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百家农字号企业利税大幅增长、大灾之年农业全面丰收……这些成果的取得,让人们看到了一项由农行湖北省分行精心推出的——
“银桥工程”的推动力
张鸣剑魏劲松
岁末年初,由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推出的“银桥工程”传来好消息:湖北首批入选的100家农字号“银桥工程”企业,1996年共得到农业银行新增贷款10.4亿元,已投产的90家企业合计实现产值107.8亿元,实现利税8.8亿元,分别比1995年末增长28%和17.4%。
1996年,湖北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农业形势十分严峻。然而,年终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省农业总产值增长6.2%;粮食增产16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油料总产180万吨,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0元,比上年增加339元。人们说,湖北农业大灾之年夺丰收,“银桥工程”功不可没。
经济兴,金融活。农村经济的大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和金融的支撑。同时,只有加大支农力度,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为农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农行湖北分行实施“银桥工程”,就是通过集中资金和规模,重点支持一批块头大、基础好、辐射强、效益高的农业企业集团和基地,在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农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随着“银桥工程”的实施,一批农字号的大企业、大集团已开始形成。被列为“银桥工程”的蕲春九棵松、武穴二里半、嘉鱼田野集团等一批村级企业和企业集团乘势而上,以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带动了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幸福集团是潜江市张金镇幸福村创办的一家村级企业集团。1996年,该集团被纳入“银桥工程”重点,得到贷款5000万元后,以原有的服装为依托,把产业拓展到能源、原材料、服务业及立体农业;6月,幸福集团投资2400万元人民币在日本大阪成立了“日本幸福株式会社”;9月,以“幸福实业”命名的中国首家村级股票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从而形成了内地有基地,沿海有窗口,香港、日本有经营贸易机构的发展新格局。1996年幸福集团实现产值13.1亿元,利税9200万元,同比增长13.2%和10.5%。在全省进入“银桥工程”的企业中,年产值过4亿元的大集团已达到8家。
“银桥工程”为农村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银桥工程”重点支持了一批以农村产业化为主体的企业和项目,并通过它们的发展,连接大基地、大市场,使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等环节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农业及延伸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有统计表明:在100家“银桥工程”企业中,已有33家成为农村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襄阳正大有限公司是襄阳县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营的大型农牧现代化企业。入围“银桥工程”后,得到贷款1600万元,投资兴建了种鸡厂和孵化厂,形成了饲料、种鸡、孵化、屠宰、加工一条龙;同时,投资启动玉米制种和建成一座2500吨的种子加工项目,形成饲料加工链,这个链条几乎联络了全县绝大部分农户,每年可提供30万吨以上的高中低档饲料,带动了全县畜牧业、水产业、种植业的发展。
“银桥工程”还促进了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全省有95家劣势企业被“银桥工程”的企业兼并。湖北东风农场是一个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农业企业,水产连片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入选“银桥工程”后,在农行的支持下,充分发挥自身生态和水体农业的优势,按集约规模经营需要,一次兼并了与之产业相近、产销衔接的7个劣势企业,通过资产优化重组,使效益上了一层楼,1996年该农场实现利税445万元,增幅达48.3%。
“银桥工程”在推动湖北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农行自身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并为向商业银行转轨创造了条件。由于集中资金保重点,湖北省农行的资产结构已开始呈现出优化的态势,而“银桥工程”的贷款利息收回率也达到100%。
据农行湖北省分行行长马能泽透露:“九五”期间,湖北省农行将通过集中调控,把新增贷款规模和资金的60%以上、全省农行的基建贷款、技改贷款的80%以上用于“银桥工程”;省分行每年还将从新增的信贷规模和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并通过收回部分到期专项贷款和资金,用于匹配“银桥工程”项目的需要;对大的农业项目和企业,将实行省、地、县行三级联贷,以此来加快湖北农业的发展,努力实现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跨越。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冬季草莓香
安徽省长丰县农民杨红春手拿刚采摘的草莓高兴地说,收获期比往年提前4个多月。该县在草莓种植上使用了地膜覆盖技术,使人们在寒冬也能吃上鲜草莓。
李广松摄(新华社图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市场供应旺
上图:在长春市场上,人们一边挑选着西瓜,一边赞道:“要不是改革开放搞活了市场,在这大冬天里,哪能吃上海南的西瓜呢?”塞北摄
下图:春节临近,上海食品进出口公司活畜分公司从郊区的60个饲养基地精心挑选活畜运往香港,到元月底,上海将通过快运列车向香港发送活猪1.8万头。
新华社记者柳中央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草原姊妹闯市场
新华社记者朗杰多穷
昔日与牛羊为伴的藏族牧女,如今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角。
曾经以经商为耻的藏北牧女,大胆地跨出帐篷走向市场经济的广阔舞台。据那曲县工商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从那曲县属牧区来镇从事各类经营项目的200多个个体户中,半数以上是牧女。央孜姐妹经营的饭馆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一家。
这对来自德吉乡的牧女,经营饭馆不到一年时间,不仅赢得了南来北往顾客的认同,而且在镇上颇有名气。
在藏北重镇那曲最繁华的自由市场,我们慕名走进藏北风情浓郁的“姊妹饭馆”。这里从女主人的穿着打扮到室内的各种摆设都充满了藏北特有的“酥油味”。室内正中是一台铁皮制作的炉子,既是烧水煮饭的灶具,又是最好的取暖设备,烟筒通过窗子引出室外。炉子上的几口铝锅内有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有香喷喷的“吐巴”(面疙瘩粥),还有酥油茶、甜茶。录音机里传出悠扬的藏北民歌。
前来就餐、饮茶的既有身穿皮袄头戴狐狸皮帽的藏北牧民,也有西装革履外套呢子大衣的机关公职人员,而更多的是常年跑青藏公路途经那曲镇的行色匆匆的过客。
央孜姐妹刚刚离开牧场来到那曲镇时,先是在一家四川老板开的饭馆打了一年多的工,去年她们决定开辟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从早上7点半天不亮起床、点炉子,到晚上8点天黑,姐妹两个几乎没有什么闲暇的时候。
“开饭馆是很辛苦的,但我们已经尝到了其中的甜头,”穿着考究的妹妹央嘎说,“冬天是生意淡季,一个月下来纯利不过千把块钱,而藏北三个来月的夏季,尤其是赛马节期间生意很可观。”央嘎没有直接介绍夏天月收入到底有多少,但她说,那时她们干脆把饭馆搬到赛马场,临时搭起帐篷大干十来天,一天的营业额就达五六千元。
央孜姐妹并不知足,她俩打算扩大经营项目,从牧场吸收更多的同胞姐妹充当营业人员,把自己的成功之路介绍给她们。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山东省金乡县是著名的大蒜基地,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其发展的经验耐人寻味——
大蒜富金乡
张留占
因地制宜调种蒜
山东金乡县是著名的大蒜基地,并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这里种蒜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因传统农业的影响,农民种蒜多为自食自用。1984年秋,县外贸公司的刘效武带领化雨乡东刘村的几十户农民覆膜试种了70亩大蒜,次年获准出口,亩均收入700元,从此揭开了山东历史上白皮大蒜出口的一页,使更多的农民看到了致富的出路。这年秋天,金乡农民纷纷调种大蒜,面积猛增至1万亩。
农民大胆尝试的成功,坚定了县委、县政府走“种蒜兴县”之路的信心。1986年县里提出了“保粮棉、种大蒜、促发展”的战略口号,鼓励、支持农民种蒜,当年该县大蒜种到4万亩。
种植大蒜上规模
大蒜面积迅速扩大,但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这不利于客商大宗批量购销大蒜,形不成气候,市场竞争力较差,也不利于社会化服务,制约了科技的推广,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出口合格率低下,单产只有700多公斤,出口合格率只有40%。1989年,县里提出了“根据市场需求、管理人才和资源条件搞规模经营”的战略。于是组织科研人员分析土壤成份,走“因地种蒜”之路,先后在四个乡镇建起了四个大蒜基地,累计达16万亩,其余12个乡镇的种植在万亩左右。至90年代初,全县30万亩的种蒜规模已经形成。
1992年以来,金乡多次请大蒜专家给农民上课,使近30万农民学会了科学选种、覆膜种植、配方施肥和科学灌溉等10余项技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出口合格率得以提高。单产提高到1300公斤,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10倍左右,出口合格率提高到95%。在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金乡大蒜一跃获得中国白皮蒜类最高奖银质奖。
为解决好种蒜与发展粮棉争地的矛盾,金乡按照立体种植原则,摸索出了“一蒜一棉一菜一瓜”、“一蒜一麦一豆一菜”等10余种立体种植模式。亩产值达到近万元,投入仅2000元,投入产出比达1∶5。
规模经营求效益
蒜田规模生产带来了高产、优质和高效益。县委书记杜昌文说:“要走以信息促流通、以流通带规模、以规模谋效益的发展道路。”1992年以来,金乡组建了一支2万人的大蒜购销队伍,并与国内十几个省市的外贸部门建立了购销业务关系。同时,国营、集体、个体、联合体一起上,在蒜产区建起了8个功能齐全的大蒜、蒜薹批发市场,并制订优惠政策,促使市场发育;年吞吐能力达25万吨。
根据客商需求,金乡还生产大、小、圆、扁等不同规格的大蒜,并着力提高晾晒、切须、包装和贮存等后期加工的技术标准,同时积极寻求大蒜、蒜薹的保鲜和深加工技术。县、乡、村三级多方筹资建起了134座恒温库,2处激光辐照中心和20余家大蒜加工厂,年保鲜大蒜、蒜薹和大蒜加工能力已分别达到8万吨和5万吨。实现了季节性销售为常年性销售,原产品销售为精品销售,拓宽了市场,赢得了效益。
目前,金乡大蒜和蒜产品已畅销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去年销售总收入达6亿多元,比上年提高10%,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1200多元来自大蒜。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市场忌“追”
回老家,乡亲们跟我拉家常说:这市场真难捉弄,看着好价,你种了养了,到市场总是碰钉子,不是赚不了几个钱,就是赔了本,你说咱盯着市场追咋就追不上呢?
“追”市场的烦恼不仅村民有,乡村干部也有。比如,看植桑养蚕、种瓜种菜效益好了,就赶紧发动群众大干一场。然而,到销售时常常是时过境迁,价格低落。干部费了不少劲,招来的却是群众的抱怨,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追”市场屡追不及,毛病就出在这“追”字上。市场行情天天月月在变化,它是不等人的。何况种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数年才出产品。市场在不停地变,农产品有生产周期,呈阶段性的停。“停”的追“变”的,哪能追得上?
市场的“热”要有度,如果“一窝蜂”似的一哄而上,啥“热”干啥就会啥“热”啥多,啥“热”啥多就会啥多啥贱。“追”市场,容易招致市场大起大落,农民大干大伤。
市场忌“追”。谁拿蛮劲、笨劲跟在市场后面跑,谁就会多吃亏。我们应当适应市场供求规律,最好采取“抢、断、顶”三字策略。“抢”,就是在分析预测市场的基础上,抓住某一产品市场看好的势头,抢速度,抢时间,保证在价格回落前把产品生产出来,推向市场。“断”,就是市场价格呈高、低、高周期变化时,不是从周期的高峰干起,而是把投资选在“两峰”的峡谷中,别人冷时我正热,市场缺时我正有。“顶”,就是遇到价落时不轻易改变生产项目,而是克服困难,争取市场情况好转。谁能在此时顶住,谁就会免遭厄运而成为优胜者,迎来价格上涨赢利的好时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黑龙江农垦提前实现50亿公斤商品粮
本报讯黑龙江农垦总局1996年战胜严重春旱等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获得特大丰收,粮豆总产达71.6亿公斤,比上年增产20.1亿公斤,增幅高达39.1%,提前实现了为国家提供50亿公斤商品粮的目标。有关专家称,这是黑龙江垦区历史性的跨越,表明经过几代北大荒人的艰苦拼搏,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此,农业部决定对黑龙江农垦总局进行表彰,并奖励200万元,同时奖励总局主要领导申立国、刘文举每人2万元。日前,农业部副部长白志健率团专程赴黑龙江垦区进行表彰、奖励和慰问。 (锡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