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从严治党搞好党风
陈作霖
党的优良作风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先导
党的优良作风,是党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如果共产党用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态度领导人家,再说共产党能领导也领导不起来。用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思想去领导,就会领导得起来,团结得起来。”党风好,党员干部的作风正派,群众就会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党的优良作风,是促进社会风气进步的首要条件。邓小平同志认为,要搞好社会风气,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这是因为,党是全社会的表率;执政党的党风如何,对社会风气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说过:“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全国解放前,一个国民党统治区,一个解放区,社会风气迥然不同,就是因为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党的党风有着天渊之别。建国初期,我们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迅速稳定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政权,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树立起崭新的社会风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风好。可见,优良的党风能对社会风气起着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而不好的党风则会给社会风气带来消极、不良的影响。因此,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非常重要的。
党的优良作风,是党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党能否继续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能否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否继续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人民群众就会跟党走,与党同心同德。党风的好坏决定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决定着党的命运。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只要我们党自己不腐败,自己不蜕变,谁也演变不了我们。”
党风建设要着重解决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问题
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这就决定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检验工作成败的根本尺度。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指导下,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服务,为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秩序服务。一句话,凡是有关人民群众疾苦的事,都要去关心;凡是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都要努力创造条件去解决。作为一个政党,最危险、最致命的错误,莫过于脱离群众,被人民所反对。
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和实践。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然而,有些领导干部却习惯于自以为是,发号施令,不倾听群众的意见,喜欢耍威风,摆架子,动辄前呼后拥,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有的热衷于各种庆典,礼仪剪彩,奔忙在宾馆饭店、歌厅酒家之中。这些飘浮的工作作风,疏远了群众,淡漠了干群关系,以致有些决策部署、意见措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脱离了实际。有些地方和单位的一些问题总是解决不了,很大程度上也与一些领导同志不深入走群众路线,不虚心向群众请教有关。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实质上就是违背不违背群众路线,反映不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呼声、要求和愿望,与人民群众产生不产生共鸣,以及愿不愿为人民服务的考验。
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必须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解决共产党人的人生哲学问题;就能明确我们入党、当干部为什么,生活的目的、要求是什么,执政、掌权干什么;就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共产党人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搞好党风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的一贯方针
从严治党,搞好党风,需要强调党员干部必须讲政治。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不讲政治,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丧失政治立场,就会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政治方向,就会在纷繁万变的事物面前丢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会在腐蚀与反腐蚀较量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丧失警惕,发生动摇,经不起权力、金钱和色情的考验而走向腐败。讲政治,就要讲党性,党性坚强,就能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权力、金钱和色情的诱惑面前毫不动摇。讲政治,就要讲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凡是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和政令畅通。讲政治,就要坚决反对消极和腐败现象,保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讲政治,就要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尊重群众、尊重实践,了解群众的意愿,代表群众的利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从严治党,搞好党风,需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邓小平同志指出:“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从反腐败中揭露出来的问题看,一些干部甚至一些高中级干部成为腐败分子,除了自身堕落蜕变的内因外,也暴露出我们在干部教育、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漏洞。强调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管理十分重要。一方面是,我们的一些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职务升了,权力大了,直接监督他的人少了,利用他、为他抬轿子的人多了,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以致犯了错误。另一方面是,有些党组织放松了对干部的要求,许多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基本上处于无人教育、无人管理的状态,甚至形成了下级吹捧上级,上级哄着下级的庸俗作风。有的党组织平时对干部的缺点、毛病不闻不问,当干部违反党纪政纪受到处理时,不但不反思自身疏于教育、管理之责,反而责怪执纪、执法部门,并为其开脱。可以说,教育管理不够、要求不严,是近几年来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犯错误人数不断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特别是对干部思想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帮助他们加以纠正,切实使党的纪律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他们的行为规范。
从严治党,搞好党风,需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当前,要切实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党内制度建设。一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大会和代表大会制度、党委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选举制度、报告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罢免制度等,确保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平等地位,使党章规定的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二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要解决一些党组织负责人不能认真执行党的集体领导制度的问题,也要解决一些同志放弃原则,以及盲目依赖,不敢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庸俗地奉承迎合某些错误意见等糊涂观念和不良作风。要纠正一些地方在执行上级的决策和指示精神时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损害整体利益来满足局部利益的需要,把自己所分管的地区或部门看成是自己的势力范围,自成系统,自行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这些党组织负责人的错误言行,对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及党中央集体领导的权威是十分有害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特别是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因此,加强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秩序,保证党内生活质量,是从严治党的非常重要的任务。三是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关键是要搞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是来自党委会本身,或者常委会本身。邓小平同志说:“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同级的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悉的。”“同等水平、共同工作的同志在一起交心,这个监督作用可能更好一些。”搞好党内监督,要把重点放在对权力进行制约上。有效的监督可以使党员干部提高警惕,增强组织纪律观念,遵守党纪国法,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搞好党内监督,就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警戒自己,提醒别人,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党内矛盾。
从严治党,搞好党风,需要严肃党纪。当前,一些地方执纪不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有的对违纪行为不敢抓、不敢管,或瞻前顾后,或畏首畏尾。有的甚至放弃原则,是非不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一些违纪问题该查的没有查,该处理的没有处理,该重处分的给予了轻处分。这样做,严重损害了党纪的严肃性,只能使一些人更加有恃无恐,在错误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严肃执纪,同时又要正确执纪,既不能夸大错误事实,把是说成非;也不能无视错误事实,对违纪者姑息迁就。要坚持按党纪条规办事,防止主观随意性。要切实做到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决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向党员、干部进行理想、宗旨教育,党纪、政纪条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自律水平。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道德论苑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蒋金锵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党的最高纲领即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理想必须经过分阶段、有步骤的长期努力奋斗,才能最后实现。我们既要时刻牢记党的最高理想,不能把阶段性的目标当做最终目标;又要真正懂得最高理想是由各个阶段性的目标连接组成的,不能把最终目标作为阶段性的目标,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脚踏实地为实现那个阶段的纲领奋斗,同时又都为过渡和发展到下个阶段作准备,通过一个一个历史阶段任务的完成,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这就是革命发展论和革命阶段论的统一。而确定不同阶段的任务,最根本的是要从那个阶段的历史条件出发,提出“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动员和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形成万众一心的共同理想,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这个共同的理想,不仅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而且能进一步为发展社会主义乃至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准备条件。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党的最高理想而奋斗。
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强调得更多、更突出。他说:“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他还告诫我们: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因而“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共产党员以至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抓好理想信念的培养教育工作。
第一,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牢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通过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并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结合实际情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具有永葆青春的强大生命力,坚决肃清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观点,抛弃那些对马克思主义某些本本、某些原则教条式的理解,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要通过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决纠正那些对社会主义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树立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思想,懂得爱祖国就要爱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要维护我国的独立自主,坚决同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的可耻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第二,必须善于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理想属于世界观范畴,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利益群体追求不同的理想。要教育人民牢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那些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进行分析和批判。要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的虚伪性,结合中国的历史说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要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义利观。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也不能忽视。总之,我们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
第三,必须联系实际,做好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理想信念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在不同情况下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进行。要联系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联系党的优良传统,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运用先进典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贡献力量。理想教育既要进入课堂,又要走出课堂,既要言传,更要身教,既要靠说理,又要靠事实。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新思想、新风尚的发扬,是一种最权威、最有效的理想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越大,群众对共同理想的信念就越坚定。
第四,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动员社会的力量。各级党组织要把理想建设放在两个文明建设的全局中统筹规划,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各行各业都要做好这件事关百年大计的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思想战线上的战士“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英勇奋斗”。在理想建设中,还要注意运用法制手段,对那些腐蚀人们心灵、毒化社会环境的不法行为,坚决予以制裁,从而达到弘扬正气的目的。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借鉴与发展》评介
李信
单建生与胡定核合著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借鉴与发展》一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题写书名,经济学家刘鸿儒为该书作序。
该书通过对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涵义、模式、演化等问题的分析研究,找出可资我们借鉴的一般规律;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科学的理论模式,通过量化分析、逻辑推演,全面深入地考察中、西方资产负债管理深层结构的差异之后,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出了很有新意的思路。该书最成功之处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运营案例的分析上,行文简洁,资料翔实,深入浅出,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正处在发展初期的国有商业银行无疑具有参考价值。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以理想为重
刘祖禹
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落实。这句话大家都会说,做起来,情况却大相径庭。许多同志用一种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品格的最讲认真的态度去工作。按照大政方针的要求,联系本部门、本地区的具体任务,有部署、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工作做得有招有式,有板有眼,很有起色。
但是,也有一些同志沾染上一种不好的风气。往往心浮气躁,神情飘忽,尸位素餐,得过且过。上级布置的任务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实在推不走,拖不掉的,就“照葫芦画瓢”。看起来该开的会也开了,该发的文件也发了,似乎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没打折扣,但只要一考核、检查,却一个实际问题也没解决,一件有益的事情也没有办成。“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甚至有的人的肩膀像琉璃一样光滑,什么责任也不负,总是想着招儿对付群众,变着法儿糊弄领导。究其病因,大抵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追求已经十分淡薄,与群众和实际的距离已是很远,发展下去,害人害己,误党误国。
克服这些毛病,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邓小平同志认为,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中,有理想最重要。他提出,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要有理想。陈毅同志有诗云,“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理想,指明着方向,生发着激情和责任。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支柱和脊梁骨。
以理想为重,就必定胸怀全局,兢兢业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座右铭,在位谋政,恪尽职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面前,不是旁观者,不作壁上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个人名利为草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极端认真,极端负责,对关系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毫不将就。而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则是“最可怕的敌人”。
以理想为重,就能迸发出坚韧不拔的毅力,排除各种险阻艰难,百折不挠,前赴后继。他们深知前进道路上不总是铺满阳光和鲜花,做好工作,需要抖擞精神,跋涉泥泞,披荆斩棘,去战胜种种困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天生就是要迎着困难上,而绝不能绕着困难走。他们冷静科学地分析形势,分析困难,善于审时度势,把握一切有利条件,同困难作不屈的斗争,把由困难造成的逆境转化成排除困难的顺境,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以理想为重,就能有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他们从不虚妄,从不醉心于水中月、镜中花,也从不幻想天上会掉下馅饼来。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既是理想主义者,又必定是务实主义者。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事业总是要求精雕细刻,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有道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土只能一锹一锹地垒,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真正造福于人民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许多优秀党员工作严谨、细致、深入、求实,实干真干苦干,绝不虚干空干蛮干。这种精神既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又将理想化为实践。
1997年,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是极不寻常的。我们肩负着实现我们事业新的辉煌的光荣职责。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以理想为重,尽心尽力尽责,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