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反映光辉业绩展现伟人风采
——有关邓小平领导、设计改革开放的图书简介
若然
邓小平名字是与近一百年来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就是一部历史,邓小平的一生,就是一部20世纪中国人民求独立、求解放、求富强、求发展的历史。
20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既充满着痛苦和灾难,又充满着自豪和希望的世纪。百年图强、振兴中华,无疑是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的主旋律。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辛的努力和探索,自70年代末起,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摆脱贫穷和落后的道路,真正踏上了走向现代化的行程,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第二次革命”。设计和领导这场革命的是邓小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成为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人们渴望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而曲折的历程,了解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更渴望了解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领导、设计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功绩和巨大的人格魅力。
近年来,国内外出版了许多反映邓小平领导、设计改革开放业绩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书籍,其中有不少为精品之作,在广大读者中有一定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邓小平改革思想丛书》(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邓小平理论与广东实践丛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邓小平的生平、思想研究丛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等几套丛书,以邓小平的论著为指导和依据,联系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各地的实践,通过各个专题研究,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其中的重要思想、观点,是近年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改革开放实践的重要成果,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曾先后在全国性评选活动中获奖。
龚育之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李君如著《邓小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冷溶主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河北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和论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对这一理论体系和其中的重要思想、观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深刻的阐述,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是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辅导读物。
高屹主编《邓小平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实录》(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用丰富、生动、可靠的资料,以纪实与论述相结合的手法,对邓小平领导设计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描述,使读者从书中能够领略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的历史功绩、雄伟胆略、决策艺术和领袖风采。该书集科学性、可读性于一体,1996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邓小平时代的中国》(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以1975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论述和活动为主线,沿着改革开放的轨迹,以编年的形式,如实记载了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决策活动、实施过程、重大事件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客观地反映了中华大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资料工具书。
在国外出版的大量有关邓小平的书籍中,被国内翻译出版并比较有影响的有德国的乌利·弗兰茨、匈牙利的巴拉奇·代内什、英国的理查德·伊文思所写的邓小平传记和美国的戴维·W·张所写的《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等。其中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著《邓小平传》,记述了作者对中国历史和对邓小平的了解。他认为,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取得的两大成就就是使中国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把中国引入了国际社会的主流。这本书在国内出版不久便发行了20多万册。
邓小平,一个世界瞩目的名字。他走了一个世纪,他开创了一个时代,他给人们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我们相信,也期待将有更多、更好的介绍邓小平生平、业绩、思想、风范的图书会奉献给广大读者。


第11版(书评)
专栏:

  点燃民族精神之火
文选德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历史性课题。党中央作出决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党中央的这个决定,既是对我们的鼓舞,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在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组织出版《精神之火》一书,这既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出版工作者的责任。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命之灯因思想而点燃,劳动给它加油进去。思想和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思想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精神世界是人类独有的世界。人类正是在精神的支撑下,才从动物进化为人,人类社会才脱离原始和愚昧,进入现代和文明。
中华民族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程中,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辉煌的成果,为人类文明的进程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中华民族的精神,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有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的精神之火,是我们民族的生命之灯。历史的步伐即将跨进21世纪。在新的世纪中,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败,就不光是要学习借鉴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更需要继承和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精神,并在这种继承和弘扬中,确立每个民族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时代观念,使我们民族的精神更加巩固、加强和提高,以接受新的挑战,并赢得新的胜利。
中华民族精神是非常宏大而精深的。《精神之火》的作者在民族精神的矿藏中,精心挑选并归纳了八个方面的内容,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与时代的需要相结合,就当前来说,就是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要通过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有效地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有效地抵御“西化”和“分化”,有效地遏制精神垃圾的传播泛滥。
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精神,既是一个号召,更是一种实践。我们要有规划、有规矩;要抓好文化和思想传播的实体、媒体和载体;要把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农村,放在基层,放在中小学;要抓灌输,多引导;抓现在,重点滴。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精神之火,才能燃烧下去,我们民族的生命之灯才能永不熄灭,越燃越亮。
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记住自己的责任。
(《精神之火》,已由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王颖的《开启智慧丛书》出版。丛书为五本:分别为《天机可以泄露》、《聪明能够再造》、《万宗其实同源》、《见机应当行动》、《思维必须更新》。
△何火任的《当代文学论集》和《文苑觅英》已于近期分别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海军作家李忠效继《我在美国当律师》之后,又一部长篇纪实文学新作《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刘伟的《十一世班禅坐床记》已由内蒙古出版社出版。
△田雁宁文集(五卷)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李硕儒的散文集《浮生三影》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可歌可泣的《中国院士》
毕胜
张建伟、邓琮琮的这部洋洋30余万字的作品,将我国当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作了一次纵向的梳理,上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民国时期中华民族科学精英们为了祖国的强盛,负笈求学,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老一辈学者们的严谨学风,报效祖国的执著热情,成就了那一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大师巨擘。下接建国以来,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数代知识分子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新生的祖国,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有的毅然决然地放弃优越的条件,从海外归来,参加祖国科学事业的创业开拓;有的在历次政治风浪中,尽管蒙受不白之冤,而那颗钟情于科学、执著于事业,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拳拳之心,明月可鉴,苍天可感。这一代科学家们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完成了许许多多的学科创造,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当历史进入新时期之后,在“科学的春天里”,几代科学家们共同努力,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新的体系正在形成。两位作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里的建树,各门类科学的领衔人物的刻画,较为丰富而完整地描绘出中国科学家们的时代贡献、世纪风采。
作为描绘中国科学院士风采的纪实作品,作者对每一学科中的重点人物,作了充分的展示,从他们在专业领域里的成功,在克服各种困难致力于学术方面的创造,从他们专业学识与道德文章中,表现一代科学巨子们为时代和人民所作的贡献,并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史的重要、重大事件,都给予了充分的展现。作为一本记叙中国科学院士风采的人物群像图,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的描绘,并不是重点,但透过对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勾勒,我们能够纵向地领略到,是这几代科技群英的风流,是伟大的祖国召唤,是中华儿女献身科学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不为名利为党为国分忧的品格,才造就了中国院士们几代人的辉煌业绩,才使我国现代化的宏伟大业有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士的发展历程,同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伴随。在《中国院士》中,科学家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们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中许多人多次受到党的领袖们的接见,直接和间接地同党的领导者们共商科技发展的大事。无论是“黎明前的争夺”,还是新时期跨世纪的“春天的风景”,是党的领导者们把科学发展作为建设国家,实现国富民强的最基本的国策,第一要义。在作品中,我们看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的领袖们,在科学发展的最关键时刻,同老一代的科学家们认真讨论国是,放眼世界潮流,认真研讨当代科技发展问题。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虽然经受过许多的磨难,经受过历史的不公正,但是满腔热忱地献身于祖国的科学事业,为了中华民族强大,“虽九死其犹未悔”,有如逐日的夸父,献上生命的最后一息。中国院士们每一项创造发明,浸透着党的关怀,即使在“文革”不正常的年月,科学事业迈着“沉重的步伐”,科学家们有如传说中的西西弗斯,研究工作有如“滚石上山”,但在周总理及其他领导的关怀下,数学家华罗庚仍然推广统筹学、优选法,我国的航天事业的研究仍未间断……
这本纪实作品,是科学家们的精神和工作的片断素描。作者采取的是实录,是以人串事,以人带出事件。作者采取了以当代科学发展史的纵览,穿插各个时期科学院士的典型人事,使这部30多万字的作品,不致成为散漫的片断,而有一个思想之魂,即科学事业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国情中,它所承载的分量,也是一个中国科学家所应显示的精神品格。通过这部书,作者不仅是展示中国科学家们的业绩,更主要的是褒扬科学精神,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弥足珍贵的。
读这部书,可以引出一些题外的话。我们每天出书车载斗量,精品与俗品杂生,而有关科学家们的书籍却少得不应该。也许他们所做的就是寂寞的事业,也许他们的工作就不必让更多的人知晓,可是,对这支庞大的科学家队伍,文学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这也有读者的阅读口味的问题。在《中国院士》的后面部分,作者描写了中学生青少年们对我国科学成果和著名院士们知之甚少,而更为滑稽的是,在“全国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中,不少参加的学生竟说不出最熟悉的科学家来,也不知钱学森是谁。因此作品在《下一代》这节中,着重描写了为科学普及工作做出过贡献的科学家们,为了后人,为了科学事业薪火相传,默默地做着工作。有感于当代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淡漠,作者最后提出了发人深思的问题,这也是为了我们的文明链条不至于失落,为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早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本描绘科学院士的书,对青少年的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修养,对全社会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都是很有教益的。(附图片)
封面设计梁珊(《中国院士》,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千古文章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文集》编后语
郭预衡
世人谈论古文,多称唐宋八家。唐宋之文,不仅八家,但八家之文,确有特点。古人所谓“千古文章八大家”,虽有夸大,亦非虚言。
首先,以韩愈而论,其文章特点,就很突出。他写文章,不但“惟陈言之务去”,而且“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旧唐书·韩愈传》)。其《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论佛骨表》都可为例。当“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的情况下,勇于进言,不怕得罪,这样的文章是很有胆气的。
柳宗元为世传诵之文,主要是几篇寓言和游记。但他的文章成就,不仅在此。在这之外,议论之文如《贞符》、《封建论》和《非国语》,抒愤之文如《牛赋》、《惩咎赋》、《乞巧文》、《骂尸虫文》以及《天对》、《愚溪对》等,都有特征。一是思想新颖,能破传统;一是牢骚太盛,出言多讽。对于这样的文章,前人或以为“难晓”。(见《朱子语类》卷139)难晓也就难学。故历来学韩者多,学柳者少。大概柳文个性太强,苟非其人,很难学到。
八家之文,宋人居六。宋之六家,成就最著者是欧、苏(苏轼)。
曾巩曾称欧阳修“蓄道德而能文章”(《寄欧阳内翰书》),欧文为世传诵者有《醉翁亭记》,此文写于贬官滁州之时。身在贬所,不作“戚戚之文”,而讲山林泉石之乐,体现了欧阳修“达于进退穷通之理”的胸襟气度。这是他为人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更能体现其行文艺术的,还有《读李翱文》、《与高司谏书》和《朋党论》等。尤其是《与高司谏书》,“气尽语极”,而写得“容与闲易”,其为人为文修养之深,可以概见于此。
在欧阳修之后,文章写得自然而更自由随便的,是苏轼。这和他的性格颇有关系。他曾说过:“余性不谨语言,与人无亲疏,辄输写府藏。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密州倅厅题名记》)为人有这样不节语言,不吐不已的性格,为文也就有直抒胸臆、一吐为快的特色。他自述为文,曾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自评文》)
苏轼为文的这一特点,体现于他的各体杂文者,《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最为适例。题目为一篇画记,实际是悼念友人的文字;悼念之文而备载平生嬉笑之言,谋篇命意,都不同于寻常的文章模式。苏轼为文这一特点也体现于议论文章。苏轼的议论文章,见于《策略》、《策别》、《策断》以及杂著杂文者,指陈时弊,无所顾忌,都是写得自由随便的。
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世称“一门父子三名士”。苏洵之文,“纵横驰骤”,苏辙之文,“汪洋淡泊”,二人之文,亦各有特点。袁枚说“三苏之文,如出一手”(《书茅氏八家文选》),其实不然。当然,苏洵长于政论和史论,对于轼、辙二人都有影响,苏辙撰《历代论引》,说:“先君,予师也;亡兄子瞻,予师友也。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这一特点,则是三苏所同的。
八家之中,还有曾巩和王安石。曾巩之文,纡余委备,颇与欧文近似。因此之故,前人或并称“欧曾”。但曾文深醇温厚,而欧文不免“悻悻”(鲁迅语),虽曰近似,实有不同。
王安石的主要成就,在于从政,但文章亦有特征。曾巩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的信里曾说:“巩之友王安石,文甚古,行甚称文,……”安石为世传诵的名篇如《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都是写得简古的文章。《艺概·文概》又称“介甫文之得于昌黎,在陈言务去”,这样的文章亦可为例。
总起来看,八家之文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特点,便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后代的古文家,无论是明之唐宋派,或清之桐城派,都以八家之文为典范,并非偶然。(《唐宋八大家文集》十册,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为乡贤先贤立传
吴福辉
茅盾的传记著作这些年已有多种面世。在排定20世纪文学大师座位的争议之声尚未尘埃落定时,由茅盾故里浙江桐乡出身的钟桂松提供出一个新的传记文本《茅盾传》,人们不会因为已有别的而觉其多。
我觉得钟桂松知人论世,他面对茅盾,有一种桐乡人的平常心。这种心态和角度使他谈及乌镇,如叙家常;说到茅盾的童年、中小学时代、婚姻、家人,及茅盾作品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这都与作者的浓郁乡情有关,与对传主茅盾的“原始”故事的熟稔程度有关。作者在这方面得天时地利之便,且研究有素,仅我见过的他在这方面的专著便有茅盾的少年作文、茅盾与故乡、茅盾和他的同时代人等。
这必然加深对茅盾其人的理解,纵横交错地描画出深层次的文化环境。比如作者指明,正当“五四”浪潮席卷全中国、并波及浙江的时候,少年茅盾看到杭嘉湖一带出身的章宗祥、陆宗舆如何受到家乡的唾弃,会怎样震动:海宁召开全县人民公决大会,开除陆宗舆的县籍;湖州也举行大会声讨章宗祥的卖国行径。浙人的嫉恶如仇,以及时代的潮流气息,对茅盾的成长显然是重要的。假如从地域文化的细微差别来分析,浙地以钱塘江划界,历史上就分为浙东浙西,浙东人的坚韧严刻犀利,骨头较硬,浙西人相对来说要文静绵密一点。我们看作者叙述30年代两个口号之争,茅盾基本站在鲁迅一边,但二人又有许多的不同,就可以想见文化性格习惯的差异可寻到怎样的源头。当然这不能绝对化,一个人后来的社会经历及其他各种影响都是综合地存在的。
作者着力叙述茅盾的一生,包括经受的多种磨难:大革命的失败和隐匿脱党,逃亡日本度岛国的漫漫秋冬,误入新疆被迫韬晦养光,于香港陷落不得不有组织地撤退,在桂林居陋室听“两部鼓吹”,建国后做15年文化部长却保护不了自己的《腐蚀》电影被禁演,而参加的大连农村题材小说会议竟定为“黑会”……如此等等,是英雄的,又是悲壮的。特别是他的家人的命运多不幸,革命家胞弟在苏区劳累而死,慈母于抗战时孤身病死,很具文学素养的爱女会因手术事故猝死,记者女婿仅见一面却在胜利前夕遭冷枪死,还有久经考验、身任副部长的弟媳和在苏联国际儿童院长大的侄女前后在“文革”中自杀身死。但是,茅盾挺过了这一切。除了他的长长的、同中国近现代百年史一样丰富的经历,他的信仰和主义,他的像他的身体似柔实韧的性格外,作者点出他从小就接受的儒家思想人格教育,潜在发生的影响。传记把茅盾身上这种文化性格,同他家乡的斯文一脉联系了起来,加入了自己的独特解释。
本书的作者给自己设定的不是“学术传记”的目标,“学术传记”与一般的传记不同,是绝对要用平视的眼光来打量历史人物的。所幸作者明智,他在写作之中能不时地将眼光降低下来,在许多的章节里采取平等的姿态,来同自己敬重的乡贤、先贤对话。比如写到茅盾改革老牌刊物《小说月报》的时候,用材料说明商务印书馆的老板本来是请在京读书的郑振铎主编,文学研究会也是郑等一批人在京筹办的,茅盾的大力参与只是后来时势所造成。这就比较客观。再如处理传主的隐私,既不故意离开本题,大加招摇、渲染,也不回避,不噤若寒蝉,不为尊者讳。于是,在境内出版的茅盾传记中,它第一次写进了在日本逃亡期间与茅盾在一起的秦德君,肯定了她在创作《虹》时的作用等。
因而,这种对传主及其作品的认识是亲切的,是面对亲人,如拂春风。传中详说《子夜》和卢学溥公馆所见所闻的关系,便是一例。还细心地穿插一些珍贵的家信、日记,来揭示茅盾在许多严重场合里内心感受的真切情景,像张琴秋延安来信谈沈霞之死的令人回肠断气的段落,茅盾致女婿的战友的信等,都是难得的私人文件,是以往的茅盾传中少有的。
记得鲁迅一生也和他的故乡有割不断的关系。他曾以十几年的时间来辑录校勘绍兴方志中关于乡贤的事迹和钩沉类书中乡贤们的著作,编成《会稽郡故书杂记》一书。他常翻阅明末绍籍遗民的著述,尤其推崇黄宗羲、王思任、张岱、朱舜水诸人,重视故乡的优秀文化和自己内在的精神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钟桂松的这本茅盾传记,正是发掘了他的一位逝去不远的乡贤先贤的精神遗产,说明文化探源的工作人人都可从身边做起。(《茅盾传》,钟桂松著,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历史与诗情
胡建华
毛泽东首先是一个改造世界的革命家,其次才是一个热心诗赋的诗人。离开了他的奋斗,他的革命事业,是不能真正领略他诗词里隽永的内涵和气吞万里的气魄的。已经发表的几十首毛泽东诗词,可以说是一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诗史。所谓“诗史”,出自对唐代诗人杜甫诗的评价,因为他的诗多有敷陈时事如史者。而毛泽东作为中国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发动和领导者,所写下的雄阔诗篇,正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诗史。当代对毛泽东诗词的诸多鉴赏、解析、注释著作,一般来讲,具有附系于诗篇,不讲求历史系统的特点。而诗中有史,史中有诗,将诗与史的形式结合起来,把毛泽东的毕生奋斗历史和奇丽诗篇融为一体,试图从诗的角度较完整而系统地反映他浪漫而又坚毅的革命生涯,则是《毛泽东诗史》的主旨。毛泽东的一生,好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而他在戎马生涯和不懈探索中写下的许多诗篇,则是用心声拍击岸石的朵朵浪涛。每一首诗词,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都反映了时代脉搏的跳动以及诗人的深邃思考和浪漫激情。
在这部《诗史》中,把毛泽东个人诗兴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的描写,比比皆是。因为,奋斗是他诗词创作汲取不尽的源泉,也是他的诗词在他身后仍然被广大人民喜爱的主要原因。研究毛泽东诗词,从文学艺术角度研究其中的古典文学造诣,鉴赏其中的艺术韵味,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结合毛泽东一生的奋斗历史,研究他诗词中表现出的精神和气概,研究他用诗词形式表现出来的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不懈追求和探索。
(《毛泽东诗史》,陈东林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从史入手,普及科学知识,以史为鉴可以明智。通过阅读科学发展史,可以了解科学知识,认识科学发现、科学发明的规律,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科技发展史画库》用变革的连环画形式把人类科技发展的全过程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卷,按时间顺序演化为100多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再现在读者面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