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总统要求美对以施压阿盟批评美国自相矛盾叙指责美阻碍和平进程
巴以同意最后阶段谈判如期恢复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9日电正在美国访问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9日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广播网记者表示,他将在10日会晤美国总统克林顿时要求他利用自己的影响,迫使以色列取消在东耶路撒冷兴建犹太定居点的决定。
穆巴拉克说,克林顿应让以色列了解今后局势的实际情况,这种局势随时会破坏整个和平进程。
本月7日晚,美国在安理会否决了由法国、葡萄牙、瑞典和英国提出的呼吁以色列停止在东耶路撒冷兴建定居点的决议草案。针对美国的这一做法,穆巴拉克提出了批评。他指出,阿拉伯世界许多人把美国看作是和平进程的一个伙伴,但美国投否决票的行动将会使阿拉伯世界“感到不公正”,并使美国失掉信誉。
穆巴拉克是7日晚抵达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的。
据新华社开罗3月9日电(记者侯嘉、刘顺)阿拉伯联盟9日批评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有关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草案,称此举同美国对以色列扩建犹太人定居点的一贯立场背道而驰。
阿盟当天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总统克林顿曾明确表示以色列定居点是有碍和平的非法行为;但随后美在联合国安理会作出了与此相矛盾的决定。
据新华社大马士革3月9日电(记者王根宝)叙利亚外交部长沙雷9日说,美国行使否决权阻挠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谴责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兴建犹太人定居点的议案无助于中东和平进程。
沙雷是在大马士革机场欢迎来访的伊朗外长韦拉亚提时对新闻界说这番话的。沙雷还高度评价了欧洲国家在中东和平问题上采取的公正立场。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3月10日电(记者怀成波、支林飞)据以色列电台广播,由巴解组织总书记阿布·马赞和以色列外长利维分别率领的代表团9日晚在耶路撒冷举行会谈,双方同意最后阶段谈判按原定计划于3月17日恢复。
马赞在会谈时指出,根据巴以有关协议和1月份签署的希伯伦问题协议,以色列下一阶段应从约旦河西岸至少30%的土地上撤走。利维在会谈中为以色列的决定辩护说,以色列有权决定撤军范围,并要求巴勒斯坦人在领土方面“降低期望值”。


第6版(国际)
专栏:

  叶利钦在国情咨文中强调
俄中将推进伙伴关系
本报莫斯科3月10日电记者许宏治报道: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日前指出,不久将举行的俄中最高级会晤将给予俄中之间的伙伴关系新的推进。
叶利钦是在3月6日对俄联邦会议(议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这样说的。
叶利钦说,1996年,俄罗斯和她的伟大邻邦——中国之间的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俄中关系的全面发展正成为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大国之间友好、信任的伙伴关系的典范。不久将举行的俄中最高级会晤定将给予这种伙伴关系新的推进。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软化与强化
秦殿杰
最近一段时间,为消除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强烈不满,美国和北约领导人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再三向莫斯科表白北约东扩“不是为了对付俄罗斯”、“也不想给俄罗斯造成任何新的威胁”云云,试图以这种娓娓动听的安抚话来软化俄罗斯的立场。
但是,这种安抚并没有奏效,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在强化。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雷布金说,俄领导人原以为华约组织解散后,北约也会随之消亡,从而在欧安组织的保护下建立起一条西起温哥华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和平带,但“现在却变成另一种局面”。他警告说,北约东扩将从根本上改变俄国内政治局势,使俄民主改革进程受到威胁,俄将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
众所周知,北约和华约都是冷战的产物。随着冷战的消失,北约理应像华约一样予以解散。但是,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需要,不仅使北约继续存在,而且还加紧东扩,以填补由华约解散所造成的军事真空。
尤其是在俄罗斯看来,中东欧国家和地区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和有传统影响的地区,北约东扩就是西方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推进到莫斯科城下,这当然是俄国决不能允许的。
近日来俄罗斯政坛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政界要员共同谋划对抗的措施。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2月10日针锋相对地提出对策:北约东扩使国家杜马面临新的政治和经济课题。国家杜马将考虑增加军费,恢复中程轰炸机的生产,并推迟批准俄美第二个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他说,在国家杜马有代表的各党派同俄政府和俄总统一样,反对北约东扩,并成立了一个有156名议员组成的“反北约议员团”。俄罗斯军界态度更为强硬,几位海军将领最近向叶利钦总统建议,“如果北约继续实施它的东扩计划,俄罗斯就应将它的洲际导弹瞄准北约成员国的首都和重要设施。”叶利钦总统在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会谈后对报界说:“我们坚决反对北约东扩,我们目前的任务是尽可能长时间地阻止北约东扩,阻止冲突再现。”
然而,北约东扩势在必行。在高压之下,美国又提出一些带有“甜头”的安抚方案,诸如签署北约与俄双边关系的宪章或条约;北约不在新成员国部署核武器;西方向俄罗斯提供高达5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作为对俄罗斯同意北约东扩的补偿,等等。
俄罗斯强化其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和西方对俄的软化、安抚措施是双方围绕各自利益的讨价还价。它们之间可能最终达成相互妥协。不过,已经可以看出,在北约东扩问题上,俄罗斯不甘心于不战而败和没有体面地退缩。俄罗斯毕竟是一个大国。


第6版(国际)
专栏:

  北约东扩
俄外长与索拉纳秘密会谈
克林顿说美俄峰会任务艰巨
新华社莫斯科3月9日电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9日与来访的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举行了秘密会谈,双方就北约东扩问题进行了讨论。
这是普里马科夫和索拉纳今年以来就北约东扩问题举行的第三轮会谈。前两轮会谈是1月20日在莫斯科和2月23日在布鲁塞尔进行的。
据双方会谈后向新闻界发布的消息,这次磋商的目的是制订一项俄罗斯和北约基本关系文件。双方认为这次会谈有积极意义,并表示要继续进行磋商,以使双方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立场接近。索拉纳是9日下午抵达莫斯科的。
新华社华盛顿3月7日电(记者袁炳忠)美国总统克林顿7日在谈到即将举行的赫尔辛基美俄首脑会晤时说,他将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但他希望在北约东扩等问题上能取得进展。
克林顿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北约东扩将是他同叶利钦总统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他希望这次会晤是“积极的”,是“极其坦率的”。
克林顿说,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是可以理解的。他指出,俄罗斯受到过拿破仑和希特勒的侵略,因此对其边界的未来“有些敏感”,俄罗斯在“心理上和环境上”都有理由使这次会晤变得困难。克林顿说,他同叶利钦不仅要讨论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而且还要讨论如何进一步削减核武器以及如何“帮助”俄罗斯发展经济等问题。
这次美俄首脑会晤原定在3月20日和21日举行,但美国白宫7日发表声明说,会晤将改在19日和20日举行,原因是克林顿将于20日晚前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对丹麦进行他担任美国总统以来的首次正式访问。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德勃雷法与法国极右势力
本报驻法国记者王芳
近来,围绕现任内政部长德勃雷提出的新移民法案,法国爆发一场全国性争论和社会风波,继2月22日10万人集会示威之后,3月9日再度掀起抗议浪潮。
去年11月出台的德勃雷法,是在修改1993年帕斯卡移民法的基础上拟定的,目的在于强化控制和打击非法移民。该法案除个别措施放宽外,总体上较帕斯卡法更为严厉,不但加强了押解出境程序、身份证检查、行政扣留和建立指纹档案等规定,还严格了80年代初建立的住房担保制度,要求为外国人提供住宿者向当地政府申请居住证明并在客人离去时进行申报。德勃雷法草案公布后,立即遭到非议。在2月议会修订进入二审的关键时刻,电影界带头发起了“不服从”运动,抵制该法案,仅仅几天工夫,抗议声势就蔓延到各行各业。
德勃雷法出台的原因,是法国东南部城市土伦的一次文化事件和维特罗尔的地方选举。2月2日,在极右国民阵线掌权的土伦,市长强行要求解散当地一家抵制极右势力的国家剧团,被激怒了的左翼文化界群起反对。一周后,在离土伦不远的维特罗尔市市长选举中,国民阵线候选人以52.48%的票数当选。此前,国民阵线已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连夺取3座城镇的市长职务,而以绝对多数票获胜这还是首次。这次选举预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标志着极右势力正以令人担忧的势头扩展,并可能在一年后的立法选举中改变法国的政治版图。
在欧洲,法国极右势力的抬头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一些年来,国民阵线将经济持续不景气和社会不稳定归咎于移民,他们借口捍卫民族尊严和利益,宣扬反犹反移民思想,宣扬带有暴力倾向的种族歧视和排外情绪。他们主张在就业、住房、经商等方面,实施“法国人优先”政策,文化上则采取高压控制政策,煽动极端民族主义。这种种现象,引起法国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警觉,抵制极右的呼声日高。在此背景下,德勃雷法出台,使抗议风波骤起,锋芒所向从最初的抨击住房担保条款,发展到整个移民法案,认为这个法案传播“勒庞精神”,“讨好极右”,舆论强烈要求撤消该法案。
这场争论反映了法国社会面对移民问题的复杂困惑心理和舆论对国家政治经济现状的不满与失望。法国的移民在欧洲并不是最多的,且移民人数在逐年减少,移民人口比例日趋稳定,但近年来法国一再紧缩移民政策。原因有二:一是东欧解体和边界开放后,非法移民呈上升之势。二是经济困难,失业率上升,政坛丑闻不断,社会缺乏安全感,几届政府都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民众感到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失业的严重威胁,严酷的现实与传统的人道价值观发生严重冲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文化界发动反德勃雷法风潮时,民意调查结果却表明,有逾2/3的法国人支持政府的这一严格管制移民的法律草案。
法国国民议会日前已二读通过德勃雷法,对最有争议的住房担保条款作了些许修改,但法案的强硬基调并没有改变。3月11日,参议院将复审法案,立法程序处于决定性阶段。由德勃雷法引发的这场移民问题大论争,给法国社会留下了许多思考,并将影响今后一段时期的法国政治生活。(本报巴黎3月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越南政府副总理潘文凯和国防部长段奎大将1日在河内分别会见了中国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王克上将一行。
▲葡萄牙总统桑帕约结束访华于2日晚回到里斯本时说,他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取得了积极成果。他对访问期间葡中两国高层领导人之间进行的会谈以及访问成功表示满意。
▲玻利维亚总统桑切斯8日重申,玻利维亚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愿为进一步密切两国关系和增进双边经贸发展而努力。桑切斯总统是到使馆做客时说这番话的。
▲比利时国防大臣彭斯莱7日在布鲁塞尔会见了来访的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杨玉书中将率领的由海军113号导弹驱逐舰和542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9日抵达泰国梭桃邑港,开始友好访问。(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将组建联合政府并提前大选
本报贝尔格莱德3月10日电记者吕岩松报道:地拉那消息:阿尔巴尼亚总统贝里沙昨天在电视上发表告全国人民书时宣布,阿将组建由多党参加的“民族联合政府”,并准备在两个月内提前进行议会选举。他建议阿议会通过一项法律,全面赦免南部地区“武装暴乱”的参加者。这是贝里沙总统在欧盟等欧洲机构压力下做出的重大让步。
阿国防委员会日前同意在9日6时前暂停进攻性军事行动,同时责令南方抗议者在此期间交出手中的武器,但抗议者并未对此做出响应,目前仍控制着南方几座城市。贝里沙总统昨天在告全国人民书中要求所有叛乱者在今后一周内交出武器和弹药。
贝里沙总统发表告全国人民书后,昨天晚些时候同反对党代表就组建联合政府和提前举行选举等问题签署了协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正日谈影剧创作
本报平壤3月10日电在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建厂50周年之际,朝鲜领导人金正日9日在平壤万寿台艺术剧场观看了由该厂演员演出的轻喜剧《看结局》,并就电影创作发表了重要指示。
据《劳动新闻》今天报道,金正日对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创作演职人员遵照劳动党的文艺工作的路线与方针创作了大量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电影作品,为鼓舞和推进朝鲜的革命与建设而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干戈终将化玉帛
——评塔冲突双方第六轮和谈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尹树广
3月8日,塔吉克斯坦政府和反对派终于在莫斯科第六轮和谈中签署实现民族和解的一个重要文件——关于改编反对派武装的议定书。至此,塔和平道路上最大一块绊脚石得以清除。用反对派代表团团长图拉宗佐达的话说,这标志着塔民族和解进程已渐趋不可逆转之势。
塔和谈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反对派领导人返国后的人身安全和军事等三大问题。如何收编数千人反对派武装又是军事问题的核心。本次会议文件的重要性在于,它规定了收编反对派武装的具体办法和步骤,并确定了“三步走”的方案:第一步,将分散在各地的反对派武装集结到指定地点;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将其组建为政府军的一个部分;第三步,筛选并确定适合继续服役者。
双方在军事问题上能很快找到共同点,有点出乎人们的预料,因为它触动了反对派的实力地位,而该地位则一直是反对派赢得战场和谈判双主动的一张“王牌”。
1992年底,以拉赫莫诺夫为首的人民阵线在内战中取得最终胜利,反对派逃到邻国阿富汗,建立了上千人的武装。他们不断进入塔吉克斯坦以山地游击战术同政府军周旋,并在加尔姆山区等地建立了根据地。
直到去年底,塔政局终于出现重大转机,拉赫莫诺夫总统和反对派领导人努里在莫斯科达成了实现民族和解的政治协议,决定建立民族和解委员会(民和会)。在18个月过渡期内,民和会将同总统一道负责修改宪法、组建联合政府和重新选举议会等。此后,经过激烈讨价还价,双方在一系列关键政治问题上达成妥协。如双方将平分民和会组成人员;在未来的联合政府中,反对派将占30%席位,政府占50%,另外20%留给包括“第三种力量”在内的其他党派。对反对派领导人的安全,双方也做出安排。塔政府承诺,以安全部名义建立一支由80人组成的特种部队(双方各出40人),负责努里等人过渡期内在杜尚别的安全。
“三步走”方案的确定再次证明,双方已深刻认识到,战争无法使自己成为赢家,和谈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出路。最近以来,阿富汗局势的变化使塔反对派处境愈加艰难,不得不将自己的政治前途放在塔国内。从外部环境看,俄罗斯和伊朗两大国对塔冲突立场趋同,它们出于各自战略利益的考虑,对和谈双方均施加了强大压力。如果塔和平进程进展顺利,这将是俄外交战略中独联体“优先”原则所取得的最积极成果之一。(本报阿拉木图3月10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由法国华裔互助会和法国欧华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鸦片战争与香港历史生活图片展览”8日在巴黎开幕。图为展览的开幕式。
新华社记者吕全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