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雪中送炭人
——记汕头经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经纬先生
文一
春节将至,汕头特区外商投资企业经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经纬先生惦记着缺衣少袄的贫穷乡亲,继本月15日捐款购寒衣、棉被救济汕头市区的特困户及潮阳雷岭、红场等贫困地区的村民之后,近日又为汕头市残疾人基金会和汕头福利基金会共捐款30万元。记者前往采访,陈先生谦逊地笑道:“来汕投资这些年,得益于国家英明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汕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公司同仁的协力拼搏,使集团能够日益发展。只要企业获取效益,我必责无旁贷地为社会扶贫、敬老和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
在陈先生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陕西、甘肃两省回赠给他的纪念品。去年初,刚从西北贫困地区视察、了解当地群众疾苦而后风尘仆仆莅汕视察的江泽民总书记号召支援贫困地区,提出“先富帮后富”的要求。汕头市积极响应号召,在全国率先发起“情系西北贫困地区群众冷暖”捐赠活动,用实际行动支援甘肃定西县贫困民众,汕头各界反响强烈,万千市民踊跃捐赠。陈经纬先生获知此事深受感动,连夜召开董事局会议,决定向陕甘两省捐赠56万米价值人民币1000多万元的服装面料。国家民政部对陈先生的义举表示赞赏,并立即派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周建国来汕头办理有关事宜。一时间秦陇大地将此事传为美谈。
陈先生说:“扶贫济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只是尽一点心意,也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先富的都来帮助后富,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他感谢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汕头经纬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成为汕头经济特区最大的外商独资工业企业,跻身全国500家最大的外资工业企业。目前已建成投产的有经纬纺织厂、印染厂和占地33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为人民币5亿元的“华南贸易广场”。投资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上海华东贸易广场”首期工程也已完工,正投入运作,上海各界反响良好。展望未来,陈经纬更是信心十足:“我为香港的回归感到由衷的高兴,对未来的形势充满希望。”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舍我其谁
——访问澳门散记之三
本报记者聂传清严泉兴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为澳门的将来思考着,他们在为澳门的发展寻找可行之路。他们就是聚集在生产力转移中心旗帜下的一大群中青年人,一大群中青年企业家。
澳门有这样一个特点:无论是吃、穿、用的东西,几乎都是进口的,而并非澳门所产。比如吃一餐饭后最后的水果盘中,西瓜是新加坡的,葡萄是美国的,蜜瓜是泰国的;人们穿的五颜六色的衣服来自意大利、香港、台湾等地;街上跑的汽车是马自达、本田、三菱、三星、福特,没有一种牌子是澳门制造;就连小孩子吃的糖果,花花绿绿的包装纸上也标明来自异国。尽管澳门的工业占澳门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22%,工业人口达5万人,占就业人口的25%及总人口的13%,但澳门的工业大多以加工业为主,即国外来订单,成货后大多出口了。近年来,澳门工业的不景气,给工业界人士又是雪上加霜。澳门工业有没有出路,怎样才有出路?
我们来到中华总商会大厦的六楼,见到了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的副主席兼理事长柯万平先生,他说:“澳门已进入政权移交之前的后过渡期,中葡双方及本澳社会各界都在为保持社会稳定、继续发展经济而努力。我们这个中心的任务就是为澳门工业的转型服务的,具体说,就是建立澳门工业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要担当起振兴澳门工业的重任,就必须要有勇于牺牲和无私奉献的年轻的思考的一代企业家的联合。于是区志忠先生、贺一诚先生、梁维特先生等走到了一起,他们既有自己的工业实体,又有一颗振兴澳门工业的赤诚之心。
1996年2月8日,由澳门政府控股,70个民间股东组成的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宣告成立,中心的资本总额为2500万澳门元,中心下设各功能委员会:纺织及成衣委员会、ISO委员会、生产力发展委员会、培训委员会等。
生产力发展委员会委员区志忠先生说,澳门长期以来依赖旅游和博彩业,长此以往,澳门是经不起风浪的。许多中青年企业家强烈要求改变这种单一局面,发展以工业为主的多元化产业。成立这个中心是中青年忧患意识的一种体现。中心按照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来培养人才,使更多的人认识澳门所面临的困境。
要提高澳门工业的竞争力,必须提高企业内部的质量意识。ISO委员会主席贺一诚说:“澳门工业要想提高一个层次,就必须推广ISO质量标准。我们这个委员会就是无偿资助工厂拿取ISO9000这个牌照。一个工厂要拿取ISO9000,需要各种审核费用,大约30万元,这些都由我们出,还有企业内部的培训费用,也由中心全部包了。”委员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帮助4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标准。
纺织是澳门的传统企业,纺织及成衣在澳门工业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澳门成衣业现有500家以上企业,占澳门出口的八成。所以梁维特担任主席的纺织及成衣业委员会担当了更多的责任。梁先生说,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是力求在缩短生产周期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及时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现在世界成衣市场的变化是,要求成衣小批量、多样化,有的订单只有五百单,三百单,你做不做呢?所以他们还要成立一个快速反应中心,建一个成衣方面的样板工程,使大家对快速反应有一个感性认识。
我们很为这批中青年企业家的作为所感动。虽然他们都有自己繁重的工作,都要经营自己的企业,但他们不计个人私利,积极主动出来做这个没有报酬的工作。我们还见到了中心的刘荣委员、刘本立理事、陈溢宁高级工程师。年轻的陈溢宁博士说:“有这样一批中青年人的热情作为,应当相信澳门工业是有出路的。”(附图片)
图为澳门机场。林心华摄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慰问空军某部
本报讯春节前夕,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在副会长、著名画家黄正襄教授带领下,来到空军某部向广大官兵祝贺新春。
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对军营怀有深厚感情,曾多次到部队泼墨挥毫慰问子弟兵。这次,他们又精心选派了老、中、青书画家参与“墨宝送军营”活动,9位书画家黄正襄、陈大章、岑元熹、吴广泉、赵家熹、傅世芳、张国政、祖莪、刁举,当场题字作画,一张张书法作品古朴遒劲,一幅幅山水、花鸟、人物画栩栩如生,深受部队官兵欢迎,丰富了军营节日文化生活。
(张泓)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香港基本法问答

  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哪些自治权
根据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主要指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在行政管理方面,除有权自行处理香港行政事务之外,自治权广及财政经济、工商贸易、交通运输、土地和自然资源的管理、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社会治安、出入境管制等领域。其中突出的是,财政独立,财政收入不上缴,中央不在香港征税;自行决定货币金融政策;港币是法定货币,发行权属特别行政区。
在立法方面,特别行政区可在不违反基本法的条件下自行立法,继续实行不与基本法相抵触的原有法律。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只须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如果不符合基本法,也只是由人大常委会将有关法律发回,不作修改,退回即告失效,但没有溯及力。香港特别行政区还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997年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不仅比我国民族自治区大得多,也比联邦制国家的成员大得多。以美国为例,各州都没有像香港特别行政区这样享有自行决定和实行独立的经贸和关税政策、发行货币、财政独立、海关独立以及管理出入境等权力,更谈不上司法方面的终审权和许多涉外事务的处理权。
总之,不论在行政、经济领域,还是在立法、司法制度方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地方政府或哪一个联邦国家的成员,拥有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么多、这么大的自治权力。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迎九七话香港

  香港中资的崛起与贡献
张国庆
在香港的经济活动中,近十多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令人瞩目的企业群体——香港中资企业,为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中资崛起得益于内地改革开放
我国内地资本到香港经营,最早可以追溯到1872年。从清朝同治十一年间在香港设立轮船招商公局(今香港招商局集团前身)开始,至今已有125年的历史。其他几个老牌的中资企业,如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中国旅行社、华润公司,也分别有80年、69年和49年的历史。
在我国开始改革开放的1979年以前,中资企业尽管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但在数量上也只有122家,这在香港当时注册的24万多家公司中,仅占很微小的一个份额。在业务经营上,除中银、中旅、招商、上海实业等少数企业涉及金融、旅游、航运和制造业外,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从事单一的与内地的进出口贸易业务。那时,如果把中资企业放在香港经济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就不难发现:“数量不多、业务不宽、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是当时中资企业的基本特征。
中资企业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出现,并在香港不断发展,是在1979年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香港由于其独具的与内地密切的人缘、地缘优势,自然成为我国观察世界的“窗口”,扩大贸易的“桥梁”,引进外资的“渠道”。从1979年到1989年十年间,中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发展到2000多家。其间,也有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人才、资金以及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不能适应香港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为此,在1989年以后,香港中资企业用了近3年的时间,进行了清理、调整、充实,精简到1500家。以此为标志,香港中资企业开始进入有序、规范、稳健的发展轨道,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全方位发展、多层次组合、能较好适应香港市场竞争的企业群体。
实业化、多元化、集团化发展
如果说,在3年清理调整之前,中资在香港的发展是以“量”取胜,那么,进入1992年以后,香港中资的发展就更注重“质”的提高。抓住这个契机,香港中资企业认真思考了企业的发展方向,重新设计了企业的市场定位,注意吸收当今世界大企业集团发展的各方面成功经验,调整了经营思路和策略,不仅在实业化、多元化和集团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而且在由商品经营、生产经营朝着资产经营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实业化方面,如今中资在香港的实业投资,领域已遍及航空、海陆运输、仓库码头、隧道、电讯、电子、机械、化工、制衣、食品、烟草、印刷、酒店、房地产、商业百货和超级市场等众多行业。重大项目有中信泰富投标33亿港元取得的添马舰地盘发展权,控股50%的大屿山愉景湾楼宇开发权,参股25%的国泰航空,占股7.87%的香港电讯,分别占46.2%和35%股份的东区和西区海底隧道。华润集团参股投资的大老山隧道和国际货柜码头,以及储量30万吨的青衣岛油库。粤海集团下属广南集团收购并占有70%股权的香港22间KK超级市场。中国航空(香港)有限公司投资控股35.8%的港龙航空公司等。
在多元化方面,不少中资企业开始摆脱了单一贸易业务的束缚,注意谋求多元化发展,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做到“主业要强、副业要活”。今天的香港中资企业,已突破了过去的经营概念。华润集团已不局限于贸易,其经营已开始向地产、能源、码头、银行等方面渗透。招商局集团也不是单一的航运集团,其在香港和内地兴办的110多家工业企业,已使副业与主业相得益彰。中旅集团也不再单纯地搞旅游,其在国内投资的电厂、炼油厂以及参股的深圳航空公司,已使企业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增长点。
在集团化方面,中资企业利用香港国际竞争的环境条件,认真吸收和借鉴香港当地和外资企业集团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对企业不适应香港市场经济要求的薄弱环节进行改造。一些企业开始用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经营理念来构思企业发展方略,通过企业重组、产权重组、资产重组;合作、合资;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组建企业集团和开展集团化经营。如中远(香港)集团经过企业重组,现已形成航运、集装箱租赁、码头和房地产四大支柱产业和船舶代理、揽货代理、贸易、工业能源、金融、保险、资讯科技、劳务输出、旅游九个行业门类互为补充的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近380亿港元。
光大集团经过资产重组,其控股的两个上市公司——光大科技和光大国际,受到了香港股市的热烈追捧,分别取得1996年香港上市公司升幅最大前十名中的第一名和第五名,其市值与上年度比,分别增长了622.22%和432.39%。
1995年,香港中资企业总资产超过100亿港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已达11家,他们依次是:中银、华润、中远、招商、中旅、粤海、中信、中国海外、越秀、中国保险、光大。
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来发展是个方向,依靠外部的条件和资源来发展也是一个方向。香港中资通过总结香港市场竞争的经验注意到:中资企业要在香港迅速发展壮大,仅仅依靠生产经营或商品经营是不够的,必须寻求新的增长方式,这就是学习国际级大企业迅速崛起的经验,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资本市场的优势,积极探索并开展资产经营,实行扩张式发展。由此,香港中资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生动丰富的资产经营活动:一是积极创造条件上市,并努力改造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之尽快与香港市场接轨并符合上市的条件和要求。二是大举收购兼并企业。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香港资金优势,配合内地国有企业改革,大举收购兼并香港和内地企业,迅速壮大自身实力。三是使用“注资壮大”概念,一些中资采取向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注入资金或优质资产的方法,使之资产和盈利水平迅速提高,企业增大,市值大幅度攀升,成为本企业资产经营的“旗舰”,为以后的配股筹资开辟“航线”。四是运用分析上市,实行裂变式扩张发展。随着上市公司实力的增强,上市公司及时把下属成熟的子公司分析上市,使之成为香港股市中的又一活跃“细胞”。
香港中资的资产经营,加速了中资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了企业活力,进而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效十分显著。如中信香港集团,1990年以近4亿港元的代价收购了泰富公司51%的股权,并将其易名为中信泰富,经过近7年时间的经营,现中信泰富已发展成为总市值超过900亿港元的超大型上市公司,市值扩大100多倍,是恒生指数成分股之一,在去年香港十大市值上市公司排名中居第九位。目前,香港中资58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已超过1600亿港元,约占香港股市总市值6%以上。其中,总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有7只,分别是:中信泰富、粤海投资、华润创业、上海实业控股、中国海外、中远太平洋、越秀投资。
“繁荣香港、服务社会”
许多中资企业在香港的运作,自觉以“繁荣香港、服务社会”作为企业的宗旨,积极融入香港社会,与620多万香港同胞同呼吸共命运,为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众所周知,在香港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长期以来,中资企业一直担当着香港市场鲜活冷冻食品主要供应者的角色。香港居民每天生活所需的蔬菜、猪、牛、羊、鸡、鸭、鹅、鱼、蛋等,95%以上是香港中资企业组织供应的。其中活牛、活羊的供应量是100%,猪的供应量占99%。香港的每家每户几乎都与中资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香港的基本建设中,中资企业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天,在新机场工程、通往新机场的铁路工地,以及在香港的海港、道路、水务、地盘开拓、楼宇建筑等各种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都可以看到中资企业的建筑队伍。本着“守约、保质、薄利、重义”的经营原则,一些中资建筑企业往往承担着最艰苦、最薄利的项目,默默地为香港的建设作出奉献。仅据中国海外集团统计,该集团在香港移山填海造地面积就达836万平方米,相当于为港岛增加了1/9可使用的土地。建成和在建的各种公共屋邨、商住中心和楼宇,达560多万平方米。单住宅一项就为近30万香港居民提供安居乐业的家园,也就是平均每20个香港居民就有一个住上了海外集团所建造的房屋。该集团为严重缺水的香港建成的从木湖至大榄涌长达20多公里的输水管道,其输水量就占了香港淡水耗用量的70%。
中资到香港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内地的信息、需求、资源,成为连结内地市场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香港的发展空间,丰富了香港的经济内容,加速了香港的资本流动,促进了香港的经济繁荣,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商业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如今,人们已清楚地看到,随着中资的进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了,香港经济中的“中国因素”也进一步增大了。
具体表现在,目前在香港的各主要经济领域中,中资已占有一定的位置:在香港贸易、金融和保险、航运三个主要方面,中资所占的市场份额,已占同行业的22%至25%。中资经营的往内地的旅游服务,约占50%。中资承建的各类工程,约占建筑工程量的12%。在高科技方面,中资是香港发展高科技的积极力量。如航天科技集团所开发的科技产品,就曾获得“总督工业奖”和“产品优异设计奖”,航天科技集团也成为香港第一家全面获得“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证书的电子电器工业类上市企业。此外,中资对香港电讯、航空、隧道、机场、货柜码头的参股和部分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香港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1994年5月,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参与了港币发行,到目前发钞量已达120亿港元,占香港发钞量的16%。1996年,中银集团的代表担任了香港银行公会主席,这是中资第一次在香港银行界担任的职务。在香港股市方面,由于中资的上市和整体实力的增强,不仅改善了香港股市的成分结构,而且增强了香港股市抗风险的能力,稳定了香港股市投资者的信心。去年,香港中资企业的红筹股受到了普遍、热烈的追捧,一时间造成红筹股普遍攀升、热闹非凡的场面。有评论指出,中资上市的红筹股,使投资者在历来深受美国股市影响的香港股市中找到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现在,中资的每个上市举动都会引起市场的热烈反应。这一方面反映了投资者看好中资企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资企业的实力和影响。
到1996年为止,经国家批准的香港中资企业已发展到1818多家。据测算,到1995年,香港中资企业总资产达1.3万多亿港元,其中仅中银集团一家总资产就达9000亿港元,净资产近1600亿港元。在香港的外来资本中,仅次于英资居第二位。
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可以预计中资将会有一个新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已明确指出:“九七之后,中资企业在香港不享有任何特权,不谋求主导地位。”因此,中资企业将继续在香港法律和“游戏规则”的监管下,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香港的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接受优胜劣汰,寻求生存和发展。中资与其他外资的关系,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展望“九七”以后的香港中资企业,将会更好地与香港当地和各国外来的企业一起,携手发展,共创香港的繁荣!(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