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热门话题

  从重庆市整改文化宫谈起
建达
建于1951年的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几十年来一直是职工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年文化宫发生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变化:灯光球场拆除了;人行道改成了停车场;小商小贩摆起了货摊……对此,职工强烈不满。
重庆市委、市政府听到群众呼声后,郑重指出“文化宫要限期整改”。重庆市总工会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拨款整修了文化宫的道路,接着又整顿了几大项目,使文化宫有了一个新面貌。
发生在重庆的“文化宫”问题并不是个别的,有的地方甚至更为严重。有的把工人文化宫当作纯商业性歌舞厅,有的改建为商场,有的干脆关门停业。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劳动人民文化宫(有的叫工人文化宫),历来是职工的文化活动场所,也是各级工会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尽管文化宫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文化宫坚持为职工服务的方向不能改变。不能把职工群众已经不多了的这块活动阵地完全商业化了,变成职工去不起、不愿去的地方。在这个具体问题上,一定要多为职工着想、多为基层着想,千万别忘了广大的职工!
当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工人文化宫的经营管理也应有新办法。领导部门要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大局出发,积极支持文化宫的各项建设,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鼓励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宫的管理人员也应开动脑筋,加强建设,完善功能,把文化宫办好、办活,使之真正成为职工学习、休闲、娱乐和受教育的场所。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黄石市实施“送温暖”工程略记
晓雨
湖北省黄石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重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该市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给黄石留下了太深的粗放经营的烙印,经济运行和职工生活中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九九四年,全国总工会发出了实施“送温暖工程”的通知。一九九五年二月七日,黄石市发布了《关于实施“送温暖工程”的意见》,同时,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写进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久,黄石市成立了“送温暖工程”领导小组。
开展扶贫济困,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黄石市经过多方努力,已建立市政府扶贫解困基金、市职工扶贫互助基金、企业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基金等三项基金共一千一百多万元。一九九五年三项基金共拿出三百八十二万元,扶持救济了近两万户贫困职工。
对于这一项系统工程,黄石市工会注意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制订优惠政策,为“双停”企业生产自救和特困职工自谋生路提供政策性扶持。一九九五年三月以来,黄石市先后发布了《关于解决停产、半停产企业特困职工生活困难的若干办法》和《补充通知》,对特困职工提供了自谋职业、子女就学等十一条优惠政策;从一九九五年九月起,为市区四千六百八十多人颁发了《特困职工优惠证》,其中三千三百多持证职工自谋生路,月收入在三百元以上。
建立并坚持与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联系制度,规定每年市总工会要组织力量用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困难企业中调查研究,每季度上报一次困难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情况报表。
建档建卡,通报信息,初步建立“送温暖工程”档案、困难企业及职工生活状况数据库以及特困职工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对面上的情况每季度做一份统计分析,每半年一份调查报告上报。
黄石市一手抓扭亏,一手抓扶贫。一九九四年,市总工会与七家亏损企业工会签订“扭亏协议书”,把目标分解落实,当年就有四家企业扭亏;一九九五年,全市共有十五家企业分别与市县区局工会签订了扭亏协议;去年又有新发展。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职工“买马”企业“配鞍”
——巴中地区汽车运输总公司改革小记
龙晓勤姚志中
四川省巴中地区汽车运输总公司继1995年获全省大、中型运输企业经济效益排行第二名后,去年又百尺竿头,再创佳绩,在全省同行业众多的运输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这个公司是1993年从原达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分离出来的一个国有专业运输企业。当时,仅有车型单一的客货营运车辆109台。由于过去推行的单车抵押承包使车辆早期损坏,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承包费企业难以到手,造成资金严重匮乏。
面对这些困难,公司领导一班人,以勇于改革、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企业内部大刀阔斧地做了一番“三改”(改制、改组、改造)大动作,很快使企业起死回生。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公司首先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投资主体改为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财产混合组织形式。这样,企业的资本结构就变为由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三部分组成。公司总经理鲜光宗说,他们把这种做法称之为“职工‘买马’,企业‘配鞍’”。“配鞍”的目的,在于企业投入较少的股本金,给“马”套上“缰绳”。
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公司对所属14个二级单位实行模拟法人管理,并狠抓人事、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在分配制度上,公司对二级单位落实以责任为中心,权力为条件,利益为动力的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责任制,把各项经济指标量化、细化到车头、人头上考核。近3年来,公司投入更新资金812万元更新车辆,总车数由109台增加到212台。
巴中地区汽车运输总公司所走过的历程,正是他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并为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向集团化成功跨出的第一步。不难预料,未来他们将有更加辉煌的前程。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一线职工写真

  钻井工人吃上营养餐
杨春茂郭颖新
常年奋战在野外的胜利油田钻井二公司的1000多名钻工吃上了营养餐。钻工人人精神振奋,个个身强力壮,干起活来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钻井二公司生活管理工作连续十年在胜利油田夺得第一。公司党政领导一直把改善提高钻工的生活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提出“一年365天,天天抓生活”,分工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成立了生活公司,保证钻工生活水平年年有提高。前些年,公司21个钻井队食堂做到餐餐是“热饭、热菜、热心肠”,钻工顿顿吃得饱。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改变了钻工统吃一锅饭、一盆菜的状况,井队食堂都做到中、午餐主食在四个品种以上,副食“六菜一汤”。但是,公司领导和生活管理服务人员不满足于这些,又在提高生活质量上下功夫。他们说,钻工们不分白天黑夜,工作在盐碱荒滩上,战“三伏”,斗“三九”,出大力,流大汗,体力消耗大,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得有营养。
吃饭讲营养,生活科学化,让钻工吃营养餐,炊事人员每天根据钻工的体力需要实行科学配餐。钻井二公司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炊事人员的技术等级,为每个井队配备了三级以上厨师,又组织炊事人员外出考察学习,了解掌握各种食品所含的营养物质和热量,并且强化优质服务,对炊管人员实行定人,定岗,定工作标准,定奖罚的考核制度,确保了钻工吃上营养餐。
钻井工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钻井二公司年年完成生产任务,去年前三季度又多打进尺1万多米。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在各地工人报刊上
▲浙江工人日报浙江省国有企业职工从元月起增加工资。人均月增水平约五十元,具体增资办法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陕西工人报陕西省政府与省总工会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决定今年为七万户力争八万户特困职工发放《生活困难职工卡》。
▲吉林工人报吉林省十六年送温暖持之以恒,六件大事常抓不懈,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
▲广西工人报新年伊始,自治区党政工领导深入企业看望一线职工,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
▲北京工人报北京市召开做好解困、慰问和送温暖工作动员大会。元月中下旬,市总工会分八路人马对部分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家庭进行慰问。
▲武汉工人报武汉市总工会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正式运作。该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专为下岗职工送温暖,寻求再就业机会。
▲辽宁职工报工会为政府排忧解难,政府为工会办实事,沈阳市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走向制度化。
▲山东工人报山东省劳动争议不起“硝烟”,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健全,依法维护旗帜鲜明,大量的劳动争议纠纷隐患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河北工人报河北省总工会表彰建功立业标兵、技术状元、科技明星各十人,号召广大职工为实现省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山西工人报山西省全面整顿非国有经济组织劳动用工情况,维护“打工仔”的合法权益。 (魏福志摘编)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办实事送温暖

  山西工会帮扶企业扭亏增盈
本报讯山西省各级工会组织发挥自身的“渠道”和“桥梁”作用,采取优势企业扶助劣势企业,先进企业帮带亏损企业等办法,使全省100多家国有企业的困难职工走出困境。
近两年来,山西省各级工会组织每年都有组织地选择百家困难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1996年初,全省各级工会又从全省11个地市选择132家困难国有企业,通过精心组织,把帮扶工作落在了实处。
在帮扶过程中,卓有建树的工程技术人员被组织起来进入困难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阳泉市工会职工技协在去年组成了有机械、化工、电子、电器、建材等行业13位高级工程师参加的“专业小分队”,到困难企业调查会诊,为企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山西省总工会近日推广了一些基层工会的好做法,目前全省各地的帮扶活动正在富有成效地开展着。(惠安和于振海)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今日劳模

  绿衣之光
岳福才
1996年4月30日下午4时,北京人民大会堂,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0多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聚集一堂。在绿色邮路上拼搏奋斗38年的四川省遂宁市邮电局局长、党委书记柴昌建也在其中。
柴昌建刚直不阿的性格和拼搏奋进的精神,使他从工人岗位逐步走上领导位置。哪里有困难,组织上就派他到哪里。1989年他出任南充县邮电局长,不到3年时间,便把一个后进企业建成了全省邮电部门的先进企业。1991年底,他被上级派调遂宁市邮电局任副局长。告别妻子儿女,他只身一人来到遂宁,一头扎到基层,深入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不到半年时间,他跑遍了两县一区34个农村邮电支局、78个邮电所、68条邮路、2203公里投递路线,为改变遂宁通信落后面貌摸清了家底。
对待工作,柴昌建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同志们送他一个形象的绰号:“拼命三郎”。
1993年6月柴昌建任局长后,为了改变遂宁的通信落后面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管理上实行逐级负责制;在劳动用工、人事制度上,搬掉铁交椅,端掉大锅饭,干部实行聘任制,劳动用工实现全员合同制。他以“高起点、大投入、高速度”的通信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大大地增强了通信能力。市话交换机容量由1992年的1.2万门达到现在的4.3万门,电话普及率由百人0.5部达到现在的百人10部,长途电话线路由140路达到现在的8330路,解决了通信供求的突出矛盾。
几年来,柴昌建狠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行之以文、情之融会、自成一体”的20字思想工作方法,做到领导与职工同操作、同学习、同吃、同乐,职工们有什么问题,愿意和领导讲真话、讲实话,加深了领导和职工的感情。职工有困难,领导主动帮助解决,工作上支持、政治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形成了全局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的可喜局面。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办实事送温暖

  辽宁落实春节慰问救济资金
本报讯据新华社记者董践真报道:辽宁省通过上上下下努力,全省已落实今年春节慰问救济资金,基本可以保证全省特困职工的救助。去年10月,省总工会为困难职工募集的各类生活物资,也将很快分发到特困职工家庭。在发放救济款物的同时,还深入困难职工家庭,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仅锦州市就有13万名工会积极分子,组成2676个服务小组,包户负责解决特困职工越冬和春节期间的难题。
为了让困难职工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辽宁省各级党政领导正积极开展走访工作。1月21日下午,在沈阳市铁西区一间普通居民住房里,中共辽宁省委书记顾金池紧紧握着被誉为“磨工大王”孔庆堂的手。一同来看望这位50年代全国劳模的,还有沈阳市委书记张国光、省工会主席孙春兰等。
这天下午,顾金池等辽宁省和沈阳市的省、市领导还到沈阳起重设备厂特困职工马东升、沈阳建筑振动器厂特困职工徐蓝田等家里走访。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办实事送温暖

  新疆党政领导深入特困企业
本报讯据新华社记者亚力坤、刘同起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领导日前冒严寒、踏积雪,深入十几家特困企业,开展调查研究送温暖活动。
1月18日至2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等七八位自治区党政领导,分别率领工会、财政、民政、卫生、金融、劳动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4个工作组,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和飘飞的大雪,深入到纺织、机械、化工、皮革、建材等骨干行业的十余家特困企业,慰问了部分特困职工,并与各企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共商解困大计。
在新疆专用汽车厂,王乐泉等同志首先来到车间,认真察看了生产情况。随后,又走访了几户特困职工家庭。在退休工人朱凤林和陈小兰夫妇家,王乐泉详细地询问了他们的生活情况。王乐泉说,现在不少职工有病看不起,自治区要下决心想办法,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在新疆皮革工业集团公司,阿不来提等同志对生产的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同时强调对部分特困职工,政府和企业要千方百计给予扶持和资助,并且妥善安排好退休职工的工资和生活费发放问题。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特稿

  一年前,一位化名“姜北”的人,为困难职工捐款7000元,进而引发众人学“姜北”。如今,“姜北现象”已在龙江大地汇成了一股——
冬日暖流
赵贵国白玉臣
“姜北”缘何成“现象”
1996年2月12日,黑龙江省鸡西市总工会主席艾书琴接到一张5000元汇款单,署名“姜北”,附言处写道:“请转赠矿区特困职工,祝他们节日快乐!”感动之余,艾书琴请市总工会生活保障部将此款作为“送温暖工程”启动资金,买了白面和猪肉,送到特困职工家里。
出人意料的是,当市总工会到汇款地址——电缆桥架厂登门致谢时,竟查无此人,邮局工作人员也记不清汇款人的相貌。
问电缆桥架厂工会主席刘桂珍,她也正在找“姜北”!
原来,3月中旬,电缆桥架厂收到云南省民政厅一张2000元收据,并附云南省接收救灾捐赠办公室感谢信,信中对“姜北”向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直至此时,人们终于明白了:在一些人被金钱蒙住双眼,已经对别人的困难漠不关心的时候,一个也许并不富裕的“姜北”,却拿出7000元救助困难职工,又不留真名,他的目的,不就是激励职工,身处困境精神不垮,奉献爱心共渡难关吗!
艾书琴立即召开工会主席会议,作出了“弘扬姜北精神,贯彻市委、市政府指示,发动职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决议。
随即,通过鸡西电视台披露了“姜北”隐名助贫的事迹,并向全社会呼吁:人人都来做“姜北”,与贫困职工共渡难关!
像火把点燃干柴,短短两个多月,市总工会就接到电话,信函和来访上百人次,共同心声是要向姜北学习,同时,收到88张化名“姜北”的汇款单。
“姜北”,唤起了全社会的爱心。
“姜北”初显燎原势
“姜北现象”震动了鸡西,也震动了整个黑龙江省。
1996年11月6日,黑龙江省总工会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广泛开展学“姜北”创建精神文明活动,推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11月7日,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单荣范在省总工会的一份报告上批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落实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实际行动。应把鸡西的做法推向全省,进而通过新闻媒介推向全国,对为职工群众做的好事,一定要抓出成效。”
全省职工群众纷纷以行动回应“姜北”。1996年,伊春林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全省人民出资捐物,帮助林区职工渡过了难关。尽管目前仍然十分困难,但林区职工群众爱心不减,积极为“送温暖工程”添薪加柴,至今,主动捐款达140万元。
在煤城鸡西,76个“送温暖工程”基金会已接待近千个单位和上万名职工的捐款、捐物或提供技术和信息,筹集资金335万元。全省工会系统也建立了1167个基金会组织,资金总额达6500万元。
“姜北现象”引发出的爱的暖流,像星火燎原,给那些困难职工,带去真情、温暖和希望。
人人都来做“姜北”
“姜北”会不会也是一名困难职工?
当人们还对这一大胆设想表示惊讶时,如果再反问一句:困难职工可不可以做“姜北”?
“姜北”的身份,至今还是个谜,而困难职工能否做“姜北”的设问,的确发人深思。
看眼前,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已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行动,而一些困难职工面对企业处于窘境,却精神不振,被动坐等外力扶持,如此下去,“送温暖”岂不是要管他一世!
在社会扶助困难职工的同时,振奋职工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并乐于向社会奉献自己的一技之长和爱心,“姜北”不就会越来越多吗?
翻看鸡西市化名“姜北”的88张汇款单,汇款额最少的只有5元,最多的也只有200多元,可以想见,这些“姜北”也并不富裕,但是,“天下工人心连心,工会帮助过我,我也应帮助别人”等朴实话语,正是人人都能做“姜北”的证明。
哈尔滨市总工会要求工会干部都要“联百家,献爱心”,10300名专兼职工会干部和党政领导,已经同11995名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截至目前,全省共有39634名党政工领导干部帮扶46080名特困职工。
人人都来做“姜北”!
这是对社会的呼唤,也是对困难职工的呼唤。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瞧他多腼腆
铁道部铁18局5处5队副队长杨天佑(中),在国家重点工程——南昆铁路羊寨隧道施工中,带领职工顽强拼搏,苦干巧干,创造了单口独面月成洞241.82米的全国纪录,荣获贵州省劳动模范称号。当笔者为他拍照时,他却连连退让,腼腆得像个大姑娘。张德英摄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下岗后的女职工
武汉市白云织布厂女工徐学莉(右)下岗后被和平大世界集团公司录用为“保安嫂”。最近,她又被提升为该公司餐厅经理。图为她在餐厅征求顾客意见。新华社记者刘继伍摄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沈阳铁路局山海关特等站行李房职工认真执行承诺制度,提前41天跨入1997年。图为他们履行“人等货”的诺言,昼夜为旅客办理行李托运。孙喜忱李贵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