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从救济走向开发
——广西扶贫攻坚纪实
席广宣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据“六五”期末的统计,自治区49个贫困县、市,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6%;贫困人口1551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4%、全国贫困人口的近1/10。
基于这种区情,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坚持把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深化扶贫工作改革,实现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战略转变,开发当地资源,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商品经济,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了贫困县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科学调整产业结构
区党委、区政府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认为:贫困地区要解决温饱问题,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凡是宜粮的地方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要解决发展问题,必须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矿则矿,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全区各地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增加、粮食产量稳固提高的基础上,科学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芒果、八角、茶叶、山羊、沙田柚、竹笋、板栗、烤烟、龙眼、甘蔗等十大产业基地,使扶贫开发逐步走上了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带动了千家万户脱贫致富。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区定贫困县。1984年以来,该县根据当地资源优势,提出以林治林、为民造富的林业扶贫方针,积极引导农民走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之路。目前,全县已建成沼气池2.9万座,4.78万农户建了节柴灶。随着农村沼气的发展,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和以水果为龙头的种植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5.8万亩,年生猪出栏45.8万头。到1995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08元,人均有粮436公斤,90%以上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大力兴办扶贫实体
贫困地区生产条件差,农户生产技能低,抗风险能力弱,单靠各家各户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以扶贫经济实体为依托,辐射、带动广大贫困农户,是广西各地在扶贫工作中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1987年以来,全区采取机关农户、实体农户、能人农户等形式,承贷承还扶贫资金3.34亿元,兴办扶贫经济实体2537个,运用经济手段,科学的管理办法,先进的生产技术,组织千家万户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道路,带动了12.5万户、66.65万人脱贫。
有了各种实体的依托,首先调动了各级组织投钱、出力和农民自力更生的积极性。从1987年以来,区、地、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大量人员,先后组成了5663个扶贫工作组,深入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一起,制订和实施脱贫计划。近三年来,仅区直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就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贫困村扶贫开发,为增强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造血”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关农户、实体农户、能人农户等形式,还为自治区内较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联合开发扶贫,提供了有效的载体。自治区决定由经济较发达的玉林地区对口支援百色地区开展扶贫工作,双方以各种形式的扶贫经济实体为依托,玉林出资金,百色出劳力、资源,结果一次性就签订46项经济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2亿多元。玉林地区80个经济能人签订合同、协议89个,总投资2.49亿元,在桂西山区开发利用荒山、荒坡兴办万头养牛场、万亩果场、万亩笋场和砖厂。这些场(厂)建成后可直接吸收当地劳力8000人,带动一方农民脱贫致富。
积极尝试异地开发
广西全区相当部分的贫困人口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大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缺水、缺土、缺电,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在这些地方开展扶贫工作,首先要坚持把重点放在自力更生上,做到扶贫先扶志,百折不挠,苦干实干。十多年来,全区贫困地区用以工代赈资金修建山路1.5万公里,建人畜饮水工程9000多处。这些工程的兴建,国家只补助炸药、雷管、水泥、钢筋等经费,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3,其余都是群众投工投劳。
对一些自然条件特别恶劣、资源非常贫乏,就地不能解决温饱的大石山区贫困农户,区委、区政府则组织他们积极尝试异地搬迁,到有资源可利用的地方进行扶贫开发。从1993年以来的3年多时间里,全区共投入各种资金2.75亿元,在土山区建立了122个异地安置点,从22个石山贫困县村屯移出1.6万户、8.7万人到开发点安置,从事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异地扶贫开发,绝大多数搬迁户当年就解决了温饱,现在部分农户已经甩掉了贫困帽子。
同时,自治区还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健康有序的劳务输出。1995年49个贫困县输出劳动力48万多人,寄回家乡的钱款达5亿多元。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在解决自身温饱问题的同时,也为家乡的扶贫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坚持不懈的开发式扶贫,广西的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善。整个“八五”期间,全区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农村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1000万人降到1996年的606万人,有14个贫困县率先实现解决群众温饱目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87%。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探索

  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新尝试
——对“蔡卢经验”的调查与思考
楼国华
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和增强社会化服务,保持粮食的稳产高产,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浙江省东阳市李宅镇蔡卢村用4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强化农机等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稳定发展新路子。有关领导和农业专家在考察后指出,“蔡卢经验”是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是对传统农业的大胆改造,是一种“不是规模经营的规模经营”。
“蔡卢经验”的形成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12年后,蔡卢村粮食生产出现了持续的徘徊、下降。蔡卢村1993年调查表明,55%的劳动力外出经商打工,地种不过来又不愿转包他人,1200亩水田竟有30%以上抛荒,粮食总产单产严重下降。
发展农业路在何方?1993年冬,蔡卢村抓住新一轮土地承包和被列入全省第三期农业综合开发区的有利时机,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初步形成田成畈、路成框、渠成网、树成行、路桥涵闸配套齐全的现代农业生产环境。也就在1993年,蔡卢村50多岁的妇女卢法素因家中缺乏劳力,在3.5亩田里首先尝试了水稻撒直播并取得了较好收成,被农民群众称为“懒办法”种植的早稻平均亩产达250多公斤。1994年,市政府因势利导,扩大撒直播试点范围,结果试点田全部获得高产,平均亩产达到了476.9公斤。有关专家多次到该村考察,一致认为该项技术达到“三省两高”(省工、省力、省本、高产、高效)的目的。
撒直播技术受到农民欢迎,1995年全村种植了1010亩早稻,无一抛荒。村里顺应发展需要,建立“农副业发展服务公司”,对全村的农副业生产进行统一布局、经营和管理服务。公司对农户原有的拖拉机、柴油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在保持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农忙时集中统一调配使用。村里又投资30余万元,购置了点播机、机动喷雾器和稻麦联合收割机。这些大型机械都实行股份承包经营。这一年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819亩撒直播再一次获得全面丰收,平均亩产达到415公斤,比手工插秧的251亩早稻每亩平均增产100公斤以上。
1996年蔡卢村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系列服务,村农副业发展服务公司开展从播种到收割的全程有偿服务。对无劳动力又不愿放弃承包田的农户和部分长期外出经商办企业的代种代收,如早稻生产,农户每亩向公司交纳365元,公司为农户提供每亩300公斤稻谷,超产部分公司农户按四六分成。为提高农业示范园区水平,又投资修水利、修路,添置农业机械,完善服务体系,并开展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市政府在全市相继建立了21个蔡卢式的农业示范园区,全年仅村级投入(包括劳动积累工)达3300多万元。在推广撒直播轻型栽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农用机械、社会化服务方面有了明显进展。
关于“蔡卢经验”的思考
“蔡卢经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关注,其中有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第一,“蔡卢经验”较好地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家庭承包的基础上,把一家一户难以完成的农技推广、农田改造、耕作机械化,运用村级组织的功能统一起来实施,使每个农民既关心其承包田,又感到集体的凝聚力,这个村不但没有出现抛荒,而且稳产高产。
第二,“蔡卢经验”提供了一种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新形式。通常人们认为一个经营主体,只有承包了一定数量的土地才算是集约化生产。但蔡卢村却从实际出发,发挥村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做到使大部分或全部农活,都由服务组织来承担,这样就使一家一户的承包田,实际上成为一个上千亩规模经营实体,而且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大为提高。
第三,“蔡卢经验”找到了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个科技兴农的载体。他们把村里有知识、有责任心的农民组织起来,建立村农工商公司,把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授给农民,使以前要花几年时间才能被农民掌握的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村里的农业机械集中起来使用,既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又使农业机械设备有用武之地。
第四,“蔡卢经验”明确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资主体是农民。蔡卢村近几年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多,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原因是对农业投入主体明确了,他们把劳动积累工和土地承包收入作为农业投资的主要来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第五,“蔡卢经验”说明村级班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层组织者。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才能较好地把中央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落实转化成农民的自觉行动。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有感于“农副产品说明团”
李金辉
我们常说想农、支农、为农,推进农业产业化,但真的要落到实处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江苏省部分市县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报载,江苏的宜兴、射阳、响水等市县的主要领导专门组成了“农副产品说明团”,奔赴一些大中城市开新闻发布会,去大型农贸市场宣传本地的稻米、特种水产品、反季节蔬菜等,在城市的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介上大量宣传本地的农副产品,增加其知名度。结果订货客户接踵而至,许多滞销的农副产品成了抢手货。
农业要实现产业化,要与市场接轨,这是现代化大农业的特征。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形成“产、供、销”的产业链,三个环节中哪个“链条”断了,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农村实行责任制后,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分田到了户,不用找干部”,其实不然。在农业生产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勤劳朴实的农民一时还难以适应,很多方面还需要我们的干部提供服务,特别是在农业的科技水平提高后,农产品的产量会大幅度增加,而解决农产品的销路将成为地方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江苏省部分市县的干部在这方面先行了一步,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值得称道。
有些地方,一提上工业项目,建楼、堂、馆、所,领导者就热情百倍,而一提为农民为农业办些实事,好像除了办几期科技培训班以外就无事可做了。这种只顾生产而忽视市场的现象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因为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只有有了市场,农民才能在丰收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因此,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应该思路开阔一些,想得超前一些,办一些农民想办而一时难以办到的实事。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节地:潜力就在脚下

  收紧城市规模
——天津市调整城市规划节地47平方公里
于雅琴
求大,是这几年城市规划的通病。有人算过,把现有的城市规划全部加起来,到2000年全国城市能容纳20亿人!
近几年,许多大城市走上了膨胀之路,天津却没有放松城市规模控制。从卫星图片上看,天津城区没有多大改变。
他们搞了一个“压缩型”的规划,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压缩城市建设用地47平方公里。
天津市城市发展,不搞中心市区的无限制外延,而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战略布局,选择在滨海非农业土地上开发建设滨海新城的思路。他们充分利用滨海港口附近250平方公里的滩涂和荒地,发挥那里交通便捷、环境容量大的优势。他们选择8个交通条件好、有一定基础和适宜开发建设用地的村镇,规划为以工业为主、规模适度的城市组团。他们还利用工业废渣和疏浚港口、河道的淤泥填海造地,建设临海工业区。已完成开发的20平方公里土地,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美孚壳牌、道氏化工等知名企业纷纷在此建厂。今后天津将以每年2至8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在海边回填土地,5.5平方公里的保税区、油煤码头等,均已在此挂牌。
天津市在积极开发建设滨海新区的同时,结合城市旧区改造,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充分挖掘存量土地的潜力。“八五”期间,市区共拆除危陋平房436万平方米,就地新建居民住房1480万平方米,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还使土地使用效率提高了两倍多。
天津市下大力气实施“双优化工程”,搬迁了一些地处城市黄金地段、土地使用效率低下的工厂、仓库。这些企业搬迁后,政府在原地段安排建设商贸区,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1994年“双优化工程”实施半年,就有13个地处市区的污染性企业迁出市区,腾出8万多平方米的土地兴建三产。市政府按照城市工业东移的战略布局,果断提出,今后市区内工业用地总量不再增加,中心区调整现有企业土地,实行协作办厂,同行业厂区相对集中,提高配套设施为工业服务的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天津市规划确定,外环路用绿化带和高产农田围合,还在中心市区保留了30平方公里高产农业用地。用绿色空间间隔中心市区、滨海新区以及8个城市组团的做法,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有效控制了城市规模的盲目外延式扩展,还为城市今后的发展留下空间。正是根据以上措施,天津市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中,把中心市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由1986年的86平方米压缩到75平方米,减少城市建设用地47平方公里。
  编后
近年来,许多城市贪大求阔,规划越做越大,城区越扩越没边,以至于出现全国城市现有规划相加,到2000年能装下20亿人的荒唐事。
面对城市膨胀的汹汹浪潮,天津人冷静地修编规划,把原城市规划压缩了47平方公里。人家做放大的规划,天津却做了一个缩小的规划,受到赞赏是当之无愧的。城市压缩型的规划,不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而是辅以许多城市布局、用地挖潜措施。
现在各地都在修编城市规划。规划修编改什么?是改大,还是改小?天津的做法,可资借鉴。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河南荒山大县纷纷披绿
据新华社电记者张玉林、林嵬报道:近年来,河南省已先后三次对15个灭荒工作严重落后的县亮出黄牌,促使这些“黄牌”县全民动手,大打灭荒攻坚战。3年来,河南灭荒1200多万亩。
河南省山区面积7.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大部分山区干旱少雨,植被稀少,自然灾害频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89年河南省制定了十年灭荒规划,可到1993年,在造林难度极大的太行山、伏牛山等地区,还存留有1400万亩荒山。1994年初,河南省对淇县、鹤壁市郊区等荒山大户发出黄牌警告。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9个县(市、区)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省报传真

  ’96各省(市、区)农村经济十件大事
海南
1.农业夺得大丰收,大灾之年粮食产量达205万吨,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2.海南成为我国最大的冬季菜篮子生产基地。1996年全省反季节瓜菜总产量122万吨。
3.国家南繁育种基地已具规模,至1996年已有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在海南培育早熟优质良种。
4.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取得显著进展。投资1.2亿元的香草兰生产项目列入国家“九五”发展计划。
5.海南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投资2000万元的国家淡水鱼良种繁殖场在文昌市动工。
6.海南积极引进外资兴农。三亚禽蛋生产基地4月破土动工,总投资1.25亿元。
7.被誉为“绿色冷链”的海南果菜保鲜运输工程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8.万宁市兴隆热带花园被我国向联合国环境署推荐为1997年度“全球500佳”之一。
9.琼海潭门镇建成全省最大的海洋观赏鱼购销基地。
10.全省又有15万人脱贫。(海南日报供稿)
陕西
1.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千元大关。
2.“甘露工程”1996年解决129.4万人的饮水问题。
3.苏陕结对扶贫,加快了陕西贫困地区脱贫步伐。
4.黄河小北干流发生凌汛,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抢险救灾。
5.“双万工程”启动实施,1万名机关干部到1万个村任职,任期三年。
6.1996年脱贫92万人,但仍有301万人没有脱贫。
7.农业产业化在陕西进入实施阶段。
8.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和总产值双双突破1000亿元。
9.陕西在广东建成农副产品直销基地,已投入使用。
10.第三届中国杨陵农业科技博览会成功举办。(陕西日报供稿)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团长”成了“光杆司令”
段鹏飞胡光军
3月6日上午,湖北省枣阳市熊集镇组织的“科技致富报告团”在该镇檀湾村小学操场作报告,上千名群众专心倾听。
12时5分,13个“致富状元”报告刚刚结束,三组老农张文生走到主席台前,拉着“养鸡状元”吴兴兵的胳膊说:“你讲的技术我听着得劲,可惜我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前头听后头忘,你晌午到我家里去吃饭,再给我讲一讲。”“吴状元”望着“团长”杨明荣,征询意见,“团长”眼见群众致富心切,心里高兴,就对“吴状元”说:“行,你去给老张再讲讲。”
一组青年妇女吴天荣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主席台,双手扯着“植棉状元”段仁兰的手,连声说:“你到我家再给我讲讲。”“段状元”看着“团长”,“团长”点了点头。
紧接着,围上一大圈人,“养猪状元”曹东海被袁和义拉走了……
“团长”见13个“状元”一个一个被群众拉走,一脸笑容自言自语道:“我的兵比我还吃香,都被请走了,我这个‘团长’倒成了光杆司令。”村里原计划安排报告团在两家吃派饭,这下可好,“团长”的兵被瓜分了。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贵州扶贫“以奖代补”见实效
据新华社电记者王荣香报道:贵州省去年对47个财政特困县实施“以奖代补”的政策,使困扰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得到了缓解。
贵州省实施的“以奖代补”政策是:按县测算,对财政特困县保职工工资的差额部分,年初由省、地两级财政以借款的方式下达到县,年终决算,对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不拖欠职工工资的县,其借款转作奖励补助给县;对仍拖欠当年职工工资且当年财政出现赤字的县,省地财政的借款仍作借款处理。这一措施激发了这些县抓财源建设、广辟财源和开展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定海建立土地流转制度
本报讯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农村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建立土地流转制度。目前该区已有204个村的6.4万亩粮田建立了这项制度,分别占总村数和水田总面积的85%和65%。去年9月以来,定海区在长期坚持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全面建立土地流转制度,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区10亩以上种粮大户规模经营面积达2.6万亩,占水田面积的22.53%。这批种粮大户的形成,为加快当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条件。
(朱瑞彪石志海)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吉林专储粮南调正式启运
近日,吉林省今年第一批50万吨专储粮正式启运。这是国务院为减轻东北及内蒙古粮食产区库存压力,合理调整国家专储粮布局,继续稳定粮食市场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图为长春青岗粮食储备库职工正紧张地装运粮食。        新华社记者 蒋林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全国商品粮基地重庆市长寿县,组织300多名专家、学者深入农村传播科普知识。图为农民兴奋地拿到“明白纸”。   樊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