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陈锦华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情况刘仲藜报告预算情况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陈锦华向大会作了《关于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财政部部长刘仲藜作了《关于199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陈锦华在报告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时说,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比较好地实现了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做到了为“九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他从几个方面说明了过去一年的主要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取得显著成效;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国家重点建设得到加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形势保持平稳;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各项配套改革继续深化;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利用外资进一步扩大;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陈锦华说,以上成绩的取得,是三年多来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成果,为1997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好的形势下,一定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主要是:在经济总量平衡状况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问题相当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农业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水利建设滞后,设施老化失修,抗灾能力薄弱,有些城市防洪能力不强。中央财政赤字较大。物价涨幅回落的基础还不很稳固。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好,停产、半停产企业和下岗待业人员增多,一些亏损企业的职工生活困难,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他说,这些问题,反映出体制改革必须继续深化,宏观调控必须继续改善,特别是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引导更需进一步加强。
陈锦华说,1997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中央对经济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落实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降低物价上涨幅度,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据这一要求,陈锦华在报告中提出了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宏观调控目标:经济增长率8%;全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幅度6%;固定资产投资率32%;财政赤字压缩40亿元;进出口总额3100亿美元,进口与出口大体平衡;货币发行1200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11.44‰;城镇登记失业率3%左右。
陈锦华说,按照上述目标,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保持工业适度增长;保持适度投资规模,大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价格调控监管,降低物价上涨幅度;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减少财政赤字,继续保持金融稳定;努力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加快实施再就业工程。
陈锦华指出,实现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持和发展“九五”开局的良好势头,关键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以增量带动和促进存量调整,努力解决经济生活中“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问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体制环境。
刘仲藜在报告199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时说,去年,财政金融形势平稳,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增加较多,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初步统计,全国财政收入7366.61亿元,完成预算的107.2%,比上年增加1124.41亿元,增长18%;全国财政支出7914.38亿元,完成预算的105.7%,比上年增加1090.66亿元,增长16%。收入与支出相抵,支出大于收入547.77亿元。
根据《预算法》的要求,刘仲藜向会议报告了1996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中央财政总收入4252.26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中央财政总支出4862.26亿元,完成预算的101.4%。收支相抵,赤字610亿元,比预算确定的数额减少4.42亿元。
刘仲藜说,总的看,1996年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抑制了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的势头。财政支出总量有所控制,支出结构有所调整,支出增幅低于收入增幅两个百分点,中央财政达到了年初压缩赤字的目标,地方财政保持一定的结余。这一结果表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
刘仲藜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存在的现实困难和潜在风险:中央财政赤字仍然偏大,完成“九五”计划规定的压缩财政赤字的目标非常艰巨;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偏高;税收流失仍然严重,随意减免税以及偷税、骗税、抗税、欠税等现象还时有发生;支出约束不严,增长较快,铺张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国家掌握的有限财力与各项建设和事业发展需要之间仍有很大差距;财政秩序混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越权设立基金、乱收费的现象还很普遍,预算外收费侵蚀税基也比较严重,国家财力分散的势头还未得到扭转,收入分配关系还没有理顺。
刘仲藜说,今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面强化税收征管,使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坚持量入为出,控制支出总量,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需要,反对铺张浪费,使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低于收入的增长幅度;进一步压缩财政赤字,控制债务规模;大力整顿财经秩序,继续深化财税改革。
刘仲藜说,199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汇总情况是:全国财政收入安排8397.94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4%,与国民经济保持了同步增长。全国财政支出8967.94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3.3%。全国财政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570亿元。
刘仲藜在报告中还提出了实现今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要做好的几方面的工作:牢牢把握大局,推动两个转变,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加强收入征管,继续保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势头;建立严格的预算约束机制,遏制财政支出过快增长的势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过“紧日子”;继续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税立法,为逐步振兴国家财政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规范和整顿财经秩序,加强财政监督。
今天的大会由大会执行主席田纪云主持。大会执行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王朝文、叶公琦、刘夫生、阮崇武、张克辉、张健民、孟富林、柳随年、阎海旺、程维高、霍英东在大会主席台前排就座。(附图片)
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大会上,与会者认真听取大会报告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第2版(要闻)
专栏:两会纪实

  开“两会”议两个转变
——代表、委员关注点述评之三
本报记者何加正王彦田
去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
又是春风送暖。两会代表、委员聚会北京,回顾一年多的实践,思前想后,他们纷纷掂量着“关键所在”这四个字的分量。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层层推进,节节提高。如今,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刻,闯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推进两个根本转变的重大意义也在于此
1996年,作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实现了两大令世人瞩目的目标:一是宏观调控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软着陆”;二是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这是两个本来很难统一在一起、很难同时实现的目标。谈到这一点,代表、委员们情绪振奋,都认为,这与推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分不开。
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介绍,去年初,贵州在制定“九五”发展规划时,提出了开放带动、科教兴黔、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就是在充分考虑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基础上提出的。去年,贵州在遭受特大涝灾情况下,由于农业推广科学技术,注重高产、优质、高效,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亿公斤大关,工业生产和财政收入也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人大代表、辽宁省长闻世震提出,辽宁把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一年多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技术改造,强化企业管理,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出现转机,出现一些亮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部门、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在深深思考:李鹏总理提出的“关键所在”这四个字,深刻含义到底在哪里?代表、委员们说,首先必须明了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关口?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盛华仁代表举例说,我国盈利水平较好的石油化工行业,去年国内国外原油提价,化纤产品价格下跌,一年增支减收因素的总额,已相当于石化总公司一年的盈利总额。与此同时,国外大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同国内企业展开强劲的竞争。他们凭借资金、技术、管理的优势,与我们争夺市场,争夺客户,在润滑油、液化气、洗涤剂原料以及化纤、塑料橡胶等产品上表现得尤为激烈。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形势。
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到了一个不进则退,不上则下的十字路口。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认为,两个根本转变的落脚点在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国有企业能否适应新的市场机制,能否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已经到了一个生死关头。现在,企业出现了优劣分化加快趋势,就是证明。国有企业的前途和希望系在两个根本转变上。
江苏代表说,江苏经济有今天,很大程度靠乡镇企业。过去凭灵活的机制,乡镇企业在市场上见缝就钻,而今天市场空隙已经很小很小,很难再靠过去的路子发展了。来自浙江乡镇企业的徐灿根代表认为,目前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不多,大多数企业产品低水平重复。乡镇企业要上新台阶,最紧迫的问题是经济运行质量如何提高。如果看不到实现两个转变至关重要和紧迫,不仅自身上不去,还会拖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后腿。
十八年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奇迹般的成绩。但是,冷静地看,要攀上一个新的制高点,我国经济也到了一个紧要关口。“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结构,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经营管理落后,忽视市场营销,没有真正面对市场组织生产等等。向前,就必须跨越和解决这些问题;止步,则意味着自毙;而这跨越,就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冯梯云说得精彩: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必须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粗放地发展不是硬道理,讲效益、讲质量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推进两个根本转变,需要抓住关键和主要矛盾,重点突破,需要社
会配套改革跟上,需要转变观念
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确实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有的问题是旧体制形成的,有的是转变过程中产生的,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因此,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突破。目前的着力点是什么?代表、委员们认为,一是要以加快体制改革和转变促经营方式转变;二是抓结构调整。
代表们普遍认为,两个根本转变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在一定时期内有其主导方面。目前增长方式转变迟缓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来自经济体制,因而加快体制改革就会有力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王郁昭委员直抒己见,他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至关重要的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职责分开,打破条块分割,实现统一市场。政府机构改革滞后,经济体制不转变,增长方式也转变不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无从谈起,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将是纸上谈兵。
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分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当务之急。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是“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这是最大的粗放经营。比如,我国有汽车整车厂家130多个,超过发达国家全部汽车厂的总和,但除一汽、二汽的中型卡车外,都远未达到经济规模。机械工业中,全能厂占80%。这种状况,降低了生产效率,加大了生产成本,妨碍了技术进步,造成产品质量差,档次低,无法抵御进口产品的冲击。
配套改革在加快两个根本转变中起着重要作用。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面临富余人员向哪里去的问题。如上海市,近两年,随着结构调整,有百万职工下岗,但由于再就业工程搞得好,80多万下岗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不少代表、委员在发言中谈到观念转变对推进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作用。王郁昭委员说,实现两个根本转变,首要的是转变思想观念,特别是领导层的思想观念。不要再宣扬那些盲目上数量、上项目的典型,不要再搞那些只讲数量不讲效益的评比和排名榜。另外,要改进干部政绩的考核办法。“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邯钢从转变观念入手,创造了全国闻名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管理经验。在谈到这点时,来自河北的刘汉章代表说:“转变观念,投入最少,见效最快。”
推进两个根本转变是一个痛苦的脱胎过程,需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需要敢闯敢干的改革精神,更需要开拓创新精神
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高屋建瓴的指导方针,它涉及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可以说,这种转变是一种脱胎的痛苦过程,每迈出一步,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山东代表杨绵绵讲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青岛海尔集团认为,市场环境出现困难时,好比来了寒流,你如果不作准备,一味抱怨天气,结果得了感冒,你不能工作了,没人为你承担损失。你准备充分,度过了寒流,就能在竞争中前进一步。同样的市场环境,有的企业上去了,有的企业停止不前,甚至垮下来,道理就在这里。
来自潍坊海洋化工集团的杜德富代表的亲身感受是,推进两个转变,离不开改革,没有一种敢闯敢干的改革精神,走集约经营之路就难以落到实处。潍坊海洋化工集团,是由一个国内规模最大的纯碱厂和一个规模列国内前列的大盐场联合而成的。要联合,就要打破行业分割。盐和碱本来分属上下游产品,从隔墙的邻居到拆墙成一家,实现了全国最大的盐碱联合,于是在集约经营上迈出了突破性的一大步。
在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中,创新精神尤为可贵。浙江省正在开展向镇海炼化学习的活动。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最大的工业企业。它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稳步发展壮大,成绩突出。它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万学远代表说,根本经验就是敢于创新。在国内计划原油紧张时,它第一个加工高价市场原油;在国内原油紧张时,它又第一批加工国际原油;它研究利用国际资金的新办法,率先在国际上发行可转让债券,获得了大笔低成本资本;在国内首家探索依靠技术进步扩大炼油能力的内涵发展道路,走出了“不搞技术改造等死,搞技术改造找死”的怪圈。步步创新,步步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推进两个根本转变的一个令人信服的成功典型。
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各个方面的努力下,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第2版(要闻)
专栏:

  三位民主党派负责人答记者问
加强多党合作完善民主监督
本报北京3月2日讯记者傅旭、杨健报道:今天下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去年新当选的三位民主党派负责人就多党合作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这三位民主党派负责人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
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相互关系,何鲁丽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多党合作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以共同致力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为目标的亲密友党。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根本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
谈到民盟今年在参政议政方面的新打算,丁石孙说,近年来,民盟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扶贫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做下去。另外,民盟成员大多在教育界,因此我们非常关心中国的教育改革。我国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基础教育是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也直接关系到其他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发展基础教育是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需要各个方面来全面配套解决。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中起着先导的作用。面对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挑战,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过去单纯的专业教育向加强基础理论和能力培养方向转变。民盟将在这些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对本报记者问及的即将于今年年底召开的民建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成思危说,这是本世纪民主建国会最后一次代表大会。我们将研究在世纪之交如何为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新的贡献,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入新的世纪。根据客观形势的需要和我们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大会将对会章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并根据各级领导班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领导成员的新老交替。
何鲁丽和丁石孙在谈及如何加强民主监督问题时说,我国的民主监督目前还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逐步发展,民主监督也在不断完善中。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民主监督将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成思危在回答美国之音记者提出的关于民主党派的意见能否被采纳的问题时说,在中国,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有关国家大事我们都参与共同协商。一些大政方针的决策,比如重大人事安排、政府工作报告等,都充分尊重和反映了我们的意见。
成思危还回答了香港记者提出的关于香港回归后内地的民主党派是否会与香港的民主党派进行交流和合作的问题。他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今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不在香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将不实行内地的政党制度,内地的民主党派也不在香港建立组织、发展成员、开展活动。(附图片)
“两会”期间,在人民大会堂设立了多媒体触摸屏,与会者可以亲自查询国家经济发展综合统计资料、农村经济状况等多方面信息。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摄


第2版(要闻)
专栏:

  仔细推敲认真参政
——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本报记者李德金
3月2日下午,政协八届五次会议进入讨论李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阶段。委员们认为这个报告符合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对去年的工作总结很全面,今年的工作计划内容很丰富。
在讨论中,令戴树和委员感到振奋的是1996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为“九五”开了一个好头。在物价、农业、外贸、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非常突出。
戴树和说,物价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1996年物价涨幅由原计划10%降低到6.1%,使“热门话题”变为人们的赞扬话题。更重要的是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这恐怕是近年来第一次。
李鹏总理在报告中强调,必须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这是完全正确的。要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中求发展,显然这是稳中求进的最佳选择。
但是,政协委员在讨论中认为,绝不能低估这项工作的力度。他们说,实际上,几年前就提出过结构调整的问题,但几年来实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障碍是思想认识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在以往每次经济过热中,盲目上项目,铺摊子,低水平重复,实际上把过多资源配置在“大路货”产品和低效益的企业中。另外,政企不分,条块分割,造成的重复建设、结构雷同难以有实质性突破,加之市场封闭,投资行为缺乏风险约束机制,忽视经济效益,使“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委员们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将企业组织调整与产品结构、技术调整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以名牌产品领头,把众多中小企业组织起来,把它们变为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支柱企业,从零件、原材料等进行产品配套、服务配套,跨越地区进行大跨度资产重组,发展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的专业协作,使小企业围绕名牌产品向小而精、小而专方向发展。
香港回归祖国,是举世瞩目的大事,政协委员讨论时,反应尤为强烈。
胡政光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深圳与香港一河之隔,由于地缘关系,深圳人更关注香港回归。他说,江泽民同志1995年考察深圳时特别指出,要发挥深圳对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这是党中央对深圳的历史重托。如何发挥促进作用,迎接香港回归?他认为,应把切实推进深港经济合作作为促进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抓住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机遇,使内地与香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