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

  我陪爸爸“赏”春联
金力文
爸爸爱写对联,每年腊月二十八九都要给小村人家写对联。有一年,有户“睁眼瞎”人家把爸爸给编排好的对联弄串了,回去后把竖着写的“肥猪满圈”当横批横贴到正屋门上了,惹出一场笑话。这事一出,每年大年初一这天,爸爸都要穿上那套象征教师身份的灰色中山装,领我出去转一转,看看东家的对联贴得是否端正,西家的对联有没有贴颠倒。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有人开玩笑说,金先生这是赏对联呢。其实,爸爸“赏”对联是有检查纠正的意思。
年复一年,爸爸就在这写对联、“赏”对联中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悠悠岁月,我也由当年的孩子成了一名大学生。如今,参加工作也有七八年了。
前年春节,妹妹老早就打来电话,告诉我说,家里安了电话,吃上了自来水,连冰箱、彩电都有了。我听了置之一笑,认为这不过是妹妹为催我早点探家而展开的宣传攻势,等到了家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初一那天,爸爸穿戴一新,又要我陪他出去转一转。我心里话,还是老习惯没改,“赏”对联去。
出了门,一路上爸爸背着手走得慢悠悠的,东家西家地赏他的对联,我则东张西望地寻旧。这时我才注意到,小村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是刚开放那阵儿连贴副“发家致富”的对联,都得试试探探的样子了。当年散落在一面向阳坡上的几十户茅草房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清一色的砖瓦房;昔日的生产队大院已变成养鸡场和米面加工中心;从前的小学校也灿然一新,找不到当年上学时的一点影子了;连村前的大道都铺成了砂石路,再没有当年车轮辗下的深痕。特别显眼的是村中那口老井,已被人摘去了柳斗,拆走了井台,只剩下光秃秃的辘轳头,周围支棱着几根荒草。再看对联,五颜六色,色彩缤纷,长的短的宽的窄的,什么样的都有;印制的烫金的手写的,五花八门。突然,我觉得有些陌生。再一细看,我明白了,原来,这不再是我熟悉的对联了,我熟悉的对联是爸爸写的。我看了一眼爸爸,只见他依然有滋有味地看着。我很奇怪,这已不是他写的了,还看什么呢?莫非也要检查纠正纠正?这时,我见一家的对联写得横不平竖不直的,就对爸爸说:“你看那对联写的,也敢往上贴!”爸爸看了我一眼,又瞅瞅那对联说:“头两年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寻思过味来了,别看那字写得歪歪扭扭的不咋样,可人家自己能写出来了,这就不简单。换前些年你看看,有几个识字的?”
这时,我才明白,我熟悉的乡村失落了,失落的乡村进步了。


第4版(副刊)
专栏:

  八十老母绘新图
肖重声
她不再满足于用一把小巧的剪刀,镂刻花鸟相鸣虫鱼衔尾的窗花,或者把可乐、雪碧之类饮料瓶子,铰成红叶扶疏绿丝飘拂的花篮。
她也不再满足于把五颜六色的碎布角料,拼接成图案别致厚实绵软的蒲团;或者把成堆成叠的糖纸,垂挂成流苏条条斑驳陆离的门帘。
也许,她觉得先前那些备受称赞的玩意儿,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并不能充分体现她的艺术追求,自然也就不能完全寄托她的人生期冀。
她久久地期待着放飞思维,久久地憧憬着能绘制一幅最让她心满意足的作品。
当她已经年逾八旬的时候,这个时机终于铿铿锵锵地降临到她的面前。
前年秋天,我们兄弟面对村中座座新楼遽然而起,再也抗不住母亲的催促抱怨,在老家宅基地上总算盖起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新房。虽说只有一层四间,但坚固、美观、大方,比起城里的居民楼并不逊色,反而多少带有一点乡间别墅的味道,遂使母亲的满头霜雪泛出闪闪烁烁的银光,满脸艰辛的皱纹里也漾出难以掩饰的喜悦和欣慰。
当坐北面南的新房主体刚刚拔地而起,房前那块东西长约13米南北宽约10米多的小院,还是砖石狼藉、垃圾堆积、坑坑洼洼、荒草纷披时,母亲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挥毫泼墨了。
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跪在地上,把泥土中的碎石破砖水泥块一一掏出来;她居然抡起那把笨重的老镢头,吭哧吭哧地挖开了那堆瓷实的垃圾……
忙得焦头烂额的弟兄们蓦地瞅见了,惊呼道:“妈,你要干啥么?你放下,快回屋里去歇歇!”
但是母亲不理睬,只顾闷着头平整地面。打个转身的机会,但见母亲已给小院东侧铺了一层厚厚的鸡粪,撒了几把油黑红亮的油菜籽,又像对镜梳妆一样,拿着小钉耙一缕一缕仔仔细细地梳理着泥土……
我们兄弟无可奈何,只能相视而笑。
当新房快要完工的时候,精疲力尽的弟兄们像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忽然发现小院里已是浅浅淡淡一片新绿。嫩生生的油菜苗菠菜苗萝卜苗白菜苗,沐浴着暖融融的秋阳,洋溢着盎然生机,映衬着漂亮雅洁的新房,使其更加惹人心疼。尽管这片新绿还是母亲匆忙之间的随意挥洒,最多只能算是一幅草图的简单勾勒,但是如果认真观察,已经不难揣测到母亲的胸中成竹了。
从此,她就不顾儿女们的再三请求,坚持独自住在老家的新房里,从早到晚手脚不闲,潜心着意绘制着心中的那幅画图。
两年之后,母亲终于把她的呕心沥血之作展现给惊讶和赞叹。
小院新砌的红砖围墙,已经变成这幅画图绿凝紫艳的花边。母亲沿墙根栽种的牵牛花,齐刷刷攀上墙头和墙外的梧桐树,星罗棋布的玫瑰色小喇叭,无声地吹奏夏的炽烈,秋的丰盈,并把这欢欣惬意的乐曲捧给过路的人们。
母亲让人在大门通往新房的小径之上垒起照壁,并特意在照壁中间留块小小的神龛,作为土地爷的寓所。而今,照壁已经成为飞红耸翠的花坛。壁体也被重重叠叠的牵牛花覆盖着,连土地爷的殿门都封住了。四周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相互簇拥而又错落有致的各种鲜花争奇斗艳。茎秆挺拔的大丽花火红耀眼,亭亭玉立的月季花粉面含娇,枝叶扶疏的菊花已经提前绽放金黄,而红豆花则以指头般大小的金红色果实,映亮了人们的眼睛。
母亲,这座五彩斑斓的花坛,可否视为这幅图画的“画眼”?
小径东侧——
那片茎秆粗壮的包谷,潇潇洒洒地擎着白色的天花,借习习秋风摇曳着得意——每株包谷不仅怀抱一只粗大的棒槌,还要捎带几只小棒槌。那片个头高挑的向日葵,终因力气单薄,以致肥大圆润的金色脸盘不得不耷拉下来,注视着高秆大汉脚下的情景——黄豆、黄瓜、茄子和西红柿正在拥挤着攀援着,企图和高秆大汉争夺空间。于是奇迹出现了,包谷秆上还挂着一只只绿格生生的黄瓜,向日葵根部竟然绽出西红柿红格扑扑的笑靥。
更可人的是东墙脚下的井台。去年春旱的时候,母亲自作主张请人打出一口深井。两位弟弟闻讯大吃一惊,连忙赶回去箍井壁,安水泵,架井房。这样,母亲只要按下电闸,抖开长长的橡皮管,便可随心所欲地浇灌干渴的小院。夏天,井房已被繁复的丝瓜叶蔓严严实实地遮蔽了,一朵朵金黄的丝瓜花点缀其中,仿佛披上锦绣一般。井房周围挂着一只只或大或小或老或嫩的丝瓜,可惹人眼馋嘴馋呢。
母亲,你是以年轻时候描画花卉刺绣服饰的执著和热情,精心绘制着这幅画图么?
小径西侧——
母亲别出心裁,几根树枝一横一竖,南瓜、冬瓜、丝瓜、豆角就争先恐后攀援而上,茂密的枝叶和纷繁的花朵缠绕扭结,组成一座五彩缤纷的彩门。门内和小院东侧截然不同,纯属蔬菜的天下。一行行辣椒株型紧凑,秆粗枝挺,细长的辣角成堆成串。豆角那长长的茎蔓已经攀过人字架,在空中饶有兴味地打着旋儿,不动声色地炫耀着串串饱满的豆荚。在辣子和豆角主宰的地盘上,南瓜和冬瓜只能静静悄悄地奋力爬行。有趣的是,几茎南瓜看到西墙脚下放着一排鸡笼,担心母鸡受不了烈日的暴晒吧,一往情深地捧出阔大的瓜叶,把鸡笼也遮盖起来了。鸡笼上面,已经结出几只小小的磨盘南瓜,金红闪亮,底部还长着三只瓜足,状如香炉,尤为可爱。
大概是嫌小径西侧的蔬菜品种有点单调吧,母亲在豆角架旁,种了一片茂盛的洋姜,还有很不起眼的人苋菜和蚂蚱菜;在辣椒畦旁,又让芭蕉、兰草、仙人掌和葡萄苗作陪。芭蕉叶子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来,红艳艳的花蕊凸现在人们面前;兰草则紧紧地围绕着那几枝淡紫色的花茎,别有一种俏丽幽美的韵味。葡萄苗眼下虽小,但可以预料几年之后,必将以纷繁的枝蔓浓密的叶片,为小院洒下一片浓重的绿阴……
这是一幅地地道道的农民画!


第4版(副刊)
专栏:

  天天过年
醒普
孩提时代,乡间曾流传着“小孩盼过年,大人梦插田”的俗语,它道出了那个时代我家乡农村的艰辛与实情。
也难怪小孩子盼过年呢?那时,过年实际上就是一年集中到一块改善一次生活,有什么欢乐可言?平时,家境好一点的,初一、十五吃点肉,打打“牙祭”就很不错了;家贫穷的,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一年到头就很难见到“肉星儿”了。但是,农村有个传统习俗,就是再穷的人家,平时也要省吃俭用留点好食物过年,这大概就是小孩“盼过年”的缘由了。记得,那是1944年,家乡遭日本兵的侵扰和天旱,乡亲们被压得抬不起头。我盼呀!终于熬到了年关,妈把平时攒下的几角钱买了点猪排骨和着从地里拔来的萝卜,煮了一锅萝卜“团年”。谁知,财主闯进了我的家,硬逼着妈还债,妈苦苦哀求也无济于事。财主见灶上煮着的猪骨萝卜,便火冒三丈:“妈的,煮好吃的有钱,还债就没有钱?!”说完把锅掀翻在地,气冲冲地走了……我盼过年,却过了一个很不吉祥的年!
“大人梦插田”,那是农民把一年的希望寄托在田野上,盼望一年有一个好收成。但在旧社会,天灾人祸,企盼往往只能成为泡影。
全国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但由于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传统的过年习俗仍沿袭了下来,甚至到我的下一代,盼过年的现象始终没有改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正逐步向小康过渡。去年,我家养猪100多头,收入四万多元,日子过得很红火。说实话,现在是想要买什么都不难了,想要吃什么我们就可以做什么,鸡、鱼、肉、蛋等食品从来没缺过,谁个孩子还去盼过年?!
年前,我听乡人这样唠叨:过去是盼过年,过不了年;如今是不盼过年,天天过年。对呀!这不正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变化吗?


第4版(副刊)
专栏:

  门心皆水
物我同春
赵奎生
清朝大臣、学者彭元瑞(17311803),字芸楣,又字辑五、掌仍,江西南昌人,乾隆进士,历任工部、户部、兵部、吏部尚书及《续三通》馆、《四库全书》馆、《会典》馆总裁。有《五代史补注》等刊行。某年春节,官居尚书要职的彭元瑞,为其府门题一春联:门心皆水物我同春
上联表白保持清正廉洁的意愿,婉言将为私事而来请托者拒之门外。联句化自《汉书·郑崇传》:“臣门如市,臣心如冰。”彭元瑞联意谓府门与我的心一样都清澈如水。一个“皆”字可见其人表里如一。下联抒发共享美好春光的愿望。意谓但愿万物和我共享春天美好时光。“同春”,又以春为喻,万物一派生机,人亦生气勃勃,都充满活力。此联格调高雅,可谓善颂善祷。


第4版(副刊)
专栏:

  农家团圆饭
茹茹
爆竹锣鼓一声喊
一家人围坐成月亮形的圆
圆心沸滚的全家福火锅
半径一双双含笑的视线
儿子给阿爸斟酒
孙女替奶奶盛饭
刚过门的新娘手脚麻利
抢着为婆婆夹蛋……
团圆饭农家的祖传
喝一口自酿的土酒
会想起一年的冷雨热汗
那怕吃一个小小的肉圆
也会联想到手上的厚茧
更不应忘“粒粒皆辛苦”的警言
呵农家的团圆饭
一桌土生土长的新鲜
用勤劳与辛苦洗濯的菜肴
清清白白没半点儿污染
热乎乎的骨肉情装满酒杯
热腾腾的家常话堆满桌面
盆盏叮当奏响了备耕序曲
筷子一伸夹来个阳春三月


第4版(副刊)
专栏:

  故乡的春节文化
黄宇辉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风俗。”我的故乡地处三秦大地的渭河北塬。每年一临近春节,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就在故乡的村头院落、街头巷尾活动开了,随处可见人们载歌载舞、吹打弹唱的热闹壮观场面。唱戏、擂鼓、吹唢呐、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耍社火、贴春联,好一幅黄土高原上的闹春图。
戏剧是故乡人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故乡人有道是:“无戏不热闹”。村民们自发地三五人一帮、十来个人一伙,一把板胡、一支笛子、一副锣鼓,就凑成一个戏班子,生旦净丑、吹拉弹唱,他们个个都是“行家里手”。故乡的戏种繁多,粗喉咙大嗓门的秦腔,柔声细气的碗碗腔,动听婉转的眉户调,古韵十足的弦板腔,这些剧种,像一曲曲深沉激越的古乐,回荡在古朴的三秦大地。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看得如醉如痴,人群里不时传出欢笑声。
每到春节,故乡的土地就成了一个腰鼓的世界。人们头裹白毛巾,腰束红腰带,手持带红绸的鼓槌儿,排成整齐的方阵,走村串巷,把春节的气氛渲染得好不热闹。
“耍社火,跑旱船,男女老少齐争先,你撑杆,我扮演,欢欢喜喜过新年”,“扭秧歌、踩高跷,扭的龙灯舞,踩的狮子跷,锣鼓敲得新年真热闹”,这些顺口溜就是故乡人对热闹场面的生动描述。
吹唢呐,这是故乡人迎春的特有的方式。故乡人认为吹唢呐有吐旧纳新的意思,因此有“开年吹唢呐,喜事迎到家”一说,表达了故乡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唢呐声声,此起彼伏,洪亮悠长,响彻村村镇镇,峁峁塬塬,仿佛要把沉睡的高原唤醒,与欢乐的人们一起,迎接新春的到来。
如果说唱戏、擂鼓、跑旱船、踩高跷、吹唢呐这是故乡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声声呐喊和热烈庆贺,那么春联的内容就表达了故乡人的肺腑之言。大年三十这天,户户门里门外都被大红的春联打扮得分外妖娆,都是在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因为他们深深懂得,没有党的富民政策就没有这样祥和欢快的节日。


第4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生活需要童话
文大会
记得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节目有一组镜头:主持人告诉演播厅的“现场观众”:潍坊人民给大家送了一些小礼物,放在你们椅子底下,请大家找找看。一时间,人们都弯下腰去椅子下找。有的找到了风筝,有的找到了剪纸,有的找到了布老虎,等等。凡找到礼物者,无不现出一脸惊喜。
看到这组镜头,令人不禁想起那个以写童话著称的安徒生,他曾讲过一件真实的故事。有一年夏天,安徒生住在尤特拉金的一个林区。在为林务区长的小女儿过七岁生日那天,安徒生事先在一片树林的好几朵蘑菇下分别藏上一些小礼物,然后把小姑娘带到那片树林,告诉她:“这片树林中有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但要你自己去找!”当小姑娘一会儿在一朵蘑菇下找到几粒红枣,一会儿又在另一朵蘑菇下找到一块银纸包着的糖果,或一束蜡制小花、一条丝带、一枚顶针时,都显得惊喜万分,真以为是万能的神给她准备了一切,为她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童话世界。
安徒生讲述这件小事后曾说:“这个小姑娘一生都会记着这件事。她的心决不会像那些未经过此类事件的人一样,轻易变得冷酷无情。”事实上,那天晚上坐在“综艺大观”演播现场的来宾,以及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这期“综艺大观”的许多观众,相信也会在很长时间内记得那些从椅子下找到的潍坊风筝、剪纸、布老虎……
有人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充满无情竞争和残酷淘汰的社会。因而,现在的儿童不需要童话,只需要学习生存的本领、竞争的技能和迎接挑战的勇气。我却深感,面对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世界,儿童更需要童话。否则,听说日本人对韩国慰安妇每人赔偿20万便说出“要是我奶奶也是慰安妇就好了,我爸也可以找日本人要20万”的孩子,恐怕就不是个别的了。
其实,不仅儿童需要童话,成人也需要童话,整个人类生活永远需要童话。因为童话能在人心中造一潭深碧,并在这一片深碧中映出一片湛蓝湛蓝的天。
人们不是常说,人人都要多一份爱心吗?爱心从哪里来?那是需要生活环境滋养的啊!而健康的丰富的文化娱乐就是很好的食粮。


第4版(副刊)
专栏:

(剪纸)郑树梁


第4版(副刊)
专栏:

融融春色到万家
乐此不疲
篆刻:苏乐


第4版(副刊)
专栏:

吉庆人家年年有余(中国画)陈志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