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决战岂止在战场
——广东省深挖地下光盘生产线斗争纪实
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杨霞本报记者杨振武郑德刚
子夜时分,乘汽车经8个小时的疾驶后,从广州赶到粤东揭阳普宁市占陇镇的20多位公安干警和“扫黄”办工作人员,悄悄地来到他们的目的地——某海藻有限公司的大门前。
虽然占地百亩的厂区大院里一片沉寂,但握有确切线索的办案人员果断地砸开了紧锁的大门,冲进事先侦查好的一座黑漆漆的厂房。在一堆堆凌乱的机器、设备后面,他们终于找到了隐蔽在库房深处的“车间”。一条正在非法生产盗版VCD的地下光盘生产线“曝光”于世,当场抓获的生产线老板和部分工作人员及现场收缴的大批VCD等,成为最有力的人证、物证。
这天,是1996年12月14日,全国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开始后的第4天。身在现场的公安干警和“扫黄”办工作人员,虽然都在为此行的重大收获而兴奋,但他们也许还来不及想到,“12.14”,将成为“扫黄”工作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广东省乃至全国冬季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取得了第一个重大战果,由此拉开了在广东省全面深挖地下光盘生产线这场特殊战斗的序幕。
一场文明与腐朽、法律与邪恶、良知与贪婪的决战在这里如火如荼……
全国各地销售的非法光盘,绝大多数来自广东。这一严峻的事实使广东承担起铲除非法音像制品源头的重任
自1989年开始,全国范围的“扫黄”、“打非”斗争已历时八载。随着这一工作的不断深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它已成为我国精神文化领域“扫除垃圾”的一项重要举措。
1996年冬季的这次集中行动意义尤为重大。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除黄色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斗争,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已明确列为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1997年的“两件大事”——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迎接党的“十五大”召开,更需要我们的出版物市场繁荣健康,为全社会创造良好精神文化环境。
正因为如此,在12月10日举行的第八次全国“扫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全国“扫黄”工作小组根据当前我国出版物市场的形势和问题明确提出,要在历年“扫黄”、“打非”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集中治理、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遏制住反动、淫秽、走私VCD泛滥和盗版盗印活动蔓延的势头,并强调指出这次行动的重点工作是“打团伙、端窝点、挖‘黑线’、整市场”,把挖掉一批光盘“黑线”作为衡量这次集中行动是否实现阶段性目标的重要标志。
参加这次会议并发了言的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组长黄华华,深知作为这次集中行动“重中之重”地区的广东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全国各地市场销售的非法VCD,绝大多数来自广东,这一严峻的事实使广东必须承担起截断、铲除非法音像制品源头这一重担。“我们要紧紧抓住深挖地下光盘生产线这个重点,狠狠打击非法复制、贩卖和走私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的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遏制其蔓延,为全国扫黄打非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黄华华代表全省人民做出了严肃的承诺。
一条地下生产线,对不法分子来说就是一台印钞机;而对管理者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黄源”、“非源”。源头不干,市场永无宁日
广东省将深挖地下光盘生产线当作这次集中行动的龙头决非偶然。广东省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它多年来始终处于“扫黄”、“打非”斗争的风口浪尖上,总结以往的经验和体会,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认识到,只是清查市场,无法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深挖源头才能收到治本和“事半功倍”的效果。1996年,广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多次组织全省性的清查市场行动,仅在6月至10月的集中治理期间,就先后出动5万多人次,清查店档4万多间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50多万张(盒)。但市场不久就出现了回潮。事实表明,市场之所以屡清不净,反复回潮,根源是地下光盘生产线作祟。你收缴一批,它又生产一批。而且,地下线生产的数量远远大于收缴的数量。像最近在澄海市查获的一条地下生产线,初步查明生产了非法光盘40万张。货源不断,市场永无宁日,一些不法分子甚至还在暗中窃喜,你收缴得越多,他的生意岂不是越好?
一条光盘生产线,慢的5秒,快的3秒左右就生产一张光盘,日生产能力一般约1.5至3万张左右。对于那些不法分子来说,一开机就好像在印钞票;而对于管理者来说,一条线就是一个巨大的“黄源”、“非源”。
广东省据此提出了“扫黄”、“打非”要堵源截流、标本兼治,以堵源和治本为主的思路,将清除地下光盘生产线作为重要的治本措施提上议事日程。然而,一条生产线一般投资需1000万到2000万元,它的经营者们自然万般珍惜这棵贵重的“摇钱树”,他们行为谨慎小心,择地十分隐秘,又都采取全封闭式生产,给侦破带来很大难度。广州市“扫黄”办一位经验丰富的同志,提出了悬赏举报的建议。他认为,以此发动广大群众提供线索,会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广州市有关部门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于9月初专门拨出300万元作为重奖举报人员的资金。9月9日,第一个举报电话就打进了广州市广播电视局音像管理处。
悬赏举报,使广州市于9月19日和10月7日一举破获两条地下光盘生产线,收到立竿见影之实效。而且,“9·19”案的侦破,还为以后几条地下线的破获提供了重要线索。
30万元重奖举报人的公告成为向地下光盘生产线全面开战的宣战书,公安干警和“扫黄”办人员频频出击,连连告捷,深挖地下光盘生产线势如破竹
广州市的成功为在广东全省展开清除地下光盘生产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而全国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的部署和展开,更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12月11日,广东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贯彻全国“扫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广州举行了“清查非法光盘生产线、保护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省委宣传部长、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副组长于幼军在会上明确宣布,全省各地要把今冬“扫黄”、“打非”工作重点转移到治本、堵源上来,充分发动群众举报非法光盘生产线。发布会上正式公布了广东省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安厅和财政厅共同制定的《广东省奖励举报非法光盘生产线和音像领域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暂行办法》,规定凡举报广东省境内一条地下光盘生产线,经查证属实并协助破案的,给予举报人30万人民币奖励,并为举报者严格保密。
这一奖励办法和“扫黄”举报电话,随广东各新闻媒介的报道迅速传播,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可以说,它是一份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这场“功在当代、福及子孙”斗争的号召书,也是向那些为牟暴利不惜以身试法的犯罪分子的宣战书。它预示着一场声势浩大、攻势凌厉的攻坚战已经开始。
就在举报电话公布的第2天,即12月12日中午,广东省“扫黄”办接到了第一个举报电话,举报人准确地提供了揭阳普宁市那条地下生产线的情况,并表示愿意带路前往。省公安厅“除七害专业队”的干警和省“扫黄”办人员迅速组成行动小组,于13日下午出发直奔占陇,随后就出现了我们文中一开头介绍的那幕场景。
接下来的日子里,举报电话铃声不断,公安干警和“扫黄”办人员频频出击,连连告捷。
12月17日凌晨,省公安厅和省“扫黄”办在汕头市、潮阳市公安机关配合下,在潮阳司马浦镇窖洋管理区查获金乐光碟有限公司非法光盘生产线2条。
12月17日,在潮阳市和平镇工业区查获恒得利电子器材有限公司非法光盘生产线3条,现场收缴盗版VCD12种17.2万张,盗版母盘6张。
同日,还在中山市古镇古三区和东莞市厚街镇分别查获各一条地下生产线。
12月18日,揭阳市榕城区查获一条;
12月22日,潮阳市和平镇、中山市古镇古一区又查获各一条;
12月24日,深圳市公安局在福田区破获一条地下黑线,这条设置在该区联强工业大厦内的地下生产线,隐蔽之巧妙,使我们这些明知在这里起出生产线的后来者,在一览无余的车间里四处寻觅仍看不出破绽。最后经深圳市公安局治安处负责此案的同志指点才发现,靠墙的整排杂物柜中间,露出两只小小的合页,据介绍,当时这排柜子上放满各种电子零件等物品,柜子前面还堆放着许多大小纸箱,若非干警们训练有素的眼睛,实难发现那若隐若现的合页。原来这里是一扇伪装成柜子的暗门,打开暗门,里边别有洞天,一间全封闭的车间里就藏着那条见不得人的生产线。
12月28日,在深圳市罗湖区再破2条地下线,抓获10名案犯。
1997年新年伊始,依然捷报频传。1月6日,潮阳市公安部门在全面清查市区过程中于峡山镇金光路一幢居民楼中,查获集中行动以来本市发现的第7条地下生产线;
1月8日,在佛山市南海松岗镇,2条地下线从它们的隐身处被挖掘出来;
1月17日,在澄海市东里镇又一条地下线被查获,现场缴获非法光盘1.3万多张……
从1996年12月14日到1997年1月17日,短短34天里,广东省一举挖出18条非法光盘生产线,连同冬季集中行动之前挖出的8条,在广东省内共挖出26条“黑线”。这场铲除地下生产线,管住源头的专项斗争取得赫赫战果,也为’96全国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带来突破性进展。
一时间,广东大破地下光盘生产线成了倍受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广大群众拍手称快,连国外许多媒介也都纷纷撰文加以报道,它所产生的强烈震动不断向全国各地辐射。北京、福建、浙江、广西等省市区也都纷纷出台了各自的有奖举报制度,并连破大案要案。’96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呈现强劲势头向纵深发展。
胜利的喜悦之后大家对地下生产线的问题开始更深入的思考,众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使大家形成一个共识——这场较量还远未有穷期
在夜以继日的紧张斗争和节节胜利的巨大喜悦中,广东省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并没有因此产生丝毫的松懈。
随着一条又一条地下生产线被破获,大家在一次次振奋之后,开始对有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广东省毗邻港澳,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又是我国音像制品最早、最集中的生产地和集散地,种种客观条件使一些不法分子将自己的地下线设置于此。但除此之外呢?
汕头市委副书记林木声在分析潮阳市之所以成为“重灾区”时并不讳言自身的问题,他认为在潮阳竟藏有这么多非法生产线,特别是和平镇一个镇就挖出6条,这和当地管理工作不善有直接关系。一些管理人员,特别是某些基层领导干部,认识不到非法出版活动给国家、社会、群众带来的危害,出于短视的地方保护主义等狭隘的观念,对一些不法分子在自己眼皮底下建立非法生产线,生产盗版光盘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这正成为地下线在此立足滋生的基础条件。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们在集中行动期间,已经对和平镇党委书记、镇长、派出所所长予以停职检查。
当然,更严重的是,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不惜冒坐牢、杀头的危险顶风作案,自然也不会放过任何机会,收买、腐蚀我们干部队伍和执法部门中的意志薄弱者,充当他们的保护伞,为他们的违法行为开方便之门。在潮阳等地已经发现的这类现象,引起广东省的高度重视。省委领导明确提出,要把“扫黄”、“打非”工作和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在这次集中行动中,除坚决查处从事非法出版活动的经营者、团伙为首分子外,更要严肃查处那些庇护者、幕后操纵者,把违法犯罪分子的“保护伞”连根拔掉。
与此同时,海关、工商、新闻出版、民航、铁路、交通等有关部门,也都在自己工作范围内加强管理和监管,堵塞可能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的疏漏。
打击非法制作、经营音像制品的斗争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已挖出来的地下黑线的经营人、策划人、资金来源、入境方式、产品流向、母盘来源等等一系列问题仍在一一清查,在逃案犯仍在追捕中;还有一些尚未挖出的地下线,仍在阴影里悄悄运转,生产着各种精神垃圾,毒害社会环境、扰乱市场秩序。有关人士认为,人们对这场斗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准备,只有抓住不放,穷追猛打,主动出击,才能最终战而胜之。
这场较量还远未有穷期。


第1版(要闻)
专栏:

  昔日牛背春秋今朝居有定所
青海藏区30万牧民安居乐业
本报西宁2月5日电记者马应珊报道:不论在江河源头、昆仑山区,还是在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畔,昔日年年流动漂泊的牛毛帐篷部落,如今变成了稳定的小集镇,酥油灯换成了电灯。青海已有5万多户、30万藏族牧民结束了牛背春秋的生活,实现了人有房,畜有圈,草场有围栏。定居点学校、医院、兽医站配套。
青海牧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6%。长期以来,全省9万多户藏族牧民,星星点点地散居在5亿亩草原的牛毛帐篷里。因牧民没有配套定居的场所,形成了牛羊跟着草山转,牧民跟着牛羊转,小孩跟着大人转的游牧漂泊生活,严重地影响了牧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青海牧区建立健全了以“草场承包、牲畜作价归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藏区牧民住宅配套工程建设。如今,全省6个藏族自治州的9万多户牧民中,已有5.6万多户牧民安居在配套定居点。
青海藏区牧民的住宅配套工程建设,是采取国家补助、集体投资、个人自筹的办法修建的。目前,全省牧民定居人口已达30多万,占青海牧民总人口的60%。这些住宅配套工程的建设,不但解决了藏区牧民就医难、儿童入学难等问题,而且便于集中解决牧区的水、电、路三通和联网,进一步完善了牧业生产、牧民生活、抗灾保畜等多种功能。青海湖畔牧民全部实现住宅配套工程后,畜牧业生产连续5年夺得丰收,仔畜成活率高达90%以上,儿童入学率达85%以上,环湖四个牧业乡60%的牧民看上了电视。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都举行春节联欢晚会
中央领导同志与各界群众万余人欢聚一堂喜迎新春
本报北京2月5日讯新华社记者刘思扬、本报记者吴恒权报道:人民大会堂今晚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中央领导同志与首都各界群众一万多人欢聚一堂,喜迎1997年新春佳节。
“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悬挂在大礼堂的这一横幅,表达着各界群众的共同心愿。
热烈、欢快的器乐演奏《丰收歌》拉开了联欢晚会文艺演出的序幕。中央民族歌舞团表演的维吾尔族舞蹈《铃鼓舞》、东方歌舞团表演的西班牙风格舞蹈《噢哩》等,为晚会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温馨的祝福》、《在那遥远的地方》、《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唱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首都文艺工作者还为观众表演了小品、排箫演奏等节目。
一楼东大厅,木偶戏吸引着许多孩子;二楼宴会厅,各族群众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三楼小礼堂,中国京剧院等院团表演的京剧,受到京剧爱好者的阵阵喝彩;北京市曲艺团和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在三楼大厅表演的曲艺、杂技,也受到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
2月4日晚,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也在人民大会堂,为万余名老同志举行了迎新春文艺晚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春节期间北方多阴天南方多阴雨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鹿永建)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消息说,春节期间北方大部分地方为晴到多云天气,南方阴雨雪天较多。
春节期间,没有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虽有一次冷空气活动,但大部分时间是晴到多云天气,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摄氏度至2摄氏度。南方因为阴雨雪多一些,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2摄氏度至4摄氏度。
受冷空气影响,8日至9日,华北大部、东北地区、黄淮将有小到中雪,局部地区有大雪,并有4至6级偏北风,冷空气过后日平均气温将下降3摄氏度至6摄氏度。
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6日至7日,江南北部将有小雪或雨夹雪,江南中部和南部、华南以及西南地区将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8日开始雨区自西向东减弱,9日江南华南北部为阴间多云天气,10日至11日南方自西向东又将有一次小到中雨过程。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别人亡羊我补牢”
武警枣庄支队连续11年无刑事案件、无行政责任事故、无执勤事故,武警总部最近给他们记集体二等功。这确实很不容易。枣庄支队预防案件事故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别人亡羊我补牢”。
把别人“亡羊”之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别人“亡羊”的教训变成自己补牢的行动,查问题,订措施,堵漏洞,避免重蹈别人的覆辙,而不是把别人的“亡羊”当作饭后茶余的谈资笑料,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亡羊补牢”,是指受到损失之后,找到受损失的原因,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这种“补牢”虽犹未为晚,值得提倡,但毕竟被动。“别人亡羊我补牢”,则是吸取别人的教训,先去“补牢”,主动、自觉,更加难能可贵。
时下,“亡羊”的事例不少,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和环节,都可能有“亡羊”之事,且常常见诸报端、文件。倘若像枣庄支队那样,吸取别人“亡羊”的教训,从思想上、措施上提前设防,无论个人、单位,亡羊之祸就会大大减少。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牌坊村百款春联送祝福
蔡世武
二月二日下午,四川省广安县委书记刘伯忠同宣传文化部门的十余名同志一起,到协兴镇向牌坊村村民拜年,拉开了全县迎春祝福的序幕。
“百款春联送祝福”是该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七个百”活动之一,书法协会的众多爱好者准备了上千副春联。在牌坊村,县委副书记熊代尧、蒲元清走进村民邓培光家。主人介绍,他家五口,存粮可以吃三年,现金收入超万元,三百斤腊肉挂满屋,门上已经贴对联:“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全靠邓小平”。县委领导表示祝贺后又给贴上一联:“政策暖人心家家户户丰收勤劳果方针合民意山山水水盛开致富花”。
年近古稀的土改干部肖德荣拉着县委领导的手说,这些年靠邓小平的好政策我甩掉了穷帽子,新修了两楼一底、三百多平方米的砖瓦房,用上了自来水,儿女们还买了摩托车、电视机和放像机。刘伯忠专门为老人贴上一联:“花开富贵荣华宅春满勤劳幸福家”。
县、镇、村干部走户串院,问寒问暖。时针指向五时,他们齐集在邓小平同志旧居。这里红、绿、黄三色梅花盛开,芳香扑鼻,洋溢着节日气氛。
管理员介绍说,每年春节参观者最多,每日少则千人,最多的超过三千人次。他们已做好接待准备。县委领导向他们表示亲切慰问和节日祝福。同时,把尚未送完的六十多副小平同志挂像和春联分发给群众。临行前,领导们还“集体创作”一联,赠送乡亲道别:“春联年年写写不尽山河美又美山歌岁岁唱唱不完景色新又新”。


第1版(要闻)
专栏:

春节临近,津门节日市场丰富多彩,购物群众喜气洋洋。
杨宗友摄(新华社稿)


第1版(要闻)
专栏:我看改革十八年

  喜听这一家人说变化
——五年后再访旗忠村
1992年2月12日上午,邓小平同志来到上海闵行区马桥镇旗忠村,在村幼儿园,十分亲切地抱起农家幼儿汤佳赟(Yūn),亲了亲。记者有幸拍下了这生动的瞬间。
五年过去了。今年2月1日,记者再次来到旗忠村,当时只有3岁的汤佳赟已8岁了。他指着珍藏的这幅照片说:“瞧,这就是我!”
小佳赟现在是旗忠小学二年级学生。这个村五年来每年教育投资在40万元以上,钢琴、幻灯、投影仪等设施,村小学全有了。
小佳赟的母亲黄敏华说:“五年前,这里的农民新村只建了三个街坊,不足1/3的农户住进新居。现在,已建成11个街坊,村民全部住进了新村。于是,我从工厂调来当了门卫。我们家在旗忠村是极普通的一家,五年前,夫妻俩的年收入是7000元,现在增加到28000元。村里每年还要给每个村民补贴粮食、蔬菜款400元,每个家庭的水电、煤气、电话都是由村里免费安装,并负担基本月租费。
小佳赟的父亲汤建忠是电缆厂工人。小平同志来村视察时,电缆厂的年产值近2亿,占了全村总产值的一半。五年后,电缆厂产值已达4亿,但只占全村总产值的1/3。主要原因是村里用改造自然村落省下的土地兴办了驾驶员培训中心、特种养殖场、度假村等效益高的新兴产业。村里现在种养业、工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效益与产值同步增长。
小佳赟的爷爷汤锦昌、奶奶徐新娟已经退休。从1997年1月起,全村老人的退休金从160元提高到200元。村里的文化中心、农民公园免费为村民开放,退休日子一点也不寂寞。他们说,白天的旗忠村很清静,要是晚上来,可看到年轻人到村办的职工业余学校和农民家庭生活指导学校学习电脑,学习家庭装潢、烹调等知识,中年人则纷纷前往文化中心。
临走时,记者问小佳赟:“你想邓爷爷吗?”他说:“想!前些日子在电视里又见到了邓爷爷。”接着,小佳赟写下了“邓爷爷新年好我想您”。尽管字写得很稚拙,但这一代在改革开放中幸福成长的孩子,对邓小平同志的感情跃然纸上。(附图片)
本报记者张蔚飞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