灌区有近1/3的耕地是中低产田,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几年来,引黄灌区集中资金、物资和技术,改良土壤,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中低产田133万亩,开垦宜农荒地57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亿公斤。南部山区大规模地开展了基本农田建设,每年新增合格旱作基本农田27万亩,由“八五”初期的176万亩增加到现在的340万亩,人均基本农田2.2亩。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以闸沟打坝为骨干、小流域治理为单元、河道整治为主线,在山上或封山育林,或种草种灌,发展径流林业;在缓坡兴修梯田,变“三跑田”为“三保田”;在沟道、河道修堤闸坝,拦洪蓄水,拦沙淤地,形成从坡顶到坡脚、从沟头到沟口、从上游到下游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防护体系。一些地区的小流域治理已由蓄水保土的自然单元变成蓄水生财的经济自然单元。
常年大干与突击会战结合。一方面调动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同时作好规划,爱惜民力,让群众远有奔头,近能受益。在坚持常年大干的同时,自治区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在每年冬春和秋季组织两次大规模的突击会战,集中修复水毁工程,清淤疏浚沟渠,改造配套水利设施。目前,全区大部分乡村已建起了机耕队、水利施工队和抗旱服务队,有3000多台机器投入会战工程,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1996年,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宁夏粮食产量达到25.8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6.9%,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区人均占有粮食达到500公斤,由过去每年调入2.5亿公斤变为调出2.5亿公斤;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15元,有50多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节地:潜力就在脚下

  改革盖房的旧俗,能省出很多耕地。安徽省霍邱县洪集镇拆旧村、建新村,整宅还田,三年造出四千多亩耕地。他们的经验是——
治治“小摊摊”
王民忠
在安徽六安地区霍邱县,洪集镇是一个比较富裕的乡镇。过去这里农民建房无规划,形成了一户一片宅基,甚至外加一条圩沟和一座小竹园,铺成个“小摊摊”。最大的一户宅基,竟占去3.6亩地。
洪集镇22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居委会,10030户,39884人,总共占地9445亩。村居加上圩沟、竹园等,大量良田硬是被“小摊摊”挤占掉了。
洪集人富了,洪集人想盖房。可这房还能像原来那么盖吗?
洪集镇党委、镇政府反复研究,思前虑后,觉得该改改盖房的路子了。新路子就是重新规划村庄,努力增加耕地面积。
他们首先调整了村庄布局,把过去的一庄几户合并成现在的一个庄必须50户以上,并对23个行政村制定了实施方案。
在规划和方案实施中,镇土管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把关,逐村勘测,逐户丈量定位,尽可能把新村集中建在荒岗或老宅基地上,既建得整齐美观,又能腾出大片土地。
新村建成后,老宅基必须整治还田。镇与各村签订了责任状。
几年来,洪集镇不断增加投入,开展大面积的整治工作。仅1994年和1995年两个冬季,全镇就调集劳力1000多人,投入资金30多万元,集中对牌坊、大桥、任店、尚善4个村进行老宅基还田和小区治理。
位于霍姚路西的尚善村,治理前,全村2000人口分散居住在128个自然小庄,老宅基占地1200多亩,不仅挤占了大量良田,而且农民住房多为土墙草房,交通、用水也很不方便。耕地被零乱的老宅基隔开,难以成片,还造成大量的“鸡窝田”、“牲口田”,大大降低了土地利用率。经过整治,尚善村全部居民点规划到9个居民区,宅地由过去的1200多亩减到现在的80亩,仅此一项就还耕土地1120亩。
洪集镇全镇通过重新规划村庄,3年来把零星分散的4688个自然村庄改造成197个新村,并村的同时,逐年对老宅基整治还田,全镇已还耕土地4073亩,每年可因此增产粮食200多万公斤,增加收入300多万元。
如今的洪集镇,村庄规划实现了农田林网化,耕作机械化,配套现代化。一幢幢新颖别致、美观实用的楼房拔地而起,6000多户农民已喜迁新居。
  编后
我国农村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状态。一户农家,有房有院有猪圈有鸡窝,有的还有塘有果有竹园,这本是需要的,但很多这样的“小摊摊”浪费土地惊人。一方面我们土地资源紧缺,一方面又摆着许多浪费土地的“小摊摊”,这怎能合理用地!
洪集镇先富了,就有条件治“小摊摊”。农民一富,先想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正好治理一下“小摊摊”。当然,治“小摊摊”要讲条件,讲政策,讲科学,不能不顾农民意愿,乱来一气。
说开去,城里也有不少“小而全”的“小摊摊”,甚至形大实小的“大而全”的“小摊摊”。圈个大院,自成一体,闲着不少地,也属当治之列的“小摊摊”。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开春以来,江西省上高县农机局组织30余名维修人员下到197个村,帮助农民义务修理农机,至3月1日止,已修好农机700余台(件)。图为维修人员在该县锦江乡锦河村为农民修理耕整机。
朱建安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3月中旬以来,湖北省老河口市举办了10万农民听实用农业科技知识讲座活动,图为电视科技讲座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农民。      
李海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