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节地:潜力就在脚下

  人口密度极高、几乎没有未被利用的土地,大上海,你还能找到可以挖潜利用的土地吗?在土地利用新思路的引导下,城市用地布调整
新战略脱颖而出,上海人响亮地回答——
调整出土地
大岗
开栏的话:
本版今起开辟《节地:潜力就在脚下》专栏,将陆续刊登一组挖潜节地的实例。大自上海、天津,小至一个村庄,这些实例令人信服地说明了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节约、增加耕地的巨大潜力,证实了实现我国耕地不能再减少、而且要逐步有所增加这个战略目标的可行性。
仔细读一读这些实例就会知道,这些地方节地挖潜取得可喜成绩,并不是由于土地资源特别丰富,其中一些地方如上海、苏南,建设用地量很大,人均耕地资源紧缺。这些地方之所以能挖掘出潜力,主要是人们心里有土地基本国策,有全国大局,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个方针,有两个要义,一是吃饭与建设不可偏废,二是吃饭是建设的前提。既然要建设、要发展,就要占用土地,包括要占用一些耕地。我国耕地本来就不宽裕,吃饭用地要保,建设用地也要保,哪来这么多地?谁给我们土地?本栏将刊登的实例告诉我们,土地潜力处处有,就在我们脚下,就在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上。更新思路,打开视野,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田野,到处都蕴藏着土地再利用的潜力。
土地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吃祖宗饭,不砸子孙饭碗。”无论耕地还是建设用地,我们都要给后代留下尽可能多的空间。只有走内涵挖潜、集约利用土地的新路,才能满足既要吃饭,又要建设对土地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回答“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挑战。
在人们的印象中,上海就是人挤人、车挤车、楼挤楼。7823平方公里的总面积,1413.5万常住人口,市中心3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7万,平均每平方公里挤住着2.33万人。
上海开埠兴市才100多年,城市、厂房、乡村、道路、农田……该用的地似乎都用上了。长江滚滚而下,每年给上海带来数万亩的滩涂,除此之外,上海好像真的很难找到土地了。1995年地处闹市的豫园批出的一块“地王”,竟然达到每平方米1.3万美元的“天价”。
上海正在加紧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性大城市,每年还要用十来万亩的土地,真的只能到城外去挤占那不到500万亩耕地吗?不。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后,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上海的存量土地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
他们算了这样几笔大帐:
一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大有潜力可挖。上海农村居民分散住在5万个自然村,人均占地186.5平方米,如按100平方米/人标准计,把超标的86.5平方米调整掉,可挖潜的土地就有330多平方公里。
目前农民的净宅基地在村庄用地中一般占30%到40%,显然是不高的。如果把这一比例提高20%,可以挖潜的土地就是142.5平方公里。
二是郊县工业用地大有潜力可挖。按1994年的指标算,全市工业平均每用1平方公里土地,能创造12.75亿元的产值。但城里城外水平不一,市区工业1平方公里平均产出21亿元,郊区工业却只有6.79亿元。
上海郊区工业1994年总产值为1297亿元,据上海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000年要达到6000亿元。如果按1994年郊区工业的水准干,那么今后几年就要再给它692.7平方公里土地。但如果提高土地产出率,按1994年市区工业产出率21亿元/平方公里的水准干,则只要给它98平方公里。两者差几近600平方公里。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潜力空间啊!
而实际上,高标准的工业开发区土地产出率要大于50亿元/平方公里,按这样的标准算,就连目前上海市区的土地产出率、可挖掘的土地利用潜力,都还不小。
这已经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计算。上海近年已经出现了“三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集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趋势。1995年,市政府又明确提出,要全面实行“三个集中”的战略。
根据“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郊区工业包括乡镇企业要向9个市区工业区和37个县级工业区集中。据测算,如果上述企业集中50%,就能节约土地120平方公里。
根据“居民向集镇集中”的原则,今后15年,上海计划将5万个自然村逐步归并调整到2万个自然村,扩大中心集镇及集镇的人口规模,压缩自然村的分散度,使每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由目前平均200个逐步调整到100个左右,预计可以调整出142—292平方公里土地。
据典型调整,旧式村庄建房人均用地120平方米左右,而小城镇建多层住宅人均用地只有20—30平方米,城镇化的集中可以节省80%左右的建房用地。较早开始向集镇集中农户的松江县,已有16300户农民进镇进城,全县可腾出2万亩宅基地,经过复垦改造成耕地。
实行以上两个“集中”,将调整出来的土地尽量规划成连片开发的农田,培育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这就有了上海第三个“集中”——“在土地相对集中的基础上,实行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通过“土地整治计划”,既使土地连片集中,建设优质农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又使耕地达到规模经营,增加经营者的收入,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据上海经验,建设优质农田,由于排灌设施可以从地面转入地下,田埂、边角地可以充分利用,还可以节约1%左右的耕地。
不到上海,就不知道空间的挤迫和土地的珍贵;同样,我们可以说,不到上海,就不知道“寻找土地”的巨大潜力。
编后:
上海的地似乎都用光了。为什么从没有土地的地方,又找到这么多土地呢?还不是因为上海的用地观念,在“两个根本转变”大原则的指导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已经利用的土地,可以再利用。从前者到后者,体现了粗放利用土地向集约利用土地的转换。转换的结果,土地中生出了土地。
观念的转变,带动了战略的转变,带动了规划的转变,带动了用地行为的转变。所有这些转变,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就此而论,上海的实践明明确确地告诉我们:谁给我们土地——我们自己。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发达的经济进步的社会
必须要有发达的水利
水利部部长钮茂生
今年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把“水与发展”作为主题,意义是很深刻的。
今年1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指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下个世纪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制定和探讨21世纪水问题战略,已是世纪之交有关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点议题之一。发达的经济和社会必须要有发达的水利,这在当今世界已成为共识。
建国以来,我国水利建设成绩很大,对发展工农业生产、抗御水旱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先进国家比较,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江河治理程度都还比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连续18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然而由于水利建设滞后,也正面临严峻的形势。
洪涝灾害损失日趋严重。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几次严重的洪涝灾害。这几次大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一次比一次大。
经济高速增长,水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近几年,我国农村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约6000万人口常年饮水困难,年均受旱面积约3亿亩,减产粮食约200多亿公斤;在全国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年缺水量60多亿立方米,造成工业产值损失约2000多亿元。
水环境日趋恶化。目前全国已有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许多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另外,一些地方大量超采地下水,形成了以城市和工矿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在一些地区还引发了地面沉陷、海水入侵等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
进入90年代以来,是党中央、国务院最重视水利的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断提高。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发展到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把水利列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认识越来越深刻。
二是领导更加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新时期水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水利建设,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农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社会安定。历朝历代,治水害,兴水利,都是一件治国安民的大事。”进入90年代以来,对水利建设从明确行政首长负责制,到明确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建立制度,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强化了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三是投入有所增加。从国家办水利逐步向社会办水利、市场办水利方向转变,通过建立水利建设基金,水利投入从不稳定开始向稳定增长转变。
面向21世纪,水利工作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将更加艰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需要有强有力的水利保障。我们要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大力推进水利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
一、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特别是增强各级领导同志的水忧患意识。具体讲,就是增强防洪减灾意识,增强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意识,增强水环境保护意识,归根到底,就是要增强加快水利发展的意识。
二、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到2000年要完成下列主要任务:
1.加强防洪建设,使主要江河干流达到防御建国以来最大洪水的标准,中小河流的防洪除涝能力有所提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尽力减少灾害损失。
2.供水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新增供水能力400—500亿立方米,缓解城镇供水紧张状况,基本解决6000万人饮水困难;扩大灌溉面积5000万亩。
3.全面推行节水。使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农业用水渠系利用系数争取达到0.5—0.6。建成300个农业节水增产重点县。
4.水环境状况有明显改善。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污染;加大地下水管理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
5.加快水电建设。“九五”期间,全国新增水电装机2000万千瓦(其中水利系统新增1000万千瓦),并再建成3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进一步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
三、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1.通过立法进一步理顺水资源所有权统一管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管理的关系,理顺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的关系,理顺水资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建立一个以水资源所有权为中心,分级管理、监督到位、关系协调、运行有效的统一管理体制。
2.加强水的需求管理。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为中心,全面实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取用水年度审验、水资源统计等各项取水许可管理工作制度。
3.加大水价和水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改革力度。要根据不同用途的用水和当地资源的稀缺程度,积极实施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核定水价。
让我们携手努力,把一个江河安澜、保障有力、山清水秀的美好明天带给21世纪。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别忘了农民手中的国库券
编辑同志:
春节期间,笔者发现不少农民家中仍存有许多过了兑付期的国库券,数量少则八九十元,多则三四百元。
目前,1997年兑付到期国库券和支付国库券利息已经开始。鉴于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国库券分布零散的特点,笔者建议:一、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国库券知识的宣传,不仅向农民讲清国库券的意义,还要讲清兑付的有关知识;二、组织“金融流动服务队”下乡,设立临时国债兑付点,方便广大农民群众。湖南岳阳市建湘路农行(易桂春柳平)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水利部三峡地区扶贫见实效
本报讯水利部在三峡地区万县市与涪陵市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11年来,动真情、办实事、求实效,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开发当地水土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人畜饮水、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和水电“四水”工程建设,累计投入各种资金及衔接银行贷款10.67亿元,新建各类水利工程5万多处,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扶贫与扶智并举,通过举办培训班、捐赠科技图书、兴办希望小学、支援教师、定向招生等多种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培育地方的“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开发式、产业化扶贫的路子。
截至1996年底,两市共有382万群众走出贫困,踏上致富奔小康征程。
(焦居仁)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村里办起大专班
本报记者谢国明
每到周六,广州市郊东漖村的130多名村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都会准时聚集到设在村委会办公楼内的大教室里,认真听课、做笔记,还不时地开展讨论。他们都是经过正式考试录取的大专班学员。
在村里开办大专班的想法是东漖村党总支书记郭兴荣提出来的。
今年45岁的郭兴荣,曾经担任过村团支部书记,承包过村办企业,办过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1989年初,东漖村的老支书和镇领导相继登门,请郭兴荣回村主持工作。放弃自己正红红火火的事业,去为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拼搏,郭兴荣不是没有一点思想斗争。但是,想到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自己创造了先富起来的大环境,郭兴荣二话没说,回村出任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过全村上下三年努力,东村的集体纯收入从10万元增长到40万元。
1991年底郭兴荣又当选为村支部书记(1995年转任总支书记)。他带领全村村民,5年内迈出了三大步:从实行村、社(村民小组)两级股份合作制起步;在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大胆推行“股份合作制向村一级经济核算过渡”,既保证了集体经济占主导地位,又保护了村民的实际利益不受到侵犯;于1995年9月组建广东省第一家村级股份制集团公司——广州东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建立,为东漖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1996年,东漖村的总收入达3.849亿元,利润达2708万元。
郭兴荣认为,这几年东漖村的集体经济能如此迅速地发展,关键是抓住了机遇,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机制。今后,东漖村的进一步发展,则主要依靠人的素质的提高。他与村领导班子商量决定,拿出650万元投入教育,兴建幼儿园,改建小学校舍,并于1996年3月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办大专班。全村干部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全部参加考试,考不上大专班的或不愿参加学习的,一律解职回家。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一片深情在艾山
——记江苏省邳州市扶贫协会理事长蔡宝友
陈作顺周伯之
江苏邳州市西北部有一座荒山叫艾山。而今,这昔日的荒山已成为花果的世界:酥梨、银杏、苹果、板栗……一行行,一片片,翠绿茁壮,生机盎然。山脚下,新建的公路穿村而过,一座16门的轮窑已建成投产,高大的烟囱耸入云天,隆隆的机声打破了山林的沉静。
喜人的变化里凝聚着艾山村民们的汗水和心血。可质朴的村民们却说,这一切更离不开原市政协主席、市老区开发促进会和扶贫协会(简称两会)理事长蔡宝友和他身边的那帮老同志,没有他们的帮助,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1993年初的一天,蔡宝友从市委农工部的一份年度报表中获悉,全市人均收入最低的村是邳城镇艾山村,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艾山一带曾是革命老区,1958年,他在南京农学院读大学时,曾在这个镇劳动锻炼。听乡亲们说,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艾山村参加革命的就达50余人,有7人光荣献身。1993年年底,蔡宝友同两会的同志专门驱车来艾山村考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个现实:全村有一半的农户没有通电,缺粮户、无粮户占1/3。贫穷像瘟疫一样折磨着老区人民,蔡宝友的心里沉甸甸的,不能让老区人民再受苦了。他当即和随行的同志研究确定,把艾山作为两会的扶贫基点村。
可是,对这项决定,艾山村不少干部群众却反应冷淡。他们说,扶贫只不过是年关的时候来走一遭,送点面粉、猪肉什么的,又能起多大作用呢?再说穷名声出去了,村里小伙子连媳妇也找不到。蔡宝友说:“扶贫不是救济,扶贫要扶志。钞票到处有,就看动手不动手,人人找活干,收入天天有。”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说得大伙连连点头。于是,200多人的经销队伍出现了,有的贩青菜,有的卖粉丝,有的搞运输……收入很可观。
针对艾山村的实际,市老促会专门成立了7人科技扶贫组。让艾山变成果园、花园,这是他们帮助该村脱贫致富选取的第一个突破口。至今艾山村已开垦山地700亩,栽植良种石榴、苹果、砀山酥梨、银杏大苗,所需的资金大都是两会筹集的。他们还请市农业局免费提供棉花和花生良种,由于选用良种,使用新技术,棉花和花生单产翻了一番多。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发展庭院经济上大做文章,两会出钱、出人分赴福州、宁夏等地引进枸杞子、肥姜、巨型冬瓜、大葱、特长豆角等良种,分发给农户在宅前屋后试种。
从引进良种到栽植、管理,蔡宝友事必躬亲。去年2月的一天,天寒地冻,寒风中夹杂道道雨丝。蔡宝友和科技扶贫组的孟陶等专家,带领全村的群众到山上栽植酥梨树,亲自放样,要求挖的坑要一米见方。他拿把尺子挨坑丈量,总共1万多个树坑,他硬是带着扶贫组的同志量了个遍。
艾山果园建成了,村中千余亩高低不平的农田整治了。可由于山地土层浅,多是漏沙地,保水能力差,一旦遇旱,庄稼便会枯黄甚至旱死。打深井取水灌溉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一算帐,打井、架线、通电等共需资金38.8万元,一贫如洗的艾山村人到哪里去弄这笔钱呢?蔡宝友不顾身体多病,四处奔波,动员和鼓励各企业单位为解决老区困难献上一份爱心。
真诚换来了八方爱心。市政府一次批给优惠化肥60吨;市水泥厂送来了100吨水泥……社会各界共42家累计捐款捐物达34万元。市水利局在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提前帮助艾山村打井;市供电局以最低价格送来供电设备。终于,80多米的深井打成了,10座蓄水池建成了,铺设地下管道,架设高压线路……不仅使山脚下的700多亩硬沙地得以灌溉,全村430多户人家还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电。
经过3年多艰苦扶贫,艾山村粮棉增产了,多种经营发展了,种养加销的格局初步形成了。艾山村群众开始富裕起来,人均收入从1993年的486元增加到1996年的2030元左右。
蔡宝友究竟到过艾山村多少次,恐怕连他自己也数不清。艾山村的百姓也忘不了蔡宝友,质朴的老区人民在心里为他立了块功德碑。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原阳农科所科技扶农
本报讯河南省原阳县去年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36万亩水稻却获大丰收,平均亩产500公斤,比上年增产50公斤。稻农们高兴地说:“大灾之年能获得这样的好收成,是县农科所推行水稻良种化服务的结果。”
为大面积提高原阳水稻产量和大米品质,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农科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成了河南省最大的占地2200亩的三圃田良种基地,年产优质稻种100万公斤,为全县实现良种化和统一供种打下了坚实基础。去年仅农科所提供技术服务一项,使全县水稻亩产比去年增产10%,而每亩的生产成本却下降25元。菜吴村是老引黄种稻区,全村水稻平均由上年的亩产450公斤,增加到550公斤,仅增产部分全村可增收10多万元。农科所同时带动了全县大米加工业和销售业的发展。现在全县精米加工厂已达20多个,每年为县财政创利税2000多万元。(庄园平张培杰毛苏景)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黎明村,科技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占到60%以上,去年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村办企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张国俊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