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国际社会深切哀悼邓小平逝世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一些外国领导人近日致电江泽民主席、乔石委员长,对邓小平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在26日给江泽民主席的唁电中说:“痛悉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逝世的噩耗,谨向阁下和逝者亲属,并向友好的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沉痛哀悼。”
给江泽民主席发来唁电的还有利比里亚国务委员会。
给乔石委员长发来唁电的有哈萨克斯坦议会马日利斯(下院)主席奥斯帕诺夫。
此外,塞拉利昂代外长凯比给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发来了唁电。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一些国家的政党和政治组织近日来分别致电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以及中共中央委员会,对邓小平同志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巴基斯坦人民党秘书长、参议员拉菲克25日在给江泽民总书记的唁电中说:“我们谨代表巴基斯坦人民党和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老一代领导人邓小平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行动果断的领袖。”
匈牙利社会党副主席科沙妮·科瓦奇·玛格达20日代表匈牙利社会党全体党员和党的领导向中共中央委员会发来唁电。唁电说,在匈牙利,人们非常熟悉和尊敬邓小平同志。他作为中国人民的领导人,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起了重要作用,他也因此享有很高的威望。
给江泽民总书记发来唁电的还有:美国共产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葛斯·霍尔,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总书记纳耶夫·哈瓦特迈赫。
给胡锦涛发来唁电的有法国保卫共和联盟国际书记克洛德·罗朗。
给中共中央委员会发来唁电的还有:哥伦比亚共产党总书记海梅·卡伊塞多,洪都拉斯改革党中央政治局,古巴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卡洛斯·罗德里格斯,苏里南民族党主席朗纳尔多·唐纳德·弗内希思。
给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来唁电的有:洪都拉斯圣彼德罗苏拉市政委员里卡多·富内斯,以色列国家审计长米瑞安·本—波拉特。
给中国驻秘鲁、哥伦比亚、斯洛伐克大使发来唁电的有:秘鲁阿普拉党总书记路易斯·阿尔瓦·卡斯特罗,哥伦比亚保守党全国领导委员会主席法维奥·瓦伦西亚·科西奥,斯洛伐克民主左翼党副主席彼德·维斯。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一些外国军队领导人近日纷纷发来唁函或前往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吊唁,对邓小平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高度赞扬他为当代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
发来唁函的外国军队领导人有:葡萄牙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达蓬特上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沙利卡什维利上将。
前往中国大使馆吊唁的外国军队领导人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雷扎伊少将、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胡什努扬一级准将、武装部队联合参谋部第一副参谋长希达利一级准将和海军副司令侯赛因·扎德准将。
玻利维亚驻华武官处受玻利维亚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吉雷拉上将、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全体成员和陆、海、空三军司令的委托,致函中国国防部有关部门,对邓小平逝世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连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人士、友好团体、经贸界人士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继续向中国有关部门发来大量唁电唁函,对邓小平逝世表示沉痛悼念,并高度评价邓小平为振兴中华民族和实现中国统一立下的丰功伟绩,赞扬他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发来唁电唁函的外国政界要人、友好人士主要有:日本参议员田英夫,日本讲谈社最高顾问服部敏幸,日本新制作座文化中心理事长真山美保,日本政府代表、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松永信雄,日本冈崎嘉平太国际奖学财团理事长永井道雄,日本国际教育情报中心理事长斋藤英四郎,越南中国友协主席阮功丹,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阮光造,印尼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苏坎达尼,斯里兰卡中国友协秘书长库勒拉特纳,印度中国友协主席巴克蒂·孟德尔,土耳其中国文化艺术友协主席哈伊达尔·萨卡,土耳其中国经济文化友好团结协会主席内季拉·卡瓦拉,以色列中国关系促进会会长艾森贝格,以中友协会长考夫曼,拉脱维亚对外友协会长伊涅瑟·托马瑟、主席托马谢,突尼斯中国友协主席穆哈德·里达,塞浦路斯中国友协会长迪诺斯,也门中国友协主席贾买勒·胡拉尼,刚果与各国人民友好协会主席维塔尔·巴拉,埃及亚非人民团结组织主席穆拉德·加利布,俄罗斯国际科学与文化合作中心主席瓦·捷列什科娃,俄罗斯中国友协主席谢·齐赫文斯基,俄罗斯国家杜马“我们的家园——俄罗斯”主席谢·别利亚耶夫,俄联邦总统驻宪法法院全权代表谢·沙赫赖,俄亚非人民团结合作协会主席、俄科学院副院长库德利亚采夫,俄科学院远东所所长、俄中友协副会长季塔连科,俄自由民主党国家杜马党团主席日里诺夫斯基,法中“2000年”协会主席弗朗索瓦·达尔库,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巴伯·科纳布尔、会长戴维·兰普顿,美国洛杉矶广州姐妹城委员会主席卡罗琳·阿曼森,美国犹太人委员会西部地区主任拉比·加里·格林鲍姆,古巴对外友协会长埃尔南德斯,古巴中国友协会长邵黄,新西兰中国友协主席葛曼丽,新中友协(南岛)副主席云达忠等。
发来唁电唁函的外国友好组织主要有:美中人民友协洛杉矶分会、朝中友协、尼泊尔中国友协、印度中国友协等。
发来唁电唁函的外国企业界人士主要有: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会长松下正治、社长森下洋一,日本东工钢线社长小林隆治,美国波音公司代表拉里·迪更森,摩托罗拉执行副总裁里克·扬茨等。
发来唁电唁函的外国华侨华人团体主要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学生学者联谊会、加拿大四川同乡会、加拿大华人知识分子协会、菲律宾中华总商会、菲华商联总会、菲华各界联合会等。
唁电唁函高度赞扬邓小平的丰功伟绩,称“他是中国人民功垂青史的领袖。”唁电唁函说,邓小平的开放和经济改革政策“对中国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并以此改变了世界以及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第6版(国际)
专栏:

  他为中国开辟了发展道路
——法国著名人士佩雷菲特悼念邓小平
本报驻法国记者王芳
阿兰·佩雷菲特是法国著名人士、前部长。惊悉邓小平逝世后,他旋即通过本报记者表达了深切哀悼。他说:“我深感悲痛。邓小平是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他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佩雷菲特先生回忆了与邓小平的亲切会晤,他说:“我见过他三次。第一次是1975年邓小平以副总理的身份对法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期间,以后两次是在80年代,都是在北京。邓小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精力充沛、意志坚定的人,具有非凡的刚强的性格和力量。”
身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国会议员和《费加罗报》社论委员会主席的佩雷菲特,多年来注重对中国作深层次的研究,批评以西方价值观观察和评论中国事务的作法。在邓小平病逝后,他连续发表社论和长篇文章,从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出发,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文章说,邓小平的伟大就在于他为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是他唤醒了中国。1979年,他成功地使中国人民坚信,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加强同外部世界交往,与世界经济接轨。伴随着经济特区和中外合资企业的相继建立,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以百万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先的土地上,投资开业。1980年至1996年,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增长率平均在9%以上。佩雷菲特认为,尽管中国在经济起飞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但中国不会放弃邓小平一再重申的开放原则,中国的发展是“不可抗拒”的。
前不久刚刚在北京会晤过江泽民、李鹏等中国领导人的佩雷菲特,充满信心地表示:“中国会继续保持邓小平开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局面,他所选择并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了的航程将由他的后任继续下去。”(本报巴黎2月26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上海公报:中美关系的基础
——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二十五周年
梅达思
今年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在上海发表了第一个联合公报,即著名的“上海公报”。从此结束了中美长期隔绝的状态,两国关系开始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
25年来,中美关系走过一些弯路,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的是在不断向前发展。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并面临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机遇。当前纪念“上海公报”的发表,重申公报确认的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对指导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抓住历史机遇,打开中美关系大门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的座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周恩来总理与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握手时,寓意深长地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致使两国交往隔断了20多年。7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打开两国关系大门的历史性机遇。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凭着高度的政治敏感和对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准确判断,从促进世界和平和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出发,紧紧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尼克松总统应邀访华,实现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历史性会晤。正如上海公报指出的那样,中美领导人经过这么多年没有接触之后,现在有机会坦率地相互介绍彼此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双方认为是有益的。两国领导人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回顾了经历着重大变化和巨大动荡的国际形势,从各自的根本利益出发,本着为世界和平与稳定谋求合作的愿望,作出打开长期封闭的中美关系大门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的历史篇章。作为这次访问的结果,双方于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
上海公报——世界外交史上的伟大创举
上海公报坚持实事求是,求同存异,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对公报的形式和内容,中国政府主张不搞官样文件,如实列出中美两国的共同点和存在的分歧,肯定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构成公报的精神实质;同时又明确阐明各自对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不同立场和态度。经过双方多次会谈,拟定出外交史上前所未有的联合公报。
一方面,公报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明确列出双方的分歧和各自的立场。中国方面声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美国方面声明,为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需要对缓和当前的紧张局势和消除冲突的基本原因作出努力。美国将致力于建立公正而稳定的和平。美国相信,改善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便减少由于事故、错误估计或误会而引起的对峙的危险,有助于缓和紧张局势的努力。
另一方面,双方都认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两国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主要是:
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中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
在台湾问题上,中方重申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中方表示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台湾独立”的活动。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上海公报确立的原则在后来的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八一七”公报中,都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强调。美国在建交公报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它非官方关系。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八一七”公报中,双方重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是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美国重申,美国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关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美国政府声明,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承诺逐步减少售台武器,并经过一段时间最后解决这一问题。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这些原则成为中美关系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基础。
上海公报的原则——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
上海公报以及后来的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构成中美关系的基础,其精神实质就是中美之间应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来处理相互关系;两国之间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应该而且能够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发展合作,同时妥善处理双方的分歧。
25年来,在三个联合公报原则指导下,中美关系在许多领域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双方在一些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进行了良好合作。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扩大。双方在科技、文教、军事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进展。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实惠,也为维护世界和亚太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然而,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常常由于美方未能遵守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原则,使两国关系陷入严重困难。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不断出现违反公报的言行。1995年5月,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允许李登辉访美,改变了中美建交16年来美历届政府不允许台高层领导访美的作法,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又一次出现严重倒退,践踏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中国对此作出了强烈的反应。美方的行动严重干涉了中国的内政,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致使中美关系出现严重倒退。美方还曾把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与人权挂钩,为两国发展贸易设置障碍。美方还借口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采取所谓制裁措施,使两国的正常交往受到严重破坏。
中美关系25年的历史表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所确立的原则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保障,只要双方恪守这些原则,两国关系就会稳定、顺利发展;违背了这些原则,两国关系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摩擦、起伏、停滞甚至倒退。
25年的历史还表明,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问题,也是三个联合公报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大业,牵动12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如果处理不好,将会成为具有爆炸性的问题。中美关系因台湾问题出现的起伏甚至倒退,对美国朝野产生震动,使其对台湾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段时期以来,美国领导人多次重申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反对“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反对台湾加入联合国,反对“台独”。
中美关系的波折还促使美朝野各界反思对华政策,并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加强对华接触形成一定共识。1996年5月以后,美国总统、国务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防部长分别发表对华政策讲话,强调主张重视对华关系,对中国采取“建设性接触”的政策,重申对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各项原则的承诺。
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中美关系,并为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作出积极努力。中方表示,中方重视美方的承诺,更看重的是其行动。江泽民主席多次指出,中美应从战略高度,从世界大局和21世纪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并提出中美应“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十六字方针。中方的主张得到美方的响应。去年下半年以来,双方进行了一系列高层互访。11月,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在马尼拉举行了友好、积极、建设性的会晤,商定了1997、1998年实现中美首脑国事互访。戈尔副总统不久将应李鹏总理的邀请访华。
双方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取得进展。双方的共同努力有力地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使两国关系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机遇。这再次说明只要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中美关系走上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是完全可能的。
遵循上海公报原则,推动中美关系继续发展
上海公报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此后25年来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实,中美关系的开创和发展都是立足于中美两国重大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基础的。
上海公报所确定的各项原则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核大国,双方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与繁荣方面负有共同责任。中美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随着21世纪的临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更深刻地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上海公报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我们纪念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的时候,我们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中国人民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为开创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推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需要。我们将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沿着他所开创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我们深信,只要遵循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认的各项原则,中美关系就一定会好起来,我们就一定能把一个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的中美关系带入21世纪。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内阁批准在耶城兴建新定居点
以色列内阁不顾巴勒斯坦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于二十五日批准了在东耶路撒冷新建犹太人住宅区的计划。内塔尼亚胡总理主持召开以内阁负责耶城事务的部长级委员会会议,正式决定批准耶城市政委员会提交的新建六千五百套住宅计划,第一期工程拟修建住宅二千五百套,不久即将动工,待全部建成后可安置二点五万犹太移民。


第6版(国际)
专栏:

  曼德拉分别会见扎伊尔两派代表
南非总统曼德拉二十七日在比勒陀利亚会见了扎伊尔政府特使恩格班达。在此之前,曼德拉于二十六日晚会见了扎伊尔反政府武装领导人卡比拉。一场为解决大湖地区危机的秘密外交活动正在此间紧锣密鼓地进行。曼德拉说,他与扎伊尔双方代表的会谈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目前不能透露具体内容。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鲜人民军次帅金光镇逝世
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第一副部长、人民军次帅金光镇因患重病于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逝世,享年六十九岁。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中央军委、国防委员会决定在三月一日为金光镇举行国葬。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愿与巴实现持久和平
印度总统夏尔马二十日在议会两院预算会议开幕式上说,印度将履行印巴两国过去在西姆拉协议中规定的义务,与巴基斯坦结束对抗,建立“和睦关系和持久和平”。他说,印度已作好与巴基斯坦新政府对话的准备,希望双方尽早恢复会谈。
(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问题二次会谈未获进展
由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和反塔利班联盟代表组成的阿问题工作小组第二次会谈二十六日在伊斯兰堡结束。会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