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做好积极开拓市场这篇大文章
丁俊发
内容提要:积极开拓市场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热点变动的重要时期,积极开拓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和重要意义。开拓市场的侧重点要放在农村市场,把县城作为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场所,坚持购销结合、买卖结合、双向服务和工商联手、农商联手、银商联手共同开拓市场的原则,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以新的思路,大力开拓城市市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积极开拓市场这一全局性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深刻认识开拓市场的重要意义
积极开拓市场,包括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就国内市场来讲,主要是指商品市场,也包括要素市场。积极开拓市场,保证各类市场协调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即满足最终消费。反过来,消费也是维持经济不断增长的主要动力。现在中央明确提出开拓市场这个问题,一是为了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市场的主体、客体、载体以及中介组织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水平,也决定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败;二是我国已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商品从长期短缺走向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某些商品出现供大于求,人民的生活也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这一时期,市场开拓得好坏,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三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也是一个没有被完全开发的市场,许多发达国家把注意力都放到占领中国市场上,如果我们自己不去很好地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很多市场份额就会被国外企业占有,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开拓市场会提高工业品的产销率,也会适度扩张消费,促进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我国市场潜力巨大
就国内市场来讲,1995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597.9亿元,1996年达到24600亿元;1995年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27500亿元,1996年达到35700亿元。这么大的消费量是否意味着中国市场已经饱和了呢?我们认为中国市场没有饱和,中国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为我们开拓市场带来了机遇。80年代末开始,我国城镇经历了以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等家用电器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热点,农村经历了以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黑白电视机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热点,这以后的几年中,在保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年增长10%左右的情况下,人民群众进入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期,199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9662.3亿元,1996年又增加8800多亿元。根据消费结构变动周期长波因素的分析,我国将逐步进入一个新的消费周期。但由于人们的收入水平不一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加上消费品可选择性增强,消费热点将相对分散,城镇主要以住房、电脑、空调、电话、轿车和家电的更新为主要内容,农村主要以住房、家电、农用车为主要内容,但不可能马上热起来,也不可能同时热起来,必然有先有后。
其次,由于工业企业的结构性矛盾,不少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名、特、优、新产品少,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制约了人民群众的消费热情。由于农业基础薄弱,有些农副产品一时不能满足需要,同样制约了消费。如果能够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克服“小而全”、“大而全”的思想,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市场潜力可以进一步挖掘出来。
第三,由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流通体系还未建立起来,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依然存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发育程度低,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滞后,商品不能货畅其流,也限制了市场潜力的发挥。特别是广大农村,8亿多农村人口是中国市场的主体,1985年,在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农村的比重占52.9%,超过城市的消费总量。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到1994年,这一比例下降为43.8%。然而,随着对农业投入的增加,科学种田力度加大,农业比较效益逐步提高,特别是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和“卖难”问题的合理解决,以及对农民负担反弹的及时控制,农村对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可能接近或超过城市。现在,不少农村仍买不到适销对路的商品,农村商业网点十分落后,不少地方还停留在赶集的水平上。总之,城市与农村商品市场的总框架还没有完全形成,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费用高,流通现代化水平低,同样制约着市场的开拓。随着流通产业的发展,市场的潜力可以变成现实的购买力。
把侧重点放在开拓农村市场
当前,积极开拓市场的着重点应是农村市场。其原因,一是“九五”期间农村的市场潜力最大。我国要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副产品的商品流通量特别大,而且在提高农副产品的内在质量与加工包装质量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趋旺。比如,1995年农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超过21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3.2平方米。近年来,农村每年平均建房6亿平方米,需要大量的建筑用材。二是国有流通企业的销售网络在农村最为薄弱。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供销社进了城,国有商业却没有下乡,物资部门在农村的网点大量减少,农村的流通体系比城市落后得多,至今还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网络与贸工农一体化的贸易组织结构。三是开拓农村市场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编者按:把重点放在开拓农村市场,这是关键。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流通还是生产企业,对农村市场的需求和潜力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引导开发。例如,农村的建房早已是热点,有谁去关心过农村如何用既经济又实用又美观的设计和材料去引导农民建房呢?农村的运输早已成为热点,汽车工业视而不见,让拖拉机代替了汽车搞运输。农村商业除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至今仍停留在原始的集市贸易阶段等。)如何开拓农村市场?
第一,要把县城作为开拓农村市场的根据地。开拓农村市场,并不是要求国有商业在农村大量兴建网点,而是根据农村生产与消费的特点,根据市场容量,依托县城各种所有制的流通企业,在城乡结合部办好综合批发市场,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与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县的国合流通企业要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主渠道与主力军,县商业部门与供销合作社要成为全县日用工业品、农产品与农资流通的组织者与主要供应者,县粮食部门要成为全县粮油市场的组织者与主要供应者,县物资部门要成为全县生产资料流通的组织者与重要供应者,县农机部门要成为全县农机的供应商与服务点、维修点。大城市的一些大商场可以通过连锁方式与代理方式向县城及重要集镇扩散,上海联华超市到1996年底已拥有108家连锁店,其中12家办在郊县。广东东莞美佳超市在已开设的40个连锁店中,位于农村市场的就有31个。深圳华润超市开办的41个连锁店中,有26个分布在周边乡镇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武汉商业集团在郊县已发展与正在发展的加盟店有34个。正在全国推行的钢材、汽车代理试点中,有的县物资企业已成为二级代理商。
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要明确,一是要切实发挥国合流通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但又不排斥非公有制流通企业的多渠道作用,广大农村市场需要个体与私有经济的积极参与。二是要把开拓农村市场与县级流通企业的改革结合起来,要在组织结构、营销方式、内部三项制度等方面打破传统做法,使流通企业与广大职工对开拓农村市场有一种内在的动力,发自内心地去吃服务饭、吃辛苦饭。
第二,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购销结合、买卖结合、双向服务的原则。只有先把农民的农副产品变为货币,才能购买所需商品;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扩大市场销售。这就要促使农业增产;切实解决“卖难”,帮助农民打开销路;不断调整农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河南省粮食部门从1993年开始在118个县(市)推行“两代一换”,即粮食部门利用仓储、加工、技术条件与服务网点的优势,为农民代储粮油、代加工粮油,进行品种兑换,建起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3年来共代储粮油64.4亿公斤,代加工粮油55.75亿公斤,品种兑换46.7亿公斤;共节粮3亿多公斤,为农民节支增收8亿多元,粮食部门也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坚持工商联手、农商联手、银商联手,共同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市场决定于工业农业能否生产足够的适销对路的产品,流通部门能否做到货畅其流,金融部门能否提供与商品流通量相适应的货币流通量,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所以,工商要联手,流通部门要为生产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引导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生产企业要按需生产,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农商要联手,防止农产品产量大起大落,积极推广“公司加农户”的做法,与农民共同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的生产经营联合体。银商也要联手,切实保证收购资金,不打“白条”。
以新的思路开拓城市市场
要根据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开拓城市市场。
第一,我国城市,特别是东部大城市的流通领域,将逐步进入以批发市场、超级市场、连锁店为主要业态的发展期。在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有形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将得到巩固与发展,大型商场的作用虽不可低估,但相当的市场份额将逐步被超市与连锁便民店所取代。所以,今后重点要发展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宗旨的超市与连锁店,要控制超豪华型商厦盲目发展。
第二,要利用城市居民不同消费水平的差异性,稳步发展旧货市场。这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建立满足消费者出售旧货需要的旧货连锁收购网,二是要建立解决城市居民之间旧货调剂需要的旧货市场,三是要建立满足城乡居民之间旧货交流需要的旧货调剂中心。现在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州、昆明和哈尔滨等城市进行的旧货市场试点,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第三,既要发挥国合流通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多渠道优势,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国合流通企业要成为主渠道,一是要走集团化的路子,发展规模经营;二要工商联手,开拓市场。生产企业要切实做到按需生产,特别是发展中国的名、优、特、新产品,保护中国的民族工业。要更有力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前日用工业品与生产资料市场已不是需求总量的问题,而是供应是否有效的问题,只有工商联手,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产销率稳步提高。
第四,要大力发展新型的食品工业,包括快餐业、大众饮食业,加快我国的厨房革命。
第五,要发展新的市场营销方式,特别是连锁经营、代理与配送制,这是流通领域带有方向性的重大改革。到1996年底,全国已有700家连锁公司,1万多个门店。钢材与汽车代理销售的金额已超过250亿元。要抓住国务院关于加快安居工程建设的机遇,发展建材的代理与配送,扩大销售。
积极开拓市场,特别是开拓农村市场,是一篇大文章,各部门、各级政府应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第9版(理论)
专栏:扎实推进两个根本转变

  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
陈佳贵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从整体上搞好搞活国有经济。这充分说明,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促进国有资产存量的调整重组,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
经过4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国有经济,前不久清产核资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已经拥有30多万个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72873亿元,国有企业的资产占全社会企业资产的65%以上,国有单位每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以上。但是,一些国有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在,一些企业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造成相当多的国有资产闲置;一些企业占有不少国有资产,但是生产的产品不对路、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亏损严重,有的甚至资不抵债;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少,企业组织程度差。因此,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首先就要大力促进国有资产存量的调整重组,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要鼓励、支持和促进企业之间的兼并,特别要支持实力强的大企业、优势企业兼并小企业、劣势企业;要鼓励国有企业和其它经济成份的企业发展横向的经济联系,特别是通过相互参股、控股形成资产方面的联系纽带,对国有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调整重组,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盘活国有资产的存量;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实现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必须坚持搞好大的,放活小的
长期以来,由于国有资金投资分散,铺的摊子太大,结果分散了力量,形成了大的不大,小的不好的局面。所以,必须坚决实行“抓大放小”的方针。近些年,我国在组建企业集团,提高产业的组织程度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列入国家试点的企业集团已经有57家,其中国家对7家集团实行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对44家实行了计划单列。这些企业集团在我国经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但是从总体看,我国的大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因此,要逐步扩大列入国家试点的大企业集团的数量,加快大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尽快完成集团核心企业的公司化改造,转变大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企业内部的管理组织结构,在集团内部建立起母子公司体制;要通过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行政划拨和企业兼并等措施,壮大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的实力;要增强大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的筹资、融资功能,为企业集团的规模扩张创造条件;要创造条件,使这些大企业可以用发行股票、债券、合资等多种筹融资方式,广泛地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资本;要结合大企业的公司化改造,稳步地向多元化经营发展,以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要鼓励有实力的外向型企业集团逐步向跨国公司过渡。总之,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在稳定经济、稳定市场和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
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据统计,在国有企业中,国有小型企业占85%左右,这些小企业分散在各个行业,在解决就业和活跃市场方面虽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它们多数是“小而全”,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产品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差。据统计,在小型国有企业中,有盈利的不到30%,亏损和潜亏的占40%,资不抵债的占30%以上。国有小企业的这种状况影响了国有经济的整体效益,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和多种方式放开放活国有小型企业。在放开放活小企业方面,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搞“一刀切”,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把一大批小企业直接推向市场。要尽快制定国有资产投资法规,明确规定国有资金的投资的行业和企业规模标准,不符合法规的不批准注册。
按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办事,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
着眼于搞好搞活整个国有经济,还要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也是促进企业努力经营的外在压力,只有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才能保持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实践证明:要求把每一个国有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搞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适者生存,强者发展,劣者淘汰,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也是从整体上提高国有经济和效益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亏损面扩大,多数企业是由于技术落后,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差,产品适销不对路,消耗高,浪费严重等经营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因此,应当对亏损企业进行认真分析、排队。对非经营性亏损的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给它们以必要的支持,限期让它们扭亏为盈;对有些债台高筑、资不抵债、生产经营遇到很大困难、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实施破产,这是促使企业转换机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有利于国有资产,特别是银行资产不再流失,并逐步形成有生有死的机制。要鼓励优势企业实行兼并,不仅可以使劣势企业得到重组,也可以使优势企业获得扩张,取得规模效益。同时,也为困难企业的职工找到新的出路。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只有通过兼并破产,才能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促使各种生产要素流向优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保持国有经济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优化国有资产的布局,进一步发挥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着眼于搞好搞活整个国有经济,还要优化国有资产的布局,进一步发挥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资产主要应该集中在一些能够发挥国有经济优势的产业,包括:一是自然垄断产业和具有社会公益性的行业。自然垄断产业和具有社会公益性的行业范围是在逐步变化的。在我国的现阶段,主要包括邮电、通讯、港口、航空运输、铁路运输、输变电、金融与保险、城市交通、供水、供气等行业。二是能源与基础原材料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加工,钢铁、有色金属、基本的化工原料等行业。三是对国民经济能产生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包括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发变电设备、汽车制造、建筑业等。四是对加强国防、增强国力有重要作用的产业。如国防工业、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以及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等等。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在国有资产的总量上,而且表现在国有资产的配置结构上。国有资产主要应该配置在能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和部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纯国有企业上,而且还体现在它控股、参股的企业上。经过产权关系的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我国的国有资产将配置在多种形式的企业里,如纯国有企业、政府控股的企业、政府参股的企业等。国家作为投资者,在这些企业里都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从而使国有经济的作用更加广泛。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发挥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的骨干作用上。我国的国有资产高度集中于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之中,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据统计,按总资产、净资产和实现利税三项指标分别排在前面的1000户国有大型企业,其户数还不到国有企业总数的0.3%,但它们的总资产之和占全国国有企业总资产的40%,净资产之和占全国国有企业净资产的51%,上缴的销售税金总额占全国国有企业销售税金总额的52%,提供的利润额占全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66%。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国有企业的素质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应该在公平竞争中凭借自己在人才、设备、技术、管理、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发挥作用。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国有企业卸下债务负担和社会负担的沉重包袱,努力为它们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最大效能上。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总体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控制性、导向性作用。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所有制结构探析》评介
冯宝兴
宗寒撰著的《中国所有制结构探析》一书,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该书探析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从分析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开始的。该书认为,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特点是: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劳动手段与技术一般的机械化劳动手段以及大量技术落后的简单劳动手段并存;少数高技能劳动力与技能一般的劳动力以及更多的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并存;广泛社会化生产与局部社会化生产以及大量简单协作的生产并存;劳动力资源丰富与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存。这就决定我国所有制结构必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该书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规律,对各种经济成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教训,现存问题和发展前景,作了全面论述。该书以较大篇幅分析了国有经济在绝对量增长的同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的问题。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调整了过去长期实行的脱离生产力实际的经济政策,促使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从无到有、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从少到多地发展起来,因而非国有经济比重的上升和国有经济比重的相应下降,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这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国有经济比重大幅度下降,也有一些不正常的因素,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逐步消除。
该书指出:合理配置我国所有制结构,从目前情况看,不是要抑止非国有经济成份的发展,而是要着力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和发展速度。为了搞活搞好国有经济,第一,要提高认识,增强信心;第二,要深化改革,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第三,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重组国有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规模结构,加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第四,加强管理,大力提高技术水平,走集约化道路。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简评
韩玮烨
唐任伍教授撰著的《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放到世界大范围内进行考察,对一些重要的经济范畴,诸如分工、财政、货币、消费、人口等,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比较分析,力图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展现中西经济思想发展的特点及其共性。通过这种比较分析,一方面说明在对待商品、货币等这些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上,理论的思维是超越时空、不受时间和空间阻隔限制的;另一方面弘扬了中国经济思想的优秀成果。
该书在扎实的资料整理和综合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对中外经济思想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例如,该书指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不仅对东亚地区一些国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成为了法国重农学派的重要渊源,甚至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建立,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研究和探索,向世界彰明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地位和影响,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