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探索与商榷

  加强对社会利益的协调
——行政管理研究的新课题
吴敏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也出现了社会利益结构失衡的某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亟需尽快解决。因此,社会利益协调愈来愈成为行政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要重视社会利益协调问题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社会结构趋于动态化,这就使得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比较简单的社会利益关系变得愈来愈复杂了。各种新的社会群体的利益需求、利益获得途径等方面的多样化,及其相互之间利益差距、利益矛盾乃至利益冲突的日益明显。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全面、科学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其中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实际上,这些关系属于社会利益协调问题。他指出:“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第18页,人民出版社)这里所讲的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宏观调控,其中也包括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规范。实际上,这些问题也是个社会利益协调问题,是物质文明要注重解决的问题。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固然与一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比较软有直接关系,但现实社会物质生活领域许多利益关系不协调,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实生活中物质利益关系的不协调,必然会反映到社会精神生活领域来,必然要求解决社会物质生活领域诸种利益关系的不协调问题。今天,行政学作为一门以行政管理的范畴及其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要为现实的行政管理服务,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必须重视探求解决社会物质生活中诸种利益不协调问题的答案。如,从目前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不良现象乃至以权侵法、搞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仍未得到根本克服。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些行政管理者所谋取的自身的利益和法律法规所体现的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不一致、不协调。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法的利益只有当它是利益的法时才能说话”,一旦“法的利益”和实际执法者的利益发生抵触,“它就得闭上嘴巴。”(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8页)显然,当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行政管理活动中执法的机制,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切实得到贯彻执行。
社会利益协调问题的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过程,也就是使社会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朝着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向逐步进行调整的过程。近几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原则的实行,以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得以贯彻,使得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被打破。虽然,由不同职业、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乃至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人们所构成的不同社会群体仍有许多共同的根本利益,但其具体利益诉求日趋个性化,其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日趋复杂化。从事行政研究和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深入探索和研究社会各群体的现实利益状况以及各群体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加以客观地分析与理论概括,创建相关的分析评估理论和操作机制,为决策部门处理社会利益协调提供理论思路。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对社会群体相互之间存在的利益差别和矛盾,着重是从思想政治上来认识和处理的,而没有注重从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上去分析和协调。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目前社会群体的利益差别日益突出,他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势必也会日益增加。其主要表现是:农业生产者群体和工业生产者群体的矛盾;工农业生产者群体和商业服务者群体的矛盾;企业管理者群体和企业劳动者群体的矛盾;知识分子群体和体力劳动者群体的矛盾;私营企业主群体和私营企业雇佣劳动者群体的矛盾;高收入者群体和中低收入者特别是生活贫困者群体的矛盾;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甚至贫穷地区的矛盾;等等。要保证市场经济正常发展,保证社会政治持续稳定,必须对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及时、正确地进行协调,把这些利益差别和矛盾限制在正常、适度的范围之内。虽然,这种协调不仅仅是行政协调一种方式,还应有法律协调、市场协调、思想政治协调等多种方式,但是,行政协调是主体,其他各种协调也大都要通过行政协调来实现。因此,对各社会群体相互之间的差别、利益矛盾进行协调的政策、方式和手段,应是行政学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诸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所强调的,要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解决好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对于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悬殊问题,要采取正确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那么,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过高收入等应该怎样具体界定和调节,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应该采取什么具体方式和手段,这些都是行政学需要加以研究,予以回答的问题,以便为行政管理部门具体地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应该看到,体制转轨将是长期的历史过程,旧体制的固有矛盾和弊端不可能立即消除,对社会结构重新调整、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社会利益重新整合势必带来一系列问题。当各社会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差异和利益矛盾同其他因素和矛盾交织在一起时,在特定的情况下,就可能演变成某种利益冲突。要实现社会利益协调服务,行政学就应该研究有效、妥善地预防和制止此类突发事件的方式、途径和措施,解决问题于冲突初起之时,或在冲突发生后能够将其平稳地化解。恩格斯曾深刻的指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的人往往具有并要力图实现“和授权给他们的人相对立的特殊利益”,这种“特殊利益”和行政管理者所应该代表的阶级利益往往不一致(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2—483页)。看来,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情况还没有完全消失。现在我国某些行政管理者无视甚至践踏广大劳动群众的合法利益,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因此,行政管理必须以最大程度地限制和制约行政管理者自身所谓的“特殊利益”。换言之,只有行政管理者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了广大劳动群众根本利益,才可能完成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的历史使命。这当然不是行政学研究单独所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协作攻关,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利益运作机制。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动态

  家庭问题研讨会综述
黄十庆
由广东省家庭文化研究会和《家庭》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家庭问题研讨会日前在珠海市召开。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围绕我国家庭文明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家庭文明建设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文明建设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学者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家庭的“烙印”走进社会的。家庭稳定状况如何,健康与否,不仅关系着社会整体的稳定,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整体的健康和文明程度。
有学者提出,家庭质量,即家庭经济状况、人口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状况、家庭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等的总和,不但体现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也体现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家庭质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因此,应该把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提高家庭质量提到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
六中全会《决议》提出,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学者认为,“三德”建设互相促进,而家庭美德建设处于基础地位。因为,家庭是每个人学会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地方,人们的道德观就是从这里萌芽的。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
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新情况
有学者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的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令人注目的变化。首先,家庭作为私生活领域逐渐从社会生活领域中分离出来,个人生活也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从家庭中分离出来;其次,家庭关系的重心从亲子关系转向夫妻关系,家庭功能的重点从经济功能、生育功能、赡养功能等转向情感——心理功能;再次,家庭内部关系上也出现了性别倾斜和代际倾斜。上述家庭变迁对婚姻道德及家庭中的两性道德、代际道德的影响是深刻的。在倡导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这种变迁带来的积极意义及消极影响,根据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总体目标,构建新时期的家庭伦理道德。
有的学者从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目的的利益性、市场运行的开放性、市场活动的竞争性、市场关系的平等性等方面,分析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婚姻关系的影响。他们认为,这种影响是多层次的。我们应该在全面分析和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婚姻家庭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的社会社区管理办法,趋利避害,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婚姻家庭关系。
还有的学者重点分析了家庭伦理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他们认为,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部分人婚姻道德观念混乱,婚外恋、婚外性关系日渐增多,甚至重婚纳妾等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离婚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一些家庭代际关系失衡,重幼轻老,“孝子”(特指孝敬子女)现象严重;有些家庭教育只重文化,忽视道德,轻视品质;有的家庭只专注自己家庭小环境,社会公德意识淡薄;邻里交往减少,人际关系冷漠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只是初露端倪,但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家庭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有学者指出,家庭伦理道德是指一定社会用以调整家庭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确定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取向,是实现家庭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我们提倡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价值定位,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人权观念的合理内核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综合体现。概而言之,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我们倡导的家庭美德。
在研讨中,有的学者则提出,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道德引导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同时,社会发展是多层次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上的要求也应该是分层次的。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正发生结构性变迁,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相对分离,越来越多的家庭行为被认为属于私人领域的事情,以往那种调节、维护家庭关系的行政力量削弱了。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来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我们要提倡每一个人从一开始就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建设家庭。此外,作为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应大力倡导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典型,引导人们更加重视家庭精神文明建设。
有学者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是每个人最早参与的群体,也是一生中归属时间最长的群体,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从这里开始塑造。因此,家庭应把培养人的思想素质作为己任,在家庭成员中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形成远大的理想和优良品质。有学者强调,长期以来,人们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只注重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其他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却有所忽视。家庭教育应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中心。同时,家庭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子女,也包括家长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有的学者阐述了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对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家庭美德建设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而法制建设可以进一步规范人们的婚姻家庭行为,起到道德力量所无法起到的保护作用,遏制不良行为,禁止丑恶现象,从而有力地促进家庭美德建设。虽然我国已制定了婚姻法、妇女儿童保护法以及其他涉及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但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法律建设。对此,有学者进一步强调,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应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家庭问题。法律意识建设是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家庭文明建设上也应该两手抓,一手抓家庭美德建设,一手抓法律意识建设。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经济运行——层次分析》简述
李定中
闻潜著的《中国经济运行——层次分析》最近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探索了各经济层次的运行规律。作者注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研究中的某些有益成果,对中国经济运行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比较系统的观点。他对中国经济运行的考察是从市场分析出发的。在层次分析中,第一篇对我国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市场客体、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探讨了我国市场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着重分析了我国市场的性质与走向。然后用四篇的篇幅,依次对资产运行、收入运行、消费运行和投资运行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层次分析。这种层次分析是以经济增长率为核心而展开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体现经济整体运行与层次运行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个经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该书作者对中国经济运行的考察还注重紧密联系宏观调控,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最终目的是适度调节经济增长率,同时有力地抑制通货膨胀率,并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公平与效率——制度分析》评介
沙超英
效率低下和分配不公的双重困境,困扰着许多经济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最近由李风圣、吴云亭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平与效率制度分析》一书,对此作了探索。
该书从新的视野制度的角度,对公平问题作了界定。作者认为,公平范畴不仅仅是与收入分配相关的,而且是与人类行为的准则制度密切相关的。要解开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扣结,要从制度这个大范畴中去寻找;要解释现实中分配不公的矛盾,也必须从制度、规则、机制中去探索原因。该书作者认为,公平首先是制度的公平,制度的本质在于界定利益、责任、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内容,规定什么人可以获得权利,承担义务,违犯了规则、制度,做了制度、规则所禁止的事,应该受到什么处罚。如果制度不能作出以上规定,或者权利义务配置不当,那是最大的不公平。
该书作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产权制度上对公平和效率作出解释,并围绕着公平效率与资源配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还对导致转轨时期的公平与效率冲突的非经济原因也进行了剖析,供读者们思索。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贫困地区发展市场经济之对策
李纪恒
内容提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教育、引导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进一步转变观念,培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这是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贫困地区必须突破难点,奠定市场经济基础;充分利用自身的某些后发优势,建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系及其布局;从实际情况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市场经济活力。
由于贫困地区发展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步子也不大,使经济社会难于快速发展。据调查研究表明,当前贫困地区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加强引导,培植市场经济观念
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实践表明,贫困地区要改变面貌,关键要增强脱贫致富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经济体制的转变。由于多方面原因,一些同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很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应当看到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与商品经济观念相矛盾;“等、靠、要”的心理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自立自强、艰苦创业等格格不入。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观念转变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一般说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比较漫长的岁月,随着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渐渐自发形成起来。而对我们来说,不能等待市场经济观念自发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通过有计划、有的目的引导,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完成这个过渡,必须尽快地转变观念,形成一种自觉的行动。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党和政府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引导,使他们不断增强商品经济意识,为发展市场经济创造条件。
政策本身是带有强制性的一种导引工具。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对贫困地区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倾斜,鼓励其发展商品生产,规范人们的市场行为和经济秩序,从而引导人们走上市场经济轨道。还要加强利益引导,让广大群众能够获得实在的利益。所以,政府应当制定具体政策,扶持群众发展市场经济,使他们真正获得收益,使其生活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这就能够使他们树立信心,形成共识。列宁曾指出:“我们知道,革命是要靠实验和实践才能领会的;只有当千百万人万众一心、一致奋起的时候,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列宁全集》第27卷第476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新的革命,只要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其深刻意义,他们就会为发展市场经济而努力奋斗。
突破难点,奠定市场经济基础
多年来,贫困地区在努力探索发展市场经济的路子,并在农业等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的来说,进程比较缓慢,其深刻的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十分脆弱。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虽有进展,但落后状态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很不适应,形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对外开放和市场体系的形成。又如农业是贫困地区的经济基础,但农业生产基本上靠天吃饭,且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产业结构不合理,商品率很低,不少贫困地区农业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状态。由于贫困带来的群众生活质量不高,也直接制约了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市场发育。贫困地区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劳动者素质低的问题,由此造成了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形成优势产业,缺乏竞争力。
以上种种,是贫困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主要难点,必须认真研究解决。首先,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强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这要有战略眼光,宁可牺牲眼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今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地推进小城镇建设,通过小城镇的内聚作用和辐射功能,沟通城乡市场,加速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贫困地区的工业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其进一步的发展又受到农业落后的制约。农业搞不上去,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启动和运转。当前,贫困地区在发展粮食生产上制约因素较多。过去片面盯着粮食生产,结果不仅粮食上不去,温饱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且严重限制了其它各业的发展,这个教训应当记取。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一定要以效益为核心,在尽力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突出地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发展高产、高质、高效的林、牧、副、渔各业,这是农业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当前贫困地区还必须把解决温饱问题提高到建立市场经济基础的高度来认识。生存问题不解决,贫困地区发展市场经济就没有基础。为此,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切实把扶贫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培植各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确保贫困地区有解决温饱的稳定基础。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由穷向富的方向努力,这便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条件。
贫困地区更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发展战略,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技术条件和智力支持。在这方面,既要放眼未来,又要立足当前,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求得突破。从长远看,要坚持搞好智力开发,增加智力投资,发展和普及基础教育,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加速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当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掘和利用人才,鼓励那些有才能、有志从事经济工作的人走上发展市场经济的战场,带领群众发展商品经济,并创造一个积极吸引人才、大胆使用人才的环境和机制。如采取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等形式,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工作。只有改善人才结构,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变了科教落后状况,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推动市场经济发育。
发挥优势,构建市场经济体系
分工和协作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特征。市场经济要求对资源实行优化配置,通过分工和协作,实现以最少的投入和消耗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贫困地区不能跟在发达地区之后亦步亦趋,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建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结构及其布局。众所周知,借助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其转移的有利时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能够比较快地走出经济落后状态,进而这些国家和地区赶上或超过先进国家和地区。人们称此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这是就世界经济运动而言的。人们只要站在辩证法的理论高度,客观、全面地加以考察,就可以看到贫困地区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也具有某些后发优势,因而,也要认真探寻、利用其优势:这些地区原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很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包袱不大,有利于国有经济的重组和结构调整,同时可以大力发展其它经济成分。今天,它可以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根据邓小平同志确立的共同富裕的方针,争取中央和发达地区的更多支持与协助,有计划地吸收其转移的某些初级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及发展有自己特色的商品经济,还可以借鉴利用发达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避免它们所经历的失误等。还有,政策是经济发展的导向,政策的倾斜对市场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确定了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西部发展的政策,为贫困地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其配套市场经济体系创造了条件。“九五”期间及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将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积极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等。随着以上政策性措施的逐步实施,必将给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应看到绝大部分贫困地区都有丰富的矿产、水能、林业、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具有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潜力,便于形成新的投资场所和专业商品市场,发展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
据调查研究,在新的机遇面前,贫困地区的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建立支柱产业,并以支柱产业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是要集中力量,重点开发,配套建设,形成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的资源型工业体系,发展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从中寻找经济起飞的突破口,逐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系,把种养和农产品深加工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围绕利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而且有广阔的市场,投资少,见效快,成功率高。三是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要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建立合理的劳务输出体系。总之,贫困地区要通过努力,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从而逐步构建有特点的市场经济体系。
集约经营,增强市场经济活力
与发达地区相比,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般性后果在贫困地区更有比较严重的表现,它必须实现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才可能增强市场经济活力。为此,贫困地区必须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政策,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要根据贫困地区的现有国民经济基础,加快企业技术改造。通过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革、改组、改造,提高其生产能力,提高其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新建项目必须有比较高的起点,即要在规模和技术含量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其次要围绕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节约中求得良好效益。决不能因为急于改变落后面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短暂的快速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更为恶劣的生态环境。通过以上这些努力,贫困地区将会逐步走上集约型增长之路。然而,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对集约经营不能要求过高,步子不能太急。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粗放经营还是必要的。如,为了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应多注意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产品;为了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在某些产业上偏重于增加产品数量,也是不可避免的。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以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急于求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