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科技)
专栏:

  让我们共同走向科学
温家宝
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发起并组织的百名院士科技系列报告活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么多著名科学家,在做好本职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走向社会,给各级领导干部宣讲科技知识,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首要推动力量,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的方式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学精神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中的渗透,使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与科学发现和技术飞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邓小平同志及时把握时代脉搏,以他的远见卓识和敏锐洞察力,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密切关注和跟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向,切实把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位置,这是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希望所在。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浩浩荡荡的科技工作者队伍,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一个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领导者,就要不断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最新动态,使自己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1994年,在江泽民同志的倡导下,由国家科委等单位专家组织编写了《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介绍世界科技发展的状况、趋势和我们的对策。江泽民同志在序言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艺术。”我们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在广大干部中掀起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热潮,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的科技素质。
组织著名科学家给各级领导干部作科技报告,既是领导干部学习科学技术的一种好的方式,也是进行科学普及工作的一种好的形式。院士作科技报告不但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感召力,他们在科学事业上的成就本身就是最富于说服力的教育。这种活动应该经常进行,提倡我们的科学家,尤其是著名科学家、院士,到社会和群众中去,介绍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项基础工作。
百名院士的科技系列报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深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欢迎。现在编辑出版他们的报告集,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各门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我们相信,只要广大科技工作者都来关心科学普及工作,只要广大干部群众都能认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重视和支持科技工作,我们国家的科技事业就大有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能早日成功。
让我们共同走向科学!
(这是作者为《共同走向科学——百名院士科学系列报告文集》撰写的序言)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迎接国际化挑战
吴国迪
改革开放的推进,使中国经济日益走向国际化。我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70年代末的10%增长到今天的40%,然而在每年上千亿美元的出口额中,高新技术企业创造的价值还不足1/10。高新技术产业与整个宏观经济结构的这种不协调,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科技知识的国际化由来已久。从阿基米德的几何学,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从哈勃望远镜的最新发现,到计算机研究的最新成果,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无不在分享着这份共有的财富。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一方面,由于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推动日益增强,它们的联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紧密;另一方面,因为功用的不同——科学侧重于创造精神价值而技术侧重于创造物质财富,二者间又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尤其在一种新技术为一个国家或集团所掌握,并且能为之带来巨大现实利益的时候,它的国际化便与科学知识的国际化有着根本的不同。从地域分布和组织形态上看,国界似乎正逐渐消失,但从利益分配来讲,它却越来越集中在知识产权拥有者的手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日渐增强。这便是今日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的大背景。
客观地讲,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我们是后来者。虽然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已日益融入国际化的大背景,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更多地是以一种“被国际化”者的姿态出现在竞争舞台上。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引进、消化、吸收仍将是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如果长期安于这种角色,我们就逃脱不了落后挨打的命运。适应国际化的潮流,在积蓄力量的同时重中选重,适时出击,应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目标。
在人家为主导的产业环境下要有所作为,无外乎两条路:拾遗补缺和技术创新。任何产业的主导者都无法覆盖整个产业领域,根据自己的特色优势占领一些市场空白点,这便是弱者生存的空间。从目前我们那些在激烈竞争中初步站稳了脚跟的高技术企业看,它们所做的,有的是人家有实力做却不愿意做的事,有的是人家有实力做但没有想到的事,有的则是别人想做而一时难以做到的事。不管怎么说,挤进一只脚去,先占领日益国际化的国内市场,再伺机向国际市场挺进,我们的机会仍然不少,许多新兴国家的成功便是最好的范例。当然,要真正实现质的飞跃,还有待于革命性的技术创新。


第10版(科技)
专栏:

  再回首,漠河天象奇观
本报记者温红彦
3月9日,一个值得许多人记忆的日子。
这一天虽已渐渐远去,但那撼人心魄的天象奇景,却像精彩的电影片断,久久在人们眼前闪回:
太阳照在漠河的雪野上,映得白雪格外耀眼。这时,一个小小的缺口悄悄爬上太阳,使太阳失去了它一向骄傲的圆。缺口膨胀着,把太阳挤压成半圆,月牙,金钩……突然,天空变得幽暗,太阳只剩下它外层的大气——日冕。同时,一个灿烂的亮点跳上日冕的光环,天鹅绒般的黑色天幕上,立刻镶嵌了一枚光芒四射的“钻戒”。在它的旁边,水星和木星眨着明亮的眼睛。离“钻戒”不远的天顶,海尔—波普彗星风姿绰约,以迷离的目光俯瞰着下界……
漠河,万人齐观日全食和彗星“世纪幽会”
日全食:昙花一现流芳千古
彗星:犹抱琵琶半遮面
当人们企盼已久的3月9日终于降临到漠河时,这块祖国北部边陲最冷的土地,由于“天赐良机”,陡然变成了热点地区。
此时的首都北京已是春意融融,而北陲漠河仍是冰天雪地,观测日全食时的气温低达负26摄氏度。漠河县第三中学的大操场上,1万多名观测者伫立在冰雪中,心中却升起火焰般的激情,仰视着天空的东南方向。
由中国天文学会和黑龙江省科协组织的’97中国黑龙江日全食和彗星观测团,3月5日在哈尔滨举行了开幕式后,便乘专列浩浩荡荡开往漠河。观测团分专业团和科普团两个部分,共460多人。观测成员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他们中有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天文爱好者。年龄最大的是83岁的何泽慧院士,最小的是随父母来自北京的6岁的豆豆。
境内外各地记者也蜂拥而至。据不完全统计,3月9日在漠河采访的记者多达200人,仅中央电视台就派出现场直播、新闻调查、科技之光三套人马近30人。中央电视台一位记者说,为让全国人民一饱眼福,他们中的一些人已是三上北疆了。
前几天还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的6位人大代表叶叔华、王绶琯、何香涛、尤建圻、刘彩品、苏定强,经他们所在人大代表团的批准,匆匆赶至漠河,参加围绕日全食现象而举办的“太阳和人类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和对日全食、彗星的观测。
美国加州大学天文学教授王振葆(JoeWampler)是研究类星体的,他这次不远万里来到漠河,也是为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台湾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所长孙维新告诉记者,台湾十分重视天文学研究,此次他们共来了10个人。香港天文学会会长梁淦章正带领他的会员紧张地拍摄着太阳的每一个变化。日本著名的围棋九段宫本直毅默默仰望天界,那专注的神情如同盯着他的棋盘。
此次观测活动组委会主任叶叔华院士面庞冻得通红,呼着白气接受着一位又一位记者的采访,她说:“观测日全食和彗星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科普意义。瞧,这么壮观的观测者队伍,的确令人对科学普及和破除迷信满怀信心。”
到漠河的观测者人人都穿得像只北极熊。有人从北极村买的毡靴毡袜,毡袜太厚太大,就套在皮鞋的外面,即便如此也难以抵御北疆瞬间的酷寒,何况要在雪地上站立两个多小时。而在观测的人群中,竟有解开衣扣,把摄像机拥进怀里,或脱下外衣披在仪器身上的。深圳实验学校的伍树人老师为了不让摄像机中的电池罢工,以便能拍到难得的镜头,用外衣捂严他的摄像机,自己却冻得两手发僵。
观测结束时,北极村传来消息:观测成功!在漠河县三中的北京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的太阳射电观测也获成功。北京天文馆的科技人员还拍摄下了日全食的全过程。北京天文台台长李启斌说,两大天象奇观的观测结果,要等几个月后才能得出,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
可以说在漠河三中“第一现场”的观测者都看到了美丽的日全食,可有些人却没能看到地球的另一位稀客——海尔—波普彗星。据科学家分析,由于日冕的光线太强,彗星便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明亮,没看到彗星的人,可能是由于眼睛一直盯着日冕,一时无法适应天空的黑暗;或者是因为没有找准彗星的确切位置。
并未解冻的漠河,却流淌着一首春天的歌
黑龙江省副省长马淑洁说:“咱漠河天冷,可人心热乎。”
今年是漠河降雪量最大的一年,仅县城17公里路面上压得像石板一样的积雪,就有20厘米厚。小城不足两万人,面对几乎同等人数的外地观测者,漠河人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他们出动了1万多人的义务劳动大军,把积雪全部铲起,一块块整齐地排在马路两旁,形成高高的雪墙,像大地构造中的断层,蔚为壮观。雪块的断面上有黑白相间的纹路,细心的人能数出每个雪块大约都有16层,证实漠河冬天曾下过16场雪。
漠河人说,远方的客人、尊敬的科学家们不必为行路难而担心。除了清路,漠河大约筹集了200辆出租车。漠河供电所把县里的主线路架到主要观测点,如果万一出现野外线或街里线断电,可马上调用漠河林业局自备的电站来应急。
漠河县旅游局和邮电局为迎接观测团,春节刚过就开始忙起来。邮电局在专业团的主要接待场所北陲宾馆和漠河饭店增设了5部磁卡电话,10部IC卡电话,在邮电局开设了4部传真机,在北极村开设了两部传真机,昼夜服务。北隆宾馆的服务员们因为忙于接待工作,许多人几天几夜都没合眼。北陲宾馆的徐金荣说:“到了咱漠河,就是座上客”,黑龙江省副省长马淑洁说话更干脆:“咱漠河天冷,可人心热乎”
漠河之行,使人们对壮丽的天象奇观叹为观止,正如陶渊明所抒发的情怀:“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漠河之行,还令人发现了北陲大地上的美景——美的雪野,美的心灵。


第10版(科技)
专栏:

  三月九日漠河日食
王绶琯
嫦娥相约漠河天,巧掩日轮一发间。
借来夜色三分驻①,捧出毫光一冕悬②。
远赴奇观集老少,疾探瞬相奋玑璇③。
北陲报语京城会④,雪漠初花发丑年。
①“三分”——在漠河,这次日全食的时间为2分26秒,接近3分钟。②日全食时出现日冕。③“玑璇”——古代天文观测仪器,这时借用指日食观测仪器。④全国人大、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正在北京召开。(附图片)
3月9日发生的日全食,是本世纪我国境内最后一次可见的日全食。这极大地激发了杭州市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杭州市高级中学还开设了地理兴趣小组。图为地理教师林岚在为同学们作日食和月食成因的模拟演示。新华社记者 王小川摄


第10版(科技)
专栏:

  科技架起致富桥
——革命老区茶陵科技扶贫巡礼
毛爱良李武祥
眼前矗立着一幢崭新的砖房,络绎不绝的乡亲正乐呵呵地来到生猪人工授精站联系给自家母猪人工授精。3年前还负债累累愁眉苦脸的茶陵长联村残疾夫妇肖吉苟俩,咋也不敢想。后来由于在乡农科教中心参加了3个月的养猪知识学习,掌握了生猪人工授精等一套技术,在村里借了500元买了一头大约克良种公猪,建立家庭生猪人工授精站,为村民的母猪进行人工授精,成功率达90%以上,头年盈利4500元,第二年达6000元,第三年脱贫致富,还清一切欠款,还有了自家梦寐以求的新房。
但这确是事实。如果可以叫奇迹的话,那么是含有无限底蕴的科技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创造了这个和无数个扶贫的奇迹。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之西侧的革命摇篮湖南茶陵县,这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1996年茶陵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比1990年增加2.38倍;实现财政收入8092万元,比1990年增长2.33倍;乡镇企业总产值29亿元,比1990年增长4.5倍;双季稻总产32.3万吨,年产亩平1018公斤,比1990年增长33.3%,从1995年起连续两年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2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760元,比1990年增长2.25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3年前增长18.1个百分点,1996年达34%。谁能想象,6年前,这里还是湖南叫得响的贫困县么?
科技使老区人民旧貌换新颜。科技扶贫开发在这里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加庄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的茶陵,是个典型的丘陵地区。历经血与火考验的老区人民由于地域偏僻、信息不灵、科技意识淡薄,直到“七五”末期仍处在贫困状态。面对汹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他们在苦苦地搜索走向富裕门的大道。机会终于来了!1991年春,国家科委正式将茶陵这片染满志士热血的红土地纳入井冈山科技扶贫开发区。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亲临农户,留下了“科技扶贫靠自己,人不自助天难助”的深刻指示,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茶陵人民自力更生、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前程。
在国家科委扶贫团、湖南省科委和株洲市科委的支持和指导下,茶陵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积极转变观念,依靠科技脱贫致富走自身发展之路。县里先后出台了《关于科技兴县、脱贫致富的决定》、《茶陵县科技奖励办法》等24个有关科技兴县的文件。全部乡镇及重点企业、行政村都配备了科技副职,建立了科技人才基地,实施科技普及的“十、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兴办了3所农校、职校;拥有26个乡镇级农科教中心,乡乡办起了农民技术夜校。学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湖口镇小潭村是该县出了名的“穷窝子”,1990年人平纯收入才200多元,常靠救济过日子。在科技扶贫开发中,全村因地制宜发展以蚕桑为龙头,开发水果、蔬菜、农副产品加工等科技先导型村办企业,走农村产业化之路,两年脱贫,三年致富。1996年人平纯收入上升到1650元,村民们普遍盖起了新房,村里拓宽了公路,建起了新校舍,通了程控电话,成为湖口镇脱贫致富的红旗。村民们无不感慨地说:“小潭能致富,科技是财神。”
6年科技扶贫使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由1990年的17.92万人,下降至2万人,去年年底,茶陵正式宣布摘去贫困县的帽子。今年初,当国家科委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验收团宣布茶陵县顺利通过验收时,十里冲园林场千亩脐橙正叶绿果黄,煞是喜人。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技前沿

  超导体正向我们走来
卢怀谦
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益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对一种现象感到不可容忍——在电流的输送过程中,约有30%消耗殆尽。这种物理学上被称为“电阻”的特性使用于发动电动机或照明的部分电功率转化为无用的热量。超导体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唯一一类材料:它们可以在没有任何电阻的情况下传送电流。
直至1986年,科学家们知道的超导体都只能在接近绝对温度(负273摄氏度)的低温下工作,因而不得不用昂贵的、难以操作的液态氦来冷却,高温超导体早期发现的步伐是飞快的,1986年8月,米勒教授和贝德诺兹教授发现了一种铜氧化合物,它们在35K的温度下电阻接近于0,一下子把超导温度提高了12度;1986年12月,米勒教授和贝德诺兹教授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陶瓷超导体(此前超导体都是金属),这种超导体把超导性的临界温度又提高到了38K;1987年初,美籍华人科学家朱经武教授和他的学生吴茂琨发现了另外一种材料:钇—钡—铜—氧化物,使超导记录提高到了93K。在这个温度区上,超导体可以用廉价而丰富的液氮来冷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等几乎与此同时发现了这种新材料。当然,按照正常标准看,这个温度仍然很低,但是在超导世界,它是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物理学家可以用液氮而不是液氦使这种奇异的复合物冷却。不少物理学家对此津津乐道,液氮是现成的,容易处理,并且每夸脱的价格只有30美分,比啤酒还要便宜。此后,科学家们不懈努力,在高压状态下把临界温度提高到了164K(负109摄氏度)。
现在发现的超导材料,许多都含有稀土元素,而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因此,中国人开发和利用高温超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超导,意味着零电阻,也即是说,它使得电流在输送过程中几乎不受损耗。现代社会处处离不开电力的传输,即使采用50万伏高压输电,每100公里也要损失电能的1%到3%。改用超导导线输电,就可以完全避免这种损失。用高温超导体加工成的细带状电缆,其载流能力是家用铜丝的1200倍。如果所有电机、变压器的线圈都改用超导电线,不仅可以节能,还可以大大缩小尺寸。利用电能有一个困难,就是电能难以存贮。而利用超导线圈可以通过强大电流产生磁场,在用电低谷时存储100万度级的电能,留到用电高峰时使用。
利用超导体制造的超导磁悬浮列车,由于克服了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阻力,能够达到每小时500公里以上的速度。用超导体做成的超导船,不用螺旋桨,而是使用超导线圈形成的强大磁场,构成磁流体动力推动器,能使普通商船的时速达到115公里。超导列车和超导船将对飞机和高速公路形成新的挑战。
日本科学家预测,超导技术在能源、交通、医疗、机械等领域的应用技术将会在2005—2010年实现。


第10版(科技)
专栏:

  累断筋骨口含泥
——追记我国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院士
葛耀伦
他92岁了,还弃家别子,孤身奔波在四川长宁县山乡,与土地相濡以沫;他顽强地同胃癌、肺癌搏斗,用他那颤抖的手,珍分惜秒,给后人留下了土壤科学的文献;他用祖国和人民给他的奖金,创建起中国第一个生态农业博物馆;他以中华民族的赤子之心,60多年苦苦研究着中国的红土地、黄土地、黑土地,痴迷地爱到累断筋骨口含泥,直至1996年10月21日肺癌晚期才被西南农业大学的领导强行接回重庆,住进医院,终因病情恶化而于11月4日逝世。他就是我国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农业大学教授侯光炯。
侯老逝世后,大地含泪倾诉着他的故事。1935年,刚到而立之年的侯光炯就代表中国土壤学界在第三届国际土壤学会上宣读了《水稻土层次形态与生产力关系》,这是他为中国农业土壤学奠基的第一锹土。文中鲜明提出的土壤科学直接为农业服务的观点,可以说是他确立一生研究志向的宣言。
新中国成立后,他深入云南西双版纳的莽莽丛林中,查清了这一地区适合橡胶种植土壤资源及地形部位,为我国开辟了第二个橡胶生产基地;他踏遍巴山蜀水,写出了《四川盆地内紫色土的分类与分区》的研究报告,在第六届国际土壤学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侯光炯太“痴”迷泥土了。当年陪新婚妻子逛王府井,走到半路他却摆弄起冻土来,差点将刚来北京的妻子搞丢了;路过长沙,女儿带着外孙女赶到机场去看他,外孙女特地送给他一袋袋糖和水果,把他的旅行包塞得满满的,没想他偶然看到候机室外一棵树四周的土壤十分潮湿,只有新栽的香樟树周围泥土非常干燥、疏松,便急忙打开旅行包,东翻西找,找不到适合的袋子,于是一古脑儿倒掉糖果,把两种不同的泥土装了一袋又一袋。
外孙女看见撒在地上的糖果不解地问妈妈:“外公咋不要糖,偏要带包土。”当妈的哭了:“土壤才是你外公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啊!”1979年侯光炯又是一头扎到长宁县农村,开始了“自然免耕法”的试验研究。
这是针对冬水田泥脚深烂、土温低、冷湿害重,妨碍水稻生长和闲置期长,造成光、热、土、水资源浪费而创造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又打破了千百年来我国农民沿袭的多犁多耙、精耕细作的传统栽培技术,实行连续垄作、免耕、植被、浸润,以保持土壤水、热、肥、气与作物生长需求间的协调,达到高产稳产。这项科研成果进行了7年,7年中他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只休息4小时;7年中他没享受过一天天伦之乐,既没有去看望过儿女,也不准儿女来看望他。孩子们实在太想念父亲了,一年春节,散居在北京、长沙、桂林、重庆的儿女们集中对他发出通牒:要么回家团圆,要么儿孙一起到长宁来共度春节。接信后,侯光炯急了,立即拟了一份加急电报:“春节我离不开相岭(现竹海镇),也不准你们来干扰我。”措词强硬,儿女们傻眼了,只有小女儿侯小翼不听令,带着幼女年三十从千里之外的桂林赶到相岭。刚跨进父亲住地,就被父亲严肃地训了一顿,“哪个叫你来的,告诉你们了嘛,春节我很忙,马上回去,不要来影响我的工作。”小女儿哭着央求:“好多年了我们一家没有吃过一顿团圆饭,孙女都上小学了,还没见过外公是啥样,你总说你忙,我来帮你干点抄抄写写的活还不行吗。”跟随在他身边多年的老区长雷雨田至今还难忘那酸楚的一幕。哭声惊动了院里的教师、学生和区委干部,大家围着侯老给小翼求情,才获准住了一晚。
自然免耕技术成功了,这是一项先进的开创性的研究,是对水田土壤传统耕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它科学地解决了稻、鱼、萍和水旱作物配套之间的矛盾,开辟了水田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具有国际水平。这项成果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水田自然免耕技术”列为农业五项配套技术之一,全省推广,中国南方17个省市来长宁取经学习,推广面积已达5000多万亩,增产幅度达15%至30%,直接经济效益在20亿元以上。(附图片)
图为侯光炯院士在室内观察水稻根系生长情况。本报重庆记者站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