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影视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汤恒
影视文化是20世纪——人类文明演化史中又一个行将逝去的百年中人们所创造的最为重要的文化之一。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影视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也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影视文化是一种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与近、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紧密相联的一种文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到托夫勒所谓的“第三次浪潮”这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全面进步的产物,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作为艺术形式,它们以直观的图像、丰富的色彩、动听的音乐、还原的声音,综合了文学、戏剧、摄影、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元素,在题材样式上表现出了色彩纷呈的多样性,在内容上展示出了历史累积的深厚和继续开发探索的无限可能性;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它们在整体与受众联结的共时过程中产生了作品与观众最为广泛的接触面,成为当代最独特而又完整,同时也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迫切要求我们影视文化在给予人们审美、娱乐的同时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教益、道德感化和人生启迪。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需要,也是影视文化自身规律的内在要求。古人云,“乐以道和”(《庄子·天下篇》),“故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以“乐”与“仁”的相配备,以“乐”与“礼”的相和谐,经过数千年无数知识分子的努力形成了“文以载道”的人文传统。在继承古代文化传统和发扬革命电影精神的基础上,当代影视文化吸收了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崭新的姿态和面貌出现在中华大地上,通过有血有肉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展示了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讴歌了艰苦的劳动、忘我的工作、美好的品德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了人民,鼓舞了人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影视文化通过市场进行竞争角逐和观众享有完全的选择权利的现实面前,提倡发挥影视文化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尤其富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因为影视文化具有兼容、共时、信息量大、集体接受的特点,在拥有许多与众不同的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外国文化与祖国文化的冲突,节目制作与受众欣赏需求和审美趣味的差距等等缺陷;还因为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影视界通过拨乱反正,破除了极左的文艺观念,恢复了娱乐和审美在影视文化中应有地位的同时,也出现了远离生活、躲避崇高、淡化历史、消解政治、强调娱乐功能、虚化教育和认识功能、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因此,在广大创作人员、电影电视发行放映和编播人员以及宣传工作者中间倡导寓教于乐的观念,确立教育、审美、娱乐、认识有机统一的功能认识,对于当代影视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影视文化是人们以审美的形式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它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和情感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讲,影视文化应当成为塑造人的灵魂的文化,影视工作者应当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每往前迈进一步,就对建设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0页)现代化的大生产不仅要求劳动者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解放了生产力,也解放了劳动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为他们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影视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汲取智慧、营养的重要源泉,获得教育、娱乐和休息的重要条件,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方面。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8页)江泽民同志要求我们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思想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的这些全面、深刻、科学的论断,揭示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也指明了影视文化建设的方向。影视文化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也是人,要努力在银幕上屏幕上塑造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形象,并通过这样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陶冶人、教育人,从而达到影响和重塑人们精神世界的艺术效果,与其他教育手段相结合,在社会和广大观众中间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只有这样,当代的影视文化才能无愧于在科学道路上披荆斩棘、赐我们以强大高科技手段的前人,才能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四化建设的后备军,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全社会的任务,也是影视文化义不容辞的职责。一般来说,对青少年的教育主要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但是,现代的教育不是封闭的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三个面向”的整体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这当中,影视文化的渗透、辐射和潜移默化的功效尤其明显。儿童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都需要通过美的陶冶。有关研究显示,婴儿认知世界是从感知声、光和颜色开始的。影视媒介恰好是一种综合声、光、颜色的复合媒介材料,形象直观,色彩鲜明,节奏强烈,流动性强,而且可以通过接受终端传送到家庭,成为婴儿孕育和成长的环境音响和画面。有关研究还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当中,每天电视节目的收看时间大致在1到3小时之间,高中阶段的学生为1小时,学龄前儿童为3小时。年龄段愈低,与电视接触的时间愈长,受影视文化的影响愈大。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影视文化当中,提倡和引导广大青少年追求怎样的价值目标,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遵循怎样的原则,诸如此类的问题才显得如此重要。总的来讲,影视文化建设应当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视作品要着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以“对本民族语言、历史、风物、风俗的特殊钟情,以对改革时代洪涛巨流的抒写和人生命运的展示,对生活美、艺术美和柔美、优美、壮美的细腻刻画,以对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时代走向的热情的憧憬,来对青少年包括广大观众进行情绪的感染、情操的陶冶、思想的启迪,促进道德沿着知、情、意、行的过程转化,逐步在他们身上养成完善的品格,坚定的科学和人文精神,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把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尊严和个人的利益与群众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正确、科学、全面的集体主义的伦理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学习江泽民在文代会作代会讲话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艺的发展
李慎明
江泽民同志在第六次全国文代会、第五次全国作代会上的讲话,是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之后,中国共产党又一个关于文艺问题的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这个讲话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规律,不仅对文艺工作,而且对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深远的指导意义。
和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一样,江泽民同志在这个讲话中强调了文艺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强调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永远是我们事业发展和文艺繁荣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当然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有机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深深扎根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是在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艺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巩固的。坚持文艺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过程,同时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廓清文艺工作中的重大思想理论是非,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文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统一思想,增强团结的过程。文艺工作者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江泽民同志关于文艺在保持自己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上作出更大成绩的要求。
文艺工作中重大的思想理论是非问题,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关经典著作中,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有关论述中,早已有了十分明晰的答案。
比如文艺同政治的关系,实质上涉及文艺为什么人的根本的问题,涉及文艺工作者要不要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根本问题。文艺的一个基本特点是通过形象,通过美感和怡情悦性的作用,来实现认识和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狭隘地把艺术这种丰富、广阔和有自身特点的精神现象仅仅理解为只是直接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显然是有害的。因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但是,我们也决不能把艺术理解成为与政治、意识形态绝缘的“纯艺术”。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所谓“诗言志”,所谓“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显示了中国文艺的进步传统,也揭示了文艺的固有规律。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为艺术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5页)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220页)江泽民同志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也说:“所谓不问政治、远离政治,是不可能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工作不可能“躲避政治”、“远离政治”;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同样如此。这是因为:其一,每位文艺工作者都不可能遗世而独立。从观察生活、搜集素材、想象构思、文体选择,直到遣词命笔,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强烈的感情。其二,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剥削阶级思想的残余,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必然反映到文艺工作中。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绝大部分的文艺作品都带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其三,我们还面临西方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这些也必然要反映到文艺工作中来。其四,政治绝不仅限于阶级斗争。对于文艺不能脱离政治决不能作狭隘的、形而上学的理解。邓小平同志说:“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220页)文化工作对人民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倾向有很大影响,对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很大影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更好地坚持“二为”方向,旗帜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旗帜鲜明地鼓舞人们为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发进取。
又如,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洋为中用”、“批判地吸收”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根据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对如何正确对待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作了精辟论述。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则郑重地提出了“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的严肃课题。与各国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是我们对外开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汲取过来,熔铸于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之中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保持我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民族特色与汲取世界各国的一切优秀文艺成果决不矛盾。正如鲁迅所说:“虽是西洋文明,我们能吸收时,西洋文明也变成我们自己的了。好像吃牛肉一样,决不会吃了牛肉自己也即变成牛肉的。”(《鲁迅全集》第7卷《集外集·关于知识阶级》)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除了各国文化均有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之分外,西方某些势力,一直图谋“西化”、“分化”社会主义中国。对此,如果丧失了应有的警惕,主张文化上也要无条件地与国际“接轨”,对宣扬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及腐朽生活方式的文艺作品津津乐道,我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就有可能蜕变。因此,对待外来文化,正确的做法只能是:“采取分析的态度,区分先进和落后、科学和腐朽、有益和有害,积极吸收先进、科学、有益的东西,坚决抵制落后、腐朽、有害的东西。”
再如,如何正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问题。马克思早在1842年就指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应当产生绚烂夺目的文化。每一滴露水在阳光下都闪烁着无穷无尽的光彩,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出不同的芳香,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的太阳,不能只有一种形式,精神上的东西不能千篇一律。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方针从来认为,在文艺工作中,必须绝对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形式和风格,禁止另一种形式和风格,只会有害于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我们要热情鼓励不同的艺术观点和流派相互了解,相互切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迎来姹紫嫣红的文艺界的春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在文学艺术领域会有正确和先进的东西,也会有错误和落后的东西,会有真、善、美,也会有假、恶、丑。因此,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坚持‘双百’方针也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决不能把批评看成打棍子。”(《邓小平论文艺》第18页)“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邓小平论文艺》第17页)那种把“双百”方针同开展正常的文艺评论对立起来的思想,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对文艺工作的指导,同时也就否定了“双百”方针本身。
除了上述文艺思想中一些重要的理论是非需要分清之外,文艺工作中还有不少关系,如继承与创新、歌颂与揭露、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都需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对这些关系认识和把握的正确与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联着我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关系,同样需要文艺工作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掌握。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希望文艺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认识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和精神生活的进步。”
文艺工作者为什么必须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本来是早已解决的老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最伟大力量只能是人民。人民生活中存在着的自然形态的、粗糙的,然而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是一切文艺尤其是社会主义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中国有出息的文艺工作者,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工作形式,去感受时代心脏的跳动,特别是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解放军战士的喜怒哀乐,才能与改革和建设事业,才能与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所谓的“灵感”才会在喷涌的激情中活跃起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真正认识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这一基本原则,才能进一步提高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自觉性。
社会生活的现象是复杂纷纭的。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会像恩格斯所说的,连两个简单事实的联系也找不到。要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同样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这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相结合的学习,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58页)真正具备了在实际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的素养,无疑会提高观察、体验、研究、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艺术的表现能力,在创作的过程中,才可能做到“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一批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号召,深入工厂、农村、军营第一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创作出一批反映国有企业和农村改革及火热军营生活的好作品,创作出一批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等内容的好作品。这些作品写出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各种观念的演进和撞击,对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把握,无情鞭挞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热情讴歌了善于驾驭商品经济大潮,“手把红旗旗不湿”,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努力发展经济,造福黎民百姓的弄潮儿,热情讴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赞扬。当然,在文艺创作中,那种淡漠“二为”方向、远离群众实践的倾向,那种“迎合低级趣味、‘一切向钱看’的倾向”,也时有发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再证明,“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给人民以信心和向上的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作者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中国文化杂说》座谈会召开燕山出版社近日推出《中国文化杂说》丛书,分为民俗文化、宫廷文化、旅游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茶酒文化等多卷。从宏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遴选上千个小的选题,深入浅出地阐述典故、掌故、史实、秘闻等,多侧面地反映文化的源远流长和鲜活丰沛。在近日举办的出版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以这一通俗的形式介绍文化史实进行了研讨。(木子)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北京文学》举办“新星杯”短篇小说公开赛短篇小说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学样式之一,因其善于表现瞬息万变的人类生活而受到中外作家和读者的青睐。九十年代我国进入社会文化转型期,纷纭变幻的当代生活更为短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腴的土壤。但是与声势浩大的中长篇小说的创作相比,短篇小说创作明显滑入低谷。有鉴于此,《北京文学》于一九九六年九月至一九九七年末,隆重推出短篇小说公开赛,带头推动短篇创作的新崛起,重振短篇小说雄风,力争使这场公开赛成为中国短篇小说顶尖之作的大汇展。此次活动由山西新星矿用潜水泵厂协办。
(王闻)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汤世杰作品讨论会召开作家汤世杰历经近十年的准备和“苦役”般的艰苦写作,两年内相继出版了两部纳西族题材的文化关怀作品:长篇小说《情死》和长卷散文《殉情之都见闻、札记与随想》。最近,作家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云南省文联、云南省作协在北京联合召开汤世杰作品讨论会。
与会者认为,长篇小说《情死》以纳西族著名的和姓、木姓两个家族连绵半个多世纪的纠葛为线索,以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数十个人物命运和性格的描写,展示了纳西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长卷散文《殉情之都》是作家多年来在纳西族地区采访时的见闻、札记和随想,它反思历史,重审人生价值,大声呼吁人们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心灵。作家从众多民族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宝库。(朱文)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切·格瓦拉》首发式举行古巴革命的伟大英雄切·格瓦拉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民族英雄,在他牺牲三十年后,由中国作家王士美著的《切·格瓦拉》一书近日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本六十万字的传记描述了切·格瓦拉一生的战斗历程,介绍了他的传奇经历和人格魅力以及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友谊。近日,古巴驻中国大使馆为此书举行了发行座谈会。(文法)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环宇杯”优秀小说联展评奖揭晓由《中国作家》杂志和广东《佛山文艺》、广东“环宇”科技开发公司联合主办的“环宇杯”优秀小说评奖近日揭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和首都文学界、新闻界人士出席。阿成的《蟒珠河》和谈歌的《笔记小说二题》等十篇小说获得优秀奖。
(小何)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世界沙漠第一路》研讨会在京举行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石油文联、石油作协、石油工业出版社、长庆石油勘探局党委联合召开的长篇报告文学《世界沙漠第一路》作品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
《世界沙漠第一路》,以深邃遒劲的笔触,生动地记录了石油筑路人修筑举世瞩目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动人事迹,获得与会的首都文艺界领导和评论家的一致赞许。(小路)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并不遥远的精神
——读长篇纪实文学《延安女性风景》
雷达
在我最近读过的书中,《延安女性风景》(蒋巍、雪扬合著,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很使我受到震动的一本。它的出版正值纪念长征60周年,这本书虽然主要不写长征,但它的人物或者刚刚经历了长征,或者在长征后的陕北开始了她们的崭新生活,于是,从根本上说,此书与长征精神——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真是一脉相承,它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极其独特而光彩的一页,大大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革命的艰辛、曲折、悲壮的历程及其丰厚的精神传统的认识。另一方面,它所记述的是大批知识女性投奔延安,投身革命的事,这些女性穿越了革命和战争的风云,以非凡的勇毅改写着中国妇女的历史命运,因而此书对于研究妇女运动史也很有帮助。
但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讲革命传统的作品,它的人物、事迹、角度和意味,甚为独特。它完全是写女性的,以“延安女大”的同学为核心,辐射开来,写了几十名我们不大了解的各色各样革命女性,这里有豪门闺秀,将门之后,侨商之女,草原女杰,女大学生,女童工,抗婚者,童养媳……她们从祖国各个封闭的角落,从生活的最深处走出来,走向了抗战的烽火前线,其中的特别著名者我们虽曾听说过,但对其私人生活知之甚少,更没有想到从妇女解放的角度去了解她们,所以,此书又是可以称为一部鲜为人知的女性秘史的。
这本书显然也不是那种为历史而写历史的书,作者的创作激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现实而燃起的。他们说:“在歌舞升平的年代,钢与火能叫生命振奋。”我们无法断定,它的作者们是否因愤慨于今天现实中享乐主义,商品拜物教,实利主义的流行而选择了这一题材,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作品是有强烈针对性的,至少包含着对理想精神和殉道精神的热切呼唤。无可否认,在物质主义颇为盛行,商品意识四处渗透,社会风尚看重金钱,讲究消费和享受的氛围中来看《延安女性风景》,令人顿生隔世之感。书中的人物对精神理想追求的纯粹程度,在今天虽不能说没有,但毕竟罕见,整个看来,女主人公们与今天的距离似乎是太遥远了。也许正是这种距离感产生了强烈的美感,产生了对于作者的巨大吸引力。在两位作者眼中,一方面是女性、花季、青春,另一方面是战火、残酷、毁灭,遂使惋惜与无悔交织,决绝与诗意共生,这些女性不啻用她们宝贵的生命染成了一幅奇异而壮丽的风景。它,并不遥远,它的人物的精神追求,对于当代人来说,恰恰是最饥渴地需要着的。试想,家资巨万的豪门闺秀突然不告而别,穿上草鞋向着大西北去了,大军阀的女儿忽然剃了光头,向着战火纷飞的前线去了,高等学府的女才子忽然告别课堂,向着青纱帐去了……这是怎样地匪夷所思啊,这是需要怎样的决心和刚毅啊,没有伟大的献身理想和爱国热情来支撑,来鼓舞,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些女性如此地义无反顾,也才显示了人之为人的高贵和伟大。这难道不正是我们的民族今天最需要的精神吗?
我们还注意到,这本书与大量描写革命先辈的书的一个突出的区别是,它虽然也从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但着眼点放在了妇女解放问题上,或者说,它是以个人的解放切入了妇女解放的主题,而不是仅仅把个人作为政治历史事件的注脚。此书的每章每节都是从一个个女性独特的性格、命运出发的,这就使它带有生活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它超越了一般的政治意义的解释。过去也有不少作品描写投身革命的妇女,但大多着眼于共同的政治要求,性别差异不明显,这本书突出了妇女问题的特殊性,女性所负荷的特有的重担,以及女性要逸出历史所规定的道路所要克服的困难之大。应该看到,这些女性的毅然投奔革命,其意义既有特定的政治历史内容,同时也具有妇女解放的意义。这后一种意义曾长期被我们忽略了。在《延安女性风景》里,如张琴秋、郭霁云、乌兰、黎侠、杨汉秀等人,她们的走上疆场,都带有反抗女性既定命运的意义。我感到,此书似乎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妇女曾反抗族权、夫权、父权、神权等绳索的束缚,迈出过历史性的一步,而抗战前后,大批女性走向革命和战争,其所作所为,并非妇女解放运动的中断,而是它的质的飞跃,是极大的升华。我们只要想一想杨汉秀的故事,想一想这个大军阀杨森的侄女,那冲出豪门的勇气,那不惜以性命来维护尊严的决心,以及把自身作为一个女性的解放与全民族的解放结合起来的胸怀,就不难理解其中的深意了。
这本书的另一优点是,不唱虚幻的颂歌,不回避苦难——包括我们自身的失误所造成的苦难,也没有只截取主人公们意气风发的一段,隐去某些人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而是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文风,注意了历史的相对完整性,注意到革命历程的艰巨性和曲折性,遂使其感染力不但未被削弱,反而有所加强。我们甚至可以说,书中许多人物的历史也就是我们革命历史道路的缩影。张琴秋的一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唏嘘再三吗?在她身上,错误路线的打击特别集中。郭霁云、阎明诗等人的坎坷不也格外令人深思吗?这似乎提醒我们,妇女的解放不可能脱离整个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单独完成。
两位作者注意描写女主人公们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使全书弥漫着浓厚的抒情色彩,但太注重抒发,会妨碍剖析的深刻,太富于跳跃性,会给人切割得过于零碎的感觉。如果这本书多少给人文胜于质,情胜于理的感觉,大约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我还是欣赏本书作者宝贵的激情,我愿用本书的结尾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当今天的男孩和女孩欢笑着,牵着风筝跑过林阴道,跑过绿草地,请别忘记,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旁边的长椅上,充满爱意地注视着你们呢。”
她们的刚烈给了悲壮的历史。
她们的爱心全部留给了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