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

  三月邮品
中国集邮总公司1997年3月发行的邮品主要有:14日发行《潘天寿作品选》邮票首日封两枚、丝织封一枚,8日发行《全国海关反走私成果展览》纪念封一枚,9日发行《’97中国黑龙江日全食和彗星同现》特种纪念封一枚,21日发行“迎香港回归祖国集邮博览会”专题册一本、卡书一本、邮折一枚,22日发行“迎接香港回归”纪念封一枚。(董文)


第4版(副刊)
专栏:雅趣

  奇石之家
韩永明
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市,有个奇石收藏之家,觅石、玩石、藏石……组成了他们生活的旋律,也成为这个家庭快乐之源。
姜祚正认为石头是无声的诗,不朽的画,是人类工具的起源。因此从十三岁起,他便与石头结缘,而他的妻子、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也无一不爱石。他们的家就叫“醉石斋”。这是一个多姿多彩、亦真亦幻的石头世界:天然生成各种人、景、物的象形石,天外来客陨石,置于水面而不沉的浮石,石中植物永不枯萎的南极石……无所不备,无奇不有。一九九○年,中央电视台在“中国一绝”专栏里专门介绍,之后醉石斋里二千多枚象形石先后被运抵京、津、沪、穗、港等地展出,观众莫不叫绝。
老姜一家都醉心于石。星期天,一家人全体出动,提篮携袋,外出觅石。有一次遇上一阵瓢泼大雨,他们一个个淋成了落汤鸡。在一户农家的矮檐下,他们相顾而笑、触景生情,老姜随即口占一诗:“忙里偷闲来水边,虽遭大雨志犹坚,全家老少齐相助,哪怕他人笑我颠。”一家人就在寻石中寻出了融融的家庭之乐。
石头的灵气,要人去发掘,大儿子姜先成如是说。寻石是这样,玩石又何尝不是这样?有一次,姜老的夫人温正英拾回一石,大如鹅蛋,其花纹图案上有一老人,白发长须,身披蓑衣,手持一根钓鱼竿,席地而坐。一家人便围着这石头细细地品。姜先生说是“袁世凯”,而女儿说是“孤舟蓑笠翁”,儿媳说“干脆命名独钓”,儿子说:“我们姓姜,就叫他姜太公钓鱼吧……”石,给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乐趣,几份亲情。
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奇石之美,一九九三年,他与他的长子姜先成应邀在长江三峡重要旅游景点归州开办了奇石馆,展出二千多件奇石艺术品。一些慕名来访的游客观赏后赞不绝口,叹为“人间奇事,世上齐石”。担任奇石馆馆长的是姜老的儿子姜先成。先成虽才而立之年,却是个对石一往情深的有“识”之士,放弃“铁饭碗”,经营这家奇石馆,赚的钱都用在采石上。每当先成踏破铁鞋觅得几个好石,一家人都高兴不已。


第4版(副刊)
专栏:

  近看白雪
胡小鹿
要说白雪的经历真没什么特别的大波大折,从小时候学越剧唱越剧到后来做歌手,直从家乡浙江温州唱到北京,似乎都走得顺利稳当。却也正是这份平淡里浸透白雪不为人知的勤奋与执著。
当人们提起白雪,便必然想到《千古绝唱》、《久别的人》这类歌曲,称许她为晚会歌手时,白雪于1996年秋天推出了令人惊讶的第三张个人专辑《离开你并非我愿意》。
这张全新的个人专辑不但从音乐理念上有所拓宽和改变,白雪的演绎也一改往日的激扬与直抒胸臆而内敛不少。她第一次将性情里柔情、善感、成熟的一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白雪参与部分创作的主打歌《离开你并非我愿意》中,她首次运用真假音演唱,把一个女人彳亍情路的无怨无悔真实再现出来。而录制《晚安我的爱》时,白雪调动自己潜藏已久的情感积蓄演唱出的情真意切竟使录音师忘了录音。
这张带给白雪极多满足感又令她心怀忐忑的专辑,迅速成为人们全面了解她的佐证。专辑一经推出,主打歌就登上北京音乐台中国歌曲排行榜前三名,歌迷信也雪片般飞至公司。最使白雪疑虑全消的还是“96德克利杯”全国听众最喜欢的歌手评选活动的揭晓。白雪说:“能获得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通俗组银奖,给了我前所未有的信心,这个奖应该说来得正是时候。唱歌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我愿意作更多的尝试。”
作为总政歌舞团的一名军人演员,几年部队生活不仅磨练了白雪的意志,更使她养成了严格要求自己做事利落一丝不苟的好习惯。1996年年底她作为新生代歌手代表受邀参加歌坛二十年回顾展大型演唱会,那些天无论白天晚上走路坐车,白雪都在练习要唱的曲目《今天是你的生日》。演出时,白雪的状态极好,一些从未试过的高音一气呵成,赢得了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经常随部队下基层慰问演出的白雪,几年来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尤以新疆、云南及西沙群岛等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为多。而仅在1997年春节期间,白雪参加的各种慰问演出就多达二十多场,被慰问观众包括农民、工人、部队官兵、民警、机关工作人员等各个阶层。白雪坦诚地说:“这样的演出现场,歌手和观众特别容易沟通,友情不知不觉间就可以建立起来,作为一名流行歌手,我很高兴自己能常有这样的机会!”(附图片)


第4版(副刊)
专栏:

  这张十多年前的照片,画面上的气氛和普通人家假日出游的生活照没什么区别,但画面中央那位老人的性格却鲜明地显现出来。从两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身上可以感受到一个平常人家温馨的天伦之乐,而老人沉毅的表情却分明在告诉人们,在这其乐融融之时,那颗伟大、深邃的头颅也并未休憩。撰文:弓长图片:新华社


第4版(副刊)
专栏:

  北京:文化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张宝瑞王军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文化的暖流在古都北京的血脉中再度涌动。我们希望并相信,这不再是时尚的轮回,而是一种恒定的城市风范。
最近,北京仅存的一处明清城墙的命运牵动着北京人的心。为修复这一宝贵的遗迹,捐献城砖的行动在全市展开。为寻找珍贵的城砖,有的单位把自己的院墙拆了,有的市民甚至把自家的房子拆了。
就在人们为保护古城墙奔走时——去年11月25日,几经巴金等老作家呼吁建设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北京亚运村东侧奠基。这个建筑面积3.09万平方米的文学馆,建成后将兼有文学档案、博物、图书、研究等多种功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馆。
…………
北京的文化动向重新受到人们关注,而这次,不再是消极的、令人沮丧的。
人们也许不会忘记几年前文化的窘境:“手术刀不如剃头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成了许多人的顺口溜,教授卖起了馅饼,学生摆起了地摊……在汹涌而来的经济大潮面前,人们开始怀疑知识的价值。
可如今,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文化的能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悄然释放。
曾一度被冷落的北京各大图书馆最近不断传来“人满为患”的消息,特别是双休日,图书馆排队等座现象屡见不鲜。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北京市朝阳、西城、丰台等城区的图书馆频频开动图书车办理流动借阅业务。图书市场也走向红火。1996年的北京图书节和特价书市均创造了骄人的售书成绩;京城18家大商厦不失时机地把图书请上了柜台;各类特色书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民办书店北京就已有100多家。北京女子书店经理赵文阁充满自信地对记者说:“我要帮助女性像拥有自己的服饰和化妆品一样,拥有自己的藏书。”
与前些年“读书无用论”泛滥时的情景形成反差的是,如今课堂不但获得学子们的厚爱,而且还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近年来,大学校园内各类考研培训的招贴广告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本科生把攻读硕士作为自己的首选目标;在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双休日前来进修的企业管理人员源源不断,重进学堂已成为众多有眼光的企业开发人才的一大策略。各种讲座再度活跃起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无悔的人生”主题报告会与“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系列学术讲座深受欢迎,场场爆满;据北京大学团委介绍,上学期北大已举办了近300场学术讲座,平均每天就有3场。学术讲座还走出了校园,北京幽州书院、京味书楼、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等举办的面向公众的各类文化讲座,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幽州书院的文化讲座已举办了100多期,听众上万人次。
在浓郁的文化气氛中,高雅艺术开始走出困境。北京音乐厅去年的演出超过352场,演出团体结算款达300万元,而在1993年,这一款额仅为12万元。北京音乐厅向听众承诺,1997年将天天都有高雅音乐演出;北京的梨园剧场也再度焕发了活力,北京正乙祠、湖广会馆修复,长安大戏院重新建成,成为戏迷们的新去处。湖广会馆称,不但要天天有演出,而且还要天天有名角;京城芭蕾舞演出高潮迭起,特别是俄罗斯莫斯科芭蕾舞团和中央芭蕾舞团在京同时上演大型芭蕾舞剧《天鹅湖》,轰动一时,一张演出票被炒到300元至600元,仍被抢购一空。
北京市统计局的资料表明,近年来北京市民的文化支出呈不断上升的势头,1995年比1994年增长13%,支出量约占家庭年人均收入的11%,从支出比重的排列位置看,仅次于吃和穿,位居第三。
一些知识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近些年来社会文化需求量的剧增及文化事业的复兴,已成为继80年代的文凭热与文化热之后,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文化的复兴表明社会心理已超越了1992年以来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狂热与浮躁,开始恢复理性与平静。这一方面得益于宏观调控取得成效,经济生活走向有序;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化和社会约束机制不断完善,许多商家已清醒认识到,市场经济已不再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候了,市场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据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介绍,社会对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需求逐年增加,其需求量1995年占毕业生总数的74%,1996年上升到80%。
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已初步摆脱计划经济条件下僵化的模式,新的生长机制正在形成。现在,社会对交响乐、京剧、芭蕾舞等高雅艺术演出较高的市场票价已能接受,文化市场开始发育,许多文艺团体正在改变过去吃“皇粮”的状况,成为能够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此外,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文化的比重越来越大,为文化的振兴与繁荣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最近完成的“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显示,中国社会已开始走出高智力低收入的怪圈,文化特征小学及小学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中技、大专、大学专科以及本科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分值分别是2.972、3.470、3.907、4.184和4.643。家庭收入与其文化特征之间呈正比关系,即家庭收入随学历提高而递增。这项调查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脑体倒挂”将逐步成为历史,“读书无用论”越发没有市场了。
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文化开始走出困境,知识的权威重新建立。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次文化回潮将给文化事业找到新的发展轨道,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将因此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4版(副刊)
专栏:文化谈片

  以什么养什么
元也
“以什么养什么”、“以什么补什么”,这种说法或者做法好像已经十分流行,据说有些地方收效显著,使许多困苦不堪的行当和单位峰回路转,生机重现。我相信这是事实。但同时我也看到另一面,似乎无论什么职业,什么行当,什么单位,都自以为能养自己,能补自己,于是一股脑儿地被扔进市场,大口一开,双手一张,事事收费,处处索钱。收入增加了,福利提高了,固然赢来上下一片叫好,却可惜,苦了文化人,愁了老百姓。
公园是都市仅存的绿洲,人们躲避喧闹、寻求宁静的所在;文化古迹是我们领略人类文明创造的去处,是祖先留赠给我们的共同财富;假若走几十步收一次费,登一座山买一次票,进一处园子掏一次腰包,那人们到哪里去享受恬静清新,去何方接受文化的熏陶?
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也时兴收费了。有的文化馆门票愈见其高,和歌舞厅、娱乐场不相上下,既然如此,要文化馆又有何用!有些图书馆收费很绝,令人哑巴吃黄连,专门索取借书证的押金,动辄数百元。千百人的押金积攒一起,一年内确能大派用场,用心不可谓不苦,但是有多少靠书止渴的借书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出几百元?有的档案馆的收费名目应当列入奇观,有什么利用费、调卷费、阅读费……档案馆原本就是为公众调看、阅读、利用档案服务的,现在我国的公众生活与档案利用仍存在很大距离,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宣传、介绍、鼓励犹恐不及,遑论索费!如此收下去,不了解档案的将会望而生畏,已利用档案的则会忍痛割爱。何况,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都是国家拨有专款的公益文化事业,不同于市场经济里的营利行当,收费赚钱不是否定了自己的性质么?其实,赚的那些钱也未必能真正去养去补自己的事业,常常是众人分红,贴补私用。
以什么养什么,溯根求源,大概算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老话的当代翻版,然而君不见,连山都吃得童山濯濯,连水也吃得又断流又污染么?以什么养什么,推而广之,还能演变成以权养权,以职养职,养到后来,无非是以权谋私,行业不正之风劲吹,职业道德水平下降。
我不非议一些地方的自养自补,但不得不提醒,以什么养什么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第4版(副刊)
专栏:江山万里行

  孔氏家庙另一处
慎海雄潘江涛
孔子是我国的历史名人,其家庙也受人注意。过去一直认为孔氏家庙在全国仅有两处,一是在山东曲阜,称北宗;一是在浙江衢州,称南宗。而据清嘉庆元年《孔氏家谱》记载:“惟婺祖端躬,官居大理寺评事,乃由台抵婺至永之榉川,见其山高水长,泉香土沃,弃华衮之荣而优游自乐,屋于钟山之下而居焉,此南北之所由分而三派之所自始也。”指明孔子后裔有“三派”。然而,一直未能找到“孔氏婺州南宗”这第三“派”的确切地址。
浙江省的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者经过多方考证,最近确认浙中山区磐安县榉溪村的大片古建筑群实为孔氏南宗的第二处。榉溪村史称榉川。有关专家前往考察时发现,该村居民多为孔姓,村内被村民尊为“家庙”的建筑群规模宏伟,遥对林木茂盛的金钟山,整群建筑屋柱多达84根;门楼采用三柱穿斗结构,正中大门两边用砖封盖,戏台为轩阁式结构,气势恢宏;前堂为五开间大厅,穿堂采用台梁和月梁,雕琢精美;后堂用两米高木板封顶,为悬挂历代祖宗画像的场所。整群建筑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坐北朝南。这座建筑群始建于宋宝三年(公元1255年),现存大部分建筑为清中晚期所建。从建筑年代及规模格式等方面看,专家认为确为孔氏南宗第二处无疑。
孔氏后裔、现任磐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孔宝泉即是榉溪村人。他介绍,始祖孔端躬原籍山东曲阜阙里,系孔子48世裔孙,少力学,登进士第,宋宣和三年授承事郎、大理寺评事,宋建炎四年因金兵南侵,与父若钧、兄端友等南渡。端友避兵寓浙西衢州;端躬与其子、侍父至台州章安镇。端躬不满朝廷腐败,意欲弃官弃禄作一庶民,又值父疾发作,无力再行,于是在回归途中见榉川山川秀美,遂在此安居。宋宝祐二年,宋理宗追念端躬,赐建榉川孔氏家庙,次年家庙建成,赐“万世师表”金匾,此后经多次修整。
榉溪孔氏后裔对家庙保护热情甚高,目前已集资修复了孔端躬墓,端躬之父孔若钧的墓地也得到修整,附近还建了孔氏南宗之阙里碑、文宣亭、思祖亭等。


第4版(副刊)
专栏:新书架

  一代人的话题
——陈丹燕的《独生子女宣言》
雍和
陈丹燕所著的《独生子女宣言》为我们倾听和了解正在走来的新一代提供了一个崭新视窗。100多个孩子的70多个故事,是作者用了三年时间从上万封来信中选择、整理加之采访后而成就的。该书选择了在中国独生子女成长的22年过程中,不同的独生子女,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所经历的不同故事,并努力探索和表现这是一代什么样的孩子。前所未有的这一代,在他们的童年和青春岁月里经历些什么呢?以及他们正在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该书记录的全是中国独生子女自己的故事,有极大的真实性,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打量生活和这个世界,具有这一代人的鲜明特点。此外,该书是第一部从独生孩子自己的视角描述这一代面貌的书。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中规定了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可以生育两个孩子。那么到2010年,中国的独生子女将大规模地进入育龄,那时,独生子女的社会将被两个孩子的家庭所代替,一个空前的时代将结束。而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将是社会学家的重要话题,这本由独生孩子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叙述的故事,也将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众所周知,中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进入独生子女社会,从此以后的一代人,由独生孩子组成,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它从开始就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人们对这一代孩子的成长,抱有许多忧虑、猜测和推断,即使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和老师,也对这一代孩子有完全不同的评价。该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展现了这一代人出现的原因、面貌和成长的趋向,相信,所有关心21世纪的中国的人,都会有兴趣了解这一代人的真实故事,这是我们不甚了解或了解不多的一代。(附图片)


第4版(副刊)
专栏:

  英国舞蹈家来华演出
应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英国舞蹈界新秀——理查德·奥尔斯顿舞蹈团于3月4日至16日在我国巡回演出。他们在北京演出三场,在广州演出两场,并在北京舞蹈学院和广州现代舞蹈团观摩教学与排练。理查德·奥尔斯顿是英国著名舞蹈家、编舞、导演兼团长,曾就学于伦敦现代舞蹈学校,自1968年起,开始从事舞蹈创作。1972年,倡导并创办了英国首批后现代舞蹈团之一的斯特赖德舞蹈团,1980—1992年,担任兰伯特舞蹈团的专职编舞,其间还连续六年任艺术总监,早期的舞蹈作品有《处处不慢》、《双舞》、《旷野生活》等。在他自己的舞团成立后,排演了许多由奥尔斯顿编导的具有表现主义形式的舞蹈,如《影子王国》、《都市风情》、《群星》等,多次进行巡回演出,受到舆论界的赞赏。
奥尔斯顿舞蹈团此次来访演出了《情天泪雨》、《天长地久》、《三重奏》等,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古典与现代相辉映,表现力丰富,戏剧性强烈,节奏明快,令观众耳目一新。(于涛)


第4版(副刊)
专栏:

“喜相逢”徐鹏飞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